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约旧约两者的对比

【返回上级目录】

 1-7奴仆与儿子

    我说那承受产业的,虽然是全业的主人,但为孩童的时候,却与奴仆毫无分别,乃在师傅和管家的手下,直等他父亲预定的时候来到。我们为孩童的时候,受管于世俗小学之下,也是如此。乃至时候满足,上帝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你们既为儿子,上帝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可见,从此以后,你不是奴仆,乃是儿子了。既为儿子,就靠着上帝为后嗣。

    未成年者之景况:保罗这段话,可能指两种情况:

    (1)以色列人本是那承受产业的主人,但这些旧约之下的人,却并未长成,如幼稚的孩童一样。心态上和侍奉上与奴仆无异。

    孩童是指生命和认识上幼稚浅薄,不能自助,缺乏经验,思想简单。因为生命尚未长成,所领受的有限,他们只是学习了预表基督的礼仪,却未认识基督;他们在律法上下工夫,却未能认识律法所要引他们相信的基督。

    奴仆指地位和侍奉的心态:奴仆侍奉主人是出于战兢恐惧的心理。他每作一件事,必须考虑会得赞尝或受惩罚?犹太人面对律法的侍奉,一直来把上帝作为严厉的法官看待,动不动就会发怒变脸。当主耶稣宣扬天国福音时,他们难以领会上帝的仁慈,连门徒也有他们的观念,带着疑问来求教:“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约9:2)?

    主耶稣到来之前的犹太人受制于一种宗教制度:(1)他们把自己的信仰限制在律法中。(2)限制在仪文的规条里。(3)限制在遗传里。在他们的意识中,只要好好的去实行这一切,这就是拜上帝,侍奉上帝者所行的全部,宗教就是由当作什么,不当作什么等命令组成的。青年的官跪到主面前问道:“夫子,我该作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太19:: 16)?犹太人辛辛苦苦找到耶稣,问他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作上帝的工呢”(约6:28)?连律法师也一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路10:25)。但耶稣给他们的回答都出乎意料之外,远远超过他们所认为的律法的范围。

    他们可以在安息天为孩子行割礼,把掉在坑里的牛、羊救上来,却控告门徒为饥饿而掐麦穗是干犯安息日。他们企图杀害耶稣,惟一的原因是他在安息日叫病人全愈。为什么可以这样作?因为拉比们是这样教导的。

    他们可以毫无同情心的看着满身鞭伤的耶稣颠扑挣扎着背十字架往各各他,他们可以用最美丽的词藻所装饰的话语在彼拉多面前提出要求,快快结束十字架上的人之性命罢,因为明天是安息日,又是大日,免得尸首留着会污秽圣日。

    他们定计杀害耶稣,而自己不进衙门,“恐怕染了污秽,不能吃逾越节的筵席”(见约19: 31,28)。这就是在规条中的生活状态。

    为了保守自己“圣洁”,饭前必定洗手,用水必须过滤,不与外邦人、税吏、罪人一同吃饭,却从不注意自己的话语是不是伤害人,污秽人?心里有多少的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言。

    他们可以把给父母的养生之物克扣,说是把它奉献给上帝了,却仍然心安理得(见太15: 1-20)。这就是在遗传里的生活。

    在这样的宗教制度里生活的人是与奴仆毫无分别的,根本没有权利承受产业。

    (2)个人的信仰状况也是如此,尤其是加拉太人更是如此。保罗自己也有相同的经验。未得因信称义之道之前的状态,我们也是先受制于某些规定和教条、律例和礼仪等等,在师傅和管家手下被看管一段时间。上帝的意思并不是叫我们永远在它的手下,这些初步的教育,都是上帝造练我们得着基督的过渡方法。千万不能像犹太人中的律法主义者,抱着这些规条不放,拒绝了上帝的儿子。这些教育与福音相比,不过如同“小学”而已。这个准备阶段是为了等待新时期的来到。

    罗马法律,成年时期的来到是由法律规定的。

    希腊法律,成年期的来到是由父母决定的,一到成年,监管期便宣告结束。

    犹太人的十二岁是一个分界期。儿童到了十二岁的第一个安息日,父亲要带他到会堂,在那里他将要成为“律法之子”开始对律法负责。父母先为儿子祝福:“上帝啊,求你赐福,从今以后我将这孩子完全交在祢的手里”那孩子随即献上祷告说:“我的上帝和我列祖的上帝!在这庄严神圣的日子,我从童年进入成年,我谦卑地举目仰望祢,衷诚真诚地宣告,此后我要守祢的命令,一切举止行动我要向你负责。”

    犹太儿童,从孩童期进入成年期有一个明显的改变。罗马公民进入成年期便宣告监管期的结束。这个改变在信徒身上也是有一个特定的时期和明显的改变,不单是年龄上所象征的成长,并且发生了生命上质的变化。

    世俗小学:希腊文为“基本原理”,包含两层意思:(1)指一行排列的东西,简单又形象,如一排士兵.ABC,一二三等,皆启蒙的知识。

    (2)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尤其指星宿等。保罗在此处所指即世上一切不完全的教训,不成熟、只适合未成年者的初级道理,某些真理的肤浅阶段,宗教的基本原理和制度。

    若用一句比较规范的话来说:凡一切不能使人与上帝契合,不能带我们进入舍己的最高人生境界的信仰、制度、方法、学说等都是“小学”。

    至于启蒙道德、希腊哲学、家谱无休止的讨论等等,更显得软弱无力。若把犹太人的许多教训与基督的启示相比,也不过是“小学”而已。

    转变的关键:正如犹太儿童和罗马公民进入成年有一个特别的转变一样,在救恩的历史中,上帝已计划好,让他儿子的到来成为这转变的关键。保罗的历史观也即是基督徒的历史观,认为宇宙一切事物的运转都不是偶然或巧合。万事都在上帝手中,按上帝的计划进行。不论人类历史、国家兴衰,个人经历都是上帝旨意的参与。尼布甲尼撒王,想伸出王者之手,倾全国财富来抗衡上帝旨意,结果成为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控制的颠狂者,他经历之后的第一

