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当保罗说到不要求自己的喜悦,意思就是说不要太专心于寻找自己的满足;因为通常只注意于自己的益处,而不关心别人的人,都是如此。保罗的警戒很适合他在这里的教训。我们过分关心自己,就会寻求自己的欲望,忽略别人的益处,这种态度最会阻挡我们来服务别人。 2.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
保罗在此教训我们,使我们知道自己对别人的义务,我们的本分乃是要使他们得以满足。我们必须毫无例外地,按照神的圣道,尽我们所能的来满足弟兄们的需要,为的是要使他们得到建立。 3.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
假如一个仆人的责任乃是要顺从他主人所行的一切;那么我们若不效法基督,担负弟兄们的软弱,就是极为不近情理的行动;因为我们主基督,我们所敬重的荣耀之君,尚且也如此行。祂放弃了一切属于自己的尊荣,牺牲自己,为的要来服事人。祂确是应验了是诗篇六十九篇9节中诗人所说的话:"因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并且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这里的意思是说:祂心里火热,只想到神的荣耀,而且衷心愿望神的国度得以伸张,祂甚至于因为沉没于这一个目标之中而将自己的一切都忘掉了。祂是如何专心地寻求神的荣耀,所以当神名字受到不敬虔者的羞辱时,祂的心中极为伤痛。 4.从前所写的
保罗在此乃是应用他的例子。他的目的乃是要使读者不会以为他对他们的劝勉,即要效法基督的话,是强词夺理。他说:"在圣经里面,没有一件事不是为教训你们,或是为训练你们的人生而写的。" 5.但愿赐忍耐安慰的神,叫你们彼此同心 因神工作的效果,而被称为赐忍耐与安慰的神。在前面保罗提到圣经会发生此种效果,但是由于不同的理由。惟有神才是赐我们忍耐与安慰的主,因为祂借着住在我们心中的圣灵,使我们获得这两样,但是祂也使用祂的话作为工具以达成这个目标。祂先教导我们,使我们看到什么才是真的忍耐与安慰,然后又将此种教训栽植在我们的心中。保罗先警戒劝勉了罗马的信徒,并要他们尽本分,现在他又为他们祈祷。他知道一切对于个人的本分之讨论,若不是神借着住在人心中的圣灵对各人说话,就不会有成效。他祈祷的主要目的,乃是要使他们真正能够彼此同心合意。他同时也使他们看到,他们合一的连系是什么,就是要他们都效法基督,然后他们才能同心。任何同心合一的事,若离了神,就毫无价值;我所说的"离了神"乃是指使我们离开祂真理的事。在基督里的合一才是真正值得推许的;保罗在此教导我们,使我们看到必须在基督里才有真正的合一;因为除非众信徒的心都合一起来称颂神,或万口连合起来同声荣耀神,其他任何合一都不能使神得着真的荣耀。因此无人能夸口说,他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荣耀神,因为神极其重视祂仆人们的合一,并给以一个极高的标准,因为祂不会在纷争不和的人中间获得荣耀称颂。只要想到这一个就足以平息今天存在于许多人心中的纷争与辩论。 7.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
保罗再回到他警戒的话。为要证实他所说的:他继续以基督作为我们的榜样,基督不是接纳我们中间某一两个人,乃是接纳我们所有的人;而且如此将我们连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若要继续留在祂的怀抱中,我们就应当彼此爱护。我们必须与众人,就是主将我们连在一起的弟兄们,彼此同心,然后才能证实我们的呼召。 8.我说:基督……作了……执事
