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讲

【返回上级目录】

使徒行传十1-23

 

 

我们现在要开始研讨一个奇妙的「包含」运动。福音的大门向外邦人敞开了,第一个外邦的代表进入了教会。

 我们无法确定,自从五旬节以来,这八年间是否曾有外邦人归向基督。很可能有些人已被带到主面前,接受基督为主。但这里记载的特殊事件,非常引人注意,激起争论,最后导致使徒和教会认识到基督事工更宽广的意义。

      为了明白哥尼流信主这件事的奇妙,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几件事。基督徒运动很明显是希伯来人的运动。基督自己在肉身上是希伯来人。她所拣选的门徒都是希伯来人。他也是在希伯来人中间作工。确实,有几个场合,他所说的话有很明确的希伯来人的色彩。他曾对一个渴慕的人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她的事工中有几次例外事件,是具有豫言性质的;例如前面引用的那句话就是例外,因为他虽然说他的事工主要是针对希伯来人的,但他却承认那个外邦人的渴慕是蒙福的。他知道神对希伯来人的计划是要用他们去接触其他种族的人,带给他们祝福,因此他的整个事工都与此互相配合。为了了解早代教会信徒的偏见,我们必须记住,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产生出来的,是由希伯来主义发展而来;早代的门徒都听到耶稣说神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他清楚告诉他们,她来不是要毁掉律法,乃是要成全他。他又强调,律法的一点一划绝不会废去,直到一切都成就的那日。

    在五旬节的激发下,教会的增长几乎全然是限于希伯来人的。也许有一些例外,分散的门徒在各处传讲基督,有些外邦人听见并接受了。但大体说来,这个运动还是属于希伯来人的。留在耶路撒冷的门徒仍继续照希伯来人的方式敬拜。他们仍然聚集在圣殿的庭院中。彼得即使身在约帕,仍遵行希伯来人祷告的习惯。他在正午上楼祷告,那正是希伯来人日中的祷告时刻。即使住在该撒利亚的哥尼流,也采用了希伯来人的方法,在申初祷告,那是希伯来人的另一个祷告时刻。

      然而,他们开始逐渐认识这个更宽广的发展。他们接纳撒玛利亚的信徒,即是一里程碑。当腓利在撒玛利亚传道时,耶路撒冷的使徒听见撒玛利亚人悔改相信的消息,他们虽感惊讶,但他们认出这是神的作为。

      另外,在埃提阿伯太监的例子要,他们也接纳了一个外邦人,因为毫无疑问的,那位太监是改信犹太教的。而神所拣选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使徒已经被得着,在亚拉伯度过一段安静岁月,回到耶路撒冷,接续司提反的事工,向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传讲基督,并受逼迫,此刻正停留在大数。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与希伯来主义无关的外邦人,在使徒的赞同下加入教会。因此哥尼流的加入,震撼了教会的中心,威胁到教会,可能因此导致教会分裂为二。这是一连串长期分争的开始,保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为他的使徒职分和他更广大的服事而奋门。

      本讲所探讨的只是属于豫备性质,说到两个异象,以及哥尼流与彼得的会面。我们不打算在本讲中讨论彼得所见的异象之意义,因为彼得在硝皮匠西门家里时,还未能充分明白这意义。他一直到了哥尼流家,才顿然领悟。我们将研究这两个异象;这两个人,和所产生的两个结果。

      经文本身没有明确指出哥尼流是否是一个道道地地的改信犹太教者。改信犹太教的人有两种,一是真正的改信者,一是「站在门口」的改信者,其间分野甚大。完全改信犹太教的人,是完全顺服他一切的仪式律例,并受割礼,因此也享有立约之民的一切权利。哥尼流并不是这一类的人。他很可能只是站在门口的改信者,这一类的人仍被希伯来人视为外邦人,是约外之民,不能享受权利,因为他们没有遵守一切仪式律例,所以即使他们同情希伯来人宗教的主要理想和一神论的哲学,但仍被视为约外之民。我们知道哥尼流是罗马的军人,他可能是贵族,也可能是平民;罗马有一个贵族家庭叫哥尼流,另外也有一个奴隶家族叫哥尼流,因为有一个君王曾释放这奴隶家族,并且以自己的名字赐给他们。此处的哥尼流不是属于贵族,就是属于另一个平民家族,我们没有资料可循。

他的宗教引起我们的兴趣。他是一个百夫长,服役于罗马在那个地区的势力代表一一希律亚基帕王一一麾下。他的军队驻在该撒利亚,其主要职责是在暴乱发生时实行旗压;那也是罗马庞大的警察势力之一部分。他隶属于义大利营,那营是由从罗马来的士兵所组成,完全不受犹太教的影响。