    个感觉就是:“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算为虚无,在天上的万军和世上的居民中,他都凭自己的意旨行事,无人能拦住他的手”(但4:35)。玛代波斯王朝的宰相哈曼,设计陷害不向他跪拜的末底改并进而要杀灭所有犹太人。权势灸手可热的哈曼认为此事易如反掌。谁知在最为得意之时遭受挫折,他妻子对他说:“末底改……如果是犹太人,你必不能胜他,终必在他面前败落”(斯6:13)。为什么细利斯会认定丈夫必在这些亡国奴面前败落呢?因他深知,犹太人的上帝是一切的主宰。上帝为了拯救自己的子民,藉着王的失眠,历史书上被遗忘记载的发现扭转历史的乾坤。主耶稣更向我们坚立了确信的凭据:“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太10: 29)。既然无所不在的上帝统管万有,所以救赎人类的大工更是在他的确定无误的引导下一步步的展开。“乃至时候满足”——所预定的时候到了,也是历代信徒存着信心所等候的时候了。“上帝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

    上帝为我们所设立的救赎计划是深奥莫测,又丰富全备:它通过一位关键的人物,就是具有神、人两性的基督耶稣来实施。

    他奉上帝差遣——表明他的先天性——不是由于差遣才成为上帝儿子,乃是原来就是上帝的儿子(林前8:6,腓2:6-8,西1:15-17约壹1:1-3,约l:1-3,约1:1-2)。在早期教会有异端认为耶稣原来不是上帝儿子,只因行得好,被上帝收纳成为嗣子,称“嗣子论”。约翰针对这异端写道:“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凡灵认耶稣基督道造成肉身来的,就是出于上帝的,……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上帝,这是那敌基督者的灵”(约壹4:

    1-3)。也表明他是上帝的全权代表(约14: 9-11)。因此耶稣基督是完完全全的神。

    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之下——表明上帝儿子的真实人性和与人类合一的事实。他进人世界,并从女人那里取得属于人的一切特性,(除了罪以外)而且律法的一切要求都临到他身上。这是他自取的卑微和屈辱(腓2:6-8)。因此耶稣基督是完完全全的人。

    完完全全的神成为完完全全的人,为了达到两个目的:“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这意味着一个奴隶不但被释放得自由,同时又被收纳为儿子。

    他是上帝的儿子。他也是女人后裔。他既是人又是神,是唯一的神人。他生在律法之下,生为犹太人,生在犹太律法之下。在全人类失败的地方,他得胜了:完全成全了律法的义。因此,基督的神性、基督的人性,以及基督的义,使他独特地有资格成为人类的救赎主。如果他不是人,他不可能救赎人,如果他不是一个义人,就不可能救赎不义的人,如果他不是上帝的儿子,就不可能为上帝救赎人。也不可能使他们成为上帝的儿子。

    生在律法以下:基督作为人,且作为犹太人,同样有遵从律法的本分。他出生后第八日受割札(路2:21),照律法所记献给上帝(路2:22-24),一遵守全律法(约9:46),又照律法的要求,为担当我们的罪被挂在木头上(太5:17-18;来4:15;加3:13;彼前2:24)。

    律法以下的人:无圣洁生命,软弱无力,不能遵行律法而按上帝律法要求应当受刑罚的人。

    赎:付出代价使之得释放、自由。含有“买回”之意(弗5:16;西4:5)。上帝是公义,又是慈爱的。上帝愿意赦免我们又不能背乎自己的公义。只有付出代价,我们才能合理地获得释放,所以耶稣为我们还了罪债。不过我们的债主和还债的都出于同一位神。正因为这种赦免是完全合法的,所以因信称义之福十分坚定。“既然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上帝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罗8:31,34-35)?

    儿子地位的坚定性:上帝在基督里接纳我们为儿子,这一地位是十分坚定的,加拉太人觉得缺少把握,他们被迷惑,认为得救难道这么简单,只用信心的方法就能成功?自己应该加上些什么才配得恩典,作上帝的儿女。保罗说,既然上帝使我们作他的儿子,他把作儿子的凭据也放在我们里面。圣灵进入信徒的心内,使我们里面的人受他的管理运行。圣灵是天庭所用以救赎人类的伟大力量,他贯穿整个救恩过程中:听道(帖前1:6)、悔改(约16:8.9)重生(约3:5-9),得胜(罗8:1-2)、结果子(加5:22, 23),都离不开圣灵。并在信心的过程中不断引导(约16:13)、启示(弗1:17、)赐下各样恩赐(林前12:4-11)。一个人只要不拒绝圣灵的工作,没有任何力量能使我们的地位摇动。

    与天父恢复正常关系的基督徒,内心自然与天父之间有爱的交流,保罗用最自然最亲切的一句话概括了其中无限的内容:“阿爸,父!”信徒能称宇宙的主宰为“阿爸,父!”这不是形式,是生命实质上获得了改变。我们成为天父家中的人,成为受爱心眷顾的宠儿。为儿子者可以将心中的忧愁、喜乐、软弱、难处都呈奉在父前,求助于他;为儿子者对父的侍奉是完全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怕;顺服是出于甘心,而不是出于勉强。为儿子者能继承天父的产业,并非徒然无得。为儿子者得着天父生命的能力,生命律的治理是决定一切的。保罗用“阿爸,父!”这一称呼是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回应(可14:36),“阿爸”是亚兰语“父”是希腊语,表示上帝的救恩临到犹太人和外邦人没有区别。这一亲切的涌流自心灵的呼叫是信徒内心蒙恩的见证(罗8:15)。这种无阻隔的交通也是能力的来源。

    我们蒙救的过程非常奇妙:

