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返回上级目录】

不埋怨也不爭論

 
經文:腓立比書二:12—30

我們都知道腓立比這封書信是使徒保羅在監獄中所寫的四封書信之一。監獄,這不是一般人喜歡遇到的事,使徒保羅因為要避免回到耶路撒冷而被猶太人暗殺(參考使徒行傳廿三:21),而決定上訴到羅馬皇帝的法庭(參考使徒行傳廿五:9—11)。對使徒保羅來說,這趟上訴之旅原本是不必要的,除了因為要避免無謂的犧牲之外,使徒保羅決定上訴羅馬皇帝法庭還有另一個原因,乃是希望藉著上訴羅馬之機會,能向羅馬當局有影響力的官員解釋基督徒並不是像猶太人領袖所說的,是專門在攪亂社會秩序的「壞人」,而是喜好和平的人,甚至在使徒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還特別提醒羅馬教會的信徒,要「服從國家的權力機構,因為權力的存在是上帝所准許的;當政者的權力是從上帝來的」(羅馬書十三:1),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使徒保羅在保護信徒身家安全上的用心和努力。

在使徒保羅的心中有一股強烈的期待,他是多麼期盼他所建立起來的教會,信徒們都會有很好的行為見證,特別是在生活上的功課,能夠有美好的表現,好榮耀上帝的名。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他寫給教會的書信中看的出來,即使像羅馬教會這種不是他開拓起來的教會,他也是存著這樣的苦心勸勉他們(參考羅馬書十二:1—2)。而腓立比教會是對他在傳福音事工上最出力的一間教會,他對這間教會信徒的期待當然會比其它教會來得更熱切。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這段經文的內容:

第十二至十三節:
12那麼,親愛的朋友們,我跟你們一起的時候你們常常聽從我;現在我不在你們那裡,你們更應該聽從我。要戰戰兢兢,不斷努力來完成你們自己的得救;13因為上帝常常在你們心裡工作,使你們既願意又能夠實行他美善的旨意。

使徒保羅在這裡提到腓立比教會的信徒都一直「聽從」他,這是指在耶穌基督的名下傳講信息,因此,所聽從的不是使徒保羅個人,而是因為聽到使徒保羅所傳講耶穌基督的信息而聽從他。這和他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是一樣的,他說:「藉著他,我得到特別恩賜,為他的名作使徒,來帶領各國的人信從他。」(羅馬書一:5)是聽從使徒保羅所傳講的耶穌基督,而不是聽從某個個人,這個信仰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使徒保羅提到腓立比教會信徒對他的信任,相信他所傳講的信息。他說現在他人不在他們當中,是因為他在寫這封書信時,人已經在監獄中了,他希望腓立比教會信徒們會更堅定持守他所傳給他們的信息。使徒保羅會這樣說是有原因的,因為有些教會在他離開後,隨即就因為有人去傳講偏差的信息,影響到信徒對信仰的真確認知。例如加拉太教會就是發生過這樣的問題,有人緊隨著在使徒保羅後面去傳講「另一種福音」,我們看他說的:

「我很驚奇,你們竟然這麼輕易地離棄了藉基督的恩典選召你們的上帝,而去隨從另一種福音!其實,並沒有另一種福音。我這樣說,因為有人前來騷擾你們,想要改變基督的福音。其實,任何一個人,即使是我們,或是天上來的天使,要是向你們宣傳另一種福音,跟我們以前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應受詛咒!我們已經說過了,現在我再說:無論誰,要是向你們宣傳另一種福音,跟你們從前所領受的不同,他應受詛咒!」(加拉太書一:6—9)

從這段經文我們看到使徒保羅非常在意真實的福音信息,不是任何人可以假借耶穌基督的名亂講話的。他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就這樣說:「因為我拿定了主義,當我跟你們在一起的時候,除了耶穌基督和他死在十字架上的事以外,甚麼都不提。」(哥林多前書二:2)為甚麼使徒保羅會這樣說?原因不外有人亂講信息,在加拉太教會這樣,在哥林多教會也是這樣。其實,這樣的事今天還是持續在發生,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一再要求大家回到聖經來的主要原因。因為如果沒有聖經作基礎,若是疏忽了聖經作底的信息,我們可能會聽到很感人的見證,也會因為某些詩歌受到感動,但卻不一定是聖經在教導的信息,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發生在一五一七年十月三十一日的「宗教改革」運動,就是因為當時的基督教會已經失去了以聖經為基礎的信仰,馬丁路德非常痛心,他就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念:聖經是教會最高的權威。他和當時一起推動「宗教改革」的勇士們,一再呼籲當時的教會都回到聖經來重新反省信仰的內容。

