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重生之生命的美德 神是洁净 什么是重生之生命的美德呢?林前15:49说:“我们既有属土的形状,将来也必有属天的形状。”在我们还没有变成属天的形状以前,我们的形状是属土的。可以说,所有在亚当里的,都是属土的,都是土里土气的,那是被罪污染过的。我们本来是属土的,因着神的恩典,我们得在基督里,现在我们能有属天的形状。 今天主还留我们在地上,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变化的工作。那神圣的生命已经在我们的灵里面,并且要慢慢支配、管理我们的心思、情感、意志,叫我们爱神所爱,恨神所恨,喜爱良善,恨恶罪恶;叫我们能够拣选神所拣选的,能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弟兄姊妹,请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人的心思、情感、意志,都让基督所占有,而且他所想的就是基督所想的,他所爱的就是基督所爱的,属地的东西摸不着他,这个人岂不就是被模成神儿子的形像了吗?这就是圣灵在我们里面所要作的那个变化的工作:把属土的形状变成属天的形状(这是指着今天来说的),当基督的生命、性情从我们的身上流露出来,给人看见的,就是基督徒重生之生命的美德。 从前,在农村有一位姊妹,她在没有信主以前,是那个村子里有名的泼妇。你不能得罪她,如果你得罪她,她不光骂你,还要骂你父亲,骂你父亲的父亲,一直骂上去,没完没了:所以人们都非常怕她。希奇得很,有一天她蒙恩得救了,性情完全变了。 有个年轻人想试试看,就拿一个白薯(或叫山芋、地瓜),从她背后往她身上一扔,扔了之后,拔腿就跑,怕她追过来骂。结果,她看了那个年轻人一眼,并没有追,也没有骂;她把那个白薯捡起来,拿回家,就把它种在自己的菜园里。 后来那白薯长出好多的白薯来。她就全部挖出来,挑着白薯到那个年轻人家里去叩门。那个年轻人开门一看,见是她,吓得愣住了。她就笑着说:“这些白薯,就是用你前些时候扔在我身上的那个白薯生长出来的。现在我把它全部送还给你。” 你看见吗?这就是基督的性情。这个人本来是泼辣、蛮横出了名的,但现在却在她里面有基督的温柔。这个温柔,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硬挤出来的;里面的性情就是这样。你只要是蒙恩得救的,你就有这个性情。所以,模成神儿子的形像,是完全根据基督的生命。 今天,你蒙恩得救,我蒙恩得救,那重生的生命既然在你我里面,这生命自然就会有一种形像。现在你只要照着这神圣生命一直发展下去,让生命长大、成熟,就自然会有基督的性情彰显出来,给人看见重生之生命的美德。 今天我们的难处,是在给这神圣生命以太多的捆绑;让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霸占了我们。结果,基督的生命就不能自由地发展。 据说在一千多年前,我国的南唐李煜,就是那位能诗文、喜音乐、功书画、善于填词的南唐李后主。他曾经叫他的宫嫔窅(yǎo)娘用布把脚缠起来,缠得细小,形同一弯新月,供他取乐。上行下效嘛,于是就有很多人争相效法,认为那是最美的。把一个小女孩的双脚,好端端地从小就用布紧紧扎起来,使足骨变形,脚型尖小,造成残废,还美其名曰“三寸金莲”。 我母亲就缠过脚。我问她,缠的时候痛不痛?她说疼!我问她,你哭不哭?她说,缠的时候,强忍住,不哭,因为要好看;如果大人不给缠,倒反而要哭了。我问,那是为什么?她说,脚大难看,没人要呗!怕嫁不出去,所以要哭。 你看见吗?这世界把人的思想扭曲了,把美与丑颠倒了。所以,不是我们今天不能叫人看见基督的荣美,问题是我们的心偏向世界:我们不是要讨神的喜悦,而是要得到世界的认同;我们不是在为主受苦,而是在为世界受苦。 “三寸金莲”就是为世界受苦的结果。当然现在没有人再干这种傻事了,但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尽管表现不同,原则还是一样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前些时候,上海的染发热曾悄然升温。不光是白发要染黑,年轻人还要染红、染黄,虽然明明知道染发容易生癌,还是要心存侥幸,染它个五颜六色,好领先世界新潮流。 甚至在基督徒中间,你也会常听到一句话:“现在人家都这样,基督徒怎么也不能太那个了!”弟兄姊妹,你能从这“不能太那个”的背后,摸到那恶者的权势吗?今天魔鬼撒但仍然用“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这三条布来缠紧我们的脚;使我们不能走义路,使我们不能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这三条裹脚布真是又臭、又长,很难摆脱。因着这三条布的缠绕,就把在我们里面的基督的生命裹住了,压住了,结果基督的生命就不能自由地发展,我们就仍旧停留在属土的形状上,叫人没法从我们身上看见重生之生命的美德。 圣灵知道我们的光景。所以,在第一章讲到这神圣之生命的交通;在第二章就讲到神儿女生活的原则;到了第三章,就把基督徒重生之生命的美德指给我们看。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思想三个题目:一、神的儿女要洁净像主;二、爱是出死入生的明证;三、藉生命和圣灵实行爱。