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经文: 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姊妹;总要清清洁洁的。 5:1-5:2
注释: 柒、在教会内如何待人 5:1-6:2 一、教会中对待老幼、男女的基本原则 5:1-2 ●不可「严责」老年人:「重击」、「训斥」或「尖刻地责备」。 ●「老年人」:原文与「长老」相同,但此处指「老年男人」。 ●「劝」:「鼓励」、「教导」、「指导」。 ●「少年人」:「年轻人」,指与提摩太岁数相近的男性。 ●劝少年妇女如同姊妹,「总要清清洁洁的」:对年轻女子须心存纯洁。 ◎保罗劝告提摩太要把会友当成是自己家中成员,就可以用合宜的方式来 劝告他们。看得出保罗特别要提摩太小心与年轻女性的交往,必须不让 情欲的因素参杂在其中,因为这其实是最大的诱惑之一。 经文: 要尊敬那真为寡妇的。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那独居无靠、真为寡妇的,是仰赖神,昼夜不住的祈求祷告。但那好宴乐的寡妇正活着的时候也是死的。这些事你要嘱咐她们,叫她们无可指责。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 5:3-5:8
注释: 二、教会中安置寡妇的方法 5:3-16 (一)对真正的寡妇要尊敬,但是寡妇如果有亲属,应该要亲属看顾寡妇。 5:3-8 ●早期教会有不少寡妇需要救济,保罗在此提出救济的原则是「帮助 那些真正没有其他帮助的寡妇」。 ●「尊敬」:此字包括「态度上的敬重」和「经济上的援助」。 ●尊敬那「真为寡妇」的:指「无倚靠并敬虔度日的寡妇」。 ●「行孝」:「对某人显出极大的崇敬」,其实也就是「孝顺」的意 思。 ●「独居无靠」:「孤独一人」、「被留下独自一人」,指没有儿女 或其他近亲。 ●「好宴乐的寡妇」:保罗没有言明这些寡妇是怎样「好宴乐」,不 过可能跟有些寡妇为了生计出卖自己肉体有关 。 ●「死的」:指没有属灵生命。 ●「看顾」:「照顾」、「供养」。 ●「背了真道」:直译是「否定信仰」,「知行不一」等于否定信仰 的内涵。 ◎当时的妇女地位低落,求生技能不足,社会也不容许他们出外工作 ,因此一失去丈夫的经济支柱,就很容易因缺乏生计,沦为妓女。 因此犹太人社群以及早期的教会都特别照顾寡妇。不过寡妇如果有 儿女、孙子、孙女,其实就可以投靠他们,不需要造成教会经济上 的负担。 ◎真寡妇是仰望神,昼夜不住祷告祈求者; 而好宴乐的寡妇,保罗希 望提摩太要指责他们,只有那独居无靠的真寡妇才需要优先敬重与 经济上的援助。 ◎保罗在此强调基督徒对家人的经济供应责任,这一点在我们的社会 家庭结构渐渐以小家庭为主时,是需要多去注意的。 经文: 寡妇记在册子上,必须年纪到六十岁,从来只作一个丈夫的妻子,又有行善的名声,就如养育儿女,接待远人,洗圣徒的脚,救济遭难的人,竭力行各样善事。至于年轻的寡妇,就可以辞她;因为她们的情欲发动,违背基督的时候就想要嫁人。她们被定罪,是因废弃了当初所许的愿;并且她们又习惯懒惰,挨家闲游;不但是懒惰,又说长道短,好管闲事,说些不当说的话。所以我愿意年轻的寡妇嫁人,生养儿女,治理家务,不给敌人辱骂的把柄。因为已经有转去随从撒但的。信主的妇女,若家中有寡妇,自己就当救济她们,不可累着教会,好使教会能救济那真无倚靠的寡妇。 5:9-5:16
注释: (二)为登记接受救济的寡妇定下条件,并劝导年轻的寡妇再婚。 5:9-16 ●「记在册子上」:由列出的条件看来,这些寡妇似乎不仅获登记接受 救济、参与教会服事,可能还有登记表扬的意味。 ●「六十岁」:在当时是相当年迈的年纪了。犹太人认为六十岁以上算 是进入老年期,东方的世界认为人们六十岁就应该退休 了。 ●「养育儿女」:儿女大概指「教会的孤儿」,或「自己的儿女」。 ●「洗圣徒的脚」:有关洗脚的风俗,犹太人赴宴时,会先在家里洗澡 ,然后抵达后,只要洗脚就干净了。洗脚是奴隶的 工作。此处「圣徒」指「一般信徒」。「洗圣徒的 脚」意义应该是「谦卑的服事信徒」。 ●「辞她」:「拒绝他」,不应把她登记入册。年轻寡妇会受情欲支配 ,废弃先前许下的不再结婚的愿(「违背基督」、「废弃 当初所许的愿」 5:11-12 ),且有不合圣徒体统的言行 5:13 。 ●「被定罪」:翻译成「审判」、「 批判」比较适当。 ●「敌人」:原文是单数的敌人,指着撒但。但意义上可以指敌对教会的非信徒(等于是撒但的工具)或撒但。 ●「把柄」:「机会」。 ●「已经有转……撒但的」:有年轻的寡妇被记入册中,后来放弃了所许的愿,甚或作出不道德的事来。 ●「信主的妇女,若家中有寡妇」:应该是指教会中有些比较有钱的妇女她们有能力救助寡妇,如徒 9:36-42 中的「多加」。 ◎寡妇并不是不能再结婚,反而保罗认为年轻的寡妇最好再结婚,不要登记且宣告自己要终身守寡,接受教会援助,然后又做不到,甚至有不好的行为,以致因此被批判。 ◎并非有儿女的寡妇就无须救援,并非有犯错的寡妇都无须救援,教会应该因着教会信徒的需要而制定规章,执行牧养的责任,千万不要字句执行。清楚的是,敬畏神的人之需要,是教会支持的优先考虑。 经文: 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因为经上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牠的嘴;又说: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 5:17-5:18
