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督徒的行为 4章至6章20节
合一的基础4:1-16
4:1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
与蒙召的恩相称就包括要在行为上有合一的表现,在教会中如果一个弟兄是外邦人,那他就应与犹太人的弟 兄和睦相处,反之亦然。保罗在这里再一次提到他是为主被囚的,意要劝勉他的读者要行在合一当中。
4:2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 这三种品德对合一是很重要的,在神的眼中,谦虚是对自己适宜的评价。一个谦虚的犹太人信徒或是外邦人 信徒在彼此的眼中是平等的,而不是觉得别人比自己优越或是人如己;温柔正是自我肯定的反面,一个温柔 的人是能控制自己情感的人;忍耐就是在甚至在艰难的情况下仍有耐心。当一个忍耐的人被亏负的时候,他 并不报复(参加5:22; 西1:11; 3:12; 提后4:2)。 所有这些品德都应凭着爱心实行出来。
4:3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神的子民应该竭力保守他在犹太人信徒与外邦人信徒之间的所成就的合一,和平被看成是使各宗派合一的东 西。保罗心中的的和平是在各宗派之间的和平尤其是在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和平。
4:4 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 这里所开始提到的是合一的七个因素,这些因素在教会中使信徒合一。在有企图破坏合一的试探的时候,信 徒应该牢记这些因素。保罗在这里又一次提到神的三位一体性并与这些因素联系起来。 一个身体就是目前宇宙性的身体(1:23; 2:16; 3:6);一个圣灵就是居住在整个教会和教会中每一个信徒
4:5 一主,一信,一洗,
们对基督的信心所经历的水洗。既然洗礼是在与基督相关的这第二组因素中,而不是与圣灵相关的第一组因 素中,因此这洗礼也许指的是水的洗礼而非圣灵的洗礼。
4:6 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这内。 “众人”指的是所有的信徒,神是所有他的孩子的天父,他在他们所有人之上,因为他对他们有主权,他住 在他们中间并在他们中间显明自己。 保罗先提到圣灵的工作而开始谈到这七个合一的因素,因为在这以前他一直在谈论圣灵所赐的合一(3节)。
对合一的保守 4:7-16 谈了基督徒合一的基础之后,保罗下面解释了保守合一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圣灵的恩赐。 4:7 我们各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
这里所提到的恩赐是服事神的属灵能力。尽管犹太人与外邦人都从神那里接受能力恩赐,然而神给不同的人 不同的能力(参11节; 罗12:4-6; 林前12:4-6)。
4:8 所以经上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
4:9 (即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吗?
基督要升上,他必须先要“降在地下,”根据上下文,这也许指的是基督的坟墓,而不是指地球或是地狱。 基督通过他的死胜过了罪并救赎了他要作为礼物赐给教会的人。
4:10 那降下的,就是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
4:11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
的人赐给教会作为给教会的礼物。在教会中他让一些人作使徒。“使徒”意思是一个被派作为权威代表的人。 十二使徒加上保罗是正式的使徒,他们曾与基督同在,并被基督个别地选派(徒1:21-22; 林前15:8-9; 加 1:1; 2:6-9)。但在新约中,还有其他的人也被称为使徒,尽管他们没有使徒的职位,但他们却实行使徒的
“牧师和教师”也许最好翻译成“牧师教师”,因为在希腊原文中的结构显示在这里所谈的是一种人而不是 两种人。定冠词“the”只出现在“牧师”前,而且在“牧师”与“教师”翻译“和”的词与本节中另外一
的人,与使徒、先知和传道者们巡回的事工不同的是,他们的事工是固定的聚会当中的。也许这种指的是牧 养和教导地方教会的监督。(参提前3:2; 提多书1:9; 彼前5:1-3)。
4:12 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神预备这些有恩赐的领袖的目的就是成全其他的圣徒从事圣工,以便建立基督的身体。“成全”(希腊语是 kavartismon)意思就是预备人,恢复人们的正常功用(加6:1; 参太4:21; 林后13:11; 来13:21)。这些领 袖的功用就是向教会中的圣徒的讲解神的话语,以便使圣徒可以在世上传讲神的话。所有的圣徒都应参与服 事,而不应仅仅限于领袖,每一个圣徒都有一个或更多的恩赐可以用来服事(4:7; 彼前4:10)。
