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返回上级目录】

第八章可能是《羅馬書》我們最喜歡的一章,可能也是非常頭痛的一章,最喜歡的有一些經文都是在第八章後面。

在聖靈裡的生活(八1-17

1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

「在基督耶穌裡」就是被神掌管全人

「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也再一次想到什麼叫「在基督耶穌裡」?「在基督耶穌裡」就是「在聖靈裡」;在一個東西裡面,就是被他包圍,被包圍在神的國度裡;一切都是被保護、被眷顧的。我覺得「在基督耶穌裡」跟被「聖靈充滿」可以互相的來了解:「在基督耶穌裡」是我們在神裡面;「聖靈充滿」是神在我們裡面。「在基督耶穌裡」姑且說好像是外在一切的豐富和美好;「聖靈充滿」是我們裡面有一個豐富的泉源,當然這都是用人的觀念來說的,這兩個應該都是說我們在神的恩惠裡面。不是我們在裡面,而神在外面;或神在裡面,而我們在外面而已,就是祂控制、掌管、引導我們的每個部分。我喜歡用《約翰福音》來了解「在基督耶穌裡」:就是我們憑著信心,像枝子接在葡萄樹一樣,不斷的從祂那裡領受一切的豐富;也不斷的把一切軟弱罪惡歸給祂,求祂赦免,求祂潔淨。

我們不被定罪是因為過去所有的罪都已經被罰過了

「就不定罪了」我們因著信心跟耶穌基督相連,就不被定罪,就不被律法再定罪了。不管是得救前,或得救後;我們的罪惡感,和知道我們所犯的罪,都不被定罪了。為什麼不被定罪了?多次講過:不被定罪,是因為我們已經被定罪,甚至執行處罰了,所以不能再罰我們,不能執行兩次。一個人被槍斃,你不能說他殺了五十個人,所以要槍斃五十次,槍斃一次,他死就夠了。我們已經犯罪被槍斃、被執行而死了,所以律法在我們身上沒有功效。我們什麼時候被執行死了?就是當耶穌基督釘十字架的時候。或者說,當耶穌基督釘十字架而我們有信心去認罪、悔改、接受、信靠祂,因聖靈重生得救,我們跟祂相連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被定罪,因此就不再被定罪。已經被定罪,就是耶穌已經替我們承受了一切罪惡該有的刑罰,那當然我們不再被定罪。但我們也講過,不是只有停在這裡。我們不但不被定罪了,因為我們過去所有的罪惡,以及將來所有的罪惡,該下地獄的每件罪惡,在耶穌身上都已經執行了,所以不被定罪了。

我們不被定罪且不再犯罪

而且我們有聖靈、基督的靈在我們裡面,我們就不再犯罪了。定罪就是因為你犯罪。是,我們承認我們還會犯罪,但是神給我們的恩典,的確是把我們帶到一個不犯罪的世界裡面,那就是第二節講的:

2  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

聖靈賜人生命

「賜生命聖靈的律」原文就是「生命的靈之律」或「生命之靈的律」。中文這樣翻也是對,就是:聖靈是賜下生命的。聖靈賜下生命,我們依靠「聖靈賜生命」的法則能被釋放,就是脫離罪和死。這句話有點麻煩,什麼叫「生命的靈」?「賜生命的靈」?聖靈是賜生命的。聖靈有很多的工作:光照我們、讓我們認識真理、靈恩派喜歡講聖靈給我們能力,這都是對的,在這裡是講聖靈賜給你生命。我們也講過牛頓、引力的例子。靈是賜下一切能力,而且那能力是到永遠的,相對的,所有物質都會朽壞。靈賜生命;肉或其他的物質就是賜死亡、帶來死亡而已。

順著聖靈的法則就得釋放

靈賜生命,只要我們一直守住一個法則、原則;就是依靠聖靈、順著聖靈行事,我們就得到自由、就被釋放、就不會再被那種痛苦綑綁住。那綑綁是我們的罪惡在綑綁我們;是我們肉體、取死的身體在綑綁我們;也是律法在綑綁我們。不要忘記這一點:律法是非常美善的,但律法也在綑綁我們,因為我們已經賣給罪了。罪就藉著律法、我們的肉體,來做各樣傷害的工作。現在有個新的律法、法則,就是「靈的律法」使我們得釋放。

在基督耶穌裡得釋放

這釋放又是在基督耶穌裡。什麼叫「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一般來講「在基督耶穌裡」和「靠著靈」是一樣的意思。就三位一體的體來講,父、子、靈不能分開;就我們人的時間、次序來講,可以說:因著耶穌釘十字架,我們信靠耶穌,跟耶穌連在一起,然後聖靈在五旬節降下來,聖靈在教會、在我們基督徒生活中彰顯為大,我們就得勝。所以是聖靈或「聖靈的律」釋放我們,可是基礎是基督耶穌。這兩個不必分得太開,因為聖靈的工作,基督耶穌的工作,實在是不能分得太開。有時福音派好像強調基督;靈恩派好像強調聖靈,如果我們三位一體唸得好,就知道是不要分開的:我們能把「三」分得很清楚,又能在「一」上有密切的結合、不分。靠著基督,靠著聖靈,我們才不被定罪而且有自由。

「自由」是一種行善的意願和能力

釋放就是得自由;釋放是動詞,名詞就是自由。Liberation是釋放,或共產黨翻解放,就是從綑綁、不自由、奴役當中被放出來;被Liberation的人,就是得到了Liberty自由的人。我們也一再講:在聖經裡的自由並不是為所欲為、照著你肉體和你心中所喜好的去行,那不但不是自由,那是被罪惡綑綁。自由在聖經裡是一種行善的意願和能力。律法沒有提供行善的意願和能力,律法最多只提供了行善的意願,但也同時會叫人驕傲,罪也會藉著律法來勾引我們。靈就叫我們有行善的意願和能力。

這裡順便講一下:路德和加爾文他們非常反對人有「自由意志」,並不是說我們犯罪或信耶穌是被強迫的,而是說人沒有那個能力和意願去選擇良善。所以自由意志在路德和加爾文的觀點裡,不是我們今天講的,自由就是我們可以自己選擇;而是說:真自由必須是選擇良善和執行良善的意願和能力。這個自由的能力,墮落的人沒有了。不是說我們生活中沒有一種選擇的能力,而是我們每選必壞,而且又不是被強迫的。

「罪和死的律」就是非犯罪不可的法則

現在我們在耶穌基督裡得到釋放;在靈的律裡得到釋放;我們得到真正的生命;我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什麼叫「罪和死的律」?就是非犯罪不可的那個法則;一定會犯罪。我們知道律法也犯罪;不知道律法也犯罪;想要為善也犯罪;不想為善當然更是犯罪,這是「罪的律」,我們在他的控制之下。「死的律」就是我們非死不可,不僅是如果沒有重生得救最後要在火湖裡;而且也是指著我們肉體非死不可;也是指著不信主的人在生活中,當他遵行罪的時候,他就在死亡當中,就是死了。

3   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

「律法」無法叫人遵行

「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按著原文應該翻成:「律法既因肉體而軟弱」,就是這裡的軟弱不是指肉體,而是指律法。這裡做一個比較,就是律法是很軟弱的,律法沒有叫人成為義的能力,很弱的。律法弱的理由就是我們有一個墮落的肉體,就是我們整個的老我、舊人,不是指是那情慾、性慾的部分。就是我們這個有罪的人,使律法在「使有罪的人遵行他的命令」的時候,是軟弱的、沒有能力。律法是非常軟弱的,雖然有的時候,我們看律法也很是一個兇的奴隸主人,讓我們很害怕,但那只是叫我們害怕,沒辦法叫我們剛強的行出義來。律法辦不到,他不能行、他不能叫人得義。

耶穌就道成肉身來拯救

「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這句話簡單的就是說:耶穌道成肉身,神差遣他的兒子來到人間拯救我們。這裡沒有用拯救這字,但講了拯救的過程:第一個說祂「成為罪身的形狀」。這在周聯華牧師的翻譯本裡,把他翻成「有罪的肉身」,我自己看原文以及許多的討論,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翻譯。

「罪身的形狀」是只有相似的罪身,但沒有罪

有人在念系統神學時在討論:耶穌所取的人性,是有罪的,還是沒有罪的?我不覺得這有這麼多討論的空間,因為聖經講得很清楚:《希伯來書》說:「祂凡事與祂的弟兄相同」(二17)、「只是祂沒有犯罪」(四15),實際上原文就是:「只是他沒有罪」。另外在《約翰福音》耶穌也講得很清楚:「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是有罪的呢?」彼拉多這最強調律法的羅馬人一再地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祂是沒有罪的!

現在這些比較新派的學者,覺得耶穌有罪,也真是偉大。根據《羅馬書》第八章這裡:「罪身的形狀」,是一個相似的罪身,也就是說,祂實在是有我們的肉身,但祂沒有罪,只是相似而已(我覺得先生在這裡的討論很好)。

有人說,這說耶穌沒有罪是異端,根據卡爾巴特Karl Barth講到,說耶穌沒有罪的異端,是個幻影派。我也不知道這是從何而來的邏輯,亞當夏娃在沒有犯罪的時候也沒有罪啊,難道他就沒有人性,就沒有肉身了嗎?有肉身不等於就一定是犯罪,耶穌有肉身,祂沒有罪行;祂成為跟我們罪身的形狀類似的;就是祂有各樣人的軟弱,但祂沒有罪。巴特是很強調耶穌是取了一個有罪的罪身,我自己覺得他是不合聖經的講法。

耶穌釋放我們不再被罪控制

接著講到「作了贖罪祭」這我們在第三章「挽回祭」已經講了許多。「贖罪祭」就是祂所做的事,讓人能夠從罪惡的轄制中被釋放出來,不再被罪惡控制非犯罪不可。「在肉體中定了罪案」就是祂自己的肉身成就了所有律法的要求,定了罪案:定了所有人的罪包括祂自己,就是祂代表人讓上帝執行了這個刑罰。這個刑罰看起來是悲劇,因為義的替不義的死了;但實在是一個喜劇,因為這裡顯出神的公義,祂罰了罪人(是耶穌代表、代替我們被罰)祂也在這被罰當中成就了上帝的義、上帝的救恩。因為祂一生,包括在十字架上,是順服的,滿足了上帝一切律法的要求,然後把這義加給我們,我們就白白得到義,也得到這從義而來的生命。所以我們不只是免罰、免罪(免受律法刑罰罪惡的事在我們身上),而且我們可以開始良善。又一次,我說非基督徒也有這經驗,那是一般的恩典,但這不能叫他們永遠得救。

4  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

基督徒常常有爭戰,並是靠聖靈得勝

我剛講,我不喜歡Gordon D.Fee;但我知道華神的老師都很喜歡。華神老師喜歡的Tom WrightGordon D.Fee都是我很不喜歡的,因為他們都是走新保羅觀,都不強調因信稱義,甚至反對因信稱義。Gordon D.Fee在講聖靈論時一再講到說:其實保羅提「聖靈」遠遠比提「因信稱義」多。這我承認。但從路德的觀點,他根本是不認識聖靈才會講這話,因為聖靈的工作就是叫我們知道我們是罪人,而神白白的把義給我們。Gordon D.Fee的靈恩派背景常常講到,聖靈就是讓我們有能力、講道……。這也是,但這都是非常次要的;聖靈是讓我們知道上帝給我們多大的恩典、祝福,而我們自己多麼不配。也因為這樣,我覺得現在的學者,很難把聖靈、把神奇妙廣大的救恩,講得很清楚,講得最多的只有一點,就是我們生活中比較有力。當然我也承認這很好,我們福音派也應該悔改,因為我們連這一點有力都沒有,我們常常不認識神,跟路德以後的信義會一樣,字句上還守因信稱義,但生活上完全沒有這種聖靈活潑的力量和喜悅。

Gordon D.Fee也說保羅沒有在任何一個時候把基督徒在聖靈裡的生活、生命,描寫成不斷的靈肉之爭。馮先生非常同意這段話,就是說他們都覺得我們是已經得救、被釋放了,就沒有什麼靈肉之爭,就是進入一個美好的、得勝的環境。可是為此,我對很多的靈恩派覺得很擔心的。就在這一點:如果福音派太強調罪;靈恩派就是太強調我們都已經得勝、完全得勝了。可是看那吼叫完全得勝的,吼了三分鐘,又有極度虛脫的感覺,因為那現實讓你發現沒有那麼好啊!

我覺得真在聖靈裡,就是在信心裡、在神的恩典裡。你信靠祂,你感覺怎麼樣、環境怎麼樣,真的不重要,你要能夠靠著聖靈奇妙的作為,來勝過世界也好、肉體也好,不斷給你的牽扯。我們是得勝了,我們的主已經得勝了,我們是在光明國度,我都承認,但我不能不說,老一點的、傳統的基督徒、偉大的神學家,在強調我們基督徒在今天仍然是有很多的爭戰,是非常真實的。但有這些爭戰不是叫我們悲觀,不是叫我們絕望,不是叫我們繼續犯罪的,反而叫我們更謙卑的依靠上帝來得勝。這是非常的好、非常的應該。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九章27節不是很清楚的講:「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嗎?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保羅他就也常常有這種描述,在這裡描述像在運動場上不斷的在比賽,不敢說作戰,但是不斷的在跑。我認為從聖經來看,他的跑主要的不是他在跟別人跑,是在跟自己比賽,要攻克己身,叫身來服我。解經家講這一個是指奧林匹克的馬拉松;一個是在指摔跤(25節):「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你說這不是一個靈和肉的爭戰嗎?我們常常需要爭戰,不管在讀經、禱告、愛人、生活聖潔中都需要爭戰。是,我們已經在一個得勝的領域中,但我們裡面的爭戰不會沒有的。但我們又要說,這爭戰完全要靠著聖靈的能力,憑著信心,而不是自己,因為《歌羅西書》二章23節講到說:如果你憑著律法苦待己身,在克制肉體的事上,一點功效都沒有。你是靠著聖靈來得勝。

耶穌替我們成全了律法一切的要求

回到第4「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身上,就是「律法一切的要求」成就在我們身上。當然這都是耶穌做的,不是我們做的;憑著信心,不是憑著我們自己。律法的義、要求,是耶穌做的;是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我們,是基督做的;是聖靈做的。可是這話有沒有跟《腓立比書》三章6節衝突?保羅在三章6節說「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好像他靠著自己的肉體成就了律法上的義。看起來是衝突的,但當然不會衝突,保羅講的話都是聖靈感動的,沒有衝突。他這樣說是指從人這邊、從法利賽人這邊、從猶太教這邊,從外表來看,他的確都遵守了,但神是看我們的內心,你沒有全然信靠上帝、信靠耶穌來做這事,那你就完全沒有律法上的義。這裡是指全盤從神來看的:從裡到外,律法對我們一切的要求,我們沒有辦法成全,是耶穌成全的。

有信心的人不隨肉體而隨聖靈行

但耶穌、聖靈的成全,如何在我們身上?一般就是講因信稱義,因著信心得到。這裡他沒有講因信稱義,他講:「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因此有信心的人是:不是隨著肉體,而是隨著聖靈而行。你看Gordon D.Fee說保羅講聖靈講得遠比因信稱義多,在字面上來講是有根據的,在這裡第八章講非常多聖靈的工作,一直不斷的在講到靈,但我們也要說,這靈的工作是需要我們生活中隨從祂、跟隨祂,也就是憑著信心。這都是因為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稱義了以後,所享受的一個福氣,所以聖靈跟因信稱義不但不是相反,是相成的:聖靈讓我們明白什麼叫因信稱義,而且能夠應用。

這裡也是我們前面第六章講到基督徒成聖生活裡面很重要一段話。「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這裡「聖靈」基本上都是寫「靈」原文沒有聖字,都是打點的。為什麼不講「聖靈」,只講「靈」呢?因為保羅要把靈跟肉、屬肉體的舊時代跟屬靈的新時代,做一個對比,我們現在完全在靈裡行事,是靠著靈來做事。這個「靈」從上下文來看,在《羅馬書》裡講的都是「聖靈」。

5   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

這個「隨從」跟第4節的「隨從」希臘文裡面不是同一個字,第4節的「隨從」是「行」;第5節的「隨從」是「是」:「『是』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是』靈的人體貼靈的事」。

6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

「體貼」是指晝思夜想、強烈的盼望

這裡有好幾個字,我自己在想要過一個聖潔生活時,就非常想要從這些字裡得到一些光照。過一個聖潔生活,我說過,我真是苦啊!我也覺得我們基督徒應該都有這種苦,我們都希望更善良、被釋放。是,我們都知道,在基督裡、靠著聖靈被釋放了,可是我生活中還是有這麼多的軟弱。那軟弱,照保羅的講法,就是肉體和聖靈的對比;你不要隨從肉體、體貼肉體。那什麼叫隨從肉體、體貼肉體?體貼肉體就是肉體的意念,或思念(「體貼」有些地方聖經翻成思念),就是一種強烈的盼望或思想。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心裡想什麼,嘴裡就說出來;你想什麼,你就是什麼人。亞里斯多德說:你做什麼,就是什麼人;你常常做的,你就會成為那樣的人。現代人喜歡說:你吃什麼,就是什麼樣的人;你吃得不健康,就是不健康。也有人說:你看什麼,就是什麼樣的人,這都有關係。這裡講到「想」,就是你常常在那裡思想,以那個為中心。這「體貼」和「隨從」以這個觀點來了解比較好,我以前的了解而覺得很痛苦的就是:餓了想吃、渴了想喝、睏了想睡,這是不是體貼肉體?如果是的話,那我們每天都在體貼肉體,那就要死,我不是每天要死好多次?這還只是吃和睡,以此類推:我希望坐的位置舒服一點、冷氣舒服一點,這個叫做罪惡嗎?昨天你康牧師講:隨從自己心中所喜好的去行這就是悖逆之子,今天還有更重的話:你體貼肉體,就是與神為敵!下一次你點菜,你點你想吃的就是與神為敵!什麼?點一個我喜歡吃的菜也是與神為敵?這太麻煩了吧?我之所以要提這些,就是提醒各位,你們看聖經要想一想,還要應用一下,到底這些經文在講什麼?這講得不是叫我們寸步難行嗎?各位小姐,你每天都不知道死幾千次了,你每天在選衣服的時候,這一件我喜歡,你穿了就死!那我也要選一個我喜歡的領帶嗎?到底什麼叫做體貼肉體?餓了想吃、渴了想喝、睏了想睡,這不是體貼肉體,這是正常的。那麼,什麼叫做體貼、隨從肉體或體貼、隨從聖靈?把體貼想成「思念」。

「體貼聖靈」是一種「心中有主」的態度

我們就從「思念」來講:《歌羅西書》三章12節講到說:「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要思念上面的事」。我想那也不是天天在想什麼黃金街、碧玉城的樣子,所謂思念,就是那個佔據了我們的心思意念;就是那個是我們心中寶貝、喜悅、愛慕,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心中有主。也就是曾舉的例子:當我愛我妻子的時候,我照樣在讀書、剪草,可是我有一個愛的動力和動機,我是為那人在做。當然這例子有限,我是為她,但不是靠她在做。我們做每件事是靠主在做、為主在做。倒也不一定是每分每秒都想到祂,我也不是每分每秒都想到我太太,有時會想到這地形要怎麼剪、旁邊有鳥在唱歌、太陽很大等等。就如同我們思念上面的事,不是想黃金街、碧玉城,甚至不是每分每秒都在想耶穌的十字架,那都太律法化、字句化;而是我們心中有一種從主而來的良善、恩惠、與慈愛,當然這很難用字眼描述,但一個在愛裡、在聖靈裡、在基督耶穌裡、在有上帝的話、權柄裡,那個人的氣質、態度、心態是尊主為大的、是知道我是一個幸福的孩子的,「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你從小到大,是在一個慈愛的父親照顧之下,那個產生的態度叫做信心、叫做在聖靈裡、叫做在基督裡。我們今天不是從小到大在天父裡面(起碼我們不知道),可是當我們重生得救、有聖靈、有神的話,然後靠著十字架,我們不斷的對付、操練,就越來越成為一個在聖靈裡、在信心裡、在基督裡、在恩典裡、在神的主權裡,而不是在血氣裡、在律法裡、在肉體裡的人。這是一種狀態,不太容易形容,就是我再說,不是一天到晚開口就是阿們、哈利路亞、感謝主,然後就是引一段聖經上的話,這可以是非常死板的律法主義;他可以照樣打球、吃喝、嫁娶,但他的心是一個被聖靈充滿的心,那叫做體貼聖靈。

漸漸脫去舊人,穿上新人

《以弗所書》四章22-24節說:要將我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要穿上新人。那裡有講到:脫和穿;舊人慢慢的變換。那個「心志」就是你的悟性要更新。穿和脫這兩個是形容的方式Metaphor,是指我們的改變應該看得到,因為穿什麼或脫下什麼,人家看得到的;那舊人的變換可能一時看不到,是漸漸的。就像今天這衣服跟昨天那件衣服有什麼不一樣,不太能看到。「心志改換一新」是漸漸和立刻的都有;看得出來和看不出來的都有。當你立志,你的心意願意照著主而活的時候,那是一個看得見、感覺得到的,但你去執行這種改換一新的心志的時候,我覺得又有非常多的漸進,包括挫折和失敗。也就是說,我們基督徒應該有看得見的改變(你披上了耶穌,人家怎麼會看不出來?),但是又有那種漸進的、不大容易看得出來、循序漸進的變化。

要體貼神的意思,不是體貼人的意思

《馬太福音》十六章23節,彼得不體貼神的事,體貼人的事,那個體貼也是思念。彼得非常強烈的對耶穌說,而且是很愛耶穌的說:你不可以死啊。看起來是很愛,可是他被耶穌責備成撒但,我們就再一次看到我們靈肉之爭,以及從信心和不信當中可以跳換的多麼快!上一秒鐘耶穌說你是有福的、是天上的父給你的指示,從人、血肉是看不到的;下一秒鐘當彼得不願意走十字架道路,甚至不願意耶穌走十字架道路,而且他完全是出自良善的態度(:我為你好),但卻是跟神的心意不一樣,耶穌就責備他是撒但(:你好是好,但你在體貼、思念人,從人的觀點來做事、來想,沒有想到上帝)。我覺得《馬太福音》十六章那一段來解釋這裡和我們的生活,真是太重要了:不是你愛主、愛人就對了。這我們中國人說:「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今天很多教會裡面,還有很多流行的愛,就是姑息、就是體貼肉體的愛、其實也就是自私的愛(:我不講你,你也別講我);所謂的包容、接納,常常是自己心虛,怕人家來碰他心中的傷痛或缺點。我們不是體貼人的意思!如果彼得真的體貼耶穌的話,彼得也會為耶穌這樣禱告:「我們的主,求你順服天父的旨意,雖然死得很慘、很痛,求你順服」。小心哪,弟兄姊妹!我們在教會裡面,真的要知道怎麼禱告、怎麼幫助人,是體貼肉體方式的幫助,還是體貼神的意思。我當然也不是說今天就回到教會,拿起鞭子,每一個青少年都打、不要體貼肉體、不給你們玩、每天就是要你們做苦工、讀經、禱告,不是這個意思,那是你體貼你自己的肉體,你也該死。我們還是說:十字架並不是一種苦行僧,十字架是知道主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而有的那種信心、喜悅、良善。

