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保罗领受福音的过程

【返回上级目录】

 1:11起

    上一讲讲到福音是什么?所谓的别的福音又是什么?以及保罗对福音和那些假福音的一种态度,和心情,有感于加拉太人很快地就离开真道,而受了假教师的迷惑,保罗感到痛心疾首。

    十一节开始,保罗说:“弟兄们,我告诉你们,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人的意思,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这非常明显首先是指着保罗在大马色悔改的经验。接着保罗见证说:“你们听见我从前在犹太教中所行的事,怎样极力逼迫、残害上帝的教会。”保罗希望以现身说法的一种方式来劝导加拉太的人,他没有遮掩他过去败坏的一面。

    十四节:“我又在犹太教中,比我本国许多同岁的人更有长进,为我祖宗的遗传更加热心。”是的,保罗是在迦玛列的门下,三十岁就做了议员,而且为了他祖宗的遗传,他不遗余力地到处奔波,为犹太教效力。十五节说:“然而,那把我从腹母里分别出来,又施恩召我的上帝,既然乐意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叫我把他传给外邦人中,我就没有与属血气的人商量,也没有上耶路撒冷去见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惟独往阿拉伯去,后又回到大马色。”

    所以很清楚保罗他所得到的福音的来源是耶稣基督,而不是人,甚至于还不是当时的教会领袖,或者是使徒。大马色以后他就退到阿拉伯的旷野,全心的默想,亲近上帝,不断地在灵里面,在上帝的启示当中明白福音的奥秘。如果使徒们在马可楼,在圣灵下降之前有四十天的反省的机会,以及有恳切的祷告的话,那么保罗在阿拉伯的旷野也一定是回顾他自己的过去,总结他自己人生的经验,而从上帝的启示里面明确了自己的生活的目标,今后的方向,以及工作的中心,也从自己的经验当中,更加感觉到犹太教,人为的理论,以及祖宗的遗传,是多么深的害了他,浪费了他的宝贵的岁月。他决意在今后的岁月当中,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和他钉十字架,只知道把福音高高的举起。

    十八节说:“过了三年,才上耶路撒冷去见矶法,和他同住了十五天。至于别的使徒,除了主的兄弟雅各,我都没有看见。”从阿拉伯回来时就回到大马色,他悔改的地方,开始为主工作,作见证。他曾经如何本来想在大马色摧毁上帝的教会,迫害上帝的圣徒,今天他就从那里开始建立上帝的工作,以及和从前他所藐视、逼迫的弟兄站在一起,为了清楚表明他所领受的不是从人,甚至于不是从使徒来的,他就说:三年以后他上耶路撒冷刚刚见到彼得,和当时作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主的弟兄雅各。保罗并不想抛头露面,也不想求取功名,更不想大肆宣扬他的工作,他甚至于连其他的教会领袖和使徒也都没有看见。

    二十节说:“我写给你们的不是谎话,这是我在上帝面前说的。以后我到了叙利亚和基利家境内。那时,犹太信基督的各教会都没有见过我的面。不过听说那从前逼迫我们的,现在传扬他原先所残害的真道。他们就为我的缘故,归荣耀给上帝。”这真是一个何等美好,以及荣耀的见证。保罗在大马色的经历,确实对当时的异像,跟着他一起的人并没有知道,没有觉察,保罗在阿拉伯说不定也是独自静修,但是这种里面的生命的历程还是会在外表的生活,工作表现出来的。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从前的保罗为着犹太教,为着祖宗的遗传这般的热心,而今天一反往态,他是在为从前所逼迫的耶稣基督,所要摧毁的教会,在献身,在奋斗。这其中难道是没有原因吗?不是,因为耶稣基督已经进入保罗的生命,在保罗的生命当中已经遇到了耶稣基督,这是一个最宝贵的经历,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值得追求的,虽然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有像保罗见异像的经历,但却像保罗眼睛上的鳞片掉了所象征的那样,过去蒙蔽我们的东西,过去遮盖我们使我们看不见上帝荣耀的东西,我们因着看见了主耶稣,有主耶稣在我们的心里,就有了改变。以前所模糊的,现在明亮了,以前所没有看到的,现在看到了。这段经文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你我都是传道人,我们固然要跟人接触,要隶属于某一个教会,或者要进圣经学校,神学院去读书,但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自己跟主耶稣的关系,是自己悔改的经历,是自己转变的见证,如果离开了这个,那么即或在最名牌的学校毕业,即或跟随最出众的教授,即或在圣地当中去周游过也不值得夸口,甚至于保罗就说:他根本不是从当时的所谓的宗教的圣地,或者是那些有名望的使徒那里学过、问过。耶稣十二个使徒在为主传道的时候,人家就奇怪,认为他们本来是无知的小民,怎么会有这般的感化力和能力呢?后来他们就发现,原来他们是跟过耶稣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保罗一度以跟过迦玛列为夸口的话,那么他现在感觉到跟过耶稣才是最重要,最值得夸口的。