4:13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节)、完全的知识(参1:17; )和完全是这里所谈的三重目标,这相当于基督长成的身量。 “神不是在试图造就出可以用钱财和影响给世人留下印象的成功的基督徒商人,神也不是在试图塑造成功的 教会领袖可以凭他们的组织和管理技能来影响人们,他也更不是在塑造用他们的能言善辩来影响人们的演说 家。神想要做的是要在他的跟随者身上有他儿子的性情-他的爱、恩慈、怜悯、圣洁、谦卑、无私、仆人的 态度、甘愿被错待、宽恕等很多他在地上生活时所具有的性情”(Richard L. Strauss, “Like Christ: An
4:14 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 异端; 在消极方面来讲,有恩赐的人预备信徒来服事主与他人的结果就是信徒在信仰上不至摇动。婴儿很容易被摇 摆和迷惑就象被风吹动的浪一样,假师傅通过教导假道理兴起这样的风欺骗人们来跟随他们。
4:15 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 积极方面的结果就是信徒在言语和生活中凭着爱持守住真理。保罗在这里在欺人的异端与纯正的福音之间作 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对真理基本的重视就是在教会成熟的秘密”(Wood, p. 59)。 强调真理和爱心的教会会产生灵里成熟、有基督样式的信徒。
4:16 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其功用的时候,整个身体就会成长。在这一节中所提到的全身指的是除头以外的所有基督徒。 那么教会就是由许多不同的人所构成而有的不同部分的身体,这些不同的人必须注意保守身体的合一(7-16 节)。在这一段中,保罗对身体成长的强调要大于对个人成长的强调。当每一个信徒在服事中照着各体的恩 赐(能力)彼此相助时候,就是对教会的成长有所贡献。
2.行在圣洁中4:17-32 在本章中的第一部分,保罗强调了教会中合一的重要性,下面保罗谈到了圣洁生活的重要性。 旧人 4:17-19 保罗一开始就提醒他的读者们如何不再行在他们得救之前所行在黑暗当中。 4:17 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地说,你们行事,不要再象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
多的教导。保罗在下面的劝勉重复了耶稣有关圣洁的重要性的教导。基督徒的行为表现不应象不认识神的外 邦人一样,晕些人在生活中没有有意义的目标,也就是“存虚妄的心行事”的意思。
4:18 他们心地昏昧,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
1:14),而这种无知产生于他们对神与他的道不敏感。
4:19 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污秽。
新造的人 4:20-32 保罗从如何行事为人转而谈到基督徒过圣洁生活的责任。 4:20 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 与未得救的外邦人相比,基督徒的心再也不是黑暗的,他们再也不与神分隔,他们的心再也不是刚硬和不纯 洁的了。他们作为门徒追随基督不是通过把未信的外邦人头脑中使人堕落的昏昧的思想,而是通过福音。
4:21 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
行。这是在耶稣里他们被教导的真理,不管保罗在什么时候提到耶稣的名字,他都要使人注意到救主的死和 复活,就象在这里一样。他在这里这样做是要提醒他的读者福音信息的基本要素,以便激励他们为基督而活。
4:22 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 这是以弗所人被教导过的,基督徒需要放弃以前未得救时的生活方式。老我或者说旧人是基督徒重生以前的 人,这旧人由于感觉上的私欲经历了不断的朽坏。私欲是具有欺骗性的,因为它空许人而不能实现所应许的。
4:23 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 这一节并不是一个命令,其中的动词不是命令式的而是不定式的,这节经文是对每一个信徒生活当中已经发 生的事的描述(参西3:9-10)。基督徒不但不象过去那样昏昧、黑暗和无知(18-19节),而且现在有了一
圣的过程)。在这里的动词是被动式的,强调是神在我们里面作工。
4:24 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在这节经文中我们看到我们的责任,我们象穿一件新衣服一样穿上新我,这个新人或新我就是基督徒重生以 后的人。当我们追求基督里的事而不是肉体的私欲的时候,我们就是把新人穿上。这个新我(基督徒)是神 按照我们属灵的父亲的形象通过重生所造出来的。这是一个有义和圣洁的生活,而没有了淫荡、污秽和贪婪 (18-19节),这是一个从真理产生出来而不是出于无知的生命(节8节)。
4:25 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
的合一是很基本的。
4:26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第二个劝勉就是在生气的时候不要犯罪,若是真的因生气而犯罪,那就要及时处理所犯的罪。生气本身不是 犯罪(参约2:13-16),因为义怒也是有的。但有时我们对怒气失去控制,让它控制了我们而我们没有控制
