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讲

【返回上级目录】

使徒行传九32-43

 

 

      本段经文是一个连环,将扫罗的故事和哥尼流的故事衔接起来。他本身是一段独立的经文,但和前后发生的事都有密切关系。

      说到他与前面事件的关系,我们还记得扫罗到达了大数;而本段经文一开始,说到彼得周流四方。扫罗暂时留在大数,没有记录显示他在那里作些什么;但从这段经文开始,一直到第十二章结束,又回到关于彼得的记载。

    至于他与后面事件的关系,见于本章最后一节,「彼得在约帕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住了多日。」然后接下去另一章,就立刻记载哥尼流的事。彼得来到约帕,他在那里得到了新的、革命性的异象。

    因此本段经文具有说明的性质。我们首先看见彼得周流四方,为主作工。这里记录了一些事实;以尼雅的得医治,多加的复活;而最有意义的事是,彼得住在一个硝皮匠家里。这些画面聚集起来,就具有许多说明的作用。这里有三件事引人注意。我们先从最低的层次开始,看这段经文如何启示了圣徒的联合;其次注视圣灵在一切可见事物后面的工作;最后也是最崇高的,他启示了主的得胜。

    首先是圣徒的联合。仔细读这个故事,我们会感觉出一个未道出姓名之人的影响力。我们很自然会想到一个问题:吕大的圣徒是从那里来的?这要回到第八章,那里讲到埃提阿伯大监的故事,最后说到,「后来有人在亚琐都遇见腓利,他走偏那地方,在各城宣传福音,直到该撒利亚。」从地图上追踪腓利从亚琐都到该撒利亚的行程,最直接的一条路是经过吕大的。很可能腓利曾在吕大讲道。可能因着他的宣讲福音,吕大有一群人相信基督,就聚在一起。我相信吕大的圣徒是腓利讲道的结果。

      然后是约帕的多加,她满怀热心服事人。不久,彼得来到约帕,众寡妇围着他哭泣,拿多加作的衣裳给他看。我们可看出多加是个多么可爱的女性!她甚至为穷人制衣裳。她的爱心纯粹是出于基督的爱。我认为这也是腓利的事工产生的结果。他经过这些城镇,不单单宣讲福音,使人得救,并且他也教导基督徒的生活应该带给人祝福。我相信吕大的圣徒和多加在约帕的善行,都是腓利事工的证据。如今彼得进入腓利事奉的结果中,这也是圣徒联合的一部分。彼得不论走到那里,都可以看见别人劳苦的功效。若没有腓利的事工作豫备,彼得在撒玛利亚的事工可能无法推展。传福音的和使徒之间并无冲突。今日教会中如果两者之间有冲突,那是因为传福音的或使徒至少有一人与主的关系出了差错。这里我们看见事奉的联合。

    在约帕,我们看见有关多加的美丽画面。路加说她「广行善事,多施周济」。有些人只是想到善行和周济,但她却实际去行。她不仅怜悯在寒风中颤抖的穷人,她亲自动手满足他们的需要。再度,这也是圣徒的联合。

    圣徒的联合总是表现在服事上。教会聚集的时候,并不能表现这种联合。只有在互相合作,帮助,以爱心服事时,才能显出圣徒的联合。

    然后我们来研讨这事较深刻的部分,我们刚才所看到的只是结果。注意此处启示的圣灵的运行。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是对本段经文最好的解释。先看看早代的光景,然后阅读这段有关教会与元首的关系,肢体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记载,我们就会明白表达这些光景的画面。或者我们可以从这画面,来明白那段经文。

    首先,彼得的「周流四方」显示了圣灵的引导。虽然这里未提及圣灵的行动。他周流四方不再是因为逼迫,因为当时教会的情况还算安宁。虽然不久之后,逼迫会再度临头,但当时逼迫暂时止息了一阵子。从人的观点看,彼得到达吕大,只是一个巧合。事实上,是圣灵一路引领他。「主的灵在那里,那里就得以自由。」彼得是自由自在地从一地往另一地去。存在于基督徒中间的分争、分裂所导致的束缚,都是由于缺乏或不顺服圣灵的引导。圣灵的指引显而易见,我们看见圣灵如何透过人最简单的方法来引导使徒。彼得接受两个人的邀请前往约帕,住在硝皮匠西门家里。

      圣灵的工作也表现在使用恩赐上;有行神迹的恩赐,例如以尼雅的得医治,他是教会之外的人;有使死人复活的恩赐,如吕大,她是教会里的门徒。我们在这里不单单看见行神迹的恩赐。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末了提到帮助人的恩赐。多加即是这项恩赐的最佳例证。当她用灵巧的手为穷人缝制衣裳时,她就是在运用圣灵所赐的帮助人的恩赐,就如彼得使多加复活,使以尼雅得医治,都是圣灵所赐的恩赐之结果。

