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书 总 论
保罗写了帖撒罗尼迦前书不久后,得知他们仍受逼迫,但他们有长进,且在大逼迫中仍有喜乐。 另一方面,因他们听了保罗讲基督再来之道,很明白,后因他们被误导,有所误解,就需要被开导。 保罗为了纠正他们对主再来的误解,并藉此来安慰与责备他们生活闲散,所以再写信给他们。 一、前后书的完整 1.前后书的对照 帖撒罗尼迦前书是对初信者的牵挂(帖前2:17-3:10)。 帖撒罗尼迦后书是对信心增长、爱心充足的勉励(帖后1:3)。 帖 前 帖 后 1.
为他们长进而感恩(1:2)
为他们感恩(1:3-4,2:13) 2.
效法使徒的榜样(1:6) 继续效法使徒(3:7,9) 3.
表白勤工(2:9)
继续表白(3:8) 4.
警戒不守规矩的(5:14) 吩咐勤作工(3:12) 5.
传耶稣再来,使人心里火热
解释再来,使人头脑冷静 6.
主再来,信徒被提
主再来,仇敌遭报 7.
圣灵工作,使人圣洁 撒但活动,使人灭亡 8.
再来,是教会的安慰 再来,使世人受报 9.
基督的日子,信徒不沉睡 主的日子,信徒不要惊慌 10. 信徒除偶像归向真神 大罪人出现自称是神 11. 信心与爱心的发展
信心与爱心的充足 12. 再来时有天使长的声音
再来时有能力的天使长同来 13. 基督忽然降到空中
主在火焰中显现 14. 再来如明星,对教会 再来如日头,对世人 15. 要尊敬在主里劳苦的人
警告不肯作工的人 16. 祝祷语:提及神赐平安与灵魂体
祝祷语:提及主赐平安,随时赐平安 2.帖前帖后是最完整的教义 (1)关乎三一真神: ① 父神(帖前1:9,帖后1:1-3): 神的拣选(帖前1:4)、预定(帖前5:9)、爱人与拣选人享受救恩(帖前1:4,帖后2:16)、是我们信仰和对象(帖前1:8-9)、拣选我们的使命(帖前2:4)、召我们的目的和祂的信实(帖前5:23-24)、对我们所定的旨意(帖前4:3,7,5:18)。 ② 基督耶稣: 藉福音信息把人从忿怒中拯救出来(帖前1:5,2:9,帖后2:14)、被犹太人所杀(帖前2:15)、死后复活(帖前1:10,4:14,5:10),现在是在天上(帖前1:10)、祂有神性、被称为主(帖前1:6)、称为神的儿子(帖前1:10)、主耶稣基督(帖前1:1,3,5:28,帖后1:1)、是信徒效法的榜样(帖前1:6)、是引导我们的主(帖前3:11)、是将要赏罚的主(帖前2:19,3:13,5:23)。 ③ 圣灵(帖前1:5): 在传福音事上起重大的作用(帖前1:5)、赐我们属灵的喜乐(帖前1:6)、赐我们圣洁(帖前4:8)、感动信徒(帖前5:19)。 (2)关乎信徒的生活与侍奉: ① 离弃偶像归向神,服侍神(帖前1:9)。 ② 正常生活是圣洁的(帖前2:10,4:3-7,帖后2:13)。 ③ 要勤劳(帖前4:11-12)、劳苦传道不叫人受累(帖前2:8-9)。 ④ 喜乐、祷告、谢恩(帖前5:16-18)。 ⑤ 信、爱、望的生活(帖前1:3-4)。 ⑥ 讨神的喜悦(帖前2:4,4:1)。 ⑦ 对肢体的关怀(帖前3:5-6)。 ⑧ 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帖前5:19)。 ⑨ 尊敬主仆,彼此和睦(帖前5:1-13)。 ⑩ 儆醒不睡等候主来(帖前1:10,2:19,3:13,4:13-18,5:1-3,6-8,23,帖后2:1)。 二、概 论 1.作者:保罗 有人说不是保罗写的,因为: (1)教义性不同(帖后2:1-12比较帖前4:14-5:3)。 (2)文体(词句语气)不同(帖前温暖、帖后冰冷)。 (3)物件不同(帖前给外邦人,帖后给犹太人)。 但帖撒罗尼迦后书的中心思想是与帖撒罗尼迦前书一致的。初期教会的波利甲、伊格拿修、犹斯丁、爱任纽等常常引证这是保罗写的(参帖后1:1,3:17)。 2.日期 公元51-52年,在保罗写了帖撒罗尼迦前书之后约半年、建立帖撒罗尼迦教会(徒17:1-10)不久,这时,西拉和提摩太已经把帖撒罗尼迦前书送去再回来,保罗才写帖撒罗尼迦后书。 3.地点 哥林多(徒18:5):因为他们三人同在一起的时候,是在哥林多(帖后1:1)。 4.目的 当保罗写了帖撒罗尼迦前书几个月后,他得知他们虽然受逼迫更甚,但仍有长进,他很得安慰并鼓励他们(帖后1:4-10)。 但他们对主再来的真理有所误解,因有一假教师冒保罗的名写信给他们,说主的日子现在到了(帖后2:1-2),因此他们惊慌,就放弃工作,游手好闲不作工(帖后3:6-7,10-11),靠人供养。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已提到有不守规矩的人(帖前5:14,)后来更严重。 因此,保罗再写信纠正他们对基督再来的错误思想(帖后2:1-12)、勉励信徒要忠诚守道、警戒不肯作工的人(帖后2:13-3:15)。这次他们受到严责,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已详细解释了。 5.主题 论末世,本书一共47节,其中有18节(占38%)是论基督的再来。 纠正他们对基督再来的误解;纠正信徒的生活。 6.钥节 (1)钥节:帖撒罗尼迦后书3:5,10。 (2)钥字:工作、等候、主降临。 7.分段 (1)基督再来的光明盼望(帖后1-2章) ① 引言(1章): a. 问安(1:1-2):祝祷。 b. 基督再来与信徒得荣耀(1:3-12):为教会感恩和祷告(为他们的信心、爱心和忍耐3-10节)。 (a)感谢和称赞(3-5节)。 (b)现今之苦(6-10节)。 (c)将来的荣耀(11-12节)。 ② 儆醒(2章): 预言有离道反教的事,纠正有关再来的错误。 a. 主的日子与大罪人的显露(1-12节): (a)关于主的日子来到(1-3节)。 (b)关于大罪人的显露(4-12节)。 b. 为什么和怎样等候(13-17节)。 (2)劝勉与命令(帖后3章): 主再来与我们的生活。 ① 代祷与劝勉(1-15节): a. 恳请(1-15节)。 b. 一面等候一面作工(6-12节)。 c. 努力行善(13-15节)。 ② 结语(16-18节): 祝福(16节)、签名(17节)、祝颂(18节)。 三、特 点 1.保罗写给教会共有9封书信,这封是最短的一封 2.保罗最早写的(可能除了加拉太书) 这两封信是最早写,却放在教会书信的最后,因为这两封信都是着重基督再来的问题。 3.没有写保罗的职位(帖前1:1,帖后1:1) 当犹太假师傅还没有攻击保罗不配为使徒时,他没有写明职位,后来,保罗被攻击不配为使徒,所以他写明职位(林前9:1-3)。 4. 没有引用旧约 帖撒罗尼迦后书没有引用旧约,因为这里有很多外邦人(徒17:1-5)。 5.独有 这信有10个词是独有的,例如“不法的人”等,其它书信是没有的。 6.有5次祷告 4次祷告是为读者;1次是为他自己。 7.在十分恶劣的环境里大有长进 他们站稳了(帖后1:4,参帖前1:6,2:14);且有爱心的奉献(林后8:1-5马其顿省,包括帖撒罗尼迦教会)。 8.有关基督再来的事(帖后1:7-10,2:1-10) (1)两个阶段: ① 帖撒罗尼迦前书记载主降临从天上降到空中(帖前4:13-17)。 ② 帖撒罗尼迦后书记载主降临从空中到地下(帖后1:7-8): “在火中显现”,就是“驾云降临”(启1:7)。云:怜悯与盼望。 