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返回上级目录】

「一般書信」是從《雅各書》講起,就是《啟示錄》前面的七卷「非保羅的書信」。這七卷書所以叫做「一般」,不是說它內容是一般,也不是說它內容是普通;而是它沒有一個特定的對象,好像保羅寫信給哥林多的教會、加拉太的教會。所以,「一般書信」的英文叫做 "General Epistles" "Catholic Epistles" "Catholic" 就是「大公的」,意思:它適用於每一個弟兄姊妹,每一個教會的。

1    作神和主耶穌基督僕人的雅各,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

作神和主耶穌基督僕人的雅各

作者雅各是「神的僕人」,也是「主耶穌基督的僕人」。

神的僕人

萬物都是神的僕役。《詩篇》一一九篇91節說:「萬物都是祢的僕役。」《希伯來書》一章7節,也引用《詩篇》的話:「神以風為使者,以火焰為僕役」。有意識或沒意識的受造物:從最小的原子到最大的星雲、從大衛王到尼布甲尼撒,都是上帝的僕役。萬物沒有一個不是上帝的僕役。上帝所造的一切東西,是要來服事祂的。這是就受造物本身來講,因為萬物受造的目的就是要服事上帝。但就上帝而言,祂不需要任何東西服事祂。

在這個世界沒有創造的時候,三位一體的真神就自給自足,不須要任何東西、人、天使來服事祂;可是,當萬物被造以後,不管是人或任何東西,都是要來服事造物主,包括:沒有意識的風、海、和火(來一7),和抵擋上帝的受造物,都是祂的僕役。

神造萬物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是良善、美好,目的是要來榮耀祂、享受祂、服事祂。當天使和人墮落了以後,這個世界就在上帝的咒詛之下,有許多的受造物在抵擋上帝。但是,即使受造物在抵擋祂的當中,仍然不能夠不服事上帝。

《以賽亞書》十章5節說「亞述是上帝憤怒的棍」,她是上帝的僕人,是上帝用來擊打人的工具。《耶利米書》四十三章10節說「尼布甲尼撒是耶和華的僕人」,他是上帝刑罰惡人的工具。上帝會使用這些東西或抵擋上帝的人,來彰顯祂的忿怒。

有意識的人,如亞述、尼布甲尼撒,是上帝的工具;沒有意識的東西,如瘟疫,也是上帝的工具。包括殺死埃及長子的「滅命使者」——瘟疫(出十二2329;詩七十八50-51),和一夜之間殺死亞述營中十八萬五千人的「使者」——瘟疫(王下十九35;賽三十七36);或巴蘭的事件中,以色列人因行淫,祭拜巴力,遭瘟疫死了24,000人(民二十五1-9;詩一○六28-30);或大衛數點百姓,耶和華降「瘟疫」與以色列,死了七萬人(撒下二十四115;代上二十一114)。聖經也提到海(出十四28;耶五十一42)、雷轟、地震、旋風、暴風、火焰(詩二十九6)、冰雹、蒼蠅、青蛙、蝗蟲、螞蚱、蝻子(珥一),大魚、蓖麻、蟲子、東風、日頭(拿一17,四6-8),包括殺人的、滅命的、製造災害的,都是上帝的僕役。所以,《詩篇》一一九篇91節說:「萬物都是祢的僕役。」

從受造物的蒙不蒙福來講:每一個受造物都是上帝的僕役。即使在墮落以後,就上帝的全能旨意而言,包括毛澤東、陳水扁、宋楚瑜、政治、金錢,也都屬於上帝的僕役;這種僕役,或《羅馬書》「顯明上帝憤怒的器皿」(羅九22[1]),本身都不會蒙福的。

本身蒙福的僕人,必須是上帝「揀選」、「拯救」、「呼召」、「使用」的人。「揀選」、「拯救」、「呼召」、「使用」,每一個字都要講究:他們的意義不一樣,但就僕人來講,都有一樣的效果。

從神的那面來看,是神先主動的。祂揀選我們,是要使用我們;祂呼召我們,是要分派我們工作;祂拯救我們,是讓我們專一的服事祂,不再服事惡者和自己。凡被神揀選、拯救、呼召、使用的人和天使,都是蒙福的。從人的方面來看,一個蒙福的受造物,他的意志會說:「主!我願意被祢使用。」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隨時對上帝說:「主啊!我願意順服祢,被祢使用。」也就說,我知道自己是蒙神恩典的,不是像世人在不知不覺中享受祢的恩典,也不是像尼布甲尼撒不知不覺中成為祢忿怒的工具。有福的人是有知有覺的,當然這都是上帝光照下,願意順服上帝作祂的工具。

最小的孩子也可以做這樣的事,童子撒母耳就是一個例子。聖經上說,在撒母耳還不認識神的時候,神就呼召他(撒三4-10)。對以利而言,以利聽不見呼召(撒三1)。另一個不知其名的例子是拿出五餅二魚的孩子。因為他把餅和魚給了耶穌,使這餅和魚成為神的工具。但願我們是這樣的人。

在聖經裡面成為神僕人的人:有亞伯拉罕(創二十六24)、摩西(出十四31),約書亞(二十四29)、大衛(撒下七5)、眾先知(王下九7),還有以色列人。

在《以賽亞書》的四十章以後,我們慢慢的看到一個特別的僕人,「耶和華的僕人」,他好像是一個「受苦的僕人」。就《以賽亞書》上下文來看,那僕人一方面是指以色列,他以前瞎眼耳聾,當他被上帝管教刑罰懂事以後,神跟他和好,這瞎眼耳聾的成為了上帝的僕人。可是,如果再仔細的看,那受苦的僕人好像是彌賽亞,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僕人,《以賽亞書》四十二章1-7節說:「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祂;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這可以應驗在耶穌的身上,也可以應驗在教會和順服的以色列人身上。

「……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十二1)這裡雖然沒有用「僕人」這個字,但「把身體獻給上帝」就是「把我一切所是、所有的,都用來服事上帝」。「僕人」這個字,包括這裡的用法和保羅經常說的「我是耶穌基督的僕人」的用法,都有一個很強烈的對比:

一是很「卑賤」的。「僕人」可以翻成「奴隸」。「我是耶穌的奴隸」,這個字眼我們今天不大會用,因為「奴隸」不是個好的或榮耀的字眼;

一是很「榮耀」的。一方面,在舊約裡作「耶和華的僕人」是很榮耀的。一方面,耶穌自己也是耶和華的僕人,保羅也是基督的僕人。所以,「僕人」這個字就愈來愈「珍貴」了。

有一個不大好的比喻,姑且一說。很多人都知道,老蔣先生最親近的一個人是戴笠;戴笠就常講:「我是委員長的狗。」說人是狗,原是很難聽的話,但當他說「我是委員長的狗」的時候,可能就變成人所羨慕的。這例子不好,因為涉及政治。可是,我看包括民國近代史上一些知名的人都有這樣的情形。我不知道西方是不是這樣,我猜一定有。好像四人幫大審的時候,江青講過「我是毛主席的狗,要我咬誰,我就咬誰。」我只是舉個例子,狗也好,僕人也好,可以有極其正面的意思。事實上,像我們現在所流行的 "Methodists" "Baptists" ;這些字眼,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侮辱的。

"Methodists" 是衛斯理等人在牛津的時候,因為做甚麼事都非常的遵循規矩(Method),所以就被譏笑是「食古不化、循規蹈矩的人」(Methodists)。那是一個侮蔑的名詞,但是慢慢地這個名詞變成一個專有名詞「循理會」(或「循道會」、「美以美會」),不再是一個壞字眼了。

"Baptists",原是用來譏諷那些喜歡很多水,天天浸在水裡的教會。也是一個的侮蔑的名詞,但是因著這些基督徒,慢慢地這些名詞從卑賤變得愈來愈珍貴。

各位如果念語文學就會知道,任何一個名詞(term)都沒有絕對的意義。另一個從好意思變成為壞意思的例子,例如 "gay" 這個字原是「歡喜」,非常好的意思。 "He is a gay boy." 在一百年前是說「他是一個很快樂的小孩」,現在則變成另一種不好的意思——「同性戀」。

總之,「僕人」不是一個壞字眼,它可以是一個非常榮耀的字眼,就像我們說「總統是人民的公僕」。感謝主,我們是耶和華的僕人、耶穌基督的僕人,這是一個榮耀、尊貴的身分。今天,「神的僕人」是不是還能成為一個榮耀的字眼,就看我們這些主的僕人像不像樣。不像樣,久而久之,這字眼就變成壞意思了。

「主」耶穌基督的僕人

雅各可以說「我是神的僕人」,但這裡卻說「我是主耶穌基督的僕人」。當然,從神的三位一體而言,父神的僕人和子神耶穌的僕人都是一樣的意思。可是,從雅各而言,這就有很深的意義了。他可以說「我是耶穌的僕人」,或「我是耶穌基督的僕人」,但他卻說「我是『主』耶穌基督的僕人」,為什麼?因為雅各曾經是不信耶穌的人。《約翰福音》裡說「祂的弟兄不信祂」(約七3-5)。

到底雅各是耶穌的哥哥或弟弟?眾說紛紜。就更正教來講,有人說雅各是耶穌的弟弟,有人說雅各是耶穌的哥哥。就天主教來講,都說雅各是耶穌的哥哥。他們認為約瑟死得很早,馬利亞與約瑟沒有婚生的子女,凡聖經中所謂「耶穌的弟兄」,是指約瑟與前妻婚生的孩子。這我們不去討論它,因為聖經沒有足夠的證據。

不過,如果「雅各是耶穌的兄弟」的話,恐怕他一直以這個弟弟或兄弟為恥,看不起這弟弟或兄弟。按《約翰福音》的說法,雅各也是譏笑耶穌的人之ㄧ,「耶穌的弟兄對耶穌說:『人如果要彰自己的名,就要到人多的地方顯。你怎麼不到耶路撒冷去顯你的名呢?』祂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為不信耶穌。」(約七3

耶穌不也說過:「跟我同桌吃飯的人踢我。」固然這指的是「祂的門徒當中,有人要賣祂」,恐怕也暗示著「家裡的這些哥哥們或弟兄們對祂不好」。在耶穌死的時候是非常明顯的,這些哥哥們或兄弟們仍不接受祂。

耶穌的血肉之親中,我想只有馬利亞是一直非常的敬虔,即便如此,她也對這個兒子充滿了困惑。至於其他的兄弟,我想耶穌也給他們惹了很多麻煩。因為就他們的不信而言,耶穌是一個私生子、一個不名譽的弟弟,且耶穌在整個猶太所引起的麻煩也叫他們頭疼。試想,如果你是陳進興的兄弟,或兒子,或父母,或妻子,你也會很為難的。歷史上還有一個人,就是殺林肯的兇手;他的親人也是非常困難的,要改名換姓,奔走他鄉,因為人會歧視你。

我常跟一些喜好文學的弟兄姐妹講,我們完全尊重聖經的權威,相信聖經是神的默示,而且是唯一叫我們因認識上帝而得救的書,唯一能給我們正確指引的書。可是,這並不表示我們在生活中,或各行各業中,不可以高舉聖經而有很多靈活的應用。包括聖經裡面有很多沒有寫的人物和事情,你可以去揣摩。你可以寫一本耶穌兄弟雅各的傳記,寫他對這個弟弟耶穌的忿怒和不滿:「我們家來了一個不名譽的份子。」可是,後來他卻是說「我是主耶穌基督的僕人。」翻得再清楚一點,「我是主耶穌的奴隸」。

這個轉變甚至不是耶穌的死。因為,耶穌的死只是證實「這人真是一個騙子」、「這人真是我們家的羞辱」。這個轉變是耶穌的復活。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說到「耶穌的復活」時,特別提了這件事。「祂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以後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末了也顯給我看。」(林前十五5-8)我相信,就在顯現給雅各看的時候,雅各劇烈的改變,不下於在大馬色的保羅。保羅在亞基帕王面前說:「我過去一直熱心服事上帝和律法。然而,我越服事上帝就越發以為,應當多方攻擊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和事奉這道的人。直到往大馬色的路上,有大光顯現,又聽見主對我說話。這才悔改了過來。」(徒二十六章)保羅講過三次信主的見證(徒二十二1-21,二十六1-23;腓三5-11),重要的是《腓立比書》三章8節,保羅說:「我以認識耶穌基督為至寶。從那次以後,過去我以為寶貴的,如今都當作糞土了。」

雅各可能跟保羅一樣,原以耶穌為恥;但當耶穌從死裡復活,向他顯現了,他知道錯了。恐怕你更可以去想雅各心裡的重創和難過了,「在我弟弟在世的這三十三年半,我怎麼沒有想到,我這個弟弟是上帝的兒子。」聖經雖然沒有寫,你可以照聖經所給你的去推想雅各的痛。耶穌的生平有三十年沒有記載,這中間雅各跟耶穌的關係我們不知道;但起碼在耶穌工作的那三年半,雅各會覺得「我從來沒有幫助過這弟弟,也從來沒有幫助過我的媽媽,因為她好像總站在弟弟的那邊。我向來只是看不起這弟弟、譏笑這弟弟,那些譏笑到如今都歷歷在目」。甚麼時候耶穌向雅各顯現了?我不知道耶穌有沒有向雅各說:「我是上帝的兒子,是你所逼迫的兄弟。」總之,耶穌的復活改變了雅各。

雅各

新約聖經有四個雅各[2]。寫《雅各書》的,應該不是使徒約翰的兄弟使徒雅各(西庇太的兒子),因為他死得很早,是被希律殺掉的(徒十二2)。

這雅各應該是耶穌的兄弟。他的名字在《馬太福音》十三章55節有記載。他的不信在《約翰福音》七章2-5節有記載。主向他顯現則記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7節。另外,保羅也說他後來是教會的柱石(加二9)。保羅歸主以後(加一19),還有他最後一次去耶路撒冷(徒218),都去看過雅各——他後來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當彼得出了監獄以後,到了一個弟兄的家裡,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他們通知雅各(徒十二17),因為雅各是教會的領袖(徒十五13)。這個意義很重大,你出了意外要先通知誰。我不知道我兒子出了重大事故是不是第一個通知父母,恐怕很多青少年都是先通知狐群狗黨,我倒是希望能夠通知父母或牧師。

各位可以多去想想,雅各在認識了「主」竟是他的兄弟耶穌以後,有多大的震撼。保羅和雅各都說過類似的話,保羅說,「從今以後,我們不再憑外貌(原文是憑肉體)認人了。」(林後五16)無獨而有的,雅各也講過這話:「我的弟兄們,你們若真是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或者說,憑著肉體)待人。」(雅二1)他和保羅都曾犯過一個錯誤,憑著肉體來認耶穌。憑著肉體來認耶穌,會逼迫上帝的羔羊,且把祂當作罪犯殺掉。

「憑著肉體」,從文法來說,可以是「憑著自己的肉體」,也可以是「憑著他的肉體來認人」,都會認錯。在今天教會,尤其是我們年輕的一輩,不能憑著肉體——你爸爸媽媽的信仰,或教會的那一個人的好壞,來信耶穌。甚至,連馬利亞也不能憑著肉體——她是耶穌肉身的母親,來認耶穌。耶穌曾跟馬利亞說:「妳若憑肉身來認我,我會說『婦人,我與妳有何相干』。」你只能憑著信心,憑著上帝的話,憑著聖靈來認上帝和耶穌。

在耶穌肉身中最親的,當然是馬利亞,因為耶穌是從她子宮所出,耶穌的肉是她的肉,耶穌的血是她的血。其次最親的,就是雅各,他曾跟耶穌那麼近,但他卻憑著肉身認耶穌。這是雅各刻苦銘心、切膚之痛的記憶,但他認錯了。

我們真是需要上帝的話和聖靈,否則憑著自己的理智來認上帝,或憑著各種文獻來認耶穌,一定都會錯。唯有被聖靈光照,我們才會說「祂是我們的主」、「祂是上帝所立的基督」、「我們是祂的僕人」、「我們是祂重價買來的,我們不是自己的人」。

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

在那時候的信先寫「寫信人」是誰,再寫「收信人」是誰。「收信人」是散住的十二個支派。一般解經家都同意這大概是指使徒行傳8-11章,初期教會被逼迫的時候,門徒就跑到各地去。那些初代的猶太基督徒就逃到各地去,可能在其他地方就定居下來了,雅各就寫給這些十二個支派。十二個支派之人:血統上,他們是猶太人;信仰上,他們是信耶穌基督。

這裡我們就略略提一下雅各書的特點。我們看其他的福音書,其他新約,也都知道:雅各既然是猶太人,他也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他對猶太人傳統就特別的珍惜、愛惜。所以,他在稱基督徒的時候,也稱他們為十二個支派。不管我們教會是不是取代以色列人,有人說沒有取代,有人說兩個都在神的計畫裡面有地位,我不去討論這些事。我要講的就是說,雅各的確就把基督徒代表了這十二個支派。

請安

『他請他們的安』,說是簡單,就是『問安』;如果說是我們把它跟『散住』,甚至跟『散住的原因』連在一起,也是值得我們去思想的。在雅各請他們安的時候,這些人是流離失所的,而且流離失所很久了。願你們平安,是在災禍當中的,是在逼迫之後的,雖然是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神給我們的平安,不是我們豐衣足食,不是在世上不遭禍的平安。神給我們平安,是我們因有信心,而知道我們在全能上帝,或生,或死,或在災禍,或在平順當中,都有的那種穩妥、那個平安。

2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

我的弟兄們

最近這十幾年來,有很多的討論,在我們中文比較看不出來,西方就很多了。這個在性別上面,是不是聖經的翻譯可以有更多的概括。就是『他』是不是只是指男人的『他』,是不是也該包括女人的『她』;『他』、『你』,在中文通通沒有性別,起碼在聲音上沒有,原來也沒有後來是西化以後慢慢有動物的『牠』,有無生物的『它』,有男的『他』,女的『她』。『你』現在還沒有,都是中性,或者可以含概二性的,有的語文這些都有分別喔。

在這裡我會同意說,第二節『我的弟兄們』應該包括姐妹的,即『我的弟兄姐妹們』。因為我們非常相信在雅各的讀者裡面,在雅各所寫的裡面是包括信主的姐妹們。不過,弟兄常常是一個代表,譬如『我的弟兄們』。各位姐妹在看的時候,還有其他有關的經文時,要想到「我們都是領受上帝話語的人」。我的弟兄們,我的弟兄姐妹們。

