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廿八章1-6 節 米利大的歡迎 1 節: 米利大今稱馬爾他,在意大利西西里島南端海外約八十公里處,現為一獨立國家,島上有聖保羅堂。 2 節: "土人"原文並非指未開化的人,而是指不懂希臘話,操本土方言的人士。島上居民為腓尼基人後裔。 4-6 節: 土人相信蛇咬是天降的刑罰。當他們看見毒蛇不能傷害保羅時,便以為他是神。 廿八章7-10 節 部百流款待保羅 7離那地方不遠,有田產是島長部百流的。他接納我們,盡情款待三日。 8當時,部百流的父親,患熱病和痢疾躺著。保羅進去,為他禱告,按手在他身上,治好了他。 9從此,島上其餘的病人,也來得了醫治。 10他們又多方的專敬我們。到了開船的時候,也把我們所需用的送到船上。 在米利大,島長似乎是一個虛銜;而部百流很可能是島上的羅馬政府的首席代表。他的父親病了,保羅運用他的恩賜,使他痊癒。在9節說島上其餘的病人,也來得了醫治。這裏的意思是接受醫藥照顧的意思;這可能是路加給他們以醫藥的照顧。果真如此,開了醫藥傳教的先河。 廿八章11-15 節 抵達羅馬 過了一段時間終於到達羅馬。保羅早在三年前就曾寫了羅馬書,告訴他們,他己經在路上了。 那些基督徒都出來迎接他。保羅按著他的慣例召集了猶太人,將福音向他們解釋。他在羅馬住了至少二年,他雖然是個囚犯,但獲准住[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裏](30),並有一個兵丁保衛著他。這兵丁並沒厲害的干涉或阻止保羅接見賓客和講道。 他在這兩年之中工作是有效果的,曾到達羅馬的宮廷。 羅馬乃是地上的皇后城,又是歷史的中心。差不多有二千年之久(即主前第二世紀到主後十八世紀),羅馬是在全世界稱霸的。它也被稱為[永遠之城]。人口約有一百五十萬,奴僕佔其中的一半。這一個帝國的天下向東西面伸展約有三千英里,向南北面伸展約有二千英里,人口共有一億二千萬。 11過了三個月,我們上了亞力山太的船,往前行。這船以丟斯雙子為記,是在那海島過了冬的。 12到了敘拉古,我們停泊三日。 13又從那裏繞行,來到利基翁。過了一天,起了南風,第二天就來到部丟利。 14在那裏遇見弟兄們,請我們與他同住七天。這樣,我們來到羅馬。 15那裏的弟兄們,一聽見我們的信息,就出來亞比烏市,和三館地方迎接我們。保羅見了他們,就感謝 神,放心壯膽。 過了三個月,保羅和同船的人,坐上了在米利大過冬的另一艘穀船到義大利去。那時候的船都有破浪神(裝飾船頭的人像)。航海的人所喜愛的有兩個神靈,那便是天神雙子(中文《聖經》作「丟斯雙子」),即迦斯托與坡呂克思;這船刻了他們的像作破浪神。前次的航行是不幸的。這次倒是順遂的。 部丟利是羅馬的港口。保羅心裏一定免不了心驚膽戰,因為此刻他是到了世界之都的門口了。一個渺小的猶太帳棚匠如何在這世界最大的都市中過活呢?北邊便是米士南港,為羅馬兵艦的駐在地;保羅遙望這些戰船,心裏一定想到羅馬的威力。 附近有貝愛海灘,是「義大利的白來登」(白來登Brighton是英國南部的海濱浴場),海灘上擠滿了人,也擠滿了富有的羅馬人的帆船與遊艇。部丟利有碼頭,有倉房,有船隻,有「古代世界的利物浦」之稱。亞比烏市離羅馬四十三哩,離三館是三十三哩。 一位羅馬基督徒代表來迎接他們。希臘字代表一詞,所用的是一個城市的,出去迎接一個作為將軍或君王的勝利者的代表。他們來迎接他,把他當作世上偉大之一,他便感謝上帝,也放心壯贍。甚麼事情使他那麼心情高張的呢?一定他突然明白,他並不是獨自在那兒。 基督徒絕不孤單。 * 他知道有不可見的許多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他。 * 他知道他屬於一個普世性的團契。 * 他知道他無論何往,上帝都在那裏。 * 他確知他的復活主與他同在。 