他现在给我们看到基督怎样接纳了我们所有的人,除了神首先应许了犹太人,预定他们比外邦人先得着启示之外,祂的接纳对于犹太人或外邦人是没有分别的。但保罗让我们看到,犹太人与外邦人的纷争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基督乃是在他们同样可怜的光景中招聚了他们,既将他们集合在一起,带他们进了天父的国度,就把他们归在一个牧者之下,在一个半圈之内,成为一群羊。所以保罗所说的是正确的;基督既然没有轻视他们,他们就不应该彼此轻视,却当继续互相连合在一起。 8.我说:基督……作了……执事
他现在给我们看到基督怎样接纳了我们所有的人,除了神首先应许了犹太人,预定他们比外邦人先得着启示之外,祂的接纳对于犹太人或外邦人是没有分别的。但保罗让我们看到,犹太人与外邦人的纷争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基督乃是在他们同样可怜的光景中招聚了他们,既将他们集合在一起,带他们进了天父的国度,就把他们归在一个牧者之下,在一个半圈之内,成为一群羊。所以保罗所说的是正确的;基督既然没有轻视他们,他们就不应该彼此轻视,却当继续互相连合在一起。 10.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乐 一般的注解都认为本节经文引自摩西之歌,我并不赞同。摩西胜利之歌中的目的,乃是要指出神的伟大而使以色列人的对头惧怕;却没有请他们来一同分享神的喜乐。所以我认为本节经文乃引自诗篇六十七篇5节,诗人在那里说:"神啊,愿列邦称赞你,愿万民都称赞你。"保罗加上与主的百姓一同,为的是要加以解释,因为此处诗人将外邦人与犹太人连在一起,并请他们来一同欢乐。然而若没有神的知识,就决不会有此种喜乐。 11.外邦啊,你们当赞美主 这里所引的话,是很相宜的。那不知道神伟大的人民,怎能赞美祂呢?这里预言用来证明外邦人蒙召是最相宜的了。这一点因诗人所加上的理由,就更为显然:他叫他们要感谢神的真实与慈爱(诗篇一一七)。 12.又有以赛亚说
这是最著名的预言,说到从大卫家已经枯干死亡的根中将要发芽茁长,又要生出一枝来,就是使神的百姓复得以前荣耀的枝,虽然树根已枯,这根枝子仍要兴盛;所以本预言对于极少数余下的忠信之民,甚至于在他们完全无望之中,仍能有所安慰。显然地,从本节经文中所描写的看来,可知耶西的根乃是指基督,就是全世界的救主。本预言又说到祂要被高举作为恩待外邦人的记号,以至于祂也可以拯救他们。保罗的话与希伯来文的经文有所不同,原来是举起来作为记号,保罗说是兴起。但意义却是一样的,就是说,基督要如同一种明显的表记,使人人都可以看见。原来的经文是寻求,但保罗说仰望(或盼望于祂)。圣经中说到寻求神时,也就是说在祂里面有所盼望。 13.但愿使人有盼望的神,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 如同前面一样,保罗以祈祷结束这一段话,但愿神将祂所吩咐的都赐给他们。我们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主并不以我们的力量,或自由意志之能力,来衡量祂的规律,也不以此来规定我们的本分,以至于使我们不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并自己预备来顺服。主却是将祂的规律赐给我们而需要祂的恩惠来相助,也激励我们要恳切地祈祷。保罗说到使人有盼望的神时,乃是指前面经节所说的:"但愿那位使我们有盼望的神,将喜乐、良心的平安、合一和信仰相同的心,充满你们。"我们若没有因纯洁完整的信仰连合在一起,神就不会将平安赐予我们。这里所说的因信(在信仰里εν τω πιστευειν )可以作为以致于信(ειζ τ?περισσευειν )意思是说:他们努力专心于和平的事,为的是要达成信仰。我们惟有以合一的心,甘心情愿地接纳所受的教训,我们才可以说是准备好了来相信主。我觉得将信仰与平安喜乐连在一起最为相宜,因为惟有信仰才是圣洁合理的连系,也是敬虔者真正的喜乐。虽然这里所提到的平安可能是指信徒内心中与神和睦的光景,但从上下文看来,却使我们认为是合于我们前面的解释。保罗又说:使你们……大有盼望,因为盼望乃是如此为信徒而坚定,并逐渐加增。所提到的借着圣灵的能力,意思是说,这一切都是神慈悯的心所赐给我们的。能力乃是指圣灵在我们里面使我们生发信仰、盼望、喜乐、和平的力量。 14.我自己也深信
