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启示录的作者
在新约时代,约翰还不是一个常用的人名。有折服人的证据显明,这位写启示录的约翰,就是耶稣那位出名的门徒。(可参阅本章后的问题解答)我们刚刚曾在橄榄山上遇见他在那个月夜专心在听耶稣橄榄山上的谈话。我们在研究他写的启示录之前,有关他生平的九件事值得我们注意。 一、看哪,上帝的羔羊 ──约翰第一次见到耶稣站在人群之中看施洗约翰为人施洗。约翰看见施洗约翰忽然在说话之中停下来,兴奋地用手指着一个使人感到非凡的人,像开路先锋那样喊着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或译:背负)世人罪孽的!”(约1:29)(注一) 指着那人所说“上帝的羔羊”的话,深深铭刻在约翰的心上。在圣殿,天天,尤其是在逾越节时,为了人的罪,羔羊献给上帝为祭。约翰深信耶稣确是上帝的羔羊,就在启示录中二十九次这样讲到耶稣。 二、耶稣所爱的那门徒 ──当他第一次看见耶稣时,约翰才不过是个少年人。在人群中约翰的身边有他亲密的朋友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当施洗约翰指出“上帝的羔羊”时,约翰与安得烈立刻决心要认识耶稣。(约1:35-40) 以后几个月里,约翰与基督的接触似是断断续续。他可能曾参加耶稣在那里变水为酒的迦拿的婚筵(约2:1-11)。约翰与他的哥哥雅各,及安得烈与他的兄弟彼得,多半的时间在加利利海上打鱼维生。但是当耶稣开始在加利利作范围宽广的旅行之时,祂邀请这四个青年人停止打鱼,成为得人的渔夫(太4:18-22)。他们撇下了网,跟从耶稣。他们的一生就完全改变了。 在耶稣所拣选的十二门徒之中,这四个朋友中的三位,彼得,雅各与约翰构成了一个内圈。这并非耶稣偏爱他们,而是这三位比另外九位发现耶稣对他们的人生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在这三个门徒之中,特别是约翰,又被称为“耶稣所爱的那门徒”(约20:2;21:7,20) 三、靠近十字架边 ──当耶稣使睚鲁的小女儿复活时,约翰,彼得,雅各,都在卧房里(路8:49-56)。在耶稣变像的山上,他也在场(太17:1 -8)。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他在耶稣身边(太26:36-45)。当暴民到达客西马尼园,其它的门徒都逃跑时,只有彼得与约翰敢于跟随耶稣进入耶 稣受审的宫庭的院内(约18:15)。当彼得失落勇气否认他认识耶稣时(太26:69-75)。约翰仍独自留下来。耶稣断气时,约翰在祂身边(约19:25-27)。在那耶稣复活的星期日,彼得与约翰彼此争先的往空墓跑。无疑地约翰是淌着汗,喘着气,才先跑到(约20:1-4)。 上帝将“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交托给这位耶稣特别亲爱的约翰的。 四、“我必再来” ──在最后晚餐时,约翰分有众门徒听见耶稣说“我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时的惧怕(约13:33)。约翰不明白耶稣要到那里去,但想到这种情形使他受不了。他也不明白后来的应许:“我若去,……就必再来”(约14:3)。 但是、在六周之后,约翰终于知道了基督所说“我若去”真正的意思。当他与其它门徒聚集,耶稣对他们最后道别时,约翰看见耶稣慢慢从地上升起。他看见祂的脚到了他们腰际,然后,慢慢飞过他们的头。耶稣伸出双臂赐福并道别。耶稣升得更高了,门徒们伸着脖子定睛追随着耶稣。 然后,有一朵云围绕着祂。祂不见了。 约翰与他的朋友们正充满不安与悲伤之时,希望重新被点燃。有两个人穿著白衣,出现在他们旁边,打断了他们的焦虑。“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他们问道:“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徒1:11) 现在约翰明白“我若去,……就必再来”的话了。他也更了解耶稣在橄榄山上所说有关人子要驾着天上的云降临的话(太24:30)。 无怪乎约翰见到启示录第一个异象时急忙写着说:“看哪,祂驾云降临, 众目要看见祂”(启1:7),在启示录书的结尾他祷告说:“阿们!主耶稣啊,我愿你来!”(启22:20) 五、天国中的地位 ──约翰与他的兄弟雅各被称为雷子(可3:17)。他们必定是喜欢大声辩论的人。他们是恨恶罗马人不公正的青年人,因此起初 因为他们认为耶稣要推翻罗马政府而被吸引到耶稣身边。他们要与祂一同争战,然后与祂一同作王。 他们说服了母亲求耶稣在祂的新国度里让他们坐在祂左右边的宝座上(太20:20-21)。试想他们的请求如何刺激了其它的门徒?这些野心家以为他们是何等人? 但是耶稣在他们自私的请求中看到他们对祂的爱。祂未责骂他们,而反问他们说:“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太20:23) 约翰与雅各想,耶稣是试验他们是否乐意参与游击战,他们就热切的回答说他们能,但他们不明白基督的“杯”,乃是一个舍己的杯(太26:39)。他们没有认识到,耶稣要他们以一种勇敢的谦卑、大丈夫的温柔、并高贵的忍耐,为他人的需要服务;他们没有认识到进入基督的国的资格不是热心争战,而是乐于分享、服务、受苦、赦免、并且在需要之时,乐于为人舍命(太25:31-46;10:38,39)。 