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

「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有一點兒我們要進入主題了。感謝主!以前在信友堂不敢講,現在慢慢敢講了—就是基督徒要有一個預備,在這世上會有很多的苦。不大敢講的是,信友堂比較養尊處憂,講這個,大家聽不進去。但是不僅信友堂,我看台灣的,或者全世界的;也不是這個時代,我看每個時代的人,都聽不進去這樣的信息—就是「我們信耶穌怎麼可能倒楣呢?」「信耶穌怎麼可能委屈呢?」「我們信耶穌怎麼可能受苦呢?」退一萬步,信耶穌受苦我可以同意,人生在世都有苦難嘛!可是如果說是「行善受苦」。各位!這很重要,就是我是「受了委屈的苦」,這我們受不了。也許我們華人文化「人活著就是為了一口氣」,這口氣嚥不下去喔。其實我們今天不只是雅各書而已,整個聖經都非常強調這一點。

現在聖經的學者通常不會說「聖經有個中心的信息」。有人說『因信稱義』是聖經中心的信息;有人說『恩典』是中心的信息;有人說『基督』是中心的信息;有人說『聖靈』是中心的信息;有人說『神的國』是中心的信息;我想啊…可能我是願意說這些都是中心信息,但是我們也可以說「這些是用不同的字眼來描述上帝那個不變的信息,或上帝不變的心意」。也有人說『十字架』是中心的信息,如果真有那麼多的中心信息,那就沒有一個中心的信息。我想還是可以講的。從『苦難』來講,也是一樣。我們在這世上是有苦難的,在這世上是要背十字架的。這個在我們華人教會或歷世歷代的教會裡面常常不是中心的信息,甚至連邊緣的信息都不算。這是一個我們想要忘記的信息,可是這是雅各對十二個支派講的第一句話,「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

百般

「落在『百般』試煉中」的含意,包括各種不同的,包括次數的多和種類的多。有的人跟我講說:「心靈的痛苦比肉體的痛苦還大得多。」嗯…我想不一定。在失戀的時候;或者在身體一切狀況都很好,可是心靈很焦慮的時候;或者是死了最親愛人;或者說你有甚麼事情叫你緊張,你會說「心靈的痛苦是最大的」。可是未必是這樣的。你如果下次覺得心靈痛苦,沒有比那更痛苦的,不妨讓上帝叫你牙疼一下。我相信牙疼的時候,也是可以叫你痛苦得…。我記得我兒子牙疼得會去撞牆啊!也聽說,「有人偏頭痛到跳樓自殺」,會痛到這個地步。我覺得我們常常以為「我自己受得苦是最大的苦,你沒受的,你不知道苦」。

其實,我覺得「心靈和身體的苦都可以非常得苦」,我們不要輕看這些。我之所以要先講這個,是因為我不是不知民間疾苦的人,我也會受苦。有哲學家定義人跟動物不一樣,是因為人知道痛苦。動物的痛苦,我想動物也有痛神經,但動物沒有靈魂,一般是這樣講「牠那種痛苦,就是牠可以用生理的方式來承受吧!或者來躲避,或者也許也會自殺,我不知道牠是不是怕那個痛」。總之,人碰到苦或難,不管是心靈的,不管是身體的,那基本的反應就是躲避,也應該是正常的吧!我們人就是躲避這種苦嘛!你牙疼當然是希望不要疼嘛!

事實上,你想要自殺,死是很痛苦的,其實你還是在躲避,你要躲避一個更痛苦的東西,不管是失戀,是頭痛,不管是牙痛,不管是甚麼。我覺得我們人尋求快樂和躲避痛苦的時候,是我們人的本性。當我們真的好像自投羅網,去找死和找苦的時候,是要躲另外一個苦,或者我現在的苦可以解決我其他的苦,譬如說「一了百了,我死了,其他百了,家庭和其他的就沒有了」。

基督徒怎麼會發出一個非人性的建議呢?「當我們碰到百般的試探和試煉,我們都要以為大喜樂」。我常常說,我們基督徒有一些字眼啊,一些句子,我們講太多了,以致於我們相當熟悉。在那熟悉中,我們就不熟悉。像這種字眼「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在患難中要喜樂」,這我們都講太多,聽太多了。我們不知道這是何等荒唐悖理的事情,這是一個違反人性的事情。我們下面要花一點時間來講這些,我要先說「試煉、試探不應該叫我們喜樂的,應該叫我們躲避、避免、受不了的。」

試煉

      字的含意

『試煉』這個字,大概有三個含義。原文裡有三個含義,第一個就是「艱難」,所以你碰到試煉,就是碰到艱難了;第二個呢?是「迷惑」、或者「誘惑」。可能與第一個意思剛好相反,第一個是艱難,這個就是很舒服,因為艱難不大會迷惑我們,但舒適的事會迷惑我們,引誘我們。『試煉』這個字可以是「艱難」,可以是「誘惑」、或「迷惑」;也可以有跟這兩個字都相反的意思,第三個就是「稱讚」、「喜悅」、「推薦」、「核准」。通常解經家會說,當我們通過了試煉以後,產生的就是「稱許」、「喜悅」、「推薦」、「核准」。也就是說,你經過這種艱難或是經過誘惑的結果—就是在聖經裡翻譯成的「稱許」、「喜悅」、「推薦」、「核准」。

      試探?試煉?

『試煉』和『試探』,在希臘文和希伯來文裡面都有兩個字。這兩個字都可以翻成『試煉』,也可以翻成『試探』。我知道馬上會引起一個困惑,因為底下講到「神不試探人」,前面又講到神好像使我們在試煉中。這以前我講過,我現在簡單的講一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希臘文或希伯來文都分翻成『試』,就變成一個中性的字眼。『試』在我們生活中是一個惡的、不好的『試探』?還是一個好的、正面的『試煉』?要從兩方面來看:一個是看『試』的人,或『試』的主體Subject的動機。

聖經中講「神會試人」、「人會試人」、「鬼也會試人」。當「神會試人」,試的Subject是神的時候,這個試總是一個好的試。神在試煉我們,神在試驗我們,神讓我們經歷艱難也好、引誘也好,都是希望我們在被試以後能產生美好的結果。「撒但在試人」的時候,總是懷著壞心,希望人藉著試的過程,墮落。人在試人的時候,就不一定了。人試人的時候,可能有好的意思,也有可能有壞的意思。

「人試神」的時候,可以有好的意思。一個是基甸用羊毛在試上帝的時候,神允許他試,因為神希望他產生好的結果。另外瑪拉基書「以此試試我」,我們在奉獻的事上試試上帝。所以「人試神」,也可以有好的結果。

那「神試人」都是好的。譬如說:創世記22章神試驗亞伯拉罕,也譬如約翰福音耶穌試腓利,在五餅二魚的事上,耶穌知道祂要怎麼做,但祂要試試腓利。

「人試上帝」當然也可以是壞的。最有名的當然是以色列人在曠野,「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就是人對上帝可以不斷的在折磨祂,不斷的在迷惑祂,誘惑祂,就是人帶著不信的惡心在試上帝。

「神可以試人」,「人也可以試神」,「魔鬼也可以試人」,「人也可以試魔鬼」。所有的靈你不可以都相信,要試試那些是真的出於聖靈。

「人試人」當然聖經中的經文就更多了。

同樣一件事可以是「我們在試神」,「神也在試我們」。最有名的例子就在曠野裡面,神用艱難的環境來試人,人也在艱難的環境試試上帝的耐性。

從試的主體來講,神在試煉人,希望人更美好,就是從動機來講,神試人都是好的意思。另一個是從結果來看,當神在試人的時候,神是好心,但是有沒有產生好結果呢?如果產生了好結果,那也就是一個試煉。就如同耶穌受試探的時候,耶穌進入曠野,你也記得在馬可福音特別告訴我們是聖靈把祂引到曠野的,聖靈讓祂經歷這個艱難。那神都有帶一個好的心,但是這個好的心產生的結果不一定,有的人失敗了,就像以色列人在曠野就失敗了,耶穌在曠野就成功了,迦勒在曠野也成功了。所以一件事情到底是試探,還是試煉,一看試者的心:上帝總是好心,所以那是試煉;魔鬼總是壞心,所以是試探。二看被試者的結果:就是我們這些人產生好的結果就是一個試煉,壞結果就是一個試探!這有點複雜,但是雅各書都在講這些。我們都在被試煉,或者被試探。

第一,我講這字的含意,第二,我講這個字我們瞭解它是試探或試煉,看一個動機,看一個結果。第三,我們看一下聖經裡面這些受試煉、或受試探的、受艱難的人,我們也簡單講一下。

      聖經裡面受『試』的人

在一個舒服的環境下,或者舒服的、和艱難都有的環境下,產生了試煉和試探。第一個就是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面:那是一個試煉,神要看亞當和夏娃是不是遵守祂的話;那是一個試探,魔鬼要他們不遵守上帝的話。那我們也知道亞當和夏娃失敗了。亞當、夏娃,和耶穌的第一個試探都是吃,以色列人在曠野的試探也是吃。

第二個,聖經雖然沒有用試探或試煉,但那是一個艱難。一個跟隨上帝、事奉上帝的人他遭遇到苦難,就是亞伯,他被他的哥哥殺掉。我要講落入百般的試探、落入百般的艱難、落入百般千般萬般的痛苦,是從創世記就開始的。甚至從還沒有墮落就開始了,甚至起碼人還沒有墮落的時候,在伊甸園裡試探就臨到了,艱難就臨到了,選擇就臨到了。亞伯,一個義人,他碰到了一個不明之冤,就是他死掉了,而且他被謀殺。從我們人來看,真的很不公平,不僅他是一個好人,有信心的獻祭,結果他死了。他的哥哥沒有信心的獻祭,不僅是沒有被殺掉,而且上帝後來還保護這個兇手。所以,亞伯的血在那裡喊冤啊!這個喊冤一直到主再來之前都還在冤。當然有信心的人就不冤了。

亞伯拉罕碰到很多的艱難和試探,我們不講亞伯拉罕的生平,我們就只講一件事情,就是創世記22章。那裡聖經上的確有用了這個字,「神試驗亞伯拉罕」,一個最大的艱難。他碰到過饑荒,這是艱難;他碰到過凶惡的人民,以至於他必須說他的太太是他的妹妹,這是一個艱難;他碰到過被附近的人欺負,這是艱難;他碰到過25年他的妻子撒拉不能生孩子,這都是艱難;但是在他們晚年得了孩子,又有一個艱難,是神要他把孩子獻上。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一生也有艱難。我們不去談他,因為比較少。

他孫子雅各,那艱難真的多得不得了。加爾文在他的Institute特別以他為例,告訴我們人生都有苦難。以前我不懂雅各對法老說,「我的年歲是130了,又少又苦」(創47:9),他總共活了147歲,在埃及活了17年。我那時在想雅各的年歲怎麼會又少又苦呢?不少啊!一百多歲。後來我再看看,他真是苦啊!從母腹裡就苦。對不對?母腹裡他老哥就打他;出生以後他爸爸就不喜歡他,這我們就不分析了;然後他哥哥就追殺他;然後到巴旦亞蘭20年,他的舅舅(岳父)就傷害他;他的內兄也傷害他、攻擊他,本來還要殺他;然後他的四個妻子也傷害他;他的兒子有人上他的床,也傷害他;唯有一個好兒子就是約瑟,後來又死掉了;後來又碰到饑荒,真是苦。他真的比較安享天年的是,他到了埃及的17年,算是比較好一點。他真是苦啊!

約瑟也很苦啊!在詩篇105:19「耶和華的話試煉約瑟,直等到祂所說的應驗了」,這我們要多講一下,各位看一下約瑟生平就知道,約瑟這一輩子沒有聽過上帝講話,也沒有跟上帝講過話,起碼在創世記的記載裡面沒有。很有意思,我特別要提這件事情,上帝跟約瑟的溝通,從我們在創世記看到的都是夢,沒有直接講話過。上帝跟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講過話,跟約瑟就沒有講過話。可能有啦,但在創世記的記載裡沒有。可是詩篇105:19說:「耶和華的話試驗他。」這告訴我們,異夢、異象,就上帝而言,也是祂的話。總之,那個話從早期就告訴他,「星星、月亮、太陽會向他下拜,他兄弟的禾稼會向他下拜。」(創37:5-7)他所經歷的都跟這個相反,他經歷的是所有東西都在逼迫他,包括他哥哥,一直到有一天他的哥哥們向他下跪了,想起那個夢,他明白了。約瑟的生命也很痛苦。

摩西一生也多有苦難,非常多的艱難和試探,非常苦。我最近看到一個美國的漫畫,說摩西小時候,摩西媽媽替摩西洗澡好困難,因為每次把他放在澡盆裡,那水就分開了,他媽媽就說:「不要再分了,我總要把你弄溼。」但我想到,摩西一生好像都跟水有敵啊!小的時候他不洗澡,這當然是笑話;然後,法老又把他丟到尼羅河裡,但水沒有辦法傷害他;紅海在他面前退開了;最後他還是敗在水裡對不對?他還是說了急躁的話。不過,這個是有點玩笑話。

但是,的確神讓摩西和以色列人經歷苦煉,在申8:2-3「神在曠野苦待你、試煉你」,苦和試煉連在一起,苦待你、試煉你,讓你挨餓。我講過這個道,神讓你挨餓也好,享福也好:挨餓當然是沒有東西吃啊!享福就是40年不必耕種,就有東西吃啊!40年不必撒種、耕耘、除草,這也是舒服對不對?但40年只吃一樣東西也是苦待對不對?

不管是舒服或苦待,神的舒服或苦待都只有一個目的,叫你知道人活著是靠上帝的話。你學會沒有,我不知道。我常對弟兄姐妹講,不要白受苦,也不要白享受;你每享受一點,要更知道依靠上帝的話;你每受苦一點,要更知道依靠上帝的話。我看我們常常白受苦,沒有學會功課。在士師記裡面也講到,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以後,從士師記3:1-4就可以看到神讓他們受苦,神特別留下一些迦南的族讓他們受苦,好知道他們是不是遵守上帝的話。所有的苦和福,只有一個目的,叫你依靠上帝。

掃羅也受苦,大衛也受苦。大衛的苦那就更是多了,不敢跟雅各比聰明,母腹就受苦,但是他從小的時候就受苦,在撒母耳要膏耶西的兒子大衛作王的時候,耶西沒有把大衛叫來,我不知道為什麼。在大衛給他哥哥送飯的時候,他哥哥罵他,家裡人對他不好。父母對他不好;兄弟對他不好;老闆對他也不好,掃羅要殺他;太太對他不好,米甲譏笑他;沒有人對他好,後來他真是逃命,必須逃到非利士人的地方,他逃到敵人那裡都比他在自己的同胞那裡好一點。很多詩篇講到他如惶惶喪家之犬。只有一個人對他好,就是約拿單,但是約拿單死了。大衛很多苦,在詩篇119:677175都講到「受苦對他有益」。「我受苦對我有益,我沒有受苦的時候,我走錯路了。你使我受苦,你是以公平待我。」神讓我們受苦是很對的。

這以後的,我簡單說,在希伯來書11:35-38講到「那些信心偉人忍受言行、戲弄、鞭打、綑鎖、監禁,各樣的磨練,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這些是舊約和兩約之間的信心偉人之代表,他們受苦。

新約中耶穌受試探,耶穌不是在曠野受試探而已,包括在那30年的足不出戶,在作木匠兒子的苦,他不僅是木匠兒子,他也是木匠,這對一個大君王,對一個宇宙萬物的主宰,不也是一個試探嗎?一個試煉嗎?有人講說他30歲出來工作,因為聖經規定利未人是30歲到50歲事奉,有一個地方講25歲,中間5年的差別大概是實習。不管怎麼講,耶穌有很多試煉,祂也說「我的心何等焦急,我有要成就的工」,祂很想醫病、祂很想趕鬼、祂很想救我們脫離患難,可是天父時間沒有到,他就不這樣出來。那也是一個艱難,祂一生所受的苦,包括到十字架上,那我就不去講了。在希伯來書也講「祂因擺在前頭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祂一生都是十字架。不僅祂自己受苦,在馬太福音5:10-11也講到說「為義受逼迫…人若因主的名被辱罵…都是有福的」;在路加福音6:20-23「貧窮的人是有福的…」。

我們看使徒行傳,初代的教會許許多多的內憂外患,羅馬書5:3「我們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哥林多後書111章都講到「保羅和哥林多教會都會有苦難和患難」。我們受到各樣的苦難,精神上的、肉體上的、不公平的,那可以產生正面的結果。以弗所書3:13,保羅在監獄裡對以弗所的教會說「你們不要因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以弗所書6:13講到說「我們要穿上神全副軍裝,使我們在磨難的日子,能抵擋仇敵;不但能抵擋,還能成就了一切;不但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磨難的日子不是指一天,或一個時間而已。

大喜樂

我在講這些,只是在解釋雅各書1:2講的「百般的試煉」。我現在知道有很多試煉,很多艱難。下面一句就難了,「你要以為大喜樂」。這真是受不了,真是沒有人性的一句話。下一次當你受委屈的時候,你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樂。各位!這真的不是人。我們基督徒真的不是人,我們是上帝的兒女,我們還有人性,但我們需要聖靈在我們裡面勝過我們一切的人性。不是說這些人性不好,而是我們真的需要有信心。

各位!我越作這些準備,講這些,真的還不是說十字架那些艱難喔,我越瞭解耶穌在門徒要跟隨祂的時候,祂說「你們不要跟隨我,不要來信靠我」。很多人想要跟隨,但耶穌在路加福音講到,「如果你要跟隨我,要好好想一想,如果跟隨我是像作生意一樣,你要知道你要投資多少,你要算一算那代價。跟隨我,信靠我,好像出去打戰一樣」。你要投資,要算算會不會賺錢,不會賺錢就不要投資了;也像蓋一個房子,不能蓋起來就不要蓋了;也像去打一場戰,不能打贏就不要打了。

各位!耶穌就說了,「任何一個人若要跟隨我,不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就乾脆不要作我的門徒」。一開始就不要作祂的門徒,免得我們信主了,10年、10個月、10個禮拜、10天…,有一天說:「我不知道信耶穌這麼苦,我不要信了。」早就跟你講過了。當然也早就跟你講過這前面有喜樂,這前面的喜樂不僅是永恆的,天上的喜樂,而且是我們現今就可以經歷的福樂。

你須要有個預備,就是你下一次遇到一個患難,你的心態不是「我怎麼這麼倒楣」,也不是說「主啊!為什麼?」如果真的一定要說「主啊!為什麼?」那就說「喔!主啊!為什麼,為什麼對我這麼好?好高興啊!」都要以為大喜樂,這是違反人性的,那我們剛剛講了,我們怎麼才能喜樂?怎麼才能把這種人性、天生以為不好的,當作喜樂呢?他的答案也並不是很好的答案。