我们现在就按着这三个题目的次序来一一思想。 一、神的儿女要洁净像主(3:1-10) 感谢神,我们已经接受主耶稣基督作我们的救主,成为神的儿女了。西3:4说:“基督是我们的生命。”基督的生命也就是永远的生命。我们每一个蒙恩得救的人里面都有永远的生命。 创1:24告诉我们,神造出的活物,都是“各从其类”。每一个生命,自然它含有一种性情。比方说,鸡有鸡的性情,鸭有鸭的性情。你怎么知道它们的性情呢?你只要把它们赶到河边去就行了。小鸡一看到水,就胆怯,不敢下去;小鸭一看到水,就高兴,不用人教,它就下去游水了。 我国东北有一种银鼠,天性洁净,每到冬季,它全身呈纯白色,毛皮珍贵。它出外捕食时,遇到危险,它本能就返身逃回家去。猎人在它的洞口,放上污秽的东西。银鼠宁可自己被猎人捉住,也不肯玷污自己的身体。这就是银鼠的性情。 弟兄姊妹,当我们蒙恩得救以后,就有基督的生命在我们里面。这个生命是洁净的,那就是基督的性情。所以,自然就会有基督的性情从我们身上流出来。人能碰到基督的洁净,这就是我们的见证。人家会说:“这个人不像过去的他了。”这个人是一个基督徒,他所活出来的乃是基督的性情,这是所有蒙恩得救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的经历。 有的人或许会感到很苦恼:这个经历倒底是真还是假?如果是真的话,为什么有时有,有时又没有。问题就在这里,性情与性格是有些不同的。原因就是基督的性情必须要经过时间,也就是要经过十字架的工作,要把这个性情变成性格,那就牢了。 如果一个人有洁净作为他的性格的话,那你每次看到他,都是洁净的;不是偶然有洁净的性情。可以说这个人是个洁净的人,这就是模成神儿子的形像。 如果用颜料把画画在瓷器上,看起来很漂亮,如果你不小心,把它一擦,就模糊掉了;这就像我们的性情一样。但是你若把那画了画的瓷器,用高温的火烧过,你怎么擦都擦不掉,那就叫性格。那火就是指着十字架的工作。 基督的性情已经在我们里面,这是我们得救就得着的。你只要不压住,不捆绑,它自然会流露出来。我们或多或少都尝过个中的滋味,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想要像我们的主,就必须经过十字架的工作。 弟兄姊妹,十字架不只是救赎我们,叫我们不再是罪人,叫我们得着基督的生命;十字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我们从基督得来的性情,组织在我们里面,成为基督的性格。感谢神,弗2:10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这是神的杰作和智慧,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 罗9:16“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求神给我们一颗信而顺服的心。主,我只有一个祷告:“你能加增,我减少。”在这一段里,我们要看三件事。 1、神儿女有洁净像主的指望(3:1-3) 1节:“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他。” 这里特别提起父。父是神圣生命的源头。父神差他的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着永远的生命。从弗2:3的“可怒之子”成为神的儿女,这是何等的爱!正因这奥秘的重生是人的头脑所无法理解的,所以世人就不认识我们。
约3:4的“如何能重生呢?”以及9节的“怎能有这事呢?”是尼哥底母提出的两个问题,也是世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一直问到今天。世人之所以不认识我们是从灵生的,不晓得我们乃是由神重生的,是因为未曾认识神自己。 2节:“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 这里特别论到信徒。根据父赐给我们的爱,使我们现在就是神的儿女;像主,乃是将来必然的事。只是这事在时间里,现在还没有显明。这指明神的儿女是大有前途的。 “他的真体”原文的意思是“他所是的”或者说是“他的真样子”。原文在这里还有一个副词,就是下面3节里“像他洁净一样”的“像”和7节里“正如主是义的一样”的“正如”。所以这句话的意思该是: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我们必要看见他,正如他所是的真样子。 3节:“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 这里的“指望”,乃是指上面所说的盼望像主。这里第一个“洁净”是动词,第二个“洁净”是形容词,原文的意思乃是“纯净”或者说是“纯洁”。“像他洁净一样”原文是“正如他是纯洁的一样”。 我们知道,纯净、纯洁与洁净、清洁不同。清洁,是指干净说的,意思就是没有污秽;而纯洁,重在纯字,不只没有污秽,并且还得没有杂质。杂质不一定是污秽,但是一样东西的里面有了杂质,就不能说是纯洁的。 比方:我们吃的盐,大多是用海水晒成或是熬成的。在海水里面,有污秽、有盐和其它的杂质。晒盐的人可以把污秽的东西除去,一般人看上去是清洁的,但是从化学家的眼光来看,里面还有许多别的东西,像钙、镁、钾等等,夹杂在其中。