人唯一的需要是靈魂得救,不是國泰民安

在《約翰壹書》二章15-16節,我們也曉得什麼叫做世界上的事,你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你裡面了。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這裡都不一定要是殺人放火的事情。我剛說我們在教會裡禱告,也是世俗化,我真的不知道我們應該怎麼禱告。我們有時覺得很正常的,大家都在說:「主啊,求你復興台灣的經濟、求你讓SARS趕快走掉」對!我想我們也不能有其他的禱告,就是這樣子,可是我問你,台灣經濟復甦有什麼結果?就是大家有錢,有錢的結果是什麼?就是不來教會,不來教會的結果是什麼?就是唱卡拉OK、去玩女人。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我們知道這些情形就減少很多。我們當然也不能禱告說:「主啊,求你讓每個人都失業、心中愁苦,就到教會來」,我們當然不能這樣禱告,但是我實在說,今天基督徒很多的禱告,求國泰民安、政治昌明,是沒有錯,但我覺得我們想得不夠深。尤其是平信徒都不應該這樣想的,何況很多神學生、教牧人員,也只會求這些,不會看到中國也好、台灣也好、世界也好,我強調,唯一的需要、唯一的盼望,就是福音!不是政治、經濟、教育,不是這些!我不是說這些不好,我們希望這些好,但這些,保羅在《提摩太前書》裡講為執政掌權者禱告,是要讓我們可以平安、敬虔的過日子;讓我們傳福音可以更方便、敬虔的生活可以更活出來。真的我實在看不出你在一個全國都是文盲或是博士的國家,如果都沒有信主,會有什麼區別!一個國家,全國的國民所得,像沙烏地阿拉伯或科威特,高得不得了,和一個國家是最貧窮的,我看不出有任何的區別,我不會覺得科威特的生活會比非洲的生活好。不過我講這話,都被教會的人罵死了,不知民間疾苦等等,可是你得從聖經裡來反駁我。聖經裡看重的是你永遠的靈魂,不是你的肉體!對不起我這樣強調,你可以跟我辯論,你也可以找所有的聖經來看看,是不是永恆的事情更重要!當然,我知道你的答案是:兩個都重要,那就是典型儒家的回答:兩個都要!問題是,如果兩個只有一個時,你選哪一個?而且你如果兩個都要,你一定要捨掉生命,才能得著生命;你一定要只選擇上帝,才能得到兩個,否則你一個都得不到。我們需要對上帝的認識、對上帝的愛、恩典、福音有全盤的渴慕、喜悅和享受。我再三的強調:並不是我們一天到晚要讀經禱告,事實上我特別的強調,從舊約到新約,做這些事的人,神並不喜悅,因為他不是心裡信靠上帝。我是強調我們心中要信靠主,沒有信心來做這些事,真的,神非常不喜悅的。

「體貼聖靈」也是立志討主喜悅

「體貼聖靈」還可以從《哥林多後書》五章9節來了解:「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當然這也必須是從聖靈來的,要不然也是一種苦修。「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不管在活著或任何一個時候,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這又是一樣,你靠著自己肉體,這立志行善就由得你,但行出來由不得你。但這是多麼寶貴的一個立志,我盼望我也有這樣的志向:我一定要討主的喜悅。討主的喜悅《希伯來書》十一章講,就是要有信心,講得完全一點就是要有順服。說容易說,那十字架在折磨你的時候,你就立志不討主的喜悅,只體貼肉體了。我們也可以看到,像這個什麼都有的哥林多教會,他們是屬肉體、屬血氣的(林前二14、三1),也看到《猶大書》19節:「這就是那些引人結黨、屬乎血氣、沒有聖靈的人。」這種人就是好譏誚的人;就是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而行;也就是教會喜歡講的:放縱自己、要怎樣就怎樣、神是很寬大的。神真的很寬大,我知道神寬大得不得了,這樣容忍罪人!豈不知這是給你悔改的機會,是憐憫你,叫你趕快悔改?不要藐視祂的寬大,以致為自己積蓄憤怒!

7   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

體貼肉體,是與神為仇

請記得這一節:「體貼肉體,是與神為仇」,不是說我們生活中喜歡任何東西是與神為仇,而是我們越了界;食衣住行育樂、讀書講道事奉、任何一件事,我們沒有憑著信心、沒有仰賴上帝的恩典在做,沒有榮耀上帝在做,那就是與神為仇,因為體貼肉體的人,表現出來就是不服神的律法。彼得勸耶穌不要死、不要上十字架,看來是愛,其實是恨耶穌、是不服神的律法,這話很嚴重!而且你也不能服,根本心賣給罪了,怎麼能服神的律法?你只能表面,像法利賽人一樣,做作而已。

8   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

「屬靈的人」才能得神的喜歡

「屬肉體的人」就是隨從肉體、體貼肉體的人。「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就是肉體的私慾、慾望(即使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合法),變成你的主,你隨時都被他控制,這樣就不能得神的喜歡;當然就是「屬靈的人」才能得神的喜歡。我也知道現在在很多基督徒知識份子裡,一講到屬靈、一講到讀經禱告,就被輕蔑說是「泛屬靈主義、或泛道德主義」,就跟「衛理宗、敬虔派、清教徒、浸信會」一樣,原來這些字眼都是一些被輕視的字眼。我們不在乎人家怎麼輕視我們,我們也非常承認很多人會用這些屬靈的名詞犯罪,我們也求神赦免,但我們還是說:神希望我們是個屬靈的人!

「屬靈的人」敬虔認真,做好神所賜的世上工作

屬靈的人就是不思念地上的事。不思念地上的事不是說我們不工作,剛好相反,我們在世上非常敬虔的工作。聖經裡的屬靈人多半是在世上工作的,而不是先知、祭司、傳道人,他們心中敬畏、信靠上帝,所以神給他們辦的國家大事也好、在監獄裡做事也好,都做得很好,這是一個屬靈的人。屬肉體的人靠著自己、為著自己在做事,神就不喜悅;沒有信心,神不喜悅。我甚至要說,這又是路德講得最好的地方,路德很多地方都講得比很多現在唾棄他的人好得多,這些人如果多看一點東西的話,或許不會犯那麼多幼稚的錯誤,像他講的兩個國度,我也覺得講得很好。我在強調屬靈就是信靠上帝的時候,我絕對不是說世界工作不重要,剛好相反!各位,我說這話又是叫很多基督徒很生氣了:我如果今天在教會或神學院裡,或者是我要找人做事,大概多數的情形我不會找基督徒,因為照基督徒做事的特點就是sloppy,做得很爛。所以我們現在講選舉也是一樣,我覺得大家都頭腦不清楚,選舉不是要選出一個基督徒,也不是選他是不是天天在讀經禱告;是要選一個「神在掌管這個世界所需要的東西」(照路德,也照聖經的觀點來講),他天天讀經禱告,不會治國有什麼用?這不是一個很複雜難懂的道理:你到餐館吃飯,你問那老闆你有沒有讀經禱告嗎?不是的,你只問他菜燒得好不好。比方教堂要裝修冷氣,當然我們還是找基督徒的多,但我的原則是找做得好的。基督徒常常做得並不好,因此我覺得很多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比光明之子要更聰明,但感謝主,神就用這兩隻手都在統管萬有。不過我覺得我們基督徒真需要反省一下:我們的「屬靈」實在是,第一個,對神的信靠、謙卑、敬畏、愛慕,都不夠;第二個,我們在世界上的事上,也是神要我們做得好的,我們做得非常隨便。如果是體貼聖靈的話,不是說我們都能做得很好,我們能力沒那麼強,可是我們該敬業、該做的事情要好好的去做。再一次請去想想約瑟、大衛、但以理,想這些在世俗工作的人,他們是非常屬靈的,但他們不是天天在那裡讀經、禱告、傳福音而不做事。事實上,還有在酒吧工作的,就是尼希米,他調酒的。你就把酒調得好好的,就不必說:「唉,喝酒不好啊,加點水吧!」神給你的工作你就好好做,憑著信心去做。當世俗的人不是憑著信心做,神的一般恩典叫他做得很好的時候,神也叫他在這一般的事上很得榮耀。

體貼肉體、體貼聖靈?在心不在事

體貼肉體、體貼聖靈?再一次,求主讓我們不是以為是你在做什麼這叫體貼肉體或體貼聖靈,是你的心!所以讀經、禱告、調酒,都可以是體貼聖靈;讀經、禱告、傳福音都可以是體貼肉體。

9   如果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裡,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

說明幾個字的原文與中文翻譯

這底下經文中的「心裡」「心靈」原文都沒有「心」字,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反映出中國文化的特點。加一個「心」字也許沒有錯,錢穆先生說,中國人的宗教是心靈的宗教,我不太懂他這話的意思是什麼,我想講心靈的宗教,也許他的重點在強調精神層面而不是物質層面。我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我也不知道中國的宗教有什麼地方有心靈,我很同意胡適講的,我們中國人是因為過去的窮乏而很被物質綑綁。我看廟宇裡這些和尚,不大心靈乾淨,都是很注重物質。當然中世紀也好、今天也好,很多基督徒也是一樣,但基督教的確是一個「心」的宗教。中國人和合本聖經把很多地方都放了個「心」字,包括「愛心、信心」原文都沒有這「心」字:Faith不是Faith HeartLove不是Love Heart,希臘文也沒有,我們中文把心放進去,我覺得應該是不錯,因為這的確指我們裡面的狀況。所以「神的靈如果住在你們裡面,你們就不『在』肉體裡」,原文是「在」不是「屬」;我們就不在肉體裡。這也是Gordon D.Fee講的,在另外的國度、在靈的國度裡。不過我想那不是指空間的、肉體的、物質的「在」,應該還是指一種信心狀況。

上帝「客觀的救恩」和人「主觀的信靠」

「如果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裡」神的靈是不是在我們裡面?我想教授或Karl Barth都強調一點,就是上帝「客觀的救恩」。那是很偉大、那是成就了、那是一切的基礎,沒有錯,但是我們也要強調我們「主觀的信靠」;當然我們也說「主觀的信靠」也是上帝的恩典使我們能信,但是如果我們不信,的確這客觀的就不能應用。所以客觀上,神的靈應該在每個基督徒裡面,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遷到愛子的國度,但若我們沒有信心,的確照這一節講的「如果」,就表示有可能不是這樣,不是這樣就產生爭戰了。「如果神的靈在我們裡面」,神的靈是在我們裡面,可是有的時候,神的靈在我們裡面不是照常顯大,我們是壓制祂、遠離祂的。

神的靈給人生命、自由、真理

用「神的靈」是強調整個救恩:我們得釋放

那麼「神的靈在我們裡面」,我們就不在肉體裡,我們這個人就不在肉體裡,肉體是在被我們這個屬靈的人控制的。我們是在靈裡面有這個自由;靈給我們生命、自由、真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為什麼保羅又講「神的靈」,又講「基督的靈」?講「神的靈」,當然就三位一體的「一體」而言,沒有分別;就「三位」來講,有分別:「神的靈」是講到整個的救恩,包括我們從肉體中、罪惡中、死亡中、律法中得到釋放,我們姑且說是父神的拯救。而且父神本來就是靈,尤其從字句、從物質、從肉體,我們得不到拯救,所以他特別講「神的靈」。當我們有「神的靈」在裡面時,就不會被肉體控制,這指:神是整個救恩的計畫和主宰者。

用「基督的靈」是強調基督的精神:要活像基督

「基督的靈」,就是你要有基督的精神(靈也可翻成精神)。這樣說好像比較新派一點,我們就說你要有基督的Spirit:像耶穌說的:「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當然這靈裡的謙卑,也不是只有講到溫良恭簡讓、我們中國儒家的信徒而已,而是一種對上帝的信靠、對人的慈愛。當然也有剛毅正直的部分,總之,你要有「基督的靈」,就請你看福音書或保羅書信,講到我們主耶穌在世上所表現出來的那個靈,而不是只有外表、肉體的狀況。肉體的狀況:祂無佳形美容、有時餓、有時渴、有時也會掀桌子。那肉體的狀況你不一定要去學,但肉體狀況後面的靈,包括祂的正直、嫉惡如仇、愛小孩子、愛軟弱的人、有時嚴厲的斥責法利賽人,那些都是「基督的靈」。所以不是只有一個層面的,你要從整個福音書及後來其他書信提到的基督的精神、「基督的靈」來看。我們有「基督的靈」,就能活出基督的精神,那我們就屬基督的。在這裡更是從第六章來看:跟基督的聯合、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更是要靠著靈。如果我們有「基督的靈」就是有基督那那種從道成肉身,一直到死在十字架上、復活、升天,那種對天父的信靠和順服。我們要有那種順服、信靠;那種順服到死;那種到十字架上,天父都撇棄祂,祂還說我把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的那種順服和信靠,我們要有這種靈,求神給我們。神已經給我們了,神已經藉著基督拯救我們,神也藉著基督這一生所做的釋放了我們。我們已經有了,但是讓我們渴慕,使我們是「屬基督的」

「屬基督的」是祂的僕人

「屬基督的」是祂的僕人;屬於祂;祂是主,我們是僕;祂保護,我們被保護;祂發命令,我們執行;祂說話,我們聽話;祂賜力量,我們得力量。再強調:祂是主,我們是僕;我們聽祂的話。

10   基督若在你們心裡,身體就因罪而死,心靈卻因義而活。

「基督若在你們心裡」。以救恩的客觀來講,基督是在我們裡面,神已經給每一個基督徒了。但從主觀來講,有一個「若」就表示可能不在我們裡面。到底是不是在我們裡面?又是看你有沒有信心了,有信心,就在你裡面。

信耶穌的人,肉體還是會因罪而死

基督或基督的靈在我們裡面,我們身體仍然會因罪而死。什麼叫「身體就因罪而死」 一個解釋就是說:耶穌為我們死。我們整個的生命,耶穌為我們死,我們會復活。基督在我們裡面就表示祂為我們的罪而死,但這好像太遠了,恐怕跟這裡講的不是十分貼切。這裡的解釋應該是:我們信耶穌的人,肉體還是會因罪而死亡。即使有耶穌代我們死、即使有永生、即使我們已經重生得救,我們的肉身還是會因為罪而死,但我們的靈會因義而活。

聖靈會因「耶穌代贖,叫我們稱義」,而使我們得永生

「靈因義而活」是什麼意思?這靈應當仍然是指聖靈,但聖靈從來沒死過,為什麼講「靈因義而活」?而且這靈是指聖靈的話,就應該是指到說:就好像「那個罪原來是死的,因為律法的勾引就活起來」一樣,聖靈的工作是因為「耶穌使我們稱義,聖靈就在我們裡面活潑起來了」。聖靈不只在我們裡面活潑起來,因為我們是因信稱義的人,而這活(可以是生活life的意思)應該就是永生;靈會因為義而讓我們經歷到永生。複雜的話就是指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耶穌所做的一切事讓我們稱義、被釋放、得永生。但我們詳細分一下:我們能夠稱義,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死;我們能夠活,而且活到永生,的確是聖靈的工作。因為我們一再講:聖靈賜給我們能力,叫我們重生,可是聖靈之所以會工作,是因為我們是義人,這是因為耶穌的工作、是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的事。聖靈是我們得永生(稱義以後,活到永生)的一個保障。

聖靈是我們得永生的憑據

這在聖經裡也有好幾次講過:包括《哥林多後書》一章22「他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裡作憑據(原文是質)。」這憑據是得基業的憑據,從這段經文的上文來看,就是得應許的憑據。因為現在還沒有得到,或因為現在肉體還很軟弱,常常沒有把握,聖靈在我們裡面讓我們很有把握可以得到神的應許,知道那是真實的。我們今天也常常會懷疑,我們到底有沒有主的生命?我們又沒有愛心、又不聖潔;有時得癌症或病痛、或得罪主的時候,我們又會懷疑有沒有永生?聖靈總是在我們心中讓我們知道,我們會得到永生,而且不用等到將來,會現在就有一個好的生活。

《哥林多後書》五章5「為此,培植我們的就是神,他又賜給我們靈作憑據(原文是質)。」靈做憑據,從這裡上下文來講,就是剛講的: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要被拆毀、我們面臨死亡的時候,實在不想脫下這個(:我們不想死),但是我們願意穿上那個,就是神給我們永遠的生命,所以我們願意死;我們願意這必死的,被生命來吞滅。這也叫我們再想到信心、聖靈的工作。在世上那罪惡、以及強烈的打擊,常叫我們有極大的恐懼和懷疑,我們怎麼能夠持守呢?這也是路德講得很好的:全世界的教宗、全世界的博士、全世界的教會,所有的東西不能給我們保證,所以我們得信靠上帝;只有上帝的話、聖靈,讓我們能夠面對世界不失敗。這不是路德講的,這是《約翰壹書》講的:「那在我們裡面的比在世界的更大」今天我們軟弱的就是:在我們裡面的太小太小,遠遠不及世界大。各位,世界、魔鬼是非常大的,肉體的痛苦、快樂也是非常真實的,靈在我們裡面真常常是非常小。但是,是一個憑據!那屬神的人就夠在地上勞苦、嘆息,包括接近死亡的時候他有憑據,他能坦然無懼。《哥林多後書》五章7節又講到憑信心(「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憑信心」跟「憑著聖靈」,我覺得實在可以畫等號的。

《以弗所書》一章14「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原文作:質),直等到神之民(原文作:產業)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讚。」這「原文作:質」:這「質」 “hypostasis” 是在講三位一體、耶穌二性的時候,教父們常常在討論的字,就是本質的意思。但也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房地產的地契(所有權狀)。那只是一張紙而已,紙是紙,房子是房子,紙跟房子差距千萬里,可是你有那張紙,就表示你有那棟房子。又好比:我太太跟結婚戒指,差距千萬里,可是戒指就代表我有個太太。聖靈是我們得到應許的質、憑據、地契;就是你看到的、感覺到的、通通都沒有,但你有一張紙,就表示你一定會得到。問題是我們今生,房地產所有權狀跟房屋是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能體會,可是上帝所有的應許:我們與主同死、同坐在天上、我們勝過這世界,那跟我們現在感覺真是差很遠,所以我們必須有神的話、有聖靈在我們心中作憑據,使你不會根據你的感覺和環境來生活。

這些就是:有基督的靈、聖靈在我裡面、靈因義而活、聖靈因著耶穌基督使我們稱義、我們信靠耶穌稱義、靈在我們裡面給我們永生的生命,不僅是死後的,而且在今生能夠活得很好。

11   然而,叫耶穌從死裡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裡,那叫基督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們心裡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

耶穌基督的復活是我們將來會復活的保證

這一節跟上一節意思是類似的:就是靈使我們一直活下去,神也會使我們必死的身體活過來。基本上是講到我們基督徒會復活,耶穌基督的復活是我們會復活的保證。11節就講得長一點:神叫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父神叫耶穌基督使我們復活,那麼以後是聖靈使我們復活,靈叫我們復活。耶穌基督的復活是我們復活的保障,這聖經講過多次:《哥林多前書》六章14節、《哥林多後書》四章14節、《腓立比書》三章12節、《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4節,都講到因為耶穌復活了,所以我們也一定要復活;如果我們相信耶穌從死裡復活,那麼我們也相信我們也會從死裡復活。

現在也需要不斷經歷在聖靈裡被釋放

但是我覺得八章11節不應該只是在講到說我們將來一定會復活,因為整個第八章上下文、前後講的不太是講將來的事,而是我們現在真是有很多的苦,所以我想這裡可以把他了解成我們現在。就是說:我們必死的身體,我們天天都在一個狀況:記得八章2節,「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我說這不只是對非基督徒,也是對基督徒說的,因為基督徒需要繼續不斷的經歷在聖靈裡被釋放的喜悅。因為常常我們沒有信心、體貼肉體所以我們又墜入了那種肉體、世界、律法的綑綁、愁苦當中,而我們就再一次憑著信心、仰望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就再一次得到釋放。所以這對基督徒來講是更真實的。

聖靈使我們現在能不犯罪、能行義

「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聖靈讓我們這取死、必死、被定罪的身體又活過來,這死不要只想成是死裡復活,這死要想到說:死是犯罪,(記得死的第一、二個定義嗎?)取死的身體,也就是犯罪的身體,又活過來;也就是我們犯罪的身體又因為聖靈、耶穌基督的靈,我們又活過來:我們又能夠不是犯罪了、我們又能夠行義、義人又成為主了。「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羅五17)我們要作王,義在我們身上作王,我們也就作王。我們作王就是我們又能活過來、又能行善。我覺得11節有講到說聖靈使我們行善的這個部分,是現在就使我們行善。

12   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

我們沒有欠肉體的債,耶穌已經替我們還了

「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這我們應該也能懂吧,欠債就是那個人的僕人,就要聽他的話。欠債,這裡有沒有說你就要賣身給他,我不知道,但是「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保羅講得真是太棒了,他不是只有講得很深、很廣而已,跟我們主耶穌一樣,深入淺出,因為這都是聖靈感動說的,他把我們能了解的很貼切的講出來了。當然這需要說明一下:各位,我是沒有欠過債,但我欠過老師的債,就是該交的報告沒交。那你看到老師就一臉慚愧、就在躲他,對不對?那講到欠錢看到債主,尤其你是跟地下錢莊借的時候,那當然就什麼都得聽他的了;怕他也聽他,不管是律法、肉體、罪、撒但、世界是你的主人。保羅還有其他的說法,不過這裡是用欠債來講。你看你是不是該死?你的肉體是不是真是像你的冤家(像章回小說裡女孩子講她的情人)因為你欠他的,他叫你吃,你就吃,你說這不好、膽固醇過高、我今天已經吃太多了,但他要你吃,你就只好去吃了。然後你又是體貼:你吃了又很愉快、又很難過,這種矛盾的心情,保羅就說這是欠債的一個反應。然後保羅告訴你:你沒有欠債了,你已經不欠債了!當然我們也知道,如果有欠債,所欠的耶穌已經替我們還了。(這又是像這些很樂觀的神學家、解經家講的:我們應該很樂觀的知道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不欠債的世界裡,所以你不要怕,你已經有能力。問題是我們進入那世界、環境,我們裡面的私慾、老我,我覺得沒有死透,還在那裡。看,下面不又是一個「若」。)我們沒有欠債,根本不應該怕他,應該高高興興。就像我已經交了作業,現在是老師看到我慚愧,因為該他應該在幾月幾日以前把成績給我,他欠我了。所以你不要順從肉體,你怕他什麼呢?耶穌已經為你還了!(我們知道,但我們不常有這樣的信心。)不要順從肉體活著,這跟前面說的都一樣:體貼肉體是不能服律法、是與神為仇、不能得喜歡的、順從肉體的是非死不可的,這些話都要給現代的人聽一聽,因為我們現在都還是受世界文化的影響,受魔鬼的影響(從伊甸園開始就)說:你順著自己、為自己活,這才是對的。不!這是死亡,不是對的。這也並不是說我們是苦行僧,而是歡喜快樂的經驗十字架的真實。