    主把我们从律法的定罪和咒诅之下赎出来——得着儿子的名分,圣灵进入内心——呼叫阿爸,父——喜出望外的呼叫是圣灵运行的结果,也是必然的反应。——作后嗣并承受产业。

    上帝使人得赎,并使人与他恢复了亲密的关系,藉着灵的进入一扫过去的隔膜,亚伯拉罕的一切福分、应许和心灵上的福气都因耶稣获得。

    一个没有基督的人,不但是未成年者(不能承受产业),同时也是个奴仆(没有自由),基督的来到使之脱离奴役且被收纳为上帝儿子,上帝儿子的灵在他心中,可享受成年之嗣子的一切权利。

    8-11加拉太人当前的危险

    但从前你们不认识上帝的时候,是给那些本来不是神的作奴仆。现在你们既然认识上帝,更可说是被上帝所认识的,怎么还要归回那懦弱无用的小学,情愿再给他作奴仆呢?你们谨守日子、月份、节期、年份、我为你们害怕,惟恐我在你们身上枉费了工夫。

    加拉太人信主前,信主后和目前的三个经历:

    加拉太人切身经验时,他们从前曾给异教的规条作奴仆,那些不是神,是假宗教,但对他们的束缚和限制却是真实而沉重的。如今他们信了基督,本已脱离了异教的一切捆绑,得了自由,不再作假神的奴仆。若再被犹太教的规条所束缚,无异是“以一件不好的东西,去换取另一件不好的东西,只是转换一种不同的世俗小学”。

    加拉太人原来是非常可怜的属灵瞎子,与其他外邦人一样,把不是神的当作神,并作他的奴仆。这期间他们对上帝不认识,对假神也不认识,真可称是蒙昧无知。

    但现在他们认识了上帝,保罗说,其实他们认识上帝是因为上帝认识他们的结果。上帝对我们的景况一目了然,无力,软弱,败坏,污秽-……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正因为上帝深明我们的苦境,他呼召我们到他面前,赐启示的灵开我们心眼来认识他。认识他的恩召,认识他的能力,认识他的爱心。这是惟有上帝才能赐予的“真知”。目的使我们会带着本相向主依投,一生一世依靠他永不改变(参弗1:15-22)。而上帝更在他对我们的认识中带领我们走新的信心道路。这种互相之间更深的认识推动爱的发展,带来依靠一方生命的成熟。

    上帝赋予摩西重任,他认识摩西比摩西认识自己更清楚,所以先用四十年的旷野生涯造练他。摩西在群山之间,心灵所面对的是上帝,在静思默想中来认识上帝,结果竟使他觉得自己一无所能。上帝要他肩负昔日梦寐以求的工作时,接连三次推辞,深感不配(创3:1l,4:10, 13),深切的不配感、无力感使摩西全力仗赖大能的上帝,他在上帝向叛逆的以色列百姓发怒之时,由于生命的成熟,能为百姓苦苦哀求上帝的宽宥。上帝很满意,这场风波的出现,测知了摩西生命的深度。其实这是摩西对上帝认识的结果,也是上帝对摩西认识的结果。上帝说:“你在我眼前蒙了恩,并且我按你的名认识你。摩西抓住这个机会,更求更深的认识上帝:“求祢显出祢的荣耀给我看。”(出33:17, 18)。全能的神竟答应了摩西的请求,在他面前经过,亲自宣告自己的名(出33:19-23,34: 6-7)。

    基督徒对上帝的认识并不是信仰观念,如三位一体,创造天地之主等等,应该是一种信心的依投,是软弱者对全能者的终日渴慕,惟有如此,这种认识才是永生。“认识祢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祢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加拉太人所转离的,就是这种认识,他们转离上帝大能的膀臂,转离确定完全的救恩,而去“归回那懦弱无用的小学,情愿再给他作奴仆。”保罗认为这样的举动是无知愚昧的。他称割礼派所有的教训是“懦弱无用的小学,”因为在救人的事上是一无所能的,懦弱是因它无力救赎,并不能使人胜过罪。无用,(新译作“贫乏”)指不能带来属灵的丰富。正如《希伯来》书所说:“先前的条例,因软弱无益,所以废掉了(律法原来一无所成)就引进了更美的指望,靠这指望,我们便可以进到上帝面前”(来7:18. 19)。

    加拉太人离弃救恩向律法主义的束缚中滑行已开始了具体的行动,保罗例举一些证据:“谨守日子、月份、节期、年份。”

    犹太人力劝外邦基督徒遵守某些特别的日子:

    日子:节期的日子与节期安息日(利16:29-34; 23:12.32,39;民10: 10,28: 11-15).

    月份:月朔(王下民28:11-15;4:23)及一些为记念某件大事而定为禁食的月份。如四月记念圣城被攻陷,五月记念圣殿被拆毁,七月记念省长同胞被杀,十月纪念圣城被大兵围困。

    节期:逾越节、五旬节、吹角节等七大节期(见民28:16-31;29章)。

    年份:安息年、禧年(利25: 1-17)。

    加拉太人未悔改归主之前,他们原来也守异教的节日,那是为了积功德,避凶化吉,变命运。如今他们在律法主义者的怂恿和诱惑之下,把这一套日子的谨守作为讨好上帝的立功之法,日子变了,主观愿望与异教时的立场却是一样。他们仗恃自己谨守了宗教节日,已向上帝尽了一切责任。不知不觉间,与上帝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对救恩的信赖越来越小,因为他们既然认为自己已获得了义,就不需要基督的义了。保罗深为他们害怕。

    信心难道否定行为的重要性吗?回答是否定的。信心的结果是行为的改变。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见雅2:20)。也不能称为信心。但保罗为何在此说加拉太人谨守日子、月份、节期、年份却令人害怕呢?难道基督徒不应该小心谨慎地去履行宗教本份吗?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一个人将上帝的救恩摒弃而企图凭各种努力讨好上帝、换取得救的时候,是在走一条灭亡的路!纵然是上帝的道德律法,无论哪一条的要求,都必须是信心的果子、生命的自然,决非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希望靠“孝敬父母”得救,希望靠“不作假见证”得救,这是令人害怕的律法主义行为。但一个因信称义的人必定是一个孝敬父母、不作假见证的人。他的遵行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信心的果子。