3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

忍耐

簡單的說,就是你們在百般的試煉中,你們在各樣的痛苦中,可以產生忍耐。就是我苦了那麼多,是讓我能忍耐。各位!這有甚麼稀奇嘛!我苦了這麼多,我可以得狀元;苦了這麼多,我可以升官發財,甚至我將來在天上很好,那也不錯。可是,我苦了這麼多,只是忍耐;換句話說,你苦了這麼多,就是叫你能承受下面更大的苦。

忍耐,聖經上出現過千百次,我只是簡單的從創世記講一下。千百次的這些事情,我們能不能夠從這裡面至少意識到一件事情,就是這是一件有福的事,聖經這樣講,「成為主的兒女、或門徒,是件有福的事;即使碰到患難,也是有福的事」。感謝讚美主!那你要有這樣的預備,也要有這樣的信心。

忍耐,我也不去多講,簡單的講幾點。耶穌就講過,馬太福音10:2224:13,耶穌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耶穌講到末後世代的時候,祂都講過一句話,「唯有忍耐到底的,就必得救」。我們可以把耶穌的話顛倒過來講,「唯有得救的人,才可忍耐到底」。我們現在還是照耶穌的思想來講,你忍耐到底才能得救。我們從保羅的話可以講,「一次得救,永遠得救」,你得救,就真的能忍耐到底。那你是不是得救的人?是不是一直忍耐到底?到底,就是到見主的面。你見主的面,你都不丟棄你的信仰,都相信主的慈愛與憐憫。

你也記得哥林多前書13:17說到「愛是凡事忍耐」,他前面講恆久忍耐。恆久忍耐與凡事忍耐在希臘文的字不是一個字,但意思都差不多。總之,都是在忍耐。

希伯來書12:2講到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

在路加福音8:15,講天國的比喻,跟馬太福音13章所講的有一點不一樣。馬太福音講天國的比喻是講「人聽道明白了,就結實百倍」,這也沒有錯。但我們聖經看,總要用全部的經文解一處經文,不要用一處解全本的,也就是說我們要講得完備。路加福音說「那撒在好土裡的人,是他聽了道,他會忍耐著結實」。忍耐結實就是在風吹雨打、在各樣的艱難中間,繼續的、活下去了。就是我們剛剛講的,不但你跟魔鬼作戰,而且你能抵擋;不但抵擋,而且你能得勝;不但得勝,而且你還站住。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哥林多後書4:9講,「我們遭逼迫,卻不被丟棄;被打倒,卻不至死亡」。宣教士Amy Carmichael講得很好,她說:「我們就算被打倒了,也倒在主的懷中。」我們是會被打倒,但我們是到死都死守我們的信仰。

啟示錄13:7-10講到「聖徒在世上好多好多的艱難」,然後說「聖徒的忍耐就是在此」。

希伯來書6:12「我們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這裡的信心和忍耐,幾乎是同義字,或互補。有信心的人就忍得下去,忍下去的人,就能讓你的信心越來越堅定。我在其他地方也講過,不要把聖經中的任何一個觀點跟世俗的混在一起了。一定有相通的地方,但是也一定有很不一樣的地方。最常被濫用的就是愛,我們講人的愛,跟講神的愛,或聖經裡的愛,真的是完全不一樣。人的愛,就是一種肉體的喜歡;神的愛是在艱難中仍然持守,完全沒有喜歡的。

『忍耐』也不要把它跟我們東方兩個民族—中國和印度比,他們特別有辦法,譬如瑜珈術;像乩童,走在火碳上,面不改色;然後人家吐痰吐在你的臉上,唾面自乾,連擦都不去擦。我們也看到很多很有修養的人,很可能是鄉愿;很多只是一種小不忍則亂大謀的權術;我覺得老子的書常這樣寫,連錢穆先生也這樣說,就是像水一樣,很柔,能忍,然後呢?有朝一日我可以報仇。

我們基督教講『忍』,都不是講這些。聖經中講『忍』,不是說我有朝一日可以報仇;我現在在那裡忍,因為人在屋簷下,不能不低頭;或一個很深的修養工夫。我們的忍耐是從信靠上帝而來的。不是因著環境,也不是因著人;不是因著我自己,也不是因著我老闆。我忍是因為我信靠這位慈愛、全能上帝的帶領,都是美好的,都對我有益。我們有這樣的信心,我們就能夠忍,而且我們在忍的時候,就在我們生命裡產生正面的不是世俗極高的權術,或極高的面不改色的修養,或那種高深莫測,喜怒哀樂看不出來的政治人物。不僅是跟那些不一樣,我們在忍的時候,有非常深的感情,我們對上帝有更深的愛,對事情有更深的盼望,我們對人、對鄰舍也有更深的愛,包括那叫我們忍受的人。我們在他和環境,都產生了盼望,因為上帝的愛。

所以弟兄姐妹,我在教會服事,不是在忍受某個弟兄姐妹或某個同工怎麼樣。我在忍…忍到某一天,他怎麼樣我都不生氣,那都不是的。我的忍受是讓我更美好,也讓他能夠更美好。至於,怎麼讓他更美好,這就很難說了。這是看上帝怎麼帶領你,你覺得要對他怎麼樣。對事情,我知道很多人的忍受就是等退休,我有一天退休了,我就不必再忍受你了,不必再忍受客人了,不必再忍受這些;等退休那天就好了,或等到我有一天畢業了,等到我有一天怎樣了,拿到學位了,我就不用再忍老師,忍這些不公平的制度了。

各位!基督徒的忍都不是這些。基督徒的忍是有強烈的愛從上帝那裡來,和喜悅產生的;對人、對事,都是有盼望的;對當事人、對你自己,都是積極正面的。你去看中外歷史的忍受,就不是這個樣子的,常常都是一種私利或私慾的。

好!你會忍耐,這忍耐是讓你有愛的本質,愛的本質是從信心來的,對全能慈愛上帝的帶領有一種把握,這是聖靈在你裡面有憑據,這是聖經的話讓你裡面有力量、有盼望,然後你忍耐要成功。我們講摩西功虧一潰,從小就不怕水;到最後,水還是讓他栽了,不能進到迦南地。

4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忍耐成功

『忍耐要成功』,原文是『忍耐要產生果效(effect)』。忍耐要成功,要產生果效。忍耐要成功,從消極面來講,就是我們不會失去我們的信仰。你打我,你虐待我,把我關在監獄裡,到死,我還是成功了,我還是個基督徒,我還是信耶穌;積極的,就是活出愛來,我們有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的愛。

有人覺得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壞,有人覺得會越來越好,有人覺得好壞都會進展,我是比較接受好壞都會進展的。但是不管你是怎樣的觀點,你對神都要有信心,你對神在耶穌基督,在五旬節之後藉著聖靈所作的工作,你要有信心。可能我們在肉體上、時間上,有很長一段時間的不良,但是人能看到多少呢?我們的肉眼能看見多少,我們就要用聖經上的話來知道神的拯救和神的恩典在我們當中,就讓我們很積極的,在很多的艱難中間,在很多的試煉中,把我們成功的鍛鍊好。

這句話我是很遺憾!有人是信心經過試驗就產生忍耐,但是忍耐好像沒有成功。這裡我也常講到在我們基督徒的生活中,尤其我想在現在的或整個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喔,恐怕就一直缺少這一環。我們有非常好的聖經,聖經的翻譯,一般是越來越準確,也有越來越多的聖經工具,越來越好的解經書,也有越來越好的屬靈書籍,越來越好的電腦網路設備,有CD,很好的錄音了。你領受聖經很好,看屬靈書籍很好,進神學院很好,接受很好的教導也很好。我想這個危險在我們華人文化裡特別多,就是我們上了很多課,受了很多很好的正面教導,可是即使有了這一切,你的生命仍然是有個最大的缺憾。那個缺憾就是—如果沒有艱難的話。

如果生活中沒有十字架,沒有磨難的話,就算你天天讀經禱告,就算你有最正確的神學,我個人覺得,很多個人、教會的歷史,都不能有很大的成長。要有美好的成長,生活中的挫折、磨練是不能夠少的。各位!不是我殘忍,神也不是殘忍的,我不是故意說這些話。我們華人的基督徒可能是這方面是最缺少的。我們實在太養尊處優了。有人會回應:「康牧師,你不知道我生活、家庭多苦。」各位!你說這話就是養尊處優,因為那種你就覺得苦的話,實在不算是苦;實在比起聖經中所講到的艱難,還差太遠了。

當然我也不是說我們一定要有那些艱難,我們沒有那些自虐。我們記得主禱文,「求主不要叫我們遇見試探」。但是如果神給了我們,就讓我們開始學習吧!學習說:「主!的十字架是美好的。」而且,我在碰到這些,我要很喜樂;而且,我要碰到這些,在喜樂當中,要叫我成功,你讓我完備。讓我在這些不公平、艱難待遇中,不再自憐,不再覺得自己倒楣、委屈,而感謝:就是在訓練我有主的樣式。

成全完備

通常聖經裡講『成全完備』,都是在講『愛』。『愛』,完全了律法。「我作孩子的時候,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即是那完全的來到,這不完全的就丟掉了。」愛,就是完全。如果這樣來瞭解的話,一個基督徒在百般的試煉中,不但要喜樂,不但要忍耐,還要成功,而且成功的結果是讓我們更有愛的樣式。

那這又是跟世人不一樣。我是覺得一個人經過太多苦難,尤其是在孩童時期經歷太多不幸的,心理是不正常的。我是覺得一個人身體有殘疾的時候,心理也會不正常,因他不太會平衡下來,他不太容易健康。

我想我很誠實的說這樣的話,也因為這樣子,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很健康的,我們心理都不健康,因為我們的生理和心理多多少少受過一些傷害,而這傷害越大,就讓我們越不健全。我們可以隱藏啦,但是不健全。那是不是上帝的愛真在你心裡,使你真的變得非常健康。這個,我不曉得了,你們自己反省一下喔!你自己看看你裡面的憤世嫉俗、苦毒是不是還很多,是不是你裡面的憂傷、煩惱還很多。這不管你外表多健康,多不健康,都會有的。

5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

智慧

現在講到缺乏智慧了,雅各書跟舊約的先知書有一點像,因為先知書中有非常多的責備社會罪惡的現象,雅各書中有很多責備富人的;雅各書跟舊約的詩歌智慧書(智慧書就是詩歌、箴言、傳道書)也有一點相似,因為雅各常講到智慧。當然我們說聖經都是以一貫之,詩歌智慧書、先知書、摩西五經、還有歷史書,也沒有那麼大的差別。不同的觀點,但都在講上帝的事情。這裡他講到智慧,如果我們缺少智慧。不要把這個智慧,了解成「人的IQ」,這到第三章的時候,我們會講得更詳細一點。

人間的智慧

甚麼叫從神而來的智慧?這裡我們簡單一點的說,智慧是從敬畏上帝而來的,這我們都很熟悉。在箴9: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智慧是因著敬畏上帝,因為知道上帝的權能和可畏。所以,狂妄的人IQ再高,都沒有智慧。而且,真的會犯非常多,非常多的錯誤。

包括像愛因斯坦這些人,當然我們不是說他故意的,包括那些作原子彈的人,真是夠聰明了,可是這歷史到現在也沒有寫完全喔。不過一些寫出來的,都讓我們看到製作原子彈的科學家,或者說在這理論上、實際上有貢獻的科學家,大概在後來都有很大的罪惡感。甚至我想在KGB的檔案漸漸解禁的時候,我們會慢慢發現越來越多,這些科學家包括Fermi1901-1954),甚至可能愛因斯坦Einstein1879-1955),可能都有意的把這些祕密透露給蘇俄,這些事情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澄清,還是疑案。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些科學家後來都對資本主義、對美國有很大的厭惡,然後對蘇俄有很大的好感,把這些祕密也都透露給蘇俄。

蘇俄怎麼發展出原子彈、氫彈?已經知道他們有一些原子彈間諜,還不知道的是,好像這些一流的資本主義科學家都把祕密透露給他們,因為有個罪惡感—為什麼這麼美好的東西,物理上的知識,產生這麼多的殺傷力。這是他們原來不願意有的,這也是他們很痛苦的事情。如果科學家(我相信他們都很有人道精神)知道他所要作的事情,最後會讓這麼多人死亡,而且還死得這麼慘,他們可能就不會願意去作。當然,有些人會說這不是科學家錯,是政客的錯,是美國的錯。像美國一些非常天真幼稚的左派常常就責備杜魯門,常常就責備丟原子彈的人。對不起!我不是歷史學家,我覺得美國丟原子彈是對的。當然我講這話,在美國的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口裡,都要被殺頭的。

我覺得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誤的幼稚,就是對罪犯過度同情,對劊子手過度仇恨。所以,美國現在好萊塢電影,白人、牛仔都是人渣,印地安人、女人、黑人都是英雄。我覺得這都是很好笑的事情,並不是受逼迫人就沒有罪,大家都有罪。日本人挨原子彈,起碼我們中國人知道,就他們傷害我們中國人的事上,也是罪有應得。那你說那些小孩子怎麼樣?當然我們也要說一句話,就是如果沒有那麼大的災害,我相信日本人還不會投降呢!他還會殺,還會作戰到底呢!還會有很多人頭要落地。

不過我們不談這些,我只談人間的智慧,包括最有智慧的人,他能產生的東西,他沒有看到後面的殺傷力。我覺得現在電腦也是一樣,我相信你們也都知道,電腦所造成的禍患,恐怕遠遠大於它的利益。我承認有很多的利益,但是對孩子、對人間的傷害,很多的。人如果沒有認識上帝的話,我們承認他有很高的IQ,可是他不會對人有多大的貢獻。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我覺得就是但以理。但以理和約瑟,聖經上說都是有智慧的人。那麼但以理特別有智慧,他的智慧就是對尼布甲尼撒王說:「王!神使我知道這個事,不是因為我的聰明智慧超過別人,是上帝藉著我要讓你知道人類的歷史。」就是,我知道我沒有甚麼。我希望在座的弟兄姐妹都有這樣的心!不過也很難避免,包括基督徒在世上聰明,IQ高一點,我們容易忘記這來自上帝。我們也不常把這樣的智慧用在榮耀上帝的事上。

另外,在提摩太後書3:15,「聖經,讓我們能夠有得救的智慧」。我們用謙卑的心看聖經,我們會有得救的智慧。我以前常常看這些經文的時候,其實還是錯誤的。我以前總是嫌自己很笨,考試考不好,數學算不好,歷史記不好。聖經上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我就好好的到教會吧。每次想到我到教會一次,聽道一次,我IQ就高幾分。然後,每次看聖經,就會智慧高幾分。各位!你這樣想,你真是又低了幾分,你不在敬畏耶和華,你在利用耶和華。

我們真是順從信靠上帝,我們有缺少智慧的,我們缺少得救的智慧,得勝的智慧,或者我們說人生的智慧。這人生的智慧包括在作人、作事上,有聰明才幹,我們不否認這一點。但是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渺小,知道人的愚昧。你知道這一點,然後你再知道上帝的全能,你生活中有一種穩妥,有一種平安,有一種安全感,有一種不會跟人家競爭。要跟人家比,我比你好多少,這是世人不認識上帝,都有的特點!

我們一定有缺少智慧的地方,缺少智慧從上下文來看,包括我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會受苦?我們落在百般的試煉中,我們沒有喜樂。我們不知道上帝為什麼這樣待人?各位你生活中常常困惑嗎?你不敬畏上帝!你要敬畏上帝,學習順服上帝的帶領,學習接受上帝在你生活中的引導。缺少智慧的人,從上文來看,就是他在百般試煉中不喜樂,不相信上帝的帶領。你就怎麼樣?你就去求啊!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

神厚賜與眾人

神把豐富的恩典賜給我們,這也是弟兄姐妹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多多體會的事情。你是不是體會我們的上帝是厚賜百物與人的神?我們中文有兩個百,一個是百般的試煉;一個是這裡的厚賜百物給人(厚賜與眾人)。你是不是覺得聖經講的是真的—祂厚賜;還是你覺得上帝給我們的很苛薄。我也是,我以前常常覺得上帝給我的很少,上帝非常的苛刻,我覺得上帝非常的小氣,有這種想法。越認識上帝,我現在覺得上帝真是厚賜百物給我們每一個人。

厚賜與眾人,注意,一個是『厚』,一個是『眾』,給我們得多,給的人也多。我覺得上帝給全世界人,包括非洲的黑人,包括亞洲、印度的那些我們覺得他們甚麼都沒有的,我覺得上帝給的真是多。你說:「對啦!給的災難很多。」沒有,我覺得上帝給我們的生命、氣息、動作多得不得了。我以前會隨著那些膚淺的人文主義者控告上帝,覺得上帝很苛刻,很不好。我現在覺得我們人真是在自作孽不可活。我們人真是千次、萬次、億次都不止的。事實上,世俗的學者也會學這個,人也會說這句話,人從歷史上所學會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沒有學會任何教訓。人真的沒有從歷史上學教訓,我覺得我們基督徒常常也沒有。你會從你過去的失敗和別人的失敗中學教訓,而改了,你有福了。但我看,包括我們坐在這裡的人,包括我,我覺得真的是一百次的教訓也難學到一次。對啦!你都會幫人家學,「啊!他如果知道上帝為什麼讓他受這苦就好了!」「他會改,就好。」對啦!你看別人都看很清楚,你自己就怎麼樣都想不通。自己就想到我委屈,我可憐,我倒楣—沒有學會教訓。

『厚』,神給我們的恩典很豐富,而且不是只恩待以色列人,不是只恩待美國人,不是只恩待韓國人,是眾人。甚至祂不斥責,當我們憑著信心求,當我們是敬畏上帝在求:後面雅各書有講,就是「我們相信上帝是慈愛、良善的」,而且我們在求他東西的時候,我們是希望用在彰顯祂的榮耀,幫助弟兄姐妹的時候,上帝從來不會吝嗇的。第一個,我說的是我們求的對象,我們把祂當作是一個豐富的上帝,不是一個苛刻的上帝。我覺得第一個奉獻的人,就是該隱,一定覺得上帝是這樣的上帝。所以他在獻祭的時候,他是有那種以貨易貨的心,「祢要祝福我,不要再有那麼多的荊棘蒺藜」。我覺得很多基督徒在奉獻的時候,很可能也是這樣,「啊!我終於怕祢了,我終於怕上帝了。我知道不敬畏上帝好慘啊!一下失業,一下小孩考不上大學。」「我現在好好的敬畏上帝十個禮拜,怎麼還是沒有工作啊!」又發脾氣了,我覺得該隱的奉獻就是這樣子。我過去的事奉也常常這樣子,以貨易貨的,我給你多少,我要趕快看到效果,十分鐘了,十天了,沒有看到就抱怨。