現在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就一再提醒該教會信徒,一定要記得用「戰戰兢兢」的心,來達到得救的目標。甚麼是「戰戰兢兢」的心?這是指要用嚴肅、謹慎聽從他教導他們的福音信息。這讓我們看到要服從福音的信息,並不是用隨便的態度,而是要用認真、嚴肅、謹慎的態度,因為耶穌基督的福音是和生命的得救與否有密切關係,這是關係到生死的問題,怎能不用謹慎、嚴肅的態度來看呢?這也就是使徒保羅告訴他們要「不斷努力來完成你們自己的得救」之因,因為得救固然是要倚靠上帝的恩典,但一個人不能把所有的事都「賴」給上帝,而自己連一點用功、認真的心也不肯,這種態度不對的。
第十三節是很重要的一節,這一節使徒保羅提醒腓立比教會信徒知道:不是人自己有甚麼能力可以做美好的事,而是因為有上帝同在的緣故。

我們知道腓立比教會對使徒保羅在福音的事工上相當出力,因此,當使徒保羅對他們說這是因為在他們心中有上帝的旨意同在時,已經說出了兩件非常重要的認識:一是使徒保羅是為了福音而拼命,不是為了他個人的利益。因此,腓立比教會協助使徒保羅的事工,就是在參與上帝「美善的旨意」,這「美善的旨意」乃是拯救的工作。二是上帝拯救的工作乃是上帝的計畫,不是人自己能做甚麼。表面上看起來是人在計畫怎樣推動、設計,但若是沒有上帝的同在,這種拯救人生命的計畫就無法完成。這使我們想起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所說的:

「到底亞波羅算甚麼?保羅算甚麼?我們不過是上帝的僕人,要引導你們歸信上帝。我們每一個人都按照主所分派的工作去做:我栽種,亞波羅灌溉,可是使它生長的卻是上帝。栽種的和灌溉的都算不了甚麼;一切在於使它生長的上帝。」(哥林多前書三:5—7)

沒錯,福音事工不是給人用來誇耀的,若要誇耀,應當以認識耶穌基督作為誇耀的對象,有這樣的認識,人自己就會謙卑下來,才不會在福音事工上因有成就而生出驕傲之心,這樣也可以避免陷入魔鬼的誘惑中。腓立比教會在福音事工上很有成就,特別是使徒保羅稱讚他們時,並不是要讓他們有驕傲的藉口,乃是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在這工作上做得更美好。

第十四至十八節:
14你們無論做甚麼事都不要埋怨或爭論,15好使你們在這腐敗、彎曲的世代中純潔無邪,作上帝沒有缺點的兒女。你們要在世人當中發光,像星星照耀天空,16堅守生命的道。你們這樣做的話,在基督再來的日子,我就有所誇口了,因為這可以證明我一切的辛勞不是徒勞無功的。

17即使我必須以自己的血作為奠祭,澆在你們用信心獻給上帝的祭品上,我也喜樂,而且要跟你們大家分享我的喜樂。同樣,你們要喜樂,18也讓我分享你們的喜樂。

如果我們要說人內心提供給撒但最容易侵入的隙縫,我想就是「埋怨或爭論」了。創世記第四章記載該隱和亞伯的事件,最後該隱會殺死亞伯的主要原因,就是「埋怨」上帝祝福亞伯而沒有注意到他,結果使得試探的撒但(罪)有機會「埋伏」在他家的門口,最後使他成為撒但的奴僕。

使徒保羅在這裡所用的「埋怨」,意思是指「喋喋不休」之意,台語聖經翻譯得非常好,是用「耦耦唸」(ngauh-ngauh liam)。所指的意思是不論甚麼都會有意見,故意挑剔、找碴。

