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返回上级目录】

『好事傳千里』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1-10

自從景氣衰退以來,有不少媒體裁減大量的員工或縮小規模,甚至倒閉的也不少,但最近有一份雜誌卻在這種景氣非常低迷的時期創刊了,這份雜誌可以用惡名昭彰來形容,但是很矛盾的是,罵的人越多看的人也越多,六月初在台灣的創刊號一出版,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就全部賣光光了。而看這份雜誌的人,不但自己看,也很願意把它分享給別人看。有一天,我打開電腦上網路收電子郵件,平常只要幾分鐘就傳送完畢了,但那天電腦花了十幾分鐘才把郵件收完,當我看到其中一封郵件時,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原來有一個不是很熟的朋友,他是一個公務員,竟然把【壹周刊】創刊號每一頁用掃描機轉到電腦裡面,然後全部用電子郵件寄出去。我看見那個電子郵件的收件名單差不多有五十個人,心裡面想,這麼熱心的公務員,如果有機會,我應該找他把聖經一頁頁的用掃描機轉成電腦檔案,然後請他用電子郵件傳出去。只是不知道效果會怎樣。

有一句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從壹周刊在台灣發行的情況看起來,這一句話真的很有道理。不過不管是好事或者是壞事,它們會傳開來,不是因為電腦網路的關係,而是人工作所造成的結果。基督徒都知道要把福音傳出去,傳得越遠越好,因為這是一件好事,我們應當把好事傳千里,讓沒有聽過福音的人有機會聽到福音。

帖撒羅尼迦是馬其頓的首都,這個城市的教會是保羅在馬其頓親自建立的第二個教會。在使徒行傳十六章九節記載,保羅在夜間看到一個異象,有一個馬其頓人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保羅就改變他的宣教行程,搭船往馬其頓去了,保羅先在腓立比城傳福音,後來到帖撒羅尼迦城,保羅在這個城市沒有停留多久,因為有一些反對福音的猶太人,鼓動百姓把保羅趕走。保羅後來到了雅典,派提摩太去查看帖撒羅尼迦的教會,聽到提摩太回報後寫了帖撒羅尼迦前書去鼓勵那裡的信徒。在這封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雖然在信仰上這個教會遭受許多挑戰,但帖撒羅尼迦的教會沒有讓保羅失望,福音在他們那裡傳開了。我們從第一章可以看見,福音能夠傳開的一些基本要素。

第八節說:『主的道從你們那裏已經傳揚出來。你們向神的信心不但在馬其頓和亞該亞,就是在各處也都傳開了。』在這一節裡面告訴我們,有兩種內容被傳開了。第一種內容是「主的道」,第二種內容是信徒向神的信心。對還沒有聽過福音的人來說,福音的內容不是只有口頭上的傳講,或是寫下來的文字,還必須有基督徒把福音的真實性見證出來。

昨天早上我在第二殯儀館主持一個安息禮拜,離開世界的是一位年輕的弟兄。上個禮拜天下午,他的母親跟妹妹到我家來安排昨天的安息禮拜,我們除了安排一些細節外,也談了一些關於那位弟兄的事情。那位弟兄的媽媽問我能不能再火化遺體時,也把一些他平常心愛的東西放到棺木中一起火化,我問他要放什麼東西,這位母親說,有一些他很喜歡穿的衣服,一些他常用的東西,還有一本聖經。我知道那本聖經就是他還住在醫院時,放在病床旁邊的那一本,他過世之前我去醫院好幾次,曾經拿那本聖經讀詩篇給這位弟兄聽。我告訴那位母親,如果這樣做可以給自己得到安慰的話,她可以做這樣的預備,但不管放什麼東西到棺木裡面,除了金屬以外,所有的東西都會被火燒得乾乾淨淨的,對死去的人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後來我們談到那位弟兄的一些是事情,那位母親最後決定不把聖經放到棺木裡面,而是決定留下來。

那位母親說,她的孩子為了那一本聖經受了很多的苦,她先生的觀念是非常傳統保守的,為了孩子信耶穌的緣故,十幾年來一直在找他的麻煩,他常常會把那位弟兄帶回家裡跟基督教有關的東西找出來丟掉,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會打這個孩子。這孩子買了那本聖經以後,在家裡想盡辦法藏起來,不被父親找到,有一次甚至藏到電子琴下面的踏板裡面,還是被找出來,這位弟兄後來幾乎是隨身帶著那本聖經。講完這件事的時候,這位母親說,還是把這本聖經留下來好了,她自己可以讀,多了解基督教的信仰是怎麼回事,也許等她自己工作退休後,可以開始參加教會。

這位母親的話讓我很感動,雖然我不知道她自己讀聖經能夠了解多少,也不知道她工作退休後是不是真的會參加教會,但我看見她被她孩子在信仰上的見證吸引,開始了一個想更多了解基督教的動機。

對大部分的非基督徒來說,基督教的聖經,和佛經、可蘭經、摩門經,或者其他各種宗教信仰的經典是一樣的,他們還沒有認真的去追求一個信仰之前,任何的宗教經典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差別,但是他們能從有宗教信仰的人身上,看見他們所信的內容。我們除了查考聖經以外,不要忽略把聖經的內容活在我們的生活中。