这些东西,有的也是人体所需要的,但你如果需要纯净的氯化钠,这些杂质就得设法除去。 所以,纯洁的意思,不只是没有污秽,并且也没有一点杂质,即使是人看为是好的也不行。按属灵的经历说,原则上也是如此。 感谢我们在天上的父,给了我们一个荣耀的盼望:“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这个盼望,激励我们纯洁自己。凡一切需要血来洁净的罪,都得除净;凡一切需要十字架对付的肉体,都得脱去;凡与父对立的世界,都得分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己为源头的,都得拒绝。总而言之,就是将一切的污秽与杂质,将一切与主不相合的东西,都去除干净,那标准乃是“正如他是纯洁的一样”。 什么叫“他所是的”、“他是纯洁的”呢?四福音书回答了这个问题。约14:30-31主说:“这世界的王将到,他在我里面是毫无所有,但要叫世人知道我爱父,并且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主是这样纯洁的。我们的主不是用逃避世界来显出他是纯洁的,而是在世界上爱父并行在神的旨意之中。太4:10耶稣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我们的主是这样纯洁的。 天然的人,往往容易走极端。他若爱世界,就紧紧地抓住他所有的世界上的事,被世物所支配;他若热心宗教,往往就看破红尘,甚至抛弃一切。但是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和属天然的人完全不同。 因着有“主若显现”的指望,哥林多前书第七章就给了我们一个基督徒生活在世上的原则。林前7:29-32说:“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我愿你们无所挂虑。” 保罗虽然论到好几件事,但显然有一个共同的因素支配每一件事,那就是“时候减少了”。这一方面提醒我们,要学会数算自己的日子,知道自己的日子正在一天一天地减少;另一方面更是提醒我们,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
延,知道我们等候主来的日子也在一天一天地减少。当我们生活在这不信、不敬虔的世代,唯一能使我们受到保护的,就是持守那原则——“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 有些弟兄姊妹对这一点不理解,认为这和以弗所书有矛盾。因为弗5:25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而林前7:29却说:“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我们怎么能一面爱妻子要爱到为妻子舍己,而另一面又要作到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呢?怎么能调和这两个极端呢? 请不要着急。首先,我们必须说,这里面没有矛盾,惟有正常的基督徒才能有这种经历。请你注意是“要像没有”,不是“没有”。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乃是从里面得了释放,并不是在外面改变他的行为。基督徒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在于外面的禁绝世事或抛弃世物,乃是从里面蒙拯救,脱离世事、世物的辖制。基督徒并不离绝妻子,对妻子的情爱也没有削减,只是作妻子的和作丈夫的,都尊主为大,不再受情爱的辖制。 同样,虽然使我们哀哭的难处还在,但我们不再受那难处的辖制;虽然使我们快乐的原因还在,但我们里面有一种内在的勒住,叫我们不使自己任由虚空的快乐所钳制;虽然我们也吃也喝、也娶也嫁、也买也卖、也耕种也盖造、并且也生儿养女,还继续生活在世上,仍然是用世物的,一如既往,但是我们从里面得了释放,使我们不再受这些事的捆绑。虽然这些都还在,但这一切对我们却像没有一样。 主是纯洁的,那世界的王在他里面是毫无所有。这纯洁不在主所站的地,乃在他的心中。我们必要像他,这是神的旨意。我们是用他纯洁的标准来纯洁我们自己;如同纯洁的童女献给基督。对撒但,我总是说不;对父神,我就说是。因顺从真理,纯洁了自己的魂;这纯洁的结果,乃是模成神儿子的形像。 2、住在主里就不过罪的生活(3:4-6) 4节:“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 这“犯罪”的“犯”字原文意思是“实行”,是习惯并且持续地行,不是偶一为之。“凡犯罪的”就是“凡实行罪的”,不仅是偶然有犯罪的行为,乃是罗6:2所说的“在罪中活着”,过罪的生活。 “违背律法”与太24:12的“不法”在原文是一个词。这不是指没有摩西的律法,乃是指没有或不在神管治人的原则之下过生活,所以,不法就是罪。 5节:“你们知道主曾显现,是要除掉人的罪,在他并没有罪。” 这里的“除掉“与约1:29的“除去”在原文是一个词。那里说基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那借着亚当入了世界的罪;这里是主除去众人所犯的罪。 林后5:21说:“神使那无罪的(“无罪”原文作“不知罪”),替我们成为罪。”在主的里面并没有罪,这使他有资格除去我们人的罪。 