另一方面,「埋怨」通常是和「嫉妒」、「生氣」相結合在一起。越會埋怨的人,越會生氣,也越會嫉妒。這樣的人只會多礙事,成事很少。

「爭論」這個名詞與「猜忌、懷疑」有密切關係。使徒保羅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也提起這樣的警告說:「要棄絕那種愚拙無知的辯論;你知道,這種辯論往往會引起爭吵。」(提摩太後書二:23)這幫助我們明白使徒保羅所強調的乃是指在福音的事工上,大家要捨棄那些不必要的私心行為,因為人的私心,才會有「埋怨」的事發生,也因為私心,往往在那無意義的事上爭辯,導致信仰團契有了分裂的危險。

其實,這樣的事不僅是發生在使徒保羅的時代,也一直出現在我們今天的教會中;我就經常看到有一種人,論做事,他都會在旁邊觀看,但當別人在做事時,他總是會有相當多的意見。另外有一種人是很會懷疑東懷疑西的,無論你怎樣講、做,他都會有「特別」的觀點。教會在福音事工上如果耗費在這種人的身上太多時間,往往無法做事,因為這樣的人對福音事工不會有大的幫助。

第十五節的「作上帝沒有缺點的兒女」,意思是指要以純潔的心面對上帝。使徒保羅說他那個時代的世界,是個腐敗、彎曲的世代。要在這樣的世代中,保持純潔之心,好像很簡單,其實也是一門不太容易的功課啊!因為要在這樣污濁的生活環境裡,持有純潔的心思意念,有時會使自己覺得很痛苦,甚至會有掙扎。但確實也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我們能保有一顆純潔的心,自然就會發出明亮的光芒,照耀在這個黑暗的世代裡。

純潔的心就是從誠實的生活態度開始,我曾說過,學習當基督徒的第一課,就是從誠實學習做起。沒有誠實的心,要談其它的信仰事情,距離都太遠。耶穌基督告訴我們:「心地純潔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要看見上帝!」(馬太福音五:8)生命中有上帝同在的人,自然會從他的身上發出生命的亮光,這種亮光很容易被別人看見。

另一方面,使徒保羅在這裡所用的「沒有缺點」這個詞,也含有猶太人在獻祭時所用的牲祭,都必須是完美無缺的含意在裡面(參考利未記一:3)。在使徒保羅的觀念中,基督徒應該過類似獻給上帝的牲祭一樣純潔的生活,好像一個「活活的祭物」一樣沒有缺點。就像他在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所說的:

「所以,弟兄姊妹們,既然上帝這樣憐恤我們,我勸你們把自己當作活活的祭物獻給上帝,專心事奉他,蒙他喜悅。這就是你們應該獻上的真實敬拜。」(羅馬書十二:1)

這幫助我們瞭解使徒保羅的觀念中,基督徒的生活就像是奉獻在上帝面前的牲祭一樣,必須表現出最好的樣式,這樣的信仰才能見證上帝在人心中的生命意義。基督徒的生活就像一種生命的祭,不能隨便。
第十六節「堅守生命的道」,這句話清楚說明耶穌基督的信息就是生命的信息,是生命的道理。我們都很熟悉耶穌基督所講過的一句話:「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要不是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親那裡去。」(約翰福音十四:6)他也告訴我們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裡來的,永遠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六:35)看,耶穌基督就是生命的糧食、方向,跟隨他的話去行,就必得到永恆的生命。而耶穌基督的話語就在我們的聖經中,認識聖經,就等於認識耶穌基督;認識耶穌基督,就等於看到生命的門道一樣。使徒保羅告訴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必須要堅守這樣的道(話語),因為堅持遵守聖經話語的人,直到世界的末了,就會發現永恆的生命正在他的面前。使徒保羅說持守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話語,會讓我們的生命充實,不會是白白浪費,因為耶穌基督乃是我們生命的主。

引用獻祭的觀念在一般生活中,這也是使徒保羅書信中的另一個特點。以色列人民在奉獻牲祭給上帝時,除了前面提起過必須選擇最好的牲畜當祭品外,在祭壇上燒這些牲祭時,為了要使火燒得更烈,且味道更為香美,以取悅上帝。他們會用上等的葡萄酒澆灌在整隻牛或羊等牲祭上。使徒保羅引用這種獻祭方式來形容自己就像獻給上帝的祭品一樣,更重要的,必須是出自內心的甘願與喜悅,因為喜悅是可以分享給大家的,如同耶穌基督就像是獻在祭壇上的牲祭一樣,是可以為眾人而獻上的祭品。