    一点讨论:得救经验必须上升到真理的理论:对上帝的认识必须从初步向深层次提高,否则,难以稳固地站立在真道上,容易被邪道所迷惑。加拉太信徒曾见活画的十字架在经验上与基督有过联结,而且已从圣灵入门,但他们还是被犹太人所迷惑。基督徒要成为坚挺的香柏木而不要成为“被风吹动的芦苇”(太7:1 1,路7:24),东摇西晃。“因为埃及的河水都必减少枯干;苇子和芦荻都必衰残”(赛19:6)。上帝赐下因信得救的亮光,我们也必须从经验上升为理论,才能确信自己的领受是完全出于圣经无误的真理。上帝赐下《加拉太书》,让这些旁门左道与真理的争战公之于众,让我们有反面警戒。无论何时,都能鉴别,不至于如愚昧人“是话都信”,“随得来随吞下”(箴14:15,21:20)。

    基督徒的人生是争战的人生,真理的仇敌永不会停止对基督徒属灵进程的干扰和破坏,因而我们要不间断地信靠、仰望,并在灵程上不停息的前行。昨日的经验不能应付今日的需要,我们对主的认识必须每天都是新的,都是更高更美的。惟有这样,他才是我们的新鲜吗拿(哀3:23出16:20)。力量是在成长中增强的,对基督的认识和领受使我们在基督里“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4:14)。

    立功之法是一切邪教的基础。上帝在旧约时代的一切启示都是使人与基督有交通。但人往往错解了上帝的心意,反而在这些启示性的崇祀中行立功之法,结果得到的不是福气乃是咒诅。

    旷野中,被火蛇咬伤中毒的人,因仰望铜蛇能得医治,这举起的铜蛇正是十字架上被举之救主的预像(民21: 4-9;约3:14)。但到了列王时代,以色列人竟将铜蛇作为偶像崇拜,向它烧香,以为藉此可以得救.谁知正犯了大罪(王下18:3,4)。基甸为士师时,因见百姓时常背逆上帝去侍奉外邦假神,动员百姓拿出金饰,用金子等作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俄弗拉城。基甸的用意是想藉此提醒百姓,惟有上帝是真神,谁知恃功自义心特强的以色列人竟“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士8:24-27)。每一样属灵事物的错用都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往往产生了假宗教。但这是方法的错误,并不是属灵事物的不好。

    犹太教的信仰基础是根据上帝所启示的旧约圣经,它的错误是在于没有在仪文的启示中,律法的启示中寻见救主,却抱住仪文和律法作为得救方法,结果成为律法主义的宗教,使人看到的是从规条到规条的宗教。但救主并没有全盘否定他们的一切,在那篇指责法利赛人假冒为善的异乎寻常的激烈话语中,救主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太23:2,3)。“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太13: 52)保罗所害怕的,就是加拉太人把严守宗教规条作为称义之法,因而得不到那只有藉信才得的义。

    12-20回忆和呼吁

    弟兄们,我劝你们要像我一样,因为我也象你们一样,你们一点没有亏负我。你们知道我头一次传福音给你们,是因为身体有疾病。你们为我身体的缘故受试炼,没有轻看我,也没有厌弃我,反倒接待我,如同上帝的使者,如同基督耶稣。你们当日所夸的福气在哪里呢?那时,你们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我也都情愿。这是我可以给你们作见证的。如今,我将真理告诉你们,就成了你们的仇敌吗?那些人热心待你们,却不是好意,是要离间你们,叫你们热心待他们。在善事上常用热心待人原是好的,却不单我与你们同在的时候才这样。我小子啊,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我巴不得现今在你们那里,改换口气,因我为你们心里作难。

    保罗出于对加拉太人真挚的爱,言词激动地向他们提出劝勉和责备,由于心情焦急,未免令他们感到太率直和严厉。这时,保罗扦人一段话,是对往事的回忆,把加拉太人带进初次相识之时那美好的时光,那纯真、甜蜜、无私、令人难忘的主内相交是十分感人的。保罗想藉此唤醒他们的爱。

    两下无亏:保罗首先请加拉太人留意他在他们中间时的为人,也希望加拉太人能保持昔日对他的无亏。这种两下彼此无亏的交谊是多么值得回忆和留恋。作为福音的使者,保罗十分留意自己的脚踪。言谈举止,仪态形象,信息真理,处处以别人的最高利益为考虑。保罗在加拉太人中的方式极为谨慎,以致后来他能够说:弟兄们,我劝你们像我一样(加4:12),他的嘴唇已经被祭坛的火炭所洁净,他能够胜过身体上的软弱,并高举耶稣是罪人惟一的希望。那些听他讲道的人,知道他跟过耶稣。上帝赋予他从上头来的能力,他能够以属世的事情与属灵的事情相比较,并攻破撒但的城垒。因他高举上帝的爱,很多人的心因而破碎,上帝的爱彰显在他独生爱子的牺牲里,很多人因着这种爱,便情不自禁地问,我们应当怎样行才能得救呢?

    保罗初到加拉太,身体有病,他冒着患难、病痛和各样逼迫,将福音传给他们。加拉太人也表明了相应的爱心,接待保罗,对保罗十分爱戴。保罗说当时“你们一点没有亏负我。”可是现在他们的态度变了,可能要亏负保我的一片苦心了。但保罗对他们的爱还是与起初一样,丝毫没有改变。他以爱的最高智慧将称赞和责备结合在一起:“我劝你们要像我一样。”好象用盐调和(西4:6),使他们容易接受。

    “像我一样”这话留有多么大的思维空间,保罗在熟悉和了解他的加拉太人面前讲这样的话表明了自己无亏的良心和无伪的生活是有目共睹的。

    像我什么?像我一样保持爱的初衷永不改变,不作亏负对方的事?!

