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神儿女生活的原则 神是义 在第一章里,圣灵给我们看见:神是光。神圣之生命的交通,必行在光中。信徒有光明、圣洁的生命与生活,方可与神交通。有时犯了罪,交通不免有阻碍。必须诚实认罪,在主的血里得到赦免、洗净,把阻碍除去,才能恢复交通。 有一位弟兄,凭着约翰壹书第一章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有了神圣的生命,就必定要求交通;有了交通,就必定看见光;看见了光,就必定寻求血的洗净。这四件事是一串的,也是互为因果、循环不已的。这个循环,叫我们在生命里前进。一辆车的走路是靠车轮,一轮一轮地往前滚。这四件事的循环,恰好像车轮的滚转。生命叫我们要求交通;交通叫我们看见光,光就叫我们得着血的洗净;血一洗净,就叫我们更多地得着生命;更多地得着生命,就叫我们更多地有交通;更多地有交通,就叫我们更多地看见光;更多地看见光,就叫我们更多地得着血的洗净。这样周而复始地一直往前转,我们就要在神的生命里一直前进不已。什么时候转不动了,什么时候我们在神的生命里就要停滞不前了。”这是认识神话语的人所说的话,这也是认识神的人所说的话。 第一章给我们看见神是光,人与神交通的原则是行在光中;第二章给我们看见神是义,神儿女生活的原则是活在义里。 我们一信主,就有了主的生命,成为神的儿女;但这仅是开端,并不是神最终目的。我们都像才生的婴孩一样,还需要在生命里长大、成熟,健康成长,模成神儿子的形像。正如保罗在西1:28所说的:“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 弟兄姊妹,我们不能老是在得救的喜乐上原地踏步;必须离开婴孩的开端,竭力前进,达到完全、成熟。我们有主的生命还不够,必须让这生命变作我们的性情,才是主所要得着的一班人。这班人就是要得着将来国度景况的人,所以太11:12主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这特别是指着跟从主的人说的。努力,不是指救恩说的;完全是指国度说的。得救不能靠努力,越努力越不行;得救乃是因着信。但天国不一样,天国乃是凭努力而进入的。 主在地上的时候,天国已经起首了。多少年来,天国已经被人努力了,也已经有人因努力而得着天国了。你是跟从主的人吗?你努力了没有呢?也许有人要问:“该怎样努力呢?”我们的回答就是:“遵行神的旨意,活在义里。” 太5:20主耶稣告诉我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请你记得:山上的教训,不是指罪人得生命说的,乃是指信徒里面的生命生长说的;不是指基督成为我们的义说的,乃是指基督在我们身上所彰显的义说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是旧约律法的义。我们的义如果是照律法行了,最多只不过是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还不能进天国。基督徒的义要超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才可以。 有一位弟兄到以色列去,住在加利利的一个旅馆里。那一天刚好是星期六,他发现有一个电梯专门为犹太人的安息日用的。他不大懂,为什么有一个安息日电梯呢?原来犹太人在安息日是不可以作工的,你只要一按电钮就是作工了。于是有一个电梯为他们预备好了,是每一层都停的,所以你可以不用按电钮,只要等在那里,就能进出,什么工都不必作。他们忘记了,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可2:27)。 今天,许多东西都是倒过来的,这就是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钱,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钱设立的。钱是最好的佣人,是最坏的主人。可是今天有多少人都作了钱的奴隶。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是对付外面的行为,基督徒的义是对付从里头出来的意念;一个是注意影儿,一个是注意实体。 西2:16-17“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所以,说到底,基督徒的义就是基督在我们身上所彰显的义。 神是光,约8:12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等一等在太5:14主耶稣对门徒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因为我们一信主就得着了生命的光。主没有叫我们去作世上的光,乃是告诉我们:你们就是世上的光。 世界并不需要一个高超的哲学道理,或是特别新颖的人生观。世人所需要的,乃是一个光,叫他们能认识神、认识自己;乃是一个生命,可藉以胜过死亡;乃是一个救法,可藉以脱离罪恶。所以主在太5:16给我们一个命令:“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你看见吗?主把我们的光和我们的好行为当作是一件事。 光的照出,是神的性情在我身上彰显出来,不是我自己。请你记着:基督徒得生命是一件事;被主修理、造就,培植有主的性情又是一件事。只有当基督的性情从你身上彰显出来的时候,才是光照。人看见从你的好行为上所发的光,便将荣耀归给神,说:“到底基督徒不一样!” 光是没有声音的,但能被人看见。人从你口里所听见的,是不是跟在你身上所看见的一样呢?光要显出来,不必说话。