6节:“凡住在他里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见他,也未曾认识他。” “住在他里面”就是约壹2:27的“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这两个“犯罪”的原文含有“失误目标“的意思。住在主里面,是信徒该有的生活。犯罪,是罪人失误目标的生活。所以,凡住在主里面的,就不过罪的生活。 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见他。这是在黑暗里的光景,根本看不见主,并且对主也毫无主观经历上的认识。 3、神子显现为除灭魔鬼作为(3:7-10) 7节:“小子们哪,不要被人诱惑。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 这里的“小子们”就是2:1的“小子们“,也就是“孩子们”。这是约翰对所有受信者的称呼。年老的使徒把所有的受信者,都看作是他在主里亲爱的孩子。 这里的“诱惑”原文的意思是“引入歧途”,使你们离群迷路。“行义”的“行”意思是“实行”。实行义,就是过义的生活。“行义的才是义人”这仍是纯洁我们自己,所以说“正如主是义的一样”。 8节:“犯罪的是属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 本节开头的这个“犯罪的”就是上面4节的“犯罪的”,是“实行罪的”,乃是活在罪中,过罪的生活。后来的这个“犯罪”就是上面6节的“犯罪”(原文含有“失误目标”的意思。)魔鬼从创造以来就失误了目标。正如结28:17所说,他“因美丽心中高傲”。高傲到一个地步,就像赛14:14他心里曾说:“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他被强暴的事充满,以致犯罪,神在他中间察出不义。 魔鬼的生活是罪的生活。他从起初就不断地犯罪,罪是他的性情。所以,凡实行罪的,凡习惯地犯罪,活在罪中的,都是属魔鬼的。为这个缘故,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正如来2:14所说,我们的主“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9节:“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原文作“种”)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 这“凡从神生的”就是指约1:12-13所说的,接受主耶稣,信入他的名,蒙恩重生,成为神的儿女的人。这里的“存在”与上面6节的“住”在原文是一个词。本章说到神的儿女不犯罪有两个“住”。一是因为神的种子住在他里面。这由神生的神圣生命,是不实行罪,也不能犯罪;二是住在基督里的就不犯罪。 但几时神的种子,这神圣的生命在我里面受捆绑,我还会落到罪里;几时我被诱惑,不住在基督里,我就会失败。这就像一只羊,有时也可能会失误,跌在泥里,但它洁净的本性,不会容许它像猪一样,留在泥里打滚。 10节:“从此就显出谁是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行义的就不属神,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 这“从此”二字,是指实行义或不实行义,就是活在罪中或不活在罪中。在这上面神的儿女和魔鬼的儿女就显出来了。这不是外面行为的问题,乃是里面生命与性情的问题。出于什么生命,就有什么性情。 我们承认:重生的信徒可能有犯罪;没有得救的人也可能有义行。但此二者都是他们外面的行为,并不显明他们里面生命和性情的所是。所以,在这里就进一步从义说到爱。多少时候,义多是外面的,爱多则是里面的。因此,爱比义更有力地显明我们是出于神,是神的儿女。感谢神,我们真是神的儿女,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实!所以凡不行义的,就不属神,这是肯定的。还不止,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 有时我一个人骑自行车,走在那熙熙攘攘的马路上,每想到自己是神的儿女,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喜乐,常会笑出声来;我是有指望的人。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因自己是神的儿女而自豪过呢? 弟兄姊妹,我们不单是神的儿女,神还要把我们模成他儿子的形像,要我们像主是洁净的,像主是义的一样。这是我们荣耀的前途,荣耀的盼望。但我们不要忘记:遍地满了撒但的权势,撒但正在想方设法,要用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来捆绑我们。 人若行在光中,顺从从神那里来的恩膏,纯洁自己,那么撒但也就无计可施了。神为我们划了一道安全线,就是神的同在。凡住在主里面的,撒但就毫无办法,只能退去;神若占有一切空间,撒但还有什么地方可占呢?让我们因着神的爱,把自己献上,住在主里面;活出重生之生命的美德,把荣耀归给神。 