是应该道歉,就要尽快道歉。说不可含怒到日落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是强调尽快处理所犯的罪的必要性。这 句话不应按其字面意思来理解。
4:27 也不要给魔鬼留地步。 合适地处理所犯的罪是重要的,否则撒但就会有机会引诱我们犯更多的罪。
4:28 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以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 第三个劝勉就是不要再继续偷窃而是要努力工作,这样就可以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保罗在这里并没有提到 工作的其它好处,诸如象供应自己的需要或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保罗在这里强调了最圣洁的动机。偷窃(希 腊语是klepton)包括所有形式的擅自挪用。这节经文强调了第七条诫命(出20:15; 申5:19)。
4:29 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
言语可以给人带来恩惠,因为好的言语鼓励人因此使听的人去做合宜的事。
4:30 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他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 这节经文是接续上一节的,我们因我们的言语叫圣灵担忧(带来忧伤或痛苦),这是可能的。我们这样做是 不合宜的,因为是圣灵是我们的印记,是神对我们救赎的应许,这救赎将在我们复活的时候成就(腓3:20-
4:31 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
宜的大声表白和辱骂;嚷闹指的是大声喊叫;毁谤就是抵毁别人的名声。苦毒是恶毒的情感,它是其它各种 恶行的根源。 这一节似乎与26节相矛盾,在26节中发怒是允许的,而在这里却是被定为罪(参雅1:19-20)。这可能有两
2:16)。第二种解释是,生气在某些环境下是可以的,但应尽量避免。笔者对这种解释更赞同。耶稣在某种
4:32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所以你们该效法神,好 象蒙慈爱的儿女一样。 当我们以一种令人喜悦和慷慨的心态对某一种需要说或做出合宜的事的时候,我们就是恩慈的;当我们对别 人有爱心的时候,我们就是有怜悯的心;当我们带有恩惠让怒气与伤心尽都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是宽容 (饶恕)的。饶恕是所有这些命令的基础。我们之所以需要饶恕别人,是因为神在基督里已经完全饶恕了我 们。
3.行在爱中 5:1-6 保罗除了要求读者行在合一(4:1)和圣洁中之外,他又敦促他们活在爱中。在积极方面保罗倡导爱(1-2节),
5:1 所以你们该效法神,好象蒙慈爱的儿女一样。
5:2 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 这节经文解释了我们该如何效法神,就是通过爱。我们爱人的尺度与模式就是基督对我们的爱,他爱我们以 至为我们死,他的舍己被看成是馨香的供物被神悦纳。基督的死即象旧约中的燔祭和素祭一样是一个赞美的 供物,也象旧约中的赎罪祭和赎愆祭一样是赎罪的祭物。当我们为我们所爱的人献上生命的时候,我们就表 达了最大程度的爱(约一3:16)。
5:3 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 这里所提到的自我为中心的作法恰恰是与爱相反的,信徒的生活当中不应该有丝毫这些不好的东西。淫乱在 未得救的外邦人当中是常见的,但在圣徒中这是绝对不合宜的;污秽是含义更广的词,包括所有形式的不圣 洁(参4:19);贪婪是想得到更多东西的欲望,它基本上就是与拜偶像一样(5节)。
5:4 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
是浪费时间而无意义的话;戏笑的话并不指的是必要的玩笑,而是指玩弄词藻而粗俗的玩笑。这类话语对圣 徒来讲是不合宜的,圣徒应该常说感谢的话,因为神给了我们丰富的恩典。感谢也是使人得造就的。
5:5 因为你们确实地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分的;有 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 保罗警告他的读者不要有不合宜的行为,他提醒他们说,行这些事的人会失去在千禧年里的基业(参加 5:21)。既然保罗说过所有的信徒都 将在基督里承受基业,那么在这里他明显指的不是现今所有基督徒所
一些解经家认为,这节经文证明一个真正得救的人不可能也不会行出这些非道德的事来。他们忽视了进入千 禧年和承受千禧年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忽视了许多的信徒过一种世俗的生活这样一个事实。(参林前3:1-4). (For further study see Zane C. Hodges, The Gospel Under Siege, pp. 109-20; Grace in Eclipse, pp.