13   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

靠著聖靈來控制肉體,不讓肉體來控制我們

「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我想沒有人能不同意這是個爭戰,你要把那身體的惡行殺死。「惡行」原文沒有「惡」字,就是身體的行為、就是肉體的行為:睏了想睡、餓了想吃、渴了想喝。這都是好的,但我們在這些事上,總是不是肉體來控制我們,是我們來控制肉體;也不是那種苦行僧的控制,而是順著聖靈。我吃喝或禁食,都是我願意討主的喜悅。我也知道主是愛我的,我並不是苦行來討祂喜悅,我是基於祂白白愛我的情形下,我學習對付自己,能夠更自由的,或吃、或喝、或睡、或不睡,我都能夠順服上帝,我要治死身體的惡行。在中世紀的修道主義,有太多誤解這句話,就變成行為稱義或苦修。甚至物極必反,不管在中國的廟宇,或西方的修道院,或今天的教會裡,都有那些及淫穢下流的事情。肉體的私慾不是靠我們去攻克己身而成的,是靠著耶穌、靠著聖靈。不是說我們沒有操練,我們需要有操練,只是操練一定是靠著聖靈。

14   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

注意:「神的兒子」也有負面的意思

從這裡開始有一段非常棒的經文(其實上面也不是不棒),下面就有我們非常熟悉、非常貼切的:講到我們是神的兒女,沒有講奴隸、綑綁、被釋放了;甚至不講我們順從什麼、體貼什麼,講到我們是上帝的兒子。「神的兒子」是聖經裡從舊約就開始有的事情;是在耶穌被試探的時候;還有耶穌十字架上也碰到的一個問題:誰是「神的兒子」?很稀奇,「神的兒子」在聖經裡很多時候是負面的,在《創世記》第六章就看到「神的兒子」跟人的女子結婚,不管那什麼意思,那裡所顯出來的一個負面的意思:就是上帝要滅掉那個世代。不管那是指塞特的後裔,還是指天使,或世上的君王,我們看到「神的兒子」的特點就是非常有能力,像今天靈恩派強調的就是我們要像「神的兒子」要有能力;或像忘記因信稱義的:我們要有大量的能力、聰明、智慧、富裕;甚至成功神學所暗示的。那不一定是「神的兒子」,就算是產生了很多這些,仍然不是「神的兒子」。在《約伯記》也有講到神的眾子(那裡沒有耶穌,因為耶穌是獨子),那裡有個最有力量、被提到名字的「神的兒子」,就是撒但。在《詩篇》八十二篇也有講到至高者的兒子,那是用權力來濫整人的一些世上的君王。所以在舊約裡講「神的兒子」都可以是負面的。在今天也是,如果我們想到至高者的兒子只是非常有能力的話,那就非常的負面、就不應該了。「神的兒子」有其他的意思。

「神的兒子」是徹底、完全信靠神的

「神的兒子」的特徵是有能力的、是被神所愛的,可是只有這兩個的話並不完全,因為上面看到舊約裡被稱為神的眾子、至高者兒子的,也很有能力;他的能力從神而來,也被神所愛。同時,這兩個顯示神兒子的標準,正是第一和第二個試探:第一個試探:如果你是「神的兒子」,你有能力把石頭變麵包。第二個試探:如果你是「神的兒子」,你就會被神所愛,你從殿頂跳下去,他會把你接住。我們的結論就是:神兒子的特點不僅是有能力、像神;不僅被神所愛,而且最重要他是一個徹底、完全信靠神的。這就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表現出來的,當甚至父都離棄祂的時候,祂仍稱祂為父、仍把靈魂交在父的手裡,這顯示出祂真是「神的兒子」。這也就是這裡所講的,是一個被神的靈引導、信靠上帝的人。

對神有信心的,就是被聖靈引導的

也就是說:對神有信心的,就是被聖靈引導的。我們多次講過「在聖靈中、被聖靈引導」跟「有信心」應該是一體的兩面。這裡之所以講到說「被神的靈引導」,也就是強調:不是被肉體引導,也就是不隨從肉體的私慾。「被神的靈引導」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我們都是主的羊。「被神的靈引導」有點像《詩篇》二十三篇,我們是被主在引導。我們在客觀的事實中,出黑暗進入光明;脫離罪的轄制,進入恩典的領域;脫離魔鬼,進入神兒子、聖靈的引導,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就好像以色列人真的是在曠野,不在埃及了;是在摩西之下,而不在法老之下了。但我也一再講,我們也需要順服。這客觀的事實未必能應用在我們主觀的經歷裡,如果我們不是隨時隨地有信心的話。

耶穌,就祂的本體來講,祂當然就是「神的兒子」,跟神同一體的,但祂為人的時候,祂也需要從信靠、順服顯出祂是「神的兒子」。我們知道有的時候,耶穌是用祂的能力顯出祂是「神的兒子」:包括祂平靜風海、行神蹟的時候,人會說:這人真是「神的兒子」。不過我們也說,我們不能只看到這一點,要看到更豐富:就是我們真是「神的兒子」有時是顯不出能力的,很多時候人會對我們說:你的神在哪裡?真「神的兒子」怎麼會這樣?我們承認有的時候,甚至生命中,我們神的兒女也顯不出神在愛我們,我們有諸般的艱難痛苦,好像耶穌在十字架上一樣。但不管我們有沒有顯出人所看出的上帝的能力,或人所了解的上帝對我們的愛,我們始終顯出我們對上帝的信靠,那這就是一個兒子、這就是被聖靈引導。甚至越在十字架上、苦難當中,我們越能信靠上帝的話,就越顯出我們是上帝的兒子。這不是我們肉體辦得到的,這是神的恩典、是聖靈在我們心中、外面做工作,使我們能順從祂的引導。我們有掙扎,但我們感謝主,因著耶穌的救恩,我們能夠得勝!

15   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直接的翻譯是:「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靈』」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名分的靈』」。這是直接的翻譯,「心」都要變成「靈」;「兒子的心」要變成「兒子名分的靈」,「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重生得救的人就不再在「奴僕的靈」之下

這裡講到我們受的不是「奴僕的靈」。「奴僕的靈」就有一點像「世界的靈」一樣,在這個世界不一定真有這個靈,姑且就說是一種精神Spirit;一種自私、自大、自立、驕傲、恐懼、不安;一種在不認識上帝,而在以自我、世界為中心的那種極度的恐懼、虛假當中。我們不是在那種靈當中,我們沒有領受那個靈。我們本來是在那個靈之下,但我們重生得救了,就不是再在那個靈之下。

我們領受的是聖靈

記得保羅在講十字架道理的時候,講完十字架,就說我們需要有神的靈來教導,讓我們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我們所受的不是世上的靈,不是屬肉體、屬血氣、屬世界的靈。我覺得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講的這,真是對我們今天,當然這對歷世歷代都在講的。我們領受的是什麼靈?不管是福音派、或靈恩派教會,我們領受的是什麼靈?這個靈叫你驕傲、自大、放肆、放縱、狂傲?還是這個靈叫你活出、且領受十字架、信靠上帝?

聖靈叫人知罪、叫人認識耶穌

這段話跟耶穌在《約翰福音》講到的「保惠師」,以及跟《使徒行傳》從五旬節開始的「聖靈澆灌」連在一起。我希望我一點不會排斥靈恩派,他們很多地方比我們福音派要好得多,愛主、熱忱、甚至讀經、禱告、傳福音都是。但我實在覺得靈恩派在真理的認識上有個很嚴重的缺失,就算舊約聖經不看(其實舊約清楚講到神的靈時,也跟智慧、順服是有關係的)先談新約:當耶穌在應許有聖靈來的時候,祂一再強調一個說是「保惠師」;一個說是「真理的靈」。不是只說是能力的靈,「真理的靈」對悟性上不可以缺少的。然後主說:「祂來了,會叫你們記得我的事」。當然,聖靈來第一個是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先認識、先知道我們是個罪人的這個事實,這若不是聖靈我們辦不到的。我們一再地跟一個最壞的人講都不能叫他知罪,包括陳進興、包括昨天有人告訴我,成龍犯了淫亂,他怪罪的不是自己,而是媒體揭發了,我說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就算你罪證很清楚的放在眼前,他仍然不承認。就算有這個罪,他也會說這不是我的錯,這是教會的錯、是我爸媽的錯。就像很多心理學講的:這是我原生家庭的錯,責任都推給別人。我們惟有在神的靈的光照下,才會知道我們有錯、我們有罪。聖靈來第二個是在《約翰福音》看到:聖靈叫我們知道耶穌,祂叫我們想起耶穌對我們說的話、祂叫我們進入真理。

聖靈的作為

聖靈賜方言使人傳揚福音

在《使徒行傳》也看到聖靈降下來,的確他們是有說方言。我認為那個方言是有宣教的意味,因為他們用各國的話來談論神大能的事。我不否定那種不是一般語言表達的方言,在《哥林多前書》十四章有講:一方面是指可以翻譯出來、造就會眾的;一方面是指一種造就自己的讚美。但五旬節時,方言的賜下是叫人能夠把福音傳給不同語言的人。而彼得在方言降下來以後,也不是用方言讓大家的困惑消除:當聖靈降下、方言降下時,人的反應並不是悔改信主,乃是譏誚、驚訝、猜疑(徒二1213),而他們的態度改變,從驚訝、譏誚、猜疑,變成扎心、痛悔,是因為彼得講了一篇道,並且是根據聖經《詩篇》來說明你們做錯了事,耶穌是真的彌賽亞(徒二37)。所以叫人信主的不是方言,而還是神的道、神的話。

聖靈叫人認識神

在《哥林多前書》我們也看到:我們怎麼知道關於神的事、十字架、神?因為聖靈參透萬事,「除了人的靈,沒有人知道人的事;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林前二1011)。我們領受的是神的靈,不是世界的靈。在舊約裡一樣,不管是掃羅治國,或是那七十個長老,都是有靈分賜給他們(民十一)。約書亞也有這樣的情形,就是那個靈不是只有一種特異的怪現象。我不否認真的出自神會有一些怪現象,沒有什麼關係,我們也不必害羞,要打滾就打滾,聖靈要這樣,我們也沒有什麼覺得羞恥的。

聖靈叫人有管裡的智慧能力知識

神的靈降下來,也是叫我們很理性、很清楚的在管理、治理;而且神的靈也是叫我們能夠信靠順服的。我們引過一些經文,各位回去看:《以賽亞書》十一章13節:耶和華的靈在彌賽亞身上,會有聰明、智慧、能力、知識、還有敬畏神,不是只有我們今天講到的那個能力。

聖靈叫人剛強、不膽怯

我們所領受的這個聖靈引導我們:《提摩太後書》一章7節,(那裡中文翻譯的也是「心」,但原文也是「靈」)神賜給我們的不是膽怯的靈,而是剛強、仁愛、謹守的靈。我們在這個靈之下,不在一個害怕的靈之下,我們所領受的不是奴僕的靈。奴僕的靈是這個世界的靈的特點:既霸道、也叫人霸道、叫人自私自利、充滿在害怕當中。我們主耶穌就釋放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聖靈也是讓我們真的謙卑、勇敢、敬畏上帝、對上帝有懼怕,也沒有懼怕(在舊約或新約裡,都強調對神都要懼怕、敬畏)。敬畏、懼怕、畏懼,其實原文是同一個字,舊約常常講到我們應該懼怕、或敬畏上帝,如果不懼怕、敬畏上帝,就會懼怕所有的東西;如果懼怕或敬畏上帝,就什麼都不怕了。人的毛病就是他不會懼怕、敬畏上帝,就跟今天我們的同胞一樣,不怕上帝,可是就什麼都怕,忌諱特別多,這不行、那不行。你看台灣的人越來越囂張、跋扈,可是也越來越膽怯,在一個害怕的靈裡面。我們基督徒對神既懼怕,又不懼怕,我們有從舊約來的智慧:「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我們敬畏祂,但又不懼怕。

聖靈叫人敬畏神

除了在這裡講的,還有《加拉太書》、《約翰壹書》:「愛裡沒有懼怕」。沒有懼怕是因著我們認識上帝、因著有信心、因著我們知道祂對我們多麼好;在信心之下,對祂的那種親密,願意去親近祂、歌頌祂、在祂面前歡喜的那種心態,也仍然會有敬畏(懼怕)。耶穌說:「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聖經中,從耶穌開始也一再強調敬畏神的特質:這個敬畏(懼怕)不是怕失去什麼、不是怕失去好的、也不是怕神會把壞的加給我們,因為我們是認識祂、信靠祂,我們就知道一切的壞的、一切的審判、刑罰都不會臨到我們身上;一切好的祝福也都會豐豐富富加給我們。我們對祂的懼怕不是一種得失而產生的懼怕,而就是受造物在全能者面前該有的一種聖潔的態度。我認為愛、親近、懼怕,都一起有。在《希伯來書》十二章特別講到這一點:我們來到的不是西乃山,是錫安山;不是那極其可怕的山,是一個天上、地下、所有的天使、天軍和神的兒女,一起聚集的地方,非常喜悅的地方。可是在那最喜悅的地方,《希伯來書》作者說,你們要小心,我們的神是烈火!就是很強烈的、雙重的情緒或感覺都同時有。

聖靈使人知道神是阿爸父

「兒子名分的靈」就是聖靈,我們受的是「兒子名分的靈」。什麼叫「兒子名分的靈」?為什麼不直接講聖靈,要講「兒子名分的靈」?因為我們已經從這一節看到:是聖靈讓我們開口呼叫阿爸父;我們能叫阿爸父,聖靈幫助我們這樣叫。我也聽過很多這樣的見證,就是我們在人間有一個非常壞的父親,所以一想到我們的主是天父的時候,就有一種遠離和害怕的感覺。甚至女孩子小的時候被父親性侵犯,就特別有這種恐懼,其實不管有沒有這種背景,我們也都承認會的。我覺得這一點,弗洛伊德可能講的是對的,因為這合聖經:人都有那種「弒父戀母的情結」(Oedipus Complex)。我覺得這就是原罪的一個部分,一種自私、仇恨、變態的心理。當然弗洛伊德不是基督徒,但上帝的一般啟示,也讓他在這方面讓我們多看到人內心深沈結構的邪惡和不安。我們是有這種懼怕,因此我們要真的能認識這位神是這麼慈愛、全能、良善、對我們好的神,這需要聖靈!甚至認識到一個地步,我們可以喊祂阿爸父,就是聖靈!所以我們每次禱告念主禱文說:「我們在天上的父」時,那實在是足以叫我們熱淚盈眶、跪下來感謝主,因為那不是一個普通的呼喚。我們的這位宇宙主宰,不僅讓我們稱祂為父,也讓我們知道:我們是祂的兒女。

16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聖靈見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稱祂為父,是對祂的認識;我們是祂的兒女,是因著對祂的認識,而對自己有認識。祂是父,而我是不是真的是一個有祂形像的兒女?是,聖靈對我們的心作見證、也是對我們的靈作見證、也是這裡說的:「與我們的靈同作見證」。聖靈也讓我們知道神的愛(羅五5),聖靈也讓我們稱基督為主(林前十二3)。我們能稱那一位我們所信的對象是父、是主、是神、是王、是我的丈夫,那都是聖靈的工作。不過在這裡,特別強調的是:我們稱祂為阿爸父。不管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最痛苦、甚至父離棄祂的時候,祂仍然稱祂父(可十四36)。或者看《路加福音》十一章2節主禱文的小字:「有古卷:父啊」,就是稱呼:父啊。這是聖靈所做的工作,與我們一起來見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聖靈的見證能勝過一切攻擊

「我們的靈」,不管那靈是什麼,這裡好像非用一個三分法不可,就是我們心中的靈,或者就是我們裡面被聖靈更新的那個人。我們知道我們是神的兒女,這在《約翰壹書》三章20節也有講,那裡的確不是講靈,是講心,但我覺得心和靈非常接近:「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神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如果有時,我們自己的心或靈比較微弱時,聖靈會提醒我們,然後我們的心和靈就一起可以歡喜快樂,因為這是聖靈在我們心中的見證,勝過魔鬼對我們一切的攻擊。你可以想到:大衛犯淫亂謀殺罪,當拿單來責備他時,他無地自容。他的痛苦可能像馬丁路德在常常被聖靈光照,但還沒有光照到知道上帝的恩典的時候的那種痛苦,然後聖靈在他心中做一個見證:你仍然是上帝的兒女!這是很寶貴的,這是我覺得我們在牧會、在自己基督徒的生活,都非常需要:我們需要的是知道我們真是罪人,使我們不自誇;但我們又非常知道我們的神真是愛我們,我們只要回到祂那裡,我們仍然是祂的兒女。

注意分辨心理學和聖經不同的觀點

對不起,在這裡我實在要批判一下我非常尊敬的傅立德老師。老師曾講過:你一定要知道一件事:你所做的一切,在神眼裡是最美好的。各位,老師是信義會的,可是因為他心理學念太多了,實在他失去了路德最基本的認識。各位,這是心理學的觀點,常常對自己說:你很棒、很好、自我肯定。(有本新書「心理學不合聖經」希望大家都看一看)我說了,這是心理學,不是聖經!我們不要說這是世界的潮流,就算世界的人也知道,我們真的說你也好、我也好,就像我們今天的教會,或在世界上更流行了:誰都不要批評誰、每個都很好,我們心靈真的就愉快了嗎?我每天跟鏡子說康來昌你身高兩百公分,你可以打NBA,我講一萬次我還是個矮冬瓜。各位,這種自我催眠、安慰,是一種欺騙,叫人不能面對現實。基督教是叫人面對現實的:我是很笨、是很爛。事實上,在現在的文化裡,從古到今,說你們都很好、都很好的文化,我們也知道,轉個身,誰會喜歡誰?你的論文哪裡是好?都是抄來的!你的牧會真的好嗎?你心中根本對人沒有愛心!你講道好嗎?也是抄來的!我們的心中也沒有愛人的心,只是要炫耀自己。連我們自己,也連人都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不好;整個宇宙,連天使在耶和華面前都不潔淨,何況我們這些充滿污穢的工作?所以因信稱義並不是我們明明很爛、我們做得也很爛,然後上帝看我們很好。完全不是!剛好相反!因信稱義是我們知道我們一切都不好,可是上帝把美好白白加給我們。這個才叫福音,這叫我們面對現實:我們是不好!可是,我不好,上帝還是愛我,而且把好的白白加給我。這個是福音,是現代人需要聽的;這是你在牧養、以及你自己需要聽的;這是你需要承認、需要告訴別人的好消息。我們並不是打腫臉充胖子,並不是漠視這一切的黑暗,剛好相反,我們看到了。而我們看到了,不至叫我們絕望;不但不絕望,上帝很愛我!費解的是:我的一切都不好,在上帝眼中,我更是一個該死的罪人,可是祂就愛我、把恩典白白加給我們。這個讓我們知道:我們是神的兒女。

17   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

作後嗣就得到神

是兒女,而且我們是後嗣。後嗣的意思就是繼承產業的,繼承產業就是要得到產業。我們得到什麼產業?我們是得到神(神秘主義或聚會所很喜歡講:一切都是神)。我們得到什麼?我們不是得到天國、不是得到好處、不是得到天上的房子住處,我們就是得到神。這有聖經根據:《詩篇》七十三篇2526節,我們很喜歡的「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就是你,不是別的!「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神是我的福份,不是長壽、富貴、屬靈的恩賜,就是神是我的福份!《耶利米哀歌》三章24「我心裡說:耶和華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他。」因此我們作後嗣,就得到神。

作後嗣就承受神的國

不過我們也可以分得再細一點:我們是神的後嗣,就是承受神的國。「我們承受神的國」負面的來講,在《哥林多前書》六章9節、《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0節、《加拉太書》五章21節,告訴我們:哪些人不能承受神的國;那正面的當然是重生得救的、被神揀選的、跟神立約的、信耶穌的、認罪悔改的等等(用不同的形式來講都可以),才能承受神的國。《以弗所書》五章5節:「我們從此以後,與神的國有分了。」

與基督一同享受神的榮耀

從下文來看的話,如果我們是神的後嗣,甚至我們跟基督一同作後嗣,我們不僅不斷的領受了神自己一切的豐富、一切的一切,而且我們也領受了神的國;在神的國裡,我們要承受(或享受)、也要管理,而且是跟基督一同享受神的榮耀。什麼是「一同享受神的榮耀」?在《約翰福音》十七章24節,耶穌為我們禱告的時候,就求神讓我們這些人跟祂一樣能夠看到:「叫他們看見你所賜給我的榮耀」。這裡也很稀奇,上帝是把耶穌賜給我們,那我們運氣太好了,得到這麼好的東西:上帝的兒子、上帝的聖靈。耶穌很倒楣,因為上帝把很爛的我們賜給耶穌。當然這是好笑的話,可是耶穌祂很高興上帝把我們賜給祂,這很奇妙,我們這麼爛(當然祂把我們變好),不僅賜給祂,而且跟祂在一起,還能看到那個神賜給耶穌的榮耀;先賜一群爛人給耶穌,然後賜榮耀給祂,然後也賜榮耀給我們。

聖經裡「看見」就是「得到」並「成為其中一部份」

其實在《約翰福音》裡,「看見」就是「得到」,甚至就是「成為其中一部份」:人若不重生不能「見」神的國;人若不重生不能「進」神的國;人若不重生不能得「永生」,永生就是神的國。在福音書也有講,你若要進神的國、若要得到永生,要怎樣、怎樣。這個「看見就得到,甚至就變成一部份」是在耶穌的話裡,而在舊約也有:摩西不能進到那地方,就是不能得到那地方,甚至原來連看都不能看到,就是不能進去。「看到、見到、得到、成為那個部分,」在聖經裡幾乎是一脈相傳的,就是好像有前面就一定有後面。在《以弗所書》第一章11節講到說我們得了基業,那小字說:「得了就是成了」;我們既「得到」神的國,我們也「成為」神國的一部份,我們就是神的兒女,而且跟祂是相連的。《腓立比書》三章2021「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他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不僅我們會看到榮耀,我們自己也會變得跟祂一樣的榮耀,而這個榮耀不會是個體的,一定是全體的;當然個體是榮耀了,也一定是跟耶穌和其他的肢體連在一起。我們會得到榮耀、與耶穌同享這個榮耀。

小心解釋:「要得榮耀要受苦」

我們是兒女,就會成為後嗣,就是成為繼承產業的人。「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現在這裡有個問題:「我們會和祂一同得榮耀」好像有個條件:你必須跟祂一同受苦,才能一同得榮耀。我們會和祂一同得榮耀嗎?一定的,沒有條件的,因為17節有個「既是」又有個「如果」:我們既是神的兒女,就一定會承受神要給我們的一切,包括祂的榮耀。可是他又說:如果你要得榮耀,你就一定要受苦。也就是說,我們是一定會得到榮耀?還是有條件?

