第十三章
徒十三,十四章 保羅第一次出門傳道 使徒行傳笫十三,十四兩章敘述笫一次旅程的故事。 保羅和巴拿巴從安提阿動身。安提阿在俄隆提斯河上十五哩,所以他們實際上是從它的海港西流基起程。他們從那裏渡海去居比路,便在那裏的撒拉米和帕弗講道。他們從帕弗去旁非利亞的別加。旁非利亞是一個低窪的沿海省份,他們因為當地不適宜於保羅的身體,所以未在那裏講道。他們找到內陸,來到彼西底的安提阿。事情變得太危險了,他們便往前九十哩去以哥念。他們的生命再受威脅,便移住二十哩外的路司得。在他們受了一次十分嚴重而又危險的攻擊之後,便移向特庇去。特庇的遺址至今仍然未能確定。他們從特庇回去,路經路司得,以哥念和彼西底的安提阿。 這次在旁非利亞的別加講道之後,他們從旁非利亞的主要海港亞大利坐船,經西流基去安提阿。這次旅程大約為時三年。 他在加拉太的工作 ( 約在主後45-48年 ) 十三章 1 -3節 安提阿的教會 1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就是巴拿巴,和稱呼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與分封之王希律同養的馬念,並掃羅。2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泒巴拿巴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3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 這裏很快成為外邦基督教的領導中心點,保羅就是從這個城出發而從事使整個羅馬國都福音化的工作。在那些安提阿的教師中,有一個乃是一個與希律同養的弟兄馬念,由此我們可以斷定當時的教會是一定具有相當的威信和地位的。 保羅作基督徒到現在大約十二年或十四年了。他成為安提阿教會的領袖。時候到了,他被打發去外邦人的地方奉基督的名工作(二十二:21)。 他們去的加拉太,這地區是在小亞西亞的中心,在安提阿西北三百哩。那是長的旅程。在那時沒有火車、汽車、飛機;只有馬、驢、駱駝或者步行;或用帆船水道航行。 十三: 4-12 節 居比路 (On Cyprus) 到小亞西亞中部的路線,如果由陸路經大數比較直捷。但保羅己經在大數住了七八年。因此他選擇走經過居比路島;從居比路的西端,向北進入小亞西亞的中部。 居比路島上的羅馬總督也作了信徒。在這裏神蹟作了決定的因素。那一個行法術的受罰而瞎眼,乃是神的作為並非保羅的作為。此後掃羅改稱保羅。[保羅] 乃羅馬文的名,而[掃羅]乃是希伯來文的名。從此他完全接受了他作異邦人使徒的使命,決意只用他的外邦人名字。 十三:13 節 稱呼馬可的約翰離開保羅 13保羅和他的同人,從帕弗開船,來到旁非利亞的別加。約翰就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 這一節未提姓名,可是給巴拿巴最大的讚許。以前排名次序總是巴拿巴和掃羅(十三:2)。這次遠征,開始時是巴拿巴作領袖。現在卻是保羅與巴拿巴了。保羅已經成為遠征的領袖地位,而巴拿巴可敬之處是毫無怨言。他的為人,只要成就上帝的工作,退居次位毫不介意。 在這節經文中提到的約翰乃是我們所比較熟悉的馬可----他甚麼原因要離開? 路加沒有述及。馬可很年輕。他母親的房子似乎是耶路撒冷教會的中心(十二:12),而他一定常常接近這信仰的中心。巴拿巴與保羅與帶了他去作助手(十二:25),因為他是巴拿巴的親戚,也許不滿於巴拿巴的喪失了領袖地位;也許他害怕前往彼西底的安提阿的艱險路程;也許因為他來自耶路撒冷,懷疑對外邦人的宣教工作;也許這是他的第一次離家,思念在家的母親,這是一般少年人的常情。 保羅一時還不能原諒他。開始笫二次傳道旅程時,不肯接受巴拿巴想再帶馬可同去(十五:38),而他與巴拿巴便因這事從此分手。雖然傳說馬可去了亞歷山大和埃及,並且在當地創立了教會;可是從此以後,再沒有提到馬可。差不多二十年後,他再出現時,他卻是保羅對他另眼相看的人了。保羅在羅馬獄中寫信給歌羅西教會,告訢他們,如果馬可到他們那裏去,他們要接待他(西四:10下)。當他死前寫信給提摩太時,他說,[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後四:11)。這位一度成為逃亡者的人,成了一部福音書的作者,也成為了保羅至終想與他同工的人。 十三 : 14-15 節 彼西底的安提阿 (In Pisidian Antioch) 彼西底的安提阿與敘利亞的安提阿同名。 彼西底的安提阿聳立在海拔三千六百呎的高原上。要跨過小亞細亞最艱苦的托魯斯山脈(Taurus)才能到達那平原,而這路也是以劫匪和強盜著名的。