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1,2 《证言》卷一第679页; 2 《复临信徒家庭》第445页;《先知与君王》第132页;《先祖与先知》第138,158页;《证言》卷二第26,28页;《证言》卷六第342页; 4 《复临信徒家庭》第26,55页;《先祖与先知》第46页; 5 《使徒行述》第29页;《复临信徒家庭》第343页;《传道良助》第152页;《医疗布道论》第184页;《证言》卷二第623页;《证言》卷三第293页;《证言》卷四第447,618页;《证言》卷五第283页;《证言》卷六第157页;《证言》卷七第274页; 6 《基督教育之研究》第411页;《基督教育原理》第348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148页;《证言》卷二第271页; 8 《使徒行述》第209页;《今日的生活》第300页;《医疗布道论》第92页;《先祖与先知》第630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81页;《证言》卷五第62页; 9 《证言》卷一第438页; 11,12 《给管家的勉言》第54页; 11-13 (加3:13)祂在营外受难——亚当夏娃怎样因干犯上帝的律法而被赶出伊甸园,基督也照样在圣所以外受难。祂死在营外处死恶徒和凶手的地方。祂独自踹酒榨,担当本应落在罪人身上的刑罚。“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这句话多么意义深长!祂走到营外,表明祂不但是为犹太民族,而是为全世人受死(《青年导报》1900.6.28)。 基督为全人类受死--基督在耶路撒冷城门外的髑髅地受死。这说明祂不但为希伯来人,也是为全人类舍命的。祂向堕落的世人宣告自己是他们的救赎主,劝他们接受祂所提供的救恩(《南方守望者》1906.9.4)。 12 《历代愿望》第741页;见提前2:5怀爱伦注释; 13 《基督教育之研究》第508页;《证言》卷一第692页;《证言》卷三第49,423页;《证言》卷五第461页;《证言》卷六第332,412页;《证言》卷八第53,71页; 15 见罗8:34怀爱伦注释; 16 《医疗布道论》第184页; 17 《使徒行述》第371页;《复临信徒家庭》第528页;《基督徒的服务》第169页;《安息日学训言》第44,50,80页;《基督教育之研究》第47,65,102页;《布道论》第326,339页;《早期著作》第61页;《基督教育原理》第55,264页;《传道良助》第189页;《服务真诠》第173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122,150页;《证言》卷一第138,153,471页;《证言》卷二第457,706页;《证言》卷三第242页;《证言》卷四第343页;《证言》卷五第11,237,684页;《证言》卷六第62,70,75,86,92,248,302,434页;《证言》卷七第13,68,117页;《证言》卷九第45,58页; 20 (来8:5-13,6,7;见来9:14怀爱伦注释)慈怜的永约——唯愿那些自感罪孽深重的人记住自己是有希望的。人类的得救始终是天上议会的目标。慈怜的约在创世以前就已经立定了。它要永远存在,被称为永约,就象上帝没有一个时候是不确定的。祂也没有一刻是不乐意向人类显示祂恩典的(《时兆》1901.6.12)。 20,21 《服务真诠》第167页;《今日的生活》第217页; 21 《证言》卷四第543页;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