这里保罗预期到可能有人会反对,或是自愿让一步,为的是要那在罗马的信徒略为心平下来,以免他们觉得保罗给他们太多的戒律,又觉得保罗待他们太严厉。所以保罗在此特别要让他们晓得,他自己是一个教师,也是给他们劝戒的导师。他说他如此行,并不是怀疑他们的智慧、仁爱、恒忍、坚毅;而是因为他的责任使他不得不如此行。这样他也除去他们对于他自大的疑心;因为一般人常会因自大而干涉别人的事,或去管别人的闲事。但是对于保罗,我们可以看到圣徒的谨慎,因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名誉,他所关心的,只是要使所传的道理保持应有的权威。罗马人很讲究气派,他们的城市也可能会使最卑下的人骄傲。因此他们并不太愿意接纳一个陌生人,尤其是犹太人或不是生在罗马的罗马公民。保罗自己并不想要此种自大的名字,却以一种温和的谀辞压下此种骄傲,宣称他自己乃是以使徒的职分来向他们讲话。 15.我稍微放胆写信给你们 这里保罗略为自己剖白一下,指出他自己的行动较为冒昧,不过他预先提出也证明他是很小心从事;虽然罗马人能自相劝告,保罗还是大胆地来劝告他们。然而他又说:他之所以放胆如此行,是为了他自己的职分,因他是为外邦人作福音的执事,对于外邦人的一切他绝不轻易放过。如此他一方面谦虚自己,另一方面又高举他的职分。由于神的恩惠,他又被高举而得了极高贵的尊荣,所以他不能让他使徒的职位受到轻视。他更指出他并没有僭取教师的职分,他自己也有指导者的责任,就是要提醒他们心中已经晓得的事。 16.作神福音的祭司 我采取的译法与伊拉斯模的不同,他译为"福音的执事";我宁愿译为"将福音分别为圣"。保罗在此所说的无疑是指祭司们所行的神圣之圣礼。凡为要领人来归主并将他们献上的人,对于福音的职位来讲,他就是祭司或主持圣礼的人。保罗乃是如此执行福音的圣礼。基督教牧师的祭司之职位,乃是借着福音使人顺服主,这样就是将他们如同祭物一样,献在神面前,并不是像罗马天主教那样傲慢地自夸,借着献上基督而使人与神和好。然而保罗在此并没有说教会中的牧师就是祭司,不是说这是他们永久的头衔;却是要趁此机会以此作比喻,要指出福音执事的尊严与效果。一个传福音的使者必须有这个目标,在完成他的职分时,必须将那些借着信心而灵魂已得圣洁的人献在神的面前。伊拉斯模后来又订正了他的译本,译作"献上福音"。这样的译法也不正确,反倒使意义含糊,因为福音如同是传福音执事所用的宝剑,借着这宝剑,他将众人当作祭牲而献在神的面前。 17.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
保罗在前面称扬他自己的呼召,为的是要使罗马人晓得他是基督的真使徒,是无可怀疑的;他现在又加上一句话说,他不但执行了使徒的职分,就是按照神的定命所交给他的,而且他也没有羞辱他的职分,而使这个职分因他自己所作的工而得到尊重。同时他也提到在他接着自己职分工作时,是如何忠于职守。假如对于我们的呼召不立刻响应,并尽忠于自己的本分,那末单单受封为牧是没有用处的。保罗称扬他自己的呼召并不是为了要得人尊重,而是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别法可以使罗马人爱护他的教训,或建立不被他们忽略的权威。因此他乃是以神而不是以自己为荣,因为他有一个不变的目标,就是要使神的名字不断得着称颂。 18.使外邦人顺服
