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返回上级目录】

『不知者能無罪嗎?』

羅馬書212-16

 

【聖經經文】

凡沒有律法犯了罪的、也必不按律法滅亡.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也必按律法受審判、(原來在 神面前、不是聽律法的為義、乃是行律法的稱義.沒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順著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們雖然沒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這是顯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裏、他們是非之心同作見證、並且他們的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就在 神藉耶穌基督審判人隱祕事的日子、照著我的福音所言。

 

在開始分享今天這段聖經的信息之前,我必須做一個道歉的聲明,這是關於過去我常引用這段經文對一個問題的回答。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沒有聽過福音的人,是不是一定會下地獄?」過去我根據羅馬書二章14-15節說:「不會,上帝會按照每一個人是否違背良知來做審判。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良心的事,他應該不至於下地獄。」

 

但是當我研究今天這段經文時,我發現過去的回答是錯誤的,12節說:『凡沒有律法犯了罪的、也必不按律法滅亡.』中文和合本聖經很容易誤解為:「不知道律法的人,必定不會被律法定罪而滅亡。」事實上這句話的意思是,「那些沒有律法的人,如果犯罪,雖不須受律法處分,仍要滅亡!」保羅說這段話之前有很清楚的前提,就是每一個人都是罪人。過去我常常為了安慰人,只強調良知的層面,卻沒有把得救的關鍵(信耶穌)作為回答是錯誤的。

 

不久之前下片的電影「受難記」,是一部很有爭議的電影,猶太人非常強烈的抗議因為這部電影按照聖經,顯示當年抓拿耶穌、控訴耶穌、折磨耶穌的人就是猶太人,過去大家以為是羅馬兵丁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事實上卻是聖殿中的差役,羅馬人只是在旁邊監視。另外一個抗議的觀點是,這是一部深刻描述暴力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Mel Gibson過去所演的電影特色就是血腥及暴力,他只是藉著耶穌的受難過程來表現他的風格。另一方面這部電影對許多人來說影響是正面的,許多人看這部電影時都會流淚,甚至原本不信主的人都有因看了這部電影信主的。不過我注意到的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在這部電影中只出現不到十秒的時間,就是耶穌在墳墓中復活的那一段,這一段幾秒鐘的內容跟前面一個多小時的內容比起來,實在沒有什麼感動可言。我們因耶穌的受難過程感動,但對我們最重要的並不是祂的受苦,如果我們只接受耶穌的受苦,讓祂承擔我們犯罪的代價,卻沒有讓耶穌復活的生命進入我們裡面,把我們自己生命交給祂管理,耶穌受難的影像除了讓人感動之外,並無法改變我們的生命。

 

保羅談論神對罪的處理時,他是同時針對兩種人的,一種是在律法之下的人,另一種是不在律法之下的,保羅所講的律法是指宗教方面的,如果按照聖經的時代背景來看,保羅所談的兩種對象就是猶太人和非猶太人。不過我們今天讀這一段聖經必須用今天的眼光來理解,我認為保羅所指的兩種人,可以用有信仰和沒有信仰的人來區分,甚至更清楚的說,保羅講的這兩種人是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徒。我說「基督教徒」是為了作一個區分,「基督教徒」不等於「基督徒」,「基督教徒」跟「佛教徒」、「回教徒」是一樣的,都是以「教」作為信仰的核心,只是按著宗教的教條與規定來過信仰生活。但「基督徒」是生命的表達,基於對耶穌基督的委身,願意按照神的心意活,至於要活到什麼地步跟程度,神並沒有給我們一個底線,祂只是要我們效法基督,成為基督徒。當我們越親近主的時候,正常的情況是越會發現自己的罪和問題,進而有更多的悔改與認罪。

 

我們今天所看的這一段聖經,事實上只有兩節,1216節,請你看一下聖經,1216節當中有很長的一段話有括號包起來,這一段話是13-15節,這個括號的意思就是這段話是一個附帶的說明,並不是保羅要表達的主要思想,羅馬書第二章的主要思想是神的審判,在第二節說神照真理審判、第五節說神照公義審判、第6-11節說,神的審判是一視同仁的,12-16節談的是神按照人的實際行為做審判。在括號裡的那一段附帶說明,就是談不管人懂不懂律法,上帝有足夠的理由審判人。保羅用外邦人的情況說明上帝如何按照人的行為進行審判。

 

v14沒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順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們雖然沒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第一個上帝審判人行為的證據是人的本性。

 

「本性」這個字用在自然界中就是「自然律」,自然界裡面有許多「律」,當我們懂得自然界的「律」時,就可以了解很多事,也可以做很多事。最近天文學家說,五月五日的凌晨將會有月全蝕的天文景觀可看,同時在五月初可以在天空中同時看到兩顆彗星。「月全蝕」和「彗星」出現在古代被認為是不祥的徵兆,在中國「月全蝕」稱為「天狗食月」,「彗星」被稱為「掃把星」,但是當人類有了天文學的知識以後,就了解「月全蝕」和「彗星」出現只不過是星球軌道定律中的必然現象。人的「本性」如同在自然界運作的「律」一樣,目的在管理運作或發揮功能,我們把人性的律稱為「道德律」。但有一點不一樣的,自然界的東西沒有辦法選擇要不要遵守自然律,人的本性卻具有選擇能力,因為人有選擇能力的緣故,人的道德律是能夠被破壞的,當人的道德破壞後,就會做出違背上帝的行為來。