各位!你到死都不要抱怨,到死祂沒有改善環境,你都不要抱怨。你應該有夠多的經驗知道上帝不會虧待你,祂恩待你。第一個要知道,上帝是厚賜百物給我們的,我們的生活、氣息、動作,都在乎祂。你覺得祂沒有給你,是你對祂的豐富認識不夠。

第一個,你求的對象,你認識不夠;第二個,你求的目標不對,後面有講,是浪費在你的宴樂當中。要報復、要自大,這都不對的。我也舉過很多次的例子,兒子如果品學兼優,在各樣的表現上都很好。但他怕我,他躲我,他看到我就哭,他想到我就憂傷害怕,這兒子有問題。如果我兒子從小到大他看到、經歷到、他每天每秒都經歷到我這個好爸爸(當然我不是那麼好的爸爸,假裝是吧!)我也不打他,也不罵他,我對他都非常的好,學費也給他,他每天早上看到我就開始哭:「爸爸你不要打我!」無緣無故啊,早上看到我就哭:「你不要打我!」我從來就沒打過他;「今天有沒有早飯吃?」我從來每天都給他早飯;然後,給他早飯的時候,他要試一試裡面有沒有毒;然後,試了沒有毒,他說:「這頓飯要多少錢?」「是不是要拿到A+才有飯吃?」各位!這個兒子我不會喜歡吧!我會送他到精神病院,這兒子有問題。我們中間很多人,尤其以律法為本的人,都是這樣想上帝的。

不認識上帝的人,根本覺得上帝不存在,如果存在,祂是一個苛刻的上帝、無能的上帝,小氣的上帝,然後我們會覺得祂是傷害我們的上帝。你再想,如果你真的非常好,而你的部下也好,妻子也好,丈夫也好,配偶也好,看到你就哭,看到你就怕,因為覺得你對他非常的壞,那就叫做「沒有信心」。人非有信,不能得神的喜悅,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我就很懷疑我們有多少人,每天的生活裡包括讀經、禱告的時候,你真的覺得,「喔!神啊!祢已經厚賜百物給我,恩待我,而且你會繼續恩待我。」這是一個討上帝喜悅的態度,我們是不是討上帝喜悅,我也舉過例子:我的兒子吃到好東西的時候,就跟媽媽講:「媽媽,好好吃喔!甚麼時候再作?妳要再作喔!」媽媽嘴裡會罵幾句啦:「啊!這餓死鬼,這也要吃,那也要吃。」我知道她高興的不得了。你向你的母親求,向你的丈夫求,知道他會給你,「啊!Darling,那個五克拉的鑽戒甚麼時候給我?我知道你有錢,我知道你愛我。」「喔,有!現在就有十五克拉給妳。」各位!你頭腦要稍微靈活一點喔!我舉例子,不是說就這樣,你要抓到這精神:我知道上帝是用厚恩待我的。那你知道這個,因為聖經上的話;你知道這個,因為十字架上的耶穌,這叫作憑著信心求。

憑著信心求,就是:第一個,你會去求;第二個,你知道祂是厚賜與眾人的;第三個,你知道祂不再斥責你,向祂求;第四個,你是根據祂的話、祂的應許向祂求;第五個,是一點都不疑惑。

下面他用了一些文學的筆法…

6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7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8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

信心不堅定—憑環境、憑感覺

『疑惑』也好,『波浪』也好,『翻騰』也好,『心懷二意』也好,『沒有定見』也好,這五個形容都是一個事情,就是『不堅定』。各位!這又跟上文有關係了。我們不堅定的原因,就是患難嘛!有患難,所以我們不堅定。當然,還有不堅定的原因,下文有講,就是富貴嘛!富貴也叫我們不堅定。就像一個丈夫一樣,患難多了,慢慢也許不愛太太了;富貴多了,慢慢也可能不愛太太了。那我們對上帝也常常這個樣子,富貴的時候會叫我們動搖,患難的時候也會叫我們動搖。我們就是有一顆會動搖的心;我們的肉體就是會疑惑,像波浪一樣的翻騰;我們就心懷二意;我們就沒有定見。對啦!現在冷氣也很舒服,你兒子也考上大學了,丈夫的工作也非常的好,今天身體也很健康,一切都很舒服,你很有定見:「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明天一有改變,你馬上就翻騰了。

各位!我不是說你,我也是這樣,我們總是這樣子。我們有肉身的時候,我覺得我們總是這樣子。我也希望我們總是朝一個目標,就是上帝的話,聖靈在我們裡面,能讓我們越來越堅定。不要一直都在動搖,魔鬼很厲害,有人是女色讓你動搖,有人是金錢讓你動搖,有人是兒女的事讓你動搖,有人是丈夫,我常常勸人,你不要隨著他起舞嘛!可是我看很多基督徒就隨那叫他動搖的偶像起舞。那個人好一點,或那件事好一點,他也好一點;那個人壞一點,他也壞一點。總之,都還是沒有信心,沒有定睛在主的身上。

我們舉幾個例子囉!心懷二意、懷疑、動搖,一個就是以色列人,在曠野一碰到…。信心就是依靠上帝的話,我們行事為人,憑信心,不憑眼見。信心就是依靠上帝的話,這是哥林多後書第5章、希伯來書講的、整個聖經講的。信心,是上帝的話,是聖靈在我們裡面,使我們有憑據。消極的就是不看環境,不憑感覺!但我們就是憑環境、憑感覺!以色列人在曠野,環境、感覺不好,前面無路,後有追兵。紅海喔…哀哭了,抱怨了;好了!紅海開了,他們走過去了,埃及人淹死了,Hallelujah!讚美主;Hallelujah!讚美久了,口渴了,又抱怨了;口渴了,有水喝了,又讚美了;喝水喝久了,沒東西吃,又抱怨了;有東西吃,Hallelujah!又讚美主了;同樣東西吃太久,又抱怨了;你看以色列人在曠野就是這樣。每次環境好一點,他就感謝讚美主多一點。每次壞一點,他…始終這樣。各位!你一次這樣、兩次這樣無所謂,三次、四次無所謂,總有一次上帝就叫你在環境中、感覺中死亡了。所以,我希望你不要再去試探上帝了,你不能始終這樣起舞!

以色列人在曠野是這樣,猶太人對耶穌也是這樣,始終心懷二意。約翰福音10:24「你叫我們猶疑不定到幾時呢?如果你是基督,就明明告訴我們。」耶穌說:「我已經告訴你們了。」你回去看四福音,你會覺得很稀奇,為什麼以色列人不能堅定的信靠耶穌。我們乍想之下,如果我看過那麼多神蹟啊,早就死心塌地,叫我到非洲都去了,甚麼左臉、右臉,牙齒給人家打掉,我都不怕了。我早就信了很死心塌地了。各位!如果你沒有信心,你就不知道耶穌在以色列人中間所行的神蹟,跟今天在你身上的神蹟是一樣多的。但是你沒有信心,你就一直會懷疑。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信心很堅定,你感覺很好的時候,哇!有一件事情,譬如說:你今天心裡愁煩,我想這有的時候我們會碰到。聽到牧師講了道,「唉呀!這就剛剛好是我現在很需要的,喔!主啊!感謝主!祢真的是又真又活的。」或者是有次找到工作了!我們聽過這類的事情。反正就是有一個神蹟式的帶領,讓你居然就有一個工作了,你就信心大增。

可是,如果你還是憑著這些經驗、感覺,沒有躍過這種經驗感覺,而抓住上帝的話,過一陣,你會說:「那一次的神蹟,是一個巧合。」你會說,「都是巧合。」過去的經歷再怎麼樣偉大,人慢慢都會忘記。癌症得醫治,長短腳得醫治,或者求工作得工作的神蹟式應驗,慢慢會忘記。不能倚靠感覺和環境,只有求聖靈把上帝的話放在你心裡,而且在每一次的艱難中,要用更堅定的信心抵擋才可以。

心懷二意就是看環境、憑感覺、心中有成見的,連施洗約翰都會心懷二意。聖經中有一個非常悲哀的話,就是在馬太福音8:3,「約翰聽見基督作的一切事情,在監獄裡就派門徒去問耶穌:『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要等候別人?』」施洗約翰在母腹中被聖靈充滿,施洗約翰敢一個人面對所有的以色列人,斥責他們是毒蛇的種類,施洗約翰敢斥責希律,施洗約翰在死前信心垮掉了,『是不是祢?祢是不是彌賽亞?還是我們要等別人?』一樣,因為太苦了,因為他在監獄裡太久了,耶穌沒來救他,因為耶穌所作的一切事情,跟他的成見、想法不一樣。他的成見是—彌賽亞是一個大將軍,把羅馬人趕走。耶穌沒有作這件事,所以耶穌所作的任何神蹟奇事,對他都沒有意義。

各位!你心裡的成見是哪一個?耶穌作任何事情對你有沒有意義?聖經上說:「我們每個人心中有個堅固的營壘。」那個堅固的營壘比石頭還硬,我希望上帝的愛能夠把他打破。

好!懷疑、疑惑,到最後不能從主那裡得甚麼東西,我想可以說: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智慧、賞賜,就是不能得甚麼好處,得的都是壞處。因為,得到的,你又把它丟掉了。因為神給你的,你不要呀!以色列人沒有得進迦南地,掃羅沒有得上帝的拯救和王位,就是沒有信心。

我在準備雅各書的時候,真是感謝主!常常覺得雅各講『行為』,保羅講『因信稱義』,所以這兩個是衝突的。即使後來有一點信心,沒有衝突嗎?是互補的。我現在再看,不僅是互補的,雅各一開始就在講信心了。雅各講『信心』之強烈,不下於保羅,我們須要有信心;是!就像保羅講『行為』,也不下於雅各啊!我們有信心一定就會有行為的。

你要信靠上帝,信靠上帝是厚賜與眾人,不斥責人的上帝。你想到雅各書是這樣講的嗎?雅各都很兇,講律法!雅各講律法,但那是恩典下的律法。祂是那樣厚賜那些有信心的人,不要疑惑,不要懷疑上帝的慈愛,不要懷疑上帝的應許。事實上,我們從雅各書,或我們今天所講的,或從新約聖經,或從舊約聖經,越是試煉的時候,你越不要疑惑。文天祥說:「時窮節乃見。」我們必須說:「時窮信乃堅。」危機的時候,才顯出你的信心,那是真實的。

不要心懷二意,心懷二意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到甚麼賞賜,這也是以色列人的毛病。我們剛剛講到曠野,以後不都是一樣心懷二意。以後進入迦南,他們的心懷二意就是拜偶像,又拜耶和華。壓寶,兩個都壓,都要聽。今天基督徒心懷二意就是又要愛世界,又要愛上帝。噯!兩個都要。我聽到很多的神學家也在這樣講,我們可以兼得,我們可以雙贏。各位!我可以承認可以雙贏和兼得,但雙贏和兼得的條件,就是你不要別的,只要上帝。如果你兩個都要,也要世界,也要上帝的話;也要財富,也要上帝;你兩個都沒有,我跟你保證兩個都沒有。但是,如果你單單依靠上帝,甚麼別的都不要,如同亞伯拉罕不要祂的兒子,只要上帝的話,他也得到上帝,他也得到他兒子。

你說:「喔!如果單單依靠上帝兩個都有,下次兒子殺掉啦!因為我知道等一下就會還給我。」各位!回不來的,而且上帝也不給你。你不是先看到那結果,而是先相信上帝的話。你這一輩子不一定看得見結果的,但你這一輩子有上帝的話在你心裡。好!不要心懷二意,不要拜兩個神。我們多次講過,你拜兩個神,就惹上帝的忿怒來講,比你不認識耶和華,單單拜偶像,還叫祂忿怒。你知道真理,又想抓住真理,又想抓住非真理,你惹上帝的忿怒,比你完全在不知、無知當中更大。

好!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不要疑惑。在患難中更是不要疑惑,因為你在患難中翻騰了,就不要想從主那裡得到甚麼了。從這裡來看,基督教信仰不是很艱難嗎?從這裡來看,豈不真是很困難嗎?從這裡來看,豈不我們要持守我們的信仰是不可能的?從這不可能來看,豈不是我們要大大的感謝上帝嗎?神就是讓那不可能成為可能的。就是因為我們作不到,所以我們要信靠祂。祂幫助我們作到,祂幫助我們成就。

9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10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因為他必要過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樣。11太陽出來,熱風颳起,草就枯乾,花也凋謝,美容就消沒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

三大喜樂

我以前也沒有想過,在雅各書裡有這麼多的喜樂。它的喜樂,常常都在不該喜樂的地方喜樂。腓利比書喜樂,在監獄裡,喜樂最多。不僅叫自己喜樂,也使別人喜樂。這裡雅各書也是,要大喜樂,在試煉中要大喜樂。到下面這個,有兩個喜樂,他只寫了一個。「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下一個沒寫的,就是「富足的降卑,也要喜樂」。三大喜樂。

卑微的弟兄升高,要喜樂。表面上看,我們是懂了。喔!卑微的弟兄升高嘛!神從糞堆中提拔窮人。神揀選這些愚拙的人,這應該喜樂。尤其,這個世界不公不義,我們看到神終於公義的讓那些早就該被高升的升高,我們就喜樂。那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我們略略的不阿們,因為我們當中富足的人還不少。最好是卑微的升高,富足的繼續被升高,我們就都喜樂了啊!如果你是這樣看,我覺得這段聖經,你沒有看完全。最起碼,沒有完全看懂。

卑微的升高,富足的降卑

我先說完全錯誤的看法:就是那種報復的心理,就是尼采說的。我覺得他批評基督徒批評得對,就是一種自卑感—我們自己很爛,就希望上帝有一天把這些棒的給他打倒,讓我們這些爛的起來;我們實在是不美麗,所以我們就很喜歡聽到美貌是虛浮的;我們實在沒有學問,所以我們就很希望聽到那種知識是自高自大的話;我們實在沒有錢,所以我們一天到晚就講錢財是萬惡之根,這一類的話。所以,我們自己有自卑感。基督徒不可以有自卑感,不要因為自己很差,我們就一天到晚對美善的嫉妒。

尼采說:「基督徒就是嫉妒美善、能力的那一群人。」我覺得他的批評很多時候是對的。就是,我們並不是真的體會到上帝的美善,領受了上帝的美善,以至於我們輕看這個世界,而是我們真的是世界上的美善我們沒有,我們就說:「主啊!祢甚麼時候罰他們一下。」這種嫉妒心理要不得。我們絕對不是我們沒有,我們是貧窮,我們是卑微,但我們是在上帝的豐盛裡看到卑微,不管我們在這世界上有錢、沒有錢。

所以,重點啊,現在的『神學』常是『人學』,很多神學家從『人間』來看事情,不是用『神』來看事情。從『神』來看事情,神是豐富的,所以,萬物在祂面前如同無有,智慧在祂面前如同愚拙,富裕在祂面前如同貧窮。所謂卑微的弟兄升高,就是人也在祂恩典中看到了,我們謙卑,謙卑下來了,我們知道自己貧窮。不管你是台大教授,或考聯考三年沒考上的人,不管你是IQ150的,或IQ只有50的,我們都共同在上帝的恩典,不在人的標準下,看到自己的沒有、貧窮,然後看到上帝願意把這豐富給那承認自己沒有的。因為,我們本來就沒有,那這樣我們就高升。所以,『卑微的弟兄升高』,我們的重點不在『卑微的弟兄升高』;我們的重點在『看到上帝的作為』。

因為我們從這次序來看,包括從耶穌的次序來看,『在前的要在後,在後的要在前』的話,『卑微的弟兄升高』,下面的一件事就是『這個升高了的弟兄,有一天也要降卑』;同樣的『這降卑了的弟兄,有一天也要升高』。我們從來就不是在靜態的,或一次就完了。我們希望所有的基督徒在被升高了之後,能夠更加的謙卑。

各位!你以後不要用那種賭博的心理,「如果我不謙卑,上帝會把我從總經理的地位貶下來喔;如果我謙卑的話,上帝會把我升成董事長。所以,我就更謙卑。」各位!這都不是真的謙卑,這還是在看自己的利益。不是人學,是神學,你看到的是上帝,你看到的是上帝的豐富,也就是看到上帝的帶領多美好。所以,上帝要把我升成董事長,感謝主!上帝要把我從總經理降到工友,也感謝主!上帝的作為是美好的。

只是,在這世間,神常常是升高卑微的,包括以色列人的被揀選,寡國小民;包括掃羅(保羅)的被揀選,原來是抵擋耶穌的。原來是抵擋上帝的,原來是不認識上帝的、渺小的,上帝都可以揀選的。那就求主讓那些被揀選的,因著揀選而高升的人,更加在揀選中謙卑。不是為了要高升,而是為了讓上帝的旨意更加彰顯,就應該喜樂,因為上帝的旨意顯出來了。

我們不是憤世嫉俗,「喔…無產階級翻身囉,有錢階級被打倒了。」這喜樂,是卑鄙的心理。富足的降卑也是一樣,不是我們因為這個弟兄原來是有錢的人,我們看不起有錢的人,現在降卑了,我們就有那酸溜溜的心理,「哈哈哈…真好!真好!」不是,而是我們感謝主,不管他在那一方面富足,包括在錢財、在美貌、在身體健康,甚至在屬靈的事上富足。然後有一天他降卑了,神沒有使用了。我們可以很高興的看一件事,原來神不輕看人,不偏待人。不是因為這個人怎麼樣,就是神要使用、神不要使用。

我們學習著順服上帝就是最美好。我們也不一定要去找「這個卑微的弟兄升高,這個富足的弟兄降卑的人」的理由。可以找得到,自省是很好的。因為他驕傲,他降低了;因為他謙卑,他升高了;因為他肯努力學習,所以神升高他了;因為他自大、懶惰,所以神降卑了。我們找這些人的理由也是對的,但到最後我們還是要想到,『上帝就是要人知道一件事—世間沒有恆常不變的福氣和羞辱,神要給誰就給誰』。神因著怎麼樣來給,有祂全能的旨意,我們人當然也盡我們的人事;我們盡人事,當然也知道這是神的恩典。但是,總之重點不在我們『嫉妒的心』,也不在我們『憤憤不平的心』;重點是我們看到,『原來全能的上帝,祂也能給卑微的小子這麼大的榮耀。原來這麼有能力的人,他的能力不是他自己的,神可以把它拿走』。我覺得這些都該是正面的。