二、爱是出死入生的明证(3:11-20) 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全部新约圣经只有两个地方用“出死入生”这句话,而且都是圣灵感动约翰写出来的。一个地方是约5:24,主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另一个地方就是约壹3:14,这里说:“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 约翰福音给我们看见说,听而信的人,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但在使徒时代,已经有偷着进来的假弟兄。在今天,也有人混到基督教里来,自称是属神的人,实在是没有基督生命的人;自称是神的儿女,事实上是魔鬼的儿女;自称是基督徒,实际却标榜另一个福音。 那我们怎么能知道一个人的信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怎么能知道一个人是已经出死入生,还是仍住在死中呢?约翰书信就替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这里说“出死入生”是有凭据的;爱弟兄就是已经出死入生的明证。在这一段里,我们要看三件事。 1、彼此相爱是原初的命令(3:11-12) 11节:“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 这里的“命令”与1:5的“信息”在原文是一个词。全新约就用过这两次。这里该是指约13:34主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这彼此相爱,是使徒约翰原初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信徒的信息;就是信徒所听见,从起初就有的话。所以,我们已经出死入生的人,能够彼此相爱,也应当彼此相爱。在生命与生活上,显明我们是属神的,是神的儿女。 12节:“不可像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 这该隐是人的第二代。人是亚当堕落的子孙,生来就是属那恶者;属那恶者,就是出于那恶者。 约8:44主说:“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这些话是约翰亲耳听见的。我们的主很清楚地说到魔鬼是怎样的。主说到两件关于他的事:①他是杀人的;②他是说谎的。这就说明了一切。 约翰壹书这里把我们带到创世记第四章,用该隐与亚伯的故事来说明“恶”,就是杀人、说谎,犯罪的源头是出于那恶者魔鬼;而“善”,就是义的,源头是出于神。这给我们看见,对行为的善、恶,应该怎样来区分。 该隐为什么杀了他的兄弟呢?理由很简单,就是“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这理由好像讲不通嘛,怎么能就为着这个来杀自己的兄弟呢?圣经告诉我们:“他是属那恶者。”也就是出于那恶者,这相当于他是魔鬼的儿女。他的兄弟亚伯是出于神的,是神的儿女。魔鬼是与神为敌的。该隐里面有魔鬼的私欲,他杀自己的兄弟,实际是对着神的,是发泄他对神的不满。 2、相爱要以主的爱为标准(3:13-17) 13节:“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 “世人若恨你们”这句话是约翰从主口中亲耳听见的,并且主说出世人恨门徒的原因。约15:18主说:“世人若恨你们,你们该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 世人为什么恨主呢?理由也很简单,约15:25主说:“这要应验他们律法上所写的话,说:‘他们无故地恨我。’”这就是说,恨主的理由是“莫须有”的。因为约3:20说:“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黑暗与光明是不能并存的。 那么,世人为什么恨基督徒呢?理由也很简单,约15:19主说:“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基督徒无故地被人恨,乃是自然的事,我们用不着希奇。 感谢主,约16:33主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我们有主胜了世界的平安,就足够了;恨的风浪再大,又能奈我何哉! 弟兄姊妹,基督徒被人恨,不应该有别的缘故,只应该是为主的缘故。你带着主的名,就够叫人恨了;人不是恨你,乃是恨你的主。我们若住在主里面,不是被人爱,就是被人恨。而太10:22主应许我们,说:“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如果你是为自己的犯罪被人恨恶,那就不在主的应许之内了。 14节:“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 本节说,出死入生是有凭据的。爱弟兄就是已经出死入生的凭据。死是出于魔鬼的,生命是出于神的。死与生命不仅分别出两个源头,也显出两个范围。这是在我们重生的时候,发生在我们身上的。 信是道路,爱是证明;信是接受永远的生命,爱是凭着这个生命而活。将这生命彰显出来,就是重生之生命的美德。 “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这里所说的爱,不是指着普通的爱,乃是指着爱弟兄的爱。一个人是不是真基督徒,是不是从神生的,只要看这个人的里面有没有爱弟兄的感觉。 神所给你的生命,不是独立生存的生命。这一个生命有爱弟兄的天性,自然而然叫爱基督徒,喜欢和信主的人在一起;自然而然要推你和别的有同样生命的人接近、相爱,叫你觉得基督徒比亲兄弟还要亲。你对神的儿女有一种特别的味道,特别的吸引力,有一个英名奇妙感觉,这一件事相当紧要。如果有人在他里面没有这一个爱弟兄的心,圣经就指给我们看,他是“仍住在死中”。 15节:“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 本节特别提到恨。你绝不能说,一个人相信主了,还可以杀人。像该隐那样杀自己的兄弟的人是少有的。但圣经在这里说:“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这个“凡”字很厉害!不管你自以为有多少该恨的理由,只要你恨了,就是杀人的;而杀人是在撒但的范围里,因他从起初是杀人的。所以今天这一个问题是非常严肃的事。 在神的儿女中间,彼此相交的时间一长,可以有许多的情形。对某些问题,由于看法不同,会有辩论;对某些真理,由于领受不同,会有争执。但不能有恨。 或者有弟兄作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我能用很重的话来责备他。但我没有恨,我里面只有爱。即使有弟兄犯了应该被革除的罪,我也许会发怒地对付这件事,但存心是为着挽回他,这是爱,不是恨。 从前有弟兄问达秘弟兄,关于革除的事。他第一句话说:“我想一个罪蒙赦免的罪人,来革除另外一个罪人,这是全世界最可怕的事。”你看见吗?在这里有一个态度是出乎爱的态度,你能摸着这是出乎生命的。 在神的儿女中,有许多事情要做、要责备、要对付,但里面没有恨。因为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弟兄的,不管那个恨有没有理由。 弟兄姊妹,我们要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这是何等严肃的事!恨与爱,恶与善,罪与义,死与生,黑暗与光明,虚谎与真理,都是相对的。从此就显出谁是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了。 16节:“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 本节特别提出“主为我们舍命”。什么叫作爱弟兄的爱呢?这里替我们解释了。我们活在自己里面,不容易知道爱是什么。你看主为我们舍命,在这件事上,我们就知道什么叫作爱了;所以我们也应当在合适的时候为弟兄舍命。 你看见吗?圣经里说的爱,不是一句空话,是十分具体的。爱弟兄的爱,就是说对所有的弟兄,对所有的姊妹,有一种丢掉自己来爱他们的心;舍弃性命来成全他们的心。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也当为主的缘故,舍弃个人的成见、偏心、利益、面子,不计较个人的恩怨、祸福,以主的爱为我们彼此相爱的标准,来爱所有的弟兄姊妹。爱的方式和程度,是以主作榜样。接下去就提出一件具体的事。 17节:“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 这里的“财物”与路21:4的“养生的”在原文是一个词,意思就是养生之物,是养活肉身的东西。这是主耶稣说明他称赞那个寡妇的原因时所用过的一个词。主说:“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捐项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这是穷寡妇爱神的行动,她把自己赖以养生的所有家当全给了神。 现在你有世上养生之物,你的弟兄有需要,你该怎么样呢?记得戴德生弟兄在做实习医生的时候,曾经深入社会,作义务诊治。有一次,他看到一位穷弟兄患了肺结核。他知道这种病是需要补充营养的,但他看弟兄的家境又作不到,他就想要帮助弟兄。一摸自己口袋,只有一个英镑,这是他要靠着养生的。他想还是自己的需要大,不能顾到弟兄了,就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告辞出来了。 在回家的路上,心是一直不能平安,那手还一直碰到那个英镑,好像还发出一个声音:“你看见有需要的,你不给他,就是偷!”他举出很多自己有需要的理由也没有用,最后还是跑回去,把那个英镑给了那位弟兄。那位弟兄不肯受,说:“这怎么可以呢?”戴德生说:“我求你拿去,帮帮我!帮帮我!你不拿,我受不了啦!” 弟兄姊妹,我们读圣经要非常仔细才可以。有世上财物的人,有养生之物的人,如果看见弟兄穷乏、有需要,而把怜恤的心塞住了,在这里不是说牵涉到爱弟兄的心,而是说牵涉到爱神的心;不是说不爱弟兄,乃是不能爱神。 人如果塞住了怜恤弟兄姊妹的心,这一个人爱神的心也就没有了。他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说:“我虽然不爱弟兄姊妹,但是我爱神。”没有这件事。因为我们与神的众儿女关系是从神来的。 