你不仅要作见证劝人,并且要让人看见你是基督徒,和他们不一样。 主告诉我们:光是不能隐藏的。就像“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有的基督徒虽然是光,但是照不照呢?不照!他故意把光盖起来,放在斗底下;或且他在信主之后,仍然以自我为中心,成为失了味的盐。他连自己都活在黑暗里,还怎么能照亮一家人呢? 有一些实在认识神的圣徒,当我们和他们一同祷告、交通的时候,神的光从他们身上发出来,我们就看见了前所未见的属灵实际,便立即感到神的同在。我常常想起他们是发亮的基督徒,这就是基督在基督徒身上所彰显的义,这就是神的性情在基督徒身上彰显出来。主留我们在这里,叫我们显出神的性情来,就照亮了世界,就照亮了所有住在黑暗里的人。 主在山上的教训,是约翰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并且铭刻在心的。所以圣灵带动他在这里提到神儿女生活的原则,就是活在义里,能保守神圣生命的交通,不至于间断。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思想三个题目:一、认识基督的表现;二、常存恩膏的教训;三、彰显出神的公义。我们现在就按着这三个题目的次序来一一思想。 一、认识基督的表现(2:1-11) 教会的根基是基督,但还要加上对基督的认识。今天的难处,也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乃是:我们许多人在教会里,信了主、受了洗,或且还加入了所谓的教会,却缺乏对基督的认识。我们没有在光中看见并认识基督。对我们来说,似乎他是一位在理论上和教义上的基督,而不是一位被启示出来的基督。但理论不能胜过阴间的门,只有照着太16:16-18主耶稣所宣布的,有他作根基,并且对他有认识的教会,才能胜过。
我们或者已经忘记了教会在地上的使命与托付。有时候,在市场上你会看见一种瓷盘子,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但不是放在桌子上盛菜用的,而是挂在墙上,或是立在木架上,作为一种华丽的装饰品用的。今天许多基督徒也把教会当作类似的东西,仅仅懂得欣赏其外形上的完美。然而神的教会却有其实际的功用,决不是为着外表上的装饰。
若教会只有生命的外貌,在环境顺利的时候,是好像足够应付一切;但当阴间的权柄出动,反对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深深感到不行了。我们才知道每一个基督徒最急切的需要,就是直接从神那里得着对他儿子耶稣的启示:认识基督。在遇到试炼的日子里,只有这种第一手的属灵认识,才是靠得住的。一个基督徒真的在光中认识基督,必然有认识基督的表现,就爱神并爱弟兄是自然的。在这一段里,我们要看三件事。 1、认识基督是中保(2:1-2 ) 1节:“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 这里的“小子们”原文的意思是“孩子们”,通常用在长辈对晚辈的称呼。你记得在约翰福音第十三章里记载着,逾越节以前,主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他洗门徒的脚,给门徒作了榜样。当主赐给他们一条新命令,叫他们彼此相爱的时候,约13:33主对门徒的称呼乃是“小子们”,就是这里的“孩子们”。这是约翰亲眼看见、亲耳听见的。到他晚年的时候,这亲热的称呼,仍在他耳边回响。所以年老的使徒,把他所有的受信者都看作是他在主里亲爱的孩子(包括13-27节的三班人:父老们、少年人和小子们),约翰是以长辈的姿态,爱护、关心他们。 这称呼在约翰壹书里面,原文一共享了七次(2:1,12,28;3:7,18;4:4;5:21)。达袐(Darby)弟兄说:“这称呼含有父母之爱,适用于所有的基督徒,不论他长大的程度如何。” “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这些话,就是指第一章的话。神的儿女(就是有神圣的生命,并有份于这生命交通的重生信徒)仍可能犯罪。虽然一个得了救的人,不会再不得救,但他们若不行在光中,若不凭着神圣的生命而活,仍有犯罪的可能。约翰在第一章已经讲了他写信的目的,是为了叫他们共同分享属灵的交通,并得到满足的喜乐,认识主宝血的功效,行在光中。这里又说他写信的目的“是要叫你们不犯罪”。因为罪会成为交通的阻碍,失去满足的喜乐,陷自己于黑暗之中。 “若有人犯罪”原文为假设语气,指一次的行为,不是习惯的犯罪。假设有人偶然犯罪怎么办?“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中保”的原文,在全新约只用过五次,除了这里翻译成“中保”以外,其它四个地方都在约翰福音(14:16,26;15:26;16:17)里。那里都翻译成“保惠师”。原文含有代求者、辩护者、安慰者和帮助者的意思。 罗8:31说:“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34节还说:“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这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在父那里有中保,这指明是家庭中的事。这不是十字架的上的救主,乃是父前的中保。借着重生,我们已经生为神的儿女;重生以后,我们若犯罪,就是儿女得罪父亲的事了。我们的中保乃是解决、处理我们犯罪的事,以恢复我们与父的交通。 2节:“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 “挽回祭”原文是个名词,全新约只用过两次(在约壹2:2和4:10里)都翻译成“挽回祭”,意思是和解的遮蔽处。