我們知道當耶穌基督決定要走上耶路撒冷以死來完成救贖的工作使命時,他的門徒彼得想要阻止這件事,拉耶穌基督到另一邊,結果他被耶穌斥責這樣的行為是「撒但」的行為,所想的是人的想法,不是上帝的想法(參考馬可福音八:33),耶穌基督是順服上帝的旨意(參考路加福音廿二:42)。在腓立比書第二章八節,使徒保羅對耶穌基督獻祭在十字架上這件事,用這樣的詩歌形容說:「他自甘卑微,\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換句話說,在使徒保羅的觀念中,為了福音的緣故,大家都必須存著喜樂的心,即使因此而必須如同牲祭一樣而死,也要存著喜樂的心,這樣的獻祭才會有意義,也才有分享的價值。因為如果是出於勉強的話,奉獻就沒有甚麼意義了。

第十九至廿四節:
19我仰賴主耶穌,希望不久能夠差提摩太到你們那裡去,使我能聽到你們的消息而獲得安慰。20他是惟一跟我同心,並且真心關懷你們的人。21別人只為自己圖謀,不關心耶穌基督的事。22但是提摩太的為人,你們都很清楚,他跟我的關係就像兒子和父親,為著福音的工作一起勞苦。23我希望,當我一知道我的事情有甚麼結局,就立刻差他去看你們。24我深信主會讓我也在短期內親自來看你們。

從第十九開始到第三十節,可以看出是兩封推薦信函,第一封是從第十九節至廿四節,這封信是推薦使徒保羅最得意的門生提摩太,第二封信是推薦另一位由腓立比教會所差派去協助使徒保羅的以巴弗提。
提摩太,這是使徒保羅在第二次旅行傳道來到路司得這個城市時所得到的一位忠實門徒。依照使徒行傳第十六章二節曾說他的鄉親都稱讚他,而在使徒保羅的眼中,他一直是位很忠實的同工,使徒保羅曾託付他去管理帖撒羅尼迦教會和以弗所教會(帖撒羅尼迦前書三:2—3、6,提摩太前書一:3)。使徒保羅認為提摩太乃是他「親愛而又忠心的兒子」(哥林多前書四:17),使徒保羅派他幫助料理哥林多教會,因為該教會乃是使徒保羅和提摩太、西拉、亞居拉和百基拉等人共同開拓起來的(使徒行傳十八:1—5)。當使徒保羅在監獄時,提摩太那時也陪伴在旁(歌羅西書一:1,腓利門書1節)。甚至到最後,連提摩太也跟著坐牢(希伯來書十三:23),而原因是為甚麼?我們已經無法知悉,惟一可以確信的,乃是坐牢必定是為了福音的緣故。

從上述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看到提摩太確實是一位很可信託的忠實福音工作者。

第廿五至三十節:
25我想,我應該送我們的弟兄以巴弗提回到你們那裡去。你們選派他來幫助我,跟我一起工作,一同作戰。26他很想念你們各位,並且知道了你們聽到他生病的消息,非常難過。27他真的害過病,幾乎死了。可是上帝憐憫他,不但憐憫他,也憐憫我,使我沒有遭受更大的憂傷。28所以,我更想盡速送他回去,使你們得以高高興興地跟他團聚;這也可以消除我的憂傷。29我希望你們在主裡歡歡喜喜地接待他。你們要尊重像他這樣的人;30因為他為基督的工作冒生命的危險,幾乎死了,為了要彌補你們未能服事我的地方。

這是另一封介紹另一位同工以巴弗提的信。很清楚地,以巴弗提是在使徒保羅被關入監獄時,腓立比教會特地差派以巴弗提到監獄去協助幫忙看顧,不但這樣,腓立比教會還特地準備了許多禮物帶去給使徒保羅(參考腓立比書四:18)。以巴弗提就像使徒保羅專用的「僕人」一般。之所以會這樣,很可能是腓立比教會聽說使徒保羅是自己租房子當作監獄牢房,且可以在這樣的牢房中,接見想見的人,並可以向來訪的客人傳揚福音的信息(使徒行傳廿八:16、30—31),因此,以巴弗提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使徒保羅專用的「僕人」,實際上,並不是只停留在服事使徒保羅生活上的問題而已,也是與使徒保羅同時在見證福音的工作上,成為使徒保羅的同工,也因此,使徒保羅稱呼以巴弗提是好的同工,因為他曾「冒著生命的危險」而見證福音,這就是使保羅說以巴弗提是跟他「一起工作,一同作戰」的好同工之因。