    像我一样从律法主义的捆绑下脱离出来就不走回头路?!

    像我一样愿为得着基督而丢弃万事如粪土?!

    像我一样为真理而打美好的仗?!    

    像我一样为甘受逼迫和患难而将福音传给外邦人,包括你们?!

    由他们去考虑去思索,各人根据保罗留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去反问自己是否有亏于保罗吧!

    今非昔比:保罗患有眼病,视力不好,外貌不扬,但他将福音传给加拉太人的时候,他们以最高的热情接待他,如同接待上帝的天使一般。身体有病在众多人的看法中是受上帝的刑罚所致,传福音的人自己有病岂不更难以理解吗?况且保罗所行的神迹不少,在路司得曾医治生来瘸腿的人,轰动了全城,大家以为他是神藉着人形降临,首领们牵牛拿花圈要向他们献祭(徒14:8-13)。现今他怎么无法医治自己的病呢?这些对加拉太人接受福音都是一种负累和试炼。可能会因此而轻看他,拒绝他的信息。不信之人的讥笑和讽刺也会增加他们的心灵障碍。可是加拉太人成功地拒绝了一切试探和试炼。他们领受保罗的信息,并且表现出极大的爱心,愿意为保罗分担疾病的苦楚。保罗作证说:“那时,你们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我,也都情愿。”可能加拉太人当时确有这种表示,也可能保罗用生动的描写来为形容他们热情舍己的爱。因为眼睛一直来被视为人所最宝贵的东西(申32: 10;诗17:7:亚2:8),为了保罗,他们愿意舍去最宝贵的东西。

    可是现在呢?情况完全不同了,因为保罗不容忍犹太律法主义者的扰乱,将真理——惟一的福音告诉加拉太教会,就使他们的关系处在对立的状态。真理是不能容忍谬论的,基督到世上传和平的福音,他是平安的王,是使人和睦的上帝儿子。但他又说:“我来,要把火丢在地上,倘若已经着起来,不也是我所愿意的吗?……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纷争。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纷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路12: 49-52)。救主将真理带到人间,与邪道谬论必有一场激烈的冲突和争战,这是不为人们的良好愿望所转移的事实,正如水火不能相容一样。保罗提醒加拉太人,他们现在还没有将保罗视为仇敌,这还是假设,但有这个可能,他希望他们不要站在真理的反面。保罗是绝对不会与他们作仇敌的,但只要站在真理的对立面,自然会成为仇敌。因为上帝的仆人不会为人情而牺牲真理。

    原因何在:为了帮助加拉太人离开那些搅扰他们的人而回到正路上,保罗不得不向他们揭露犹太律法主义者的真面目。保罗承认他们很热心,但这种热心是另有目的,另有所图,不怀好意的热心。《当代圣经》翻译:“假情假义地向你们大献殷勤。”这种“热心”是发生在教会内极其丑恶的现象。对不合他个人意愿的上帝仆人进行人身攻击,为了达到离间羊群与牧人的关系,推销自己的观点,结果把许多人关在“外面”(见17节小字)。使已在基督门内的人惶惶不安,如同加拉太人一样,企图出来重人律法主义束缚之下。还没有进入门内的人,更不敢进来。讲台不传耶稣,不讲真理,充斥着攻击的话语,自我的标榜;讲台下是是非之地,论断批评,猜疑问难,扼杀生命,破坏爱的团契。律法主义者是以关心教会得救的面目出现的,以“卫道士”的热心来自我标榜的,似乎他们若不来,大家都会被保罗因信称义的道所迷惑,走向灭亡了。这虚假的爱心令加拉太人很难识别。保罗说,他们这么热心,是为了离间教会与保罗的关系,实质上,是离间了加拉太人与基督的关系。基督的死已活画在加拉太人的眼前,但律法主义者极力要切断这种活的关系。叫他们的视线转离十字架而去注意他们所传的割礼,按着他们所倡仪的凭行为去讨上帝的喜悦。结果所招致的是灵性的败落,弯路的痛苦,内心的混乱。

    律法主义者所表现的热心是为了取得加拉太人加倍的热心回报,把他们拉人自己的小圈子,任他们摆布,这是加拉太人应当提防的。

    可能有人会误解保罗的用意,以为他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企图垄断别人的感情,除了自己以外,不允许别人与加拉太人交通往来。保罗说,我并不如此认为,无论是谁,若出于善意,彼此热心相待都是好的,不论我在不在你们那边都无关紧要。可是我希望你们能把当日我在你们那边时待我的那份真挚的热情保持下来,虽然我不在你们中间也永不改变。

    肝胆相照:保罗一直来以慈父的关怀对待藉福音所生的儿女们。他对待提摩太、提多、阿尼西母及众教会都是存着这样的感情(提前1:2;提后1:2;门12;林前4:15)。只有作父亲的才知道如何爱儿女,一切所作的都是存着爱。只有作父亲的才体会儿女失落的痛苦,只有在这场合下才想起养育的辛苦。

    建立教会,引人相信,是经过不计其数的焦虑,盼望和等待,犹如一个妇人受生产之苦,得到一个孩子一般。如果孩子健康活泼,发育正常,作母亲的自然把一切痛苦艰辛都忘记了。“妇人生产的时候就忧愁,因为她的时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记念那苦楚,因为欢喜世上生了一个人”(约16: 21)。可是加拉太教会如同一个身患重病的婴孩,随时有夭折的可能。保罗想起那一切的劳苦随时会化成泡影,(虽然在主里不是徒然,而在加拉太人身上没有达到效果)心中非常难受。培养生命是何等细致而艰苦的工作,摧毁生命是多么轻率而不负责任的行为。就在如此情况下,保罗仍然没有止息或收回那份爱。他在揪心的绞痛之余,愿意再受昔日所受的劳苦、担忧、困扰、艰难、逼迫等等,只要主的灵能重新模塑主的形象在他们心里,只要他们能在生命的进程中正常生长,仿佛妇人再次怀孕生孩子一般。

