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返回上级目录】

論信仰的實踐(十二1-- 十五13)
生命更新的生活
一、獻身的生活(十二1 ....... 2 )
1.神所喜悅的祭物( 1 )
CD以神的慈悲勸你們( 1 上)
慈悲:日本文語體作「諸般的慈悲J ,.因為神的慈悲是多方面的。
例如:因信稱義(三23'"'-'25 )、成聖(六17'"'-'19 、22 )、榮化(八
21 、29'"'-'30) ,或由於神的憐恤,救恩將普及全人類(十一31'"'-' 32
)等,都莫不是神慈悲的表現。因為神如此慈悲,給我們多方面的
恩惠,所以保羅要以神的慈悲勸羅馬教會的弟兄。
@獻上身體作活祭( 1 中)
a. 舊約時代所獻的是死祭,即殺死牲畜做祭物(利-5 、11 )
b. 新約時代要獻上身體作活祭,即為主而活(十四8 )。是聖潔的
,即要過著聖潔的生活(林前六19'"'-'20 ;林後六17'"'-'18)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奉( 1 下)
事奉( latreia) :原文的意思是,禮拜式,儀式。新約聖經譯為「
事奉J (約十六2 ;羅十二1 )、「禮儀J (九4 )、「禮拜J (
來九1 )、「禮J (來九6 )等。此處的「事奉J '乃指分別為聖
的生活,不是形式的禮拜。主耶穌所說. r 拜神的,必須用心靈和
誠實拜祂J (約四24) ,也有這種含意;因為心靈對物質(祭牲)
的禮拜,誠實則對形式的禮拜。保羅說,你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
然的。
2. 與世界分別為聖( 2 )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 2 上)
a. 魔鬼是世界的王(約十四30) ,世人的統治者(約壹五19 )
b. 魔鬼是世界的神(林後四4) ,要世人敬拜牠(路四7 )
c. 各種試探都從世界來(約壹二15.-.....-17 )
d. 世界是我們的仇敵,要靠信心勝過它(約壹五4 )。
A 凡與經訓抵觸,屬於世界的風俗、習慣、流行,以及敗壞的行
為,都不要效法。
@要心意更新而變化( 2 中)
心意( nails) :原文的意思是,一個人所思想或感覺者,心智分辨
的能力,意向,意欲。以中文來瞭解,r 心」就是心思;「意」就
是意念,即意志和念頭。所以心意就是心所思想,並且想要去做;
原文上的含意就是如此。在新約聖經上,有時譯為「心志J (弗四
23)
變化( metamarpha 0) :原文的意思是,使改觀,使變形。在新約
聖經上,除了此處的「變化」之外,也譯為「變了形像J (太十七
2 )、「變成... ...形狀J (林後三18 )。呂振中譯本作「變了形質
J '黑崎幸吉譯為「化體」。由此可知,所謂「心意更新而變化」
'就是心裡所想的,以及想要去做的,都必須完全更新,在本質上
有徹底的改變。
(3)為要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2 下)。
為使你們能辨別什麼是天主的旨意,什麼是善事,什麼是悅樂天主
的事(思高譯本)
你們就會明白上帝的旨意,知道什麼是良善、完全,是他所喜歡的
(現代中文譯本)。
由此可知,心意要完全更新,在本質上徹底改變的目的,乃為要明
白什麼是神的旨意,什麼是善事,什麼是神所喜悅的。反之,心裡
若未完全改變,便無法辨別神的旨意了。
二、愛,也與謙卑(十二3 -- 21 )
1.謙卑的理由一一一恩賜有別( 3 ~ 8 )
@要看得合乎中道( 3 )
a. 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 3 上)。
所賜我的恩:神所賜給我的使徒的職分。
b. 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 3 中)
神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不同,不要把自己看得過高。
c. 要看得合乎中道( 3 下)
中道(sOphroneO) :原文的意思是,鎮定的,冷靜的,清醒的
。在新約聖經上,除了「中道」之外,也譯為「心裡明白過來」
(可五15 )、「謹守J (林後五13 :多二6 )、「謹慎自守J (
彼前四7 )等。日本口語體作「慎思J '文語體亦然由此可知,
所謂「看得合乎中道J '就是冷靜而慎重的看得很正確;國語和
合譯本的譯文,是意譯。
@各肢體的用處不同( 4 )
a. 各肢體只是用處不同,沒有優劣的分別(林前十二17"'-'18 、22 )。
b. 各肢體要彼此尊重(林前十二19"'-'21 )
c. 各肢體要合而為一(林前十二15"'-' 16 )
d. 各肢體要彼此同苦同樂(林前十二25"'-'26 )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信徒是互相聯絡作肢體的,各人的恩賜都不同
( 5 )
@各人都要發揮其恩賜,分工合作,盡力而為(6"'-'8) 。
a. 身上各肢體是各自獨立,而不互相平預的;但各肢體卻是整體性
的,而不是分散的(弗四16 )
b. 分工而不合作,是教會增長上的大忌。
c. 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平預不同單位,也是教會增長上的大忌。
A 上列b. 和c. 的情形若發生在一個人的身上,便是精神失常的狀態
,他怎能過著正常的生活呢?
說預言( 6) :即作先知講道(林前十四1 :看細體字的註解)
但並不是只說未來的事,而當包括現在的造就、安慰、勸勉(林前
十四3 )
作教導的( 7) :擔任教牧工作的,如使徒(徒二十20) ,或有教
牧恩賜的長老(提前五17 )。
作勸化的( 8 ) :對於信心軟弱的信徒,有勸勉、輔導、激勵之恩
賜的人。
誠實( 8) :原文、hap10teesQ 的意思是,慷慨好施,單純而忠實
。在新約聖經上,除了「誠實」之外,也譯為「樂捐J (林後八2
)、「施捨J (林後九11) 、「純J (林後十一3 )等。這就是說
,施捨的人,要出於單純的心,不要虛假(太六1 ",-, 4) ;也要慷
慨,盡力而為(林後八1 "'-' 4 '九13) ,不要吝裔。
治理的( 8) :有治理恩賜的長老(林前十二28 ;帖前五12 ;提前
五17 )
憐憫人的( 8 ) :對於病息,或憂傷痛苦,或遭遇各種患難的人,
能以慈悲為懷去幫助他的人。有這種恩賜的,要設身處地,付出極
大的愛心,甘心樂意的給他們所需要的幫助( 15下;路十33"'-'37 )
2. 愛心的多面性( 9 "'-'21 )
6.r l"'-'2J 所說的是事奉神的生活,也就是與世界分別為聖的生活O
6 r 3"'-'8J 所說的是謙卑的生活,也就是彼此尊重各人不同的恩賜
,分工合作,共同建立基督之身體的服事生活。
6 r 9 "'-'21 J 所要說的是愛心的多面性,包括付出愛心的各種對象,
以及其深度,也就是愛心的生活。
A 茲將r 9"'-'21J 所說愛心的多面性,分述如下:
@對所有的人
A 所謂「所有的人J '就是包括信主與未信主的人。
a. 愛人不可以虛假( 9 上)
A 愛人要出於真誠(彼前一22 )
A 動機不純的愛,即使施捨全財產,甚至捨棄生命,仍然毫無價
值(林前十三3 )
b. 惡要厭惡,善要親近( 9 中~下)
A 十誠中的後六誠,有該行的善(出二十12) ,也有不該行的惡
(出二十13"-'17 )
A 有愛心的人,必行該行的善事,使對方獲益,而且為社會造成
善良的風氣O
A 有愛心的人,必不行不該行的惠事,免得傷害別人,且能防止
社會的腐化。
C. 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10 下)
A 下列各種不同譯文,可供為參考:
論尊敬,要彼此爭先(思高譯本)
用恭敬的心,互相禮讓(新譯本)
也要互相敬重(現代中文本)。
以禮儀相讓(日本文語體)。
存著敬意,彼此想著別人比自己強(日本新改譯)。
A 上列幾種譯文雖然稍有出入,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敬重別
人。但思高譯本的意思比較強,就是在尊敬人這件事上,不要
讓人,要搶先去做。日本新改譯則以肯定別人的優點為尊敬別
人的理由,或力量。這種譯文使我們想起另一處經文的教訓:
惟有發現別人的長處,看別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強的人,才能
謙卑下來,並懂得從心裡尊敬別人(排二3 )。
A 能敬重人,才能以禮相讓;能禮讓,才能和睦相處。敬人、禮
讓、和睦,就是愛。
d. 客要一味款待( 13 下)
A 約伯曾說. r 從來我沒有容客旅在街上住宿,卻開門迎接行路
的人。J (伯三十一32 )。表示他向來都以愛心接待客旅。
A 希伯來書的作者引證亞伯拉罕和羅得的經歷說,他們二位因為
好客,不知不覺竟然接待了天使,以勉勵我們也要用愛心接待
客旅(來十三2 ;創十八1 ---...... 8 '十九1 ---...... 3 )。
A 主耶穌論到審判的時候說,接待一個最微小的弟兄,就是接待
主(太二十五鈞、40 )。
e. 與人同樂同哭( 15 )
A 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15 下) ,就是要有側隱之心(約十一33---......
