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维护福音真理

【返回上级目录】

2:11起

    加拉太书是非常重要的一卷书信,是辩道学,就是为真理作辩护的一卷重要的书卷,是基督徒真自由的一个大宪章。

    上一讲讲到了保罗的见证,他为了使那些受到假教士迷惑的加拉太信徒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所领受的福音是从哪来的,是借着保罗,但保罗自己说:他所领受的不是从人来的,而是直接从主耶稣基督来的,他为此一再承认自己以前是多么的愚昧,无知和顽梗以后,他就作见证,吸取他自己的经历。他提到了三个地方,一个是阿拉伯的旷野,一个是大马色,还有一个是叙利亚和基利家的境内。在他上耶路撒冷之前,他去的这三个地方都是极有意义的;阿拉伯的旷野是他的神学院,让他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当中,独自和上帝交通,领受从上帝那里来的对福音的启示,而且回顾他自己的过去,以及确立他今后的人生和工作的方向,但是,这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一个曾经一度是跟名门旺族交往,而且是出入大城市,历身在这些显耀的人物当中,也是个马不停蹄——昼夜忙碌的保罗要退到阿拉伯,一个孤寂的地方,但这是一个传道人所极其需要的,在他向人开口讲论上帝真理之前,他先要听上帝,而且跟上帝讲话,在他进入大庭广众之前,他需要独自面对上帝,省察自己,悔改他自己的过去,而且要把自己的生命交在上帝的手中。

    其实回大马色,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试炼,一度保罗是耀武扬威的,带着官府和大祭司的命令要去抓拿基督徒的。今天一个悔改的保罗有勇气回到大马色,这可不简单,因为从前他所支助的一班人,或者是支助他的这班人,今天感到保罗出卖了他们,或者背叛了他们,所以对他极其不满,甚至想杀害他,而对那里的基督徒来讲,虽然保罗悔改了,但毕竟有些人还是将信将疑,或者是不敢接近他,但保罗愿意到见过主的地方去为主作见证,而不管人的反应是如何,这真是何等奇妙的经历。

    三年后他才上耶路撒冷,见了彼得,和他同住十五天。还见到了主的兄弟雅各,其他人保罗都没有去见他们。保罗所去的地方非但是既有意义,而且他所见的人也是经过慎重的考虑,和选择的,他并不想结交那些在人看来是有名望的,或者是为抛头露面,宣扬自己的热心。没有,他避免这一切,这和大马色悔改之前的扫罗是多么的不同啊!一个传道人在这方面要极其注意,固然一个传道人要注意社交的活动,而且要跟主里面的弟兄姊妹,以及同工同道有联络有来往,但是动机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不要想巴结那些教会的领袖,围着他们团团转,一方面这样会防碍那些负责人的工作,其次,如果动机只是为了要为自己找点门路,沾点光,那就是非常的可怜。

    还有一个地点,就是他到叙利亚和基利家,这包括了他自己的家乡大数,保罗原来是大数人,而且不是一个无名小城,但是这一点对保罗讲也是非常难堪的,但是他靠着主就是这样的勇往直前。在他的家乡简直认为保罗是傻瓜,是疯了。他们本来以保罗出生在他们家乡而引以为豪,因为有个犹太国的议员,有一个这么有学问的人是从他们那里出去的,当然是感到很骄傲。但今天在他们看来就好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人,一个不识事物的人,他似乎并不是衣冠锦绣回乡来荣宗耀祖,而是因着他引起许多风风雨雨,但保罗在到外邦人更多的地方去传福音的时候,他怎么能够忘记自己的家乡呢?他感到他欠自己乡亲父老们福音的债,即或先知在自己的本家是不受尊敬的,但是为了责任所趋,并不是要讨人的喜悦,只是愿意把自己所得着最珍贵的宝贝赠献在他自己的乡亲邻里之前,这又是一个多么好的启发,很多时候传道人顾了别人的葡萄园,忘记了自己的葡萄园;顾了别人的家,忘记了自己的家,有奉差遣的想法要到外国去布道,却忘记了自己的同胞,学了很多外国的语言,却忘记了自己的乡谈。

    最后保罗再一次的,是在十四年以后,奉了上帝的启示再去见教会的领袖,这里面又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保罗虽然一再地强调,他所得到的启示是从上帝来的,他的使徒的职分是耶稣基督亲自选立的,但是他还是尊重地上的教会,和教会应有的权威,以及教会的领袖,保罗并不想人看他是一个分裂主义者,是一个宗派主义者,或者是一个标新立异的,相反他愿意让人看到在真理的一面和谐的美,以及教会合一的见证,保罗是一个极其有原则的人,他虽然是在不违背上帝真理的原则下,在为了要为福音作更美好的见证的前题下,敬重教会和教会的领袖,但是他一刻功夫也没有容让那些假教师。何况,就是教会的领袖,一旦他们走入歧途,造成恶劣的影响,保罗也是无所顾忌的挺身而出,要成为中流砥柱力挽狂澜。接下来要研究的一段圣经就是第二章第十一节,讲到彼得,可以说当时除了雅各以外,他就是最著名的教会的领袖了,论资格讲,他的资格是最老的,这里讲到(第十一节):“矶法到了安提阿,因为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地抵挡他。”