5:6 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 这节经文进一步强调了无私而有爱心的生活的紧迫性,虚浮的话将使基督徒过一种放纵的生活。那些话之所 以是虚浮的,是因为在其中缺乏内容,没有真理。若是神的怒气现在仍在背逆之子身上(参2:2),那么神 的子女若行同样的事也必遭致神的管教。既然神的圣洁的,那么罪不管在哪里,不管是在非信徒身上还是在 信徒身上,神都同样对付。
4.行在光中 5:7-14 “所以”这个词标志着保罗思想里开始了一个新的内容(参4:1, 17; 5:1, 15),他提出的了三个命令要信 徒行在光中,并在这些经节中提出了原因和解释。 5:7 所以你们不要与他们同伙。 神所爱的人参与自私、非道德、不圣洁的事情而成为神的怒气之子的同伙是很不合宜的。这节经文包含了第 一个命令。
5:8 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象光明的子女。
第三个命令就是基督徒行事要象光明的子女,很明显的,光明之子是有可能行事不象光明之子。
5:9 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 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那些带有神的生命特点的特性(即圣灵所结的果子)。这三个特性正好黑暗的果子的反 (4:18-19)。如果光明之子不行在光中,那么他就不会结出光明的果子,甚至在外表上都无法与黑暗之子
5:10 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 随着光明之子行事为人象光明之子,那么他也会继续寻察神的旨意是什么,这样他就可以去行神的旨意而讨 的喜悦。
5:11 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 除了避免与背逆之子同伙之外,光明之子也应该避免在他们的恶行上有份,而要责备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 是不结果子的(参9节)。这是保罗在这部分的第三个命令,所必须避开的是行为,而不是行这些事的人。
5:12 因为他们暗中所行的,就是提起来也是可耻的。 不信的人在暗中所行的甚至都不应该在基督徒中间提起,因为谈论这些事只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会使具 世俗心态的基督徒对这些事感兴趣。所以最好让在在暗中行的事仍留在暗中。
5:13 凡事爱了责备,就被光显明出来;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 在另一方面,当光照在恶行上时,这些恶行就显出它们的恶来。这一节并不与前一节矛盾,保罗在使他们读 者们确信,恶行总有一天会被光显明而显出它们是恶的来。神自己最终将在光中把所有的恶行显明出来。一 切能显明的“就是光”意思是它被照明,而不是说它是好的。
5:14 所以主说:“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从死里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
5.行在智慧中 5:15-6:9 保罗再一次使用“所以”并第五次使用“行”,就此引入了一个新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让圣灵掌管我们的 生活而行(活)在智慧中。 基本的劝勉 5:17-21 保罗用一个基本劝勉(15-21)开始了这一部分,然后他又把这一劝勉应用到各种不同的基督徒身上。
5:15 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象愚昧人,当象智慧人。
节)。
5:16 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 当我们抓住每一个机会来讨神喜悦与荣耀神的时候,我们就是行事有智慧。每一天每时刻我们都有机会,我 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这是重要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邪恶掌权的世代。
5:17 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5:18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 具体地讲,我们不应该被酒控制,而应被神的灵掌管。两种力量在基督徒里面都有,醉酒会产生无法矫正的 坏行为。“被充满”是一个被动式的命令,它的意思就是让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来完全掌管我们。一个醉酒 的人只要是他处于醉酒的状态,那么他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都是被酒控制的,与此类似,一个让圣灵影响和引 导他的思想与行为的信徒只要他保持与圣灵的这种关系,那么他的生活就会由圣灵所掌管(参路1:15; 徒 2:12-21)。这个命令与可以翻译成“要保持被圣灵充满。”(See Chafer, He That..., pp. 39-81)