所以它的形容词在来9:5就翻作“施恩座”。主把自己当作祭物献给神,不仅是为着救赎我们,更是为着满足神的要求,平息我们与神之间的关系。 因此,那义者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他不是单是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作了平息的祭物。然而这挽回、这平息,是以人相信主、接受他为条件的。来9:28是说:“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但不信的人,却经历不到这平息的功效。感谢神,使我们认识基督是中保。我们的中保不仅是在父那里,也是住在我们里面。这是保守神圣生命交通的第一条件、第一要求。 2、遵守主道与爱神(2:3-6) 3节:“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 这里告诉我们:认识神、认识基督不是一句空话,是以遵守神的诫命为凭据的,是可以试验的。看你如何遵守神的诫命,便晓得你是不是真正认识神。 这个晓得,不是在道理上,乃是在经历上: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经历上对神的认识;是说到我们与神交通的第二条件、第二要求,就是遵守主道与爱神。 4节:“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 这“人若说”乃是人主观的认为。人既不遵守神的诫命,却说“我认识他”,就证明这人是说谎话的,同时还证明“真理也不在他心里”。遵守神的诫命,就是人认识神的试验。 5节:“凡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 这里的“道”与上面的诫命该是同义的。爱得以完全,在乎遵守主道。提前1:5说:“命令的总归就是爱。”爱是神的本性。凡遵守主道的,上爱神,下爱人,神的爱在这人的里面就得了成全。同时,我们也就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 遵守主道就是爱神的试验。 6节:“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 本节提到住在主里面的凭据。林前1:30说:“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感谢神,在基督里,是基督徒生活的开始,是神一次永远的作为;住在主里面,乃是基督徒生活的延续,是我们在日常行事为人上活在义里。正像腓2:5说:“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照主在地上的行事为人去行,活出基督在我们身上所彰显的义。 弟兄姊妹,你的人生是不是以“主所行的”为标准呢?照主所行的去行,就是住在主里面的试验。 3、在光中与爱弟兄(2:7-11) 7节:“亲爱的弟兄啊,我写给你们的,不是一条新命令,乃是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见的道。” 这里的“道”原文是话(logos),本节说到爱的命令。从约翰来说,这不是一条新命令,因为是指主耶稣即将离世归父的时候,在约13:34所赐的命令。这是信徒所听见、从起初就有的话——叫门徒彼此相爱,并且要像主那样地爱。因为这样爱的结果,主说:“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众人认出我们是主的门徒,不是借着我们所背诵的圣经,不是借着我们所唱的诗歌,也不是借着我们所遵守的礼仪,乃是借着我们彼此相爱的事实,这就是基督在我们身上彰显出来的义。 爱,是令人羡慕的,也是人类最需要的。基督徒越是不能彼此相爱,世人就越是不能信任基督徒,或接受我们的信仰。 彼此相爱,就是主耶稣所说作门徒的试验。 8节:“再者,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 8节还是说到7节的“命令”。从主来说,这是一条新命令。虽然在摩西时代就有这样的诫命,(像:申6:5“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利19:18“要爱人如己。”)可是多少年来,却没有人能够遵守。正像加3:11所说的:“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神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 主所赐的命令之所以是个新命令,是因为他的灵感是新的。主既然爱我们这些属他的人,就让他的爱激励我们,使我们这些不能爱的人,用主的爱也能彼此相爱。其结果是很自然的:我们的爱和主的爱的性质就完全相同了。在旧约,律法要求的爱是难的;在新约,因有主的生命在我们里面的缘故,彼此相爱就并不是太难的事。这在主既是真的,在我们也是真的;所以这命令是新鲜的。 从时间上来看,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与约翰福音第十三章所记的,该都是主耶稣被卖的那同一夜的事。路22:20记载在逾越节的筵席上,主耶稣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特别突出“新约”。约13:34记载约翰亲耳听见主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特别突出“新命令”。这两处的“新”在原文是一个词,都是性质上的新。 