 哥尼流也是一个有信心的人,他对独一真神的信心表现在他的生活里。他是一个道道地地的虔诚人。他对神的信心表现在施舍上,因为他常常周济百姓。他的信心也表现在祷告上,因他常常祷告神。这一个人,是在古代制度之外的,很可能早年未受任何希伯来制度的影响;他是一个罗马人,百夫长,充满罗马的观念和治理的理想;他又是一个相信神的人,他的信心表现在虔诚的生活、多多周济人、常常祷告上。另外,他的全家都受他的虔诚影响,而敬畏神。不久我们将在经文中看见,天使向他显现之后,他「叫了两个家人,和常伺候他的一个虔试兵来」。那些在他下面的人,也和他一样有信心。我们看到的画面是,一个小家庭,由一个希伯来主义之外的虔诚人所管理。

    哥尼流说明了约翰在他的福音书第一章里所论到的真理,「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与保罗在罗马书里所谴责的外邦人正好相反。保罗说那些外邦人选择不义,弃绝真理,不顺服所领受的光;虽然他们可以从受造之物看见神和她的智慧,他们却不跟从那光,不敬拜造物者,反而敬拜受造物,为自己雕刻偶像。这就是外邦人的罪。但这里有一个人,与保罗的描述恰恰相反,他领受那光,并住在光里。他跟从那光,顺服那光,并敬拜惟一的真神。

    但他尚未进入完全的光和生命里。他仍需要基督,需要属灵的装备。那正是关键之处。这个故事最特出之处,在于哥尼流成为基督徒以前的美德。耶稣说,「你们必须重生。」他这话不是对一个罪大恶极的人说,而是对一个德高望重、虔诚守犹太教仪式的人说的;同样的,这第一个被接纳加入教会的外邦人,是一个义人,但与福音隔绝。在圣灵的意思里,或早代的使徒和信徒心中,哥尼流尚未完全。如果没有基督,没有福音,他也从未听过信息,那么他可以凭所受的亮光受审判,他已经顺服那光。但他需要更充分的光,他从前的顺服那光使天使前去对他说,你的祷告和周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现在差人往约帕,请一个称呼彼得的西门来。他会指示你当作的事,并将更广大的生命之门在你面前敞开。

      让我们回到约帕,看看另一个人彼得。他很可能也是保罗所谓的「希伯来人生的希伯来人」,有纯粹的希伯来血统。他里面仍有旧时代的偏见。他已经看到更宽广的事;在五旬节圣灵的光照下,他向众人解释圣灵降临的事实,「这正是先知约珥所说的。」他宣告圣灵要浇灌「凡有血气的」。他当时是否全然了解自己所说「凡有血气的」这句话之含义?很可能他并不明白。前面我们已讨论过,他到硝皮匠西门家里,与他同住。显然他已经打破了一些偏见。彼得若未认识基督,未受圣灵的洗,他可能不会与硝皮匠同住。犹太人极端歧视硝皮匠这行业,如果一个女孩子不知道订婚的对象是硝皮匠,她发现之后,可以据此而解除婚约。硝皮匠的房子必须建在城外一段相当距离的地方。彼得已打破此偏见,与硝皮匠同住。但他心里仍然存着其他的偏见。他仍然认为希伯来思想是神圣无比的,所以从外邦世界进来的人都必须遵守他的仪式。他和他的同工必须发现一个事实,就是旧有的制度已经被扫除了,如今人不需要仪式,条文,和希伯来的律法,就可以直接与基督相联合,建立永远的关系。

    接着来看临到这两个人的异象。对哥尼流而言,这是一个公开的异象,是一次确定的、实际的拜访。最重要的不是天使的来访,而是天使所说的话。天使带给哥尼流的信息,首先是承认他以前所作的。「你的祷告和你的周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了。」这话显明了稍后彼得所说的真理,「神是不偏待人。」天使向一个未受割礼的外邦人显现,这个外邦人肉身上说是在诸约之外,与希伯来的一切权利无分。这不单单对彼得,也是对所有人的教训。天使说的话没有一句责备,也未谴责他的罪,只是承认一个事实:他忠于所领受的亮光。「你的祷告和你的周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了。」