從人這邊看,要得神的應許有條件

這裡,從舊約到新約很多神的應許,我認為被神學家解釋得不夠恰當,就是包括改革宗的神學家常喜歡講到說:有恩典之約、有工作之約;有些神的應許是有條件的、有些是無條件的。我覺得不需要這樣分,我覺得從我們人這邊來看,所有應許都有條件:我們得信祂、得順服祂、得如何如何,都有條件,這非常伯拉糾、非常人文主義。

從神那邊看,神的應許無條件

但從神那邊來看,一切是無條件的,祂要給誰就給誰,人一切的作為都算不得什麼;或者說是神的定意這樣,人才能如此這般、或不如此這般。在這裡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是祂的兒女,從神那邊來看,我們什麼都不能做;我們根本是悖逆的兒女;根本連成為祂兒女的意願都沒有;連我們是魔鬼兒女的事實我們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我們也不肯改。是神的工作使我們離開魔鬼、離開罪惡;是神的工作(在十字架上的工作、差遣祂聖靈的工作),讓我們成為祂的兒女。這完全是祂的工作,祂既開工,就一定成全那個工。所以「永遠得救,一次得救」,不是「一次得救,永遠得救」:你在永恆中被揀選了,你在人間就有一次(或不一定是一次)重生得救的經驗。但這是從神那邊來看,而我們看不到神怎麼預定的;但從我們人這邊來看,你可以有太多的起伏:你可以失去救恩、你可以重新悔改、你可以再失去又再悔改,這一切在神那邊都沒有轉動的影兒,都在祂的計畫當中,但從我們人這邊,的確有很多的變化。「既然」就是從神那邊來看,神做成了,就一定會做成;開了工,就會成全這工。其實神也沒有開和成,神沒有轉動的影兒,在祂那裡是一個「永恆的現在」,這是奧古斯丁的時間觀。

受苦是基於「主為我們受苦」的前提,來對付老我

可是在我們人這邊就有條件了:如果你要得榮耀,你要受苦。這個也引起非常多的誤會:第一個就是很多在華人傳統的、保守的、老一輩的牧師們(我很敬佩他們,包括王明道。),我很敬佩,但他們實在也是好的神學訓練不夠,就是因信稱義的道理不夠懂,所以你看他們的東西,雖然他們尊重聖經,所以還是知道恩典,但多多少少就有一種律法主義:你一定要受苦啊!甚至我也知道,很多非常偉大、讓我感動流淚的中國大陸的基督徒,你如果不知道因信稱義,也難免會因行為稱義:「我為主坐了二十年牢」,「那有什麼了不起?我坐了三十年牢」,坐牢也變成功德了?我知道有人這樣比:「我被共產黨打斷一條腿」,「我被共產黨打斷兩條腿,我比你聖潔」。各位,我們不能這樣想!所有一切的,是主在為我們做,你總要有這種領受、感恩的態度。我強調:十字架基本不是我們為主受苦,是主為我們受苦、受難,所以我們是喜悅的、歡喜的;但我們也強調:當「主為我們受苦」這個前提我們領受了,我們也需要在世上對付自己。這對付自己未必一定就是受苦、受難或肉體上不舒服。我很怕參加台北市一個忠僕團契,他們取名字是忠僕,但都是董事長、老闆,就都是有錢的基督徒。我去那裡講道,他們都是在世貿22樓,先有什麼小提琴的,就是很高貴、優雅的,吃那非常高貴的東西。對我這種草莽型的人,非常不適應,去那裡就要打領帶、穿西裝。有人穿短褲、吃便當,覺得受苦、受難;有人穿西裝、打領帶、吃牛排,覺得受苦、受難,所以你不要覺得說十字架一定就是哪一種。總之,十字架是對你這個老我的對付,不斷的對付;那個也不是故意靠著自己,在活出一個聖人的方式。在《歌羅西書》已經看過,這毫無功效。

是憑主恩典、靠著聖靈來對付

是憑著主的恩典、靠著聖靈、知道主的帶領是美好的,然後學習被祂對付,不是故意的禁慾思想。我們希望在世上被對付的時候,不管是哪一個方式的對付,我們的態度並不是懦弱,也不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我如果不順服老師、學校的規矩我就不能畢業;小不忍亂大謀,讓我學韓信吧,老師不講理,我就順服。這不是真的受苦,這是為自己的利益,這是為自己的私慾!這不是受苦!我們背十字架,完全可以很勇敢的責備別人的錯誤,如果那是個十字架。也可能十字架是一個你需要忍受、承受那樣的錯誤,不一定的!你是一個懦弱的人,也許你的十字架就是要勇敢責備;你是一個喜歡跟人衝的人,也許你要學習順服。我只是說也許,我如果一定下規矩,那又是律法主義了。

我們一定會得到榮耀

不過,我們跟祂一起受苦,就跟祂一起得榮耀。「既然」就是如果我們是神的兒女,就一定會得到。這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3「因為你們自己知道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的。」我們一定會有,但這命定也就一定讓我們能夠得到榮耀,保羅也在帖撒羅尼迦跟人家講過。《使徒行傳》十四章22「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會進到神國!會進到榮耀裡!但是會經過很多的艱難!不過我們不把他放在心上,因為知道神為我們預備的,都是美好的。

受苦會產生正面作用

「受苦」,《哥林多後書》一章5-7節,我們看到受苦產生正面的作用:「多受基督的苦難,就多靠基督得安慰。」「受患難叫你得安慰;我們得安慰也是叫你們得安慰」總之,在這段經文裡看到受苦造成的正面。《腓立比書》三章10節也講到:我們如果是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我們可以得以死裡復活。《提摩太後書》三章12「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沒有辦法避免的。《希伯來書》二章910節:「耶穌是因為受死的苦,得了尊貴榮耀」這當然是指祂的人性,就神性來講,祂永遠有尊貴榮耀;就人性來講,祂的確是經過受死的苦。《希伯來書》十章32節:我們忍受各樣的苦難,但是我們甘心,後面講因為有更美長存的家業。《彼得前書》四章13節、五章9節:我們在世上都會有這些苦難,然後神會成全我們。我們也談過八福、平原寶訓(路六),就是如果我們不走入禁慾主義、苦修主義,而是靠著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做的,我們就知道苦難有正面的意思。

苦難是什麼?

苦難是神的美意:

A審判罰罪,顯出祂的義

不過我還是跟各位談一下:「苦難」。我們看得完全一點的話,苦難是什麼?第一個我認為是神的美意,這美意彰顯出祂的公平。所以基本上,苦難是神公義審判罪惡的結果。在原來人沒有犯罪的時候,這世界沒有苦難;但犯了罪,神就給人各樣的苦難。這經文多得不得了,從《創世記》二章17「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到《利未記》二十六章,還有《申命記》二十八章講到:一切離棄上帝,神會加給人的苦難;到《士師記》二章15節講到:「耶和華用各樣的災難攻擊他們」;《詩篇》三十二篇10節:「惡人會多受苦楚」;《詩篇》六十篇3節:神的兒女也會受艱難;《耶利米書》八章14節:「神將苦膽水給我們喝」;《耶利米書》二十三章12節:「耶和華必使禍患臨到他們」;《羅馬書》二章9「神把患難困苦加給一切作惡的人」;《啟示錄》十六章1節:神的憤怒倒在地上,各樣的苦難就產生了。

B造就管教,顯出祂的愛

苦難是神的美意,顯出祂的公義。但苦難也是對神兒女,有時不一定是處罰,有時你真的沒有犯什麼罪,神就無緣無故的讓你受一些苦,也是神的美意,那不是處罰是一種造就、管教:《申命記》八章316節:神苦煉以色列人,讓他們飢餓,叫他們知道:人活著要倚靠神的話,要叫他們終久享福。《詩篇》六十六篇10-12節:神把重擔放在我們身上,使人坐車軋我們的頭;神使人經過水火。但這有好處。《詩篇》一一九篇6771「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現在卻遵守你的話。我受苦是與我有益。」這些話我小時候都很討厭看(那時有沒有重生得救,我真不知道),我一看到人要受這些苦,就覺得這和聖經上講的上帝的慈愛不一樣,很討厭看到這些字眼,或聽到一些牧師講你們要受苦、要順服這一類的。我也再一次說:有的時候,這些牧者講的用意是好,但實在是缺少恩典、缺少因信稱義,是不恰當的。我非常不喜歡有一些牧者,包括華神的神學生,後來變成校友,尤其在以前林院長之下的。我就聽過一個畢業生這樣講,我那實在作教務主任,在董事會時他責備我們老師,建議老師要像以前林院長一樣,要多讓學生吃苦,現在太讓學生舒服了;而且最好讓他們學習順服,給他們一些不合理的規定。我真想當場打他一個耳光,這種就是那媳婦熬成婆、要整人的心態;這種就是我們今天很不喜歡順服的原因,就是你拿權利去轄制人。各位,我們從來不應該有這種心,我們從來都應該希望我們每一個底下的人,如果我們有權柄管理他們,權柄不是去轄制人,而是去幫助人的,我們絕對不會去故意整。這在《彼得前書》講的,我們的神也不是這樣的神。我想就算一個合情合理的規定,我們都常常做不到了,何況故意去整人?我們沒有那種惡心、惡行,這都是要下地獄的話。不過神的確會用這些;神會用,而且也常常用我們看起來艱難的事來磨練我們。如果我們真的是要磨練人,你如果不是確信你對神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你對神對人有個非常大的愛、而且你有從敬畏神而來的智慧的話,你不要去整人,絕不要有那個心,我們甚至是想盡辦法解決問題。但是我們的確知道神會磨練我們,不管是藉著什麼樣的東西。「沒有受苦以先走迷了路」,這話也是我看現在年輕人,我說年輕人,其實中年人、老年人、我們都是一樣;以前受很多苦的人,跟現在受苦的一樣,我們受苦也不過是不想再受苦而已,不會把十字架當作喜樂的事。沒有受苦真的會迷路,我幾乎沒有看到哪一個時代、個人、團體、教會在一帆風順中就非常愛主,我幾乎沒有看到!不管是得救前、得救後,神常常都要給我們一些非常艱難的,我們才會回到神面前,當然我也要承認很多人碰到艱難是更遠離主,所以求主幫助我們。《以賽亞書》三十八章17「看哪,我受大苦,本為使我得平安;」,《以賽亞書》四十八章10「你在苦難的爐中,我揀選你」,《耶利米哀歌》三章27「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聖經裡有很多「苦難對我們成就榮耀的事情」的經文。所以苦難基本上是神的旨意,不管是罰罪,顯出祂的公義;或者是操練,顯出祂對信徒的愛。

2.苦難也是魔鬼或人的惡意

第二個,苦難也是鬼或人的惡意。神雖然掌管一切,甚至用不幸的事在掌管、在磨練、在刑罰,但是魔鬼或惡人也在這個時候趁機做惡事。所以《約伯記》二章7節講得很清楚:是撒但在擊打約伯。《以賽亞書》十章5-7節:亞述是神怒氣的棍,然而他不是要做神的工具,他就是因著自己的貪婪和殘暴要攻擊以色列人。《路加福音》九章39節:鬼重重的傷害他;鬼在這世上傷害他、也傷害我們。《腓立比書》一章17節:教會裡有人要加增保羅捆鎖的苦楚。《啟示錄》二章10節:魔鬼要叫你們受患難。《啟示錄》九章1415節:有四個使者,他要殺人、要害你。當然我們也都看到每一個這些魔鬼或人的惡意後面,也有神的旨意,這是苦難的第二個重點。

3. 在今生,外在的報應並不明確

第三個,我認為我們今生,外在的報應並不明確。也就是說在今生一個愛主的人,得到外在物質上的祝福,跟他的愛主並不成正比。這個你們看太多了:《詩篇》十七篇14節,有些世人根本不敬畏神,而他在今生很有福氣,神甚至把財寶充滿他們的肚腹、甚至他們有兒女。《詩篇》七十三篇更有名了:「惡人常常安逸,財寶加增」《詩篇》九十四篇3節:「惡人誇勝要到幾時呢?」《以賽亞書》四十章27節:「雅各說,我的道路向耶和華隱藏﹖以色列說,我的冤屈神並不查問﹖」我們常常覺得神沒有查問,我們走在這麼辛苦當中,神根本都看不到。《以賽亞書》四十九章14節:「錫安說:耶和華離棄了我;主忘記了我。」《以賽亞書》五十五章8節我們也很熟悉的:「我的道路非同你的道路」《耶利米書》十二章12節:「惡人的道路為何亨通呢﹖」你為什麼要栽培惡人呢?《耶利米書》四十四章,那一群受盡患難還不肯悔改的猶太人,對耶利米說:「我們以前向天后燒香時,吃得飽享福樂,自從停止了以後,我們就缺乏了。」這也是在教會歷史上你看到(羅馬其實從大概基督降生時開始往衰亡的路上走,只是他們積的老本很厚,可以吃得差不多幾千年)也是很明顯:當他們國內越來越多人信基督的時候,羅馬的國力的確越來越衰弱,因此大概到主後第五世紀,就是奧古斯丁寫「上主之城」的時候,居然蠻族攻下了羅馬城;千年的古都,居然被攻下了,羅馬人就反省,反省的結果就是跟《耶利米書》這裡講的一樣:我們以前敗那麼多神的時候好得很,現在那麼多人拜耶穌就不好了,所以都是基督教害的。以色列人有這樣的想法,羅馬人也有這樣的想法,他們的想法都是成功神學:信主就一定會好。各位,我覺得成功神學沒有聖經的根據,但我們也不是反成功神學,也就是說我們也不會說信靠主、愛主,就一定很倒楣;也不會說你瞎了一隻眼、瘸了一條腿,就是最屬靈、最愛主。我們也不是說愛主的人一定怎麼樣,我們是說:不明確。基督徒有信心的,就是不管看到的是「敬畏主,今生非常蒙福」或是看到自己或別人「敬畏主,沒有蒙這些世福」你都仍然敬畏、信靠祂。《哈巴谷書》一章4節:惡人會圍困義人。《瑪拉基書》三章15節:行惡的人被建立、脫離災難。另外新約裡很熟悉的《路加福音》十三章、《約翰福音》第九章,就是西羅亞樓坍了、有人被彼拉多殺了、有人生下來是瞎眼,這都不是說他的罪比別人更重。另外舊約裡最有名的,一個是約伯;一個是拿八。約伯是好人,結果受非常多的苦;拿八是個大壞蛋,可是有一個美嬌娘、又有很多錢、還可以欺負大衛。當然你不要想到說他最後十天之內被神擊打死了,那個部分我們在人間又不常看到,今天多少拿八,活了十年也不死。

對苦難的反應:反省、求救、悔改、被提升

苦難是神的美意;苦難是鬼或人的惡意;人生的苦難和幸福,讓我們知道外在、今生的報應並不明確。現在最重要就是人的反應呢?第一個是反省。當苦難臨到,要反省:《詩篇》一三九篇2324節,我們求神鑒察。

第二個,我們求救。我們並不喜歡苦難,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喜歡苦難,這個跟我們喜愛十字架有些微的差別,有的時候甚至一樣,但是這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如果不是憑著信心,我們又變成一種苦修了。當我們求神給我們十字架時,我們真是這種態度:「在認識主的愛中,知道我們是需要對付,就憑著信心,願意神給我們」。但是聖經裡有講到說,我們一碰到患難的時候,是求救的!我們是求神救我們脫離各樣的患難、疾病、痛苦。我們不講成功神學;也不講反成功神學;也不講被虐待狂神學,聖經裡太多,幾乎不需要舉例子。太多一碰到苦難、疾病(《詩篇》裡最多)就呼求神。我們也知道神就會搭救。

第三個,我們悔改。《耶利米書》三十六章3節,當神降災的時候,神說:「或者猶大家聽見我想要降與他們的一切災禍,各人就回頭,離開惡道,我好赦免他們的罪孽和罪惡。」我們悔改。當然,你沒有犯罪,不需要悔改,你今天感冒了,你求神光照是不是我得罪神,那麼你求神醫治。你不一定要悔改,如果你沒有犯罪的話,我們不是故意把罪孽加在我們身上。

第四個,我們希望我們能夠被提升。當我們受到苦的時候,像《何西阿書》二章7節:以色列說,我要回到我的前夫那裡。《路加福音》十五章7節:浪子就醒悟過來。《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0節:我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歌羅西書》一章24節: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彼得前書》四章1節:甚至說你們要將肉身受苦的心志當作兵器。我們很少想到兵器,你願意肉身受苦,你就可以打敗魔鬼。當然再一次,這不是說禁慾主義,必須是因信稱義;是靠著上帝的恩典而做的事情。

在這一段,整個第八章,或者說我們以上講的,一到四章多半講的是信和義;要相信就稱義。這裡特別講的:「稱義是在基督裡」,其實《加拉太書》二章17節、《羅馬書》三章24節也講到「成聖也是在基督耶穌裡」的。一到四章多講信和義,六章到八章17節多講靈和生命,比較少講相信、信心、稱義。不過我們看到,不管是稱義或得生命,都是在基督裡的,稱義是憑著信心;得生命是憑著聖靈,所以我一再說,「在聖靈裡」、跟「憑著信心」應該是一體的兩面。信心和聖靈的引導,在後面也常常講到,是在基督裡面,跟基督相連的。

將來的榮耀(八18-30

18   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靠神恩典在現在的苦中能喜樂盼望

「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這真是需要聖靈光照我們,我看絕大多數的基督徒是這樣:「我想,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比起現在的苦楚就不足介意了」。將來上天堂、將來享受,那現在?現在的快樂太重要了,現代人真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不對明天,甚至後現代的特點就是只有現在!Now!我現在舒服就好,我才不管別人。各位,我也不是說要像老一輩說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而是說屬靈、屬基督的,一樣不是這樣。我們不是靠刻苦,也不是現在享受,我們是信靠神的恩典。基本上我們還是一種喜樂的態度,但我們知道現在的苦楚是苦,但這個苦會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的榮耀。《哥林多後書》四章17節:現在的苦是至暫至輕,將來的榮耀是極重無比、永遠的。你是屬肉體的,你就會覺得現在的苦是至重至長的,不管是現在要忍耐、要守貞潔、要不嫉妒人,現在這一秒鐘你都覺得是至重至長,將來的福氣是至暫至輕。那只有聖靈幫助,我們才能超脫肉體的感覺了。

我們能重新有神的榮耀樣式

「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是指什麼?我們可以從《羅馬書》三章23節看起,就是原來我們「虧缺了神的榮耀」,這表示人活得不像人,不像那原來神創造滿有榮耀、也會活出更多像神那樣智慧、能力、美善、榮耀的人;我們不像人了、沒有那個榮耀了,因著耶穌的恩典,我們就重新像人,或者像神的形像。那就是《羅馬書》五章2節的:「我們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我們會因信稱義、會重生得救、不僅自己重回、重新被整容,也能再有那種美、而且活出那種美。這也是《羅馬書》八章29節講到的:「效法祂兒子的模樣」。我們最後會像祂兒子一樣,充滿了良善、智慧、能力、慈愛、公義、光明;我們將來會有榮耀,而現在也不是沒有。我覺得這八章18節應該跟七章連在一起,也就是說七章講到的那些苦楚:「真是苦啊!」跟八章18節以後是類似的。我認為當然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都有這樣的經驗,但基本上是基督徒的:基督徒外在的苦沒有了,因為我們已經進入神的國度,脫離律法、肉體、罪惡、和魔鬼的權柄;可是我們仍然有苦,連馮先生也承認我們還是會經過敵人的土地,事實上我們不是經過敵人的土地,我們同時在敵人的土地,也同時在上帝的土地;我們同時在神的國裡,又在人的國裡;我們已經重生得救,又還活在肉身當中。但是我們也同意先生的樂觀,就是我們知道神在掌權,基本上我們是得勝的。「就不足介意了」就是看得很輕。他講「不足介意」時,下面就花了一些篇幅來描寫我們自己和整個受造物的狀況,這是非常精彩美麗的一段文學:

19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

受造之物在敗壞中歎息勞苦,切切盼望等候

受造之物在盼望,在熱列的盼望。像孟子說的:「大旱之望雲霓」在災情當中、痛苦當中,也是像孟子說的:「南面而征北狄怨,東面而征西夷怨」。好像說為什麼你不先來救我們?我們真是好痛苦!這我們一般不太又這樣的經驗,就是在各方面很痛苦、很痛苦的時候,有個英雄「君調民」地來救我們。我們很痛苦,整個受造之物都很痛苦,他等候!整個受造之物都在虛空之下,都在敗壞的轄制當中,都在嘆息勞苦。你可以從「National Geography」、「Discovery」這些講環境的影片中,或任何一個刊物裡看到,整個宇宙在一種墮落和痛苦的狀況中。你可以用一個最冷漠無情,物理上的一個定律,從古典到現在不能推翻,恐怕永遠也不能推翻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來講這個墮落的世界,就是一切可用的能源是越來越少,這個世界在走向冰冷和衰敗。我也看過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得主Steven Weinberg寫的最初三分鐘(The First Three Minutes)。他在序言講到說,他想到這個宇宙會逐漸的冰冷(雖然這逐漸冰冷可能要不知道多少億年、幾十億年),最後就縮成一個黑洞,什麼都沒有了(照現在所知道的物理是這樣),他說,人生、道德,一切沒有什麼意義。不是這個聰明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才看到了這樣的結論,其實羅素,還有很多的無神論都看到。羅素很早就講到,這世界是一點盼望都沒有。沒有盼望,怎麼辦?羅素說我們要繼續奮鬥。這真是胡說八道!沒有盼望還奮鬥什麼?所以我覺得如果人不信主、基督教沒有復興的話,未來五十年、一百年,一定是佛教世界,因為佛教是把這世界的空、無、悲,講得很有智慧。當然是錯誤的!因為他們不認識上帝!我們一點不覺得這世界是空、無、悲的,我們知道上帝有豐富的恩典。但我們看這世界:環境的污染、沙漠的擴大、河川湖泊一個個的死亡、南極的冰帽慢慢的化掉、南太平洋某個美麗的小島,因為溫室效應慢慢的海洋上升然後被淹沒;我們看到人的怪病越來越多,我們真是非常的難過,我們真是覺得有個共鳴:這個宇宙,保羅說,整個的宇宙就好像一聲嘆息,他把整個宇宙用這個嘆息來表達,實在是很生動。