新約常常引用以賽亞書講的:「人的榮美,都像草上的花。草會枯乾,花會凋零,唯有神的道是永遠長存的。」只有神是不改變的,只有神的旨意是我們要永遠順服的。富足的降卑,也是一樣,因為他要過去。並不是我們看不起這富足的弟兄,因為照這話講,卑微的弟兄後來不也是富足的弟兄嗎?不是看不起他,我們也不是看不起這些富足。而是我們人有一個缺點,我們對世上的榮華富貴,實在太霸佔我們的心了。我們可不可以把它看得很輕呢?或者是把這一切都看得很喜樂?都要以為大喜樂。

當神有個翻天覆地的改變,神讓乞丐變成王子,王子變成乞丐了,醜小鴨變成天鵝,天鵝變成醜小鴨,第一個,你千萬不要又是『人學』,「喔…世事無常啊!那也不要去讀書了,不要去念神學了,也不要念台大了,也不要想拼了,也不要想…因為虛空的虛空嘛!」這就還是『人學』。不管你看到人間的富貴,然後要去追逐,或看到人間的沒有,不要去追逐,這都還是『人學』。你要定睛在主的身上,使主給你的生命在人間的浮沉當中,包括苦難中,你有一個正面的因信靠上帝而有的喜樂,和智慧,和愛。成全了,還能夠幫助其他的人。

這世界上的人就是一直在追這些會變的,就很累。基督徒應該是拿得起、放得下,可以升,也可以降。如同腓利比書說的,我得了祕訣,我可以處豐富,可以處卑賤。不是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我不吃葡萄可以,我吃了很甜的葡萄,我也可以不吃它。因為,我仰望「葡萄酸、葡萄甜」後面的『上帝』。

「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衰殘」。人間不管是甚麼都會衰殘,包括神所使用的,人間都會過去。信友堂會興會衰,長老會會興會衰,浸信會會興會衰,靈糧堂會興會衰;神的國,神無形的教會會一直進行,而且愈來愈光明。然而,我們在這永遠光明的一部分,我們很感謝主。我們是行在光明中的人,我們的肉體也會有一天天衰殘,但是上帝在我們身上的作為,如果我們憑著信心,會記念到永遠。

所以雅各講的是一貫的,苦難中我們得到這樣的『智慧』,苦難中我們得到這樣的『忍耐』,苦難中我們得到這樣的『對上帝更大的信心』。而且有那個智慧可以處苦難,在苦難中可以喜樂,在苦難中求主給我一個平靜安穩的心。這個是我們在這裡可以學的。

憑著信心求

『憑信心』,甚麼叫做『憑著信心求,一點也不疑惑』呢?我剛剛講了,我們希望講『神學』,而不是講『人學』。也就是我們講『神』的那一面,『憑信心』是對上帝的依靠。但是一個非常小的扭曲喔…非常小轉一個彎,我認為可以產生非常大的錯誤。而這個錯誤,好像有聖經的根據。我說的正確的信心,就是完全的信靠上帝,信靠上帝的話。而稍稍的扭曲一下呢?扭曲得大就是自信,那我們知道那是錯誤的。

當我們基督徒講信心,絕不是這世界心理學講的,「對自己有自信,對自己有把握」。甚麼『卡內基訓練』…你要說自己很棒,那都是魔鬼製造的,那都是錯誤的。你信靠上帝的相反就是信靠自己,那是不對的。這我們知道,起碼信友堂的弟兄姐妹都知道。但是我們還是會有一點小小的扭曲,而這扭曲真的好像有聖經的根據。像這裡的文字好像就是,這個『憑著信心求』,要非常堅定。這個堅定,我剛剛說是「對上帝堅定」,好像也有一點就是「那個堅定是我堅定我一定會得到那個東西」。

這有天淵之別!我對上帝有信心,我現在要考聯考,我希望考上台大。最壞的人文主義、人本主義,「我知道我自己成績好、頭腦棒,我臨危不亂,我一定能考上台大」,這不是聖經所講的信心,這我們知道,應該可以避免。但我們會不會有一個,「我要考大學了,主啊!祢把最好的給我,給我最好的就是台大,我相信祢會給我台大,所以我一定能考上台大」。這我覺得只是小小的一轉,但這個轉對不對呢?雅各書這樣看起來好像是,它不是在講台大嘛!它似乎在講智慧嘛!你完全不疑惑,「主!祢給我智慧,我就能得到智慧;祢給我台大,我就能得到台大;祢給我賓士轎車,我就能得到賓士轎車」。這個我覺得是很普遍的,這個在我認為是一個錯誤,但是很普遍,通常就是成功神學,我們會說這是錯誤。

靈恩派的趙鏞基也常常會有這樣的錯誤。可是這有沒有聖經的根據?好像有一點是這樣,可以這樣解釋嗎?另外還有一個地方就更肯定這種成功神學,我們看馬可福音11:23-2423節「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他若心裡不疑惑,只信…」注意!這是我剛剛講得:信的是那內容,而不是上帝。「只信祂所說的必成就,就必給他成就了。」你相信山會丟在海裡,神一定幫你把山丟到海裡。如果這還不清楚的話,24節就更清楚啦,「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你相信你能得著,這是得到的,就一定能得到。

我自己說我們看任何事情我根據信心,雖然我是比較加爾文宗的,我覺得加爾文宗的可以解釋Arminianism的那些經文,Arminianism不能解釋加爾文的經文。但是我還是說加爾文會錯,路德會錯,我也會錯。我們還是根據聖經來看,而聖經哪怕只有一處講這樣的話,我們還是得考慮這個。「你如果不疑惑,只信這是得著的」,這『得著』的意思,應該是「上帝會給你的」,或者說「就是可以得著的」,那就可以得著。那我剛剛講得,就可以通通被推翻了。

「我信台大是可以得著的,台大就可以給我。」這有兩個問題,第一個,現實生活中不是這樣的有信心。我們常常笑那些卡內基,你每天對著鏡子說:「我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這誰相信啊?這只是一個虛假的自信。人家笑:「好醜!」人家講一句話,你講了一萬遍,還是通通崩潰了。「我一定能夠考上台大。」放榜的時候,你講這話講一萬句,「怦!」還是沒有,還是崩潰了。這種虛假的自信造成的害處,是心理學家不願意承認,但是我們生活中隨時都知道的。

可是,有信心,那怎麼辦?信心好像是「你要得到的東西,你信一定會得到的,就會得到」。怎麼解釋呢?我自己的解釋,可能跟我剛剛提出的反駁相反,我覺得這個經文可以解釋成,而且合理的解釋成,「更是一種對上帝的信靠,而不是一種自信」。怎麼講?只信祂所說的就必成就,這個信要從22節來看,「耶穌回答說:『你們當信服。』」你要信服神啊!也就是說你仍然要在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信靠上帝的話,上帝的應許,上帝的帶領。或者把上帝的話,上帝的應許,上帝的帶領,總括一句話,就是信靠上帝。

我為什麼要故意把它講得抽象一點呢?因為就算說我信靠上帝的應許,信靠上帝的帶領,信靠上帝的話。你信很好,可是你的信可能還是會對上帝的話和應許,有一個錯誤的理解。以色列人非常相信上帝會給他們一個彌賽亞,這個他們非常相信,可是彌賽亞是甚麼樣的彌賽亞,他們理解錯誤。以至於神真的很信實的給他們彌賽亞,他們卻沒有辦法接受。就是說,他們就算是神很具體的說:「我會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那個道路和江河,仍然可能不是我們所想的那一條路,那一條河。

神跟亞伯拉罕說:「萬國會因你的兒女蒙福。」這個神講過好多次,「亞伯拉罕的兒子怎麼樣、怎麼樣…」而亞伯拉罕對這個兒子的理解,到死都不完全。剛開始神給他後裔的祝福,他是把他想在以實瑪利的身上,後來不是,在創世記21章吧,神說了一句話:「唯獨以撒生的,才算你的後裔。」可能亞伯拉罕照理性來瞭解,以實瑪利算,但以撒生的才算。那麼當亞伯拉罕實在也看到上帝話的實現了,亞伯拉罕的年歲,應該有看到雙胞胎的生下來,這我們不去詳細算,也就是,他有看到他孫子的降生。

那麼「以撒生的,才算你的後裔」,我想亞伯拉罕完全不知道在這對雙胞胎裡面,神揀選的是雅各。亞伯拉罕更不會知道雅各裡面的一個後裔,就是耶穌,才是祂對以色列人和整個世界的拯救。這亞伯拉罕不知道沒有關係啊!他對上帝的話…我們說得不好聽,是含糊;說得好聽一點,有一個比較概括的瞭解就夠了。所以耶穌講過一句話:「你們的祖先亞伯拉罕歡歡喜喜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亞伯拉罕哪知道耶穌的日子?但是他相信上帝的話,就有一點概括性的、含糊的知道,那就夠了。

因此我即使上帝有個很準確的應許,就是「不是很抽象的說你要信我上帝,你要信我耶和華,你要信我會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即使有一個很確實的應許,祂實現應許的方式,仍然跟我們的理解有差別。因此祂絕對不會背乎祂自己,祂講的一定是真實的。但是,你的理解可能會有錯誤;或者,最起碼是不完全的。

我想主耶穌的第一次來,主耶穌的第二次來,起碼祂的第一次來彰顯了很多。以色列人天天都在看聖經,可是祂來了,跟他們想的不一樣,以至於認識錯誤。主耶穌第二次來也是會有這樣的情形。

最近非常流行末日一大堆的書喔!英文、中文都翻很多,我看一看,我實在覺得沒有什麼好,沒有違反聖經,但聖經的精意,完全沒有抓住。至少對敵基督的描述太差勁了。敵基督絕對不會是那麼簡單的一個人物,不過我不要去講那些事情。我們對上帝即使比較具體的智慧也好,山丟在海裡也好,那個理解不一定是違反字面的,就是我們的理解一定跟字面有一點出入。

我認為這裡講的,基本上仍然是22節「你要信服神」。然後信服神,只有在極少數的情形下,不多的情形下,我覺得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所講的『信心的恩賜』,神很確實的告訴他,你會怎麼樣…。譬如說,慕勒,神真的很確實讓他知道,他會辦孤兒院。然後他也真的知道神就會給他辦這孤兒院。後來很多人學他,包括宣教士說,很清楚知道神帶他去那裡?這都是事後諸葛亮。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很清楚神帶領我到這裡,然後過了三年,很清楚神帶領我離開。對啦!當初也沒有講三年對吧,我也不能說你說錯了。

「在生活中神很清楚給你這個,給你那個」這句話,我勸你少講。你如果覺得你可以多講,我不敢說。我覺得只有很少數的人,這是一種恩賜,神很清楚讓他知道他會碰到甚麼,或要做甚麼事情,或要得到甚麼。所以,趙鏞基牧師我也很尊敬他!靈恩派我承認他們都有很多的優點,說你要很清楚的說:「神啊!你要給我一輛腳踏車…十段變速…。」你說:「神啊!給我一輛交通工具。」祂不知道你要甚麼東西?所以不知道給你甚麼?我覺得這實在是說法太幼稚了。腳踏車你講得那麼詳細,我不相信上帝就真的deliver這個東西。我覺得不是!

我覺得這樣來講信心就是『信是得著的』,是『我要一個東西,神就一定會給我』就解反了。我覺得『信是得著的』,更要解釋成『我要非常確定神會給我這個』。在多數情形之下,我們不能有這個確定。你有這個確定,我覺得往往不是那個信心,而是wish for thinking一廂情願。因為我不覺得神在這種情形下常常啟示人很具體的說:你一定會怎麼樣、怎麼樣。

我們都非常原則性的知道,神一定非常愛我們,這我都知道。我不是故意給神找台階下,我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神在每一件事上的帶領都非常好。神說會給你這個、那個,覺得這是wish for thinking一廂情願的想法,而不是對上帝的信靠和順服。所以,是不是你們禱告無論是甚麼東西,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聖經上講的話,我完全同意。是你以為信是要得著的,其實是你的wish for thinking,並不真的是上帝這樣對你講,是你一廂情願,想得很強烈的要這樣子。

23節「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他若心裡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就必成就。」問題他並不是信所說的,他只是有一廂情願的wish for thinking想法,而不是他真的得到上帝啟示說:「這山在你的呼喊之下,會丟在海裡。」他如果聽到了,很可能是在精神失常的情形下。我覺得這樣解釋跟整個聖經是一致的,跟我們平常生活中碰到的也是一致。我覺得我們不要去求這種很特別的事情,我們要求的信心是22節「你們當信服神的」那個『信服』。

好在這個中間,我說不是沒有啊!我覺得像雅各講的情形,也許像慕勒辦孤兒院,也真的有一樣的情形。但是在人間再怎麼樣的確定,也都有含糊的地方,那個含糊我覺得是件好事。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也講,我們現在是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你不會那麼清楚的。你總是清楚一件事,神在任何事上都是愛你的。但他怎樣來愛,怎樣來帶領?你就有一個概括性的信心吧!

 

12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

忍受試探

「忍受試探」跟前面「落在百般的試煉中」,我想是一樣的意思。在試煉中要喜樂,在試探中要覺得,要承認自己是一個有福的人。這個我們剛才已經提過。明明是一件痛苦,或者從人來看是一件倒楣的事,不管是精神上的,肉體上,痛苦倒楣不可解的事,我們怎麼可能喜樂,我們怎麼可能覺得有福呢?這件事明明就可以看得到而沒有任何好的結果,結果我們說我們仰望上帝。因為全能的上帝帶領的計畫都不會出問題,都不會錯,也都對我好的。因此在這件事之後,一定會產生好的結果。這件事之後對我能產生好的結果,也可能可以對其他人產生好的結果。

在第3節產生好的結果,就是產生『忍耐』,和第4節的忍耐後面的『成全完備』,第12節講到的就是在我們試探中,願意忍受的結果就是產生『生命的冠冕』。

生命的冠冕

主應許給我們生命的冠冕,但這生命的冠冕在打造融化的過程中,都是在你的頭上做得的,「痛死了!」我的意思就是說「生命的冠冕給你,是經過忍受的」。要把metaphor這形容的方式想清楚,我是覺得你每在受苦中繼續信靠上帝,你頭上的生命的冠冕就更成形一點。而不是你好像從獅子坑出來了,喔…給你一個冠冕!這觀念也有,我們最後見主的時候,給我們一個冠冕。

聖經有好多『得勝的冠冕』、『生命的冠冕』、『榮耀的冠冕』,『冠冕』的意思是一個『榮耀』,這是一個看得見的榮耀。我認為生命的冠冕不只是我們在天上得到的永恆的生命,而是我們在地面上就可以經驗到的—屬神的、榮耀的生命的發揮出來。也就是說,當我們憑著信心相信上帝帶領不會出錯,以至於在人事的艱難當中,我們憑著信心忍受而且有喜樂,而且能夠成全人,造就別人的時候,我們生活裡面有一個人家看得到的東西,是一個非常炫耀的東西,非常炫目的東西,非常光耀的東西,就是我們有一個愛心的行為。

生命的冠冕我再一次說,就是愛心的行為,就是人家看得到的。生命最美善的就是愛,當然在我們這一生越來越多愛心的行為上,我們可以最後集成一個生命的冠冕,可是我不會說現在就沒有。他的生命很美好,我們現在也就是這樣說,這人真是溫良恭儉讓,這個柔和,這個人體貼,這個人有智慧,這我想都在磨練中產生上帝給我們榮耀的冠冕。主應許給我們,那就請你注意「主給我們的是生命的冠冕」,但也請你注意「主應許給你的生命冠冕是要經過試煉的」。所以得到冠冕的時候高興,不如在被試煉的時候就喜樂了。因為你知道馬上以後就有好東西了,這讓您有盼望,這是主應許給愛祂的人。愛祂的人就能在生試煉的時候,受試探的時候,無可言喻的責備,受冤枉倒楣的時候,說:「主,我感謝你。因為這是祢給我的,因為這是祢為我好,給我的。」

我剛剛講那麼多,我也要趕快再加上一點。各位,我們受苦,我自己認為我們當中包括我在內,90%受苦是犯罪在受苦,不用說:「對呀,康牧師今天講的字字都是在安慰我,因為我天天都在行善受苦。」沒有那麼好的,我們很多時候是犯罪在受苦,很多時候是自己做錯了,很多時候是自己幼稚。那這句話豈不是又顯出我們平常在生活中的錯誤嗎?