5:19 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 这里列出了被圣灵充满的其中的四个果子,虽都是在介词词组中,但它们在作用上却都相当于命令。所有这 四个句子都与赞美有关,都是公开而非私下里的活动。诗章指的是在基督徒的敬拜与犹太人人的敬拜中所使 用的旧约当中的诗篇;颂词是在希腊文化中是对某个人或某一个假神的颂赞,在基督徒生活中对真神的颂赞 (14节);灵歌是一个泛指的词,可能包括所有形式的有声的赞美。 除了用上述方式彼此交通以外,基督徒也应该用这些方式与神交通。赞美应该发自于内心。“颂词”指的是 发声的赞美,“灵歌”含有使用乐器的意思。
5:20 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
5:21 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 被圣灵充满(被圣灵管制)的第四个结果就是愿意彼此顺服,与此相反的就是控制别人而抬高自己。彼此顺 服的态度是可取的,它来自于对基督的敬畏。 保罗即提出了要被圣灵充满的劝勉之后(15-21),他就把这劝勉指示给教会内不同的集体与个体,保罗向
此的关系应象对神的关系一样。
妻子的责任 5:22-24 5:22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
5:23 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
把教会放在基督的权柄之下。因为基督是教会的拯救者,丈夫是他的妻子的拯救者。
5:24 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 这节经文继续前面的对比,顺服是对神所命定的权威的正当的反应,在教会与基督的关系和妻子与丈夫之间 的关系中都是如此。“凡事”指的是在妻子与丈夫的关系中的每件事,也许保罗不是绝对指的是每一件事, 因为妻子更应该顺服神。当在她之上的两种权柄所做出的要求相冲突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主通过他的话语 告诉她做某一件事,而她的丈夫却让她做相矛盾的事的时候,那么她就应该顺服主(John Eadie, Commentary
“圣经是在基督徒家中信心和生活的指南,作为神的仆人,一个丈夫的权柄是从神来的。因此,在他所行的 一切事情上,他都要顺从圣经的教导,而没有权利引导他的家人做与圣经相悖的事。那么如果这样做了,他 的家庭成员应跟从神而不跟从人。这一点我们从撒非喇身上可以看到,她所犯的罪是她自愿的,她自己对她 所犯的罪负责任(徒5:9)”(James B. Hurley, Man and Woman in Biblical Perspective, pp. 150-51)。
但若是一个基督徒的妻子有一个殴打并虐待她的丈夫怎么办呢?她也应该在凡事上顺服他吗?对于这种情 形,彼得在彼得前书3:1-3有所教导,他指示在这种情形下,妻子仍应“顺服”,但彼得并没有说“凡事”。 所以笔者建议这样的妇女要有一个顺服的态度,但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在顺服的这个问题上,保罗和彼得都没有说在妻子在危险的情形下她们也应该顺服,而是说把他们的丈夫作 为神所安排在她们以上的头而顺服他们。 “‘凡事’这个词似乎很难被目前这个世代接受为是神所定意的,因为这个世代所强调的是妇女解放并强调 妇女在家庭以外的社会各个领域里男人所占据的位置拥有一席之地,难道一个妇女就没有象男人那样的自我 决定的权利吗?难道一个已婚妇女就不能象她丈夫一样有自己的事业吗?新约中所给的答案是,如果并不以 神的设立的生活方式、神所设立的家庭关系和整个基督徒的群体关系为代价,那么她的事业是可以的。她可 能在社会中尽任何的功用与责任,但如果她在神面前接受了婚姻与家庭的责任,那么这些是她必须优先考虑 的。这一点在这里从她与她一家之主的丈夫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来。(Foulkes, pp. 156-57)。”
丈夫的责任 5:25-33 5:25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 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
5:26 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
都是同时发生的。这里的洗净是灵里的而不是身体上的,被神的道的洗净意思是当我们相信福音的时候,神 的道就洗净我们的罪就象水洗净脏东西一样(参提多书3:5; 林前6:11)。
5:27 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
