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十七章 1-9 節 : 在帖撒羅尼迦 (In Thessalonica)
基督教傳到帖撒羅尼迦是非常重要的事工。從亞得里亞海到中東的羅馬大道稱為愛格納大道(Egnatian Way);而帖撒羅尼迦的大街實際上乃是那條路的一部分。 基督教如果能在帖撒羅尼迦穩妥地建立起來,便可以沿著這條路延伸開去,以致它成了上帝國進展的真正大路。帖撒羅尼迦是馬其頓最富庶和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之一。在保羅探訪的城市中,他的教訓能吸引到一大群上層社會人士,這還是第一次。他建立的教會增長迅速;但在公元50-51年,他被一群暴徒逼走了(5-10)。後來保羅派提摩太回到帖撤羅尼迦,看看那裏基督徒的情況。不久,他又給那裏的信徒寫了兩封信,即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勸勉他們要忠心,不要聽信假師傅的話。 十七:1-2 節 : 會堂是供猶太人聚集在一起作教導和祈禱的地方,只要有十個猶太男子就可以成立一所會堂。保羅慣常的做法是只要猶太人容許,他就會在會堂裏講道。經常有許多非猶太人來參加這些聚會,聽保羅講道。 十七:3-4 節 : 保羅在會堂講道時,他很有智慧地以舊約《聖經》來開始,解釋彌賽亞如何應驗《聖經》的話,由己知的事情慢慢轉移到未知的事情,這是很好的講道方法。 當我們為基督作見證時,也該由聽眾所知道的事情開始,先肯定他們所知道的事實,然後再介紹他們認識基督---- 衪就是真理。 十七:5-6 節: 猶太領袖沒有駁斥保羅和西拉的講論,郤因他們受擁戴而心裏嫉妒,製造這次騷亂的動機不是因為教義的純正問題。我們對耶孫的認識不多,只知道他接待和保護保羅和西拉,因此受牽連。由於耶孫的幫助,保羅和西拉更有效地事奉神。 這些初期基督徒被稱?"攪亂天下的"。福音的能力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推動了所有社會的障礙,打開監獄的門,推動人真誠地互相關心,並且激發他們去敬拜神。 猶太人都絕對知道基督教是絕頂有效的改革者。英國《聖經》學者(T。R。Glover)引述一個小孩子說新約《聖經》的啟示錄(Revelation)誤為革命(Revolution); 基督教會正採取行動時,必定引起個人生活與社會生活的革命。 十七章 10-15節 : 繼續往庇哩亞去 (Berea) 庇哩亞在帖撒羅尼迦之西六十哩。在這段有三件突出的事: (1)保羅的宣道有《聖經》的根據。 他讚揚庇哩亞人查考《聖經》。猶太人不認耶穌是彌賽亞,因為祂被釘十字架了。在他們看,一個被釘十字架的人乃是被咒詛的人。保羅定曾引導庇哩亞的人,去考查以賽亞書五十三章的經文,關於耶穌工作的預言。 (2)猶太人繼續加害。他們從帖撒羅尼迦跟?到庇哩亞,以為設法制止保羅講道,是從事神的工作。人不把自己的目標降服於上帝旨意之下,郤把他的目標當上帝的旨意。 (3)保羅的勇氣。 他曾經在腓立比被囚;他在生命發生危險的時候,在黑夜裏離開帖撒羅尼迦;而在庇哩亞還得再度逃難。 十七:16-21 節 獨自在雅典 (In Athens) 保羅逃出庇哩亞後,獨自在雅典。不論有同工在一起,或者只是自己一人,從不停止傳講基督。 保羅在雅典受了最不好的款待。 雅典乃是皮里格士(Pericles),蘇格拉底,德莫斯尼士及拍拉圖的故鄉。 自主前五百年到主後五百年,一千年之久,這城乃是哲學,文學,科學與藝術的中心,同時也是世界最大學府的所在地。它也是[世界知識份子的總匯]。雖然如此,它裏面郤完全被偶像佔據了。雅典的黃金時代雖早己過去,郤仍不失為全世界最大的大學城;世界各地要尋求學問的人,都不得不到這裏來。