36 )。孟子曾說. r 側隱之心,人皆有之。無側隱之心,非人
也。」由此可知,同情別人不幸的遭遇,是做人最基本的條件
;也可以知道,學習做基督徒之前,必須先學習做人。
A 與喜樂的人要問樂( 15 上)
這件事看來似乎很容易,其實並不簡單。因為一個人所以會喜\
樂,一定是他得到了什麼好處,與別人無關,所以別人未必會
同樂;如果得到好處的人是競爭者,則不但不向樂,反而會嫉
妒,想辦法要給他難堪了。除非看他為基督裡的一個肢體(林
前十二26) ,或同一團體裡的一個組成分子,或同一種族,或
同屬人類,而以他的成就或所得為自己的榮耀或快樂;否則,
是難以做到的。
@對同靈
a.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 10 上)
親熱( phi lostorgos) :原文上的意思是,倫理上的相愛,即骨
肉之間的愛c 這就是說,教會是神的家,我們都是神家裡的人(
弗二1 g) 。所以同靈之間,要把對方當作一家人,彼此親熱,互
相關懷,情如手足(加六10 )
b. 聖徒缺乏要幫補( 13上)
幫補( ko i nOne 0) :原文的意思是,共同享用,得以有分。在
新約聖經上,除了「幫補」之外,也譯為「有分J (十五27 ;提
前五22 ;約貳11) 、「同J (來二14 )、「一同J (彼前四13 )
等。現代中文譯本作「要讓貧乏的弟兄們分享你所有的J '呂振
中譯本作「聖徒的缺乏,要用團契的捐輸相明濟J 0
A 由上述原文的含意,聖經上的用法,以及兩種譯本的譯文可以
知道,幫補聖徒的缺乏,是以愛心對待同聾的實際行動(雅二
15"-'17 ;約壹三17"-'18) ,也是團契精神的真體化。馬其頓眾
教會在這事上的表現,可做我們的好榜樣(林後八1"-'4)
c. 要彼此同心( 16 上)
所謂「同心J '就是心思相同,意念相同(排二2 )。能同心,
才能同工;能同工,才能產生力量(傳四9 "-'12) 。連撒但都明
白這個道理(太十二25"-'26) ,神的見女有時反而蒙昧,無法互
相容納(林前三1"-'4' 六7 )。
d. 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16 中)
A 不要志氣高大:新譯本作「不可心高氣傲J '就是說,不要眼
中無人,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因為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向
神領受的,所以只當感謝,不該自高自大(林前四6"-'7 )。
A 俯就( sunapagO) :原文的意思是,一同帶去。在新約聖經上
,除了「俯就」之外,也譯為「隨J (加二13 )、「被......
誘惑J (彼後三17 )。由聖經上對這個字的這些用法可以知道
,它的含意是心被吸引,去贊同某人或某事O
A 下列三種譯文,可供為參考:
反要與卑微的人交往(日本口語體)。
微不足道的工作也能順應(日本共同譯)。
反要順應身分卑微的人(日本新改譯)。
A 依據上列三種譯文,我們所要俯就的,有「人」和「事」兩種
不同的根據。國語和合譯本也註明. r 人或作事J 0 雖然要俯
就的對象有別,但其根本精神卻無異。就「人」來說,就是對
於卑微的人也要尊重他,並且樂意與他交往;就「事」而言,
則對於微不足道的工作也能順應,並且樂在其中O
A 以各肢體和身體的關係來說,人以為軟弱的肢體,更是不可少
的;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林前十二22----- 23 )。所以
卑微的同靈,反而更需要我們尊重他。
A 主耶穌的教訓中也屢次提到,我們當尊重卑微的同靈,隨時給
他們必要的幫助(太十42 '二十五40 、45 )。因此,我們在生
活上需要特別留意卑微的同靈,並且俯就他們D
A 至於微不足道的工作,也要樂意去俯就它。因為在最小的事上
忠心的人,在大事上才會忠心(路十六10) ;如此忠心於小事
的人,才能受更重大的託付(太二十五21 )。
?對自己
A 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是自私,固然不好;但連自己都不愛的人
,怎能節制?怎能自重?
a. 在指望中要喜樂( 12 上)
A 對所指望的事要有信心,深信遲早必實現;惟有如此,才能喜
重做n
汁<:: ~
,6. r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J (來十一1
) 0 r 實底J .日本文語體作「確信J '呂振中譯本作「有把
握J 0 r 確據J .日本文語體作「確認J '呂振中譯本作「能
確斷J '現代中文譯本作「能肯定」。由此可知,所謂「信心
J '就是對所盼望的事,確信不疑,有絕對的把握;對尚未看
見的事,能確認那是事實,並肯定將來必能看見它。
A 以人的生理狀況來說,亞伯拉罕的盼望雖然已經不可能實現,
但他仍然堅信不疑,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四18-----21 )。結果
,神的應許真的兌現(來六15) ,亞伯拉罕終於看見那未見的
事了。
A 亞伯拉罕在盼望神兌現祂的應許的事上所表現的,不但為「來
十一1 J 這段經文作了最好的註釋,而且也讓我們看清楚了信
心的本質。這是非常寶貴的信仰歷程。
A 惟因亞伯拉罕有這種信心,所以在盼望尚未成為事實之前,他
必定也是活在喜樂之中的。就是對於神的另一個應許,在天上
已為他預備更美的家鄉那件事,雖然至死仍未實現,他豈不是
也滿心相信,以信心的眼睛望見遙遠的未來,並且伸出信心的
手歡歡喜喜的迎接嗎(來十一13""'-'16) ?
A 由此可知,在指望中只要不喪失信心,必定是天天都大有喜樂
的。而追求喜樂,活在喜樂中,便是愛自己;反之,則是逆待
自己。
b. 在患難中要忍耐( 12 中)
A 患難(th1ipsis) :原文的意思是,壓迫,重擔,苦難。在新
約聖經上,除了「患難J (太十三21 ;徒二十23 )之外,也譯
為「災難J (太二十四21 、29 )、r 苦楚J (約十六21 ;林後
四17 ;排一17 )、「苦難J (約十六33 ;徒七10 ;林前七28 ;
林後一8 )、「艱難J (徒七日,十四22 )等。由原文上的含
意,以及聖經上對於這個字的用法,我們可以瞭解,此處( 12
中)所說的患難,應該包括為道受逼迫,以及肉體上所遭遇的
一切苦難。
A 就為道受逼迫來說,保羅認為. r 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
許多艱難(指逼迫) 0 J (徒十四22 )。又說. r 你們自己知
道,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的。J (帖前三3 )。彼得也說. r
親愛的弟兄啊!有火煉的試驗(逼迫)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
怪(似乎遭遇非常的事) 0 J (彼前四12 )。可見基督徒所以
會為道受逼迫,乃由於神的命定,應該感謝領受。
A 為道受逼迫卻能忍耐的緣由是:第一、歷史上的眾先知,以及
新約時代的眾聖徒,都如此受逼迫(太五12 ;彼前五9) ,我
們並不孤單。第二、我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要在我們的肉身
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八17 ;彼前四13""'-'14 ;西-24) ,是
福氣,也是榮耀。第三、我們現在既然與基督一同受苦,將來
也必定與祂一同得榮耀(八17) ;比起將來那極重無比永遠的
榮耀,現在這至暫至輕的苦楚,算得什麼(八18 ;林後四17) ?
