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廿六章1-11 節 保羅在亞基帕前為自己分訴 在新約大人物的故事中,一件特別的事便是他們絕不害怕承認他們曾經一度是甚麼樣的人。保羅如今在王前,坦白承認,他過去曾經企圖滅絕基督徒。 以前有個名佈道家,名字叫諾德(Brownlow North)。他早年是個無所不為的人。有一次,當他在亞伯丁(Aberdeen),正要走上教會的講壇時,收到一封信。這封信告訴他,那寫信的人持有他在未作基督徒之前的一些壞事的證據;接著說,如果他講道的話,那寫信的人打算阻止聚會,並且把他的罪行告訴會眾。諾德把信帶到講壇上,向會眾讀出,然後告訴他們,基督把他改變過來了,同樣,基督也可以改變他們。他把他的羞辱的證據改變成基督的榮耀。 偉大的基督徒絕不怕把自己當作基督能力的活例。誠然,人絕不能改變自己;但是既高興而又真確的,則是人所不能作到的,耶穌基督給他作了。 保羅在這段落裏堅決地說,他整個信息的中心乃是復活。他的見證並不是一個活過而又死了的人,郤是那榮耀地臨在,而且永遠活著的一位。在保羅看來,天天都是復活節。 廿六章12-18 節 敘述歸主經過 12-15 節: 在大馬色路上耶穌向他顯現。 14 節 : 「倒在地」(九:4,7)只提保羅的反應。 「你用腳踢剌」是當時希臘諺語,意思是----公牛嘗試以腳踢開主人用來趕牠的剌棒,結果徒勞無功,照樣與神敵對是不可能的和徒然的。 16-18 節: 保羅為求簡潔,可能濃縮了他當時的經歷,亞拿尼亞對他說的話,以及主在聖殿向他的啟示(見九:6-17,十二:9-21)。保羅受差遣到同胞及外邦人中見證復活的主,叫他們因信獲得新生命,罪過得赦。 廿六章19-23 節 向猶太人和外邦人作見證 這是保羅所傳信息的內容之生動撮述。 (1) 他叫人悔改。希臘文悔改一詞,直譯乃是改心。悔改的意思是認識我們所過的這種生活是錯誤的,我們必須採取一套全新的價值觀念。為求達到這個目的,它包括兩事。它包括我們為過去懊悔,它又包括我們決心要藉著上帝的恩典而改變過來。 (2) 他叫人歸向上帝。我們常常背向上帝。這可能是無意的忽視,可能因為我們故意地〔心不在焉〕。但是不論是那一樣,保羅叫我們讓那我們以前看來滿不在乎的上帝,現今成為我們的至寶。 (3) 他叫人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證明人真心悔改歸向上帝乃是某種的生活。但是這種行為不只是個人生活受了新一套律法管束的反應,而是新的愛心的結果。已經在耶穌基督裏認識上帝的愛的人,知道如今如果他犯罪,他便不只破壞上帝的律法,他是傷了上帝的心了。 廿六章24-32 節: 非斯都說保羅癲狂 保羅是一個囚犯。正如他自己所清楚說的,在那時他帶著枷鎖。他郤仍然是那場面的主要角色,這是它給人的正確印象。非斯都對他說話,並非把他當作罪犯。他一定知道保羅是個有修養的拉比。亞基帕是在聽保羅講話而不是審問。保羅有一種能力高出任何一班人以上。 上帝的能力這字,在希臘文是dumamis,就是炸藥(dynamite)的字源。有復活的基督同在的保羅,甚麼都不必怕。 小組討論 第廿六章 1。 保羅的申辯雖表明自己有理,但對亞基帕王和猶太領袖仍?文有禮。你今日有沒有[人]、[事]分明的處世態度呢? 分享: 2。 試從本書中分柝非斯都、亞基帕和腓力斯的性格。就保羅的屬靈及道德情況來說,他才配判斷事情,但他仍耐心坐牢及在他們面前爭辯,這是基於什麼原因? 分享: 3。試比較司提反殉道前的申訴和保羅在此的申辯,兩者在內容、表達方式和結構上有何分別呢?他們所強調的是什麼事呢?那種申訴方式較好呢? 分享: 4。 你認為保羅的分訴中成功嗎?保羅得著了什麼?羅馬官長損失了什麼? 分享: 5。 在(29)節保羅表明他冀盼猶太人和外邦人得救的熱忱。你是否一個胸懷世界的基督徒呢?就佈道而言,你對待親友和陌生人是否一視同仁呢? 分享: 6。 既然亞基帕說可以釋放他,保羅為何還要上訴該撤呢?參(徒十九:21,廿三:11,廿七:1;羅十五:23)。 分享: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