這也是一個多神的城市。據說雅典一地的神像多於希臘其餘各處的總和,在雅典見到神像還易於見人。人們在這大城市的方場上會面,談話,因為他們多無所事事。保羅很容易便找到人談話,哲學家們也很快便發現了他。 當時流行的哲學之一的[以彼古羅]派。認為宇宙萬物皆為原子所組成,人死後其原子復散於空中,並沒有[復活]這回事。假如有神,神與人無關。他們的理念是: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樂和滿足,遠離痛苦,激情和迷信。 另一流行哲學派[斯多亞]派。認為[道]等於[理性]。[神]充塞宇宙之內,掌管宇宙,但不可能與人有個別的來往。所謂[罪]是表面看而己,其實是善的一部分。人生的目的是順從[理性],使自己完全不為情感因素所左右。這兩門派的理論與福音信息都有衝突,故學士不同意保羅的宣講,認為他[胡言亂語],像不少外來辯士一樣靠此糊口。 他們把保羅帶到亞略巴古(希臘語是馬斯山)。這是山名,也是他們會面的法庭的名。這法庭的成員是精選的,也許只有三十人。它處理兇殺案件,並且監督大眾的品行。宗教和教育事宜,包括審查周遊講學人士的證件,發出公開講學的執照等。 保羅被帶到亞略巴古去述說他宣講的信息,並不是接受審訊。 十七:22-31節 保羅對哲學家宣講福音 雅典有許多未識之神的壇。在這之前六百年,曾經有一場可怖的疫症臨到這城市,沒法遏止。有一位革哩底的詩人,名叫皮麥尼德(Epimenides),提出一個辦法。從亞略巴古放出一群黑羊和白羊,到處的走。每一隻躺下的羊,便就地獻祭給最近的神;如果在那附近沒有己識之神的廟宇,便把躺下的羊獻給[未識之神]。 保羅以此為出發點,在他的講章裏有一系列的步驟。 (1) 上帝是造物主,不是受造之物;創造萬物的主不能受人手所造的東西去拜。人確然常常拜他們手所造的東西。 人如果把他的全部時間,心思意念和精力都獻給某些事物,他便顯然在拜人造之物了。 (2) 上帝在引導歷史。 在過去,祂在萬國興亡的幕後,如今祂的手也在控制一切。 (3) 上帝造人,使人本能地要渴慕上帝,並且要在黑暗中摸索衪。 (4) 摸索與無知的日子己經過去了。人在影像中尋找的時候,人不認識上帝,衪原諒他們的愚昧和錯誤;可是如今上帝的知識己經在基督裏完全揭露,而原諒的日子也就過去了。 (5) 審判日快到了。生命既不像以彼古羅派的看法,是向著滅亡前進;也不像斯多亞派的看法,是被上帝所吸收的路;生命是到上帝的審判台前去的旅程,在審判台前的審判官乃是耶穌基督。 (6) 基督的卓越性的證據乃是復活。並沒有未識之神,郤有復活的基督,祂乃是我們所要仰望的。 保羅在亞略巴古(Mars Hill)的演詞乃是歷代演講傑作之一。 十七:32-34 節 雅典人的反應 就整體看,保羅在雅典的成就不如在別的地方。雅典人所求的只是講,他們不要行動也不再乎結論。他們只要心智上的奇技和對心智漫步的刺激。有三個主要的反應: (1) 有些人譏誚。 他們覺得這個奇特的猶太人的真摯誠懇使人喜愛。把人生開玩笑是可能的;可是這樣作的人郤可能以喜劇始而以悲劇終。 (2) 有些人把決定延擱下來。 人發覺談論未來多麼容易的時候,便是最危險的時候了。 (3) 有些人相信。 明智的人知道,唯有愚人才會拒絕上帝的好意。 提到兩個歸信者的名字。 其中一位是亞略巴古的官丟尼修。如上說,亞略巴古的法庭或許不過三十人;因此這丟尼修一定是雅典知識份子中的第一流人物。 有一個是大馬哩。 雅典婦女的地位很受限制。端莊賢淑的婦女根本不可能會在市街方場。可能她是從可恥的路上轉到生命的路上來。 我們又一次看到福音能投合各色人的意願。 小組討論 十七章 1。 保羅被稱為[那擾亂天下的]。今天教會所傳的福音是否同樣充滿活力,影響深遠? 分享: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