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家-桑安柱
教会是神的家。「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三15)「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弗二19)这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启发教会一个重要的特性。 这一个时代,教会应当活出「家」的特性来。今天许多人流亡失所,无家可归。有许多人妻离子散,有家乡归不得,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步难」,这说明「家」是人怀念的所在。路加十五章的浪子之所以会回头,是因为他想着有一个「家」可归。这世界到了荒凉凄惨的光景,这时代使许多人漂泊流亡,所以教会应当要表显「家」这个特性,使进来的人,都能体验到在教会里有「家」的意味,在教会里有温暖、同情。 一、须要表显爱的生活
教会要成为神的家,就须要表显爱的生活——家之所以叫人留恋,有温暖同情,有互助体贴,是因为家是一种爱的结合。信徒彼此常称为兄弟姊妹,此种称呼不应当只放在口上,因为实际上我们真是一家的人。「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六10)可是,今天教会里信徒中间实际上的关系又是怎样呢?岂不是大家貌合神离,或漠不相关吗?不少人彼此相见,不过是「今天天气很好……哈!哈!」就此一番客套与虚伪的应酬而已。所谓「兄弟姊妹」中间 的关系既如是肤浅,叫人没有觉得「家」的味道,反觉得与社会之冷酷无情,没有多大差别。 世上有许多人找不到爱。教会是一个表显基督之爱的所在,我们要使进到教会里的人感觉教会之温暖,教会之可爱。只有这样,教会才有很大的吸引力,叫人羡幕,也惟有如此,教会对外始有美好的见证。 二、安息就是归宿
家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安息,安息就是归宿——我们想象到一个人从外面工作归来时,一到家中就觉得何等轻松。他的担子放下了,心中愉快,享受安息。
今天举世骚扰不安,大家身心如负重荷,非常需要有一个地方,能放下重担,得享安息,在流浪中找到归宿。教会是神的家,原是要人都来到教会里,得着人心所需的安息、满足。
但安息不一定是外面的,主要的是属乎内心的。教会的工作就是使人来到主的面前,使他们得到心灵中的安息,并使精神有所寄托,教会要叫人知道在主里面有平安,主能背负我们的重担。神是我们的天父,他天天等候人回到他慈爱的怀抱。 教会的使命感就是要供应人类灵性方面的需要。一个教会如果不能在这方面有所供应,那末,虽然花费精神,今天来一个运动,明天来一个运动,都没有什么用处。教会要成为神的家,必须要在人的灵性方面下功夫,供应人的这一个最大的需要。若是别的需要,人可以不必到教会来;但灵性的需要与心灵的安息,只有教会能够供应。 三、互助合作 家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互助合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所以家有组织始能达到互助合作之效。但家不是政府,也不是法院,或者机关。家不是讲权柄或者来统治的地方。家里虽有命令也不是上司对下属的命令。今天教会的失败,乃是许多教会太机关化。有些教会只注重顺服权柄,发号施令,或者是蹈许多官僚机关的错误,择而不决,决而不行。如有议案,只要公布通告,大家等因奉此,就不了了之。所以家的发展,不可像维持机关一样。家里虽有家长,但没有阶级。在机关与法庭里可以讲法理,但家是讲道理和爱、讲恩典的所在。有人想用办公的方法维持机关,采用发展教会,他一定会遭遇失败。家是一个共同负担,互助合作的地方。每一家人都觉得痛痒相关,同心合意,能够彼此关心、观照、爱护。主耶稣在十二岁时说:「我岂不应当以父的事为念吗?」教会欲求发展,需要信徒大家对教会如同看待自己的家一样。信徒如明白大家是站在子女的地位,就会自动的起来,关心自己的家事了。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