因此,不但值得忍耐,而且應該歡喜快樂才對(太五10""12) 。
A 就肉體上的苦難而言,約伯在試煉中曾慨歎. r 人為婦人所生
,日子組少,多有患難! J (伯十四1 )。但主耶穌卻向我們
保證'在世上我們有苦難,但在祂裡面我們卻有平安;因為祂
已經勝了世界,叫我們可以放心(約十六33 )。我們一生活在
世上,確實苦難重重,如船在海上航行,也有不測之風雲;但
只要在主裡面,我們就有平安,風浪再大也不足懼↑自(可四36
"" 41 )。有時被苦難困住,無法掙脫,並非主未能保佑我們;
而是要我們體會基督裡的平安,心靈上的寧靜(約十四27 )
有時候被放置在苦難中,叫我們身心受盡折磨,並非主遠離了
我們;乃是要我們從迷路上轉固,使我們學習祂的教訓,順從
祂的旨意(詩一一九67 、71 )。這些事將會成為過去,不久神
就叫我們從苦境轉回了(伯四十二1 0 )。所以說,在患難中要
忍耐。約伯的忍耐,便是我們最好的榜樣(雅五11)
A 在患難中學習忍耐,不但不被患難打倒,反而在患難中有基督
裡的平安,屬靈的喜樂(詩九十15 )。這種努力,就是愛自己
的工夫。
c. 禱告要恆切( 12 下)
A 恆切( proskartere0) :原文的意思是,時常行之,恆常侍候
。在新約聖經上,除了「恆切」之外,也譯為「伺候J (可三
9 )、「恆心J (徒二42 )、「要專心J (徒六4 )、「常」
(徒八13 )、「常伺候J (徒十7 )、「常常J (十三6 )等
。由原文上的含意,以及新約聖經的用法可以知道,所謂「禱
告要恆切J '就是說禱告要有恆心,或說禱告要專心。日本文
語體作「要恆常禱告J '日本共同譯作「要不斷的禱告J '思
高譯本作「在祈禱上,要恆心J '呂振中譯本作「禱告要恆心
而專一」
A 禱告就是人與神之間的靈交,也有人說是屬聾的呼吸,不可有
所間斷(帖前五17 )。我們生活上要做好多事,日以繼夜的忙
碌,怎麼可能整天不住的禱告呢?原來,禱告不在乎形式,無
論坐著、站著、躺著,或走在路上,或在工作中,隨時隨地,
只要想起神,或默禱,或默想,都可以與神蠶交,這些都是一
種禱告O
A 禱告的內容包括:頌讚(詩一四五1 '"'"' 4 )、感謝(詩五十14
'-0 七22 )、懺悔(詩三十八1 '"'"' 7 '五十一1 '"'"' 9 )、祈
求(詩四1 '五1'"'"'3 、10 )等。
A 頌讚、感謝、懺悔等禱告,使我們與神保持密切的靈交,以致
靈裡充滿喜樂,靈性不斷的長進;有所需求的禱告,則可使我
們體驗神奇妙的作為,並感受神同在的確據和喜樂。
A 無論遭遇任何困難,都應當毫無掛慮,藉著祈求和感謝,將我
們所需要的告訴神,神必賞賜我們「出人意外的平安J (排四
6 '"'"' 7 )。所謂「出人意外的平安J '乃包括:祈禱蒙神垂聽
,困難得到了解決,而且發生於不可能的情形之下,令人大感
意外;以及祈求尚未發生效驗之前,甚至始終未見效,心靈上
仍然極其寧靜,滿心喜樂,連自己都大感意外。這些出人意外
的平安,乃是藉著祈求感謝而得到的。
A 要使禱告發生功效,必須恆心。為了激勵我們不灰心的常常禱
告,主耶穌設一個比喻說,某城裡有一個不義的宮,既不懼怕
神,也不尊重世人。有一個寡婦常到他那裡,求他為她伸冤。
他雖然多目不准,卻因寡婦不斷的哀求,終於為她伸冤,免得
她常來纏磨他。然後,主耶穌說. r 神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
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麼?我告訴你們,
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 J (路十八1 '"'"' 8 )。
A 大衛說. r 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我再說,要
等候耶和華。你當默然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祂o J (詩二十七
14 '三十七7 )。又說,神所以垂聽他的呼求,乃因他「會耐
性等候耶和華J (詩四十1 )。為要使禱告蒙神垂聽,確實需
要恆心禱告,耐性等候神O
A 恆心禱告,與神保持密切的靈交,使靈性一直長進,而且不斷
地體驗由祈求而得來的「出人意外的平安J '天天滿心喜樂,
在地如天;如此追求,如此活在神的恩慈裡,便是愛自己。
d. 不要自以為聰明( 16 下)
6 r 不要自以為聰明J '就是要學習謙卑。人所以會自以為聰明
,乃因他有一些屬世或屬靈的知識和智慧,值得他誇耀。主耶
穌曾教訓祂的門徒說. r 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
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園。J (太十八3 )。小孩子所
以謙卑,乃因他一無所有,沒有一件事或東西可以叫他驕傲。
但成人卻有許多事物在某些方面比別人優越,叫他覺得他值驕
傲。就因為這樣,主耶穌才說, r 要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
。」回轉和變成,就是悔改。
A 主耶穌在此警告我們說. r 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
不得進天國。」在山上寶訓中也說. r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
天國是他們的。J (太五3 )。可見謙卑與得救有絕對的關係
。怎麼說呢?第一、謙卑的人會坦誠承認自己還不明白某些真
理,神才願意向他顯明,使他接受神的救恩(太十一25'"'-'26 ;
徒八30 '"'-'31 、34'"'-'39 )。第二、謙卑的人因為深知自己的軟弱
,而自覺需要求主的能力覆庇他,也會謙卑請同靈代禱,以致
達成得救的願望(林後十二9 '"'-'10 ;排一1 g) 。第三、謙卑的
人曉得時常省察自己;一旦發覺自己有什麼過錯,也必即時悔
改,而蒙神饒恕(詩五十一1""9 、17 ;路十八13'"'-'14) 。
A 驕傲人的常態是;既要嫉妒比自己強的人,又要輕視不如自己
的人。這是紛爭的開端,也是叫自己痛苦的原因。反之,謙卑
的人卻會欣賞別人的長處,也會尊重卑微的人;因而與世無爭
,到處受敬重,心內常常充滿喜樂。
A 各人都有他的長處。有些人所以會驕傲,乃因以自己的長處去
比較別人的短處,而自命不凡;如果想到別人也有比自己強的
地方,就不敢自高自大了(排二3 )
A 存心謙卑,不自以為聰明,既對得救有把握,又能與人和睦相
處,心內時常充滿喜樂;如此追求,如此獲得靈肉各方面的益
處,便是愛自己。
@對主
a. 殷勤不可懶惰,是基督徒當銘刻在心的寶訓,對於屬世的工作如
此,對於聖工也應該這樣0 歲言警告懶惰人說. r 懶惰人哪!你
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再睡片時,打賄片時,抱著手躺
臥片時,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彷彿拿兵器的人來
到。J (簡六9"'-'11)
A 保羅除了傳福音之外,又以製造帳棚為業(徒十八1 "'-' 4 )
兩隻手勞苦工作,常供給自己和同工的需要(林前四12 ;徒二
十34 )。為了減輕教會的負擔,免得叫信徒受累,他既要傳福
音,又要製造帳棚,晝夜作工,辛苦勞碌,給信徒留下很好的
榜樣(帖前三9 ;帖後三8 "'-' 9 )。保羅所以要這樣做,並非
認為傳道人不應該接受教會供給生活需用(林前九4 、7 、11
"'-'15) ,而是在開拓期間教會尚無經濟基礎的時候,不願意加
添信徒的負擔。
A 帖撒羅尼迦的教會中,有些信徒也許以為主耶穌快要再臨(帖
後二1"'-'2) ,就什麼工作都不做,反倒專管閒事。保羅聽到
這個消息,就告訴他們說. r 要安靜作工,噢自己的飯。若有
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噢飯。J (帖後三10"'-'12 )。因為勞力親
自工作,就可以有餘,不但自己沒有缺乏,而且能幫助生活困難的問靈(帖前四11 '"'-' 12 ;弗四28 )。主耶穌將要再臨,不能
成為不必工作的理由D
A 在「按恩賜受託付」的比喻中,主人回答那領一千銀子的說:
「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 J 又對旁邊的人說. r 奪過他這一千
來,給那有一萬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
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J (太二十五26 '"'-'30) 。這
就是說,在做聖主的事上,因為各人的恩賜不悶,所受的託付
也不同。領五千的又賺了五千,領二千的叉賺了二千,都盡力
而為;結果,都賺了加倍,也都得到同樣的稱讚一一一「好,你
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J 但領一千的,卻因懶惰不工作而受
了責備。因為不管領受多少恩賜,都應該殷勤工作,盡力而為
;所領受的恩賜比別人少,不能成為可以偷懶的藉口。
A 由本節下文看來,此處所說的殷勤不可懶惰,似乎與服事主有
關;若然,那就是說要殷勤做聖工了。
b. 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11 下)。
「服事J (douleuO) :原文的意思是,為奴隸,服事。在新約
聖經上,除了「服事」之外,也譯為「事奉J (太六24 ;西三24
)、「作過.-....奴僕J (約八33 )、「作奴僕J (徒七7 ;加四
8 、9) r 順服J (七25 )、「勞J (排二22 )等。由上述原文
的意思,以及聖經上的用法可以知道,這個字的含意是,作僕人
服事主人或順服主人。
A 就作僕人服事主人來說,主對我們所要求的是專一,不可以同
時又要事奉神,又要事奉瑪門(太六24 )。所謂「不可事奉瑪
門J '並不是說不可經商營利,而是說不要以瑪門取代神的地
位;也就是說,不可看錢財比神更重要。因為錢財是身外之物
,並不是最重要的;賺錢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生存的目的
。基督徒應該為了生存而賺錢,不要為了賺錢而生存。
A 做聖工,興旺福音,就是服事主。保羅說提摩太「興旺福音,
與我同勞J (排二22) 0 r 勞」字,在原文上與此處(11 下)
的「服事」向字,新譯本作「他和我一同為了福音服事主」。
所以我們應該盡本分傳福音,並做其他一切聖工來服事主。
A 就順服而言,僕人順服主人,乃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主耶穌對
那些不聽從祂話的人說. r 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
不遵我的話行呢? J (路六46 )
A 服事主,要心裡火熱,並且要常常做。亞波羅在主的道上受了
教訓,心裡火熱,在會堂裡放膽講道,詳細講論耶穌的事。在
眾人面前極有能力,駁倒猶太人,引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徒
十八24""'28 )。是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的好榜樣。
A 彼得和約翰在公會前受審,被禁止奉耶穌的名講論的時候,勇
敢回答他們說. r 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 J (徒四
20 )。這也是用火熱的心服事主的佳範。我們今天也要在一切
聖工上,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
@對仇敵
a. 祝福逼迫我們的( 14 )
A 猶太人不明白耶穌是道成肉身的救主,所以認為耶穌說祂是神
的兒子基督,便是說儕妄的話,而殺害了祂(太二十六63""'66
