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解释合一的方法——《以弗所书》第四章明确指出了上帝的计划,就是要祂的一切子民持守真理。在这里祂解释了祂所指定使教会要保持合一,让教友们向世人显示健康的宗教经验的方法(《怀氏文稿》1907年67号)。 1 《证言》卷九第276页; 1-3 《今日的生活》第39页;《余民教会》65页; 1-6 《证言》卷五第239,292页; 3 《今日的生活》第276页;《证言》卷九第1197页; 3-5 《善恶之争》第379页; 4-13 见林前12:4-6,12怀爱伦注释; 5 《证言》卷九第196页; 7 《天路》第149页;《今日的生活》第37页; (弗1:7;2:7,8;罗3:24;多2:11)恩典是什么?——上帝看到我们堕落的景况。祂也看到我们需要恩典。祂珍视我们的灵魂,就将恩典和平安赐给我们。恩典的就是施恩给不配而失丧的人。我们都是罪人这一事实,非但不能把我们排除在上帝的怜悯和慈爱之外,反而使我们更加需要祂发挥爱心,拯救我们(《时兆》1893.6.5)。 7,8 《天路》第327页; 8 《历代愿望》第786页;《早期著作》第190页;见徒1:9怀爱伦注释; 8-16 《证言》卷八第176页; 11,12 《医疗布道论》第249页;《证言》卷八第170页; 11-13 《历代愿望》第362页;《今日的生活》第38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29页;《证言》卷三第446页;《证言》卷五第237页;《证言》卷六第48,243,291页; 11-15 《给传道人的证言》第52页; 12,13 《善恶之争》第十三章;《给传道人的证言》第406页; 13 《使徒行述》第49,284页;《复临信徒家庭》第213,298页;《健康勉言》第594页;《安息日学训言》第30,106页;《基督教育之研究》第491页;《布道论》第337页;《基督教育原理》第167,199页;《善恶之争》第470页;《传道良助》第283页;《今日的生活》第101页;《医疗布道论》第32页;《告青年书》第16,45页;《喜乐的泉源》第67页;《证言》卷二第237页;《证言》卷三第446,559页;《证言》卷四第359,367,556页;《证言》卷五第105,252,264,265,267,309,484,577,597页;《证言》卷七第24页;《证言》卷九第48,153,184页;见箴4:23;腓1:21怀爱伦注释; 13,14 《使徒行述》第470页; 13,15见弗4:30;林后3:18;启18:1怀爱伦注释; 14 《布道论》第362页;《传道良助》第289页;《证言》卷一第418页;《证言》卷三第427页;《证言》卷四第74页;《证言》卷五第80,273页; 15 《天路》第67,97页;《喜乐的泉源》第67,75,81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288页;《证言》卷一第353页;《证言》卷三第46页;《证言》卷四第367页;《证言》卷五第393,500页;《证言》卷九第160页;见彼后3:18怀爱伦注释; 16 《给传道人的证言》第27页;《证言》卷七第131,174页; 17,18 《使徒行述》第470页; 17-19 《证言》卷五第171页; 18 《历代愿望》第764页;《证言》卷二第138页;《证言》卷四第147页; 19 《证言》卷一第189页; 20-24(来12:14;见帖前4:3怀爱伦注释) 圣洁的诀窍——圣洁的领受不象长子权的继承或人间礼物的馈赠。圣洁是上帝藉着基督所赐的。接受救主的人成为上帝的儿女。他们是祂属灵的孩子,在公义和真圣洁里更新而重生。他们的内心起了变化,能更清楚地看见永恒的现实。他们被接纳到上帝的家里,变成主的形象,藉着祂的灵,荣上加荣。他们从深爱自己,到深爱上帝和基督。…… 接受基督为个人的救主,并随从祂克已的榜样,这就是圣洁的诀窍(《时兆》1902.12.17)。 (林后3:18)每日每时需要恩典——心灵的圣洁是藉着相信丰丰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上帝独生子,不断仰望祂而成就的。真理的力量就是改变人的心和品格。它的功效不是在画布上胡乱涂写,而是使整个品格起变化,于是人在言语和行为上表显出基督的形象。他得到了一种新的性情,按照基督的公义和真圣洁的形象而更新。……每天每时都需要基督的恩典。如果没有不间断的恩典,我们就会暴露出本性的矛盾和生活上分心的服务。我们的品格应充满恩典和真理。基督的宗教不论在何处发挥作用,都会给生活的每一细节带来光明和甜美,远超过地上的快乐和平安(《怀氏信简》1892年2号a)。 22-24 《证言》卷四第92页;《证言》卷五第172页; 23 《基督教育原理》第182页; 24 《给管家的勉言》第28页;《教育论》第27页;《服务真诠》第163页;《证言》卷二第484页; 25 《教育论》第286页; 26 《给传道人的证言》第101页; 28 《给管家的勉言》第122页;《早期著作》第58,95页;《证言》卷一第206页; 29 《复临信徒家庭》第435页;《天路》第336,337页;《传道良助》第122页;《福山宝训》第69页;《今日的生活》第114页;《证言》卷二第302,316页; 没有污秽的言语——圣经劝导我们不要让污秽的言语出口。污秽的言语不仅粗俗可恶,而且会遮住我们的心,使我们看不见基督,并消除我们的心灵中真正的怜悯和仁爱。污秽的言语所表达不是基督的爱,而是非基督化品格的情绪(《怀氏信简》1895年43号)。 30 《健康勉言》第561页;《传道良助》第98页;《告青年书》第387页;《证言》卷一第124页;《证言》卷二第263页;《证言》卷三第73,265页;《证言》卷四第410,491,493,626页;《证言》卷五第120,310,365页;《证言》卷八第56页; (西2:10;启7:2,3;14:1-4;见结9:2-4,徒2:1-4,14,41怀爱伦注释)达到完全的标志——圣灵的大能会使人的品格发生完全的变化,使他在基督耶稣里成为新造的人。人若被圣灵所充满时,他遭遇的考验和试炼越严厉,就越清楚地证明他是基督的代表。居住在他心中的平安,会反映在他的表情上。他的言语与行为要表达救主的爱,不再谋求高位,而是放弃自我。他所说所作的都写上了耶稣的名字。 我们可以谈论圣灵的福惠,但如果我们不准备领受,我们的行为又有何益处呢?我们有没有尽到全部努力,在基督里长大成人?我们有没有追求祂的完美,朝着摆在我们面前的标志,即祂完全的品格前进?当上帝的子民达到这标志时,就会在额上受印。他们被圣灵充满,将在基督里成为完全,于是那记录的天使就宣布说:“成了”(《评论与通讯》1902.6.10)。 32 《早期著作》第26页;《福山宝训》第114页;《今日的生活》第235页; 不要忘记说仁爱的话——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尽量把一切快乐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并把仁爱带给周围的人。不要忘记要说仁爱的话。耶稣要记录这些话语,仿佛是对祂说的。要播撒仁慈、爱心、温柔的种子。它们必开花结果(《怀氏文稿》1911年33号)。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