第二個福音傳開的要素是,基督徒的見證。第六、七節說:『並且你們在大難之中,蒙了聖靈所賜的喜樂,領受真道就效法我們,也效法了主;甚至你們作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保羅在這裡談到三個效法的對象,一個是把福音傳到帖撒羅尼迦的他和他的同工,另一個是主耶穌。第三個是帖撒羅尼迦的信徒自己,他們成了其他信徒效法的榜樣。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見,基督徒見證的建立有一個次序,首先我們先從傳福音給我們的人學習作見證,然後直接從主耶穌學習作見證,最後要讓別人看到我們的見證。

上個禮拜一有一位弟兄來跟我們辭行,他跟他的太太禮拜三要出國去唸神學博士了,他把他跟他太太所寫的碩士論文送了一份給我們。過兩天我翻開來看的時候嚇了一跳,通常論文的前面都有一些感謝的話,他把我跟美環的名字放在一堆人的最前面。他說,他的信仰種子是我們種下了。接下來列了在他讀神學不同階段幫助他的人。這位弟兄信耶穌的過程很有意思,他在讀建國中學的時候,常常跑到善導寺的圖書館去了解佛教,後來也收集了各種宗教信仰的資料來比較,有一天在他們學校門口有人在發福音單張,他拿了那張福音單張以後,就按照上面的地址找到我們教會來了。其實發福音單張的人不是我們教會的人,那個人很有傳福音的負擔,常常找福音單張去發。十幾年前我們教會在舊的地方,在地下室會堂的門口掛了一個架子,上面放許多福音單張,那個人自己從那裡拿單張到處去發。就這樣,從一張福音單張開始,快的話,四年到五年以後,會有一個神學博士誕生。

基督徒的見證是連續性的,也是一種連鎖反應。我們自己會受別人的見證或多或少的影響,然後也有自己直接從聖經裡面去學習基督耶穌的榜樣,最後自己要成為能影響別人的人。福音要傳開來,基督徒的見證是不可少的。但我們要注意一件事情,在人的身上看不到完全的見證,在我們的身上也不一定是隨時活出好見證的,在福音的見證上,要以主耶穌作為我們最終的標準。否則會有作錯見證,效法錯對象的危險。

 

最近有一本書在書店很熱賣,那本書的書名叫做「走出基督教」,這本書的作者在十幾年前以佛學博士的身分走出佛教,現在又以熱心基督徒的身分走出基督教。在她這本書裡面談許多教會的弊病,傳道人的軟弱,她承認她以前到處作見證傳福音,是為了自己的名和利,她說一直到她遇見一個「神的僕人」以後,便決定要走出基督教。這本書雖然對教會作了負面的見證,我們在其中也可以看到一種「只看人不看主」的循環裡面。一開始有許多教會看到這個「人」,便利用這一個頂著佛學博士信主的人作見證吸引人進教會,這個人一開始很熱心,但時間久了就發現許多教會在利用她,同時也看到教會中一些令人失望的「人」,於是她就走出基督教,去跟隨一個「神的僕人」,又落入到看人不看主的循環裡面。

基督徒的見證要以主耶穌基督為中心,這永遠是傳福音時最重要的事。

第三個傳福音的要素是,講的跟做的要一樣。我們傳福音的內容,也要努力的去做到我們所傳的。在第三節保羅說:『在神我們的父面前、不住的記念你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

這一句話把基督徒信仰生活最基本的要求講完了。信心、愛心、盼望是基督徒應當具備的三個基本德性,我們要對神有信心;對人有愛心;對基督的再來有盼望,這些我們都知道,也都會講,問題是我們是怎麼信的、怎麼愛的、怎麼盼望的?保羅說,我們有信心,就應該去做;我們有愛心,就應該能吃苦;我們有盼望,就應該有忍耐。

自從林懇出生以後,我真的體會到要讓講的跟做的一樣,是一件非常需要行動、愛心、跟忍耐的事。以前我自認自己是一個愛小孩的人,現在我發現以前只是「愛玩小孩」,「愛玩小孩」跟「愛小孩」是兩回事。以前玩別人家的小孩,不需要做很多事,包括幫他們換臭得要命的尿布,也不需要幫他們洗沾滿大便的屁股;當他們肚子餓的時候,我不用泡牛奶,別人的小孩吸完的奶瓶我也不需要洗,也不用幫他拍背讓他打嗝;玩別人家的小孩,不需要在他流了滿身臭汗以後幫他洗澡;把人家的小孩玩到體力耗盡以後,也不需要抱著他走來走去哄他睡覺;玩別人家的小孩以後,也不知道那個晚上他會情緒亢奮的折磨他父母。現在我都知道了,「愛小孩」就是不嫌他的尿布臭,屁股髒,要動手去處理;「愛小孩」就是要隨時注意到他們身體的狀況,要動手去幫助他們獲得滿足;「愛小孩」就是,在自己眼皮都快打不開時,還要用很溫柔的聲音跟他講話,用很穩的步伐抱著他在房間裡面轉來轉去。

我們要傳講福音,可以很熟練說,信望愛是基督徒的品格,但我們只有自己明白活出信望愛的生活並不浪漫,在很多痛苦疲憊的時候,我們的信心會軟弱,我們的愛心會磨損,甚至我們會失去對未來的盼望。真實的信望愛生活,需要我們全心全力的努力才能做到。

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用他們的生活見證,把主的道傳楊出來,他們效法主也使自己成為好榜樣,因此他們的事傳開了。我相信我們大安堂的弟兄姊妹也有許多好事可以傳開來,願神幫助我們,為了福音能做、能吃苦、能忍耐。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