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节 见怀注罗8:15-21; 《使徒行述》第36章13-15段,原文388页; 《安息日学工作的勉言》原文35页; 《早期著作》第2篇30章3-5段,原文124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10编2章7-9段,原文247页。 1,2节 (林前1:10-13)关于割礼问题的争论——在一些犹太教师的影响下,分岐开始产生。这些教师劝悔改信主的人要在受割礼的事上遵守仪文的律法。他们依然声称血统上的犹太人乃是被高举有特权的亚伯拉罕子孙,要承受赐给亚伯拉罕的一切应许。他们真心认为他们既采取了这种介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中间立场,就能成功地去除基督教身上的耻辱,吸引大批的犹太人。 他们为自己反对保罗的立场辩护,说保罗接受未受割礼的外邦人进入教会,使得接受基督教的犹太人比不上外邦人多。他们就是这样原谅自己反对上帝所承认的仆人慎思熟虑的工作成果。他们不肯承认基督的工作是包括全世界的。他们声称祂只是希伯来人的救主,所以他们主张外邦人应当先受割礼才能享受基督教的特权。 在耶路撒冷会议就这个问题作出决定以后,许多人虽然不进一步反对,却仍坚持自己的立场。耶路撒冷会议当时曾决定,来自犹太人的信徒,如果愿意,可以遵守摩西律法的仪式,但不得勉强外邦信徒这么做。反对派利用了这一点,竭力鼓吹遵守仪文律法和不遵守仪文律法的区别,主张后者要比前者离开上帝远一些。 保罗义愤填膺,发出了责备的声音:“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加5:2)那些主张不受割礼的基督徒就没有益处的人,是在与使徒作对。保罗在他所建立所访问的每一个教会,如耶路撒冷、安提阿、加拉太、哥林多、以弗所和罗马都要遇见这等人。上帝催促他从事传扬基督和祂被钉十架的伟大工作,受割礼不受割礼算不得什么。这些犹太人把保罗看作是叛教者,认为他拆除上帝在以色列人和外邦人之间所建立起来的隔墙。他们前往保罗组织起来的每一个教会,制造分裂。他们抱着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的宗旨,撒布谎言诬蔑保罗,尽力破坏他的声誉。由于保罗在访问众教会的时候,受到这些热心而不择手段的反对者步步追逼,以致许多人对他不信任,甚至蔑视他的工作。 这些因仪文律法而造成的争端,以及在传基督道理的传道人之间比功劳,使保罗十分忧虑,工作也更艰难。(引林前1:10-13;《保罗传略》121,122页) 6节 (腓20:12;提前6:12;多2:14;雅2:14-20;彼前1:22;启2:2;见怀注多1:9-11):圣经的宗教意味着不断地工作——真正的信心总是会生发仁爱的。你如果仰望髑髅地,就不会心安理得地规避责任,沉睡不起,而会对耶稣产生信心。这种信心会发出功效,清除心灵中自私的污泥。当我们以信心持住基督时,我们的工作才算开始。每一个人都有罪恶败坏,需要靠着积极的斗争去克服。每一个人都要去参加信心的战斗。如果一个人跟从基督,他就不会性情暴燥,心地刚硬,缺乏同情。他也不会讲话粗鲁,夜郎自大,傲慢无礼,出言不逊,对别人横加指责和非难。 爱心的行为来自信心的功效。圣经的宗教意味着不断地工作。“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我们应当热心行善,并且小心地保持善行。那为诚信真实作见证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 我们忙碌的行为确实不能带来救思的保证,可是那把我们联于基督的信心也确实会使我们的心灵行动起来。(《怀氏文稿1》890年16号)。 9节 《基督教育原理》第3编12-14段,原文55页;《证言》卷四 第5章3节19-21段;第10章12-13段,原文203,489页。 12-16节 《证言》卷五 第25章25-27段, 原文243页。 13节 《历代愿望》第71章末1-5段,原文651页; 《教育论》第5编3章26-30段,原文139页。 16节 《成圣的人生》第3章11-12段,原文30页;《证言》卷五 第25章25-27段,原文243页。 16,17节 《健康勉言》第2编16章末2-3段,原文69页。 17节 《论饮食》第25章678-687条,原文389页;《医疗服务》第15编1章25-30段,原文278页;《告青年书》第30章19-21段,原文114页; 《成圣的人生》第11章8-10段,原文92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6编3-4段,原文160页。 17节 (弗6:12):基督徒生活中紧张的战斗——基督徒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要应付紧张的战斗经受严峻的试探。“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我们越接近世界历史的末叶,仇敌的攻击就越有诱惑性和欺骗性,而且越发频繁和猛烈。凡敌挡光明和真理的人会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恶毒地反对那些爱上帝并遵守祂诫命的人。(怀氏文稿1911年第13号) 19-21节 《证言》卷五 第25章28-31段,原文244页。 20,21节 《成圣的人生》第3章11-12段,原文30页。 21节 《历代愿望》第84章11-15段,原文806页;《先祖与先知》第41章末1-2段,原文461页。 22节 《先祖与先知》第32章末3-5段,原文372页;《成圣的人生》第1章14-16段,原文13页;《证言》卷一第1章1-2段,原文303页;《证言》卷五 第4章11-12段;第17章5-8段,原文48,169页。 22,23节 《使徒行述》第36章13-15段,原文388页; 《基督比喻实训》第3章13段,原文68页;《布道论》第17编2章8-12段,原文557页;《基督教育原理》第31编末1-2段,原文240页;《善恶之争》第27章37-39段,原文474页;《传道良助》第四编23章11-12段;第七编63章10-11段,原文128,287页;《今日的生活》二月十五日,原文50页;《告青年书》第7编76章2-5段,原文242页;《喜乐的泉源》第7章3-5段,原文58页;《成圣的人生》第1章18-20段;第10章1-2段原文15,80页;《证言》卷四 第7章14-16段;第7章末1,2段,原文355,570页;《证言》卷五 第10章9-10段;第7章15-17段,原文117,306页;《福利工作》第6编2章11-13段,原文152页。 22-24节 《证言》卷四 第8章13-16段,原文365页;《证言》卷五 第13章末1段-14章1段,原文148页。 22-26节 《证言》卷三 第13章23-25段,原文236页;《证言》卷五 第26章24-27段,原文650页。 24节 《论饮食》第2章51-52条,原文44页; 《成圣的人生》第2章14-15段;第3章11-12段原文23,30页;《证言》卷一第7章5-6段,原文440页;《证言》卷二 第8章8-9段;第8章97-99段,原文443,484页;《证言》卷三 第4章13-14段,原文45,241页;《证言》卷四 第15章3-6段,原文655页;《证言》卷五 第4章8-10段;第6章末1-3段,原文47,83页。 26节 《基督教育原理》第14篇17-19段,原文121页。 22,23节 圣灵住在心中(弗5:9)——圣灵的感化就是基督的生命在人心中。我们虽然看不见基督,不能亲自对祂说话,可是祂的灵到处都与我们同在。祂在每一个接受基督的人心中进行工作。凡体验到圣灵住在心中的人必要结出圣灵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温柔、良善、信实。(《怀氏文搞》1897年41号)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