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返回上级目录】

第十四课  西奈山和锡安山的对比
 
    经文:来12:18-24;加4:21-31
西奈山和锡安山的预表
 1、西奈山代表“旧约”、“律法之约”;锡安山代表“新约”,“恩典之约”(加4:21-31);
 2、保罗用寓意解经法,解释在“律法之下”和在“恩典之下”的对比。
犹太拉比,认为旧约经文有四种不同的意思:
①peshat  简单的字面意思;
②Remaz  从字面联想出来的意义;
③Denlsh  从查考当时的背景引申出来的意义;
④Sod  用寓意解释出来的意义。
第四种解释,是顶点的解释。保罗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解释撒拉和夏甲的故事的——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1701页。
 3、夏甲代表西奈山生子为奴
第一,名字的巧合。夏甲两字,阿拉伯文为“石头”的意思。而阿拉伯人,称西奈山为“那石头”的山。所以,保罗用夏甲代表西奈山。
第二,圣经一直称夏甲为亚伯拉罕的使女(使女就是奴仆、仆婢、奴隶)。从来没有称她为亚伯拉罕的妻子。在奴隶社会里,奴隶所生的儿子,世世代代是奴隶(出21:1-4;利25:44、45)。所以,夏甲的后裔在灵性上是奴仆的地位。
 4、夏甲生子,是凭血气生的儿子
撒拉在自己信心软弱的时候,建议丈夫纳妾(自己月经已经断绝了,相信自己再为丈夫生子的指望绝对没有了。所以,就按照当时族长纳妾的惯例,建议亚伯拉罕纳夏甲为妾,生子归自己的名下)。亚伯拉罕当时也体贴了人意,凭血气接纳了夏甲。所以,亚伯拉罕与夏甲所生的儿子,叫做从人意生的,从血气生的,不是凭神应许生的。绝不能与以撒一同承受属灵的产业。
 5、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
    这在下的耶路撒冷,代表保罗时代耶路撒冷的犹太教,和律法主义说的。当时的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律法主义的中心。所以,从犹太教、律法主义所生出来的信徒,都是生子为奴的,不能得神儿子名分的。
 6、以撒是凭神应许生的
    撒拉的月经已经断绝了,在人看来,绝对不可能生育了。所以神在这时候,赐下以撒,是一个活生生的神迹,100%地是从神的能力来的。使神的应许无误地应验。人也不会说,撒拉生儿子,是出于人的运气和巧遇。如今,凡从圣灵重生的圣徒也是如此。在人看来某某人信耶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在神凡事都能。
 7、在上的耶路撒冷(加4:26)
在上的耶路撒冷,指天上的圣城。就是一切在基督里蒙恩得救圣徒的永久家乡。她是我们属灵的母亲(来12:22;启21:1-10)。在那里:
有千万的天使;
有天上的诸长子;
有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
有审判人的神;
有新约的中保耶稣和耶稣所洒的宝血。
 8、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加4:27)
天上的耶路撒冷既是圣城,不是真正的人,怎么会生儿女呢?这是寓意的讲解。为了应验先知以赛亚的预言(赛54:1);保罗称历世历代,那些凭神应许所生的儿女,在恩典中蒙恩得救的圣徒,比起有摩西律法的犹太教教徒,还要多而又多。不知道多出多少倍。真是感谢神!赞美主!
 9、历史上按血气生的,都要逼迫那凭应许按圣灵生的(加4:29)。
在保罗的时代,传福音的人所受的逼迫,确实是从犹太教来的(徒14:1-20)。历世历代以来的教会历史告诉我们,圣徒的逼迫也都是从凭血气的宗教徒那里来的。
在恩典中蒙恩长大的圣徒,千万不要再受骗上当,重新回到西奈山去。回到犹太教中去,回到律法主义中去,回到加拉太主义中去的人,是没有出路的。为什么要从恩典中,再回到律法下去做奴仆呢?作儿子不好吗?(加4:4-7;罗6:12-14;加5:1)。

西奈山和锡安山,分别彰显神的公义和慈爱
 1、西奈山彰显神的威严(来12:18-21;出19:12、13,20:18-21)
神是忌邪威严的(提前6:15、16;来12:29,10:31)
拿达、亚比户献凡火,被神击杀(利10:1-3);
伯示麦人擅观约柜,被神击杀(撒上6:19、20);
乌撒用手扶约柜,被神击杀(撒下6:6、7);
大卫擅自数点百姓,神击杀了民中七万人(代上21:13、14);
可拉叛党被地吞灭(民16:31-35);
乌西雅王烧香神罚他长大麻疯到死(代下26:3、4、5、19-21)。
 2、锡安山显明神的慈爱(来12:22-24)
 3、圣洁、威严的神今日要住在我们中间和里面(弗4:6),如何实现呢?
 4、必须藉着基督的十字架来满足神公义和慈爱的要求
(弗2:13-16;林后5:21;加3:13、14;赛53:6、5、8、10)
公义               慈爱
威严               怜悯
报应               赦免
忌邪               恩典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