    事情是这样的: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没有到之前,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饭,等到他们来了以后,他因为怕这些奉割礼的人,就退去和外邦人隔开了。结果,其余已经信基督的犹太人也随着他装假,甚至于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这是一次严重违背真道原则的表现,而且危害影响极大,保罗看到如果不加以制止和纠正就有可能使得一个新兴的教会分裂,而且造成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的巨大的隔阂。就好像丢一块石头在一塘池水里面一样,这个波浪会越传越远。

    彼得因为想两面讨好,至少或者有些顾虑,甚至于惧怕从耶路撒冷来的那班割礼派的人,或者其中有些人也假借了主的兄弟耶路撒冷大会主席雅各的名誉。因为雅各自己本身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守道的,很尊重自己祖宗信仰的,一位归信基督的领袖,不论彼得出于讨论也好,惧怕也好,或者是所谓撇尔徘涉(就是群众的压力),他就见风驶舵改变了,就像现在有些玩骨牌的游戏所表示那样,一个倒了,结果后面一连串都倒;彼得倒了,一班人倒了,连巴拿巴都会倒了。但是感谢上帝,在杜拉平原全部都跪倒在金像之前的时候,但以理的三个明友却仍旧屹立不动。现在很多人都要回到犹太人的老路,甚至对外邦人又有些还正确的看法的时候,保罗站立了,他非但自己站立了,而且保罗的属灵的眼光看到了这一个举动的深远的影响以后,他就当面责备彼得,尽管彼得是教会的柱石和领袖也在所不忌,义无反顾。

    在这里保罗并不是出于血气的冲动,或者是自以为义,不是,虽然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当众的责备人,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有真正的道德和勇气才能够这样做。我们应当防止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随便的责备人,包括当众责备人;另一个极端就是不责备人,而且是自以为聪明,讨好人,姑息罪恶,这两个弊端都要防备。我们也不要歪曲了耶稣的形像,只看到了他温柔仁慈的一面,在耶稣感到需要责备的时候,他也是满腔义怒,而又心中哀伤地看着这些法利赛人,他是不惜怒目去看着这些法利赛人而且也当众揭露和责备他们的。再一次想到宗教家怀爱伦所讲的,世界上最大的需要就是人,就是那些不能被贿买,也不能出卖人的人,他们是忠心正直,直指罪名,而无所忌惮的人,他们忠于职守犹如磁针忠于磁体,虽然诸天倾覆也能坚持正义的人。整个教会软弱,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不敢指责罪恶,不敢扬声向以色列家吹起号筒,扬声警戒,今天缺少先知的声音。

    本讲重点要讨论的就是关于律法和福音的问题,保罗看到了他这样作非但是防止教会分裂,而且是在维护福音的纯正,好像眼睛不能容忍一点的尘埃,或者是沙石,纯正的福音也不容邪道来扰乱。保罗对矶法说:“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2:14)保罗当时想用这个方法将彼得一军,使他醒悟,促使他有更深的反省,和对弄虚作假理有更深的认识。十五节说:“我们这生来的犹太人”,此处保罗把自己也放在里面,“不是外邦的罪人”;保罗没有悔改之前也是这样来看外邦人的,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外邦人都是罪人。十六节说:“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耶稣基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这是保罗清楚认识的,他在腓立比书里面就讲到这一点,从前他以为在律法上他是无可指摘的,以前他是追求自己的义,不追求基督的义,这一点他有非常的领悟,而且了解得很深刻,但彼得在这一点上就不够,当然我们也不要小看习惯势力、传统的影响、根深蒂固的遗传在人身上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因为不是肉身的犹太人,所以有的时候看问题好像简单一点,但是设身处地想一想,彼得多少年都是浸在犹太教的传统和气氛之下,他虽然有了转变,但似乎色彩还是不鲜明,有的时候还是一个混杂的颜色,保罗很清楚地讲明,人称义是因耶稣基督,而不是因行律法,因为律法的功用本身是叫人知罪,而且引人到基督面前去,但它本身不能解决罪恶的问题,相反因着我们违背了律法,它还要定我们的罪。X光照出我有病,但是它本身不能医治我的病,必须要驱使我去医生面前去接受治疗,或者是服药,或者是打针,或者是动手术。