因这新约,我们有了重生的新生命。主赐的新命令,乃是给我们的新生命的;这命令里面有了新能力、新意义,在门徒的新生命中有了新效用,当然也就成了一条新命令。把律法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因主用自己的血所立的新约,变为能行的,使我们的新生命能照主所行的去行,用主爱我们的爱来彼此相爱,保守灵交的不断活在义里;当我们的光这样照在人前的时候,你用不着说什么话,众人因此就认出我们是主的门徒了。他们会发出感叹,说:“喏!看看这些基督徒彼此多相爱呀!”这样,当神的性情从你身上彰显时,就变作光照;人看见从我们彼此相爱上所发的光,就把荣耀归给神。 你不要担心福音难传,你不要推托自己嘴笨,你不要责怪罪人心硬,你也不要叹息环境黑暗,我们都要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执行主的新命令?我们有没有像主爱我们那样彼此相爱? 弟兄姊妹,这是一条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我们也是真的。因着主命令真光的照耀,黑暗渐渐过去,正在消逝,使这条命令在整个基督徒的生活中,一直是新鲜的。 9节:“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 9节和10节的“光明”与1:5的“光”,在原文是一个词。光,是神的性质。恨主里的弟兄,乃是在黑暗里的表记。照样,爱弟兄,乃是在光中的表记。爱叫我们住在光中,光叫我们爱弟兄。 10节:“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 这里的“住”字,与约翰福音第十五章里的十一个“常”字,在原文是一个词,都是“住”的意思。约15:4主说:“你们要常(住)在我里面。”并且用枝子与葡萄树的关系作比方。9节主还说:“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住)在我的爱里。”怎么个常(住)法呢?接下去10节主说:“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住)在我的爱里。” 那我们清楚了:爱弟兄,就是遵守主的命令;遵守主的命令,就常(住)在主的爱里;常(住)在主的爱里,就是常(住)在主里面;常(住)在主里面,就是住在光明中。爱叫我们住在光中;光叫我们爱弟兄。人在这强烈、明亮之光中行走,一切都会看得清清楚楚,当然没有绊跌的缘由。 11节:“惟独恨弟兄的,是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哪里去,因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 本节说到恨与黑暗:恨叫我们在黑暗里;黑暗叫我们恨弟兄。从亚当起,罪从一人入了世界,恨就占据了人的心,使人无亲情、不解怨,发生了多少次怨恨、争吵、战争、凶杀的事。在人类长久的历史中,除了主耶稣以外,没有一个人没有恨过别人。人有了恨,就落在黑暗里,很难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并且恨使人在黑暗里行。 “也不知道往哪里去”是约翰亲耳听见主说过的话。约12:35主说:“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这是何等可怕!黑暗蒙瞎了人的眼睛,使他看不见当行的路。但主是光,即使人已经在黑暗里了,他仍叫人有指望。约12:36主说:“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 按照新命令行的,“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中。”只有行在光中,才能活在义里。凡恨弟兄的,都是在黑暗里,行在黑暗里的,都不知道往哪里去,那结局是悲惨的。 弟兄姊妹,没有主的时候,就叫做黑暗,失去了与神相交的喜乐,就叫作黑暗。你看不见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是在黑暗里。你心里恨弟兄,还觉得自己有理由,就是在黑暗里。 弟兄姊妹,黑暗与光明是不能共存的。恨与黑暗总是联在一起的,而黑暗是属于魔鬼的。但黑暗不能阻挡光,越是黑暗越是能彰显光。神是光,光总是在照着在黑暗里的人。 从创3:9首先的人亚当陷入魔鬼的网罗中,他在黑暗里的时候,神就呼唤他,说:“你在哪里?”这光,这声音,一直在照着,一直在呼唤。 弟兄姊妹,“你在哪里?”在你里面是恨、还是爱?现在你是在怎样行?你还打算要怎样行呢?如果光已经叫你看见你是在黑暗里,你准备怎么办?你计划怎样行呢?求神怜悯我们:救我们脱离黑暗,救我们脱离那恶者;使我们行在光中,彼此相爱,遵守主道,活在义里,叫我们的喜乐得以满足。 二、常存恩膏的教训(2:12-27) 神借着真理的圣灵,不但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并且从我们信主的那天起,圣灵就住在我们里面。林前6:19-20说:“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 今天有些基督徒之所以没有经历圣灵的能力,是因为他们缺乏敬畏的心;他们之所以缺少敬畏,乃是因为他们的眼睛还没有被开启,因而没有看见圣灵内住、同在的严肃事实。 弟兄姊妹,圣灵住在信徒的里面,这是一件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有些人却没有看见。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神的儿女是过着得胜的生活,但另有些人却经常在在失败的情况中,甚至活在黑暗里。