;約五18 )。因此,又認為逼迫基督徒便是忠心事奉神(約十
六2""'3) ;連保羅在蒙主選召以前,也是到處逼迫信從福音
的人(徒九1""'2; 排三6 )
A 在羅馬政權統治下的人,則認為基督徒以耶穌為主,便是背叛
了羅馬帝國的皇帝該撒,而不能容納基督徒(徒十七5""'8 )
。其實,耶穌的國度並不屬於這世界,乃是屬靈的國度(約十
/\36 )。所以基督徒以耶穌為主,向時又以該撒為主,並不衝
突。但在羅馬政權統治下的人,卻不明白這道理O
A 由此可知,那些逼迫基督徒的人,無論是基於宗教理由,或是
由於政治因素,都是一種誤會,都值得同情。換句話說,基督
徒真正的仇敵是魔鬼(彼前五8) ,逼迫者只是魔鬼為了敵擋
真道所利用的工真而已。
A 逼迫者既然是魔鬼的工其,便是無知而可憐的受害者。所以要
以憐恤的心,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o 主耶穌的「
山上寶訓J '也有同樣的吩咐(太五44 )。
A 聖經上早已預言,神的選民將來必遭遇世界性的大逼迫(詩二
1"-'3) 。逼迫者無論基於任何理由,採取任何手段,都是撒
但被釋放的結果,幕後的操縱者是撒但,逼迫者只是撒但的工
具而已(啟二十7"-'9 )。到了那時候,我們應當為他們祝福
,求主饒恕他們的無知。這是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以及司
提反殉道的時候,為我們所留下來的榜樣(路二十三34 ;徒七
57"-'60 )
b. 不要伸冤(17"-'19)
A 不要以惡報惡( 17上) :不要與惡人作對,不要向惡人採取報
復手段(太五38"-' 39 )
A 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 17 下) :眾人以為惡的事,就
是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就是容忍惡人。誰都有是非之
心,能辨別善惡(二14"-'15) ;即使惡人也知道該如何行,只
是不能行而已。
A 若是能行,總要與眾人和睦( 18) :我們所信的福音稱為「和
平的福音J (弗二17) ,不但與神和睦,也要努力追求與眾人
和睦。追求與眾人和睦,前面的路才會寬闊(創二十六19"-'22
) ;反之,若是到處樹敵,必愈來愈孤單。
A 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 19) :思高譯本作「你
們不可為自己復仇,但應給天主的忿怒留有餘地。」呂振中譯
本作「不要自己伸冤,寧可給上帝的義怒留地步。」這就是說
,伸冤是神的事,如果為自己伸冤,神就沒有發出義怒的餘地
了。所以下面引證「申三十二35 J 的經文說. r 主說,伸冤在
我,我必報應。」因為伸冤在神,神自有公義的審判,所以我
們無須為自己仲冤。如果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人與人之間就
不至於發生不必要的紛爭了。
c. 要以善勝惡( 20-----21 )
D20 :引證「儷二十五21-----22J 那段經文。「把炭火堆在他的頭
上J '他必痛苦難忍。以愛心對待仇敵,隨時給他所需要的幫
助,必叫他良心自責,如同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使他知道自
己的錯誤。這是化敵為友的妙法,也是基督徒愛心的極致。
A 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21) :當亞蘭軍國困多朋城的
時候,以利沙求神使敵軍的眼目昏迷,把他們領到撒瑪利亞。
以色列王問以利沙說. r 我可以擊殺他們嗎? J 以利沙說. r
不可擊殺他們。當在他們面前設擺飲食,使他們噢喝,回到他
們的主人那裡。」從此,亞蘭軍不再犯以色列境了(王下六18
----- 23 )。以惡報惡,作血氣之爭,似乎是勝利,其實卻是敗北
。真實的勝利是以善制惡,使仇敵心服口服。
主、基督法與社會的關慌(十三1--14)
1.當順服社會的制度(1"-'7)
@當順服掌權者(1-----2)
a. 人人當順服在上有權柄的人( 1 上)
b. 權柄的來源是神( 1 中)
c. 掌權者是神所派命的( 1 下)
d. 抗拒掌權者便是抗拒神( 2 上)
e. 抗拒的必自取刑罰一一受法律制裁( 2 下)
@掌權者是賞善罰惡的(3-----5)
a. 官員有罰惡的權柄( 3 上)
b. 基督徒當棄惡行善( 3 下)
肆、論信仰的實踐81
c. 官員是神的用人( 4 上)
A 連巴比倫王都被稱為神的僕人(耶二十五9 '二十七6 '四十
三10 )
d. 官員對基督徒有益( 4 中)
A 因為官員有「治安」的職責,使我們可以安居樂業o
e. 官員是代替神懲治惡人的( 4 下)
f.基督徒必須順服官員( 5 ;彼前二13------14)
A 為了免受刑罰
A 為了良心的緣故(惡惡好善的良知)
?納稅是國民的義務(6------7)
a. 基督徒也當納糧( 6 上)
A 為了上述同樣的緣故( 5 )
A 糧( pharos) :呂振中譯本作「貢銀」
b. 官員是特管「得糧」的神的差役(6 下)
c. 納糧和納稅都是國民的義務(7 上)
d. 基督徒當敬畏官員( 7 下)
@基督徒對國家應有的態度
a. 順服國家的制度(6------7)
b. 即使異族統治,也要為國家祈禱(耶二十九7 )
@基督徒對統治者應有的態度
a. 服從(1------5)
b. 代禱(提前二2 ------ 3 )
c. 即使統治者的命令違反信仰,也要忍受逼迫,而不該以武力抗拒
(但三15 "-'23 '六10"-'18 )
2. 以愛完全律法( 8~lO)
@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8 )
a.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 8 上)
A 虧欠人是不義的行為
b. 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 8 中)。
A 愛人是一筆永遠還不完的債(帖前四9 ---.....10 )。
c. 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8 下)
呂振中譯本作「因為愛人-便是行盡了律法。」
日本新改譯作「愛人的,是把律法守得完全的。」
A 因為律法的要求就是愛
@誠命的精神是愛( 9 )
a. 十誠中的後六誠,綜括之,即愛人如己。
A 愛人如己的人,必不觸犯後六誠。
A 愛人如己的人,已滿足了後六誠的要求。
A 愛神和愛人,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二十二37---""'40) 。
b. 愛神和愛人,不能成為不必守安息日的理由。
A 有人說,十誠的精神是愛;愛超越一切誠命,一切誠命都包括
在愛中。因此,基督徒只要愛神和愛人,不必守安息、日O
A 我們的答覆是:守安息日的人,固然未必都是愛神和愛人的人
;因為有些人守安息日只守字句,而忽略了誠命的精神。但真
實愛神的人,卻不至於拒絕誠命;因為遵守誠命,便是愛神了
(約壹五3 )。主耶穌和使徒都教訓我們,我們必須遵守誠命
(太十九17---.....19 ;林前七19 ;啟十四12) ,所以我們不該拒絕
誠命。
(3)愛是不加害於人的( 10 )
a. 愛是不加害於人的( 10 上)
A 有愛心的人,絕對不會傷害別人,所以他也不至於觸犯後六誠。
b. 愛就完全了律法( 10 下)
完全(pleerOma) :原文的意思是,充滿的狀態,使... ...充滿之
物補全。在新約聖經上,除了「完全」之外,也譯為「滿了J (
可J\20) 、「豐滿J (十一12 )、「添滿J (十一25 )、「滿足
J (加四4 ;弗一10) 等。由上述原文上的意思,以及聖經上的
用法可以知道,所謂「完全了律法J '就是滿足了律法的要求D
A 恩高譯本作「所以愛就是法律的滿全」。
3. 當趁早醒悟(11""'14)
CD土的再臨已經近了( 11 '"'-'12 )
a. 現今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11 上)
A 悔改信主,就是醒悟(帖前一9 ;徒二十六18 )。
,6,. f言主重生後,要保持清醒(六1'"'-'4 、17'"'-'22; 林後五17 ;弗
五14 )
b. 主的再臨已經近了(11 下)
A 得救:非指信主受洗,蒙主寶血潔淨,過犯得以赦免這種得救
(弗一7) ;而是說,基督再臨之時,身體得贖,改變升天那
種得救(八23 ;弗一14 '四30 ;帖前四15'"'-'17) 。
A 由各種預兆的出現可知,主再臨的日子確已迫近,是應該趁早
醒悟的時候了(帖前五6 '"'-' 7 )
C. 黑夜已深,白晝將近( 12 上)
A 黑夜:比喻黑暗的世界;黑夜己深,即罪惡貫盈,如毀滅前的
挪亞的世代(創六5'"'-'7 、11'"'-'13) 。保羅傳道的時代,羅馬
的社會已經充滿了各種罪惡(一24'"'-'32) ;現今的世代更邪惡
,而且越來越嚴重O
A 白晝:比喻主再臨的時候,因為祂是公義的日頭(瑪四2 )。
d. 當帶上光明的兵器( 12 下)
A 基督徒是光明之子,也是白晝之子(帖前五5 )。所以基督徒
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好像脫掉一件舊衣服一樣,並且要行在光
明中(弗四20'"'-'24 '五8 '"'-' 9 ;約壹-5'"'-'7 '二8 '"'-' 11) 0
A 活在光明中,如同帶上光明的兵器,可以與惡者爭戰,而且得
勝(帖前五8 ;弗六11'"'-'17)
@行事為人要端正( 13 )
a. 基督徒當行在白晝( 13 上)
A 醜惡的事,不可告人的事,都在黑夜進行O
A 基督徒應該品行端正,行事光明正大(彼前二12) ,好像行在
白畫,可以暴露自己。
b. 不可行的事( 13 下)
A 荒宴( k Dmos) :原文的意思是,狂歡,鬧飲。在新約聖經上
都譯為「荒宴J (13; 加五21 ;彼前四3 )。思高譯本作「狂
宴」口基督徒凡事都要有節制,在飲食方面也不宜太奢侈,以
肚腹為神(十六18 ;排三19 )
A 醉酒:基督徒不可醉酒,因為酒能使人放蕩(弗五18) ;所謂
「酒色J '就是說醉酒和色情有密切的關係o 竄言也說. r 酒
能使人褻慢,濃酒使人喧嚷:凡因酒錯誤的,就無智慧。J (
鐵二十1 )
·6 荒宴醉酒:保羅所以把這兩件事並列,乃因它們有密切的關係
。主耶穌說「貪食醉酒J (路二十一34) ,彼得說「醉酒荒宴
J (彼前四3) ,或所謂「酒池肉林」等,都顯示荒宴與醉酒
之間,確有不可分的關係o 保羅甚至說,荒宴和醉酒,都是屬
於情慾的事(加五19'"'-'21 )
A 好色(koitee) :原文的意思是,床,褲,躺臥之處。在新約
聖經上,除了此處譯為「好色」之外,其他二處譯為「床J (
路十一7 ;來十三4) ,一處譯為「孕J (九10 )。
A 邪蕩( aselgeia) :原文的意思是,淫亂,汙穢。在新約聖經
上,除了「邪蕩」之外,也譯為「淫蕩J (可七22 )、「放縱
J (弗四19 ;猶4 )、「邪淫J (彼前四3 ;彼後二18 )
A 好色邪蕩:依據上述,此處的「好色J '在原文上的意思既然
是「床J '我們就可以知道,國語和合譯本是把「床」這個字
和「邪蕩」聯在一起,意譯為「好色」了。呂振中譯本作「好
房事邪蕩J '在觀念上比較接近原意。這就是說,基督徒不可
淫亂。
A 爭競( er is) :原文的意思是,爭吵,紛爭。在新約聖經上,
除了「爭競」之外,也譯為「分爭J (林前一11' 三3 ;林後
十二20 ;排一15 ;提前六4 ;多三9 )。保羅說,分爭是屬乎
肉體的行為,與世人沒有分別(林前三3) ;基督徒在基督裡
是一體的,所以應該一心一意彼此相合(林前一10'"'-'13 )。
A 嫉妒:因為發現比自己強的人,相形見細,而心神片刻不安。
此乃出於競爭心理;若不事事與人作比較,何有之嫉妒?退一
步思想:各人的能力不同,環境不間,用處也不同,自然各有
不同的成就,那又何須庸人自擾,對自己過意不去呢?