火焰(出3:2,赛66:15):神的威严伟大,将要施行公义审判报应恶人。 (2)大罪人(帖后2:1-12): 他的出现、行动和结局,是保罗其它书信所没有写的。 ①“沉沦之子”(3节)。 ②“不法的人”(8-9节)。 ③ 就是敌基督者(4节): 他是个人,不是一个组织。 早期教父认为在罗马陷落后他就出现;一些更正的改革者认为是教皇;有人认为是叙利亚安提阿库伊皮斐尼,因为他污秽了圣殿、甚至坐在圣殿自称是神。也有人认为是保罗时候的罗马皇,因为他逼迫信徒。他应是从地中上来的兽(启13:11):他要被耶稣口中的气所灭(帖后2:8,启19:15)。 (3)主的日子(2:2-3): ① “耶和华的日子”(赛13:6,9,亚14:1): “那日子”(帖前5:2,帖后2:3,玛4:1,亚14:6,太24:22)。 “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玛4:5,珥2:31)。 “末后的日子”(赛2:2,玛4:1)。从七年灾难开始至地球被火革新(太25:31,彼后3:12-13,启21:1)。 ② “因为那日子以前……”(帖后2:3): 不是说教会真的要经大灾难、见敌基督出现。原文是:“因为先有离道反教的事,然后才来到,并那不法的人,灭亡之子,显露出来”。 “然后才来到”,是主的日子来到。 (4)“那拦阻他的”(2:6-7): ① 有人认为他是罗马皇帝: 当罗马皇革老丢在位时(徒11:28),约公元41-45年,那时尼罗Nero尚年幼,到尼罗为皇之后就迫害教会,一直到公元313年。革老丢没有迫害教会,所以革老丢才是“那拦阻他的”,拦阻尼罗的出现。 保罗不便说他是皇帝,保罗只说,“现在你们也知道”(6节)。 ② 又有人认为他是犹太国: 犹太国仍然存在,犹太教很活跃,外邦人无法分清犹太教与基督教。当耶路撒冷被毁,犹太人分散天下,罗马就逼迫教会了。 ③ 还有人认为教会的存在,就是拦阻大罪人的出现: 等到教会被提去,那大罪人就显现。 ④ 我们应当分清第6节与第7节是不同的: 第6节“那拦阻他的”,是中性。不是指人,而是罗马帝国。当时人人皆知。所以保罗说,“你们也知道”。 第7节“那拦阻”的,是阳性。应当是圣灵保护教会。等到教会被提:“被除去”,当译“被撤去”。教会被提后,敌基督就要显露于七年灾难中了。 9.儆醒等候主与照常作工(帖后3:6-12) (1)当他们读了帖撒罗尼迦前书时,对基督再来有所误解,以为“主的日子”立即就到(帖前5:2-3),因而有人不作工,为的是要等候主来。甚至有些人“不按规矩而行”。 (2)“不按规矩而行”(帖后3:6,11): 这两处是副词。“不按规矩而行”,即到处去的意思。但第7节是动词,指军队不按步伐,逃脱成为逃兵。保罗等“未尝”这样。 (3)他们的情况(3:11)是事实: 对自己一无所为,“什么工都不肯作”;对人无所不为,“反倒专管闲事”。全部指“扰乱军队”似的懒人,不作工,又管闲事。 (4)受警戒(3:6): 这是命令。帖撒罗尼前书也“要警戒不守规矩的人”(帖前5:14)。帖撒罗尼迦是军事要区,不守军纪的人是要受到惩治的。保罗用这样的话来提醒他们,他们很容易明白。我们当学效保罗而行(帖后3:9)。 (5)“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3:10): 现在有人认为,基督快再来,就不用再读书、不再作工、也不准备结婚,甚至闲游散荡,好管闲事。这样,就不是“儆醒”,这样的人“就不可吃饭”,我们“就当远离他”(3:6),“但不要以他为仇人,要劝他如弟兄。”(3:15)。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