这个差别不在于有没有圣灵的同在(因为每一个神的儿女都有圣灵住在他里面),乃在于有些信徒认识圣灵内住的同在,按着从主所受的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而有些信徒却没有这种认识。结果就是:有人清楚地认识他们的生命是属于神的,而有人却仍然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弟兄姊妹,只要我们看见了自己是主重价买来的,有主的恩膏常存在我们里面,就会有革命性的巨变。在这一段里,我们要注意三件事。 1、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2:12-17) 12节:“小子们哪,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的罪借着主名得了赦免。” 这里的“小子们”与1节的“小子们”(就是“孩子们”)在原文是一个词。借着主的名,罪得赦免,是写给所有受信人的。这是神福音的基本成份。路24:47当主复活以后,对门徒说:“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 13节:“父老啊,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那从起初原有的。少年人哪,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胜了那恶者。小子们哪,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父。” 这里的“父老”是指在神圣生命里成熟的信徒,约翰把他们列为受信中的头一班人。他们不是在道理上知道生命之道是指着耶稣基督,而是在经历上认识那从起初原有的。这是成熟、老练的父老们的特征。这种认识,会叫我们不受新神学的异端所欺骗。 “少年人”原文的意思是年轻人,指在神圣生命里长大的信徒,约翰把他们列为受信人中的第二班人。“胜了那恶者”乃是长大而刚强的年轻信徒的特征。那恶者,是指魔鬼撒但。 这里的“小子们”与2:1,12,28的“小子们”在原文不是一个词。原文的意思是“小孩子”,指刚得着神圣生命的信徒,约翰把他们列为受信人中的第三班人。约17:3主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父神是神圣生命的源头,认识父是重生最初的结果;这种认识,乃是作神家里的小孩子的基本资格。 14节:“父老啊,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那从起初原有的。少年人哪,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刚强,神的道常存在你们心里,你们也胜了那恶者。” 本节的“写”,原文是过去式,所以这里翻译作“曾写”。但这并不是指约翰曾给他们写过前书,乃是指他重复13节所写给他们的话,所以应该是指“刚才曾写过”。 “常存”与2:6“住在主里面”和2:10“住在光明中”的“住”,在原文是一个词。约翰是用“刚强”和“神的道住在你们里面”来加强上面13节刚写给年轻人的话:“你们胜了”。“刚强”原文是形容词,与路11:22的“更壮”和来11:34的“勇敢”是一个词。“胜了”原文是个动词,与路11:22的“胜过”和约16:33的“胜了”是一个词。 路11:21-22是主说到赶鬼的时候,打的一个比方。“壮士”就是那恶者魔鬼,他的“住宅”就是撒但控制的范围,“比他更壮的”就是主耶稣。主一来,就胜过了他。所以约16:33主对门徒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主已经胜过撒但、胜了世界;我们因着信,也能得胜。所以主吩咐我们可以放心,在世上的苦难里,可以享受在主里面的平安。来11:34告诉我们:历世历代,有许多人因着信,“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约翰时代的年轻人,是因信显出刚强,并有神的道住在他们里面,所以他们也胜了那恶者。 弟兄姊妹,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那的确可以放心了。但愿我们都能遵行主道,因着信显出刚强,并且也胜了那恶者。 15节:“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 15节到17节是写给少年人(年轻人)之话的继续和发展。你们胜了那恶者,并不是属灵争战的结束,从此就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因为那恶者魔鬼撒但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还在寻找可吞吃的人;所以约翰提出“不要爱世界”。这就是说,不要给魔鬼以可吞吃的机会,这是约翰凭着经历说的。 “世界”(Kosmos)原文是个名词,是指一个有秩序的组织或安排;一个有计划的系统或制度。它在新约圣经里的用法,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指物质的世界、宇宙或天地。就像徒17:24说:“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约1:10说:“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第二类,指居住在这地上的人、世人或人类。