A 爭競嫉妒:保羅所以把爭競和嫉妒並列,乃因這兩件事有「互
為因果」的關係。因為有競爭心理的人,自然會嫉妒別人;會
嫉妒別人的,也必與人爭競。所以聖經上常把爭競和嫉妒並列
(林前三3 ;林後十二20 ;排一15 ;提前六4 ) ,使我們不但
知道這兩件事的密切關係,而且也知道惟有棄掉其中一件,才
能棄掉另一件;否則,若容留其中一件,另一件便如形影不離
,隨時都會出現了。雅各的妻妾之間,豈不是因為嫉妒對方得
寵,而紛爭不息嗎(創二十九30'"'-' 三十24) ?
@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 14 )
a. 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 14上)
披戴( endu0) :原文的意思是,盛裝,穿上。在新約聖經上,
除了「披戴」之外,都譯為「穿J '或「穿上J 0 呂振中譯本作
「穿上主耶穌基督J 0
A 受洗歸入基督之時,我們已經披戴基督了(加三27 )。但所披
戴的卻是基督的身分,即神的兒子(加三26'"'-'27 )、義人(約
壹二1 ;林前六11) 、成聖(徒三14 ;林前六11) 等身分。
A 此處所說的披戴基督,乃是披戴基督的形像,也就是活出基督
的生命,在生活上有基督的樣式。聖經上所說的. r 穿上了新
人,正如主的形像o J (西三10) ,或「穿上新人,這新人是
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J (弗四24 )等,
就是這種意思。而先使基督成形在心裡(加四1 g) ,然後才在
生活上叫基督在我們身上顯大(排-20) ,是我們靈修的過程
,也是我們在信仰上必須追求的目標。惟有如此,我們才可以
說,我們確實是在基督裡的人,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
(林後五17 )
b. 不要放縱私慾( 14下)
私慾( epi thumia) :原文的意思是,貪慾,情慾。在新約聖經
上,除了「私慾」之外,有二處譯為「貪心J (七7 、8) ,其
他都譯為「情慾J (一24 ;加五16 ;提後四3 ;多二12 ;彼前四
2 ;彼後一4 '二10 、18 ;約壹二16 、17 ;猶16 )。依據原文上
的意思,以及聖經的用法可以知道,它包括下列各種性質:
A 色情(一24 ;彼後二10 、18 )
A 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提後四3'"'-'4) 0
A 肉體的情慾(約壹二16 )
A 眼目的情慾(約壹二16 )
四、基督法j皮此之間的開價(十四1-- 十五13 )
1.不要論斷人(十四1 '"'-'12)
@基督徒應該彼此尊重(1'"'-'6)
a. 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1'"'-'4)
A 信心軟弱的( 1 上) :尚未除去律法觀念的基督徒:包括信從
福音的猶太人,以及受律法主義影響的外邦基督徒。
A 所疑惑的事( 1 下) :食物和守日的問題(2'"'-'5) 。
A 對於俏未除去律法觀念的基督徒,要接納他們;關於食物和守
日的問題,不要彼此爭論( 1 )。
A 有人信百物都可嘆( 2 上) :明白「因信稱義」之真理的基督
徒,知道律法是影兒,形體是基督,律法上所規定「飲食」的
條例,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西二14'"'-'17) 。現在是恩典時代
(六14) ,律例上所規定不可吃的東西(利未記十一章) ,基
督徒都可以吃了(徒十9'"'-'16; 提前四3 '"'-' 5 )。
A 那軟弱的,只噢蔬菜( 2 下) :有律法觀念的基督徒,認為信
從福音之後,仍然要遵守律法,割禮便是其中的一項(徒十五
1 '"'-' 2 )。雖然經過「耶路撒冷會議J (主後四十九年)的討
論,害。禮問題已有明確的答案,但在教會中卻仍然常常成為爭
論的焦點,這是在保羅的書信中屢見不鮮的問題。與此類似的
情形,就是律法上所規定食物的條例,也在羅馬教會造成了困
擾。只因利未記十一章所規定的「食物條例」太複雜,所以信
心軟弱的基督徒為了避免吃到不可吃的東西,便寧可只吃蔬菜
了。
A 噢的人不可輕看不噢的人( 3 上) :不嘆的人因為信心軟弱,
一時無法除去律法觀念,所以應該體貼他的軟弱,而不可輕看
他的幼稚。何況不可吃而吃才算犯罪,可吃而不吃並不是罪呢!
A 不嘆的人不可論斷噢的人,因為神已經收納他了( 3 下) :律
法觀念濃厚的基督徒,往往會堅持信從福音之後,仍然要遵守
律法上的規條才能得救的看法,割禮問題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徒十五1"-'2 )。因此,他們自然會論斷違背律法上的條例
,吃了不可吃之食物的基督徒。保羅對這種人的教訓是,不可
論斷他,因為神已經收納他了,你豈可取代神的審判權呢?如
同對於未受割禮的人,神既然賜給他們聖靂,悅納了他們,猶
太的基督徒就不應該拒絕他們,也不可論斷他們了(徒十47"-'
48 '十一15"-'18 '十五7"-'}})
A 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
主人在( 4 上) :你是誰?是他的主人嗎?不!你和他都是一
同做僕人的。他是基督的僕人,不是你的僕人。他或站住,或
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基督為他作公義的審斷。你豈可論斷呢?
A 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 4 下) :現在是恩典
時代,律法上所規定「禁戒食物」的條例,已經成為歷史的陳
跡了。所以他相信「百物都可噢」是對的,他必站得住,主也
能使他站住。
b. 各人都是為主,應該彼此容納(5"-'6) 。
A 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 5 上) :這日或
那日,與食的律例相提並論(1"-'3) ,是律法上所規定當守
的日子。有人說,這是「安息日和復活日」的爭論。我們否定
這種看法。我們的理由是:第一、羅馬書寫於主後五十七至五
十八年,那時候「安息日和復活日」的爭論尚未發生。第二、
保羅自己很重視安息日。在帖撒羅尼迦工作的期間,他所以一
連三個安息日進去猶太人的會堂,除了為要向猶太人傳福音之
外,還有一個理由是「照他素常的規矩J '就是遵守安息日這
個規矩(徒十七1"-'3) 。他自己既然如此重視安息日,每逢
安息日都必「照他素常的規矩」遵守,那麼,對於羅馬教會應
該要有一個明確的指示,使他們知所適從才對;如果他們所爭
論的日子,真的是「安息日和復活日J 0 第三、保羅因為主張
基督徒不必行割禮,而受了極大的逼迫,聖經上有清楚的記錄
(加五日,六12) ;而且在他的書信中也屢次說明,基督徒無
須受割禮的充分理由。如果保羅認為基督徒無須守安息日,並
以復活日取代了安息日,聖經上為什麼隻字未提他為此而受逼
迫呢?為什麼他未曾在書信中說明,基督徒無須守安息日的理
由呢? r 西二14"-'16J 那段經文,是保羅主張基督徒不必守安
息日的理由嗎?保羅的意思若是說,安息日已經被釘在十字架
上,所以不可讓人論斷你們未守安息日。那麼,我們要間,與
安息、臼同釘在十字架上的還有「飲食J '難道基督徒不必吃喝
了嗎?基督徒當然要吃喝,只是不可讓人論斷未照律例的規定
吃喝而已;原來,那釘在十字架上的是飲食的律例,而不是飲
食本身。與此同理,安息日的律例已被釘在十字架上,但安息
日這條誡命並未被釘上去;因此,基督徒仍然要守安息日,卻
不必依照律例上所規定的方式來遵守。由此可知,保羅的意思
是說,有關安息日的律例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基督徒在守安
息日的事上不必再受律例限制了;所以不可讓人論斷你們,未
照律例的規定那種方式來守安息日。因為現在是恩典時代,守
安息日自有合乎恩典時代的方式。
A 只是各人心裡意見要堅定( 5 下) :守日是律法上的條例,與
基督徒無關。但守也無妨,甚至日日都是一樣。因為不該守而
守才算犯罪,無須守而守並不是罪。所以說,你認為這日比那
日強也好,他認為日日都是一樣也無妨;這種問題並不重要,
只是各人心裡意見堅定就好了,何必爭論呢?