在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

我們先看整個的受造物在幹什麼?在等候什麼?他「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當然,受造之物有沒有這個盼望我們不曉得,整個宇宙是不是真的有一個嘆息、有意識在嘆息?照現在的科學來講,應該是沒有,這只是我們擬人化的寫法。不過我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科學說宇宙有某種意識,我不曉得,因為在舊約聖經裡也有講:「諸天在歡呼、穹蒼在傳揚祂的手段」、《啟示錄》講「星辰在歌唱」。你說這都是擬人化的描寫,也許是吧,現在科學不同意,但我也不知道聖經裡這麼多擬人化的寫法,是不是也有可能有某種的意識呢?起碼在《啟示錄》講到,最後天使邀請所有的受造物,不只有人而已,所有的都要來讚美主,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純粹擬人化的寫法。不過不管怎麼樣,這裡他描述所有的受造物,包括原子、分子、宇宙、星辰,都在等一件事:我們會覺得應該講的是:切望「神」或「神的榮耀」顯出來,可是感謝主,他說是「神的眾子」顯出來。當然是「神」顯出來,如果不是神顯出來的話,我們什麼都不能做。但是感謝主,保羅這裡真的是說:神的作為顯出,是藉著我們這些「神的眾子」。

「神的眾子」就是我們基督徒

在舊約,很多時候「神的眾子」是講到天使,但這裡明顯的是講到我們這些神的兒女。宇宙在等候真命天子的降生,就是等候我們這些基督徒顯出來。我們今天有沒有顯出一點上帝的樣式呢?有!但這世界好像顯出來更是魔鬼的張牙舞爪、陰險下流。不要說整個宇宙、天文學了,你看看台灣的新聞,哪一天不讓我們覺得是魔鬼在顯出來、上帝沒有顯出來?我們不能不說我們在盼望神的兒子顯出來:我們成為光、成為鹽、我們散發因基督而有的香氣。這是《哥林多後書》二章14節,那是一個顯、顯出來、顯揚那因認識耶穌而有的香氣。《哥林多後書》四章1011節保羅說,我希望不管是生或死,都要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身上常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顯明在我們身上;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出來。這跟「受苦才能得到榮耀」一樣,你要顯出耶穌那豐富的生命力,就要不斷的帶著耶穌的死。耶穌的死,又想到我們前面講的死的定義裡:死包括信靠、順服、十字架,你常常顯出耶穌的十字架,才能顯出耶穌的豐富。你要在你這必死的人身上顯出耶穌的生命,甚至我們愛是對我們周圍的每個人和弟兄姊妹說:死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在你們身上發動。我們不求榮耀和能力,《約翰壹書》三章2「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我們會有一天顯出來,我們會顯得像耶穌一樣。5「你們知道主曾顯現,是要除掉人的罪;在他並沒有罪。」。主的顯現除掉人的罪,我們也希望神的眾子的顯現,不僅是將來在新天新地、主再來的時候,而且在現今天國已經降臨,我們這些天國子民在地上的時候,我們就顯出主的樣式,把罪惡最少不能做徹底的消滅,也能夠因著福音和聖靈的大能,做某種程度的消除。第8「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這說的是耶穌,神的兒子當然是耶穌,但我們不也是神的眾子嗎?我們不也要做這樣的事嗎?第10「從此就顯出誰是神的兒女,誰是魔鬼的兒女。」我們能不能顯出我們是神的兒女?就是不犯罪!當然我們會犯罪,但是我們因信稱義、我們也因信成聖。各位,不僅是天父和天使不斷的想要看到我們顯出祂的榮耀,整個宇宙也等著你做這個一生驚人的表演,把上帝的光顯出來。

20   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

「那叫他如此的」就是上帝。整個宇宙是在魔鬼的攻擊下、是在墮落當中,但那基本的原因,是因為整個宇宙,因著亞當夏娃的罪惡,受到了咒詛。《創世記》只有講:地因為你生出荊棘和蒺藜,但我們可以把這擴大:根據這一節,上帝的咒詛讓整個宇宙都在一種虛空、沒有意義當中。那最有智慧、最聰明、曾經最蒙福的所羅門,當他在遠離上帝的時候,他也有這種虛空的感覺,像《傳道書》所表現的。但我們基督徒的信息從來不是只有負面、不是叫人絕望的;基督徒的信息是正面的。

 21   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享:原文是入)神兒女自由的榮耀。

盼望恢復到原來創造時的真、善、美

「享」就是「進入」。我們進入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脫離了敗壞的轄制,不管是罪惡、是死亡、是虛空,然後我們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得享到上帝的榮耀,也是我們這些神的兒女活出來上帝的良善,叫他們得榮耀。我們的良善不只是讓人出死入生、讓人認識耶穌、重生得救,而且逐漸逐漸我們也希望帶來社會和國家的改變。當然這只有藉著福音,不是藉著其他任何的社會運動。當人越來越不自私的時候,我們希望我們也能夠讓亞瑪遜河,或其他上帝創造的美麗的地方,重新恢復到那美麗的情形,比環保人士想的還要更美;而這個美麗,從虛空、敗壞的轄制到有自由。這個自由也是一種,我們講過的,不是為所欲為,是良善的生命;是美的、是真的、是善的。

新天新地的盼望

我們看到太多在舊約裡講到的,不是個人得救而已,而是整個人類、世界的蒙福。譬如:《以賽亞書》十一章6-9節,講到「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這描寫的正是一個新天新地,或千禧年國度。不管他在什麼時候降臨,是耶穌來的時候就開始、是耶穌復活後就開始、是耶穌再來的時候才開始?前千禧年、後千禧年、或無千禧年,我們不要在這裡有爭執,我們相信一件事:上帝所造的每一個,包括毒蛇、獅子,有一天要恢復到他原來創造時的樣子,是只有祝福、沒有傷害的。但這都要建立在一件事情上,就是人認識了上帝;不僅人認識了上帝,好像遍地都認識了上帝、好像那海洋裡充滿了水一樣;整個宇宙充滿了對上帝的認識、信靠、敬畏。《以賽亞書》三十五章1-2節「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必開花繁盛,樂上加樂,而且歡呼。利巴嫩的榮耀,並迦密與沙崙的華美,必賜給他。人必看見耶和華的榮耀,我們神的華美。」這又是一個擬人化的寫法,曠野怎麼會快樂?乾旱之地怎麼會歡喜?怎麼會像玫瑰開花一樣,而且樂上加樂?因為他們會看到耶和華的榮耀。那是上帝在報仇、刑罰之後,或者在報仇刑罰的同時,施行拯救所做的事。那時:第5節「瞎子的眼必睜開;聾子的耳必開通。瘸子必跳躍像鹿;啞巴的舌頭必能歌唱。在曠野必有水發出;在沙漠必有河湧流。」「在野狗躺臥之處(在恐怖荒涼的地方),必有青草、蘆葦,和蒲草。」「在那裡必有一條大道,稱為聖路。」《以賽亞書》五十一章3節、五十五章12-13節、六十五章17-25節都講到那新天新地,或者上帝在對不是個人、不是以色列這個民族、而是所有的宇宙,所做的這個拯救的工作。《以西結書》三十四章25-31節也講到說:當耶和華親自來牧養,把惡的牧人和壞的、強壯的羊消滅了以後,祂會牧養。祂的牧養是讓祂的山成為福源,「叫時雨落下,必有福如甘霖而降。」這個在舊約就預言的新天新地,《啟示錄》也特別講,在主耶穌再來時就實現;但也是在主耶穌第一次來時,我們就開始看到。

22   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

這是產難之痛,會帶來好結果

「歎息、勞苦」,一切受造物的歎息勞苦直譯就是:一同呻吟。這裡的意思就是指陣痛。這非常有意思,有點像《約翰福音》十六章21「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他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講到我們基督徒在世上會有疼痛,可是我們那非常痛的疼痛,是好像婦人生產的痛。各位,那個痛我們今天是不能想像的,因為今天婦人生產有麻醉藥,比以前沒有麻藥的時候要輕鬆多了,以前是非常疼痛。我看過許多醫學報導說那是人所能忍受、經歷的最大的疼痛。可是這最大的疼痛,在聖經裡講到,有個最好的結果。記得我剛講的苦難嗎?如果我們信靠上帝,任何一種苦難,可以是一個生產之痛,就是這個痛的結果是一個極大、極喜悅的祝福。他完全不記得那個痛苦了,因為世上多了一個人。不過世人的痛就是暫時的痛,以後會有永遠的痛苦。《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我們在世上會有苦難,但這苦難是產難之痛。《使徒行傳》十一章19節,司提反之後的苦難也有好的結果。事實上,整個《使徒行傳》都在講,每次的逼迫造成教會更大的成長。《羅馬書》五章3節,也講到患難生忍耐這類的事。《哥林多後書》七章4節,我們在一切的患難中,分外的快樂。神對士每拿教會講,你還要受患難十天(啟二10),但你不必害怕。

23   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

這句話說到上帝的帶領和拯救。在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死裡復活、聖靈降臨、教會開始,我們看到,原來整個世界都還在虛空、在敗壞轄制、在勞苦歎息、在盼望得到神兒女自由的榮耀,也盼望我們這些基督徒,能夠因著所活出來的生命,而有所改變。而且連我們要去改變這世界的基督徒自己、有聖靈出結果子的,也是心裡還在歎息,我們希望得著兒子的名份,就是身體得贖。

聖靈、初果給我們得贖的憑據

「有聖靈初結果子的」在原文這「聖靈」應該是等於「初果」;初熟的果子,在 《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0節是指耶穌復活;在《申命記》二十六章1-5節是講初熟的東西要獻給主;這裡應該是:聖靈就是那初熟的果子,也就是說我們有聖靈、我們有初熟的果子。為什麼把聖靈說成一個初結果子的?這個「初」等於我們昨天講到的「質」。這裡要抱歉一下,昨天(在八10裡)有一個字的希臘文我講錯了:在《哥林多後書》一章22節、五章5節、《以弗所書》一章14節,那「憑據」小字說:原文作「質」在希臘文裡是 arrabona,不是 hypostasis,這是另外一個被翻成質的字,是《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的「實底」,不過我講的重點還是沒有改變,就是說:當你看到聖靈、得到初果的時候,你就知道會有豐收了,可是初果不等於收成。我也碰到一些傳統的馬來西亞農夫(不知現在食品工業會進步到什麼地步,尤其在我們台灣)跟我講,他說初熟的東西通常不好、他說他不知道為什麼初熟的獻給神;初熟的不太好,後面的才比較好。如果這真是一個普遍現象,就要非常感恩,因為初熟的獻給主,其實是你把爛的給主,你沒有什麼損失,好的都給自己。不管怎麼樣,初熟的意思是有一種信心;「初熟的獻給主」意思是:我一有,就給主,是一種對主的信靠。如果「初果」跟「質」是一樣意思,就是我們還沒有完全得到,但聖靈在我們心中讓我們看到那個果子,我們心中就有一個把握。arrabona的意思就是訂金、就是我給了你,我就一定能得到這東西,但還沒有得到。

歎息卻不至失望

Gordon D.Fee在這方面也講得很好,(雖然他對因信稱義不是很了解,但他很多地方解經是解得很漂亮)他說:初熟的果子、訂金、還有印記(弗一13),都是表示我們在新、舊交替的世代中。新的世代就是耶穌的復活掌權、聖靈的降臨,又還在一個名義上已經過去,卻還沒有完全過去的舊世代;我們是已經得到神的國,又還沒有完全得到;已經脫離敗壞的轄制,卻又還被敗壞的轄制影響得很大。所以我們還有很多的歎息,但這個歎息,我們有聖靈的初果、有訂金、有印記,就讓我們能夠喜悅的繼續前進。

Already but not yet

這個歎息,在《哥林多後書》五章4「我們在這帳棚裡歎息勞苦,」。我們還活在這肉體、世界當中,是在歎息勞苦,但也讓我們更加盼望身體得贖、得兒子的名分。我們已經有兒子名分了,為什麼還要得兒子名分?這又是那已經得到,卻又還沒有完全得到。我們已經是神的兒子,但是那名分的完全實現卻又還沒有,我們清楚看到這取死的身體還在折磨我們,因此23節這「身體得贖」,跟七章24「誰能救我脫離這去死的身體?」可以連在一起。也就是七章跟八章表現出來的,八章再怎麼說也是基督徒的經驗,那麼七章那裡也應該是基督徒的經驗。我再說:我們不否認、我們承認、我們肯定我們是在一個新世代、新國度裡,但我們也說我們還在一個新舊交替之中,而舊的那個勢力是很強烈的。

我們希望身體得贖;我們希望這些禽流感、癌症、SARS、老年痴呆等等這些病不要再影響到我們;我們希望從這裡得到解脫,因為身體給我們很多的纏累,包括引誘我們犯罪。我們已經得贖了,但是還沒有完全實現。

24   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有古卷作:人所看見的何必再盼望呢)﹖

因著信心,我們有盼望

「得救在乎盼望」,我們已經得救了:《以弗所書》二章58節、《提摩太後書》一章9節、《提多書》三章5節,都讓我們知道我們已經得救了,而且我們是憑著信心得救的;憑著恩典、藉著信、藉著我們對神的作為主權的認識依靠而得救。《羅馬書》十章9節:我們是因著恩典、因著信心而得救。那麼,在這裡保羅說「得救在乎盼望」又是什麼意思?我不覺得現在的希望神學說「我們因為盼望得救」是對的,因為希望神學其實是一個非常世俗的神學:Moltmann所講的盼望,是建立在政治制度、馬克斯主義上,絕對不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代贖,所以那是錯誤的。除了這個錯誤以外,如果說我們以為是「因為盼望來得救」,恐怕也對這節經文解釋不當。也有很多的心理學和政治家,當然現在到了二十一世紀,因為人間對科學、還有對共產主義、資本主義的絕望,我看已經不太能夠有盼望了。你看從二十世紀、六零年代開始,甚至從第一次大戰結束開始,那種樂觀進取(就是五四運動的時候),還有在一次大戰前,達爾文主義被人誤解,以為人會越來越好的時候,就開始一直幻滅、幻滅,一直幻滅到二十一世紀這個時候的後現代,他們根本既不相信理性,也不相信進步,所以我說佛教可能越來越得勢就在這裡,因為西方(包括不信主的,和離開主的)這些基督徒,已經不像十九世紀的無神論,滿有樂觀了。他們充滿悲觀,既然不能在政治、科技裡找到希望,甚至他們就反對一切的政治意識型態,不管是共產主義也好、資本主義也好,他們也反對一切的科技,不管是Silicon Valley、原子彈、或核能電廠。然後慢慢走向那些新紀元之類的,然後慢慢會走向佛教。這對基督徒一點不是好事,有很多我覺得幼稚的神學家的看法(:覺得從前的啟蒙運動、大家一天到晚來講理性,這些的結果是把我們的啟示推翻了,現在後現代一天到晚講非理性、反對理性,那好哇,我們得到了朋友。)真是笨得不得了!這些後現代主義者一點都沒有回到真理,沒有一吋接近真理,更遠了!他們是現代的產物,就是悲觀、絕望。我們盼望是因著信心的。這裡「得救在乎盼望」是我們因這盼望得救,應該是指我們在盼望中得救,意思不是說我們靠著盼望得救、不是說希望或者盼望使我們得救,而是我們在盼望中能夠得救;我們已經得救了,我們繼續需要有盼望;我們繼續有盼望而且這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我們現在所有的,實在叫我們還有很多的痛苦。

人所得到的,何必再盼望呢?

「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這也需要說明一下;所見的盼望,很多時候「是」盼望的。你看到了一件貂皮大衣,你就希望有、你看到別人做醫生多麼風光,你就希望你做醫生、項羽還是劉邦看到秦始皇在河邊走很威風,大丈夫當如是也,我也希望我是。這樣,事實上,所見的盼望,對世俗的人還「是」盼望。尤其現在的年輕人,我看到那種手機,我就希望有。所以,所見的盼望「是」盼望!誰不盼望他所見的呢?如果那個所見的是好的。保羅在這裡講的,用一般人的心理狀況來說,我們是盼望所見的。當然保羅的意思要比這深一點,就是:「所見的盼望若得到了,我們就不再盼望了」。這我想年輕人最有這種經歷了:拿到一個手機,你的快樂沒有幾秒鐘。我們強烈的盼望要得到的任何一個東西,這在佈道會、在哲學家、文學家裡,很多都講過:人很大的一個痛苦,就是你強烈盼望,終於得到的東西,很快就不想要了。那也是第五章講到的:「盼望不至於羞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見或想一個東西,然後你盼望,但得到了以後,又覺得我不想再有這東西了,所以就不斷的要找刺激。

 

25   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

 不是消極的忍耐等候

「那所不見的」就是上帝。如果我們能夠盼望那所不見的上帝,或上帝給我們的應許,或上帝在聖經上所講的話,耶穌基督、聖靈也在我們心中作證,我們就能夠忍耐等候。這忍耐等候不是消極的,而是持守上帝給我們的一切,而繼續等候更好的會來。

26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

我們的軟弱是缺乏信心

1825節基本上講到普世在一個悲哀的狀況中,我們很辛苦、非常的痛苦。這辛苦、痛苦要怎麼樣解決呢?在解決之前,他先說要「忍耐等候」;萬物都在痛苦,我們也在痛苦,而我們需要繼續的盼望,忍耐等候。可是我們有軟弱,這軟弱從上面來講就是我們的信心不足;也就是說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肉體給我們的壓力太大了。各位,這實在是你每天每分每秒都在經歷:我們真是軟弱(雖然我們也常常把這掛在口頭上當藉口)、撒但真是強!在教會裡、家庭裡、在社會上,內憂外患多得不得了!這個軟弱,我們說了,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信心;我們沒有信心,所以這些內憂外患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們就被它影響。這是從上文來看,這裡的確沒有太多講到罪惡的勢力,但是那種死亡轄制,我想跟罪惡還是有關係的。

我們的軟弱是不會禱告

根據下文,我們的軟弱就是我們不會禱告。這很稀奇,剛才有弟兄問我,我們應該怎麼禱告?感謝主,保羅這裡就講答案了:我們的軟弱就是我們不知道怎麼禱告。各位,如果你問我的話,我根本不想禱告;我覺得我並不是一個想禱告的人;我是一個祈禱、傳道為事的傳道人,但真的我已經賣給罪了;即使有上帝的恩典、我們重生得救,那肉體,我還是不很喜歡禱告。我覺得在基督徒、在傳道人當中,我們也不是非常想禱告。我們常常禱告會裡面也無話可講,講的都是唸一條條:這禮拜為選舉什麼的,我們真的有那種強烈的對上帝的依靠?對祂的美善的恩感?就像你想要跟你的女朋友講,你像夏天的冰淇淋、冬天的太陽、你沈魚落雁、閉月羞花一大堆。你想讚美上帝嗎?那只有經歷上帝的大愛的人才能常常有,這就是大衛!你在《詩篇》裡看到:耶和華是我的磐石、是我的山寨、是我隨時的幫助,他知道上帝、在他心中有愛,所以他舌燦蓮花可以講出一大堆。今天叫我們讚美主,沒話好讚美對不對?靈恩派的弟兄姊妹有比較多的敬拜讚美,感謝主,但我也覺得從心中的發出的,也不是很多,已經習慣了,甚至有時是一種自我催眠。我不是在笑靈恩派,福音派根本不需要自我催眠,因為都死了,連自我催眠的能力都沒有。我們不能讚美主?禱告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敬拜、讚美祂!我們根本不認識祂,聖靈在我們裡面的工作是這麼小、內憂外患這麼多,所以我們不知道,我們不太感謝祂。我再說,像你談戀愛時,對女朋友男朋友講一大堆話。我不知道現在年輕人談戀愛還會不會講這些,像《雅歌書》:你的眼睛像什麼、我的鴿子、蘋果,什麼都講了。我們會對上帝有一個強烈的認罪嗎?禱告另外一個是認罪:我真是得罪你了、我真是眼淚成河、我怎麼這麼糟糕、這麼會冒犯你、我們在神面前無休止的說我不好。有嗎?我們總覺得是別人不好,而自己沒有什麼不好;我們為人代禱的心是那麼強烈嗎?我看也沒有。我們不知道怎麼禱告,甚至不想禱告,這是我們的軟弱。感謝主,神的救贖,「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

27   鑒察人心的,曉得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祈求。

我們不會禱告

「我們不曉得怎麼禱告」,從這節來看是:「我們也不知道怎麼按著神的旨意禱告」。也許我們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小和尚念經一樣、像《路加福音》十八章那法利賽人在聖殿的禱告一樣,在自言自語。這我也看過不少人禱告是這樣,我看我自己的禱告不少也是這樣。有時候在禱告中定別人的罪,這我們也很有經驗的。有時牧師禱告就是罵人、有時禱告在自我歌頌。我聽過一個父親責備他的兒子:禱告不要說我們、我們,你犯罪是你,不要把我拖進去。我們也常是如此,說我們不行啊,好像謙卑,其實都在罵別人。下次你不要用「我們」,就用「我」,看禱告不禱告得出來。

按著神的旨意禱告

「神的旨意」是什麼?我們如果不會按著神的旨意禱告,要知道什麼是「神的旨意」。《以弗所書》五章17節、六章6節,《希伯來書》十章36節、十三章21節,我們已經講過:我們已經知道神的旨意;神的旨意是我們已經知道的。神的旨意是十誡、是登山寶訓、是我們要聖潔、要傳福音、要愛人、要信靠主。所以,我們已經知道神的旨意,現在應該是遵行神的旨意。那麼應用在細節上時,我們既不知道細節神是怎麼帶領的,所以我們禱告應該是:「如果這是你的旨意,就求你如何如何。」這個「如果」恐怕是靈恩派很不喜歡講的,我看尤其比較極端的靈恩派,像Benny Hinn這些人就說:你不要講如果,神已經給你了。對,神已經把一切給我們了,但是我們怎麼能說神一定會給我一輛賓士轎車?神一定會給我一輛什麼顏色的十段變速的腳踏車?我覺得那就是僭妄、僭越了,不應該的。主若願意,這是一個禱告應該有的態度,不是懷疑、不是信心不足,而是知道我們的渺小、並且我們也不知道在細節上神會怎麼帶領。細節上我們當然可以求,求主醫好我的兒女、求你讓我的丈夫回心轉意、求你讓這次大選能非常合你的心意。我也真的很稀奇,對不起我實在應該不要談政治,但我真很稀奇,為什麼很多人禱告說:主啊,求你讓我們這些選民不要再被矇騙、選出哪一個真的合你心意的候選人。真有這樣禱告的,我真的不知道(不是這次而已)你真知道哪一個合神心意嗎?我知道有些人喜歡某些政黨,我也很稀奇今天在台灣還有人這麼狂熱,好像候選人很好。假如你狂熱的理由是我不要某個候選人當選,那我還可以同意,就是實在都是兩個爛蘋果,選個比較不爛的,那我還可以同意;如果你要覺得說這個人真是好得不得了,那你真是很白癡。