就像约3:16的“神爱世人”,约15:18主说的“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 第三类,指这世界上的事。不单指物质的,也包括那些抽象的或意识的、灵界的。诸如这世界上的物质、利益、荣华、富贵、宴乐、享受等等。虽然是虚空多变的,却能激起我们的欲望,并吸引我们离开神。可以说,这世界上的事,最能拦阻我们向着基督。所以雅1:27要基督徒“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在我们读新约圣经的时候,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很快就会发现:“世界”(Kosmos)这个词是约翰用得最多的。在全新约的186次里,约翰用了105次,超过了半数(约翰福音里用了78次,书信用了24次,启示录用了3次)。 约翰对世界有很深的认识。他借着摸得着的事物,碰见了摸不着的东西;圣灵让他透过现像看到了本质。他看见眼前的世界,知道了世界背后还有故事。所以从约12:31起,约翰一再说到“这世界的王”;到了约翰壹书,在第二章这里就称他为“那恶者”;到了4:4将他描写为“那在世界上的”。 约翰认识到魔鬼撒但是一个背叛神的、黑暗世界的统治者。就是弗6:12所说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约16:11约翰更认识到这世界的王已经受了审判,要永远被赶出去。当主耶稣从地上 被举起来,使信他的人都得有永生,成为神的儿女。因为有真理的圣灵住在信徒的里面,神的道常存在信徒里面,所以刚强的信徒胜了那恶者。 弟兄姊妹,约翰的认识,正是我们所需要认识的。的确,除非我们能看见在属物质的背后那看不见的权势,除非我们能摸着在世界上的事的后面那恶者的手,我们就难免常受欺骗,陷入撒但的网罗,而不能自拔。 这就像钓鱼的鱼饵,是套在鱼钩上的,鱼饵本身是中性的、是无辜的,但鱼若吞了鱼饵,就把暗藏在鱼饵里面的鱼钩也吞进去了。你不能说,我单吃鱼饵,不吞鱼钩,那是办不到的。为此,我们必须警醒。 “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可见“爱父的心”是一种东西,可以放在里面,也可以跑出去的。在同一空间里,不能同时放进两种东西,这是任人皆知的事。可就是有些神的儿女反而胡涂,既爱世界,又想爱神。那怎么可能呢! 多少年轻人舍不得世界。聚会的时候,受到激励的时候,好像要不爱世界了;但好景不长,在另一个时候,又好像跟世界有斩不断、理还乱的缘份。弟兄姊妹,迟早你会发现,爱世界与爱神是不能共存的。 我们必须有一个更好的在里头,爱世界的心才能丢下。有的小孩子喜欢拿刀来玩,他并不知道刀会割破皮肉,流血疼痛,甚至危害性命。正当他玩得兴起的时候,你想把刀从他手中抢下来是难的。如果你把一个比刀更好的东西放在他面前,他才会把刀丢下,来拿那更好的。 弟兄姊妹,你不要搞错啊!我们的神不是忍心的人(太25:24),“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神从来没有叫我们摔掉什么,神乃是把更好的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如果认识要去得的基督为至宝,就自然会把世界和世界上的事都丢弃了。 有一位小弟兄,对不要爱世界,感到心里作难。他对我说:“世界的福,你享过了,所以你们年纪大的人能说不爱世界。但是,我还年轻,我不能啊!这位小弟兄会信神,但他不会爱神。我们要知道:信神,可以拯救你脱离罪恶;爱神,才能叫你脱离世界。 弟兄姊妹,时候一到,我们不得不进到世界里面去,并和它有接触;今天的世界也会来找我们,使我们没法不和它有接触。像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工作,下岗后的再就业,人们要选择职业,都是在与世界打交道。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世界的背后,有一个势力非常庞大,要俘虏人呢? 人今天最爱谈论的,岂不就是钱吗?人今天终日所想的,岂不就是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和玩什么吗?你无论到什么地方去,人最热衷谈论的题目就是这些,甚至连基督徒也不例外!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今天这样危急。 当我们面临取舍和选择的时候,我们所注意的,不该仅仅是好与坏、或得与失的问题。不!我们当查问的是:这事是属于这世界的呢,还是属神的?这就是神儿女生活的原则。 16节:“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 这里说到世界上的事,都不是出于父神,乃是出于世界。而世界又是由它背后的统治者撒但所管辖的。这里举出三样世界上的事:“肉体的情欲”,就是身体的欲望,超过天然需要的贪婪;“眼目的情欲”,就是魂借着眼睛而有的欲望,永无休止;“今生的骄傲”,就是人生虚空的骄傲,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炫耀。这三样是那恶者魔鬼所惯用的三条诡计。 约翰用它来描写这世界上的事的性质,清楚地反映出创世记第三章伊甸园里的故事。当日魔鬼在蛇的背后引诱人的时候,就是用肉体的情欲——好吃,眼目的情欲——好看,并今生的骄傲——使人有智慧,向神独立。 等一等,到了路加福音第四章,魔鬼试探末后的亚当——耶稣基督的时候,那是赤膊上阵的。魔鬼试探耶稣照样是借着这三样:肉体的情欲——吩咐石头变食物,眼目的情欲——天下万国的荣华,并今生的骄傲——从殿顶上跳下去,试探神而自显。