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10(15:4-29)保罗的智慧——保罗描述自己曾到耶路撒冷去解决了加拉太各教会中现在正在争论的问题,就是外邦人是不是要受割礼和遵守仪文律法。这是他唯一的一次把其他使徒的见解置于他自己的见解之上。他先进行私下的拜访,把整个问题摆在主要的使徒彼得、雅各和约翰面前,凭着他卓有远见的智慧,他断定如果先说服这些人采取正确的立场,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如果他先把问题向会议提出,就可能引起意见分歧。因为他没有叫外邦人受割礼而引起的强烈偏见,会使许多人采取反对他的立场,这次访问就达不到目的,他的工作就会受到阻碍。可是在这方面没有偏见的三位主要信徒,既已争取到正确的立场上来,他们向会议提出了这个问题,就使大会一致决定解除外邦人遵守仪文律法的义务。(《保罗传略》原文192,193)

  11,12(1:8;见怀爱伦注释徒21:20-26) 当领袖产生动摇时——即使是最优秀的人,如果依靠自己,也会犯下严重的错误。人所担负的责任越多,他指挥和管理的权限越大。如果他不步步小心地追随主的道路,那么他所犯腐蚀他人思想的错误也就越为严重。在安提阿,彼得没有坚持刚直不阿的原则,保罗不得不针锋相对地抵制他的错误影响。这件事记在圣经上是为了让别人得到帮助,也是对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一个严肃的警告,要他们坚持原则,刚直不阿。

  彼得过去曾有过许多失败的经历,他跌倒过,也曾站立起来。他长期参加圣工,与基督非常熟悉,深知祂对原则的忠贞。他领受过这么多的教训,拥有种种恩赐、知识,在传道工作上有重大的影响,他居然会因为怕人和保全自己的面子而装模作样,放弃原则,动摇起来,耍两面派,岂不怪哉?愿上帝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无能为力,把自己的航船安全地驶进港口。我们每天需要基督的恩典。只有祂无比的恩典才能救我们不致失足。—— (怀氏文稿1897122)

  11-14  《使徒行述》第1929-30段,原文198页。

 16   (参加3:10-13,24;3:19-28;5:1) 决不可以自满——我们是因信称义的。凡明白这句话意义的人决不会自我满足。我们不可以自满,以为一切都是出于我们自己。我们按照上帝的样式塑造品格的工作,其效果是出于圣灵。如果我们以为自己能够塑造自己的属灵经验,那就是犯了很大的错误。只有真正信靠基督的人才会体验圣灵的运行。只有一颗有信心常居的心灵才会变成主荣美的殿宇。他是蒙基督的恩典所指引,按照圣灵的指教成长。—— (怀氏文稿19008)

  20节 《使徒行述》第2422-24段,原文251页。

    《基督教育之研究》第1411-13,原文36页。

    《历代愿望》第4127-32; 5514-15, 原文390,510页。

    《福山宝训》第224-25; 435-37, 原文15,94页。

    《服务真诠》第1412-15;7426-27,原文62,457页。

    《告青年书》第213-5段,原文84页。

    《医疗服务》第11章第62-3段,原文203页。

    《喜乐的泉源》第716-18段;第812-13段,原文63,72页。

    《给传道人的证言》第146-7;1519-20,原文389,400页。

    《证言》卷二 第1687段;第17182-3;1898-10段;第1963-4段,原文145,321,443,566页。

     《证言》卷四  28619-22段,原文349页。

     《证言》卷八  第5编662-5段,原文317页。

  20(1:21;西3:3;见怀爱伦论述启3:1) 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作——人的一切善行都是圣灵工作的结果。圣灵教导我们在生活中表现出公义来。人世间最伟大的工作就是活出基督的品格荣耀上帝。只有那些向自己死的人,上帝才会使他们完全。凡愿意如此行的人能够说:“如今活着,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怀氏文稿190016)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