「聖靈的歎息」不應該是「方言禱告」

我們不會禱告,但「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這個歎息,德國比較新派的改革宗kitsman的註釋,還有Gordon D.Fee比較靈恩的,這兩位都講到說這個「聖靈的歎息」就是《哥林多前書》十四章15節的「方言禱告」。我看到這裡也很感恩,因為這兩位都是學者,學者向來看不大起靈恩派這些特異的現象,但他們能很公平的說。雖然我懷疑因為Gordon D.Fee他是靈恩派的,所以他會講到方言禱告;但kitsman這樣講,我覺得他是相當忠於聖經,他的解釋我還是不同意,但他會說,這裡有一個可能,就是聖靈在歎息、是說不出來的歎息,那表示是一種方言、是一種語言不能表達的東西。但我想他們這樣的解釋還是錯誤,就是「聖靈用說不出的歎息」不應該是《哥林多前書》十四章那裡講到的方言,就是不是人類語言能夠表達的東西。因為這是給羅馬教會的信,羅馬教會跟哥林多教會不能一概而論,而且如果真的保羅要講方言的話,他一定會講得很清楚,會直接說:聖靈用方言替我們禱告。而且在《哥林多前書》十四章14-17節講到的那個方言禱告,是一種讚美和感恩,不是代求。然後這裡聖靈的禱告是為所有信徒的禱告,方言只是少數人一種特別的恩賜,起碼在《哥林多前書》十四章是這樣講的。所以我認為「聖靈用說不出來的歎息禱告」不應該是方言禱告。

「聖靈歎息」代禱是代我們表達心意

那是什麼呢?我也不知道,我想第一,這個歎息跟前面兩個歎息是有關連的:也就是說萬物在歎息、神的兒女也在歎息、聖靈也在歎息。我認為這裡就像《哥林多前書》二章講到的:聖靈是參透萬事的。當然那是參透神的心意,可是奇妙的是聖靈的參透,不僅知道神的心意,聖靈也知道我們的心意。這個太棒了,聖靈在替我們禱告的時候,一定要把我們的心意表達出來才行。各位,所謂民意代表,就是他要能夠代表我們的心、知道民間疾苦:我們這裡要不要修高速路、那裡要不要開一條運河等等。他知道我們的意思,所以他把我們的意思在議會裡確確實實的表達出來。不只民意代表,官也應該這樣,人民的公僕,他把人民的心意表達出來。(當然我們也說民意不一定是對的)。我們不喜歡的民意代表,就是他沒有表達我們的心意,他是在自肥。所以如果要代禱的話,他需要能夠把我們的心意表達出來。這可以有很多的例子:你去請人替你提親,他提的結果是叫對方不要嫁給你,那不是白提了。

「聖靈歎息」代禱也修正我們的禱告

聖靈能夠表達我們的心意,但是也不能只是我們的心意,因為我們的心意常常是錯的;我們可能有很多是出於私慾的禱告。就像《雅各書》說的:我們得不著,是因為我們妄求。所以禱告要蒙神垂聽,要合神的心意。這裡聖靈所做的工作,又跟基督非常像:人神之間的中保,既能完全代表人、又能把神的旨意表現出來。所以他只好用一個說不出來的歎息來表達,就是用一個很文學的字眼,又能跟前面講的萬物、我們都歎息連在一起。那個歎息包括我們很多的痛苦、受造物的痛苦,我不知道聖靈在這裡是不是真的也把亞瑪遜河雨林的歎息表達出來,向天父禱告;是不是也把一個生下來是殘障的痛苦歎息也表達出來;是不是也把基督徒看到教會被焚燒、教會的黑暗、自己的軟弱的歎息也表達出來,如果是聖靈的話,應該這些通通都表達出來了。而祂表達的時候,又不是照著我們的私慾,而是照著神的旨意在替我們求。非常奇妙,我們知道耶穌也在寶座旁邊替我們求。所以各位,耶穌和聖靈在天上一個重要的工作是在為我們禱告。聖靈在地上有很重要的工作,因為在帶領教會,讓我們認識神;認識聖經;認識聖父、聖子、聖靈、十字架;讓我們在生活中有能力,能過不自私生活;讓我們跟耶穌聯合。聖靈在地上有工作、在天上也有工作。當然,聖靈是無所不在的,對祂來講也沒有任何時間上的差距。耶穌基本上應該是在天上工作的,因為祂離開我們,祂去在為我們預備地方。真的要講的話,就是祂一直在天上幫我們蓋一零一,當然也不是在蓋房子,因為這也是剎那間,神早就預備好的。不過祂也有講祂在為我們預備地方,其實也在預備我們,因為我們住的地方就是我們自己;我們住的地方就是基督的身體;我們住的地方既是基督的身體,就是教會。所以耶穌在天上為我們預備地方,也藉著聖靈或藉著祂的話,在地上把我們這些材料預備得更好;把草木禾稭都去掉、金銀更多的火來煉、葡萄樹修剪得更好,結果子更多。所以祂在天上也在預備我們,不過另外一個就是祂在天上為我們禱告(當然祂也有在管理萬有)。這個當然不要說我們就不需要禱告,因為神的意思、合神旨意的禱告,神的一個基本的旨意就是我們要禱告!包括要認罪、要祈求、要讚美祂;我們的生活就是一種禱告、就是在一種依靠、頌讚、讚美、感謝、代求的態度中來進行生活裡的每件事。我們禱告不是只是閉起眼睛、雙手合十的外表形式,而是希望在工作中,甚至在睡眠中,都是把自己交託在神的手中的。

我們也要禱告

聖靈在為我們祈求。人不是被動的,聖靈的禱告合神心意,也合我們的心意,因此我們的好的禱告,必須也是出自聖靈、也是出自我們自己。我一再強調,我是非常強烈的強調神的主權。我也覺得在聖經裡、在教會歷史上,最強調一切都是神在掌權的人(最強烈的奧古斯丁、或加爾文、或反伯拉糾、反行為稱義的人)也非常強調人的主動的責任。我們絕對沒有絲毫貶低人的責任和主動,包括你得救前、得救後:你的犯罪是你自己在做的,雖然這在神的預定中;你的得救是神在做的,雖然這也在神的預定中。我們不但不排斥,我們更強調人該有的責任,奧古斯丁和加爾文和古典的天主教也都是這樣講的,沒有一絲一刻我們可以不要禱告;沒有一絲一刻人的意志是在一種被強迫的狀況中。我也想到另外一個舊約的禱告,雖是負面,但也是這樣,就是巴蘭的禱告,或者巴蘭的祝福。他有四次詩歌,在聖經其他地方包括《約書亞記》講說:神把他的咒詛變成祝福,但是你看《民數記》記載,那四次都不是好像巴蘭口中正要說出惡言,神把他的舌頭扭曲了一下,不是這樣。神從來沒有這樣工作,神做了奇妙的工作,讓巴蘭在看到以色列的時候,他心中就發出這種讚美。也就是:這神做的、也是巴蘭那時被聖靈感動所說出來的話。只是非常可惜,他雖然有這樣的經驗,但後來又被貪婪勝過。我之所以提巴蘭,就是我們不久就要講到的:神的權能、預定、揀選,都一絲一毫不是說我們是在那種絕對被動、被迫的狀況中;不但不是,越是神的拯救臨到我們身上,我們越不是這種被動的狀況。你在罪惡裡面,還常常被魔鬼壓得喘不過氣來,但即使是那樣,我們自己還是有我們該負的百分之百責任。

28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神使萬事都互相效力

這大概是《羅馬書》最常被背誦的一節經文,就是「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但我們通常也只背這一句,下面的預定、被召就不背了。28節主詞是神,所以應該是「神使萬事都互相效力」。我們也要注意這句話結構並不是說:「愛神的人能得益處」有個條件是因為他們愛神,不愛神的人就不能得益處,萬事就不會為他們效力。我們按文法來看是:神使萬事都互相效力,而這些人之所以愛神,那是真的,是因為神先呼召了他們;他們能愛神而得到神的幫助,是因為神呼召他們的結果。我們總是要把神放在前面,邏輯上、時間上,都要放在前面,雖然就我們的感覺,好像是我們受感動願意去信上帝,事實上這是神在萬世之前的一個旨意。

「愛神的人」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愛神的人」是誰?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召」是神發出的聲音,神按著祂的旨意,叫哪個人,萬事就會為他效力;叫哪個人,哪個人就能夠愛神。神按著祂的旨意「召」人,在加爾文神學這叫做「有效的呼召(effectual calling)」。就是:那個呼召臨到人的時候,人會悔改。神有「普遍的呼召」臨到每個人:你們要悔改、信耶穌。但神特別「有效的呼召」臨到那人時,那個人就會撇棄一切來跟隨祂。神這呼召創造了世界、對亞當也有提醒;上帝的先知不斷的呼召以色列人悔改;耶穌也呼召人來跟隨祂。蒙召的人就是蒙拯救的人、蒙召的人就是來跟隨祂的人。蒙召得救、以及蒙召跟隨祂,這在我們今天有分開,在聖經裡是沒有分的。「萬事都互相效力」萬事都會做奇妙的工作,彼此做各樣的事情。

上帝掌管一切大、小、好、壞事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上帝是不是讓惡發生的上帝?在傳統的神學裡會說是,但上帝不必被責備。有兩個古典神學家:一個Anson說上帝是不能責備的;上帝是the Cause of thingsbut God is not blame worthy. 另一位Jonathan Edwards,更典型講神預定的神學家,他說God cause everything including evil,但不可以責備祂。我是覺得如果我們要說上帝掌管每件事情的話,上帝就一切都在掌管,不管是好的、壞的。因為如果說上帝管這個,沒有管那個,邏輯上說不通,祂管一切的事。這在第九章講得更多,我們先來講「按祂的旨意」,也就是人的得救,或這世界上每件事,如果我們要追根究底到最後,那就是上帝的意思是如此、上帝定意要這樣做。你說九一一、九二一為什麼發生?為什麼陳水扁當選總統?為什麼會有沙塵暴?大事、小事、每件事,你可以從科學的、人文的角度來講為什麼會這樣;你可以提出十個、一百個理由,我們基督徒不會否認的,如果他真是合事實的話。但我們會說:這所有的原因的背後,有一個原因,是我們人不能測透的,就是神的旨意如此;一切事的終極原因都是神要他這樣,他才這樣、神不要他這樣,他才不這樣。如果不是這樣,如果任何一件最大到最小的事的發生或不發生,有在神旨意之外的,那這就不是神,然後在神旨意之外的那個東西,那就是神了。那他太大了,哪怕是神掌握了這世界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有百分之零點零零零一,包括一個麻雀掉在地上、上帝不小心打盹了,飛機撞上大樓。管他是百分之零點零零零一,或是百分之九十,只要有一件事情,這個宇宙古往今來、古今中外所有發生的最大到最小的事,只要有一件事情不在上帝的掌管中,各位,你會不會覺得那真是比上帝還大了?因此我不能不說:(從邏輯來說,你說那不重要,就從聖經的經文來講)每件事都在上帝的旨意之中!我不能想像會有「如果我們相信神是全能的,卻有些不在祂的掌管之中」的情形。

祂旨意要呼召誰,那呼召就有效的臨到那個人。當然我們人能看到的可能是:剛開始接受,後來又拒絕,又接受了,然後有一段時間比較熱心,有時比較冷淡。他會有什麼變化,那是我們人能看得到的,雖然也都在神的旨意進行中,但是在還沒有發生的時候,我們不知道神的旨意是什麼。

29   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

神「預先知道」就是「預先的揀選」、「預定」

「他預先所知道的人」這在先生的註釋裡講的很清楚:「預先知道」「知道」的意思在希臘文希伯來文裡,都常常是一種強烈的愛,所以「預知」就是「預先的愛」,甚至我們可以了解成「預先的揀選」。《彼得前書》一章2節:「預知」跟「預選」可以是同樣的意思;《彼得前書》一章20節「預知」跟「預定」可以是一樣的意思《使徒行傳》二章23節「預知」跟「預定」也可以是一樣的意思。因此先生(雖然他後面的立場比較接近Arminians,但這裡是非常加爾文的)他認為預先所知道的,跟預先所定的沒有什麼衝突(但這在很多Arminians阿米念派的神學家認為有衝突)。

「神只是預知,沒有預定」的說法不通,可以是異端

現在要談一個很頭痛的事(也不是那麼費解):是關於預知、揀選、預定。有些人覺得我們不能說神預定了一切的事,因為如果神預定了一切,就表示一切的壞事也在內。這可以舉出億兆的例子:當嬰兒生下來,有這樣、那樣的病,他怎麼會這樣?當他在腹中成長的時候,神在哪裡?好人受苦的時候、牧師被撞死的時候(當然牧師不一定是好人),神在哪裡?我之所以要囉唆,就是這例子我常常被人家問,但實在你不必舉例太多,從《創世記》一直到《啟示錄》、從上帝創造世界一直到主再來,有許多的不知道:如果神是全能的,為什麼會這樣?然後我們就對上帝有很多很多的抱怨:神為什麼把我造成這樣、神為什麼那樣?如果你真的要問這問題的話,就信不下去了,因為太多了,每件事都是這樣,你永遠可以想出神可以做更好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就在想說:神沒有預定。這在早期很多時候是異端,我特別要說,天主教、基督教在十七、八世紀以前,主流的通通都說一切都在上帝的預定當中。這有一些對天主教不夠了解的神學家會講得不正確,天主教正統的講法(天主教現在的神學家不一定這樣講)是神預定了一切,不管是什麼,一切都在神旨意中,因為神是全能的。但這講法很多人不同意,因為這樣神太殘忍了,所以就說成:神沒有預定一切、神是預知一切,祂的預定就建立在預知上。現在頭腦要清楚一點。他們說:神不是預定這小孩生下來要是小兒麻痺症、或在戰區一個孩子被地雷炸斷一隻腳,以至於他一輩子非常痛苦(這還是一個小邪惡,還可以想出億萬個更強烈的邪惡);他們說:「神沒有預定這些事,神只是預知這些事。如果神預定這些事,神就太壞了;如果神只是預知,神就沒有多壞;神沒有促使這件事發生,神只是知道這件事發生;當神知道這件事一定會發生時,祂就預定他會發生。」這是這些衛斯理宗,還有要替上帝化妝(不是抹黑,而是塗白)的這些神學家做的事。我在很多神學課上,跟神學生也跟基督徒講,因為我們基督徒也會犯同樣的錯誤,就是你千萬不要想去救上帝!各位,上帝是我們的救主,我們不是上帝的救主,不要救上帝!所有的異端就是想要救上帝:上帝這樣太壞了,我們要把祂打扮得好一點。不要救上帝的做法,就是你千萬不要創造上帝、不要去造就上帝。你要記得你是被上帝造的,你不能造上帝;你要記得人是按著神的形像造的,神不能按人的形像造出來!所有異端的神學家,都是不按著神的啟示來講神,而是按著人心所想的來講神。所以我也反對本色神學,什麼一大堆怪裡怪氣不是聖經的神學,我都反對。我們本色是墮落的,英雄本色就是墮落本色,我們怎麼能本色?應該你的文化被聖經來改變,不是聖經被文化來改變。我真不懂為什麼這麼多神學家還自認為是忠於聖經的這樣講,聖經根本講到我們祖先的遺傳是虛枉的(彼前),我們怎能從我們墮落的祖宗遺傳裡,來把耶穌打扮得比較像孔子、馬克斯、或聖誕老公公呢?我們應當根據聖經告訴我們的上帝,記得一開始講《羅馬書》時就說了:真神是神啟示出來的;假神是人想出來的。所以我不是在講一個很難的神學,我是在講你們的生活,當然這也是可以變成很深的神學。你不要一天到晚想神應該是怎樣,你要從聖經告訴你神是怎麼樣的來認識。那今天很多神學家、牧者就這樣說:神是聖誕老公公,好得不得了。我也希望神是聖誕老公公,就跟你很希望老師都給你A+一樣;我也很希望我要什麼,神就給我什麼,可是這種你想出來的,那就叫偶像,不是真神!哪一個基督徒不是:重生得救、有聖靈在我們裡面以後,我們不斷的需要靠著聖經、靠著十字架,不僅修剪我們的個性,也讓我們更了解神是誰。因此你看很多聖徒的經驗,像保羅甚至主耶穌的人性,也需要在不斷的在「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當中,對神有更多的認識和信靠。一切都如你願的時候,那有問題。

剛剛說到:有些人覺得神沒有預定,只是預知。據前面所講,你是否會覺得荒唐?就是我們把神的權力、能力、智力稍微縮小一點,開始來造一個神。當然我不能說衛斯理宗是異端,他們也是很愛主,但我覺得他們就是頭腦不夠清楚、對聖經的權威不夠肯定、邏輯的能力不夠強。如果從邏輯來講,神是全能的,你怎麼能說有什麼東西是在神的控制之外呢?那怕只有一點點,也是不能。你說神沒有預定那小孩受苦,神只是知道他受苦,然後就這樣來計畫世界,你覺得這真的解決了問題嗎?不但沒有解決,我覺得這樣神更不可信了。如果預知有一個小孩是聾子,在鐵軌上玩,我看到一列火車從後面來了。我預知,如果nothing happen,火車煞車不及,小孩又不知要跑離軌道,我預知如果我不做任何事,火車會把那小孩碾死。我預知可是我do nothing什麼都不做,你要信這個神嗎?神預知這世界會有很多的醜惡、罪惡、災難發生,但祂完全不做任何事去改變,你要信這個神嗎?所以Arminians把神描述得更壞:祂預知,祂卻不能改變,那不改變只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祂很壞,祂不想改變,那這個神不能信;第二個,祂不能改變、祂沒有能力改變:「我自己也是殘障人士啊,沒有能力救你,我知道火車快要撞上了,但我叫你,你又聽不到,只好看著火車碾過,我心裡好難過啊」。這是這二、三十年來,不管在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裡面,包括有個拉比Harold S. Kushner寫「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的時候,所講的一個神觀:就是「上帝的受苦、受苦的上帝」。通常傳統、正統神學講「上帝受苦」是講上帝的愛和全能、耶穌在十字架上替我們受苦,這「受苦的神」並不是一個很無奈的神,而是祂真的是道成肉身為我們受苦,為要除掉苦難、為要拯救我們。可是現在這些神學家講到「上帝受苦」呢?就是照人的想法而造的神了。他們的講法就是:我們不希望神那麼全能,因世界上又有那麼多苦難,這怎麼講呢?所以就是上帝看到這世界很多苦難,但祂也愛莫能助,因為我們不能說祂是全能的,對不對?如果說祂是全能的話,祂就太壞了;全能的話,祂怎麼沒有改變這些?所以就只好說上帝不是全能的;祂全知而已;但祂愛莫能助;跟你一掬同情之淚;跟你一起受苦;看到你的腿被炸斷,祂也很難過,但祂沒辦法。這樣就讓這些神學家、牧師,還有像那背道的Harold S. Kushner這種猶太教的,覺得舒服一點:「上帝沒那麼偉大,但上帝也是一個受苦的上帝;上帝看到我們在受苦,祂也一掬同情之淚,如此而已。」各位,我不要信這樣的上帝!這也不是聖經講的上帝!我不要信一個上帝,祂知道我們會受苦,而居然不做任何改變;我也不要信一個上帝,祂知道我們受苦,祂沒有能力來改變。如果你說上帝只是預知,而不是預定一切,並沒有解決問題。當然,講預知的人會說,那你說上帝預定火車把他撞死,那不是更壞嗎?我不覺得是更壞,最起碼我說:只是預知的上帝,是我們很不能接受的上帝。最起碼我們講到,如果上帝祂預定了一切事,我們還能夠想辦法去解釋、還從聖經上有解釋的可能(因為這有聖經的根據);而你只講預知的話,就連解釋都沒辦法解釋,就只有這個解釋:這個上帝要不就無能、要不就殘酷。你說不!祂很有能力啊!那我們這樣講:有個上帝,祂沒有預定、也沒有預知一切,祂就是有能力,看到火車要來了,像超人一樣,一手就把火車擋住了(好偉大還可以拍電影)。你覺得這樣的上帝要信嗎?你如果邏輯的想像力再強一點,就是這個上帝每分每秒在擋火車;這裡有一個颱風了,趕快要想辦法把颱風消滅;那裡有個地震了,趕快要消滅;這裡有一座樓要倒了,趕快要去救出被壓的人。很像超人,但這樣的上帝也太忙了一點,而且這樣的上帝如果祂能夠讓颱風、火車、地震、一切的事情,在祂全能的命令下被擋住,祂的能力在這些事情開始發生的時候,祂為什麼不去擋住?你說,好,那我們就把上帝的能力擴大一點,在樓要倒時就一手把它推回去,而不要在倒了以後再把人救出來。如果你要讓上帝這麼偉大,那為什麼不讓上帝偉大到連地震都在祂控制之下呢?如果你要合邏輯、合聖經的給上帝能力,祂就必須是全能的。在還算正統的衛斯理就說:把上帝說成是全能的太壞了,上帝是全知的。這裡還沒有覺得是異端,因為他們還覺得是上帝掌管一切,只是我覺得他們神學內部的矛盾很重。過去二十年,華神學生應該知道,有種Open field開放神觀,那就是異端;而這正是講全知(想要把上帝的能力限制不是預定,而只是預知)必走的一步路。因為,就像我剛講的,如果上帝預知一切事而祂不去改變的話,要不祂就無能,要不祂就殘忍,這樣的結果他們自己也不能滿意,就必定發展出進一步的說法,所以過去二十年從福音派裡產生的Open field開放神觀的神學家就說:連預知神也不都預知、祂不是都知道的(連「全知」都沒有了)。他們到現在基本上還保存著上帝是全能、全知的,不過嚴格的說,祂也就是不知道。那按邏輯推下去,如果祂只知道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有百分之一不知道,我們可以繼續問:那為什麼不是百分之二不知道?祂實在是不知道這小孩生下來會是白癡,如果知道祂一定會補救,那祂為什麼不知道?祂只知道這裡、不知道那裡,已經不是上帝了。然後你如果這樣推下去、這樣來造神的話,你就會慢慢造出一個神:祂不是百分之一不知道,祂是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百都不知道,祂跟我們人一樣,甚至祂比我們人還差:祂是我們人造出來的,祂什麼都不知道。各位,不能夠造神!你只能信神!是神造你,不是你造神;不是你救神,是神救你。我們承認預定論有很多需要解釋的事,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把這問題解決,我應該不能,因為這麼多神學家都不能解決,我能講了你們就明白嗎?我覺得有困難,不過我會藉著我這幾十年的思想,來看看能不能幫你了解。