為何他們不在旁非利亞講道呢?而離開海岸,不傳道,卻出發走那些艱險的路呢?其後不久,保羅寫一封信給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和特庇的人,這信稱為加拉太書,這些城市都在羅馬的加拉太省。他在這信裏說,[你們知道我頭一次傳福音給你們,是因為身體有疾病。](加四:13)所以保羅到加拉太的時候,他是一個病人。他在抱病時,也熱心去傳福音。 徒十三:16-41 節 保羅的講道 保羅的講章乃是論及耶穌復活的故事並其預言方面的背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段落,是保羅講章的唯一完全的紀錄。把它和徒二章彼得的講章細心比較,兩者的主要點完全一致。 1。 保羅堅決認為耶穌來世乃是歷史的極致。他概述猶太民族的歷史以說明這事的頂點乃是在於基督。斯多亞學泒以為歷史本身在重演。近代的憤世嫉俗者的意見以歷史為罪惡的紀錄,為人類錯誤與愚行的紀錄。但是基督教對於歷史的看法卻是樂觀的,確知歷史經常在依照上帝的旨意向著某一目的前進。 2。 保羅提出人類並不承認耶穌基督來世乃是上帝的成就。人拒絕上帝的道路,我行我素,至終折磨自己到瞎眼,以致不能看見。誤用自由意志的結果並非自由,郤是滅亡。 3。 雖然人因其愚昧盲目,拒絕耶穌,把衪釘十字架,上帝卻不會失敗,而復活便證了上帝不敗的目的與大能。 4。 保羅接著用一個純粹猶太人的論證。復活乃是預言的應驗,因為應許是對大衛發的,可是並未在他身上應驗,但是在基督裏卻應驗了。再說,不論我們從預言而作的論證如何,事實依然是,歷史並非循環的或漫無目標的;歷史是朝向上帝的旨意前進。 5。 基督臨世對一類的人是福音。至今他們都試圖按照律法過活,可是從來沒有人能完全滿足律法的要求,所以任何一個有思想的人常常都覺得失敗,罪過。但人在耶穌基督裏得到赦免的能力,使他們免被定罪,這免於被定罪的自由本來是他們的,所以他們恢復了與上帝的真正友誼。 6。 可是對一些人是福音,對另外一類人卻是禍音。對於那明白了,卻不順服它的呼召去信耶穌基督的人,就只有被定更大的罪了。對於那些從未有機會的人是情有可原;可是對那些明白上帝所賜福音的寶貴的愛,卻予以拒絕的人,卻是罪無可恕了。 十三:42-52 節 安提阿的困擾 彼西底的安提阿是個使人興奮的城市,是一個混雜的地方。它是主前三百年左右,由亞力山大大帝的一個繼承者所創立的。猶太人通常蜂湧進入新城市,用現代詞語說,佔取有利地位創商機。因為安提阿位居道路中點,主前六年便已經成為羅馬殖民地,因此人口中就有希臘人,猶太人,羅馬人,也有不少的本地的弗呂家人,這些弗呂家人是一種富於情感而又反覆無常的人物。這類人是一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衝動的人。一件使猶太人光火的事乃是上帝的特殊待遇可以給未受割的外邦人。於是他們採取行動。當時猶太教對婦女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在古代的世界裏,再沒有比性道德更為馬虎了。家庭生活迅速崩潰,而受害最深者卻是婦女。猶太教所傳講的是純潔的倫理與清淨的生活。在會堂的周圍結集了許多婦女,通常都是上流社會的人,她們發現這種教訓剛好是她們所渴求的。這些婦女中,許多都成了皈依者;而敬畏上帝者更多。猶太人說服她們去煽動她們的丈夫採取反對基督教宣道者的步驟,而這些男人通常都是有影響力的。無可避免的結果便是迫害;安提阿對保羅和巴拿巴不安全了,他們只得離開。 猶太人要保持他們的特殊權利,而基督徒自始便視他們的特權為應當分享的。 [猶太人視外邦人為當燒去的糠秕;耶穌卻視之為當替上帝收割的莊稼],而衪的教會必須有類似的遠象,以為普天下人都當歸基督。 小組討論 第十三章 1。(1-3節) 安提阿教會是第一個差泒宣教士往外傳道的教會。這工作是怎樣開始的呢?當你的教會開始或參與差傳事工時,在那方面可向安提阿教會學習? 分享: 2。(4-12節) 保羅在居比路的經歷,表明信徒傳福音時所遭遇的敵視,背後有撤但的力量(參10,弗六:12)。你在傳福音的工作上有否忘記這是一場屬靈的戰爭? 分享: 3。(44-50節) 彼西底安提阿的猶太人為什麼不接納保羅?今天在神的家[教會]中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嗎?你對一個比你更有恩賜的弟兄姊妹,應採取甚麼態度呢? 分享: 4。(46節) 思想這節經文的重要性。這句話對我們作信徒的有何警惕和提醒? 分享: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