任何使教会的荣耀受损的东西。
5:28 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
比喻的意义上来讲,一个人的妻子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因此丈夫应该爱她并待她象对待他自己的身体一 样。在这个意义上,他这样做就是爱护他自己的身体了。
5:29 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象基督待教会一样,
5:30 因我们是他身上的肢体。 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体,因为我们看到每个人总是保养顾惜自己的身体,基督也是喂养并照顾他自己的身 体,即教会。这里面的含义就是,丈夫也应该象基督爱教会那样关心他们的妻子,因为妻子是他自己身体的 一“部分”。
5:31 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中合一的时候,他们就成为彼此的一部分,其紧密程度就象夏娃从亚当身上分离出来之前那样。圣经把这种 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看得比任何其他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hoehner,
离婚。 “从创世故事中而来的这种婚姻观是圣经中神有关婚姻的计划最深刻最基本的论述”(Foulkes, p. 161)。
5:32 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 这里所说的奥秘是先前不曾为人所知但现在被启示出来的真理,这奥秘就是,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同基督 与他的教会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教会在灵里与基督的紧密关系就象一个妻子在灵里与她的丈夫之间的关 系。神借着保罗启示了创世记2:24包含一个比先前人所认识的更深刻的真理,这个极大的奥秘,有更深刻的 含义。
5:33 然而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 即使保罗的读者们没有完全理解基督与教会之间亲密关系的重要性,那么每一个基督徒丈夫也有责任爱他的 妻子,象爱他自己一样;同样,每一个基督徒妻子也应该尊敬(phobetai, 敬畏)她的丈夫(21-22节)。 保罗并没有指示妻子们要爱她们的丈夫,因为神所要求的顺服是爱的主要表现。如果丈夫爱他的妻子象基督 爱教会一样,那么妻子也会爱她的丈夫。
子女的责任 6:1-3 下一个需由圣灵引导的基本的人际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6:1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儿女通过服从父母来表现出他们的顺服。“在主里”是修饰“听从”而不是“父母”。顺服是对的,因为这 与神对他儿女的旨意相合(参西3:20)。儿女们只要生活在父母的权柄下就应该顺服父母,当儿女成人后, 他或她不再有义务服从父母的时候,应该继续孝敬他或她的父母。
6:2-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5:16)来强调儿女顺服父母的重要性。孝敬父母(2节)比顺服父母(1节)的含义更广,它包括一种合适的
Psychology for Living 28:6[June 1986]: 12-14。)十诫中第一个带应许的诫命实际上是第二条诫命,很 明显地,保罗的意思是,第五条诫命对儿女来说是主要的诫命,并带有一个应许。 保罗在重述与第五条诫命有关的应许时对其作了改动。神在应许之地应许给以色列人的子女以长寿(出 20:12; 申5:16),既然基督徒没有被应许某一块特定的土地,保罗在这里说出了在那特定的应许之后面的 普遍的应许,即在地时的长寿。作为一个规律,顺服父母的子女就避免了短寿的危险。
作父亲的责任 6:4 6:4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保罗在这里对作父亲的讲话,因为他们是神在家庭里所设立的头,在他们身上有抚育子女的责任。当一个家 庭里没有父亲的时候,母亲就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在希腊罗马社会,父亲对儿女的权利是绝对的。但在基督 信仰里,考虑儿女的感情也是父母的责任。 基本上讲,这条命令禁止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儿女作不合理的要求。“惹”(希腊语是parogizete)意思是
与教训中进行。