『苦難』,我們豈不是常常以為、覺得「這是神不愛我們」的徵兆。甚至我們豈不常說:「因為你不愛主,所以神讓你受到這麼多苦難。」或說:「神不愛你,所以神讓你受到這麼多的苦難。」不信主的人,幼稚的人,膚淺的基督徒都會說「我受到苦難,受到試煉,不是神不愛我,就是我不愛神,所以受處罰了。」而雅各說:「這是愛神的人會有的東西。」當然如果你反應夠快的話,那你會說我不要愛神了,因為愛神會受苦的。但是如果你反應夠深的話,那我要多多受苦,我很愛神,我很希望得到那個冠冕,我很希望我的生命更美好。

「祢既愛我…」不,「我既愛祢,祢就讓我受苦。」真正奇怪的事,對不對?從「神愛我們」和「我們愛神」來講,都不應該受苦的。但他是說『愛神的人是要受苦的』。

13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人。14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15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

美善從神而來

再一次,我在這裡看到,雅各書羅馬書、聖經每一卷書都是聖靈所默示的。一方面都滿有神的恩惠慈愛,一方面也把人的特質都表現出來。我們通常一講到保羅的書信,特別是羅馬書,就講到上帝全能、預定一切,如果講到雅各書,比較Arminianism的就是人的責任。可是在這裡,你一樣看到上帝的權能,所有的美善是從上帝那裡來。美善不是從人來的,美善從上帝那裡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包括我們的得救,包括我們的得勝,包括我們的智慧、聰明,包括我們的信主,這不都是美善嗎?都是從眾光之父那裡來的。所以,雅各雖然非常強調人的責任和人的自由,也非常強調一切都是從神那一邊來的。

仍然跟前面連在一起,你在生活中有信心,任何的苦難在你身上會變成美善的恩賜,和全備的賞賜。所有的智慧在那有信心的人,敬畏上帝智慧的人,這些所有的苦和不幸的事,會在他身上變成美善的恩賜和全備的賞賜,會有生命的冠冕,會有智慧,會有忍耐,會有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這幾個詞我覺得都是一樣的意思。

雅各在聖靈的感動下,很智慧的用不同的層面來講這個真理:美善是從哪裡來?是從上帝那裡來,是上帝給我們的。可是我們從一個角度來講,所有的美善不是上帝直接給我們的,是透過一個轉換。所謂不是直接給我們的,我這樣講不知道有沒有危險,我有兩個例子:我們常常說上帝給我們的恩賜,或聖靈給我們的恩賜,是在一次特別的經歷之後產生的。我沒有愛心,去給一個屬靈的人為我按手禱告,我被擊打了,有股暖流進入我裡面。擊打以後起來,發現怎麼對每個人都有愛心了;我們沒有耐心,變得很有耐心了;我沒有智慧,以前記什麼都記不起來,按手禱告以後,怎麼搞得,過目不忘了。我覺得我們常常會有這種想法,我不否認這種想法,因為聖經上很多經文是可以這樣解釋。我覺得有些弟兄姐妹真的有這樣的經驗,我不否認這樣的想法,可是我覺得比較多的時候(這多我不知道多到百分之多少,最少是七十以上),我覺得較多的時候,神給我們的恩賜和帶領是藉著環境、藉著一段時間這樣產生的。

譬如說:我們求神給我們愛,很明顯的愛是恆久忍耐,這忍耐中是患難中的忍耐,可能神給我們的愛不是藉著按手,一個暖流進來,而是有一個艱難的環境,經過20年的磨練產生愛了。20年的磨練以後產生的愛,和20秒的按手以後產生的愛,我們當然喜歡10秒鐘的。所以我們常常求的是一種懶人求法,就是不要經過艱難。我想也可以啦!因為起碼我是很懶的。我從聖經來看,從基督徒身上來看,覺得神常常是藉著生活中的時間磨練來的,可能有的時候很快,很快的時候往往艱難比較大一點。

那另外一個例子就是賜給我們的飲食:「天上」的「嗎哪」也是上帝賜給我們的飲食,等一下你去「壽亭」吃個「餃子」,也是上帝賜給你的飲食。不過「嗎哪」好像是非常迅速的從「天上」直接降下來,可能是幾分鐘、幾秒鐘,最多12小時的事情;可是你那「壽亭」的「餃子」,最快也是3個月之內的事情。麵粉我想最快最快3個月之前還是小麥,可能經過很長的時間經過磨,經過運送,經過…等等等等,最後是你口中的「餃子」。然後就「錢」來講,可能也是你一個月前賺來的錢。可是你口裡的「餃子」和以色列人口中的「嗎哪」,都是百分之百不折不扣上帝賜給你的。經過很多的程序,和上帝很直接的,都是上帝的恩典。我是覺得我們太多想到的是『嗎哪式的』;而沒有想到說多數的時候神賜我們的飲食,絕對超過70%99.999%是『間接的』。不要因為是間接的,我們就覺得不是上帝的恩典。

上帝給我們的一切的美善,是藉著很多生活中的艱難和試驗。神給我們的,在13節到15節講的是一個負面的東西,和我剛剛講的有關係,「上帝給我們的艱難,不管是舒服的引誘或艱難的試驗,都同樣可以變成一個試探」。就像以色列在曠野40年,可以把迦勒鍛鍊到一個85歲的時候,仍有堅定的信心可以攻打別人;可以把以色列人所有的雄心壯志都磨掉,所有對上帝的信靠都磨掉而抱怨。那個40年就變成一個試探,那個試探當中,以色列人當然可以抱怨上帝說:「我今天會這樣,都是因為上帝不公平,所以我變成一個很苦毒的人,因為環境苦毒。」或「我今天變成一個放肆的人,是因為上帝讓我在生活中,常常碰到很多色情的事。」

在這裡雅各就警告你了,「你碰到任何事,包括最後產生壞的結果,你不要抱怨上帝。」「上帝原來試你的目的是要你產生美善、忍耐、成全完備、毫無缺欠、有智慧、有生命的冠冕、有各樣的賞賜、全備的賞賜、和美善的恩賜。」在你身上產生這麼多罪惡和死亡,是因為你沒有信心,你讓私慾控制了你,不管是女色的引誘、錢財的引誘。

生活中的艱難使你更多的苦毒、抱怨、緊張,是我們的錯。我們產生這些錯誤的結果,不要抱怨上帝。對!是上帝給你這樣的環境,但這樣的環境可以產生最美好的結果,也可以產生最惡劣的結果。我覺得曠野可以產生好的,也可以產生壞的;迦南流奶與蜜之地可以產生好的,也可以產生壞的;你在台灣裡產生好的,可以產生壞的;你在信友堂可以產生好的,也可以產生壞的;你上這堂課也可以好的,壞的。兩個條件:第一個,上帝給的是好的,所有上帝給的都是好的;第二個,你有信心,那好的就是好的。

私慾

我們繼續要談試探和犯罪:「人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私慾那個字不一定是個壞字。「私慾…懷胎,生出罪,最後生出死」。但私慾本來不一定是壞的意思,在原文裡面私慾這個字是強烈的一種願望,譬如說有很多是好的意思,當然也有很多是壞的意思。好的意思像腓立比書1:23,「我『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情願』那個字就是這裡的私慾;帖撒羅尼迦前書2:17,「我很『願意』見你們的面…」『願意』那個字也是這裡的私慾;路加福音15:16,「小兒子『恨不得』拿豬吃的豆莢充饑…」『恨不得』也是這裡的私慾,非常強烈的須要;希伯來書6:11,「我『願』你們各人都顯出這樣的殷勤…」,那個『願』也是這裡的私慾,一種強烈的願望或慾望。

我們人餓了想吃,渴了想喝,睏了想睡,這個不是罪惡,飲食男女都不是罪惡。基督教一定不要與其他的禁慾主義畫等號,我們的確會說性、吃這些東西會引誘我們;名利、財富都會引誘我們。可是想發財的願望、性的願望,與餓了想吃、渴了想喝都不是罪惡,上帝造我們是這個樣子的。

罪的產生

我們到底在甚麼地方產生了罪喔?「罪是在心,而不在肉」。我們常講肉慾、性器官、女性的肉體、舌頭,是罪惡的根源?各位!不是的!那個只是表面的看法,「罪惡不在肉,在心」。從心裡腐化了,從心裡有那原罪。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說法,「罪不在物,罪在靈」,罪並不是在一個物件上面,某一個物件上面;罪在心靈裡面。性、吃、喝、學問這些都是非常好,但是這些好的東西,如果我們對他們的慾望太強烈、太長、太久,就會產生罪。

我不知道甚麼叫「長」,我也不知道甚麼叫「久」,我想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驗,西方有這句話:「你不能禁止鳥在你頭上飛過去,但是你可以禁止牠在你頭上建一個窩。」那個鳥飛過去,你根本沒辦法;那鳥可以在你頭上做窩的話,那你最少讓牠在你頭上工作了幾時個鐘頭了。你隨時可以趕走牠,你怎麼可以怪鳥在你頭上作窩?

同樣一個慾念,一個私慾,正當或不正當的,當它在我們心裡,你讓它停留得太久…想要得博士學位,想到取代其他一切的東西;不僅久,而且慢慢控制、擴大你心中其他所有的想法,「還要升等啊!」有的是「要得到美國的綠卡!」或「得到某一個女孩子的芳心!」這些都容易產生罪!這私慾懷胎在舊約詩篇7:14試看惡人因奸惡而劬勞,所懷的是毒害,所生的是虛假。

因為我們的心是壞的,我們的心靈是壞的,所以甚至最屬靈的東西,也可以讓私慾產生罪,譬如說:我們在看羅馬書第七章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乘著機會,藉著誡命,諸般的貪慾在我裡面發動。沒有律法,罪是死的。律法一來,罪又活了」。這個是罪吊詭的一件事,很多人在看羅馬書的時候,不能了解「最聖潔、屬靈、善良的律法會叫我們犯罪」。不是律法壞,如同性、吃、財物、名、學問,都不壞,但不要讓上帝的愛被這些東西取代了。上帝在我們身上的生命,被屬肉體的任何東西取代,就會產生罪。

再說,私慾從甚麼時候從量變,到質變,到變成罪惡,這個我們須要在聖靈光照中,常常反省,被提醒,有的時候甚至只有一剎那,可能大衛看到拔示巴就是那一霎那,那一霎那的時間可能就夠他,像很多人可能是很久時間的罪惡了。在以弗所書2:3,「我們不要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心中所喜好的去行。」同樣的私慾、喜好、放縱、隨著,都可以從一個沒有傷害的,慢慢慢慢變成有害的。

流行的文化和講法是你要作甚麼,就作甚麼;現在心理學也是鼓勵你就這樣,人就是要多給自己一點空間。我在教會常常聽到這一類的話,真是魔鬼之道,我們不要聽!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心中所喜好的去行,這就是走向死亡。

『私慾』如何不變成『罪』?

我們都有慾望,那慾望慢慢成長,成長到了罪,然後罪再不斷的犯罪,犯罪到產生死。怎麼辦呢?對付罪這個事,不管是在講『倫理』,在講『神學』,講『基督徒生活』,我們是都會碰到的。嗯!我簡單講一下。雖然這不是這裡主要要講得,但我還是要再提一下。一個沒有信主的人,聖靈還沒有重生的人,我不認為有任何辦法叫他勝過罪惡。不可能的,最多我們能夠作到的,就是在外表的行動上用威迫、利誘約束他。這些不信上帝的人,藉這威迫、利誘,包括律法的制裁,讓他不犯罪。這是對不信主的人的作法,這也是上帝設立政府、強制的警察的東西的理由。

我不是在談這個,而是我們基督徒要怎麼叫我們的生活聖潔、不犯罪。我是針對雅各書一14-16這裡講的。我覺得第一件事情,不是靠自己,靠自己我們是沒有辦法的。我們不犯罪,第一個『要立一個志向』,當然我們也都知道「立志行善由得我,行不出來由不得我」,我們再說「不是由我們自己,總是依靠上帝」。立志,羅馬書6:12,「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私慾,我再說,本身並不一定是壞的,甚至是好的,可是你順從他,甚至讓它在你心裡面懷胎久了,那就糟糕,你不要容許這樣的事情。

羅馬書6:12是講一個因信稱義,信靠上帝的人應有的能力。我常常覺得奇怪,人不承認自己有罪,人要彰顯自己美善的時候,不承認自己有罪。可是要給自己找犯罪藉口的時候,包括很多基督徒會說:「我沒辦法,我很軟弱。」我們跟魔鬼一樣,上帝的話是很寶貴,也可以把它拿來用,給自己方便,「啊!我很軟弱,我沒有辦法。」我講道有提過,我們不要再拿這個作藉口,是軟弱,都知道,但主是剛強的,主給我們的力量、主給我們的能力。主帶我們進到的艱難、試探,不會過於祂所給我們的恩典的。立志「不要容許罪在我們必死的身上作王」,這是第一個。

其實這三個都有一點類似。第二個是加拉太書5:16,我們不要容罪在我們身上生根結果,就是『順著聖靈』,加拉太書五16,「我們如果順著聖靈(或原文是「行在靈的裡面」),就不放縱肉體的私慾了。」這句話要怎麼應用?「行在靈的裡面」,很多解經家說「這靈就是人的靈」,或者就是「你不要被你自己的肉體慾望來控制」。這也是從奧古斯丁以來的神學家常講的,犯罪就是讓那低級的控制高級的;那聖潔就是讓高級的控制低級的,就是讓上帝的旨意控制我們的旨意,讓我們的旨意控制我們的理智,讓我們的理智控制我們的肉體,這就很對了。從上帝下來,就很對了。低級,倒過來就是,即使是本身不是惡,但是讓我們的吃,讓我們的性控制了我們的理智,讓我們的理智控制了我們的意志,讓我們的意志否定了上帝的意志,就糟糕了。

順著靈,我們能不能在買衣服,在過簡樸的生活也好,或任何事上,我們能夠順著靈,我覺得這有一點奧妙。順著靈,好像不容易講得很清楚,保羅也沒有講得很清楚,他就是說『行在靈裡面』,而我們常是『行在肉體裡面』。我之所以這樣講,我覺得起碼我有這樣的苦,即使到今天我還有這樣的苦,我想過聖潔的生活,但是常常是沒有辦法。所以在這事上,我覺得從小到大,常常掙扎很久。即使是信靠上帝了,還是有很多掙扎。並不是每個弟兄姐妹都有這麼大的困難,但我有。所以,在這裡我特別根據雅各書講。

第三個,我們怎麼過聖潔的生活,不讓罪惡在我們身上懷胎呢?我覺得就是『要受苦』啦!這不是我捏造出來的,我們會再看到,彼得前書4:1-2「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你們存這樣的心(可以了解為:存這樣的心志),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

對我來講,這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我真的很怕在我生活中,怎麼這麼容易從我的情慾?我真的覺得為什麼在我們生活中,要從上帝的旨意是這樣難?我們知道我們都是罪人,我們在其他地方常常看到要靠著聖靈,靠著信心,靠著主的恩典,這都是對的。但在雅各書裡和一般書信裡,在這些經歷聖靈,經歷恩典,領受聖靈,領受恩典以後,要過的生活裡面,一定要有受苦的部分,受苦當然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禁慾主義,讓我們生活聖潔。

以賽亞書6:9-10,「夜間,我心中羨慕祢;我裡面的靈切切尋求祢。因為祢在世上行審判的時候,地上的居民就學習公義。以恩惠待惡人,他仍不學習公義;在正直的地上,他必行事不義,也不注意耶和華的威嚴。」16「耶和華啊,他們在急難中尋求祢;祢的懲罰臨到他們身上,他們就傾心吐膽禱告祢。」這有意思,特別是「以恩惠待惡人,他仍不學習公義」。我們真的沒有那麼高貴,我們在很平順的環境中,不太容易過一個聖潔、不犯罪惡的生活。神需要給一些管教,我們就會去尋求上帝。許多聖徒說過這樣的話:「天堂的福樂不能吸引我,主啊!求祢叫地獄的火讓我害怕,不致犯罪。」我們需要一些『神加給我們的苦』,叫我們更聖潔。

不要把這想成禁慾主義、苦修主義,一忘記上帝的恩典和拯救作基礎,就變成很可怕的禁慾主義,這非常錯誤,抵擋上帝是不對的。我們記得上帝的恩典就不要忘記我們的生活需要神來對付我們。甚至我們以這個行善、受苦做兵器的話,就像彼得前書第四章的話,我們生活更聖潔。我們需要求主幫助我們,願意受苦。

第一個辦法『立志』,第二個是『順著聖靈』,第三個是『受苦』,第四個是『逃』。其實,這幾個我覺得都是相關的。提摩太後書2:22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這個我覺得已經回想到,原音重現是在創世記4:7上帝對該隱的警告:「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這『戀慕』是聖經第二次出現,第一次是「女人要戀慕男人」。罪戀慕人,就像一個漂亮的女人戀慕男人一樣,意思是我們很難擺脫這種。一個漂亮的女人喜歡你,我們是很難擺脫的,就像罪惡我們很難擺脫,所以保羅說:「我們要擺脫少年人的私慾。」

逃避的辦法,我平常跟青少年講的時候,就是說你須要有一點愉快的,但是很正當的,很耗體力的娛樂。當然我想讀經、禱告是最好,但這對一般人來講,並不是愉快的。譬如說:打籃球、游泳、打保齡球,反正就是「小人閒居而不善」,不要讓自己閒著。尤其青少年,要知道各方面的引誘對我們來講是很強烈的,保羅說要逃避,我們也想到約瑟逃避波提乏的妻子。

在彼得前書2:11「要禁誡肉體的私慾」,這都顯示出:一個重生得救的人須要靠著聖靈的能力作這種爭戰,不要以為「聖潔的生活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天上掉下來的沒錯,是神白白給我們的。但天上掉下來,我們要能夠結出果子來,的確是經過很多的操練。

16我親愛的弟兄們,不要看錯了。17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好東西從神而來

所有美善的東西都是從上帝那裡來的,結論是「你不要在上帝以外找任何的好東西」。你要敬畏祂,憑信心求告祂,就能得到上帝要給你的好東西。如果你要得智慧,1:5「智慧從上帝那裡來的」。到其他地方找智慧,找如何增加IQ,那是緣木求魚。我不否認,事實上你多吃一點魚、一些蛋白質的東西,可以增進你腦細胞的發達,但這不是聖經講的智慧。就算你吃這些,還是依靠上帝,你要得智慧,要敬畏祂,要憑信心求告祂。1:6這裡都在講「我們生活中苦難的事不要怕,我們有需要的時候就憑著信心向上帝求」。所有美善的東西從神來,不要在神以外找好的東西,憑著信心要敬畏祂,得到上帝要給我們的好東西。

壞東西也從神而來

在這裡沒有多講的,可是我們在聖經其他地方可以看到,不僅所有好東西從神來,所有的事情和遭遇都從神來。這裡沒有多講,我就不再講,不過,我們相信上帝是掌管一切。所有的好東西、壞東西都從上帝那裡來,這跟我們上次講的連在一起,上帝給就一定是好東西。有一點不一樣,第一句話「上帝把好東西給人」,第二句話、第三句話「上帝給你的東西,就一定都是好東西」。包括雅各書講的,即使是上帝給你的冤枉、苦難,也是好東西,包括:1:3講的「試煉」;1:9講的「卑微的弟兄升為高的了」;1:10講的「尊貴的弟兄降為卑了」。升高或降低,我們可以說人間的遭遇,智慧或東西,我們都相信是上帝給人的,是美好的。跟試煉、試探一樣,出自上帝都是好的。但是不是在你身上產生好的結果,你的信心很重要,你信靠上帝,壞的就變成好的。

我引幾處經文:羅馬書8:28,「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哥林多前書12:6,「神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情…」所有的事,都是上帝在我們心裡面運行的。這裡特別講的是『一切』,雖然12章講的是『聖靈』,也是神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帶領;腓利比書2:13,「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我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即使我們立志,也都是靠著主才能立志的;成就,更是靠著主了。

我們要行善嗎?希伯來書13:21,「求神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藉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行他所喜悅的事」;哥林多後書12:19,「一切的事都是為造就你們」;哥林多後書5:18,「一切都是出於神」;哥林多前書11:12「萬有都是出於神」;哥林多後書4:15,「凡事都是為你們,好叫恩惠因人多越發加增,感謝格外顯多,以致榮耀歸與神」。舊約也有很多這樣的經文,詩篇145:17,「耶和華在他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他一切所作的都有慈愛」;以賽亞書45章,「一切生死、拯救、滅亡、刑罰,都是上帝作的」。

當上帝給我們覺得好的東西,包括雅各書第一章看到的富足和美麗,不要驕傲、也不要眷戀,1:10-11告訴我們這會過去的。當上帝給你壞東西的時候,給你苦、給你委屈的時候,要以為喜樂,因為這會造就你,這在1:2講的。不管是好的東西,或壞東西臨到你的時候,不要驕傲,也不要抱怨。如果上帝給你的東西,最後產生壞的結果,那是因為你的私慾懷了胎。在上帝美好的作為裡面,他特別講這件事。