弟兄姊妹,从古到今,那恶者魔鬼引诱、试探历代的信徒,都不外乎这三条诡计。 17节:“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本节的原文,在遵行神旨意的前面有一个定冠词——“这”。“这遵行神旨意的”是指经常不断地遵行神的旨意,不是偶尔遵行一下。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正在过去,惟独这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2、要防备敌基督的出来说谎(2:18-23) 18节:“小子们哪,如今是末时了。你们曾听见说,那敌基督的要来。现在已经有好些敌基督的出来了,从此我们就知道如今是末时了。” 本节的“小子们”与13节的“小子们”在原文是一个词,是指受信人中的第三班人。“敌基督的”原文是个名词,全新约只用过五次,都是在约翰的书信里[约壹2:18(两次),22;4:3;约弍7]。“敌基督的”与太24:24的“假基督”不同,假基督是用欺骗的方法,冒基督的名来迷惑人。而敌基督的是否认耶稣基督的神格,不认耶稣为基督,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在使徒的时候,已经有好些敌基督的出来了,这是末时的一个征兆。 19节:“他们从我们中间出去,却不是属我们的;若是属我们的,就必仍旧与我们同在;他们出去,显明都不是属我们的。” 本节的“他们”是指敌基督的。这些敌基督的,是不认父与子的。他们不是从神生的,也不在神圣生命的交通之内,因此,他们不属于教会,就是不属于基督的身体。所以约翰说,他们从我们中间出去,是要显明他们都不是属我们的。 20节:“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 这里的“圣者”是指基督耶稣。这“恩膏”是指圣灵说的。罗8:9说:“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所以,有没有从那圣者受了恩膏,是基督徒与敌基督的之根本区别。 刚信主的小孩子们,对圣经的真理不一定有很好的基础,或且受文化的限制,自己还不能读圣经。可是,他能对住在自己里面的恩膏很敏感,所以,当他遇到异端的教训、情欲的诱惑,尽管他不一定能说出是什么道理,但心里却能感觉到是与非、对与错。顺服恩膏的教训,就平安、喜乐,一切光明;违背圣灵的感动,就懊恼、沮丧,一片黑暗。这是真基督徒都该有的经历。 21节:“我写信给你们,不是因你们不知道真理,正是因你们知道,并且知道没有虚谎是从真理出来的。” 这里告诉我们,真理与虚谎是互不兼容的。约16:13主说:“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进入一切的真理。”信徒知道真理,不是由于自己的聪明、才智,乃是因为他们受了恩膏,有了圣灵的结果。在这件事上,博士和文盲是一样的。 22节:“谁是说谎话的呢?不是那不认耶稣为基督的吗?不认父与子的,这就是敌基督的。” 这里告诉我们,敌基督的就是说谎话的。他们是与神为敌,也是与真理为敌。他们出来,把关乎基督身位(就是关乎基督的神性与人性)的异端到处散布。约10:30主说:“我与父原为一。”所以,不认耶稣为基督的,就等于不认父与子;这就是敌基督者的说谎技能。 23节:“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 这里的“不认子”是指否认人子耶稣是神,所以就没有父,这是极大的异端。 “认子”的“认”与太10:32主说的“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里的两个“认”在原文是一个词,含有“公开明说”的意思。所以认子的,连父也有了。 3、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内(2:24-27) 24节:“论到你们,务要将那从起初所听见的,常存在心里;若将从起初所听见的存在心里,你们就必住在子里面,也必住在父里面。” 本节是对受信人说的话。前面的“存”字和后面的“住”字在原文是一个词。使徒并没有给他们讲些什么新奇的道理,只是嘱咐他们,务要让那从起初所听见的住在自己里面。我们这样作了,就住在主里面,也住在父里面了。 25节:“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 “主所应许”是指在约翰福音里主所应许的,是约翰亲耳听见的。像约6:47主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信的人有永生。” 26节:“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指着那引诱你们的人说的。” 这里的“引诱”与1:8“自欺”的“欺”,在原文是一个词,含有欺哄、迷失和引入歧途的意思。约翰刚才写的这些话,是有针对性的,是指着那些用关于基督身位的异端,欺哄信徒的人。这些敌基督的将信徒引入歧途,使他们从永远生命之道上岔出去,离群迷路。 27节:“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 本节开头的“常存”与末了的“住”在原文是一个词。我们从主领受的恩膏,是常存在我们心里的,或者说,是住在我们里面的。可是,在神的儿女之中,很容易把领受恩膏这件事,变作一件外表的事。我们很容易把膏油和能力连在一起,在属灵的追求上产生偏差。 我们要知道,圣灵在人身上作能力,是膏油的结果。人得着膏油,不是为着说方言,也不是为着显神迹、行奇事;人得着膏油,乃是为着在神面前分别为圣,来事奉神。 在旧约里,受膏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表明这一个人是属于神的。