神預定我們得救,也預定我們效法基督

現在回到經文,如果照文法來看「神預先所知道的人」「神預先所預定的人」沒有什麼差別。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是祂預先定意就要愛、要揀選的人,祂就要做一件事:祂就要「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這一點又是很多加爾文宗的神學家忽略的地方了。當保羅在講神預定這個人後來要蒙召、要被祂揀選、要成為祂的兒女、萬事要互相效力為這個人幫助、神預定會愛他的時候,他又用了一個加爾文宗很不喜歡用的字就是「效法」「效法」就是人的責任,每一個被神預定的人,我們是會效法祂兒子的模樣。這又是很多人說:如果神預定一切,那我幹嘛禱告?神預定我禱告我就禱告,神不預定我禱告我就不禱告;如果神預定考大學,祂預定我考上我就考上,祂預定我不考上我就不考上,那我幹嘛讀書?這些都是懶人理論!這在第九章會多講一點,現在先提一下:「預定」一點不妨礙人的自由意志、一點不妨礙我們人這邊的事情,因為我們看不到神怎麼預定!但我們知道神所已經啟示出來的話,就是《申命記》二十九章29節說的:「隱密的事是屬耶和華」。神預定,那是神的事,我們不知道,但「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就是神啟示出來的話,永永遠遠屬於我們;你知道的就是上帝的話,你要照著上帝的話去做。所以,我們為什麼要禱告?第一個,神命令我們禱告,我們當然應該禱告,這是啟示出來的。你會說神如果預定我不禱告,我就不能禱告,這我也知道,但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神預定你禱告或不禱告;你知道的是神啟示出來的話,是要你禱告的。所以,為什麼不用你遵行神啟示出來的話,來證明你是一個預定得救的人,因為你在禱告;而要用你的懶惰、不想禱告來證明你是一個預定不得救的人?以此類推,每件事都是這樣,你為什麼不用神已經啟示出來的,就是你應該用功上進的話,你遵著去做,然實踐了神預定的事,就是你考上大學;為什麼你要用懶惰、不聽上帝的話來,實踐上帝預定你考不上大學?我的意思是說:從神那邊,是神主動、神預定;從人這邊來看,操之在你,這兩個都是真的、都是對的。到第九章以後會再詳細講。在這裡就是說:神預定我們得救、神也預定我們要效法祂兒子的模樣,就是我們要有耶穌的榮美「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你知道耶穌是你的救主、是你的主、是你的新郎;你知道,耶穌是你的哥哥!祂是長子、我們是次子;祂是首先復活的,我們是跟著要復活的。那我們就要有基督的樣式。

30   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

 我們稱義、得榮耀,都是上帝的作為

「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在神的預定當中,祂有一天會呼召他們。這呼召不一定是某年某月某日我們受感動的那個經歷,也不一定像保羅在大馬色的經歷,總之,這是上帝用祂奇妙的旨意感動我們來跟隨祂。有的人有特別的經歷,有的人不一定有特別的經歷,不要把神的呼召說成是一種固定的、特別的經歷。但是,是神的工作在我們心中,使我們願意去信靠祂。「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不是講信祂,是講稱他們為義,就是我們信靠祂,祂就稱我們為義,因信稱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你看這裡保羅特別強調的是,除了29節講到「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特別講到人的責任之外,其他都在講到神的作為。那麼那個「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也就夠我們知道:在神一切的預定中,我們的責任、和主動不能減少。可是他真的沒有講到:所召來的人又使他們有信心,或者讓他們信耶穌;也沒有講稱他們為義的人就要使他們成聖。為什麼沒有講這些?我想他要強調這一切的事情是上帝在做的。包括28節講的「萬事互相效力」是上帝在做的;上帝使萬事互相效力;上帝在呼召人;上帝預先、知道某些人,要愛、要揀選某些人。上帝預先定下來,然後祂就呼召他們,所以「稱義」和「得榮耀」這裡特別是表現出是上帝的作為。

「成聖」一般來講是聖靈的工作(彼前一2);「成聖」也是我們在基督裡的工作(林前一2)。「成聖」跟「稱義」,就這個意義來講,可以說同樣是聖靈、是基督的工作。不過「成聖」比較講到是一個品格上的工作、是一個逐漸的過程:《羅馬書》六章19節,是生活中我們自己要把肢體獻給神的。所以「成聖」裡含有我們自己的工作。成聖最後是得榮耀;成聖是稱義;成聖是逐漸成聖;成聖是得榮耀。稱義和得榮耀都在這裡講了,所以他不必再講。我們自己逐漸成聖,那強調我們的工作的,不是保羅這裡所要強調的,這裡他要強調上帝的作為,所以這裡沒有講成聖的部分。

「救恩的次序」

30節這段話叫做「救恩的次序」。有些神學家喜歡講到說:神先預知,再預定,再呼召,再稱義,再得榮耀,五個步驟。我是覺得我們人生不需要一定是這樣,有些改革宗的神學家很喜歡討論說:我們是先相信,再重生;還是先重生,再相信?是先悔改,再重生;還是先重生,再悔改?各位,對你來講,可能問這問題都是神經病,都需要不是重生,而是腦袋新生一下。不是不可以問這些問題,但我覺得神學家也忽略了一件事,就是我覺得每個人的得救和得救的路,不一定是一樣的。都是神的作為,有些人可能就是糊里糊塗、矇矇懂懂的信了耶穌,也沒有認罪、悔改,也沒有很多的感動、大哭,可能他在信主受洗了以後,越來越覺得自己是罪人,後來也有個特別的經驗,讓他認罪悔改。也許他是在重生得救後才有個認罪悔改的經驗、也許他是先認罪悔改,然重生得救,我們不必太講究每個人的經驗是什麼,我們強調:每個人做的每一件更親近上帝的事,都是神在做的,就好了。所以保羅在這裡講到一個最實用的基督徒生活,又把這最實用的基督徒生活跟最深、最費解的神學連在一起。保羅這真是一個好的神學,事實上每個神學都應該跟生活的實際連在一起。我們生活中不是天天歎息,天天甚至不知道怎麼禱告,天天覺得苦惱?保羅說,有聖靈幫助我們;然後聖靈會幫助我們,這是神永恆的計畫;在神永恆的計畫裡面,我們最後會得榮耀;然後他從這永恆計畫裡,又立刻跳到我們現實的生活:31節。

上帝的愛(八31-39

31   既是這樣,還有什麼說的呢﹖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

 神預定我們在困難中能得勝

「既是這樣,還有什麼說的呢﹖」就是我們除了感恩,除了讚美以外,我們還能說什麼?不能有任何的抱怨了。當然我們今天的生活中還是有很多的抱怨,而且很多的問題。他說神已經有一個永恆的計畫,我們還說什麼?各位,如果你了解加爾文宗、或路德宗、或天主教(就是傳統的講預定論講得好的)就知道,像保羅這樣講「預定論」,就不是像我們講的:我已經被預定得救,我可以隨便了!或是我已經預定不得救,就不要努力了!預定論,起碼在《羅馬書》這裡講到的,是叫你有一個得勝的生活,而且是在所有的挫折困難中,你有個得勝的生活。神是幫助你的!萬物都在歎息你也在歎息,但是神是幫助你的。神如果站在你這邊,誰能敵擋你呢?當然,誰能敵擋你呢?很多時候我們覺得魔鬼會敵擋我們。我們在下面看到這一段最屬靈的、最感動或最常常講到的一些經文,再一次要建立在神永遠不改變的旨意中,在萬世以前的旨意中,這是不能動搖的。那麼,預定論叫我們對我們的得救、得勝,有個確據,而且是要一個謙卑的態度下的確據。我承認很多加爾文宗、路德宗都在這上面有失敗。「神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神怎麼幫助我們?你又回到十字架了!什麼都要回到十字架!不是字句上一定要回到十字架,或生活上你每天一定要去看釘十字架耶穌那幅圖畫,而這是表示聖靈在你心中佔據你主要的地位(甚至全部)。

不要去想神隱密的預定

路德這一點也講得比加爾文宗好,路德完全相信神預定一切,跟加爾文宗一樣,好的、壞的都是,甚至可以講得比加爾文宗更強。路德說:你不要去想這些(關於預定的事)啊!他說你想這些會叫你發瘋、恨上帝的。我也承認,如果你一直去想上帝預定一切,真的環境會叫你發瘋。他說:你要去想上帝的啟示。路德的觀點就是很強調神把自己啟示出來,但在啟示當中,神自己也是隱藏的;神在啟示之後,自己也是隱藏的。什麼叫「在啟示當中,神自己也是隱藏的」?神啟示出來自己,就是神在十字架上,可是雖是祂在當中把自己啟示出來,我們看到十字架,很難想像這就是上帝,要憑著信心我們才知道,(所以是隱藏的)。另外「神在啟示之後,自己也是隱藏的」就是:神啟示出來的,就是聖經,就是叫我們怎麼做、怎麼做,但在這啟示後面,祂有預定。但我們不知道神啟示出來的聖經後面,有祂預定的旨意,那是永遠屬於上帝的。路德說:你不要去問,那是隱密的事,是永遠屬於上帝的。你承認有這事就好,你不要去問,顯明的事你去抓住就好。顯明的事是什麼?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死、是耶穌從死裡復活、是整個的聖經、是你知道上帝的慈愛和憐憫,知道這就是上帝。他承認:啟示出來後面的那個上帝、也就是預定一切的上帝,跟啟示出來的上帝,是同樣一位上帝。但啟示後面的那個上帝你不要去問,因為那個去問就真是預定、計畫使得猶大賣耶穌,又把猶大丟在地獄裡的那個上帝。你去想的話,真的會恨上帝。不要去想那些!你就想、就定睛在那啟示出來的上帝,就是十字架上的耶穌。這也是保羅在這裡說的,你馬上會想到神預定,這預定很不公平。你要想到神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

32   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

神定意要愛我們

有人會把這段話跟《創世記》二十二章,亞伯拉罕不愛惜自己的兒子連在一起。有可以相連之處,因為都是兒子,也都是父親好像要消滅自己的兒子;但是又有不可以相連的地方,就是有不同:亞伯拉罕,神要他獻上兒子,是要他有信心;神自己獻上自己兒子,嚴格的說,不是信心,而是祂對世人的愛。亞伯拉罕獻上兒子,是對神有信心;神獻上自己兒子,純粹是對我們的愛。那神為什麼不愛惜自己的兒子?我們不知道。亞伯拉罕不愛惜自己的兒子,是因為他順服神,神為什麼不愛惜自己的兒子?我們不知道,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就是:這是神的旨意!那神為什麼這樣定?我們說不出來。就是你問問題,你可以一直問、一直問,問到最後,就是:這是神的旨意,不能再問神為什麼這樣了。像有時小孩子不聽話,問媽媽為什麼我要早起?這對你身體好!為什麼我要吃這個?因為對你好!為什麼我要這樣、那樣?因為對你這樣、那樣好!為什麼這樣會對我那樣好?媽媽有時不耐煩了,講到最後就說:因為我說的!你不要再問了!各位,我們對上帝也是,到最後就是:因為我說的!因為這是上帝的意思,你就不能再問了。事實上,如果你再問,那又是一種伯拉糾、又是一種違反因信稱義,姑且舉這樣的例子:你問,為什麼神揀選我?你如果一直問,問到最後就是:這是神說的、神無條件的揀選,沒有原因,起碼不是因為在我身上有什麼優點神喜歡我,以至於神揀選我。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的優秀就在神的揀選之前了,神是因為我好所以揀選我。在傳統神學裡,非常強調神的揀選不是你好,就是祂的旨意。那我們可以很謙卑的說:感謝主,不是我好,是神的旨意。不過有些同樣的事我們在第九章會看到,同樣也不是因為法老的壞,神棄絕他。揀選和棄絕,通通都是神的旨意,都不是在人身上找到理由,如果你的思想夠邏輯的話,你會同意這是一個很合邏輯的推論。不過我們現在回到牧會裡面我們會碰到的:神為什麼不愛惜自己的兒子?我們真的不知道神為什麼不愛惜自己的兒子;我們真的不知道神為什麼要救我們。從聖經上來推,神可以不救我們的;從邏輯上來推,神也可以不救我們。這個世界沒有我們、將來在天堂沒有我們,對神毫無損失。我們知道一件事,就是天使墮落,神也沒有救天使。我們只能說祂很愛我們,這是一個不能了解的愛;這是叫我們下跪、敬拜、傳揚上帝的一個基礎,就是我們不知道祂為什麼這樣愛我們,我們找不出理由來。祂如果把最好的兒子都捨了,祂也會「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和基督一起賜給我們:好東西會給我們;壞的事不會臨到我們。

 33   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有神稱他們為義了(或作:是稱他們為義的神嗎)

 任何東西不能控告我們

這如果你看很多聖徒痛苦的掙扎,包括寫天路歷程的本仁約翰,還有很多在靈修學上講的經過「靈魂黑暗之夜」,或者從我們基督教的,講得簡單一點就是十字架。有很多的聖徒曾經經歷過被魔鬼的控告,像Boniun就經歷過:你不能得救;路德也經歷過:你不是一個得救的人,上帝沒有揀選你,因為你這麼敗壞。我相信我們今天雖然這樣自省的人不多,現在一般人的敗壞是太厚臉皮了,不是良心過度敏感,是良心都遲鈍了。像路德或這樣的人可能比較少,但是我們仍會碰到這事、我們仍會被控告:我們真是神的兒女嗎?有首詩歌:耶穌是否仍然看顧我?我們會這樣問的!你失敗打擊太多時,你會問的!你不要以為你很剛強。看到神的話:任何人不能控告我們。這在《啟示錄》十二章10節也可以看到:那個撒但,是晝夜在神面前控告我們。這控告在 《約伯記》也看到:牠的控告是生效的,神真的照著牠的控告去做了。在《撒迦利亞書》三章1節也看到:大祭司旁邊,撒但不斷的控告他。而且我可以跟你保證一件事:魔鬼是說謊的,但是魔鬼在上帝面前對我們的控告,每個字都是真的,因為牠在上帝面前不會說謊,上帝都知道都是真的。在《撒迦利亞書》還看到:結果被責備的不是大祭司約書亞,是撒但。這裡我們又看到十字架上的愛了,因為耶穌的義袍加在我們身上,我們因信稱義,牠不能再控告我們了;我們已經在耶穌裡面,耶穌已經在十字架上讓罪的刑罰在我們身上執行了,我們信靠祂,我們是個義人。我們不被控告,你也不被任何東西再控告了!我認為這是我們今天生活中很需要的。包括很多弟兄姊妹有憂鬱、躁鬱症;有這樣的病、那樣的病;心中自責、或害怕恐懼,這都不是心理學上你很好可以解決的,這事要從救恩:上帝在你最壞的情形下,祂最愛你。這有巨大的力量、這有叫死人復活的力量、這有叫我們不被控告的力量、這有叫我們得勝的力量。

(針對昨天講的,有些人提問題,故再說明:)32節講到「神不愛惜自己的兒子」。昨天有人說,神不會不愛自己的兒子。當然是愛,甚至我們可以說耶穌在十字架上死、被天父唾棄拋棄的時候,像《哥林多後書》第五章耶穌在十字架上,神使祂成為罪的時候,是三位一體真神互愛、互信、愛人、而且使人愛祂的一個最高的表現。可是我們從人來看,十字架的確是一個最荒謬、不合理、天父不愛祂自己兒子的一個表現。因此保羅就說,從我們人來看,神實在是不愛惜自己的兒子。這不是違反真理的事,這是事實,神曾經有過這樣撇棄祂的兒子,而且把我們眾人的過犯歸在祂身上,但是我們要從神永恆的計畫來看。

33節我們也看到:「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神已經稱他為義了」注意3334節都有兩個不同的翻譯,就是說「誰能控告嗎?有神稱他們為義了」可以翻成:「是稱他們為義的神嗎?」。「誰能定他們罪」可以翻譯成:「是替他們從死裡復活又在神右邊替他們祈求的耶穌基督嗎?」也就是說3334節兩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說是不是神能控告祂所揀選的人?是不是耶穌能夠定祂所愛的人的罪?我們先不要講到說神和耶穌的問題,昨天提到的《撒迦利亞書》三章3節,還有《約伯記》裡面,撒但對我們、對大祭司約書亞、對約伯的控告,我說是真實的,因為你在《撒迦利亞書》三章3節清楚看到:撒迦利亞是骯髒的,但神使他潔淨;也就是說:魔鬼的控告是真的、也是假的。是真的,因為他真是污穢;是假的,因為神使這污穢變成聖潔和善良。從我們人看,有時間先後,從神看就沒有,而且從神的永恆來看,撒但的控告當然永遠是假的,因為我們永遠是聖潔的,但在人類的歷史、我們自己的歷史上,有過污穢。那對約伯的控告也是一樣,嚴格的說,對約伯的控告是一個挑撥離間:約伯敬畏神是不是無故的?這事當然從神那邊來看,整個這件事情又是祂永遠知道、整個這件事情都是祂編、導、演的,這我們不去多談。約伯會有什麼反應、魔鬼會有什麼反應、神自己會有什麼反應,神都知道,可是從我們人這邊來看,也是真實的:就是約伯並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站立得住;撒但是斬釘截鐵的說他站不住;那奇妙的救恩就是: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實在是對未來、對下一秒鐘、對我們自己、對這個宇宙、對任何事都沒有把握,這是應該的,但是你對神要有把握。我們能對神有把握,就是信心。這信心當然是神賜給我們的,但我們也不能說神沒有給我信心,因為從人這邊來看,這個恩典是給每個人的。

神既控告、又稱我們為義;既審判又拯救

現在來看看神能不能控告。就是「有神稱他們為義」,我們把他了解成「是稱他們為義的神嗎」。我們都要好好想一想這些聖經上的問題,我也常常覺得經文講的非常多,可是我們會有意無意的把他刪掉、過濾掉。各位,所有的人、所有的東西、包括撒但,都不可以控告我們,因為神稱我們為義;但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控告我們,因為神在控告我們。神在控告我們,第一個就是在《出埃及記》和《民數記》,你看到多少次,神在摩西的面前控告祂的百姓,不只是控告祂的百姓,並說我要消滅他們,是摩西代求的。另外在《申命記》三十二章30「若不是他們的磐石賣了他們,若不是耶和華交出他們,一人焉能追趕他們千人﹖二人焉能使萬人逃跑呢﹖據我們的仇敵自己斷定,他們的磐石不如我們的磐石。」這話我們等一下講到神全能時也會再提,就是以色列人到後來所有的失敗,是耶和華把他們交出去的、是耶和華把他們出賣的,神要先在這裡講得清清楚楚,免得以後那些外邦人、還有那些耶和華的仇敵、或以色列人的仇敵,以為是他們靠自己的力量把以色列人打敗的。耶和華說:是我!那麼,35「他們失腳的時候,伸冤報應在我;因他們遭災的日子近了;那要臨在他們身上的必速速來到。」這一段話你從上下文來看,也非常奇妙:「他們失腳的時候,伸冤報應在我;」就是他們失腳的時候,就是我在報應;他們的失腳他們被敵人攻下,是我在報仇、我在施行審判,所以他們會失腳。但是在他們失腳被懲罰;在神的報應臨到他們的時候,神又會報應、處罰那些讓以色列人受苦的人,因為這在《申命記》三十二章這預言裡以及在《以賽亞書》《耶利米書》《小先知書》裡都有,就是以色列人的罪被處罰了以後,神就息怒了,然後那些傷害以色列的民族,神就要報仇了。那我們當然也說了,這好像很倒楣,以色列人很倒楣,那些攻擊以色列的人也很倒楣。以色列人倒楣就是他們這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下;巴比倫人更倒楣,像《以賽亞書》第十章講得很清楚:「亞述是上帝憤怒的棍」,結果這棍又被上帝折斷了;亞述所做的每件事都是耶和華操縱他做的,可是又把他折斷了。在《以賽亞書》第十章還可以看到:從人這邊來看,亞述在所有執行耶和華攻擊以色列人的命令上,他不是出於對上帝的順服。請你記得這一點,他不是!他是心中一直有仇恨、他根本不信上帝。這就是說:這世界上敵擋上帝的人,也是上帝工具,但是他們不是在順服當中的任何一個神的工具(包括像巴蘭、或亞述、或尼布甲尼撒),不是出自信靠順服而成為神憤怒的器皿,故不會因為他們執行了神憤怒的旨意,而得到什麼稱讚,因為他們自己是在百分之百悖逆、抗拒、不順服之下做這事的。但這裡,我要強調的是:這些以色列人的失腳,是上帝替自己申冤,因為那些以色列人一直在得罪上帝。《申命記》三十二章41「我若磨我閃亮的刀,手掌審判之權,就必報復我的敵人,報應恨我的人。我要使我的箭飲血飲醉,就是被殺被擄之人的血。我的刀要吃肉,乃是仇敵中首領之頭的肉。」這被殺被擄之人的血,就是以色列人,也就是神的報仇、控告。而且控告以後、罪名成立之後罪的處罰,都是神在做的。當然下面那吃肉,也可以指著以色列人的仇敵。神控告了自己的百姓。其實《以賽亞書》裡也有許多次神控告自己的百姓,不一定字面上是用控告這個字:你記得《以賽亞書》一開始,上帝就在控告。上帝呼天喚地的控告祂的兒女:「天哪,要聽!地啊,側耳而聽!因為耶和華說:我養育兒女,將他們養大,他們竟悖逆我。」第五章也有一個類似的控告,祂控告祂的葡萄園:「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猶大人哪,請你們現今在我與我的葡萄園中,斷定是非。」你們來評評理!當然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猶大人就是這個被告的。你們這些被告,你們自己評評理,你們是不是有罪!那我們從《羅馬書》、從整個聖經來看是有罪,因為定我們罪的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實,我們都知道神在控告我們。《以賽亞書》五十一章17節:神叫耶路撒冷「站起來然後喝祂憤怒的杯」。杯就是審判,(我父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20「你的眾子發昏,在各市口上躺臥,好像黃羊在網羅之中,都滿了耶和華的忿怒你神的斥責。」22「你的主耶和華就是為他百姓辨屈的神如此說:看哪,我已將那使人東倒西歪的杯,就是我忿怒的爵,從你手中接過來;你必不致再喝。」「我必將這杯遞在苦待你的人手中;」這是我們剛講過的:神要執行這個控告,就是讓敵人來攻擊以色列人,然後神又要攻擊這些苦待以色列人的人,因為都該死、都有罪。在《耶利米書》第二章9節,神也在控告以色列人(先知書裡蠻多這樣的話)「耶和華說:我因此必與你們爭辯,也必與你們的子孫爭辯。」爭辯就是控告,你們去走遍天涯海角,看看有沒有一個國家換了他們的神。其實是有、其實是常常換。孟子就說,你祭祀祭了半天沒有反應,就換一個神。我們中國人的信仰非常功利、實在;全世界都是這樣,不靈就換,換來換去都差不多,因為都是假貨換假貨。怎麼會有一個民族把真神換掉,換了個假神?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一個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一個是另外再為自己鑿池。神在控告:我的百姓竟然忘記我。《彌迦書》六章2節,爭辯的話也是控告的話,「耶和華要與他的百姓爭辯,與以色列爭論。」3節是神非常痛心的話,我們也該常常被這話責備:「我的百姓啊,我向你做了什麼呢﹖我在什麼事上使你厭煩﹖你可以對我證明。」我們實在抬不起頭來!神問我們祂到底做了什麼,以至於我們這麼討厭祂?問我們,也問整個世人:神除了愛人以外,還做了什麼事叫人煩厭?下面就講到我做了些什麼事情:我把你們從埃及救出來、把巴蘭的咒詛變成祝福,結果你們怎麼厭煩我?這是控告。在《羅馬書》十一章後面會講到以利亞(這不是神,是神的僕人在控告)控告以色列人。(各位牧者,你有沒有在禱告中流淚控告你的會友?當然我們也被會友控告)。我們剛講到神控告以色列人時,摩西替他們求。可是《約翰福音》五章45節,耶穌說:「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們;有一位告你們的,就是你們所仰賴的摩西。」摩西當然會在將來的時候控告你們,因為你們沒有聽他的話。猶太人、猶太教一直到今天都認為他們是遵守摩西教導的,像現在新保羅觀也覺得他們對保羅的解釋才是對的,合乎摩西的觀點。其實將來摩西一定要告他們。當然你還可以想到好多要告這個世代的人:南方的女王、尼尼微城的人,這些都是神的證人,他們會傳訊這些以色列人。但我們對這世界、對自己,教會的信息不是惡音,都是福音:不管答案是怎麼樣,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不但沒有,而且神如果那句話是說「是稱他們為義的神嗎」就是神既控告他們,又稱他們為義。這個重點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很奇妙,而且神可以說在控告、定罪、在執行(也就是在十字架上把所有人定罪)的那個時候,祂正稱他們為義:就是因著耶穌的工作,過犯不如恩賜,所以沒有人能控告我們。