這段經文也讓我們看到以巴弗提因為很認真不停的工作,結果可能因過度勞累而病倒,並且是病得相當嚴重,差點死去。也因為這緣故,使徒保羅趕緊差遣他回去腓立比。不過,我們也看到以巴弗提確實是個忠實的「僕人」,這期間可能有很多次,使徒保羅一再要求他趕緊回去腓立比,因為他的身體並不是很好,但以巴弗提卻因為是受腓立比教會的差遣,不敢離開崗位,為了這緣故,使徒保羅特地寫這封信,讓腓立比教會知道為甚麼以巴弗提回去,並不是因為他工作不好,或是在同工上有礙事的地方才被差遣回去,相反的,是因為他工作很認真,甚至為了保護使徒保羅或是為了見證福音的緣故,還「冒生命的危險」,他希望腓立比教會能以歡喜的心接納以巴弗提回去。因此,我們看這封信,也是有替以巴弗提作保證的用意。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看,所讀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信息:

一、一個好的信仰團契,只知道奮力傳揚福音,見證上帝的愛,不會在為福音的事工上斤斤計較,怨東恨西。

使徒保羅在這封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特別提醒該教會信徒「無論做甚麼事都不要埋怨或爭論」。主要原因就是基督教會乃是為了傳福音、見證上帝的救恩而存在的信仰團契,如果在教會裡有發生「埋怨或爭論」的事件,若是只有一兩件,這還可說得過去,如果是經常發生,那不但傳不出福音,見證不了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拯救的愛,還會因此傷害了耶穌基督的名聲,這是使徒保羅寫這封書信的目的之一,可能就是因為有消息傳到使徒保羅的耳邊,說該教會有類似這種「怨恨和爭論」的問題。

其實,說「怨恨和爭論」,一定會經常發生在由人組成的團契中,不要說一般團體,就算在一個家庭中也經常會聽到孩子在抱怨父母的愛心有差別,對某個孩子比較好,特別是對那些功課好的、才能優異的孩子,父母總是疼愛比較多。如果在一般家庭中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個以信仰耶穌基督而形成的教會,發生這樣的事必定更是常見。

我在東部中會關山教會牧會時,每年中會召開春季議會時,都會很注意哪間教會在總、中會的「負擔金」繳納了沒,因為我知道有些教會確實很貧困。因此,也有好幾次,我都會和教會的代議長老討論,是不是那些軟弱的教會之負擔金由我們關山教會來負擔。我之所以會這樣提議,原因是每當開中會討論負擔金的額度時,經常會聽到有些教會代表或是牧師,一再抱怨中會會計部門增添他教會的負擔過多。有時會為了一點點的錢,竟然大家爭論了大半天,實在沒有甚麼特別意義。在嘉義西門教會牧會時,我就在長執會提議,替中會所屬的過路教會和鄒族區會的茶山教會負擔「傳教師福利會」的費用。原因為這兩間都是弱小教會,即使負擔的金額不多,但對該教會來說確實也是一筆負擔。

人經常會在金錢上抱怨,也會在職位上爭論大小。耶穌基督的門徒馬可和約翰這兩兄弟,就在耶穌基督帶領他們快要進入耶路撒冷城的時候,向耶穌基督提出他們兩人要坐的位置,因為他們以為這趟去耶路撒冷是要奪取到政治王權的位置。結果引來其他門徒的怒氣,認為他們兩人很不應該,而耶穌基督也藉此機會教訓他們,讓他們知道信仰團契與一般政治團體的差異,乃在於信仰團契是要以「僕人」之心來服務別人,跟政治團體的領導者是在號施命令,要別人聽從他的命令完全不同。

我們可以看出,人對權力的慾望很高,耶穌基督的門徒發生這樣的問題,今天的教會也持續發生這樣的問題。而我們應該清楚,如果教會發生這種爭奪權位的事,就很難有為福音做甚麼見證的機會,因為福音是「拼命」的天國大業,若沒有獻身「拼命」的心和理念,就無法完成上帝所託付的福音使命。真的有人會爭著要為福音「拼命」而死嗎?過去會有許多為了福音而殉道的見證者確實是這樣,但在今天真的有傳道者和信徒是這樣的心志嗎?能像德國神學家潘賀華(D. Bonhoeffer)那種「當耶穌基督呼召一個人來成為他的學生,就是呼召那個人來為福音而死」的信仰告白之心的有幾人呢?我看即使是在傳道者中也已經不曾再聽見這樣的獻身告白了。我經常聽到的都是爭論權力分配是否均勻問題,而不是在福音事工上怎樣分配得宜的事。這也是為甚麼在傳福音的事工上,今天的教會少有見證之問題癥結所在。這是很值得今天的教會好好反省的信仰功課之一,更值得今天的傳道者好好反省。