本节经文给我们看到,保罗盼望他自己的职责能得罗马人的赞成,以至于他的教训能为他们所接受。他以神迹奇事证明神的能力与他同在,祂已验中了他的教训,又印证了他使徒的职位;因此没有人再应当怀疑他是神所委派差遣的。所提到的神迹奇事在言语与作为上表示出来。这里给我们看到行为比神迹更为重要。他又以圣灵的能力来统括一切的神迹奇事,这也给我们看见,惟有圣灵的能力才能行出神迹奇事来。总而言之,在他的教训之中,他传扬基督时的能力,以及他工作时所表显的精力,都显出神奇妙的大能。此外又有神迹为记号,以证明他的能力是确实的。 19.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 保罗以圣灵在他传福音时所作成的功效,来证明他所说的话;因他传道所得的成效远超过一切人的力量。若没有神的大能为援助,有谁能够建立这么多的教会呢?我"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这是保罗所说的话。他的意思是:"从耶路撒冷到以利哩古,其中经过了许多地方,都将福音传开了。"希腊文的动词乃是 πεπληρωκεναι ,当译为"充分地传扬",一般人都是这样译法,意思是在那里有缺乏的,我们就充分地补足或完成。因为希腊文的 πληρωμα 意思就是"完成"或"成就"。故我对本句的注解乃是:保罗完全地供应了福音,将福音传遍了一切未曾传到过的地方。虽有人在他以前曾经传了福音,但他将福音的种子散播得更广更远。 20.我立了志向……传福音 因为假使保罗要使罗马人来注意他的教训,他必须要证明他自己是基督的仆人,是教会的牧师,同时也要指出他所赋有的使徒职分,所以他在此要特别提到使徒职分的特性与表征。使徒的本分,乃是要按照主的命令:"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5)。将福音的种子传播在那未曾有福音传到过的地方。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免得我们以为这只是属于使徒的职分。若是要指派一个继续者来接续那建立教会的使徒之职,并不能算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使徒乃是建立教会的人,而继承他们的牧师们的责任乃是要保护并继续建造他们已经立了的根基。保罗在此提到其他使徒所立的根基,为别人的根基--但基督自己才是全教会得以建立的房角石(林前三11;弗二20)。 21.就如经上所记
他用先知以赛亚的预言来证实他刚才所说的使徒的记号。以赛亚论到弥赛亚的国度时,他预言说(赛五15)这个国度必须伸展到全地,而那些从来未曾听过基督名字的外邦人,必要认识祂。所以使徒们应当完成这个使命,因为主曾吩咐了他们。因此保罗的使徒职位,也由于这个预言在他身上成就,而得以证实。 22.我因多次被拦阻 保罗现在将他论到自己的使徒职位的话,应用在另一个题目上,虽然神曾派他作为外邦人的使徒,但他一直没有机会到他们那里去。他也曾提到他自己怎样完成了神所交托给他的使命,自犹大直到以利哩古遍传了福音。现在那工作已经完成,故应当来到罗马传扬福音。同时也为了要使他们不怀疑他对他们的疏忽,他告诉他们自己曾多年来一直盼望能到他们那里去;有许多理由使他受到拦阻,因而未能早早达成他的愿望。现在他叫他们等候他的来到。有些人辩论说,保罗想去士班雅(即今天的西班牙)的事,是他自己也不确定的,而且他至终并未去成;然而我们知道,保罗在此不过是表示他自己的心愿,盼望或许能够如此。但他也像其他门徒,他的盼望有时可能未能实现。 24.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得见你们 他许久以来的愿望,以及目前想来到他们那里的计划,理由是想见他们--就是可以有机会见到他们,与他们谈话,也在他自己的职分方面使他们认识自己;因为任何使徒来到他们那里,也就是福音临到了他们。当他说:蒙你们送行,意思是他盼望他们可以好好地待他。我们已经讲过,这是得他们好感的最好方法。我们越是知道别人信赖我们,我们就越是觉得我们对他们负更大的责任与义务。如果我们对于别人的意见是虚伪的,那么我们的态度是没有礼貌,也是不真诚的。他又说:与你们彼此交往,心里稍微满足,他乃是讲到他自己对于他们的好感。如果能够使他们相信这一点,对于福音是很是助益的。 25.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
