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返回上级目录】

  有每天阅读这一章——上帝要祂的子民注意《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要每日阅读这一章,从中得到安慰与力量。要从本章学得上帝所赋予从天而来的圣洁之爱的价值。唯愿你们能深深理解本章的教训。要知道基督化的爱是从天上来的。没有这爱,其他的一切资格都是没有价值的(《评论与通讯》1904.7.21)。

  顺从的表达——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中,使徒保罗给真正的基督化之爱下了定义。......本章表达了一切爱上帝,守祂诫命之人的顺从,要在每一个真信徒的生活中实行出来(《怀氏信简》1900156号)。

1 《健康勉言》第560页;《给管家的勉言》第29页;《布道论》第507页;《证言》卷二第116581页;《证言》卷四第133页;《证言》卷五第98页;

    上帝拿着天平--上帝估量人,不是凭着流利的口才和敏锐的智力,而是凭着真诚的宗旨,深深的虔诚,对真理的爱和对上帝的敬畏。发自内心的见证,满怀信心和谦卑的信赖,从无伪的口中说出来,虽然不甚流利,上帝却视为精金。而那些辞藻华丽,谈吐流利,才华出众的人,缺乏真诚和坚定的宗旨,以及纯洁和无私的精神,于是就成了鸣的锣和响的钹。他可能妙语连珠,熟知奇闻逸事,善于煽动人的感情,但是其中没有耶稣的精神。这一切可能取悦于未经洁净的心。然而上帝用手中的天平衡量他的言语,精神,诚信和奉献以后,宣布这些东西没有什么价值(《怀氏信简》189038号)。

1-3 《使徒行述》第318页;《福山宝训》第38页;

1-5 《证言》卷五第168页;

3 《证言》卷二第116页;《证言》卷四第133页;

3-7 《证言》卷二第169页;

4 《教育论》第114页;《基督教育原理》第279页;《今日的生活》第179334页;《证言》卷四第65页;《证言》卷五第123页;

45 《使徒行述》第543页;《历代愿望》第549页;《基督教育原理》第283页;

4-7 《证言》卷四第257页;《证言》卷五第290页;

4-8 《使徒行述》第319页;《教育论》第242页;《福山宝训》第16页;

5 《对作者和编辑的勉言》第67页;《历代愿望》第20439页;《早期著作》第112页;《今日的生活》第84页;《证言》卷二第276313页;《证言》卷三第397页;《证言》卷五第124页;《证言》卷七第243页;

5 见箴1632怀爱伦注释;@

5-7 《传道良助》第448页;

6 《基督教育原理》第279页;

6-8 《证言》卷五第169页;

7 《服务真诠》第498页;《证言》卷二第135页;《证言》卷四第27页;《证言》卷五第404页;

11 《复临信徒家庭》第119213页;《证言》卷三第194页;

12 《复临信徒家庭》第544页;《历代愿望》第804页;《教育论》第303306页;《善恶之争》第676677页;《福山宝训》第27页;《服务真诠》第466页;《今日的生活》第12353366页;《喜乐的泉源》第113页;《救赎的故事》第432页;《证言》卷一第30页;《证言》卷三第540页;《证言》卷五第706页;《证言》卷六第309页;《证言》卷八第328页;

     (罗11:33;弗2:7;启7:16,1722:4;见林前15204252怀爱伦注释)尚未揭开的天国奥秘-—有许多奥秘还没有揭开。许多被视为真理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不解之谜。天意的安排看来是多么深奥!我们需要绝对信靠上帝公义的政权!我们要和保罗一同说:“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

  我们现在还没有充足的属灵造诣去理解上帝的奥秘。但当我们进入天家以后,这些奥秘都必向我们启明了,关于天家的成员,约翰写道:“他们不再饥,不再渴;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上帝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也要见祂的面,祂的名字必写在他们的额上。”

  我们现在还没有准备好鉴赏的许多永恒奥秘,到那时上帝不再保持静默,而都要解释清楚了。天意的轨迹将要显明。基督恩典的奥秘将要揭示。如今人心所不能把握和理解的事,那时都要得到解释。我们将在似乎无法解释的事上看到秩序,在上帝所保留的事上看到智慧,在上帝所赐予的的事上看到良善和恩典。真理将要毫不含糊地向人心启明。我们将受得了它的光辉。我们的心将欢乐歌唱。大斗争永远结束了。一切难题都要得到解答(《时兆》1912.1.30)。

13 《使徒行述》第319页;《医疗布道论》第251页;《证言》卷三第187页;《论福利工作》第32页;

    爱是最宝贵的品性——基督最看重的品性就是出自纯洁之心的爱。这是基督徒树上所结的果子(《怀氏文稿》189216号)

  爱是来自天上的植物——爱是来自天上的植物。如果我们想让它在心中开花结果,就得天天栽培它。温柔,谦和,宽容,不轻易发怒,凡事忍耐,凡事包容,这一切都是宝贵的仁爱之树上所结的果实(《评论与通讯》1888.6.5)。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心雨文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