      今日基督徒的见证缺乏能力,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作见证的恩赐也是从圣灵来的。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将圣灵的恩赐列成两个单子,第一部分列出的恩赐,有些未见于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列出的恩赐有些未见于第一部分。我们若提出新约中其他有关圣灵恩赐的清单,会发现没有两处是完全相同的。这一切都别具深义。到底圣灵的恩赐是什么呢?无人能回答。今日教会拥有的恩赐有些是使徒时代的教会所没有的。教会在使徒时代拥有的恩赐有些现今已不存在。哥林多书信里有两句话特别值得注意:「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神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俱各安排在身上了。」我们不必浪费时间去苦苦思索,为什么我们没有早代教会所拥有的恩赐。他是随自己的意思赐下。如果他收回当年彼得所有的医病恩赐,也与我无关,我只能心存感谢,因为他迄今仍赐下帮助人的恩赐。如果我们心存比较,认为这个恩赐大,那个恩赐小,我们就错了。人若一心渴望得着更特殊的,能使他们名声远播的恩赐,而忽略了圣灵赐给他的帮助人的恩赐,他就是在阻碍神的工作。她随己意赐下恩赐。如果她今日不赐下某些恩赐,他总是赐下其他的恩赐。让我们接受她所给的,并且使用他们,不要为那未得着的恩赐叹息。这是圣灵作工的世代。我们不必模仿使徒的方法,而应该顺服圣灵的能力去作工。当圣灵以无限的智慧,随己急将一个恩赐赐给一个人的时候,是根据人最简单的语言和思想赐下,使他能藉看这恩赐,去完成神在这世上的旨意。

      也许有人会争论,使徒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结尾时说,「你们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但如果他们继续读下去,会发现,「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那是指「爱」而言。综览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我们会发现,保罗不断强调,说方言的恩赐比起许多人通常认为不重要的恩赐还是次要的。我们不要陷入错误的分类里,认为那些事奉是重要的,那些是不重要的;那些恩赐是大的,那些是小的。多加出于爱心为穷人所作的,和使徒对她所作的同样重要。我们不要认为教会中担任要职的人,他们的事工比较伟大。太过看重表面的事,是基督徒生命的一大危机。我们不断国着人所谓的「伟大机会」,而丧失了属灵的新鲜。教会要的妇女为人作衣裳,就和那些为福音挺身辩护的人一样,都对基督的得胜作出见证。

    我们再来看看这整个故事,以及最重要的事实一一主的得胜。我们读这段经文时,彷佛又回到福音书的时代。首先是身体得医治的故事。使徒对以尼雅说的话非常谨慎,清楚说明了所发生的事。「耶稣基督医好了你,起来,收拾你的褥子。」我们彷佛听到耶稣话语的回声。只有一个要求——起来,收拾你的褥子。得医治的人不必先符合信心的条件。这个医病的恩

赐是无条件赐下的。他只须凭自由意志起来行走。不妨再回到使徒行传开头第一节,「提阿非罗阿,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的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他曾对一个人说,「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罢。」如今她仍然透过她身体的一个肢体——使徒彼得一一继续行这事。

    接着是死人复活。这个画面与耶稣所作过的也极相似。古代解经家认为彼得实际上使用了基督所说的话,只有一个字 母不同。耶稣说,「Talitha Cumi。」彼得说,「Tabitha

Cumi。」

      问题来了,为什么现今的人不能叫人从死里复活呢?再想想,基督其实很少叫死人复活。根据记录,只有三次。他使人复活的目的是什么?每一次,例如管会堂的女儿,拿国城寡妇的儿子,和拉撒路,都有不同的原因。他使他们复活,是为了安慰他们忧伤的亲人朋友。但每一次他所复活的人,都是回到受苦中。那小女孩由平安回到苦难中;那年轻人由永恒的年轻中回来,又将逐渐老迈;拉撒路离开永远的平安,回到纷扰的人世。感谢神,他不再叫人复活,我们也不求她使我们所爱的人复活。留意彼得对多加所作的。他将她交还给众圣徒和寡妇。为什么今日他不医治?他不叫死人复活?只有他自己能回答这问题。我认为教会要负一部分责任。我看出他正用其他的方式工作,所以我的心就感到安宁了。

    主的得胜最美妙之处,不在于医治病人,或叫死人复活;而是使一个门徒得到属灵的更新。彼得去与一个硝皮匠同住。我们知道犹太人一向嫌恶硝皮匠,作这一行业的人必须在离开城市某距离以外的地方从事这个行业。但彼得到西门家里,与他同住。那是胜过偏见的得胜。再回到五旬节之前,主也曾与犹太人所厌恶的税吏(撒该)同住。法利赛人就曾自以为清高的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彼得去到一个硝皮匠家里,与他同住。这是一个通向更宽广异象的契机,不久这异象就要来了。

    我们试着从这几幅画面找出一个结论。圣徒的联合是由圣灵所产生的,其结果是救主得胜了。圣灵藉着圣徒的联合,使基督的胜利彰显出来。

    本段经文提出三重责任:我们当致力于圣徒的联合;要作到这一点必须先顺服内住的圣灵;而联合的目的,永远只有一个,就是膏我们的主为王。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