注释: 三、治理教会的其他原则 5:17-25 (一)教会长老劳苦作工,应予以尊重及报酬 5:17-18 。 ●「善于」:「正确地」、「合宜地」。 ●加倍的「敬奉」:「尊敬」,这里有「酬劳」的意思。 ●「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指专心传道及教导的长老。 ●「牛....的嘴」:引用 申 25:4 ,表明长老应得物质上的报酬。保罗也曾经引申命记,论传道人应享有的权利。 林前 9:9-11 ●「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为耶稣在世时说的话,见 路 10:7 。 ◎当然,今日的堂会与教会机构组织跟保罗的时期大不相同,大部分的 长老是不支薪的。但我们是否亏待传道人?是否亏待那些尽心尽力喂 养服事我们的人?这一点实在是值得常常用来提醒自己。即使我们不 支付给他们薪水,也应该在各方面尊重、报答他们。 经文: 控告长老的呈子,非有两三个见证就不要收。犯罪的人,当在众人面前责备他,叫其余的人也可以惧怕。 5:19-5:20
注释: (二)惩治犯罪的长老,须有足够证人证实他有罪,并应当众责备他,以警惕 其他人。 5:19-20 。 ●「控告长老的呈子」:指控告长老的状词。 ●「要基于两三位见证人」:参见 申 19:15 ,处理民事或刑事案件,多位人证才能保证一个公平的审判 。 ●「犯罪的人」:原文时态显示是「持续犯罪的人」,可引申为假如长 老经过私下劝告,改变了,就无须在当众责备他。 ●「责备」:「揭露」、「纠正」,「指出错误」的意思。 ◎此处是指持续犯罪的人需要被公开责备,且当时假教师极有可能已经 混入长老一职,因此应用时不可不慎。参考 太 18:15-17 。 ◎其实担任管理职的人,总难免会与人发生冲突、惹人厌。如果任由一 个人情绪性的发言就处理控告的话,大概教会的领导者早就被这些控 告瘫痪了。因此保罗要求对领导者的控告,必须要两、三个以上的见 证人才可以处理。 经文: 我在神和基督耶稣并蒙拣选的天使面前嘱咐你:要遵守这些话,不可存成见,行事也不可有偏心。给人行按手的礼,不可急促;不要在别人的罪上有分,要保守自己清洁。 5:21-5:22
注释: (三)嘱咐提摩太要谨慎处理长老犯罪的事情,在选立长老的事情上也要分外 小心。 5:21-22 ●按立长老要公正,不可操之过急,免得选立了恶人(21-25节)。 ●「蒙拣选的天使」:指被神拣选有份参与审判的天使。参 路 9:26 。 ●「给人行按手的礼,不可急促」:意义应该是「按立长老不要操之过 急」。 ●「不要在别人……有份」:即不要按立罪人作长老,否则就间接与这 人的罪有关。 ◎保罗在此特别慎重的要求提摩太要谨慎处理长老的选立、控告等问题 。我们是否也同样看重长老人选与长老犯罪问题? 经文: 因你胃口不清,屡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点酒。有些人的罪是明显的,如同先到审判案前;有些人的罪是随后跟了去的。这样,善行也有明显的,那不明显的也不能隐藏。 5:23-5:25
注释: (四)保罗进一步嘱咐提摩太要谨慎处理身体健康的问题,也要注意罪恶与善 行都有明显与不明显的表现。 5:23-25 ●因着「胃」不清:原文只有「因着胃」,可以解释成「因着胃的需要 」。 ●「不要照常喝水」:「不要只喝水」之意。 ●保罗在 3:8 ,论及酗酒是不清洁的行为,但此处因着提摩太的身体需 要,且当时认为酒精有医药的功能,所以保罗在清洁字眼后面,紧接 着说明提摩太喝点酒的需要,且不会违背酗酒的原则。 ●「先到审判案前」:即不用等到神审判便已显露。 ●「随后跟了去的」:即后来才显明出来,极为隐蔽的。 ●「那不明显……隐藏」:指不为人知的善行也终会显露。 ◎令人惊讶的保罗在此居然亲切的关注提摩太的身体状况,其实基督徒 也应该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常常运动、注意保健,毕竟身体与心 灵并非是可以完全切割的。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