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保罗临终的凯旋三赞 苏佐扬

【返回上级目录】

经文:提摩太后书第四章第5-8节

 

    保罗写信给提摩太,这是第二次,也是未了一次,当时他正在罗马坐监,而且已经被疯子皇帝尼罗判了斩首的刑罚,不久即将执行。所以保罗如此说:「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在这种痛苦的情形之下,一般人的心情,难免充满不安、恐惧、悲哀与埋怨。然而保罗在此高唱「凯旋之歌」,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与坚强的信心,实为后世一切事主者的最佳模范。

保罗所高唱的「凯旋之歌」是分为三方面的,可称之为[三赞」。表示他一生的「战争」、「旅程」与「信仰」,都已获得圆满的效果,他成了一位百战百胜的忠贞战士,一位不屈不挠、永不灰心的旅客,一位固守真理、至死不变的虔诚信徒。

 

战善战 不居功

    「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保罗所说的「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然是指「属灵的战争」而言。他是罗马公民,可能在青年时也服过兵役。精良的罗马帝国出争的士兵,则必须经过「战斗」的考试,保罗也可能在以弗所的斗兽场有过战斗惊险的经验(林前九25-27;提后四17)。因此他懂得「战斗」的意义与精神。

保罗一生「属灵的战斗」可分为三种:

 

一、对魔鬼作战

    他深切了解魔鬼的诡计(林后二11),他知道撒旦会装作光明的天使欺骗夏娃(林后十一3)。此事曾记载于伪经亚当传中)。他洞悉魔鬼是空中掌权者(一切犯罪的天使)的首领(弗二1)。他对以弗信徒发出警讯,要向「魔鬼宣战」,配备属灵的军装,随时出击(弗六11-18)。他对罗马信徒则预告说:「赐平安的神,快要将撒旦践踏在你们脚下」(罗十六20,暗指罗马帝国的崩溃)。

    他在属灵的战争上最使人难堪的,乃是撒旦所加在他身上的「一根刺」(林后十二7-10)。这是他一生不断的要单独作战的一种「殊死战」。他清楚了解这是「撒旦的差役要攻击他」,但保罗用不灰心,倚靠主所赐那用不完的奇恩妙爱,有充分的力量去战胜那「难堪的剌」,使他在传道事工上有辉煌的成果。

 

二、对犹太人作战

    保罗是犹太人,他本来和一切民族主义者和墨守摩西律法的犹太人毫无分别的。但自从他在大马色路上蒙主改变与选召后,他转向基督,立志终身事主,为他而生。于是本来是同志的犹太人,成了他的劲敌,随时随地与他为敌,务求置之死地而后快。

    他首先在大马色和耶路撒冷遭遇犹太人的攻击,企图把他杀害(徒九19-30)。后来在小亚西亚各地传道时,犹太人曾把他赶逐出境(徒十三50),用石头打他(徒十四5),甚至把他垂死的身体拖出城外(徒十四19)。

等到他看见马其顿异像后,渡海进攻欧洲时,也同样受到犹太人的扰乱(徒十七5),把他拉到哥林多城的公堂(徒十八12)。犹太人设大陷阱要杀他(徒廿一31)。凡此种种,证明保罗一生对犹太人的斗争是非常剧烈的,然而保罗是胜利的,犹太人是失败的。纪元后七十年开始,犹太人被分散在全世界,成了亡国奴,但保罗所传的福音已摇动罗马帝国,使之渐渐的成为福音之邦;保罗写的书信也流传至今日,为万代基督徒所喜爱。

 

三、对罗马政府作战

    保罗出身在基利家省的大数,为小亚西亚地区的罗马公民,因此他享受罗马公民的一切权利,受罗马帝国政府所保护。保罗开始传道时,每次遭遇犹太人的迫害,都获得当地政府的帮助,因他是罗马公民,所以他利用这种权利,得以自由在小亚西亚及欧洲各地传道。

    但后来罗马帝国提倡崇拜该撒(罗马皇帝)为主为神的,因此与罗马帝国政府的律法相抵触。保罗与罗马帝国政府的斗争,于是开始。

    保罗在腓利比传道时,曾被罗马官长用棍毒打,以致他与西拉遍体鳞伤,但后来那官长因为知道保罗是罗马公民而充满惧怕(徒十六22,33,38)。

    后来保罗在耶路撒冷引起全程骚动时,千夫长准备用鞭打拷问他,但因知保罗是罗马公民而害怕(徒廿二24-29)。这都是保罗曾利用他为罗马公民的身份而获得许多便利。

    但因为他曾宣传的「主义」有了疑问之后,使徒行传虽然未有记载,保罗首次在罗马监狱被释之后的行踪。但根据「续使徒时代教父」们的作品中,便知罗马帝国政府,因为许多信了耶稣,而不崇拜该撒,也不称他为主。「口里认耶稣为主」(罗十9)一语,暗示许多人当时信耶稣是要冒触犯律法和生命危险的。于是开始逼迫基督徒,造成十大逼迫的教会浩劫。