仆人的责任 6:5-8 第三种保罗所劝导的人是仆人与主人(参林前7:17-24),大部分的仆人是在家中服事,因此这部分内容也 十分适用于家庭事务中的各种关系。据估计,在当时的罗马帝国,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奴隶,大约有六千 万人(Wood, p. 83),其中的很多人是基督徒。在希腊罗马的文化中,奴隶被绝大多数人看作不过是活的 工具而已。 6:5 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象听从基督一般。 在这里肉身的主人与人的灵魂的主人基督作了一个对比。基督徒仆人应对他们肉身的主人服从,这种服从表 明了他们对基督的顺服(参5:22)。
也就是说作仆人的要小心不要出错;第三,要真诚,不应有假冒或欺骗的行为;第四,服事应象是做在基督 身上一样。
6:6 不要只在眼前事奉,象是讨人喜欢的,要象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 第五,不管主人在还是不在,服事应是一致的。可能是保罗觉得有些工作是主人无法检查的;第六,服事需 要有正确的动机,不要只是讨人喜悦,更重要的是要讨神喜悦。
6:7 甘心事奉,好象服事主,不象服事人。
做的。仆人服事地上的主人,而神同时也是他所服事的。
6:8 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 保罗提醒忠心作仆人的,不管他们在地上的主人是否承认他们忠心的服事,但在将来他们会从基督那里得到 奖赏。这种奖赏的来到不会迟于基督宝座前的审判。 “象基督自己一样,保罗并不从奖赏前退缩。”(Wood, p. 84)。 这个原则适用于所有服事主的作仆人的和自由人。
6:9 你们作主人的待仆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吓他们;因为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 偏待人。
主人的责任 6:9 作主人的也应该在对待仆人的态度上竭力讨神的喜悦,就象仆人在服事主人的时候应该讨神的喜悦一样。主 人不应该威胁仆人,因为我们在天上的主从不威胁我们。进行威胁就是警告要马上进行惩罚(参徒4:17; 29;
主人不会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而偏爱他们,而会用评价别人同样的标准来评价他们。 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在这一部分里所提到的责任只有圣灵充满的信徒才有能力做得到(5:15-20)。基本上 来讲,保罗所劝勉的就是要谦卑,这种谦卑表现在对别人的顺服而不是傲慢的自我肯定上。 保罗在这里就结束了有关基督徒如何行(如何活;4:1-6:9)的命令,就是:在合一、圣洁、爱、光与智慧 中行。
B.属灵争战 6:10-20 有两个事实表明这一部分与前五个部分是不同的,首先这一部分的介绍与前相异,这一部分所强调的是,神 是我们属灵争战的力量泉源;保罗先前敦促基督身体的强大与成长,而现在保罗解释了其必要性。这个身体 是处于与一个属灵的敌人的争战之中。 6:10 我还有末了的话,你们要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 “末了”可以翻译为“其余”,并向他的读者提出余下要做的事。“作刚强的人”在原文中可被看成是被动 或中动语态的,有让神使你刚强起来(被动)或你自己在主里刚强起来(中动)的意思。是神提供这种力量。 先前出现过的能力的主题在这里又重新出现(参1:19-21; 2:1; 3:16-21),本节中三个不同的表示能力的
6:11 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
在属灵争战中穿戴神所赐的装备的目的就是要抵挡魔鬼的攻击。从这封信中的上下文中可以看出,撒但的主 要目的一直都是使基督的身体的不合一,但保罗在这里所说的毫无疑问都是真对撒但的目的及其进攻的。撒 但是一个极其有智慧和经验的战略家,他对我们的攻击常带有欺骗性(参4:14)。 从其它的经文中我们知道,所有的试探都出自于撒但,神允许他有机会攻击我们,他就利用这个世界系统与 我们的肉体(罪性)作为他的工具,而且他也自己或通过他的仆役来攻击我们。在圣经中我们有具体的教导 告诉我们如何胜过这个攻击。我们要抵挡魔鬼(彼前5:8-9),逃避这个世界系统对我们的试探(肉体的情、
但我们怎么知道临到我们的试探的来源以便我们可以作出合适的反应呢?撒但的攻击目的一直都是使人怀 疑,否认,并背逆所启示出来的神的旨意(参创3章; 太4章)。这个世界系统致力于使人们相信他们并不需
6:12 因我们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 如果我们想要顺服神并抵挡魔鬼,那我们就处在属灵争战之中了,成为一个成熟的基督徒并不容易,也不是 自动的。这需要艰苦而持续的努力,这是在成圣过程中我们人所该负起的责任。 尽管抵挡试探需要一些看得见的行动,但这场争战主要并不发生在可见的层面上,这一场属灵的争战,我们 的敌人是我们所看不见的,也就是撒但及其追随者,还有那些他所倡导的被人们所实行的哲学。 一些评论家相信,在这里所描述的有四种灵界的敌人,但在这节中用来描述我们属灵敌人的词也许并不等于 四种不同的属灵的敌人,也许指的是这些属灵敌人的四种特性。“执政的”强调他们的权威;“掌权的”强 调他们的力量;“管辖这幽暗世界的”所指的是他们在这个世界的广泛的影响力;“天空属灵气的恶魔”所 说的是他们的邪恶的特性。他们所活动的范围是在天上(1:3, 20; 2:6; 3:10)。目前撒但及其追随者能与