这件事使他们不能盼望他立刻到达他们那里,也为的是要他们不要为误会为什么他需要这么久才能来到他们那里;因此保罗告诉他们,他自己目前的责任,乃是此事暂时阻挡了他立刻直接往罗马去。他现在乃是将那些在马其顿以及亚该亚所收的捐款拿到耶路撒冷去。他也趁此机会称赞捐款的人,以至于暗示他们也可以效法马其顿和亚该亚人凑集款项。虽然他没有明明的要求他们如此行,但是当他提到马其顿与亚该亚时,也说是所欠的债,因此也指出了罗马的信徒应有的责任,因为两者的情形是相同的。在他写信给哥林多人时,就明明地说出了他的目的:"因为我知道你们乐意的心,常对马其顿人夸奖你们,说亚该亚人预备好了,已经有一年了;并且你们的热心激动了许多人"(林后九2)。 27.也算是所欠的债
这里所提到的义务,并不见得哥林多人,或马其顿人就当负更多的责任,因为罗马人与他们一样,也都欠犹太人的债。保罗也指出他们欠债的原因,因他们从犹太人获得了福音。他的论点乃是基于将次要的与首要的事作为比较。他在哥林多前书九章11节也用同样的论点:他说把属肉体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来交换属灵的东西,不能认为是不公平的,或是叫他们作难的。保罗让我们看到福音的价值,所以宣称他们不但欠了传福音执事的债,而且也欠了这些执事们的祖国、犹太人的债。 28.把这善果向他们交付明白 我认为这是一个比拟,就是讲到古时的习惯,凡确实收藏好的东西,都加上印记。保罗因此表示了他自己的忠心诚实。假使他所携带的钱财,都已封上了印记,就表示他诚实地保守这些钱。所谓善果,保罗乃是指犹太人所撒的福音种子有了生产,正如农夫的田地里生出各种果子来一样。 29.我也晓得我去的时候
本节经文可以有两个解法。第一个意义就是,他看到福音在罗马要结出许多果子来,因为福音的祝福,就是要产生善行的果子。我不赞成那些认为这里只是指物质上的周济。第二个解释是,他的目的是要引起他来到他们那里的兴趣;保罗在此表示他盼望能在他们中间有丰富的果子,因为由于他所说的基督丰盛的恩福,福音就要得以普传,也就是说他们要得着基督的大福。这也是表示福音要成功地传开,并要使得救的人增加。这个恩福一方面是由于保罗的工作,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信心。他应许他们说,他来的时候不会徒然,因为他不会浪费虚掷所赐给他的恩惠,却要善于使用神的恩惠,而盼望在他们中间有更多人接受福音。 30.我……劝你们
我们从许多经文中可以看到,他是怎样受到同胞们的憎恨,因为有许多虚假的责难,就是说他教导犹太人弃绝摩西的责难,加在他身上。保罗知道误解能怎样地影响无知的人,尤其是那些被盲目的热诚所引诱的人。但他也知道,如同使徒行传廿章23节所说的圣灵的见证,曾预先警告他在耶路撒冷有痛苦与捆锁等候着他。然而,他见到了越多的危险,就越发兴奋。这也可以看出他极愿意将自己的安全交在教会的手中。他对于自己生命的挂虑,不必使我们惊奇,因为他的生命若有了危险,也就会影响到全教会的安全。 31.叫我为耶路撒冷所办的捐项,可蒙圣徒悦纳
那些诽谤保罗名誉的人,曾多方侮蔑保罗,而且极为成功,所以他怕现在自己带去的捐款不为犹太圣徒的欢迎,固然他所带去的钱是极适宜于减轻他们困苦的。在此我们特别看出保罗忍耐的心,虽然他觉得他可能不受他们的欢迎,他并不因此停止他应作的工。我们也当学习他的态度,以至于我们虽然并不受人感激,也不停止我们的善行。不管保罗是否惧怕自己会被耶路撒冷的信徒怀疑,或不受他们欢迎,他还是尊重他们,称他们为圣徒。他知道圣徒们有时也可能被虚伪的责难所影响,而接受别人不正确的意见;同时他也知道,虽然他们对他的看法是冤枉他的,然而他还是尊敬他们而称他们为圣徒。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