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返回上级目录】

羅馬書第四章
  1. 引言(1:1-15) 主旨: 偉大的福音(1:16-17)
  2. 福音的需要:神的忿怒顯明於不義的人身上(1:18-3:20)1.外邦人的不義:明知故犯(1:18-32) 2.猶太人的不義:自以為義(2:1-3:8) 3.小結:沒有義人(3:9-20)
  3. 福音:顯明神的義(3:21-8章)1.因信稱義(3:21-5):a. 因信稱義的真理(3:21-31) b. 因信稱義的例証(4) c. 因信稱義的福氣(5)2.因信成聖(6-8):a.脫離罪惡的捆綁:與主聯合(6) b.脫離律法的捆綁:不受約束(7)c.脫離肉體的捆綁:靈裏新生(8)

  1. 福音:顯明神的義(3:21-8章)

1.因信稱義(3:21-5): b. 因信稱義的例証(4)

  • 本段以「如此說來」開始,指進一步解釋上文3:27-31,以亞伯拉罕這個猶太人公認的得救人物來解明何謂因信稱義〔4:1-8〕,非靠割禮〔4: 9-12〕和守律法〔4:13-22〕,最後將這結論應用到信徒身上〔4:23-25〕。
  • 猶太人的疑問–亞伯拉罕因其德行稱義:

〉試探中的忠信:見「亞伯拉罕在受試探中顯示了忠信,才算他有義德嗎」〔馬加比壹書2:52〕

〉信心加上遵守律法和割禮合成稱義的途徑

反思:我們是否也把信心高舉成一種德行,靠自己有信心去得神的稱許和悅納。

i. 因信稱義的本質–特顯人的不配,否定一切人的功勞〔4:1-8〕

  • 問句引出下文:我們肉身的祖宗亞伯拉罕如何親身經驗稱義的事實呢?〔v1〕
  • 先否定「亞伯拉罕因其德行稱義」這錯誤:因這叫人有可誇之處〔v2〕
  • 積極角度看稱義〔v3-5〕–神將人不應有的義算作他的:

〉「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創15:6〕:「算」指將一個不應有的好處或罪名歸到一個人的身上〔參林後12:6; 提後4:16〕,這裏指明明是不義的,卻被神接納和看為義。

〉「不做工,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指不靠任何行為,相信本身非一種義行,非單理智上的同意,而是單單信靠神赦罪的大能,是一個有行動的交托。

  • 消極角度看稱義〔v6-8〕–人應有的罪不算作他的:引詩32篇進一步解明稱義的原則:

.「行為以外蒙神算為義的」〔v6〕–不計算他的行為

.「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v7〕–應有的罪蒙赦免

.「主不算為有罪的」〔v8〕–應有的罪不算作他的

應用:因信稱義的「信」是叫我們能正的謙卑和不靠自己的,因它承認了今天得著的義乃人不配得的,包括應有的罪卻不算數,不應有的義卻白白得著了。

 

ii. 否定因外在禮儀而有的功勞–割禮記號只作証明〔4:9-12〕

  • 割禮與稱義並無關係〔v9-10〕: 亞伯拉罕在未受割禮的情況下被神稱義〔創15:6被稱義,到創17:10才受割禮〕,可見割禮與稱義並無關係。
  • 割禮的記號作証明〔v11上〕: 割禮是一個使人安心的記號,証明他之前因信稱義的事實〔創15:6〕
  • 信心乃合一的基礎〔v11下-12〕:在屬靈的義意上,亞伯拉罕同作外邦人和猶太人的父,強調信心而非割禮將他們連在一起,此乃合一重要的基礎。

應用:禮儀〔如聚會,靈修,浸禮〕可以作為我們信心的提醒,也可作初信者的指引,但我們不應寄望它可以為我們在神面前賺到什麼功德,它的作用只在培育人內心的信靠,將焦點集中於基督的救贖上。

 

iii. 否定律法而有的功勞–得救因有亞伯拉罕那種信心的質素〔4:13-22〕

  • 亞伯拉罕憑信心得應許〔v13〕:「後裔」按上文〔v11-12〕指其屬靈的後裔,即信主的人。「承受世界」指創12:3中神應許地上萬族因他得福,即普世得福音的好處。「不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應許賜下見於創12:1-3,而到出20章才頒佈律法,可見不是靠守律法,而是憑信心得應許;此外,創15章中所立的約是神單方面負責和無條件的。
  • 律法只清楚顯明過犯〔v14-15〕:「過犯」指違反一個肯定的命令。沒有律法前罪己經有了,人也有犯罪,律法只是更清楚顯出人已犯罪,惹神忿怒。
  • 應許歸有亞伯拉罕之信的人〔v16〕:「應許」與v13相同,指得福音的好處;「應許歸給效法亞伯拉罕之信的」指成為其屬靈的後裔,得著救恩對猶太人和外邦人也一樣,乃因有他那種信心的質素。
  •  

iv. 亞伯拉罕信心的質素–神的應許賜福和人的信靠順服〔v17-22〕:

?信心的對像:認識神的大能〔v17〕–能「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

?絕望的環境:認識人的無助〔v18〕–「無可指望」可譯作「違抗著盼望」,即與人一切的期望相違。按人的計算,創15:5中後裔如星般多的應許是無法實現的,但他因相信神能「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仍然懷著盼望相信。

?信心的運作:全賴神的應許〔v19-21〕–

〉正視客觀環境上的困難,但信心卻沒有因困境軟弱下來

〉全然信賴神會成就其應許,不容自己因不信而懷疑神的應許

〉因選擇相信叫人內心得堅固,神得榮耀,經歷中叫人更信靠神必能成就其應許

?信心的結果:被神算為義〔v22〕–亞伯拉罕被神算為義,就是因他有以上信心的質素。這種信心將榮耀歸給神,並且全然信賴祂的信實和能力而不靠己力,這份信心反映了人與神正當的關係,即神的應許賜福和人的信靠順服。

 

v. 亞伯拉罕之信應用到基督徒身上–因同一信心的質素被算為義〔v23-25〕

  • 「也為將來得算為義之人寫的」〔v23〕:亞伯拉罕的事跡與今天信徒有直接的關係,我們雖不能像他那樣直接認識神,但也能有同一信心的經歷:
  亞伯拉罕之信 基督徒之信
對像 信叫死人復活的神〔v17〕 信叫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神〔v24上〕
結果  
因信被算為義〔v3,9,22〕
因信被算為義〔v24〕
  • 相信神救恩應許包括以下的內容〔v25〕:

「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主釘十架是為要擔當和除去我們的過犯

「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主復活表明神己悅納這救贖之法,並產生稱義的功效

應用:我們的信心很軟弱,不易信靠神赦罪的大能,總想靠己力。求主助我們找緊祂稱義的應許去面對自己眾多的軟弱,明白我們只是蒙恩的罪人罷了!

 

預習:1.因信稱義有那三大福氣(v5:1-2,3-5,6-11)2.在基督裏比在亞當裏有何優勝處(v12-21)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