A 守日的人,是為主守的( 6 上) :各人所守的日子雖然不同,
卻有一個相同的動機,就是為了愛主的緣故而守日。這樣就夠
了,用不著爭論了。
A 噢的人,是為主噢的,因他感謝神;不噢的人,是為主不噢的
,也感謝神( 6 下) :吃的人在吃之前,必先感謝神才吃。就
是感謝神賜給他「因信稱義」的救恩,使他不必受律例的限制
,而百物都可以吃。所以說,他是為主而吃的,為感謝主的救
恩而吃的。不噢的人,則認為基督徒仍然要守律法,所以說,
他是為主不噢的;為了守律法,他雖然少吃許多東西,心裡卻
很平安,所以,他也感謝神。
A 結論是:同靈之間,既不可輕視人,也不可論斷人;而應該彼
此尊重,互相容納。
@基督是死人和活人的主(7------12)
a. 為主而活,為主而死(7'"'-'8) 。
A 為自己活( 7 上) :為自己的需要而活。這種人就是隨從肉體
的人,他所體貼的都是屬乎肉體的事,結果是滅亡(八5'"'-'
6 )
A 為自己死( 7 下) :終生為自己的需要而活著的人,後來死了
,便是為自己而死了。
A 為主而活( 8 上) :為主的需要而活。這種人,就是隨從聖靈
的人,他凡事都體貼聖靈而行,結局是生命平安(八5 '"'-' 6 )。
A 為主而死( 8 中) :終生為著服事主而活著的人,後來死了,
便是為主而死了。
A 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 8 下) :就是因為我們終生為主
而活,也為主而死,才堪稱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也因為是
主的人,我們才需要立志為主而活,為主而死。這是僕人在服
事主人的事上應有的精神,也是主僕之間應有的正常關係(林
前六9 '"'-'20 )。
b. 基督是死人和活人的主( 9 )
A 基督的死,是為我們的過犯;從死裡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
四25 )。所以我們也應該為祂而活,為祂而死。
A 基督從死裡復活,戰勝了死亡的權勢,乃為要作死人並活人的
主。如果祂沒有從死裡復活,祂就不是生命的主(約十一25 ;
徒三15) ,也就不能成為審判活人和死人的主了(徒十40 '"'-'妞
,十七31 )
A 如今,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祂是死人並活人的主;我們都是
祂的僕人,都服在祂的權柄之下,受祂統治。
c. 審判在乎神(10'"'-'12)
A 審判在乎神,也就是操在死人和活人之主的手中。所以信心軟
弱的人,不可論斷信心強的人;信心強的人,也不可輕看信心
軟弱的人( 10 、3 )。
A 當基督再臨的時候,我們都要站在神的台前受審判( 10 下)
就是要按著我們各人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五10 )。
L':',, 11: 引證七十士譯本「賽四十五23 J 的經文,與希伯來原典稍
有出入。當神憑著祂的公義審判天下的時候,萬膝都必向祂跪
拜,尊崇祂為玉,並且向祂承認自己的過犯。
A 到了那時候,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任何
事都無法向祂隱瞞( 12 )。所以保羅又在另一處經文說. r 所
以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祂要照出暗中的隱
惰,顯明人的意念。J (林前四5 )
2. 不可叫人跌倒(十四13'"'"'23 )
@神的國不在乎吃喝(13"-'18)
a. 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 13"-'15)
A 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13上) :依據上述的理由( 1"-'12
) ,我們今後不可再彼此論斷了。
A 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 13 下) :為什麼不
可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呢?因為如此做,便是違背愛的原
則;既不愛自己,又不愛弟兄。就不愛弟兄來說,絆倒弟兄,
會叫他滅亡,比用大磨石挂在他的頸上,叫他沈在深海裡更殘
忍;就不愛自己而言,則因叫弟兄滅亡,主必追究責任,你就
有禍了(太十八6"-'7 )。
A 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 14上) :這
句話表示,新約與舊約對事物的看法有極大的差別。在舊約時
代,依據律法的規定,凡不潔淨的食物都不可吃,只有潔淨的
食物才可吃(利未十一章)。但以新約的信仰來看,律法只是
預表,基督來到,律法就終結了(十4 )。所以說,我憑著主
耶穌(因信稱義的真理)確知,而且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
淨的。在另一處經文,保羅又說. r 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
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
成為聖潔了。J (提前四4"-'5 )。
A 惟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 14 下) :信心軟弱的
人,一時無法抹掉律法觀念,所以他若認為某些食物不潔淨,
則對他來說,那就是不潔淨的了。由此可知,所謂潔淨或不潔
淨,乃是主觀的事實,而非因為食物自身的性質有所分別。
A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 15 上)
信心強的人相信百物都可以吃( 2) ,當然吃也不算罪;但若
不顧慮信心軟弱的弟兄,而叫他心裡難過,便是沒有愛心了。
保羅所以說, r 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噢肉,免得
叫我弟兄跌倒。J (林前八13) ,就是基於這種愛弟兄的精神
;並不是說吃肉便算犯罪,也不是為了教訓別人不可吃肉。
A 基督已經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15 下) : r 敗
壞J (apo11 urn i) ,原文的意思是,毀滅,死。在新約聖經上
,除了「敗壞」之外,也譯為「滅J (太十28 ;林前十10)
「喪命J (太八25 ;路十三33 )、「必死J (太二十六52 )
「滅亡J (約三16 '十28 )、「除滅J (太十二14 '二十七20
)等。由此可知,在聖經上,這個字有時用來表明肉身的死亡
,有時也用以表明魂的滅亡;而此處所說的「敗壞J (15 下)
,應該是指著魂的滅亡而說的。基督已經替他死,救贖了他,
你怎麼可以因為食物叫他敗壞(滅亡) ,使基督為他而死的功
勞落空呢?基督為了救贖他,連命都捨去了,你不能為了不叫
他滅亡,少吃一些東西嗎?你的愛心何在?
b. 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毀謗(16"-'18)
A 信心強的人,憑著基督裡的知識和信心,百物都吃,這是善事
;但若因此而敗壞信心軟弱的弟兄,你的善事就被人毀謗了。
結果若是如此,善事也就不算善事了( 16 )。所以保羅在另一
處經文說. r 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若
有人以為自己知道什麼,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林前八1"-'2) 。所謂「知識J '就是屬靈的知識;「所當
知道的J '就是愛心的實踐。
A 神的國不在乎噢喝( 17上) : r 國J (bas i 1ei a) ,原文的意
思是王國,統治。在神的國度,就是神要統治的地方,吃喝並
不重要。主張百物都可以吃,或堅持只吃蔬菜,這些無謂的爭
論,就建立神的國度來說,是毫無幫助的G
A 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17) : r 公義」
( dikaiosunee) ,在新約聖經上,除了用於神的義之外,也常
常指著人的「義J (太五20 ;徒十35 ;排三9 ;多三5 ;約壹
三7 、10) ,有時也譯為「仁義J (林後六7 ,九9 、10 ;排
一11) 。此處所說的「公義J (17下),乃是人所行的義,思
高譯本譯為「義德J '呂振中譯本作「正義」。為了食物的緣
故而論斷人固然不義,但因食物而叫人跌倒更是不義;而且這
種爭論,既足以破壞和平,又會叫人痛苦。惟有彼此尊重,互
相容納,才是真實的義,也是基督徒當追求的義德;如此努力
,在神的國度才能和睦相處,並且能分享聖靈中的喜樂。
A 在這幾樣上服事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18 )
:所謂「這幾樣J '就是上述的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 17) 。信仰生活,必須是一種「服事基督」的生活。追求公
義、和平,並聖靈中之喜樂的基督徒,對於建立神的國度有莫
大的幫助,這是對基督最美的服事。這種屬靈的基督徒,是神
所喜悅,也是眾人所稱許的。
@務要追求和睦的事( 19'"'-'23 )
a. 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殿( 19"-'21 )
A 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 19 上) :基於上述的理由( 18
) ,為了蒙神喜悅,又為人所稱許,我們必須追求和睦的事。
反之,若為無關緊要的食物而爭論不休,則可能造成教會的分
裂,那就為神人所共憤了。
A 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19 下) :除了追求和睦的事之外,也要
追求彼此建立德行的事。而最美最善的德行便是愛,因為愛是
聯絡全德的(西三14) ,也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