主为我们舍命,也为他们舍命,这是父赐给我们的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都是神家里的人。神爱他,你怎么能不爱他呢?不是因为他可爱,才爱;乃是因为他是弟兄,就爱。 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背上背了个三、四岁的孩子。有人围问她,说:“小朋友,你这么一点儿大,怎么背得动一个孩子呢?”她说:“我背得动。”又问她:“你不觉得重吗?”她说:“不重,因为他是我的弟弟。”你看见吗?今天你的弟兄,你的姊妹,都是从神生的。你应当把待他们的软弱,包容他们的过犯;不以为难,不以为重。因为同属一个生命,爱就没有困难,也不是重担了。 马丁·路德说得好,凡是因信称义的人,地位是非常崇高,可惜经历非常卑微,也可以说是气质不够。一个人重生得救,一是地位的改变:该灭之的罪人成了神的儿女;二是气质的改变:恨变爱、私变公、污秽变洁净、犯罪变行义、至终模成神儿子的形像。基督徒气质的改变是一辈子的事,在爱弟兄上是最容易显露出来的。 明朝的宦官魏忠贤,就是那位结党营私、专断国政,自称九千岁的大太监。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出了号的大坏蛋。曾经有人问过他:“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他回答说:“君子就是好人,小人就是坏人。”再问他:“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呢?”他说:“与我者,皆好人也;与我坏者,皆坏人也。”意思就是,跟我好的,都是好人;对我坏的,都是坏人。他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判断好人与坏人。这种宦官哲学,在黑暗里到处存在。光明之子绝不能随声附和。 3、相爱要在行为和诚实上(3:18-20) 18节:“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上和诚实上。” 这“小子们”,仍是2:1那爱的称呼,就是“孩子们”。言语是与行为相对的。行为所说的,不言语更响亮。舌头是与诚实相对的。舌头最会玩弄虚空的谈论,“诚实”原文就是下面19节的“真理”,是指爱的实际。你光说爱,没有用;需要行为来证明。 教会的生活是爱的生活。爱是活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今天不是看你怎么讲,今天是问你怎么行。把爱挂在嘴上,用优美的词藻、精彩的词汇,把自己包装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神要的是爱的实际。 19节:“从此就知道我们是属真理的,并且我们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稳。” 这里的“安稳”与腓1:14的“笃信不疑”在原文是一个词。有了实际的爱弟兄,我们的心在神面前可以笃信不疑地安稳。这就是属真理的,正如提前1:5所说的:“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为此,我们都要自己勉强,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住在主里面,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使我们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稳。 20节:“我们的心若责备我们,神比我们的心大,一切事没有不知道的。” 伯36:26说:“神为大,我们不能全知。”神比我们大多少,这是不能测度的。罗16:27保罗称神为“独一全智的神”,一切事没有不知道的。所以,如果连我们自己的心都责备我们了,神当然更会责备我们。我们的心这种自责的知觉叫我们留意、提防与神交通受阻碍的危机,并且还会保守我们住在主里面。 三、藉生命和圣灵实行爱(3:21-24) 本来我们都受了罪的污染,所以在我们身上有畸形的发展。我们有爱,不错,但是多少时候,连母亲的爱也会扭曲成为溺爱;溺爱,不是爱儿女,而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毁了他们,这是罪的结果。 现在不是有很多非常能干的母亲,从小就把儿女捧在手里,一切都包办代替,让儿女得到最好的享受,为儿女画一张最美的蓝图;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结果,常是事与愿违,只培养出一些高级废物。这些能干的母亲,自己还莫名其妙,不但自己得到几滴辛酸的伤心泪,更毁了宝贝儿女的一生。 我们知道,一个很强的母亲,常常有一个很弱的儿女。因为所有的主张,母亲都替儿女包了。等到儿女真的要工作、要结婚,真的需要选择了,他们不会选择。