二十八章 16-31 節 保羅在羅馬 保羅不論何往,一開始便與猶太人同在。過去三十多年,猶太人設法阻止他的事工,甚至要殺害他,他卻仍是先給他們提出他的信息。保羅在羅馬也是先向猶太人宣道,試問有沒有像他這樣的,抱不能挫敗的盼望和難以移易的愛心的行動呢? 最後,他的結論用以賽亞書的話暗示出來。這也是上帝的作為:猶太人拒絕耶穌這事,正是為外邦人打開了門。萬事萬物都有定旨;在事物的機樞之處便有那不可見的舵手----上帝。猶太人所關閉了的門也就是那給外邦人開了的門;而且這還不是結局,因為有一天,到了末後的日子,便都成了一群,歸在一個牧人手下。 廿八章30-31 節 保羅在羅馬傳道足足兩年 到了世界的末了,保羅仍是保羅。欽定本說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裏,住了足足兩年。他自己負擔生活所需的一切費用,他自己維持生活。甚至坐牢,他的雙手仍然供給自己的需要。他坐牢時寫了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腓利門書,或者希伯來書也是他寫的。 他也不會完全孤單。路加和亞達古與他同行,而且路加直到末了仍在(提後四:11)。提摩太常常與他在一起(腓一:1;西一:1;門1)。有時推基古與他在一起(弗六:21)。有一段時間以巴弗提陪他(腓四:18)。又有時馬可與他同在(西四:10)。時間也不白費。他告訴腓立比的信徒,說這一切都更是叫福音興旺(腓一:12)。因為他受的捆鎖為御營全軍所知,那更是如此(腓一:13)。他住自已的私人住處,不分日夜,都有一兵士與他在一起(廿八章16)。這些大本營的兵,乃是皇帝所選的部隊--御營。這些人當中,許多在兩年中都有和保羅共同生活;當他們離開時,必有基督在他的心裏。 使徒行傳在勝利的呼聲中結朿了。 在希臘文,並沒有人禁止(和合本),沒有受到甚麼阻礙(現代本),乃是一個字,而那字 卻像是一個得勝者的呼喊。這是路加故事的高峰。我們或者會問,為甚麼路加總不告 訴我們保羅後來如何:被處死了,還是被釋放了? 理由是這並不是路加的目的。一開頭他便給我們他寫使徒行傳的計劃,那是耶穌如何 吩咐衪的門徒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以至地極,作衪的見證(徒一:8)。 如今故事己經完結,三十多年前在耶路撒冷開始的故事卻在羅馬結束了。這全是上帝 的神蹟。使徒行傳開始時的教會數目可以十計,如今卻不能以萬計。關於拿撒勒人耶 穌被釘十字架的故事,依其征服的路線橫掃全世界,直到如今,沒有人禁止他在世界 之都羅馬宣講了。福音己傳到這世界的中心,路加的任務己到達終點了。 路加所要叫我們知道,"傳道"的信息己完了,是要叫我們做延續的事工。 小組分享 第廿八章 1。 保羅身為客人,也親自動手拾柴生火。你從保羅身上學習了什麼屬靈的功課? 分享: 2。 保羅一到羅馬,就立刻請猶太人的首領來。為什麼? 分享: 3。 猶太人的領袖為何不信福音?究竟神的福音是否真的和猶太人有分歧?保羅有否因此灰心?參(羅九至十一章)。 分享: 4。 保羅在(腓四:22)提及該撤家裏的人,可見羅馬城有外邦人信主。保羅在等候上訴時仍然廣傳福音,你從中學到什麼功課? 分享: 5。 主耶穌勉勵信徒學效衪的榜樣,保羅雖沒親聆訓誨,你認為他有什麼地方學習了主的榜樣? 分享: 6。 [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分,就不喪膽。](林後四:1)這句話是否保羅悔改之後一生的寫照? 分享: 7。 路加在使徒行傳中詳述教會的創立與發展,福音傳給外邦人及保羅的生平與工作,為何沒有提到保羅的結局? 分享: 當你讀完了使徒行傳簡釋後,請分享你的亮光 :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