二十二37'"'-'40 )。聖經上所以說「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
此聯絡J (弗四2'"'-'3) ,又說「用愛心互相聯絡J (西二
2) ,乃因愛心是和平的基礎。只要有愛心,便不會論斷人,
也不會輕看人;因此,就能和睦相處,也能共享聖靈中的喜樂
了。
A 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20上) :教會是神所耕種的田地,
所建造的房屋(林前三g) :神藉著傳道人耕種或建造教會,
這就是神的工程。為了食物的緣故而論斷人,或輕看人,將破
壞教會的和平,以致毀壞神的工程。保羅在另一處經文說.r
若有人毀壞神的殿,神必要毀壞那人:這殿就是你們。J (林
前三17 )。教會是神的殿,神藉著傳道人建立教會,這就是神
的工程。因此,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免得遭神毀滅O
A 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 20 下
) :以新約的觀點來說,凡物固然潔淨,相信百物都可吃的人
,當然有什麼都吃的自由;但若因毫無顧忌的吃,而叫信心軟
弱的人跌倒,這就是他的罪了。所以保羅在另一處經文說. r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
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不拘是猶太
人,是希利尼人,是神的教會,你們都不要使他跌倒OJ) 林
前十23'"'-' 24 、32 )。這就是說,基督徒是自由的;但當我們運
用這自由的時候,卻必須考慮會不會叫人跌倒。
.~無論是噢肉,是喝酒,是什麼別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作
繞好( 21) :這是基督徒運用自由的原則,也是愛心的具體表
現。「噢肉、喝酒J '只是一個例子而已;「什麼別的事J '
肆、論信仰的實踐的
就沒有範圓了。
b. 當在神面前守著信心( 22"'23 )
A 你有信心,就當在神面前守著( 22 上) :你有信心,相信百物
都可吃,這是正確的( 2 、14 )。這種正確的信仰,當在神面
前持守著;不要因被論斷,或因怕叫人跌倒( 3 、13"'15 )
而有所改變O
A 人在自己以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責,就有福了( 22 下) :這
是基督徒衡量自己的行為,是善或惡的依據。對自己有益,又
能造就人的,當然不會自責(林前十23) ;對自己未必有益,
甚至可能吃虧,但卻對別人有益的,也不會自責(林前十33 )
。如果凡事以「能不自責」為原則,去行自己以為可行的事,
就有福了;這是個人之福,也是教會全體之福O
A 若有疑心而噢的,就必有罪;因為他噢,不是出於信心( 23 上
) : r 有罪J (katakrinein) ,原文的意思是,判罪,譴責,
指摘。在新約聖經上,有一處譯為「審判J (雅五9) ,一處
譯為「判定J (彼後二6) ,其他都譯為「定罪J (可十六16
;林前十一32 )。此處的「有罪J (23上) ,就是被定罪的意
思。呂振中譯本作「受定罪J '新譯本作「被定罪J 0 信心軟
弱的人,一時無法除掉律法觀念;若然,只噢蔬菜,能心安理
得,也無妨。如果看見信心強的人百物都吃,而經不起誘惑,
自己也要吃吃看,卻不是出於信心,乃是存著疑心,吃得內心
很不平安,他就被定罪了。
A 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23下) :這也是基督徒行為的原則,
與愛的原則一樣,兩者都非常重要。愛的對象是人,在不妨礙
別人的原則下運用自由,是愛心的具體表現(15.........21 )。信心
的對象是神,在神的面前無論做什麼,都要憑著信心而行;如
果存著疑心而做,就是對神的不信,是神所不能容許的惡心(
來三12 )
3. 要叫鄰舍喜悅(十五1 ~ 6 )
@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1'"'-'3)
a. 不求自己的喜悅( 1 )
A 我們堅圓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 1 上) :保羅說「
我們J '就是把自己也放在堅固的人之中o r 堅固的人J '就
是明白「因信稱義」的真理之人;「不堅固人J '就是無法抹
掉律法觀念的人。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叫他憂愁,不叫他
跌倒(十四15 、21) ,是堅固的人應該有的愛心。以這種愛心
來配合堅固的信心,才能造就人;否則,只是以知識來滿足自
高自大的慾望而已(林前八1 )。
A 不求自己的喜悅( 1 下) :誇耀自己的堅間,只求自己的喜悅
,不顧慮別人的軟弱;這種妄用自由的舉動,已經違背了愛的
原則,只會敗壞人(十四15 )。所以堅固的人必須擔代不堅固
人的軟弱,不因求自己的喜悅而傷害他。
b. 要叫鄰舍得益處( 2 )
A 務要叫鄰舍喜悅( 2 上) : r 鄰舍J (pleesion) 這個字,在
新約聖經上,好多處都譯為「人J (太十九凹,二十二39 ;羅
十三9 、10 ;加五14 ;雅二8 )。由國語和合譯本常將「鄰舍
」和「人」併用可知,所謂「鄰舍J '就是我們身邊的人,常
與我們接觸的人,而未必是居住在我們鄰近的人。在「好撒瑪
利亞人的比喻」中,主耶穌為「鄰舍」所下的定義是,一切需
要別人憐憫和幫助的人(路十29'"'-' 37 )。此處的「鄰舍J (2
上) ,就是前面所說,我們應該擔代的「不堅固人J (1) 。
求自己的喜悅,就是不顧慮別人的軟弱,妄用自由的行為:皮
之,叫鄰舍喜悅,就是擔代他的軟弱,努力追求和睦的行為(
十四19 )。
A 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2 下) :堅固的人若不求自己的喜悅
(不妄用自由) ,而致力於叫鄰舍喜悅;不用說,他當然會得
益處了。不但這樣,他因為受敬重,被關懷,領受同靈太多的
愛,自然也會以同樣的愛去對待同靈;於是,他的德行也就建
立起來了。
c. 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 3 )
A 基督是神的兒子,有權利和能力求自己的喜悅,而沒有顧慮我
們的義務。但為了愛我們,救贖我們出死入生,從黑暗中歸向
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約五24 ;徒二十六18) ,祂卻放棄
了這權利,不求自己的喜悅,而為我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忍
受痛苦的極限(太二十七29"'50) 。這是我們應該效法的好榜
樣。
A 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 3 下) :引證「詩六十九9
」的經文。大衛在該篇詩中描述,義人為義受逼迫,為熱心事
奉神而受辱罵( 7 "'12) 。該篇詩也是關於彌賽亞的預言,詩
中提到主耶穌為聖殿心裡焦急( 9 上;約二17 )、受辱罵( 9
下;羅十五3 )、無故被恨( 4 上;約十五25) ,以及十字架
上的熬煉( 21 ;太二十七34 、48 )等。保羅所以引證第九節,
乃為要說明基督為了救贖我們,代替神受辱罵神之人的辱罵;
也就是為了叫我們得益處,而不求自己的喜悅。
@彼此同心,效法基督(4"'6)
a. 聖經使我們得著盼望( 4 )
A 從前所寫的聖經( 4 上) :指舊約聖經。
A 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 4 下)。下
列四種譯文,可供為參考:
為叫我們因著經典上所教訓的忍耐和安慰,獲得希望(思高譯
本)
目的是要我們能夠從聖經所給我們的忍耐和鼓勵,獲得希望(
現代中文譯本)
為要因聖經所給予的忍耐和激勵,抱著希望(日本新改譯)。
從聖經學習忍耐和安慰,得以恆持希望(日本共同譯)。
A 神感動先知義人寫舊約聖經,都是為了教訓我們而寫的;目的
是要我們從聖經學習忍耐,得著安慰,而可以恆持盼望。因為
我們與人相處,無論在教會裡或外邦人中,有時難免會為義受
逼迫,如同主耶穌或其他許多聖徒所遭遇的一樣。那時候,我
們若想起他們的忍耐和神給他們的結局,我們就可以從他們的
身上學習忍耐,並且得著安慰,而可以恆持盼望了。歷史上第
一個為義受逼迫的人,就是亞伯(創四4 '"'-' 8 ;約壹三12 )
使徒時代第一個殉道者,是司提反(徒七54'"'-'60 )。亞伯因著
信獻祭,得著稱義的見證(來十一4) ;司提反看見榮耀的主
向他顯現,靈魂被接於榮耀裡o 諸如此類的事蹟,聖經上記載
頗多。所以主耶穌告訴我們說,我們為義受逼迫並不孤單,應
當歡喜快樂(太五10'"'-'12 )
b. 願神叫你們彼此同心( 5 )
A 神是忍耐和安慰的根源。要擔代不堅間人的軟弱,使他得益處
,建立德行,必須求神賜予忍耐和安慰( 5 上)。
A 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 5 下)。下列三種譯文,可
供為參考:
賜給你們彼此間同樣的意念,依照基督耶穌的榜樣(呂振中譯
本)
使你們效法基督耶穌,並使你們彼此意念相同(日本文語體)。
使你們效法基督耶穌,彼此抱著相同的意念(日本共同譯) 0
A 基督不求自己的喜悅,背負我們的過犯,捨棄生命,救贖了我
們。我們若效法基督的榜樣,不求自己的喜悅,彼此就能抱著
相同的意念,而互相容納了。所謂「相同的意念J '就是對於
食物有相同的看法,認為食物並不重要;也就是說,對於「神
的國不在乎噢喝」這項真理(十四17) ,有共識。
肆、論信仰的實踐的
c. 一心一口榮耀神( 6 )
A 一心一口,榮耀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下列二種譯文,可
供為參考:
那是為要使你們同心齊聲頌讚,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神,也是
父(日本共問譯)。
這是為要使你們一心一口尊祟,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日
本文語體)。
A 保羅所以願神使羅馬教會效法基督,不求自己的喜悅,彼此抽