    这个比喻很离奇:受分娩之苦是保罗,基督的成形却在信徒心中。事实却正是如此,传道人为信徒的生命所受之苦却使信徒获得一个永生的生命。受教的人应当体会施教者的艰难和劳苦,如对父亲般的加以敬奉。

    一个人所传的信仰是否纯正,首先就看他本人身上有没有基督的形象,然后看他信仰的效应在接受者的身上是否也能产生纯正的品格,这是信仰的能力,也是信仰的试金石。信徒若没有基督的样式,就是信仰出了问题。

    加拉太人的情形使保罗十分困扰,不知如何才好,他向他们表示,这些严厉的话语实在都是出于不得已,巴不得他们能因此而回心转意,如果再去那里,就不会双方不愉快,而能和颜悦色地讲话交通了。

    身体有疾病(13):有许多猜测,有人认为与林后12:7所说的刺是同一件事。最大的可能是眼睛疾病,因为旁非利亚一带流行一种眼病,影响视力,并使人相貌难看。保罗写信叫人代笔,亲笔写的字体特别大就是视力原因。

    有人认为身上的刺是指某种十分强烈并难以抑制的欲望,而身体的病则可能是剧烈的头疼或疟疾。

    成形(19):全部新约只用过一次,原义指在内心形成了基督的心意。

    21-31两约

    你们这愿意在律法以下的人,请告诉我,你们岂没有听见律法吗?因为律法上记着,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生的,一个是自主之妇人生的。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乃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这夏甲二字是指阿拉伯的西奈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儿女是为奴的。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们的母。因为经上记着:“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然而经上是怎么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

    在结束关于以信为本和行律法为本的论证之前,保罗以一生动形象的旧约故事作为总结,这有力的证据是以色列民所熟知的先祖亚伯拉罕的经历。因为以色列民尊崇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若从他们身上找到因信称义的信仰凭据,他们是无法否认的。保罗这段话是针对那些愿意在律法之下的人说的,为要使他们真正明白上帝救人的方法。

    历史事实:上帝选召亚伯拉罕,是一件影响后世的大事,他成为信心之父,其一生的事迹都留有永久的教训。其中不仅包括一切成功的经历、信心的创举,也包括了一些失败和失误。其中的一次失误不是生活或品德上的失误,乃是信心上的失误、信仰上的失误。他动用了人的方法去帮助上帝旨意的实现,结果适得其反,恰恰违背了上帝的旨意。

    上帝带领亚伯拉罕出离拜偶像之地时,就已应许赐福给他,并且这福气要从他的后裔中临到万国,他的后裔也一同蒙福(见创12:3,7)。

    罗得与他分开,把肥美的平原占为已有,亚伯拉罕表现了崇高的基督之爱,上帝及时地再次向他应许:“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创13:16)意思说:只有我的赐福是真实的。

    亚伯拉罕等待上帝应许的实现,一直到八十五岁,他在迦南地已住了十年,还没有见这应许的实现。上帝为了安慰亚伯拉罕,消除他的焦虑,再一次对亚伯拉罕重申这应许。当时亚伯拉罕已将老仆人以利以谢看为产业的继承人。但上帝纠正他的思想:“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为成你的后嗣。”于是领他走到外边,叫他抬头向夜空举目观望,并对他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么?”你的后裔将要如此。”“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创15:4-8)。这是圣经中明确论到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话,表示他对上帝应许的相信。

    事隔不久,问题就出来了,问题不是出在亚伯拉罕离弃上帝,乃是出在他以人的“热心”去帮助上帝,为上帝作主张,自作聪明上。

    撒拉为了促成上帝旨意的实现,提出一个很“慷慨”的建议,将使女夏甲给亚伯拉罕为妾,从她得子,好让亚伯拉罕早日了却一桩心事。从表面看来,这是一条实现上帝应许的捷径,不久便大功告成,夏甲怀孕了。

    随之而来,并不是皆大欢喜,却是烦恼。夏甲怀孕后,就小看她的主母,经过一番曲折,亚伯拉罕终于从夏甲得了个儿子,取名叫以实玛利。

    上帝并没有承认这一次的行动是合法的,上帝也并没有认为以实玛利就算为亚伯拉罕的后裔。上帝为这使女所生的儿子描绘了一幅图景:“他为人必像野驴,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创16:12)。没有在基督恩中度因信称义生活的人,岂不顺着血气行事吗?岂不以攻击人为乐事吗?这种精神正是本性的表露。亚伯拉罕九十九岁,以实玛利已经十三岁,这件事好象已成定局,上帝似乎也将它忘了。其实,上帝没有忘记,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虽然近来没有再提起,但他决不背约也不迟延,到所定的时候,必定开始工作。撒拉过了生育的年岁,已没有血气的本能,上帝认为这是他实现对亚伯拉罕应许的时候了,便向亚伯拉罕重申:他必从撒拉得一个儿子,必有百姓的君王从他而出。

    “到了上帝所说的日期,“撒拉”就给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亚伯拉罕就给撒拉所生的儿子起名叫以撒”(创21:2,3)。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在以撒断奶设筵欢庆时,以实玛利显出非常不满的嘲笑。撒拉要求亚伯拉罕将使女和以实玛利赶出去,免得家中不安宁,她更不愿以实玛利继承产业。亚伯拉罕为此事很忧愁,但上帝批准了撒拉的计划,结果以实玛利和夏甲被逐。

    属灵教训:拉比们认为圣经经文有四种意义:(1)最浅显的是字面意义。  (2)从字面联想的意义。(3)从查考引申出来的意义。(4)而最高深的解释是寓意解释。保罗是一位训练有素的拉比,他运用最有说明力的方法,并引用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从真理的角度将律法主义置于死地。

