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返回上级目录】

「教會需要什麼樣的同工」腓立比書2:19-23

 

『我靠主耶穌指望快打發提摩太去見你們,叫我知道你們的事,心裏就得安慰。因為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實在掛念你們的事。別人都求自己的事,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但你們知道提摩太的明證;他興旺福音,與我同勞,待我像兒子待父親一樣。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樣了結,就盼望立刻打發他去;』

 

在保羅的服事過程中有許多人曾經和他同工過,有的人伴隨著他在宣教的旅程中,有的人在某一個地方教會裡面與他同工。他有一個習慣,每當他寫信給某個教會的時候,常常提出許多人的名字,這些人有的是他的同工,有的是教會的弟兄姊妹,保羅常一一的提名向他們問安或交待事情,把他與這些人間的感情很自然的流露出來。是不是保羅在與人同工的關係都很順利,不會有意見不同的事情發生?事實告訴我們,保羅是一個很有脾氣的人,在使徒行傳十五章中,保羅為了一個叫約翰的馬可,跟另一個使徒巴拿巴起了很大的衝突,這個衝突大到把他們計劃好的行程破壞掉了,在當時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在那個時候的環境要計劃一個旅程沒有今天這麼方便,他們一趟行程出去可能要幾個月或一年的時間,出發前必需花幾個禮拜或幾個月的時間安排,現在為了意見不合的緣故,這些預備好的行程要整個改變。而巴拿巴可以說是保羅的恩人,保羅剛信主的時候,因為他曾經逼迫過基督徒,他到耶路撒冷見其他使徒時沒有人願意接納他,只有巴拿巴站出來為保羅作見證擔保他沒有問題,巴拿巴曾花了一段時間帶領栽培保羅,幫助保羅成為使徒。保羅卻在同工的問題上與巴拿巴決裂,保羅在意的是什麼呢?聖經告訴我們,原來這一個叫約翰的馬可在他們第一次的行程中,工作還沒作完就跑掉了,讓保羅對這樣的表現很生氣,覺得這樣的人不可以再給他機會服事。這是保羅剛開始服事時的脾氣,後來,在保羅晚年的時候,他寫信給提摩太,要提摩太把馬可帶到他那裡,保羅對馬可有不一樣的看法了,保羅肯定馬可對傳福音的事工有幫助。聖經沒有告訴我們,保羅和馬可之間有什麼發展,我們看到的結論是,保羅跟馬可間的關係改變了。

保羅曾經把工作看得比人重要,後來他改變了,他看人比工作更重要。保羅晚年的時候不但給教會寫信,同時也特別給幾個人寫信,提摩太是其中之一,並且是寫最多信的一位。在腓立比書中,保羅對提摩太稱讚有加,這是對提摩太的肯定,同時也是教導在教會中服事的人應當存怎樣的心服事。今天這一段經文裡保羅感歎的說『因為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實在罣念你們的事。別人都求自己的事,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這一句話指出在教會服事需要兩種心態,一種是同心,一種是罣念。

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許多上班族常感歎說,如果不是為了養家活口的那一份薪水,才不願意待在工作上跟人家嘔氣。阿摩司書三章三節說:『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兩個不同心的人要走在一起都有困難,要一起工作的話困難更大。一般的工作還會為一份薪水的緣故忍耐堅持下去,沒有代價的在教會中擔任執事或協助事工,就非要有特別的心態才能持續的服事。同心是保羅常常強調的服事心態,在教會中同心的目的就是為了興旺福音。每一個主日,我們願意將這一段時間分別出來,就是為了敬拜神,我們願意一起唱詩,禱告、研究聖經,將神拯救我們的信息見證出來,在同心敬拜裡面,教會才能夠得到復興。人是一種排斥性很高的動物,無論是想法或者是作法,只要被認為有不一樣的地方,就產生排斥,彼此分黨分派。這學期我神學院有一門課,叫浸信會歷史,我才知道浸信會至少有一百多個派別。有人諷刺的編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浸信會的教會聚會結束,牧師站在教會門口跟大家打招呼問候,有一個新來聚會的人,牧師問他說,你是屬於那一個教派的,這個人回答說,我是浸信會的,牧師很高興的再問,是美南浸信會或美北浸信會,回答說,美北浸信會,牧師開始有一點興奮,又問,是小湖區美北浸信會基要派的嗎?這個人點了點頭,牧師很激動的問,是一八七九年或一九一二年設立的。回答說:一九一二年。突然這個牧師變臉了,大叫說:異端,處死刑。

保羅不但肯定提摩太是一個同心的同工,並且說他是一個會掛念教會事情的人。在原文中『掛念』跟『憂慮』是同一個字,但這裡並不是說提摩太是一個常常憂慮的人,而是說他常把心思用在教會的工作上。當一個人願意把心思放到工作上的時候,他所做的工是不一樣的。

在西班牙海岸對面的一個小島上盛產南瓜,有一個老人很會種南瓜,他種的南瓜都特別大,凡到這個島上旅遊的人都會去參觀他的南瓜。有一天早上,這個老人家起床後發現,他的南瓜全部被人家偷摘光了,他就搭船到對岸的市場找,果然他看到兩人正用很便宜的價錢賣南瓜,而且這兩個人是他的鄰居。他把警察找來,說這兩個人偷了他的南瓜,警察問他如何證明這些南瓜是他的,這個老人說,他每天都細心的照顧,當然認得出這些南瓜來,警察說他需要證據。這個老人就從布袋裡拿出一堆南瓜蒂,一個一個的合在那些南瓜上,原來這兩個人用拔的把所有的蒂留在南瓜藤上面。這兩個人看見老人所作的只好認罪,並且對這個老人說,終於明白他用了多少心思、下了多少功夫種這些南瓜。

這一次唐崇榮牧師在神學講座中,一直強調教會增長是神的工作,人的責任是應當在聖經真理上多下功夫。台灣的教會太過於追求表面的工作,以致於一直復興不起來。曾有人作這樣的一個統計,在公元一百年的時候,全世界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比例是1:360,公元一千年的時候是1:220,公元一千五百年的比是1:69,到1950年的比例已經拉近到1:21,1992年的比是1:6.8。這些數字的意義是,在公元一百年的時候,每一個基督徒都傳福音,一生中必需向360個人傳福音帶領他們信主,全世界才會全部信主,這個比例越來越小,到了1992年每一個基督徒一生中只要帶領6.8個人信主,全世界就全部歸主了。這個統計數字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很興奮,如果按照這種速度,公元兩千年的時候,全世界的人就應該全部信耶穌了,我奉獻當傳道人,到38歲時就應該可以退休了。但是現在我不會這麼單純的相信這些統計數字,保羅在一千九百多年前說:『別人都求自己的事,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這一句話今天仍然在迴響著。保羅的時代,需要同心,並且為教會掛心的同工;今天,我們的教會也同樣需要這樣的同工。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常把我們的心思意念放在那裡呢?求主幫助我們,願意成為一個能在教會服事的同工。

 

1995.2.26大安堂主日證道林信仁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