    保罗是被尼罗皇斩首的,似乎保罗与罗马帝国的斗争是失败的。但三百年之后,君士坦丁皇信了耶稣,罗马帝国渐渐变成福音之邦,政府是失败了。保罗的凯旋之歌并没有唱错,真是:

    血浇鲜花花更艳,毒残教会会更兴,尼罗暴主今何在,福音已传万邦城。

保罗并不为他在三方面的战斗胜利而居功自夸,他对罗马信徒如此解释说:「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一切的事上(三种战斗),已经得胜有余了。」(罗八37

 

奔天路、忘夏今

    保罗的凯旋第二赞为他一生所奔跑的路程。他说:「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他所说:[当跑的路」,应由大马色路上开始,从该古城起,一直到他要殉道的罗马。在这遥远的人生路途中并非康庄大道,并非毫不畸岖的坦途。这条道路有荆棘和蒺藜,也有山泥和碎石。然而保罗一向抱着「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态度,也如此教训信徒勇往直前,不可退后,向着标竿直跑(腓三13-14)。

  保罗一生所奔走的旅程分为四阶段:

 

一、大马色悔改之路

    他在大马色路上悔改以前的人生旅程,并无天上的纪律与价值,因此他实际的人生之路应以大马色路上悔改时计起(徒九1-9)。他在该路上亲眼看见主之后,过了三日盲目的生活,让他有机会安静默想他「人生的意义」,然后开始奔走他「当跑的路」的第一段旅程,这并不容易奔走,他要弃掉以前的「同工」,变成今日的「同工」的对付,又遭遇可能被他杀害,后来变成对他充满怀疑的基督徒与基督徒领袖的歧视。他虽然用力驳倒住大马色的犹太人,但在犹太人的心目中,保罗真是有用

地中海的水去洗也洗不清的「背叛」罪名(徒九22,30)。

他只好回到他的出生地大数去隐居,等候神的旨意。神使用巴拿巴带领他往安提阿去,此后奔走他的第二段「当跑的路」(徒十一25,26)。

 

二、安提阿差传之路

    在安提阿的教会,组织了教会历史上第一个「海外布道差会」,圣灵是这个布道差会的会长,由他差遣巴拿巴和保罗到海外去传福音。于是保罗踏上这一条从来未有走过的旅程,到过不少的城市,对过不少的民族证道,也遭遇过不少的困难。在这一段布道旅程史,保罗带着兴奋的心情往前去,却带着血与泪而归。他在路司得离死亡不过一步(徒十四19)。因此他学了一门重要的功课,对门徒宣布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但这许多艰难成了他信心的力量,足以坚固他人(徒十四22)。

在这一段布道旅程中,虽然他也暴露了他的「自我」,与他的恩人好友巴拿巴分手(徒十五36-40),但使他学习了另一门功课,即「相见好,同住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过这一门功课也为他扩展了更大广传福音之门,同时他的人生旅程也延伸得更远,他的生命也更充实。

 

三、马其顿呼声之路

    保罗的第三段当跑之路乃是由马其顿开始。他看见异象之后,即渡海远征罗马帝国欧洲的地土(徒十六9-10)。这一段布道路程使保罗有了远见,有了新的人生观,也产生了新的创造力,建立许多教会。但在这一段人生旅途中,他也为主受了许多的苦,他对哥林多信徒开出一张他受苦的清单(林后十一23-33),并非要求哥林多信徒因他的痛苦寄以同情,乃是让他们明白他在人生充满荆棘蒺藜的旅程中,用坚忍带来信心与爱心,用血与泪产生圣洁之花,用身体所受的痛苦来建立教会的根基。

他了解许多心灵不安,也了解经过死荫幽谷的滋味。

保罗经过了这一段的人生旅程之后,发表了伟大的「米利都宣言」(徒廿17-38),其中最精采的话语乃是:「我却不已性命为念,也看不到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这些名言,成为后世传道人奔跑天路的指路碑。

 