眾光之父—不善變

「眾光之父」,『眾光』我想兩個意思,一個是『真理』的意思,所有的真理從上帝而來,通常光是指『真理』;從上下文來講,『眾光』也包括各樣的恩惠,都是從上帝那裡來的。

「祂沒有改變」,在古的時候是這樣,在今天是這樣,在將來也是這樣。「也沒有轉變的影兒」,祂不是一個善變的神。雅各這裡講的跟回教的阿拉不一樣,回教的阿拉是善變的,牠甚至自己不被自己的律法所約束。我們基督教的神說:「上帝的旨意只被一樣東西約束,就是良善。」環境會變,上帝總不會變,因祂總是良善的。這是一個很大的信心宣告。

18祂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叫我們在祂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

「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再次我們看到保羅跟雅各的一致,得救不是出於我們的意思,不僅不是出於我們的功德,也不是出於我們的意思;是出於上帝的旨意。得救與重生是出於上帝無條件的揀選,這裡在羅馬書9:15講到「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是有樣的意思,祂用自己的意思,祂按自己的旨意。祂用真道生了我們,我們蒙恩被祂生了的人,就要感謝,連我們信耶穌也是出於祂的旨意。這句話也暗示一件事,祂不僅生了我們,也教養我們。包括有時候叫我們生,有時候管教我們,在這個世界讓我們結成了果子。

1:11講到「萬物都會衰殘」,包括:信徒的富裕,但是我們信徒的生命是永存的。這裡只有兩個是永存的,一個是上帝的道,一個是上帝的道所生的人,而這人靠上帝的道所結的果子是永存的。當然,從果子這裡我們看不到永存,但從聖經其他地方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果子或莊稼,最後好的都要被收起來,壞的要被燒掉,好的且要被存到永遠,而且是初熟的。

所有上帝造的都會過去、衰殘,唯有那依靠上帝的話而生的生命,不但不會衰殘,而且會產生新的果子。初熟的果子就表示後面還繼續有。繼續有的責任,當然就在我們。上帝使用我們,就是要我們結出更多的果子來。初熟的果子當然是指我們基督徒的得救,何妨也把它了解成我們生命的品格呢?因為聖經裡的確有這兩個地方在說果子,約翰福音,「耶穌說:『分派你們去結果子。』」比較是像傳福音,引人歸主;加拉太書講到「聖靈的果子」,比較是像我們品性的改變。

我們從雅各書1:1看到這裡都是充滿著正面的,不是悲觀,不是消極的。可以講到非常悲觀,非常消極,好像一切都要過去;我們有那麼多的私慾,可是看到上帝,這一切都變成正面。

19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

「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我們講過,就是「我親愛的弟兄姐妹們」。你們都已經知道這些,這都已經講過了。

快快地聽

「快快地聽」,不是說我們聽東西要快而不專心,好像就是聽新聞一樣說說聽聽!有的解經家說這「快快地聽」,是指「快快地聽道」,對真道的渴慕。因為在1:21就講到要領受道,我想這是對的,不過我們也要把它擴大到平常聽的學問。我看一下市面上的書,說話的技巧和學問的書很多,聽話的技巧和學問的書非常少。表示這時代的人都喜歡說,不喜歡聽,我倒覺得我們在聽的事上須要學一下。我是這樣解釋,我實在不敢說原文可以允許我講到這麼多,因為原文只有講到快,正面的就是「我們對真道搶著去聽,很快的去聽,不耽誤,不等候」。

但如果這快是負面的,我想可以把它了解成「對於那些閒話,不造就的話,我們就讓它很快過去,就是不要讓它留在我們的心裡」。甚至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閒話不但不要去慢慢的聽,有時候連快快的聽都不要,有時候連聽都不要去聽。聽話,尤其是聽那些隱私的話,我想是我們私慾裡面容易上當的地方,也求主讓我們不要去聽。也就是說,「好的」是對『上帝的道』,這個「快」,把它了解成『渴慕的行動』;如果是「壞的」是對『閒話』,這個「快」,把它了解成很快的『過眼煙雲』,不會影響到你。

慢慢地說

「慢慢的說」呢?不要把它了解成「說話的速度很慢」。把它了解成「說話是要三思而後說」。那我們馬上可想到一個在說話上失敗的人是摩西,就是說了急躁的話。這「快快的聽」、「慢慢的說」可以有很多應用,聖經原文裡沒有講到那麼多,我不敢有太多的運用,你在生活中可以有很多,包括從聖經裡面體會的,可以去想。

慢慢地動怒

下面這「慢慢的動怒」,我想我們跟以弗所書4:26連在一起想,那裡講到「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生氣與動怒是一樣的,生氣甚至還是命令一樣。有人問過我「慢慢的動怒」,我甚至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答案,就是忿怒與慾望本身不一定是錯誤,但可以變成一個錯誤。我自己在生活中到目前為止,我也有一個感覺,所有發脾氣去說去做的事,如果沒有發脾氣去說去做,一樣可以達成那效果,好像可以沒有必要。

當然我們馬上可以講,耶穌也發過義怒,從以弗所書講,那命令就是你要發脾氣,但不要到犯罪的地步。這裡也說動怒,慢慢的動怒。這跟剛才的私慾懷胎一樣的,到底要懷多久就是錯誤的,我不大敢說。耶穌是發過義怒,看過王明道弟兄講說他在一個聚會中,聽到新派的神學家在誣蔑聖經,誣蔑主,非常的忿怒,他就一直禱告,從上午禱告到晚上,就是求神赦免啊!求神攔阻他的怒氣啊!如果他的怒氣是私慾,就求神不要讓他發出來啊!他要是沒有愛人的心,就求神赦免啊!等等等等。他的禱告從上午禱告到晚上,結果是越來越忿怒,然後就在台上嚴嚴的責備這些違反真道的道理。王明道弟兄後來在回憶錄中提及,過了這幾十年,他從來沒有為這件事後悔過,他覺得那是上帝要他發的,要對人的警告。

在耶穌的身上、保羅的身上、先知的身上都有看到,我可以提出來一個結論,我們不要為自己的得失發怒;我們對真道,或羞辱到上帝,或者是妨礙到人得救的事,是應該忿怒的。不過,即使是忿怒這種感情,跟愛,跟喜悅一樣,都要小心,還是要被上帝的道、聖靈來約束。

20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

「人的怒氣不成就神的義」,這話在詩篇76篇看來有點衝突,其實我覺得是一樣的。詩篇76:7「惟獨你是可畏的;祢怒氣一發,誰能在祢面前站得住呢?」10「人的憤怒要成全祢的榮美;人的餘怒,祢要禁止;」好像衝突啊,「人的憤怒要成全祢的榮美」;而這裡說「人的怒氣不成就神的義」。雖然一個是義,一個是榮美,但都是成全。其實沒有衝突,因為下面一句話就解釋了,在「人的餘怒,祢要禁止」。神的確會使用人的忿怒來成全祂的榮美,在詩篇所講到的是「神藉外邦的君王來刑罰神的兒女」。因此,這「成全神的榮美」,是「成全神公義的榮美」。

這也是在羅馬書3:7,「若神的真實,因我的虛謊越發顯出祂的榮耀…」神可以因為人的錯誤,更顯出祂的正直和善良來,在非基督徒的身上是這樣子。但在基督徒的身上,或非基督徒的身上,神都不希望「我們的怒氣過了祂允許我們的界限」。這我也不是說我的聲音過了多少分貝,就是錯的;或打小孩子到了多少板,就是錯的。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心態,當我們忿怒的時候,自義、自以為神的時候,就是過份了,我們不是上帝。

亞述、巴比倫都曾經是上帝忿怒的杖,有幾個為上帝的義大發脾氣,不能成就上帝榮美的幾個人。我想到的一個就是約拿,約拿認為應該滅掉尼尼微城;另一個就是浪子的哥哥,他看到父親饒恕弟弟就生氣;以利亞的忿怒應該還是好的,他用刀殺了巴力的先知,但同樣的以利亞那次的忿怒也沒有成全上帝。因為巴力並不是藉著以利亞的刀能夠消滅的,這個信仰微小的聲音,只能藉上帝的道來消滅的。

應用在我們身上,我們求神讓我們聽真理能渴慕迅速,閒話能趕快過去;說話讓我們能三思後行。事實上在聖經上看來,少說、不說都是好的。我也有數次都是我話講多了而後悔,好像還沒有話講少了而後悔。我總是覺得,包括在講道的時候,有些話不必講的,有些實在是不應該講的。

讓我們少說、慢慢的動怒。

21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

 

這裡我們看到『道』,「上帝的道是叫人重生的」,然後我們可以看到「上帝的道是教育我們的東西」。我們因為有上帝的道才更認識上帝,這是上帝用祂的道生我們,用祂的道教我們,用祂的道來養我們,使我們在生活行事的時候有力量。

脫去

21講到了「脫去」。再一次,我們看到保羅和雅各連用字上都有類似的情形。我們在以弗所書4:22-24就看到,保羅說:「我們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我想『脫』和『穿』有兩個用意,第一個就是這是人看得到的:你脫去行為上的舊人,穿上行為上的新人,你在你信主以後行為上的改變,應該叫人看得到的。我們不是作給人看,這我們承認;我們是因信稱義,這我們也都承認。但是我們應當有叫人看得到的地方,因為我們是好樹,好樹就應該結出好果子。誰說不要有行為的呢?雖然行為不能叫我們稱義,但是真正的信心一定叫我們產生好的行為。

『脫』和『穿』一個就是叫人看得到。第二個,我覺得各位可以不同意我,因為這種比喻的說法不敢有那麼的把握,就是表示『脫』和『穿』沒有那麼難。如果要把心挖出來是很難,要把你的心志改換一心,他用的是『穿』和『脫』,你就把它脫掉。我們不肯脫,不是那個像希臘神話一樣,有毒的衣服黏在你身上脫不下來:你可以脫下來的。

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

「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我想這裡說的是「我們基督徒,總還有一些盈餘的邪惡留在身上」。其實連Arminian宗和衛理宗,比較正統的裡面,也有講到止於至善,因為他們講到聖潔。其實加爾文宗不是不強調聖潔,我們都希望人生命越來越聖潔。加爾文宗在一開始就否認我們可以達到完全的聖潔,但是不是不要往這方面努力。連衛斯理他們也說「人達到的聖潔是一種相對的聖潔」,也就是說「我們成聖,是一個繼續不斷有的過程」。事實上,就算我們說:「我們能達到絕對的聖潔。」我相信衛斯理他們也會相信,「這絕對的聖潔有成長的空間」。就好像我現在在作算術,我作到一百分了,不表示我在算術的造詣上不可以進步。我現在聖潔了,不表示我的聖潔不可以長進,更何況我的聖潔裡面還有一些盈餘的邪惡。

「盈餘的邪惡」,我的想法是,我們心裡的良善和生活中的良善越來越多,我們生活中的罪惡,包括言語和心中所想的罪惡是越來越少。可是對一個屬靈人來講,這種罪惡會對他越來越敏感,越來越討厭。以前很習慣這種罪惡,即使有很多的份量,不太覺得悔悟和厭惡;當我們越來越信主,越來越善良,可是對那每天越來越減少卻仍殘存的,會讓我們越來越厭惡。所以我常常講,像保羅到最後說:「我是罪人中的罪魁。」他越來越聖潔、良善,可是他對自己的罪惡是越來越厭惡,而且用的字眼越來越強烈。我覺得「我們還有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在那裡」,這提醒我們不要自高。

存溫柔的心

我們「存溫柔的心」勸人的意思,是希望能挽回那些壓傷的蘆葦和將殘的燈火。這也真是求主幫助我們。我感謝主的就是,我覺得我自己有一些進步,就是我跟很多弟兄姐妹講過,我是海軍陸戰隊的教官。我的個性就是喜歡作海軍陸戰隊的教官,兇得不得了;我的個性不是那些智障的、或臨終病房的那些看護,溫柔的不得了,一切都幫你做。我對那些看起來沒有起色的,就算了!算了!我是要訓練精兵的,感謝主!主不斷有對付。

我覺得在教會裡面,不管你的個性是怎麼樣,任何一個基督徒這兩種都要有,你是一個臨終病房的看護或照顧殘障的,或你是海軍陸戰隊要求最嚴格的教官,在一個牧人的身上都須要有,都要要求的。怎麼樣壓傷的蘆葦你不折斷,怎麼樣將殘的燈火你不吹滅,而且再把他挑旺起來,那要用很溫柔的心。通常我們在講溫柔的時候,會再加上一句(James Dobson也很喜歡這句話)堅定。溫柔不是不堅定,這是對人。

對上帝呢?聖經上,耶利米書也有這麼一句話,「我的百姓對我好像臨終的獅子吼叫。」對上帝常常是拒絕的,是排斥的,是敷衍的,是躲避的。希望我們像以西結書、和耶利米書講的,「那種肉心,是柔軟的,能夠受教的」。上帝的話打到我耳中的時候,不是打到的,是領受到的。我是像一個海綿一樣能夠通通吸收的。我們常常聽到牧師講話就反彈、就怒目相看。牧師講的常常有錯,這我承認,求主赦免。但是讓我們有一個溫柔的心,能夠領受上帝的話。所栽種的道,是能救我們靈魂的道。當然我們也在其他地方看到,這道也是能夠救我們肉身的。因為我們的拯救絕不是只有肉身的,只是靈魂是我們肉身的主宰,所以我們先求主的道在我們靈魂裡頭成為主宰。

22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23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24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行道

要行道,不是只有聽道。馬利亞萬代要稱她為有福,就天主教來講,不管是男人、女人生來,除了耶穌以外,馬利亞是最偉大,最有福氣的。可是在路加福音1:28,耶穌說:「馬利亞的福氣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有福。」「懷祢胎的,乳養祢的有福了。」但耶穌說:「是!她真是有福!但是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有福。」我想耶穌和雅各是有肉身的關係,在聖靈的感動下,也講同樣的話,「聽道又能行道,比馬利亞更為有福」。

以西結書33:30-3130「人子啊,你本國的子民在牆垣旁邊,在房屋門口談論你。弟兄對弟兄彼此說:『來吧,聽聽有甚麼話從耶和華而出。』31 他們來到你這裡如同民來聚會,坐在你面前彷彿是我的民。…」這些我讀到這裡,你單聽啊,你會覺得這些老百姓很好啊!來聽道啊!他們都彼此的說:「來來來來,我們要聽聽有甚麼話從耶和華而出。」這很好啊!其實不好,在責備。「他們聽你的話卻不去行;因為他們的口多顯愛情,心卻追隨財利。」這也是我們基督徒,尤其是兩種人最容易犯的錯,尤其是傳道人,一個就是詩班。

詩班和傳道人天天都在多顯愛情:「主啊!我愛祢啊!渴慕祢啊…」但心沒有,然後32節講得很幽默「他們看你如善於奏樂、聲音幽雅之人所唱的雅歌,他們聽你的話卻不去行。」33節「看哪,所說的快要應驗;應驗了,他們就知道在他們中間有了先知。」他們聽你的道啊,就跟聽吳碧玲唱歌一樣。這好幽默,「善於奏樂、聲音幽雅之人所唱的雅歌」,他用很多字來形容他們好喜歡聽以西結講的道啊,因為好聽。那你還能要求甚麼?人家喜歡聽你的道,「好好聽啊,如沐春風!」這還不好?不好!因為下一句「他們聽你的話卻不去行」,等於一切都是負面的。你那麼喜歡聽神的道,都是負面的。神都不要,神要你去行。

另外以賽亞書58:1-2,也是類似的,都是在講這種宗教的活動。以賽亞書58:1-2,「你要大聲喊叫,不可止息;揚起聲來,好像吹角。向我百姓說明他們的過犯;向雅各家說明他們的罪惡。」你單看這一節,你想神要說的是甚麼?你們行淫亂,你們拜偶像,你們社會不公義,都不是。第1節和第2節好像一點關係都沒有。58:2「他們天天尋求我,樂意明白我的道…」他們,樂意明白而且是天天尋求,你還能到那裡找到更好的教會、或更好的學生?天天尋求而且是樂意明白,下面就好有意思,「好像行義的國民,不離棄他們神的典章,向我求問公義的判語,喜悅親近神。」還不夠好嗎?下面你們也都知道,都是在責備,他們做這些,上帝通通都不要,因為沒有去行。

不行道是欺哄自己

在這邊我們回到雅各書,你聽道而不去行道,這裡倒沒有多講說。像以西結、以賽亞講道的那些,當然從別的地方講,聽道而不去行道就是『欺哄上帝』;這裡是講『欺哄自己』。『欺哄上帝』我們不講,因為這裡沒有多講。『欺哄自己』是甚麼意思呢?『欺哄自己』,就是「你以為,你聽道就代表行道了」,「你以為,你看了菜單就已經把那頓飯吃完了」,「你看到羅馬的風景照片,就說:『我已經去玩過了。』」。

欺哄自己,聽道而不行道,他這裡說「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各位大概知道!(我不知道水銀鏡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有的,)以色列在那個時候最起碼是銅鏡,連我們中國人也說,以銅為鏡,可以整衣冠嘛!銅鏡擦得再亮,你看那小喇叭或我們當兵的時候擦那皮帶環釦,不夠亮,而且面不夠平,所以最多也是哈哈鏡,不大清楚。看都已經不大清楚了,走了就更不知道你的長像是怎麼樣。就是你聽道而不行道,你對自己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

我們要講的是『神學』而不是『人學』,但是你真的有好的『神學』,也會有好的『人學』。雅各的確是在建立『神學』的立場上講到『人學』我們剛剛會講到,保羅說:「聽道而不行道,是欺哄神。」雅各說是:「欺哄自己。」其實,聽道而不行道,你就對神沒有真的認識,但是對人、對你自己也沒有真的認識。你根本忘記你是怎麼樣的人,你不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這是自欺。

我記得我聽道受感動,比較有印象的是我初二的時候,我參加退修會,因為我是長老會的,長老會的聽久了,好像沒有甚麼道,聽到那個非常感動。然後,聽到講員要我們悔改,我們也真是流淚悔改,那時候有一種非常大的喜悅,就是上帝這麼愛我,這麼更新我,就在認罪、禱告,這都是真實的,我覺得這都是聖靈的工作,讓我非常的滿足,非常的喜樂,「哇!收穫真是很多。」可是我還是不知道,我的本相還是非常罪惡的,一直到了我下了山要開始行道。因為講員諄諄教誨提醒:「你們不要在山上哭得很厲害啊!你們悔改,下山要對你們的家人好…」一下山,所有的熱情、哭、更新,通通都不堪一擊。我又是那麼脆弱,又是那麼敗壞,又是那麼邪惡。聽道了以後又去行道,就被提醒說,「原來我是甚麼樣的人」。我很感謝主那時候我有一點經驗,但經驗不大夠,我聽了道去行道,發現行不來,然後就很沮喪。那時候就有另一種想法,甚麼時候再聽那名講員再講一次,真的再哭一次,再感動一下,再覺得自己很蒙恩。