34   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有基督....或作是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的基督耶穌嗎)

耶穌不控告我們,祂反替我們禱告

耶穌替我們死了,祂能不能控告我們呢?祂不但死了,而且在神的右邊替我們祈求。這當然也要想到主耶穌在祂還沒有死的時候,祂就曾經提醒過彼得你會不認我。但是耶穌不會因為祂曾經預言,然後預言又實現了,就告彼得。耶穌在預言彼得千真萬確會不認祂時,祂說:我已經為你禱告,叫你不會失去信心。這實在太寶貴了!祂知道我們會犯罪,祂仍然為我們禱告,而且後來讓你來堅固你的弟兄。我們什麼時候會做這樣的事?我們什麼時候在一個人在金錢操守上不好的時候,再給他更多的錢管理?這不恰當的事。什麼時候一個男孩子對你的女兒毛手毛腳,你還願意把這男孩子放到女生的舍監裡去呢?上帝就做這事!這是奇妙的救恩!在《約翰福音》最後那章就看到,耶穌對彼得在可以控告的情形下,不但沒有控告,反而在為他求,這個意義非常重大。我們犯了這麼多錯,而耶穌不是那個在神面前控告我們的,而是在面前替我們求的。祂的死和死裡復活,已經都是讓救恩臨到我們了,而祂今天坐在至高者的右邊,祂就在那裡不斷的替我們求,非常奇妙!另外還有一段主禱文(不是主教導我們禱告的主禱文,而是主自己的禱告):《約翰福音》十七章,整個十七章裡有一段話是祂跟天父直接關係的,但是還有一段話1121-23節,祂為我們禱告、祈求。這些禱告、祈求,我在想,在天上的時候,耶穌是不是也為我們這樣禱告:「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合而為一很容易講,每個人都在講,新派也講合一,但耶穌提出的合一的現象就是「像我們一樣」。那我們實在就是說,除了請耶穌禱告以外,我也不知道怎麼樣來實現這件事了,因為我們的合而為一,真是夠虛假了。在教會裡,不要說在教會了,包括夫妻、最親密的同工、我們的合而為一常常還是屬血氣、屬肉體的,就是你合我的意,我就跟你一起。像孔子說的,君子是群而不黨的,可是我們很喜歡結黨,我們的合一常常要結黨。那還算是好像有合一的樣子,不過要像在下面講到的:「真理上面的合一」,而且如果天父和聖子的合一,包括順服、相愛、彼此的認識,那太難了,難怪耶穌要為我們禱告要我們合而為一。22-23節還講到:是完完全全的合一,那合一裡有榮耀、能叫世人知道、相信、看見。但我們也可以說,如果你從耶穌的生平來講,就跟我們看上帝能不能告以色列人一樣,完全可以!耶穌完全可以控告我們。《約翰福音》三章18節:「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他們不信,罪定了就是被控告,而且定罪、他被定罪當然是他們自己的不信,但也是因為他們不信神的兒子。《約翰福音》十二章47-48節:「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審判」就是控告而且定罪,基督的道跟基督也不能分開,祂那救人的道也在審判人。

神的審判也是神的一個榮耀

神的審判也是神的一個榮耀。這同樣是我們今天不怎麼喜歡看、不喜歡講的,我們喜歡講神的拯救、創造、在世間差遣聖靈繼續工作,是祂的榮耀。可是聖經裡有太多講到:神的審判也是祂的榮耀。很多《詩篇》的經文都是這樣,我只舉一些:《詩篇》九十四篇12節:「耶和華啊,你是伸冤的神;伸冤的神啊,求你發出光來!」如果光是指真理、聖靈、福音的話,那我們就說福音和律法;審判和拯救又是神隨時、同時發出的一件事「審判世界的主啊,求你挺身而立,使驕傲人受應得的報應!」《詩篇》九十六篇一開始就向耶和華唱新歌、傳揚祂的救恩、要讚美祂,因為外邦是假神,只有耶和華是真神,要去敬拜祂。我們特別高興看到:「人在列邦中要說:耶和華作王!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他要按公正審判眾民。」耶和華作王,就是祂審判。11「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這又是非常生動的擬人化的寫法:海的澎湃就是高興得一直在動;海的澎湃有時被形容成海的狂傲,但這裡是高興的在動,有點像施洗約翰在母腹中聽到馬利亞的聲音,就高興的跳動。高興什麼?甚至田野、樹木也都高興,因為「祂來了,祂要審判」,不是「祂來了,祂要拯救」。當然祂的審判和拯救也不分開的。《啟示錄》很多人不喜歡看,裡面很多除了像封神榜一樣的怪力亂神以外,好像還很殘忍。這種殘忍的事情裡面就有講到上帝的審判。當然我們說《啟示錄》跟任何一卷書一樣,都是上帝的話,沒有殘忍,字字都是對我們有益的。《啟示錄》十八章8節,當巴比倫城傾倒、他的災難來時,特別講「審判他的主神大有能力」20「天哪,眾聖徒、眾使徒、眾先知阿,你們都要因他歡喜,因為神已經在他身上伸了你們的冤。」這是我們今天不大容易做的反應,起碼跟愛你的仇敵有點衝突,不過不會!聖經裡不會有衝突的。當我們看到巴比倫、或始終不悔改的神的仇敵,最後被神的公義彰顯、審判臨到的時候,我們也應當因為神的公義臨到而歡喜;不是自義,而是感謝神全備的救恩和祂的主權都顯出來了,我們歡喜。十九章2節也是群眾都在唱哈利路亞,因為祂的「他的判斷是真實公義的;因他判斷了那用淫行敗壞世界的大淫婦,並且向淫婦討流僕人血的罪,給他們伸冤。」這個冤從亞伯開始,好像神一直沒有申,而現在申了。我們感謝主耶穌!對信靠祂的人,神不定他們的罪,而且是拯救他們;對信靠祂的人,耶穌不定我們罪,而且為我們死、為我們復活、為我們繼續在禱告、在求神赦免、求神恩待。

35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這裡我們又要再想想:什麼是基督的愛?我們現在很多世俗化、體貼肉體的想法,總把什麼空中的鳥、白雲、躺在溪邊想成神給我們的平安和愛,那的確是,但那世人也可以有。如果那就是上帝的愛,沒有的人不就慘了?而很多人沒有!我們說神的愛,總是表現在耶穌的十字架上。我也很遺憾今天有一些像Benny Hinn這樣極端的靈恩派就會說,如果有基督的愛,就不會有患難、困苦、逼迫、飢餓、赤身露體、危險、刀劍;神愛你,你就不會碰到這些事;碰到這些事,要不就是你犯罪、要不就是你信心不夠。可是經文在這裡說:我們有基督的愛,而且基督的愛不會跟我們隔絕,有下面的現象也不能叫我們隔絕。意思就是說,我們在神的愛裡,會經歷這些,或多或少會經歷這些受苦。苦難我們已經提過,這些能不能叫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我們說不能,可是這些能不能叫「我們的愛」與基督隔絕呢?那能,因為我們的愛經不起一點點這些考驗,非常脆弱;我們的良善、愛,都好像早晨的雲霧、速散的甘露。求神幫助我們!

36   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

人逼迫了耶穌,也會逼迫我們

這一節有個更稀奇的描述,這是引自《詩篇》四十四篇22「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詩篇》四十四篇講這段話時,他也在抱怨上帝:你為什麼一直都在睡呢?特別講「終日被殺」我真的希望各位去想一想他所用的字眼,非常生動、非常有文學性,我們了主的緣故,終日被殺。我們既是為主而活、靠主而活;這世界既是敵擋上帝的,所以這世界就隨時要殺我們。耶穌說:「他們如果逼了我,也會逼迫你們」。如果有人逼迫、攻擊我們,約翰說不要以為稀奇,但是我們覺得很稀奇,那表示我們實在沒有把神的話放在心裡。這世界是敵擋耶穌的,當然也敵擋我們。「終日被殺」我想到汪精衛的詩「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有些江洋大盜被殺,砍個頭不過碗口大的疤,五百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砍一刀死沒有關係,終日被殺,是什麼意思?我能想到最接近的就是我曾經看過雜誌上一個很有歷史價值的照片,應該是光緒年間的宣教士,還是西方的公使拍的一張照片,就是「凌遲」。那真是恐怖,凌遲就是罪大惡極的人的刑罰,按罪情,有的規定是殺一千刀,要殺一天,如果一千刀之前死了,劊子手要死。想想多殘忍!那照片是站著脫光的,一刀一刀割,不能割死,到最後一刀才割死。終日被殺,那也只不過一天。後來就在這些宣教士和西方公使的勸告下,在光緒的時候就廢掉這個刑罰。這叫終日被殺,我真的很少想到這些,但我們在基督徒生活裡,是不是有呢?敏感一點的話我們應該知道有。但我們更敏感於世界對上帝的敵擋、和上帝的恩典時,我們也應該說:我們終日在復活、我們終日在領受神復活得勝的生命。我總是提醒:我們基督徒不是悲觀的,我們非常相信神的得勝,任何時候我們是喜悅、是有平安的。

「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這也很恐怖,我小的時候過年看殺雞殺鴨,現在傳統市場不知還是不是這樣,雞販從雞籠裡伸手一抓一隻宰掉,那很恐怖的;尤其是雞籠裡其他的雞,更恐怖,不知道什麼時候輪到我。這講起來好笑,但是每個基督徒會經歷的。《羅馬書》第七章、八章都講到:即使我們得救、進入神國度,內憂外患還是有的,而且很強烈的。但我們是憑著信心,就完全的得勝,即使在現今的世界艱難,但我們不常有信心。

37   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雖然沒有用信心這個字,但「靠著愛我們的主」不正就是我們講的信心的定義嗎?信心是對上帝愛我們、上帝主權的一個認識。這認識裡有非常多的愛,讓我們產生依靠的心,而且讓我們得勝。當然我們自己的經驗常是失敗有餘,根本敗得一塌糊塗。

38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

39   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要活在信心裡

38節就講到「信」了。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我深深相信。這個「死、生、天使、掌權的、有能的、現在的、將來的、高處、低處、別的受造物」是什麼,我覺得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反正這就是宇宙萬物中的每一件東西,管他是好天使、是惡天使。這些經文,我都覺得可以非常恰當、也應該用在你每天自己的生活、和牧會、以及與其他弟兄姊妹相處裡面。不是我們要找這些經文來自憐、自己安慰自己、覺得我們可憐,而是要應用、看到上帝的真實。「生和死」也有很多人說:在舊約時沒有復活的盼望,這可以在很多《詩篇》裡看到(像六5,三十9,八十八51012,一一五17)好像死人就沒有盼望、就跟神隔絕了。一般包括保守的學者都說:舊約沒有復活的觀念,新約才有(就像他們也說舊約沒有三位一體的觀念)。我現在都覺得這值得懷疑,因為三位一體的神沒有改變,你看看舊約裡面,聖靈的工作和神話語的工作應該是非常清楚的;至於復活,我承認沒有那麼多,可是耶穌說了,從《創世記》就有復活的觀念:「神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那裡就有復活的意思。從《希伯來書》也講:亞伯拉罕相信他能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我們怎麼能說舊約裡面沒有呢?我認為是有的,只是也是非常正確的像《哥林多後書》第五章一樣(舊約新約和我們今天一樣):我們不是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也就是我們基督徒並不是求死,並沒有因為離世見主好得無比,我們就求死,你記得保羅也是這樣:離世見主好得無比。死是很好的,我們不怕,因為跟主在一起。可是沒有一件事情比十字架更好,如果我在世上要背十字架,要為了福音的緣故,我就選擇一個次好的:就是活在世上傳揚福音、見證主。我們並不求死,我們也不自殺,我們也希望活下去,且活得很好,包括肉體。我們知道有主,我們信靠主。並不是說我們活得不耐煩想死,即使我們在世上有這麼多艱難,我們還是希望好好活下去,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享受。我認為每天的生活應該充滿了喜樂、充滿了享受;我一想到有吃、有喝、可以睡覺,就很快樂。真的越是知道輕看這一切,這一切就越是成為你的幫助。人真是得著生命就喪失生命;為主喪失生命,就得著生命,而且能享受生命裡一切祝福、一切的愛,只要你是憑著信心在主耶穌基督裡,沒有東西能叫我們跟神的愛隔絕。這句話是真的!信心就是相信神的話,要有神的啟示、神的話;這句話就是我們信心的基礎!當然整個聖經都是神的話,都是基督耶穌是我們信心的基礎。但若是活在肉體、環境、感覺當中時,每一件事都叫我們不僅是跟神的愛隔絕,根本我們不覺得有神了。人不住的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環境,高處的、低處的受造物都對我們說;還有我們也對自己也說神在哪裡;而且我們也看到聖經裡包括《詩篇》詩人也有這樣的呼喊:你為什麼睡,你在哪裡?你為什麼隱藏?所以,我們感謝主!我們的得救、得勝,不是沒有這些艱難,而是即便有這些、甚至特別有這些,我們的信心就更堅定,不能與神的愛隔絕。

要持守真理

在這裡我也要有一點抱歉,這幾天講到很多好像都是批判,把一些老師、神學家通通都批進去了,把你想修的課也都打消了,很不應該。如果我口氣狂妄,求神赦免,也請各位原諒。我希望我不是狂妄,我完全承認我的道德、學問都不如他們太多,不過重要的我們不是在講誰的德行好一點,是在講一個大是大非的事情:就是我非常的堅持:「神不能被羞辱」、「我們的救恩不能打折扣」,否則我們活不下去了。所有的好意,當他偏離了真理的時候,就有錯誤。有的偏離,像衛斯理他們也還是正統,他們也有非常多好的地方;路德、加爾文和他們的跟隨者,那偏離的也多得不得了。我們都有罪,我希望我不是在攻擊我正統的弟兄姊妹,我只是說我們能不能走得更正確一點。我當然不是說我是不錯的,可是我也不能不本著良心、本著學習、本著在《羅馬書》、正統的教會傳統,說:我認為聖經裡講我們得救,只有靠著上帝;所有的榮耀要歸給祂;祂是掌管萬有的!我不能看到在聖經裡面有其他正確的解釋,除了我們講的上帝真是全能、全善、全知、掌管一切,而祂是這麼的愛我們。有個二十世紀非常偉大的天主教作家叫G.K.Chester(他影響C.S.Lewis很多),我也非常喜歡。他寫過一本Thomas Aquinas的傳記,他是個文學家,因為很聰明,所以這深奧的神學論述他也掌握得非常好。他聰明、能幹、也是正統的,但是他在認識路德這事上,我覺得也是深深的不足。基本上他是否定路德的,他對路德的批判也跟對我們基督徒、或基要派的基督徒一樣,他說,在路德心目中,這世上什麼都沒有,只有the name of Jesus 基督的名。他講得很摘要,一句話就把路德的重點講出來了!從路德的觀點來講,就是我們因信稱義、就是我們一切高舉基督的名、就是我們人是徹底的敗壞、罪惡,我們只有依靠上帝。G. K. Chester說這其實是污辱了上帝,我就簡單說一下他們天主教、AquinasChester等的「自然神學」:各位,你們如果接觸到一些天主教,他們也是我們的弟兄、他們信的神也是三位一體的真神、他們信的也是人神二性的基督、他們也信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贖罪,都是非常正統的。有的弟兄他們的靈性、各方面比我們好,值得我們學習。即使是因信稱義,我覺得基本上他們也沒有偏離。路德也有很多過火、不當的話。天主教的「自然神學」基本上這樣講:人是墮落了、受造物是不能離開主,但是照你們基督徒、或路德、或改教運動、或保守的基督徒福音派、基要派,好像一切的良善都是因為上帝隨時隨地在支持我們,我們才能做,否則我們什麼都不能做。在「自然神學」裡就是說神在創造管理時,賦予了自然界那種的能力(這能力是來自神的,所以不是伯拉糾,也不是人文主義,不是異端,完全是來自神的),讓自然物有能力可以有一些運行。也就是說天主教解釋這自然的運行,包括在罪惡世界,對我們人類運行歷史,比較有肯定的一面,像文化藝術這些。基督教就好像我們人做的什麼都不好,一定要神做、神隨時在我們裡面做才好。G.K.Chester就說:神創造了一個世界,不管這世界墮落成什麼樣子,可是因著神(說因著神所以他們不是異端)的創造,在自然裡還有這種好的能力,這個是給神榮耀呢?還是基督教說的:神所造的東西都已經墮落到極點了,神要隨時來補救。他的意思當然是天主教的比較對,可是我不能同意他的。也許這兩個觀點基本上沒有衝突,我們說神在每件事上托住我們,並不是說神很忙碌,因為神是全能的。我們強調從最大到最小的每件事,沒有一件事不需要神做的時候,我們也不排斥自然律、不排斥人的責任。甚至我們多次講過,在教會歷史上,不管天主教、基督教,越是強調人的罪惡、無助,越是強調上帝全能的人和團體,包括聖法蘭西斯、Thomas AquinasG.K.Chester他們都是徹底的因信稱義者;他們都是徹底的會在神面前認罪悔改、會說我是罪人的。你看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那本「靈花」,就是聖法蘭西斯的傳記,這本不夠完全,天主教那本「超人意識」比較完全。你看到聖法蘭西斯平常的靈修生活,常常就是整個晚上跪在神面前說:赦免我,赦免我。這些都是因信稱義。你看中世紀天主教非常有名的聖詩:St.Teresa St. Catherine of Siena這些都是深深知道自己完全罪惡,但上帝有豐富恩典的聖徒。所以我想,我們強調我們什麼都不能、每件事都是神我們身上做的、我們把榮耀完全歸給祂、我們承認人有極大的罪不能自救,不是說我們在世上不能做什麼事情,只是這些都不能叫我們在神面前稱義。我覺得這是正確的,往往只有在大復興的時候,才有大批的人強烈的感覺到我是罪人、並神的大能,我們不能天天等一兩百年才有一次大復興,我們需要的是在平常、每天平順的生活中,都有聖靈的光照,讓我們知道神是多麼的偉大、我們是多麼的卑微、我們領受的多大的祝福,我覺得那就真有福了!可是我覺得一般人,包括大多數的神學家,因為神學家比較不知民間疾苦(他們最多知道這個學術會議我不是主講人很痛苦而已),對平常背十字架、愛主那種生活經驗,實在是非常不足,因此我覺得神學家容易悖逆就在這裡:他比較不容易經歷到人的脆弱、罪惡,他自己又不願意那麼虔誠的去尋求神,因為他要有學術性,就容易越來越走偏。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常常像這裡講的:一切去信靠神的話,我想我們比較不會去輕看神的救恩和高舉我們人。

摘要

保羅的觀點應該是從人的罪、從人故意不認識神、講到人的絕望、講到因信稱義。也簡單稍稍的提了一點預定論:如果一切都是神,包括信心也是,那就一定是神有預定了。又講到說即使我們有這麼豐富的恩典,我們在這世上還是有諸般的掙扎、痛苦,但是沒關係,我們不會與神的愛隔絕。我覺得《羅馬書》七章、八章說的,指一個基督徒是比較恰當的,不是說先生的解釋不好,我們是在神兒子的國度裡。

說到這裡《羅馬書》可以結束了,所有的要點都講完了,但是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問題不能解決,我們前面所講的都是空了。就是:沒有人能跟基督的愛隔絕,祂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可是現在非常明顯,有一群人跟神的愛隔絕了,這群人不是非利士人、不是迦南人、不是巴比倫人,是以色列人!那太嚴重了,以色列人是上帝揀選的,如果上帝揀選的以色列人現在跟上帝的愛隔絕了,他們沒有信靠耶穌而跟上帝的愛隔絕了(在保羅的時候沒有,到今天還是沒有,我是指絕大部分,而且越來越少,我是指比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神曾經揀選以色列人,神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結果現在以色列人被棄絕了,神的話是不是落空了?不管是他們怎麼樣的不信,以色列人被棄絕了!那這事是不是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前面所講的一切都會推翻。所以下面從第九章講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神學上很重要、在保羅的感情上也很重要,因為這是他的同胞。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