    圣经最中心的内容是启示上帝的救法,因为罪人需要拯救,明白上帝的救法才能找到得救的门路,所以上帝从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号、故事、经历、反复地阐明这一救法。为使我们免人歧途,上帝往往将正反两种方法并列而存,作为对比物,使我们能进行鉴别、取舍,如:

    无花果树叶编的裙子和羊皮(创3:7,20)。

    亚伯和该隐的两座祭坛(创4:3-8)。

    雅各和以扫的不同选择(创25: 27-34)。

    耶利哥的攻取和艾城的败绩(书6:15,21,7:2-5)。

    保罗动用寓意法来解释这段史实,但他始终遵循拉比解经的一条基本原则:“任何一句圣经话语,必须不失去其原来的意思。”他是在原意之外看出更深刻的意义。

    上帝让撒拉与夏甲作为主母和使女的对比。

    让以撒与实玛利作为儿子和奴仆的对比。

    以撒的出生出于上帝的应许,以实玛利的出生是由于人的血气。

    保罗说,这都是比方:故事虽然简单,但意义却很深刻。上帝要我们注意的,不单是其中的情节和历史,更有上帝的工作与人的活动、旧约和新约、律法主义和因信称义两种不同方法的对比。我们根据保罗的陈述,可以列成下表:

    自主的:——撒拉——主母——凭应许生以撒——有权继承产业(因信称义领受圣灵为凭据)——新约(出于锡安山,参赛66:7一l3;来12: 22-24)一在天上的耶路撒冷(被上帝所召的教会,见诗87篇)一众多儿女(基督徒)一因信称义的表样。

    为奴的:——夏甲——使女——血气生以实玛利——无权继承产业(律法主义者无法达到满足上帝心意)——旧约(出于西乃山)——现在地上的耶路撒冷(犹太教)——劳苦而无生命果子(律法主义者)——律法主义的表样。

    旧约:保罗用夏甲代表从西乃山而来,生子为奴的旧约。因为夏甲生以实玛利的过程中包含着旧约的许多特证。

    (1)出于人的方法:为了帮助亚伯拉罕早点实现上帝的旨意,出了这个主意,因为她年青、血气旺盛,必能成功。

    (2)自满、自骄、自义:夏甲一有身孕就小看主母,律法主义者有一点自义,都是高抬自己,蔑视别人的资本。昨天自己还在犯诚命,今天就指责别人犯律法。

    (3)生下的儿子是血气奔腾的人:既然方法是出于血气,生下的孩子也只能是属乎血气。主耶稣说:“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3:6)。以实玛利“为人必像野驴,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就是他好斗的特征。律法主义者岂不正是如此吗?

    (4)上帝不承认:虽然孩子是生下来了,也长大了,但上帝不认可,因为这不是从上帝旨意所生的。他是从“血气生的,”“情欲生的,”“人意生的。”律法主义或许也能诱惑人跟他走,结出几个“果子”,其实连他自己都不能被上帝所认可,何况以他们的后代呢!

    (5)逼迫属灵的:当以撒还没有出生之前,以实玛利唯我独尊,家中还算安宁。当以撒一出生,这应许的孩子便成为他的眼中钉。他深觉自己地位脆弱,便嘲弄戏笑以撒。据犹太人传说,认为以实玛利想在游戏中弯弓搭箭谋害以撒。

    (6)被逐不能承受产业:奴仆所生的儿子永远是奴仆,他无权受产业,上帝同意撒拉的意思把以实玛利赶出家庭。律法主义者最终不能承受上帝的产业。

    以色列民曾在西乃山下与上帝凭血气立下旧约,情况如下:上帝在西乃旷野对摩西说:“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摩西将上帝的话转告长老和百姓,百姓很羡慕约中的福气,你们不知道自己是何等软弱,无法遵行约中的条件,他们作了一错误的反应,没有与上帝进入心灵的关系,竟冒然与上帝立约,三次表态同意,说自己能够顺从上帝的话出19:8,24:3,24:7)。摩西作为中保,以牺牲的血来坚立这约(出24:8),表明这约开始生效。这约是以人的善工为基础的,条件是“顺命得生”(结20: 11;申27: 26;利18:5),违者必究。过不多时,百姓即在山下背约(出32章),摩西在义怒中将上帝赐给以色列民遵行的立约的条件——法版摔破了(出32: 19)。表明以色列人已违背了与上帝所立的约。这种想以人的血气来成全上帝旨意的企图完全失败了,违犯者被处以死刑。

    值得一提的是:西乃山的约之所以不能成功,有缺点,称为旧约,不是因为上帝所立之约的条件过高,是因为百姓心灵的错误。他们不知自己的软弱,没有全心信靠,他们像该隐一样,以为凭自己的努力能够讨上帝喜悦。亚伯拉罕怎样错用了夏甲——娶她为妾,借此得子;同样,以色列人也错用了律法,将人凭血气无法达到的律法变成一套积德的体系——以为遵命便能得救。结果走上了旧约的路。

    保罗以圣灵所赐的胆力,宣称:这西乃山所立生子为奴的约,象征今天地上的耶路撒冷,她和她的儿女也都生活在奴役中。两者侍奉的原则完全相同。犹太教的中心耶路撒冷,许多人出去做诱惑工作,劝人立自己的义,走律法主义的路,但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儿女。

    人意、肉体的冲动产生了以实玛利,律法主义充其量不过是竭人之所能,结果仍然是为奴的心态,为奴的地位。

    凡寻求因行律法而得救的人,都生活在旧约之下。我们无法赚取义,我们不能赚取赦罪,我们不能赚得上帝的恩宠,我们不能凭着自己,去过基督要我们过的那种美好的人生,我们不能使自己在上帝眼中看为义,我们毫无可能藉着自己的努力赚取天国,因而西乃山下凭血气所立的约是注定要失败的。