 

有許多犯罪的人想逃避法律制裁時,常常用的手段是「精神失常」,這些人主張自己不是在正常狀態下作出違法的行為,所以不應該接受懲罰。其實當一個人知道用「精神失常」的來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就是代表他知道甚麼是正常的,只不過他不願意選擇「正常」的行為,反倒選擇做出「失常」的行為來。也許在屬世界的法律上能夠用這種方式免去刑罰,但在上帝的審判中,祂以我們的「本性」作為證據,沒有一個人能夠在「本性」上面逃避罪的責任。

 

第二個上帝審判人的證據是「良知」。v15說:『這是顯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裏、他們是非之心同作見證。』保羅所說的「是非之心」就是良知。人的道德跟良知是不一樣的東西,道德屬於客觀的標準,道德是關於是非對錯的知識,良知是每一個人主觀的感受部分,當我們對在心裡的道德知識作出回應時,我們的良知就會稱讚我們,或責備我們。例如我們知道自己做錯事的時候,會有「心虛」的感覺,如果不是停止繼續做錯事,就是躲起來繼續做。我相信這是人與生俱來本能。

 

平常我跟美環在家時,各自忙自己事情的時候,林懇總是會三不五時的跑來找我們陪他,但有一個情況他會選擇自己獨處,他在做壞事時總是一個人默默的在那裡處理。所以我跟美環發現他太安靜了,或很久沒有來找我們,通常都是他闖禍的時候。雖然林懇才三歲,但這類的事已經發生不計其數了。

 

第三個上帝審判人的證據是「記憶」。v15的後半節說:『他們的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思念」就是人的思想,人的思想是有邏輯性的,具有邏輯的東西必須有所根據,在我們的腦海中有非常龐大的資料庫,把一生中曾經經驗過的事情、接觸過的知識全部紀錄下來,然後經過選擇的把這些資料運用出來,我們是怎樣的人就在這些運作中表現出來。我們將來在上帝面前,我們的記憶就是祂審判我們的根據。

 

我一直不了解林懇為什麼會說一句話,當他心情好的時候會對我說:「爸爸,我好愛你,我好羨幕你。」我知道他說的愛我,但不了解他為什麼用「羨幕」來表達他的感受。前天我給他看「小叮噹」的影片時才發現原因,原來在影片中有一段對話用了「羨幕」這個詞,雖然他不知道「羨幕」的意思,但他很喜歡那一段影片中的一個角色,對另一個角色表達善意的情境,他就把這句話學起來了,當他高興時對我說:「我好愛你,我好羨幕你。」他不高興時變成:「我不愛你,我不羨幕你。」

 

人的「本性」、「良知」、「記憶」是神審判的直接證據,這三個證據都是隱藏在我們裡面的,我們會在不同的場合或時間表現出來。有的時候我們會有一些感嘆,當一個原本是我們非常熟識的人,突然發現他有過去我們沒有察覺的部分時,就會說:「沒有想到某某人竟然是這樣子的人。」這種感嘆代表我們的不完全,我們在不完全的狀況下看到別人的不完全。這些隱藏的部分,在神審判時會完全顯露出來。保羅說,不知道上帝律法而犯罪的人,必定要滅亡。他所講的不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審判,而是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原來在 神面前、不是聽律法的為義、乃是行律法的稱義.」

 

最近台北市長在交通局發了很大的脾氣,因為從今年的一月到四月中,台北市發生的交通事故死了29個人,其中有10個人是在走路時被撞死的,甚至其中有些是走在斑馬線上被車撞死的。馬市長要求交通局好好執法,讓開車的人懂得尊重走路的人。我非常高興看見這樣的新聞,因為我越來越不喜歡開車,走路和騎腳踏車的機會佔大部分。有些時候騎腳踏車或走路穿越十字路口時,真的非常沒有安全感。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越來越少開車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害怕行人。大家注意一下台北市的安全島,幾乎所有種了植物的安全島上都有缺口,這些缺口原本都有栽種植物的,但是被直接穿越馬路的人踩平了,開車的時候常常要注意馬路中間的安全島會不會突然冒出一個人來。這種精神壓力是非常大的。

 

當政府要整頓交通時,開車不守規矩的駕駛是在冒被重罰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在馬路上走路不守規矩的人,卻是在冒生命的危險,只要是不守法的,都一樣是在冒險。交通規則大家都懂,但總是有撞死人的及被撞死的,原因不在於不知道交通規則,而是因為沒有遵行。

 

當我們站在上帝審判台前的時候,我們的「本性」、「良知」和「記憶」會叫我們沒話可說,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現在讓耶穌基督來幫助我們,讓我們裡面有耶穌復活的生命,才能夠活神神所要的樣式來。當你說你要信耶穌的時候,就是做了要遵行祂教訓的決定,不要只是在名義上做「基督教徒」,而要成為「基督徒」。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