這都是真實的,很蒙恩就好了。我後來到高三的時候,真是台灣國內外名講員都聽完了,奇怪!那興奮的心沒有了。我那時候就體會到「聽道而不行道,就像在吸鴉片一樣」,就是過癮!就只要過那聽道流淚、雞皮疙瘩都起來的感覺。我不知道你們現在還有沒有人是追求這些,追求名講員,追求名經驗,特別的經驗,讓我能夠很興奮。我都不反對這些,但是我想「都沒有去行,就完蛋了」。你真的要去行,而不是聽道的舒服。你不要以為聽道,你就是在行了。你也不要以為感動,就是在行道了。感動一樣不是在行道。

聽了道去行,結果受了挫折,我覺得這種經驗應該是天天都有的。因此,我常常勸各位弟兄姐妹,真的!一篇好講道很好,一個聖靈給你的特別的經歷,讓你痛哭流涕,悔改,非常好,甚至非常喜悅,甚至三重天的經歷,都非常好,但是不要取代你生活中的十字架,或雅各說的,生活中的磨練。為這些要感謝,因為這些讓我們看到我們是怎麼樣的人—我們是個罪人;然後也看到上帝是怎麼樣的上帝,是憐憫我們的上帝。

行道產生的艱難

哥林多後書12:9-10「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這裡保羅講到,(也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一個非常棒的經驗,三重天的經驗。今天很多基督徒都紛紛出書,「天堂三分鐘」,「地獄三小時」,「三重天」…「隱密的言語」!但是保羅都沒有說,真是感謝讚美主。

他就是不說,上帝也禁止他說。他也不說,就怕人家把他看高了。這都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就怕人家把我們看低了,他怕人家把他看高了。然後,他就喜歡誇自己的軟弱,這些軟弱、生活中的凌辱、急難、逼迫、困苦,就是雅各書所講到的『試煉』。這些在生活中的艱難,特別是我在行道產生的艱難,讓我看到「我是怎樣的人,讓我去依靠我的上帝」,也就是讓我經驗到「上帝是怎麼樣的上帝」。

不要讓屬靈的書籍取代了你的靈修,最重要的部分—親近上帝的部分;你親近上帝,然後要行道,否則你就忘記你是誰了。我覺得神學博士、神學教授,更有這樣的危險。我們中國人更是危險中的危險。因為我們中國人真是喜歡讀書,讀屬靈的書,包括聽。我自己常常批評新儒家,就覺得新儒家有這毛病,雖然他們一再講,只能坐而言,卻不能起而行。基督徒可能是更危險,教授級的可能就更危險了,都在講,忘記自己真的沒有這能力。

25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全備的律法

看聖經千萬要仔細,這裡不是說「不要聽道,不要研經,不要上神學的課」。你看他是詳細察看,我將祢的話放在心裡,默想,察看,詳細察看。我們讀經要求慎解,察看甚麼?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全備的意思是我們要看全部,從創世記到啟示錄,我們都要看。雖然有些經卷我比較喜歡,比較偏愛,但是沒有一卷經卷不是上帝默示的,沒有一個字不是上帝默示的,沒有一個道理是不重要的,我們要看全備,不要只看一部分。

使人自由的律法

比較大的問題是這『自由』,『使人自由的律法』。這也是許多解經家講到保羅和雅各好像有衝突的地方,羅馬書7:6「但我們既然在捆我們的律法上死了,現今就脫離了律法」,我們已經脫離了律法。而且律法在這裡講得很清楚是綑綁我們!雅各書說(律法)『叫我們自由』,保羅很明顯的講是『綑綁我們』,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剛才其實已經講過了,律法是好的,好的是我們的心,不好的是我們的罪惡。

羅馬書7:11「因為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引誘我,並且殺了我。這樣看來,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甚至14節「律法是屬靈的,但我是屬肉體的,以致律法在我身上呢,靠著我的肉體,那就是叫我作奴僕。」保羅講得沒有錯,我們就在恐懼中行事。我們不去講罪和律法之間的關係,在第7章這裡甚至講到,律法和誡命可以勾引我們犯罪,說你不可這樣,就越叫我們這樣。我們就不講罪的部分,單單就講我們要好好的守律法,而如果忘記了恩典,忘記了我們是須要靠著恩典的話,那律法是很沉重的。

我在神學院的時候要每年傳福音給五十個人,當最後時間到了,時間接近一年的時候,就拼命到三軍總醫院看病人,傳福音單張給病人,那時候很緊張,還有七天,還差二十個,傳了三十個了,傳了四十個了,四十五個…四十六個、四十七個、四十八個、四十九個、傳到第五十個,「Hallelujah!我傳完了,我不再傳福音。」把傳福音當作律法,最後就不要再傳福音了。

你把愛人當作律法,你就愛得好痛苦:老婆終於死了,可以不用再愛她;老公終於死了,不用再愛他。生活中哪一件事不是這樣?很多人希望的就是早點退休,五十歲就退休,四十歲就退休,百萬、千萬不要再看老闆的臉色,不要再看同事的臉色,不要再看那些客人的臉色,「我看夠了,我受夠了。」對!我們那麼希望退休,希望積一筆錢到處雲遊四海,到處去旅行,那不表示愛人對我們來講很痛苦嗎?我們的工作叫我們很痛苦!我們的家庭,老實說也常常叫我們很痛苦!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牧師也在想,「趕快退休,不要再看到這群會友了,不要再傳道了。」律法沒有恩典,當然叫我們死。

這裡我們再說,雅各一點也不是反對保羅,你不要看錯了。你對上帝有信心,知道所有的帶領都是上帝的恩典,當我們憑著信心聽道了,靠著上帝恩典去行道的時候,這個就叫我們自由。羅馬書8:1-2,「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第3節「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應該是這樣翻的,「律法因肉體而軟弱,有所不能行的」,我們不能行出律法的要求,是因為我們肉體的緣故,那麼神就藉著耶穌在這裡成就了這個救恩(我們不在這裡談)。然後,第4節「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又回到我們一開始講的生活中憑著信心、隨著靈。你還可以說這是保羅講的話?憑著信心,這就不是保羅講的而已了。

雅各書,我們已經看到這麼多的信心了,憑著信心,這律法的義就成就在我們身上,我們得到自由了。我們現在是因為上帝愛我們,而不是因為學校要求我們的「傳福音要傳給五十個人」,如果真的是那樣,真的傳的很累,很痛苦。如果你把饒恕人七十個七次也看成律法的話,最痛苦的就是饒恕到四百九十次,四百九十一次就打回去了。我們需要有上帝的愛,領受了上帝的愛,聽了道,領受了,然後當我們知道憑著信心,憑著上帝的恩典就去行,就在這裡面得到自由。

自由

『在實行中的自由』,哥林多前書9:19-22「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然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基督徒的自由」馬丁路德講的最好:就是一方面我們是自由,我們不被律法,不被任何東西約束,基督已經釋放我們了。我們也不被罪惡控告,不被魔鬼控告,我們也不是行了律法稱義,因為基督已經為我們做了一切,所以說我們是全然自由的。但是我們又是奴隸,我們因著上帝的愛,在十字架上的愛,得著一個完全的自由。愛把我們釋放,好像黑奴被釋放以後一樣。也是我們領受了這樣的愛,我們不是因為要得「行了律法而得的賞賜」,或怕「違反律法而得到的處罰」而做事。

我們行事,不是為了要得到「行了律法就會得到的好處」,而做事;我們不犯罪,也不是因為我們要避免那個「犯了律法要得到的處罰」,而不去做這些事。當然我們在肉體之中的時候,這一類的約束、威迫、利誘,仍然是有的。但基本上,我們行事根本不是考慮到這個「要給我們的賞賜是什麼」?我們基本上對這,我們已經不要再考慮。一個生命裡面有上帝愛的,他只有兩個考慮:一個是上帝的榮耀;一個是他鄰舍的好處。他已經不會再為自己考慮了,因為愛就是讓我們不再求自己的益處了。我們領受上帝這麼豐富的愛,我們或吃、或喝、或讀書、或上進、或者度假休息,我們都是為了上帝的榮耀,或者對鄰舍的好處。我希望我讀書、我休息、我瘦身、我運動、我健身,都只有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服事我鄰舍的僕人。我這樣去做,因為我愛他,去做這些。當然神會給我們賞賜,可是那不是我們考慮的動機;我們也不怕刑罰,因為神不會刑罰我們,我們是在上帝的赦免和拯救中。

我是一個完全自由的人,但是因著上帝的愛我就自由,也因著上帝的愛我就完全放棄我的自由。我向律法以下的人作律法以下的人,所以保羅也到了耶路撒冷也去做潔淨的禮,也去還願,他也讓提摩太受割禮。他一點也不是沒有原則,他只是做這些事希望猶太人能夠減少對福音的排斥;但在加拉太書的時候,他就禁止提多受割禮,因為那種妥協會造成福音被否認。我做任何事是為了要讓人得福音的好處。我根本不在律法以下,我就守這些禮儀,我就守這些規矩。

你到了工商聚會,就要西裝革履。你到蘭嶼傳福音,那你就穿個丁字褲。你沒有必要穿這些或不穿這些,你也不是因為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來穿或不穿這些。吃的都是一樣,我是因為上帝的愛,因此我真的像個奴才,不考慮什麼。但是我不是你的奴才,我是上帝的僕人,我要把上帝的愛跟你分享,所以我就可以有任何的犧牲。這種對我們肉體來講都是苦的,都是不舒服的,都是不自由的,但是如果有上帝的愛在我們裡面,我們做這些是讓我們自由。

我自己對『自由』的定義,就是『行善的能力』,我們越行善的人就越自由的。我們有這種從上帝那裡來的行善的能力,而且有那麼強烈的愛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被捆綁了。我也喜歡舉個例子,就像天下很多的母親都有這樣的能力!我太太也是很愛乾淨的,可是幫小孩換尿片的時候她都不嫌髒,她不被那個髒綑綁。我也怕髒,也怕吵,也怕亂,但是當我心中真的有上帝的愛的時候,我不會被這些事綑綁,我不會被這些事惹得生氣。

我回台灣的時候,我自己有很多這樣的經驗,很多次,不僅是從美國讀書回來,有的時候是講道回來。你在外面久一點,你去歐洲旅行,或你去那種天府之國旅行,反正一回到台灣,一接近台灣人多的地方,包括舊金山的機場,你就開始發現這些人言語無味,面貌可憎;然後你在歐洲看到那麼多美麗的風景,你看到台北市的景觀,怎麼會有人設計出這麼醜陋的城市出來;然後你聽到鄰居你在那裡裝修的聲音就開始火了。

我覺得我們常常就很不自由,就會被這些事綑綁了,然後我要到一個地方得到解脫。因此常常越高標準的人,就越沒有自由,因為天地之大沒有容身之處。這個地方嫌吵,那個地方嫌髒,那個地方嫌亂,那個地方嫌居民沒有品味,那個地方嫌甚麼甚麼,越高標準的人,越沒有上帝的愛;你有越高的律法,越沒有上帝的愛,就越不自由。但是你有上帝的愛,你就有愛的律法,你就有愛的自由。

哥林多前書13章,「愛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你看到了別人比你好,你不嫉妒,不被綑綁,你很自由;你看到人家比較差,你不會張狂;你看到髒的、亂的,你產生的是對他們有更多的同情,更多的關懷:他們都沒享受過美,沒有享受過真,沒用享受過善,沒有享受到這些。我們中華民族沒有這些,原因就是因為離開上帝太久。你看到人的髒亂、罪惡,你有更多地同情,你有更多的願意去親近他。你看很多宣教士去到了落後的地方,如果真有上帝的愛,他就不會覺得重,不會覺得苦,不會覺得被綑綁。現在很多宣教士,我覺得他們缺少上帝的愛,缺少福音,所以出去處處被綑綁。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很多宣教士最喜歡的事,就是休假回來?「哇!終於等到3年囉!」我看到好的宣教士,真的不想離開他的宣教工場,他愛這些人;當然他也很愛回到後方,但他回到後方不是說:「輕鬆一下,終於離開那些丁字褲,沒有自來水,落後的爛地方。」他之所以又回到加拿大、美國,他是要讓加拿大、美國的鄰舍也得到福音的好處,得到上帝愛的好處。所以他在美國、加拿大住五星級的旅館,到各個地方分享見證,他不是為了他自己需要休息,需要甚麼。如果需要,也同樣是為了這些人的靈魂得到好處。

如魚得水,在五星級的旅館和在蘭嶼,在有水電的地方和沒水電的地方,都很喜悅,那就叫自由。有上帝的愛就叫自由,你不會一定要某種環境才舒服。我自己真的是好久以來,覺得我被一種無形的枷鎖,自己所設定的綑綁,我一定要這樣,一定要那樣。看起來都很好,我希望人很良善,很友善,都會跟人家打招呼,都會跟人家笑。我討厭台灣人,因為台灣人都不會這樣,我就被綑綁了,然後我天天就沒有笑容。

可是你要達到「我看到那些醜惡的,黑道的,政客的,黑金的,我仍然不會被那恨惡綑綁」,那中間真需要受苦。那中間需要去行道受苦,然後在行道中經歷上帝的真實,和經歷到自己的本相仍然是個罪人。逐漸,逐漸,我覺得就越來越自由了。而且時常如此。我覺得這時常都是我常常講到,就是生活中的操練,就是平常生活裡面的對付。我是覺得在這幾年我比較是真的是得到自由,以前就想到,「特會或者特別好的屬靈書籍,我看了可以再哭一場,再用眼淚洗滌我靈魂的污穢,然後就聖潔善良了」,或者「聽一篇道」。我覺得這些都是很好,時常去行,就不會聽了就忘了。時常在行中,有痛苦,可是就會得福。我認為我們現在的基督徒生活的不成長,都是沒有去行。當然我承認聽道是很重要,那是基礎。聽到真理,沒有去行,沒有經過那些苦的對付,仍然不好。

26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

虔誠—要勒住舌頭

這裡恐怕跟上面是類似的吧,那個講到『舌頭』的部分,講到『講話』的部分,整個雅各書,有很多跟箴言可以互通的地方。箴言也有很多地方講到『舌頭』、講到『說話』的部分。『勒住自己的舌頭』,或者是『會約束自己的言語』,不是說我們要成為一個外交家,或我們書上看到的講話的技巧,或你開始去背那個「演說家必備」,或者是美國、中國都有這種厚厚的「格言集」,「這個傢伙出口成章,看起來很有學問!」

甚麼時候應該怎麼樣?甚麼時候應該講多長,多短?都不是我們聖經講的,聖經講勒住的舌頭,重點仍然要從上帝的救恩談起,仍然要從耶穌的話談起。馬太福音12:34「人心裡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所以重要的又是你的心,你需要更新,你需要重生,你需要讓神的道重生你。你心裡開始把原來的原罪和種種的污穢,隨著亞當、夏娃而來的那些罪惡除去了,代之以基督的心,代之以聖靈。那麼重生了以後,再不斷透過聖靈的幫助、上帝的話,和生活中的操練培養以後,你的心裡面越來越多的良善,結出好果子:說出好的話,作出好的事。

我們看到兩個東西:聽道不等於敬虔,講道也不等於敬虔。剛才是你們要『聽』,注意你『聽以後的行』,這裡是你要注意你『講』,我也覺得包括『講以後的行』。聽道、講道都很重要,我們單單講舌頭、耳朵,如果沒有手、腳的並用,就是虛假的。你在欺哄你的心,你在欺哄你自己,當然也就是在欺哄你的上帝。你虔誠,你聽道了,然後開始學習『勒住你的舌頭』。

27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虔誠—看顧孤兒寡婦

27節與26節,看起來很難連在一起嘛。如果26節講到「虛假的虔誠就是勒不住自己的舌頭」;那「真實的虔誠,豈不是就應該是勒住自己的舌頭」。一個人不講話,就是勒住自己的舌頭,就是真正的虔誠。可是他不是說『勒住舌頭』就是虔誠;他說「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常有窮人跟你同在,你常常需要去看顧這些孤兒寡婦。

虔誠—不沾染世俗

『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這個『不沾染世俗』,我們想想就會懂了。『世俗』不會「看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世俗』「不斷用他的舌頭來彰顯他自己,用舌頭來表現他自己,用舌頭不斷的去說」。因為『世俗』就是一個小小的肉體,『世俗』就是所有肉體的集合,『肉體』就是一個小小的世界或世俗。『世俗』的特點就是高舉自己,而且講話,不斷的講。

你今天到了任何一個學校裡面,看到的都是很危險,台大你可以一進去就看到一百個看板,國際甚麼會議在這邊,甚麼會議在這邊,甚麼會議在這邊,然後你看到現在很多的建築物都需要會議廳,然後你看到會議廳的特點。(我覺得這是社會學者可以去研究的,就是每一個好的會議廳),我最近才聽到杭州水準還不好,還沒有會議廳。我說:「甚麼叫會議廳啊?」「會議廳就是每一個人面前都有一個麥克風,一按就可以講話的。」換句話說,會議廳的重點就是我來講話,大家都要講話。重點還是要講話,你請一大堆人就是要來講話。然後國際會議都是全世界的人就去講,不該你講的時候,就去觀光。別人講的,我根本不想聽。現在狀況都是這樣。一大堆的會議,一大堆的報告,就是要彰顯我自己,我並不想從別人那裡聽到甚麼,可是,你最好聽我講。再早一點,我們立法院搶麥克風,和哥林多教會大家得到啟示,爭著要講道,都是一樣。每個人都勒不住舌頭,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寂寞想要表現自己,不斷的講、講、講。

真正的虔誠是安靜的,默默的,看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不要沾染世俗。『世俗』就是不斷的去講,不肯去聽,不肯去行,不肯去領受。



[1] 羅九22,「倘若神要顯明他的憤怒,彰顯他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

[2] 新約聖經至少出現四個雅各:(1)西庇太的兒子(可5:379:210:3514:33)(2)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可15:40的小雅各;太27:56;路6:15)(3)猶大(太10:3;可3:18的達太)的父親雅各(路6:16)(4)主的兄弟雅各(約7:5;可6:3;徒12:1715:13218;加2:9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