    第二章第一节开始,“过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并带着提多同去。我是奉启示上去,把我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对弟兄们陈说;却是背地里对那有名望之人说的,惟恐我现在或是从前徒然奔跑。”保罗第二次提到他去耶路撒冷的经历,是奉启示上去的,他并不是想去汇报、邀功、受赏、或者是得到人的嘉许,或者是认可,都不是。他奉上帝的启示去,主要是要把他在外邦人当中所传的福音给弟兄们讲明,避免误会,避免隔膜,也堵住那些歪曲之人的口,但更积极的是为主作见证,荣耀上帝的圣名,而且让教会的领袖有一个新的眼光来看待上帝福音的工作,而且他在这样为主作见证的时候还带着其他的同工巴拿巴,和提多一起,凭着两三个人口的见证,句句都要定准。保罗一再强调,他是真情实意的,并没有虚伪,也没有谎言。

    今天很多人喜欢朝圣,或者在基督教里面,自认为我去过中东,耶路撒冷以此为荣,当然这事情的本身并不坏,甚至于也有益处,但如果尽是以这些来夸耀,或者是说:我是某某著名的神学院出来的,我的指导教授是某某有名望的神学家,我认识多少教会的领袖,以此夸口,就与当时保罗的经历相背了,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应当反省在作见证的时候,到底是突出自己呢,还是高举耶稣?到底是要发展,推进上帝的工作,还是要发展自己的影响力,或者是地盘呢?

    保罗感觉到如果他也像一般人沽名钓誉,那么他就感觉到他的工作实在是没有意思,是徒然的,人可以认可你,人可以给你奖状,给你金牌,给你各种荣誉的证书,但在上帝面前,可能不仅是空白,而且是许多惊人的罪状。一个传道人与基督的关系之所以这样重要也表现在这里,如果不是认识基督,真感受他的爱,和他福音的大能的话,我们的老我是一定会突出的,我们一定会吹虚自己,我们一定会标榜自己,或者是我们以人为夸耀,求主帮助我们,怜悯我们。

    下面就指出矛盾的焦点了,保罗说:“但与我同去的提多,虽是希利尼人,也没有勉强他受割礼。”谁没有勉强他呢?当然是保罗,也包括当时的教会领袖,但是另外有一班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私下窥探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自由,要叫我们做奴仆,教会里面,当然更是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不是正派的,大大方方的在观察我们,或是评估我们,而是从暗地里,偷偷地窥察我们,正像古代那些陷害但以理的人在暗中注视着但以理的宗教的生活一样,但以理自己非常的释放,他一天三次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而且光明正大,打开了窗户朝向了耶路撒冷,表明他的心向着上帝,向着祖国,向着教会。但这班人呢,就是鬼鬼祟祟像犬类一样,跟踪着人,监视着人,不让人享受在基督里面的自由。