    新约:保罗用撒拉代表从锡安山丽来,应许而立的新约,因为撤拉生以撤的过程包含着新约的许多特征。

    (1)出于上帝的应许:上帝使撒拉生孩子,是等到撒拉过了生育的年岁(见创17: 17, 18: 11, 12,罗4:19),无法自然生育的时候。是根据上帝的两个应许:“不然,你妻子撒拉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以撒。我要与他坚定所立的约,作他后裔永远的约”(创17: 19)。“到明年这时候,我必要回到你这里,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创18: 10)。这样就排除了血气的可能性。

    (2)顺从、温柔、安静:撒拉的名是上帝所赐,这是圣经中对女人改赐名字的惟一,象征着上帝在她身上有所的工作,并有所收获。正如雅各经过雅博渡口的角力改名“以色列”一般,撒拉的离世,圣经记载她的年龄,这也是女人中的惟一,表明上帝对她一生的重视。撒拉在属灵上,一直作为圣洁、温柔、安静和顺从之人的榜样。她一生中对亚伯拉罕的顺从就如同对主那样的顺从(彼前3:4-6)。与夏甲那种自不量力、不安分守己形成明显对比。

    (3)生下的儿子是谦让、和平的人:以撒是一位充满悟性、善于思索的人(创24: 63),他的爱是热烈的,他的情是深沉的(创24: 64-67)。他与世无争,在人生考验关头,以基督那无条件饶恕人的爱,对蛮不讲理的基拉耳牧人作出再三的退让,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表现了基督徒成熟的生命见证。他的为人与以实玛利的特性形成明显的对比。

    (4)被上帝承认:既然是出于上帝的应许,按上帝计划而赐的儿子,自然得上帝的承认,连以撒这名字也是上帝亲自为他取的。

    (5)受血气者逼迫:以撒的出生招来以实玛利的讥诮和迫害,完全是因为以实玛利的嫉妒所引起的。属灵的生命在教会中的出现也必定招致属肉体的攻击和逼迫,上帝也让这一生命经受锻炼而获得长进。从来都是律法主义者逼害因信称义者,保罗可能从自身过去的经历中引出这么一段经验之谈,作为律法主义者他曾经不遗余力的去逼迫教会,而现在他却遭受律法主义者的逼迫。

    (6)承受一切产业:以实玛利被逐出家庭,无权继承亚伯拉罕的财产。亚伯拉罕在撒拉死后又娶基土拉为妻,生下六个孩子,他趁自己还在世的时候,“打发他们离开他的儿子以撒往东方去。”“亚伯拉罕将一切所有的都给了以撒”(25:6,5)。

    以色列民守旧约的失败,作为历世历代的一个典型,说明了一条永不改变的真理:“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上帝面前称义。”因为属肉体的人“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  (加3:11;罗8:7)。这一失败是律法主义的失败,因为他们满以为自己有力量遵行律法,想靠律法得救、蒙福。谁知依靠律法乃错用了律法的功能,律法不能给他们能力去胜过肉体的软弱。

    上帝及时挽救了他们的错误,使他们再得救恩之福。“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不像我拉着他们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我虽作他们的丈夫,他们却背了我的约,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和华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邻居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纪念他们的罪恶,这是耶和华说的”(耶31:31-34)。

    “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要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结36: 26, 27)。

    这新约不再是人类在上帝面前振振有词的保证:“凡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却是上帝慈声的应许:“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并且“除掉石心”“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还有“赦免他们的罪孽”的恩典。

    新约是出于上帝的主动,一切都是他的恩典。这约的特点是不再凭人自己的力量来顺从上帝的律法,却是上帝赦免我们的罪,更新我们的心.赐我们新的灵和一颗肉心能以顺从上帝的律例,因此,我们是一无所有,一无所能,都是“白白的得称为义”(罗3:24)。石心是刚硬无所感觉的,而肉心是能感受主的痛苦和爱心的,所以能顺从。    

    以色列民在西乃山下非常害怕,因为他们看见“此山有火焰、密云、黑暗、暴风、角声与说话的声音,那些听见这声音的,都求不要再向他们说话。因为他们当不起所命他们的话。……所见的极其可怕,甚至摩西说:我其是战兢恐惧”(来12: 18-21)。旧约的心态是奴仆心态,是在害怕中侍奉,每天不自由。

    新约的信徒不是来到不能摸的、令人惧怕的山,乃是来到上帝宝座设立之山.阳光普照的令人愉快的上帝之城(锡安乃光耀,愉快之意)来到耶稣基督面前,12他作为新约的中保,用血向我们说话——显明其无比的爱(见来12: 22-24)。这一股爱流的汇聚,组成了在天耶路撒冷的荣耀景象。这是教会,是新约基督徒所组成的,他们在爱中侍奉,是应许所生的。虽然他们自己不劳苦,但却多有生命的果子。保罗引用以赛亚五十四章一节:“你这不怀孕、不生养的,要歌唱;你这未曾经过产难的,更发声歌唱,扬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来说明撤拉的儿女比夏甲的儿女更多,教会比犹太教更多产,新耶路撒冷所代表的教会比旧耶路撒冷所代表的犹太教有更大的荣耀。

    “不怀孕,不生育……”原来是指上帝子民被掳到巴比伦后耶路撒冷的景况,好象失去丈夫,没有荣耀,被掳前的耶路撒冷如同有丈夫一样的有所依靠。但犹太人从被掳之地归回以后,人数却比被掳前大大增多,于是先知用丰富的想像力来颂赞上帝对他子民的出乎意料之外的恩待(参赛52:7-12)。

    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是信心的约,他从来没有对亚伯拉罕说,你能藉着单方面的顺从而赚取约中的福气。只有当亚伯拉罕维持与上帝这间信心与恩典的关系时,才能承受这一切福份,这种关系本质就是因信称义。凡凭信心接受基督白白赐予的恩惠而得救的人,都生活在新约之下。新约乃是由信心而产生行为,以及顺从上帝的律法。正如以撒是一个应许的孩子,象征着新约关系的信徒,藉着圣灵变化,重生而进入上帝的家。我们能为主而活,顺从律法,都是信心的功效(罗8:3)。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