四、殉道者之路

  这条殉道者之路是神为保罗安排,也是一条不寻常之路,他要由欧洲回到耶路撒冷,再由耶路撒冷被押解到欧洲的罗马帝国的首都。两年后被政府释放,再在各地自由传道,直至尼罗皇下令捕捉为止。于是他踏上殉道者之途,与其他信徒和后代一切为主殉道,一切被杀者的数目满足(启六11),然后一同受主加冠,享受永远而无比的荣耀。

 

守圣道、有始终

保罗的凯旋第三赞为「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这是他的信仰,他的神学。他用了迦玛列学生的态度去领受圣灵的教导,用以彼古罗派及斯多亚派学者、希腊哲学的心情,去默想及深思神所赐给他有关救恩的启示。他曾用十四年的时间,在不宣布的地点,去充份了解神对他的托付、和只赐给他一人的真理奥秘(加二1),表示他守圣道曾付很大的代价。

 

一、他必须完全接受、相信、明白神的「道」传与信徒

他不会怀疑他所信的,他要坚守他所信的,对当代的信徒和后代的信徒,完全负责清楚地解释神真理的奥秘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林前二13)。他对以弗所的信徒则宣布说:「神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又说:「你们应当做醒,纪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的流泪,劝戒你们各人。」(徒廿27,31

 

二、他必须坚守真道,与守律法的犹太人之争辩

    他称那些人为「假弟兄」(加二4),保罗说:「我们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顺服他们,为要叫福音真理仍存在你们中间。」(加l5节)他不徇情面,为要保持他的「基要信仰」,所以当彼得也伪装的时候,保罗也当面斥责而不留情(加二11-14)。

保罗为着要坚守他所信的道,曾与犹大的割礼派大大争辩,以致在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长者要举行教会历史上首次的「大公会议」,决定永久的信条(徒十五)

 

三、他不但坚守真道,而且也攻击各种异端

    他斥责那些邪术的以吕马为魔鬼的儿子,众善的仇敌(徒十三8-11)。他在路司得传道时,拦阻当地的人士把他与巴拿巴当作来神敬败(徒十四13-19)。他在以弗所传道时,曾使当地人士焚毁价值五万元的邪术作品,(徒十九19-20),证明他所信的与所传的是真理。

    他对歌罗西教会斥责流行在当地的「唯知派」,维持耶稣为「神子」而非「被造」的尊严(西一15-18)。他称那些唯知派的理论为虚空的言语和世上的小学(西二8)。

他对提摩太提出提防异端的警告,他称那些异端者所传的是「魔鬼的道理」(提前一1),保罗又称他们为「破烂的船只」。(提前一19),「越烂越大的毒疮」(提后二17)。他不客气地称提多传道的革哩底地区那些传道异瑞的人为「恶兽,又馋又懒」(多一12)。保罗守圣道是有始有终的,所以他能有力地广传福音,作后世传福音者的最佳导师。

 

戴义冕、主恩丰

    「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保罗在凯旋三赞后,喊出这一句口号,他似乎看见他在天上要戴的冠冕,预先把这冠冕展示给众人参观。

    可是,保罗传道并非为赏赐,他是为爱主受劳苦。他曾宣布他的赏赐乃是「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得福音」(林前九18),可以说这是他在「地上」已得的奖赏,而且这种奖赏可以与一切同工和圣徒分享的。

    至于在天上,神早已为他预备那「公义的冠冕」,保罗又称之为「不能坏的冠冕」(林前九25)。彼得称之为「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五4),雅各与约翰称之为「生命的冠冕」(雅一12;启二10),其实是同一冠冕的不同称呼。保罗认为这种冠冕,并非他一人独有,一切爱慕主显现的人都可以获得同一荣耀。这就证明保罗并非一个因自己为主工作辛劳而夸耀的人,其实他以此勉励众圣徒和一切同工,也为他们祝祷,希望他们将来也获得同样的赏赐。

    保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传道人,他已完成他在世任务,回到天家,享受主所为他预备的荣耀。但那些还活在世上的传道人与有心事主的圣徒,将来是否也能和保罗一同唱此凯旋三赞而安然见主呢?

    我再此模仿保罗三赞的笔调,以六行体诗句作本文的结束:

    美好的仗,我仍在不断争战,

    当跑的路,我仍未跑完最后的一段。

    所信的道,我还有许多未曾遵守,

    只求对主忠善,不问人间褒贬,

    我为爱主而事主,冠冕在所不计,

唯愿一切爱慕主显现的人,效法保罗的完全。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