二、在這彎曲、乖謬的時代,基督徒更應該要小心、謹慎社會生活,以免耶穌基督的名聲受到損傷而成為見證福音的絆腳石。

使徒保羅勸勉腓立比教會的信徒,要在世人當中發出亮光,並且要「堅守生命的道」,這是非常重要的信仰課題。耶穌基督也曾在山上教訓中勸勉他的門徒說:

「你們是世界的光。建造在山上的城是無法遮蓋起來的。沒有人點亮了燈去放在斗底下,一定是放在燈臺上,好照亮全家的人。同樣,你們的光也該照在人面前,讓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來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親。」(馬太福音五:14—16)

「你們是世界的光」,這句話對我們今天的基督徒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句話,使徒保羅要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在世人當中發光,像星星照耀天空」,就是在延伸耶穌基督的教訓給他建造起來的教會的信徒。
「光」或「燈」,都是具有「導航」的功用,就像港口的燈塔,或是暗街巷道中的燈光一樣,是重要的指標,讓人有安全、可靠的方向可尋之功能。耶穌基督和使徒保羅都用「光」與「燈」這樣的教訓勸勉我們,主要也是在告訴我們:上帝國的福音就像導航的燈光一樣,讓人因為這燈光而看到生命的方向,也藉著這些燈光,看到安全可靠的生命之道。耶穌基督告訴門徒,他就是通往上帝那裡的道路,認識他,就可以認識上帝(約翰福音十四:6)。

每當報紙或媒體報導有某某人發生甚麼不好的事件,我總是會這樣祈禱著:拜託,不要是基督徒。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讀聖經,可是有的人讀聖經,並不是用聖經來反省自己的社會行為是否有依照聖經的教訓實踐出來,而是喜歡聖經的某一句話,然後用那句他所喜歡的話,來掩飾自己錯誤的行為,或是滿足自己生活形態的需要。也因為有越來越多人喜歡這樣,往往讓一般社會大眾以為又是基督徒出狀況了。

最近有一位電視台的女主播,因為利用自己的美色欺騙一位日本富商的財物將近兩百萬元台幣,被所有的媒體揭發大肆報導,結果這位主播就是引用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十二章十九節的話:「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當電視新聞一報導出這則新聞時,我就開始擔心這個女主播會是一位基督教會出身的青年,果然不錯,就是某一教會的青年。不但如此,還有一教會報紙報導該教會牧者接受訪問時的談話時,竟然說只因這位女主播「心軟,先收下日商的禮物,她因為年輕沒有經驗,低估了人性的軟弱」(可參考二○○二年十月六日基督教論壇報第1頁),這樣的說法是非常錯誤的,一者:收不收人家送的禮物,這和一個人的心是否太軟根本扯不上關係。二是收不應該收的東西,拿不應該拿的東西,都與是否年輕、是否沒有經驗一點點關係也沒有。不該拿的東西,即使是年紀輕輕的小孩子也應該說「不」,這是最基本的生活態度,更何況這位女主播還是留學美國的高材生。如果連作為一個人的常識和規矩都不知道,還進一步在表示自己是基督徒,那實在差太遠了。

不可以貪心,這是基督教信仰一再勸誡大家的事,也是使徒保羅提醒提摩太要特別注意的一件事(參考提摩太前書六:10)。貪,才是提供給罪惡一個最大的破口可直接切入。

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倫理道德淪喪、社會秩序敗壞的世代,特別是在咱台灣社會的景況更是如此,若不小心,我們確實很容易陷入混淆了生命價值觀念的陷阱中而不知。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必須時刻注意聖經的教訓,隨時小心我們的社會行為,以免因為落入別人的陷害,不但自己受到傷害,連耶穌基督的名聲也受到損傷,那就非常不好。

(講於二○○二年十月六日)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