著相同的意念,乃為要使他們一心一口頌讚神。
A 全教會果真能一心一口頌讚神,在地如天,確是至美至感人的
景象!但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效法基督的榜樣,不求自己的
喜悅,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以致彼
此都抱著相同的意念。
4. 猶太人與外邦人的融和(十五7'"'-'13)
@基督作了受割禮之人的執事(7'"'-'8)
a. 你們要彼此接納( 7 )
A 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
。日本新改譯作「由於這個緣故,如同基督為了神的榮耀而接
納你們一樣,你們也要彼此接納。」日本新改譯的譯文,似乎
比國語和合譯本的譯文更好。
A 依據日本新改譯的譯文,基督所以接納羅馬教會的信徒,是為
了神的榮耀。因為「帝王榮耀在乎民多,君王衰敗在乎民少。
J (鐵十四28) ;基督多接納一個人做選民,神就多一分榮耀
。基於同樣的理由,羅馬教會的信徒為了神的榮耀,也應該彼
此接納。怎樣接納呢?就是照前面所說,只吃蔬菜的人不要論
斷百物都吃的人,百物都吃的人也不要輕看只吃蔬菜的人(十
四1.-....-4) ;因為比食物更重要的是,追求公義、和平,並聖
靈中的喜樂(十四17 )。惟有如此彼此接納,才能在基督裡合
而為一,使榮耀歸與神。
A 食物是困擾當日羅馬教會的問題,這只是一個例子而已。今日
的教會,有時也會像當日的羅馬教會一樣,為了一點點芝麻小
事,而彼此爭論不休。歷史是如此常常重演的。
A 每逢教會為了某事而發生爭論的時候,我們應有的態度是,在
不但觸得救真理的原則下,應該為了神的榮耀而彼此接納,如
同基督也為了神的榮耀而接納我們一樣。
b. 基督是受割禮之人的執事( 8 )
A 執事( di akonos) :原文的意思是執事,僕人。在新約聖經上
,除了「執事」之外,也譯為「用人J (太二十鉤,二十三11
;約二5 ;羅十三4 ;林後六4 )、「差役J (林後十一15 )
「僕人J (林後十一23 )等。此處的「執事J (8) ,應該
譯為「僕人J '一般譯本都如此翻譯。
A 真理( a1eetheia) :原文的意思是,真理,確實。在新約聖經
上,除了「真理」之外,也譯為「實情J (可五33 )、「實在」
(可十二32 ;路二十二59 )、「誠實J (約四鈞、24 ;林前五
8 )、「真實J (從二十六25 ;羅-25 '三7 )等。此處的「真
理J (8) ,應該譯為「真實」或「信實J .呂振中譯本作「真
誠J '思高譯本作「真實J '現代中文譯本作「信實J 0
A 基督降生為猶太人,作了猶太人的僕人,服事猶太人(太二十
28 '十五24 ) ,乃為了彰顯神的信實,證實所應許列租的話(
8 )。猶太人的列租,就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等族長。神
向他們所應許的話,就是救主要出自他們的子孫中(創二十二
18 '二十六4""'5; 約四22 )
A 因為基督已經作了猶太人的僕人,接納了他們,所以外邦的基
督徒也應該接納猶太人的基督徒,而不可輕看他們(十四3 )。
@基督也作了外邦人的救主( 9 ""'12)
肆、論信仰的實踐101
a. 外邦人當與猶太人一同歡樂( 9 ~10)
A 並叫外邦人因祂的憐憫,榮耀神( 9 上) :基督作了猶太人的
僕人,是為了實現神向他們列祖所應許的話( 8) ;外邦人蒙
選召,是因祂的憐憫,叫他們也能榮耀神。
69 下:引證「詩十八49 ;撒下二十二50 J 的經文「撒下二十二
1 J 說,當耶和華救大衛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的日子,他
向耶和華念這詩。詩篇十八篇篇首的細體字,也有同樣的說明
白由「詩十;\43J 那段經文可知,那是關於彌賽亞的預言;不
然,大衛怎能被神立作列國的元首?素不認識的民怎麼會事奉
他呢?因此,保羅認為「詩十八的」那段經文,也可以當作關
於彌賽亞的預言來看。這就是說,大衛怎樣戰勝外邦的仇敵,
在外邦中稱謝神,歌頌神的名;照樣,基督的救恩也要傳到外
邦,征服外邦人的心,而在外邦中稱謂神,歌頌神的名O
A 基督既然憐憫外邦人,接納了他們,猶太的基督徒也應該接納
他們,而不可論斷他們了(十四3 )
610 :引證「申三十二43J 的經文,是摩西離世前所作的歌。「
主的百姓J '就是猶太人。猶太人蒙選召,是憑著神向他們的
列祖所應許的話;外邦人蒙選召,是因為主的憐憫(8 ~ 9 )
。如今,外邦人和猶太人都因為主的選召,在基督裡成為一了
(加三26~28) ;因此,外邦人當與猶太人一同歡樂,不可再
彼此排斥了。
b. 外邦人要仰望基督(1l ~12)
611: 引證「詩一一七1 J 的經文o 預言救恩將傳給外邦,並且
傳遍全世界。那時候,蒙選召的外邦人要讚美主,世界萬民都
要頌讚祂。
612 :引證七十士譯本「賽十一10J 的經文,與希伯來原典稍有
出入。希伯來原典是. r 到那日,耶茵的根立作萬民的大旗,
外邦人必尋求他。」耶西是大衛的父親,大衛是基督的祖先(
太-6 、1 ;啟二十二16) 0 萬民的大旗,表示其政權可以統
治全世界;統治者便是耶穌基督,萬主之主,萬主之主(啟十
七14 '十九16 )。所以說,耶西的根要興起來,治理外邦,外
邦人要仰望祂。這也是關於彌賽亞的預言,等到將來福音傳遍
全世界的時候,就完全應驗了。
A 保羅所以引證「詩一一七1 J 和「賽十一10 J '乃為要證實外
邦人將蒙選召,仰望基督,讚美主,聖經早已有預言。如今,
外邦人因主的憫憐,蒙了選召,預言已經成就,猶太人也就應
該接納他們了。
@願神使你們大有盼望( 13 )
a. 願喜樂平安充滿你們( 13 上)
A 使人有盼望的神:神是盼望的根源,有了神,盼望才會變成事
實。本來活在世上沒有盼望,沒有神的外邦人,因為信從基督
的福音而得以親近神,成為有盼望的人(弗二12"-"13) ,這是
神極大的恩寵。
A 諸般的喜樂:即多面性的喜樂,在任何情況中都有的喜樂。喜
樂來自感恩,感恩源於知足。能凡事知足,才能凡事謝恩;能
凡事謝恩,才有諸般的喜樂(排四10"-"12 ;帖前五16 、18 ;詩
-0 三1 "-" 5 )。因為萬事互相效力,我們一切的遭遇都有神
的美意,為要使我們得益處(八28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
們就能凡事知足,凡事謝恩,並有諸般的喜樂了。
A 諸般的平安:神所要賜給我們的平安,本來應該包括肉身和心
靈的平安。但由下面「充滿你們的心」一句可知,此處的平安
乃單指心靈上的平安。諸般的平安,就是無論遭遇何事,處在
任何環境中,都能保持寧靜那種心靈上的平安。保羅和西拉在
監獄裡,禱告唱詩讚美神,化監獄為樂園;眾囚犯百思莫解,
側耳而聽(徒十六25 )。希律捉拿彼得,把他囚禁在監裡,交
付四班兵T 看守,每班四個人。在處治他的前夕,他被兩條鐵
鍊鎖著,睡在兩個兵丁當中;睡得那麼安寧,那麼香甜,好像
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徒十二1"'6 )。有一個窮寡婦,在聖
殿裡春獻兩個小錢。主耶穌說,她自己不足,卻把一切養生的
都投上了(路二十一1"'4) 。沒有人叫她如此做,她是自願
的;做得那麼自然,那麼快樂。她雖然窮,卻凡事謝恩,滿心
喜樂。保羅、西拉、彼得和這位窮寡婦,對於處境的感受和反
應,讓我們看清楚了什麼是諸般的平安。
A 喜樂和平安,互為因果。有諸般的喜樂,就有諸般的平安;有
了諸般的平安,也必有諸般的喜樂。喜樂和平安,如同形影相
隨,永不分離。保羅、西拉、彼得和窮寡婦,處在惡劣的環境
中,是平安的,也是喜樂的O
A 諸般的喜樂和平安,是神要賜給我們的恩惠,也是「因信」而
得來的;神一切的恩惠都要白白賜給我們,但也要用信心去領
受。有充足的信心,才能將萬事都交託神(詩三十七5 ) ,甚
至連生命都可以交託祂;敢如此交託,諸般的喜樂和平安才會
充滿在心裡(詩三1"'6 ,四7"'8 ;賽二十六3 ;耶十七7
'" 8 )
A 要將諸般的喜樂和平安充滿我們心的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
」。當我們處在惡劣的環境中之時,所以仍有喜樂和平安,乃
因盼望未失(五3"'5) ;什麼時候喪失盼望,痛苦和焦慮就
浮顯在我們心中了。信心是因,盼望是果;盼望之恆持,賴乎
堅強的信心。亞伯拉罕夫婦都老邁,在最惡劣的生理狀況中,
亞伯拉罕所以仍能恆持盼望,耐性等候神,乃因有堅強的信心
(四18"'21 ;來六15 )
A 我們所信靠的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J ,祂的信實、能力和
慈愛,是我們的信心的保障。因為祂是信實的神(提後二13 )
,祂的應許才會兌現,使我們的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袖是全
能的神(創十七1 ) ,祂才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成全,我們所交
託給祂的一切事(詩三十七5) ;又因為祂是慈愛的神,連祂自己的獨生子都為我們捨了,我們向祂所求的萬物,祂必白白的賜給我們(八31 )。祂確實是「使人有盼望的神J 0
b. 願你們有盼望( 13 下)
A 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神將聖靈賜給我們,同時也藉著聖靈將祂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於是,神的愛在我們心裡產生力量,使我們對神有強烈的信心,能恆持盼望(五5 )
A 聖靈是神的靈,我們所以知道神住在我們裡面,是因祂所賜給我們的聖靈(約壹三24 )。我們的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現代中文譯本作「上帝,那希望的泉源J '日本共同譯作「希望的根源神J 0 只要祂的靈住在我們心裡,不斷的賜給我們能力,我們就大有盼望了O
A 聖靈是從上頭來的能力(路二十四49) ,靠著聖蠶所加給我們的能力,我們凡事都能作(排四13 )。因此,無論遭遇任何事,隨時隨地,我們總是大有盼望的了。
A 盼望、信心、喜樂、平安,好像一串鏈子,環環相連;而這串鏈子的掌握者是神,在祂裡面便什麼都有,離開了祂就喪失一切了。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