    天使除了承认之外,又带来指示。「你当打发人往约帕去,请那称呼彼得的西门来;他住在海边一个硝皮匠西门家里;房子在海边上。」从天使的话,我们可以知道哥尼流如何祷告。哥尼流显然非常焦急,困惑。他可能正在犹疑不定,不知道是否应该成为改信者,加入这个宗教;因他已发现希伯来的神是大有能力的神。可能他也受到腓利布道的影响,因为腓利曾在撒玛利亚,犹大一带有奇妙的事工。他可能正思索,他是否能够不经过犹太教而直接与腓利所宣讲的基督交通。他心中可能正面对着当时教会所争论的这些问题。就在这种情形下,天使来了,看出他的诚恳和疑问,于是指示他当行的路。

      再回到约帕,那是一个全然不同的异象,不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异象。彼得在正午祷告的时刻,上房顶去祷告。他觉得饿了,这时他开始魂游象外,意思是陷入一种恍惚的精神状态。在这种情形下,他看见异象。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块大布,里面充满各种动物。这景象是希伯来人所厌恶的。有一个声音说,「起来,宰了吃。」他回答说,「主阿,这是不可的。」这不是原来的意思,如果直译可能更传神:「主阿,万万不可!」他就是从前对主说,「主阿,万不可如此」,以及「你永不可洗我的脚」的同一个人。主阿!绝对不可!我绝不吃任何俗物和不洁净的物。然后有声音说,「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这声音不是说,「神所洁净的,你不可称作俗物。」用「当作俗物」则含义更强烈。意思是,神已经洁净这一切了,把那些腐坏希伯来宗教的繁文缛节永远丢弃吧!如果神洁净了,我们就不要再将这些动物当作是不洁净的、败坏的。

    也许我们要问,是否神关于食物的禁令已经废止?答案是,那些禁食某些动物的命令已经废除;但与健康有关的律法仍然存在。然而,我们必须记得,有关健康的律法各地不一样。希伯来人关于建康的律法是基督教的律法,就是身体是神的产业,必须保养顾惜,一切伤害身体的东西都不可吃、喝,以免身体不能成为圣灵的器皿。断然划分何物洁净河物不洁的命令已经废止了,但有关健康的律法仍旧存在。这正是使彼得讶异之处。他再也无权说他们是不洁的,因为他们已得了洁净。宗教历史已有了重大的变动,一切有关宗教的习惯和方法都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因此,人不可以再将神已划入圣洁圈子里的东西当作是不洁的。

      于是,我们看见两个结果产生了。在该撒利亚,哥尼流叫了两个家人和一个可靠的士兵来,把这事讲给他们听。他们凭信心顺服了;当他们跋涉三十里路(可能中途在外面过一夜)往约帕去时,哥尼流耐心在家里等候。在约帕,我们看见彼得,以敞开的心思量所发生的事。他心里正猜疑的时候,圣灵向他说话。这次不是异象,也不是魂游象外。这是整本使徒行传最惊人的声明,揭露了早代信徒和圣灵之间的亲密关系。圣灵对这个忠心但有偏见的人说,「有三个人来找你;起来,下去,和他们同住,不要疑惑。」圣灵还没有解释那个异象。彼得正要踏上一条陌生的道路,他即将接受新的启示。他对这异象感到困惑,但答案就在前面。为了使他去发现那答案,圣灵告诉他不要害怕。于是他带着不解的异象和心中圣灵的声音下去,对门外的三个人说,「我就是你们所找的人;你们来是为什么缘故?」他们告诉他此行的目的,「彼得就请他们进去,住了一宿。」

    这是一个伟大的画面。我们看见一个硝皮匠的家,里面有硝皮匠自己,使徒,两个外邦的仆人,一个士兵。那夜他们住在一起。合一的圣灵扫除了障碍,打破了偏见,正在以远超过这些人所知道的大能工作。今日前往约帕的旅客,仍能看见这幢房子。他仍然矗立在那里,不远处有海水澎湃着。我相信那个晚上有天使在看守着这房子,里面住着受人歧视的硝皮匠,

那位大使徒,和三个外邦人。

    这个故事的一般价值在,他启示了神的运动之过程,以及他的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有两个人,相距三十里之远,他们必须被放在一起。为了使他们会面,尽管约帕仍然忙着经商,该撒利亚忙着进出口货物,但神已经在暗中看顾她自己的儿女,差遣天使到该撒利亚,又在约帕赐下异象。于是他们被带在一起。不久之后,这次会面的结果产生了,早代存着偏见的教会认识到,在基督里既没有犹太人,也没有外邦人;基督徒运动容纳一切相信基督的人,使他们与他相交;而在这个运动继续发展下去之前,一切的骄傲和偏见必须被扫除。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