最近新闻报导,天津有一位产妇,生了一个儿子。这儿子的奶奶,也不知道是疼孙子,还是爱媳妇,要想办法给媳妇补一补。产后两小时,就开始吃鸡蛋,临睡时又吃了二十个鸡蛋;这一天一共吃了三十五个鸡蛋。结果,蛋白质中毒,真是爱之适足以害之。弟兄姊妹,这些都是在亚当里的悲剧。等到我们重生得救了,生命进到我们里面来,我们仍旧是母亲,现在圣灵在管理那个爱,结果就是基督在我们身上显大,发出馨香之气,把溺爱改变成纯洁的爱,对母亲和儿女都有益处,给人看见基督徒重生之生命的美德。所以每一个神的儿女,都必须藉生命和圣灵来实行爱才可以。在这一段里,我们要看三件事。 1、心不自责向神坦然无惧(3:21) 21节:“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 本节仍是讲我们相爱的实际。若是相爱在行为和诚实上,我们的心能不自责,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 在第四世纪,有位圣徒叫奥古斯汀(Augustine),他的爱实在是在行为和诚实上的。有一个冬天,他和几个弟兄到外面去传福音。他看见在接受主的人当中,有一个穷人冻得直打颤;他立刻就把外衣脱下一件给那个穷人穿上。同去弟兄问他,说:“你脱了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你自己不冷吗?”他说:“弟兄,我里面还有一件,我看见他需要,我有两件而不给他一件,我就是偷他的。因为一切都是神赏赐的,神为我们预备得丰丰富富,现在别人不足,我怎么可以塞住怜恤的心,不分给他呢?我如果不给他,在神面前,我就是偷窃;我的心会责备我,我就不能向神坦然无惧了。”你看见吗?这就是他属灵的光景。明明是他的衣服,他却说是偷(有而不给就是偷)。 同样的原则,你有养生的钱财,看见弟兄有缺乏,你塞住怜恤的心,你不帮助他,就是偷。钱虽然是你的,东西虽然是你的,却都是神预备的。神不赐给,我们什么也没有。徒17:28说:“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如果神收回我们的气息,我们的肉体只好被送到火葬场去了。 请你想想看,有哪样东西是你自己,不都是神给的吗?今天你享受了神的丰富预备:有吃、有穿、有住、样样齐全;有弟兄,有姊妹,在那里有难处,你能无动于衷吗?你能说这与你没有关系吗?我们必须顺着新生命的知觉,让良心在圣灵的管治之下,把神的恩典拿来与人分享,使我们的心在神面前安稳才可以。 2、遵守主命祷告得蒙垂听(3:22-23) 22节:“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他得着,因为我们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悦的事。” “一切所求的”是包括我们所有的祷告。就是说,我们不论求什么,结果就都从他得着。这是约翰的经历。太7:9-11主在山上的教训,是使徒亲耳听见的:“凡祈求的,就得着。”主给我们一个厉害的应许,毫无保留。 也许有的弟兄姊妹要问:“这应许在使徒身上完全兑现了,为什么到我身上就卡住了呢?为什么有些事,我求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得着呢?我觉得我并没有妄求,要浪费在自己的宴乐中啊!为什么祷告还是不灵呢?” 我想本节那“因为”后面的话,也许能回答你的问题。你是不是借着主在我们里面的那神圣生命的运行,习惯地遵守主新约的命令,并且经常实行神看为可喜悦的事呢? 弟兄姊妹,我们住在主里面,遵守他的命令,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能修直并清理我们向神求的路。约15:7主说:“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 23节:“神的命令就是叫我们信他儿子耶稣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 本节论到神的命令,突出两个字:信与爱。信,是在我们与主的关系上接受神圣的生命;爱,是在我们与弟兄姊妹的关系上活出神圣的生命。人信耶稣的名,得到了重生;爱的生活就证明了这个事实。信主的名这一件事已经做了,下面那一个爱也必须做。 神先赐给你那一个爱,神然后给你那一个爱的命令——彼此相爱。今天我们要将神赐给我们的那一个爱,用来彼此相爱。从与人相爱显出与神相交。 神所摆在我们里面的种子,我们要按着那一个性质来用它、宝贝它,不应当毁它、伤害它,这是我们今天特别要注意的。 3、住在神里神也住在人里(3:24)
24节:“遵守神命令的,就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我们所以知道神住在我们里面,是因他所赐给我们的圣灵。” 本节给我们看见,遵守神命令的结果。告诉我们,信徒与神的关系是双方面住的关系。这是约翰亲耳从主所听到的话,也是约翰亲身从圣灵所得到的经历。 约15:4主说:“你们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十五章里的“常”原文都是“住”。约翰很注重住,住的原文在新约历来一共享了119次,约翰却用了多一半:福音书里用了40次;书信里用了27次。)我们是借着住在神里面,享受神住在我们里面。 信徒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信徒里面,这个奇妙的事实,信徒是凭着神所赐的圣灵才确实知道的。这圣灵就是加3:14所说:“使我们因信得着所应许的圣灵。” 弟兄姊妹,我们都应该求圣灵开我们的心窍,叫我们心里明白过来,知道住在主里面和主住在我们里面的重要。 约15:5主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