    唯有耶稣基督他是大医生,他背负我们的疾病,担当我们的软弱,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所以称义、得救唯有借着耶稣基督,而不是靠着自己行律法。因为我们是有血气的,我们是不完全的,我们非但不能守全律法,而且我们还常违背律法,我们非但是过去违背律法,我们靠着自己的话,以后还会违背律法,退一万步讲,我从现在,从今天开始起一点都不犯罪,我过去犯了多少罪,我怎么能够在上帝面前称义呢?何况我们人靠着自己根本是无能为力,经验非是自己的经验;人类的经验,不晓得有多少次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唯有改变我们血气的一面,重生了才有可能靠着上帝的恩典,以及接受他加给我们的能力,来与律法和谐,来度一种圣洁的生活,这点应当是很清楚的。

    人总是,而且历代以来都是想要靠自己,而不愿意接受上帝的义就是耶稣基督,这是人类很可悲的一面,又是很顽强的一面,人不是走放纵罪恶,沉迷罪恶的一面,就是自己想靠自己来脱离罪恶的那条路,而且就其实质讲,还不是想脱离罪恶,而是想标榜自己,而是想为自己立功,荣耀自己。义,就像是我们中文里面所表示的意思(繁体的义),唯有我们和羔羊联合,相信他,接受他,以他为上,以我顺服于他,这样才是义。

    但保罗接着在十七节又说:“我们若求在基督里称义,却仍旧是罪人,难道基督是叫人犯罪吗?断乎不是!”称义不单单是一次的,我们一直都要靠着基督来称义,何况称义是信仰的转折的一步,紧接着就是要因信成义,就是要靠着基督而渐渐地成圣。所以基督叫我们称义并不是叫我们留在罪里面,基督的救赎既是包括赦罪,也是包括了把我们从罪恶里面救出来,他的救恩是完全的,就完全在这里,不是半节子救恩,只赦免我们过去所犯的罪,而不让我们过一种得胜的生活,相反时时还有罪的阴影,罪的威胁,和罪恶的控告在我们心里,来障碍我们,不是,我们的主是大有慈悲的主,也是大有能力的主。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他的人,先是犹太人(因为耶稣首先是降生在犹太),后是希利尼人,但福音的能力对犹太人,对希利尼人都是一样的,保罗因为很明白过去是多么地夸耀自己的义,以为是守全了犹太教的律法,甚至于是上帝的律法,正好像是耶稣回答那个少年官所讲的:你如果要得永生,就当遵守上帝的诫命。少年官说:什么诫命?耶稣就说:不可杀人,要孝敬父母等等。那少年官说:我从小就遵守了,但耶稣说:你还缺少一件事情,从本质上来讲他根本还没有真正的领略上帝律法的真谛,他守的是字句,是表面,而且守了以后,他还自我欣赏,甚至于标榜,宣扬,这就是我们人可悲的一面。

    保罗非常明确地跟过去决裂,所以他说:“我素来所拆毁的,如果再重新建造,这就证明自己是犯罪的人。”他已经把过去旧的信仰的基础拆毁了,他不愿意再重新走回头路。十九节说:“我因律法就向律法死了,叫我可以向上帝活着。”怎么解释这一句呢?向律法死了,二十节就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过去我们因着违背律法,律法定我们死罪,那么如今,就借着我愿意接受耶稣,愿意相信耶稣,结果就和耶稣一同钉十字架,像十字架旁边的一个愿意相信耶稣,接受耶稣而悔改的强盗那样,就把自己的旧我一起钉十字架,而且借着耶稣为我尝付这个罪的代价。

    下面保罗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意思就是说:不再是大马色以前的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耶稣基督已经在一个新的保罗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相信耶稣的人就一定会来到一个生活的转化的时刻,和耶稣同死,也必和耶稣同活,当我们因信进入到耶稣里面的时候,当他死了,就等于我们也死了,他的死就会付了我们的罪债,但同样的,当我们的生命投入到基督里面的时候,他复活了,我们也复活了,而且他还要活在我们里面,这是多么奇妙的转变。

    第二章最后一节说:“我不废掉上帝的恩;义若是借着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保罗所废弃的,所毁掉的,是自己的义,保罗甚至于把它看作是粪土,但是他却不废掉上帝的恩,他现在真正地感觉到,唯有上帝的恩是他所依靠的。正像万古磐石这首诗歌里面所唱的,“两手空空无代价,唯靠我主十字架”,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靠着自己去守上帝的律法,而且因着这样可得以称为义的话,那么基督岂不是徒然死了吗?如果我们做得到的事情,基督为什么要替我们做呢?他不是白死了吗?但如果我们做不到的要去硬做,基督替我们做了,我们不愿意接受他为我们所做的,在另外一个更深的意思上,也是使基督徒然为我们死了,但这并不废掉上帝的慈爱和公义,只是我们自己遭受伤害而已。

    让我们多多地思想主的十字架,多多地感戴他的恩典,在他的爱和恩典里面,把我们的自我溶化,愿上帝帮助我们。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