6:13 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
鉴于属灵争战的严重性,我们急需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保罗才作了这样的重复。 这里的在磨难的日子也许指的是邪恶的势力可能会攻击我们的任何一个日子,而并非指未来的某一个比其它的日子(比如说主来的日子)有更多磨难的日子。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有试探的日子都是磨难的日子。
6:14 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
保罗在这里按穿戴的顺序提到了罗马士兵所穿戴的军装。他首先是把腰带束上以固定住护心镜与刀鞘,“真理”可以指神所启示出来而基督徒所相信的真理和基督徒本人的诚实。完全的真理是抵挡撒但的适当的基础。 公义的护心镜似乎包括义行与在我们重生时成为了我们的义的基督的义。护心镜遮盖身体上从脖子到大腿这 一部分,它通常是用铜或锁子甲作成的(Wood, p. 87),有两层,但只有前面那一层才称作护心镜。
6:15 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
6:16 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
第四个是指导我们如何站稳的原则(前三个是“束”[14节]、“遮”[14节]和“穿”[15节])就是“拿”(16节)。
6:17 并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救恩,那么这里所提到的救恩似乎不是指我们已经有的使我们免离被定罪的救恩,而是指在目前或以后我们受撒但攻击的时候所需要的拯救(帖前5:8)。我们得到这个救恩就象我们得到其它救恩一样,也就是呼求主的名(珥2:32; 参徒2:21; 罗10:13)。 把救恩比做头盔明显是因为拯救包括头脑的选择,也就是信靠神而不是自己,对神的信心成为我们的拯救,这信心也因而在我们遭遇攻击的时候保护我们的思想。 罗马士兵所使用的剑是两刃的短剑,用来在短兵相接的战斗(希腊语是machaira)中砍杀。在保罗所提到的这些武器中,这是唯一用来进行攻击的武器。(实际上,士兵通常带有一枝长矛,但保罗在这里并没有以此来作类比)。对基督徒来说神的话就是这样一个武器。“话”(希腊语是rhema)指的是神真对某具体情况所说的话而不是所写出来的话或是神的永活的话语(希腊语是logos),它极有可能指的是我们为抵挡某些特定的试探使用的圣经上的话,或者说是在一个试探临到的时候基督徒所说出来的合适的经文。 “正如耶稣使用圣经上的话来击退那试探者一样,基督徒也必须用圣灵所启示的话来击退撒但”(John A. llen, The Epistle to the Ephesians, p. 138; matt. 4:1-11)。
6:18 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 祷告和警醒(在希腊文中是两个分词)描述了我们该如何“接受”目前的救恩,同时这两个词也提供了我们在试炼中的引导。当我们与我们敌人交战的时候要不住地祷告为我们属灵的争战作好预备。圣灵使我们的祷 告清楚地达到神的面前(罗8:26)并帮助我们祷告(就象他能使我们做一切的事一样)。“祷告”指的是我们与神一般的交通,“祈求”指的是我们向神特定的请求。除了为我们的需要祈求以外,我们作为神的精兵也应该对我们其他的战友-也就是所有的圣徒-的需要警醒,我们不能亏负他们,而要为他们恒切祷告。保罗在这一节经文(原文)中四次使用“所有”这个词,这说明祷告是极其的需要的(参提前2:1)。6:19-20 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我为这福音的奥秘作了带锁链的使者)并使我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讲论。 当保罗要在该撒面前为自己辩护的时候,他将会遭遇属灵的敌人,因此保罗意识到他特别需要他的读者为他祷告来支持他。他需要在所有的宣教机会中放胆讲话,而在该撒面前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尤其需要放胆(参徒28:30-31)。保罗需要为福音的奥秘(即教会的独一性2:11-31)而辩护,因为罗马人把基督信仰看成不过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派别,而犹太人则把它看成是一个异端宗教。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