    做传道人的在这点上也要注意。第一,要防备这样的人,第二要防备自己,在教会当中的弟兄姊妹如果所做、所想、所说,有的时候不一定符合我们的想法,我们的做法,我们的说法,但如果同真理是不违背的,和上帝的话是不冲突的,就不要多加拦阻、限制。当约翰要禁止一人时,不容他赶鬼,(意思就是说,你要赶鬼就跟从我们。)但耶稣对约翰说:不是抵挡我的,就是帮助我的。不是为我分散的,就是为我聚敛的。我们人类有一个敌人,就是一个偏窄的心理,很容易排斥异己,很容易和那些与我们志气相投的人打得火热,尤其是欣赏那些恭维自己,吹捧自己的人,容不得其他的意见,其他的想法,看法。犹太人当时除了在道理上错误以外也包括了一种狭隘的民族心理,狭隘的经验主义,似乎耶和华上帝只是他们的上帝,他们独占了真理,如果要分杯,分羹,也必须从他们的手中来接受。今天多少宗教的战争,以及多少的排除异己的举动。甚至于在人类历史当中排犹,排华,所有这些都是人类的可悲的一面,就是狭隘的偏窄的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果一旦大权在握的话,就会演出许多的悲剧来。

    但保罗对于这种作法,他说:“我们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顺服他们,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们中间。”(加2:5)保罗自己可以被拘禁,可以被约束,甚至于他自我约束,但是为了真理的缘故,他冲锋陷阵,一定要摧毁所有阻碍福音前进的势力,保罗可以容忍人的辱骂,人的欺压和逼迫,但是他一刻都不能容这些假弟兄、假教师所作,所为。他主要不是想到自己,他主要想到真理能不能通行,而且保罗他这样做,不是单单对那些无名小卒,他有这般勇气。保罗说:“至于那些有名望的,不论他们是何等人,都与我无干。”(加2:6)保罗也在其它书信中劝勉人说:各人不要以别人来夸口,别人的荣耀也不能增加你什么,而别人,即或是大人物在拦阻你传福音,你也无需认可他。

    保罗说:“上帝不以外貌取人。那些有名望的,并没有加增我什么,反倒看见了主托我传福音给未受割礼的人,正如托彼得传福音给那受割礼的人。(那感动彼得。叫他为受割礼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动我,叫我为外邦人作使徒。)又知道所赐给我的恩典,那称为教会柱石的雅各、矶法、约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叫我们往外邦人那里去,他们往受割礼的人那里去。只是愿意我们记念穷人,这也是我本来热心去行的。”(加2:6—10)这里面讲到了保罗和当时教会领袖的关系,这段似乎提出了作为教会领袖的人,一个要注意圣灵的感动和圣灵的意思。一个要注意人的见证。第三个要有智慧的处理那些可能引起纷争的事情。而因势利导合适地安排。当时雅各,彼得,约翰,就是和保罗在这些共同的认识上取得了很好的一致的意见,而且既表示了基督徒的情谊,和他们行相交之礼,又做了妥善的安排,一部分人,主要是去到外邦工作,保罗就作了外邦人的使徒。而彼得,约翰,和雅各,就主要是在犹太地区为本国的人工作,为受割礼的人服务。教会领袖如果不是注意这几个方面的话,有的时候就会盲目,武断,或者弄坏了事情。这是教会领袖引以为诫,引以为训。但在这里,却是给教会领袖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和例证。

    下面十一到二十一节提到了一件事情,“后来矶法,(也就是彼得)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及至他们来到,他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但我一看见他们行的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结果保罗就当众责备他)。”尽管彼得是教会的柱石,尽管彼得也是保罗所尊重的,他以前到耶路撒冷去,就是去找彼得,但正像有一句话所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我们做基督徒的固然要尊重牧师,教师,老师,但是我们不能尊重人过于尊重上帝,尊重人的情理过于尊重真理。关于这段经文我们下一讲再仔细研究。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