像出28:41论到亚伦和他儿子时,神说:“又要膏他们,将他们分别为圣,好给我供祭司的职份。”就是这一种的完全归于神,是事奉神的第一个条件。 到了新约,路3:22给我们看见,当圣灵降在主耶稣身上的时候,第一件事,不是他去工作,而是神的承认。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所以,膏油乃是表明神的所有权。当主从死里复活、升天,就赐下圣灵,住在信徒的里面。 我们从主所受的恩膏,是在凡事上教训我们,不是外面用言语的教训,乃是里面膏油的涂抹。是借着内里属灵的知觉的教训,并不用人的教训。恩膏的教训和人的教训完全两样。人的教训是要讲许许多多的理由,是要说许许多多的话,所以越讲越复杂,你越听越胡涂。但是恩膏的教训就不同。不是在那里告诉你许许多多的事,乃是借着膏油的在那里与不在那里来教训的,这是一个特点。 比方:你今天要去作一件事,如果是主要你作的,当你动的时候,你就有膏油,你就知道这是对的;如果是不该作的,你就觉得像车胎走了气一样,提不起劲儿来,你就知道是不对的。恩膏的教训,不是用道理,不是用理由;所以我们的是非、对错,是根据恩膏的同在或不同在,不是根据有道理或没有道理。 所有神的儿女,要学习一个功课,就是:我们在跟从神的事情上,不是讲理由,而是看圣灵给不给我们一个滋润的感觉。神所给我们的恩膏,是为着证明我们是他的。一切的事奉,根据于分别为圣,所以我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 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这可以由我们基督徒生活中真实、实际的经历得着证明的。如果我们的头脑里填满了许多人的教训,又还混淆不洁,我真怕这么一来,会为自己构成一个虚妄、荒谬的世界,作茧自缚,无以自拔。 我们怎么知道我们从主所受的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呢?感谢父神,赐给了我们这一本圣经,这圣经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同一位圣灵住在我们里面,在凡事上教训我们。任何人的道理、教训,如果与住在我们里面的恩膏教训不符,如果与神所默示的圣经相矛盾,那就是假的,不是真的。 从主所受的恩膏能保卫信徒不受敌基督者的欺哄、诱惑。所以每一个基督徒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这就是神儿女生活的原则。 三、彰显出神的公义(2:28-29) 1:9告诉我们,神是公义的;2:1给我们看见,那义者耶稣基督。从28节开始,使徒约翰把重点从神圣之生命的交通,以及按从主所受的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转到神的公义上。与神相交,行在光中,和领受恩膏,住在主内,应当有一个结果:就是活在义里,彰显出神的公义。在这一段里,我们要看三件事。 1、要住在主里面(2:28) 28节:“小子们哪,你们要住在主里面。这样,他若显现,我们就可以坦然无惧;当他来的时候,在他面前也不至于惭愧。” 这里的“小子们”与2:1,12的“小子们”在原文是一个词,就是“孩子们”。使徒写完了给三班不同受信人的话以后,在27节,结束于一个嘱咐:“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从28节起,又回到所有的受信人,因此,再一次称呼“孩子们”。 使徒约翰对他们继续讲述住在主里面的生活(这到第三章里还要详细讲)。这里的“他”是指要来的基督。以主必再来,突出住在主里面的重要:一是主显现的时候,可以坦然无惧;一是主再来的时候,不至于惭愧。 “住在主里面”不是得救与灭亡的问题,乃是与主联合、结果子的问题。这也就是太7:20-23主所说的“进天国”的问题。在上文的2:17里说到“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这里就说到主若显现。所以我们务要保持继续住在主里面,顺从神,遵守主道。这样,当主显现的时候,就可以坦然无惧。在上文的2:11里说到瞎眼的人“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哪里去”,这里就说到当主来的时候。“惭愧”恐怕就是指太24:51和25:30的受处治、被丢在天国外面的“哀哭切齿”说的。 2、当知道神是义(2:29上) 29节上:“你们若知道他是公义的。” 这个“知道”(ginosko)原文是指凭着有主观知觉之认识的了解,不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乃是内里更深的看见。这是为着认识主。神是公义的来源。知道神是义的,是根据认识父,认识那从起初原有的。 3、真信徒的标志(2:29下) 29节下:“就知道凡行公义之人都是他所生的。” 这个“知道”(eido)原文是指外面客观的知识,这是为着认识人。“行公义”的“行”原文是“实行”,“凡行公义之人”不是指偶尔行义,乃是习惯行义,是一种普通的日常生活,不用特别注意,就不知不觉地实行义。这是由于我们是神所生的,藉里面的神圣生命所产生的自然生活。这不仅是外面的行为,乃是里面生命的显明。 “他所生的”就是指约3:3我们的“重生”。这神圣的出生是圣灵感动约翰所非常强调的。因为人若不重生,就不可能有习惯实行义的生活。基督徒的行公义,并不是“立志为善”,乃是按从主所受的恩膏住在主里面的结果。 神是公义的,凡从神生的,必行公义,彰显出神的公义是真信徒的标志。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