六、受逼迫的能干的工人 ──约翰说,他愿意喝那杯,耶稣就让他喝。耶稣升天之后,约翰是在楼房中一百二十个祷告的门徒之一,直到五旬节圣灵充满他们每个人(徒1:12-14;2:1-4)。他快乐地在耶路撒冷街道中,在圣殿的外院里作见证。他与彼得被逮捕,带到官员面前。当被命令停止对人讲说耶稣时,他回答说:“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徒4:20)官员们看他们的胆量,又看出他们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就希奇,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徒4:13) 约翰的哥哥雅各以后被逮捕斩首(徒12:1,2)。但是约翰继续活着服事主,并在他漫长坎坷的一生中喝那苦杯。他似乎有一段时间住在耶路撒冷。当耶路撒冷被兵围困时(路21:20),或在我们不知道的较早的时候离开耶路撒冷到别的地方,为基督工作。主后七十年,消息传来,罗马军兵已回来攻打耶路撒冷,以后又说圣殿已经被毁。这位曾热心保卫以色列、愿意为以色列舍命的人,什么思想使他心碎呢?约翰明白了基督的国诚然不属这个世界。(约18:36) 这位雷子约翰,变成了爱的使徒约翰了。他写了约翰福音,及保存在新约圣经中的三封书信。他这些作品中都充满着爱的讲论。他在约翰壹书四章十节中说:“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 4:10)“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他记起了耶稣的话:“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34) 约翰在他的灯里预备了油。这位耶稣所爱的门徒已经被他所爱的主改变了。 七、良好的家庭背景 ──约翰来自一个家人亲密结合,有奉献精神的家庭。他的父亲西庇太教导他作工。当耶稣呼召,叫这家的男孩子跟随祂时,这 三个男人,西庇太,雅各,约翰,正在辛勤地下网打鱼。他们的母亲撒罗米表现了贫乏判断力,为她的儿子们求特别的恩宠,但是她肯为儿子挺身而出,显明了她对他们十分关心。实际的情形是,当这两个青年人选择跟随耶稣时,似乎撒罗米也跟他们同去,加入在那些为耶稣及门徒们煮饭,补衣的妇女之中。(可15:40;太27:56;太4:21) 当耶稣要约翰照顾马利亚的时候,撒罗米也在十字架旁与约翰同在。耶稣知道祂可以将祂的母亲交托给一位爱他自己母亲的人。 在雅各还活着的时候,约翰与雅各几乎是形影不离的伴侣。他们两个都是雷子,必常常彼此生气争吵,但是他们仍不肯分离。因此,约翰后来能权威的说:“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约壹4:20) 罗马帝国的所作所为──我们几乎可以判断说,约翰出生在主后十年左右。那时罗马的第一个皇帝亚古士督仍然掌权。以后,帝国的使者们相继于主后十四年宣布提庇留为皇帝,三十七年宣布那半疯的卡利古拉,四十一年宣布克老丢,及于主后五十四年宣布尼罗为皇帝。尼罗皇帝年方二十几岁之时就将保罗斩首,他也为了要清除一块够大的地方,构筑新宫,在罗马放火。但火势无法控制,日夜不停地焚烧,直到罗马的十四个区中十个区被烧毁。千千万万家屋被焚,事业被摧残的人,大发雷霆。为了安抚他们,尼罗就逮捕一批基督徒作为代罪羔羊,将他私有的地方变成公共娱乐场所。罗马历史家塔西图斯告诉我们说,尼罗将一些基督徒用兽皮缠裹,去喂食凶恶的狗。另外的基督徒被钉十字架。还有一些基督徒则点着烧,以供晚上照明,像街灯一样。(注二) 尼罗于主后六十八年去世。主后六十九年尚未完全过去,帝国周围的叛军制造出三个临时的皇帝:加尔巴,奥托,维特利乌斯,及有十年好政绩的第四个皇帝韦斯巴芗。韦斯巴芗在作皇帝之前,发动了犹太战争。当他于七十九年去世之时,由他那完成征服耶路撒冷的儿子提多继位,成为“罗马人亲爱的”。主后八十一年,两年之后,提多的哥哥图密善掌了大权。 皇帝提多对他人具有吸引力,幸运,成功。图密善皇帝,则是个郁郁寡欢的人,天生的失败者,并笨拙。当罗马社会拒绝给他所认为他应得的尊敬之时,他就宣称自己是神,要求人敬拜。他正式称自己为主,为神。那奉承他的诗人,在响应时,描写说,甚至他所吃的鱼,也是“神圣的”。(注三) 尼罗的逼迫,只触及罗马城的基督徒。图密善的疯狂所影响的范围则更广。许多地方的基督徒,为图密善要求必须在他的塑像面前烧香膜拜。当他们拒绝之时,图密善的省长们,就处以罚锾,充军,或在例外的情形下,处以极刑。图密善在他的忿怒中,竟杀了担任使节、信奉基督,他自己的表兄弟克里曼斯,将他信奉基督的妻子多密提娜放逐到一个岛上。(注四) 当图密善开始他的逼迫之时,住在以弗所的约翰,似乎就在那时被捕,被流放到离以弗所五十或六十英哩、位于爱琴海的拔摩岛上。一百年之后,基督教作家特杜良回忆说,他听说,约翰先是在罗马受刑,说他“被丢进滚烫的油锅中而未受伤害,再从那里被流放到拔摩岛。”(注五) 受逼迫的不止约翰一人。他向他的读者说他是与他们在患难中一同有分的。(启1:9) 图密善的逼迫开始于主后九十五年。当内尔瓦皇帝于九十六年继承皇位时,人相信约翰就在那时在基督徒的大赦中获释。他回到以弗所,在去世之前写完他的启示录书。 约翰若在主后二十七年,当约翰听见施洗约翰称耶稣为上帝的羔羊时,约翰是十七岁左右,那他独自坐在拔摩岛上,忘记过去,在圣灵里见到启示录中的异象之时,则已是八十五岁左右的高龄。但以理在被掳到巴比伦时,也是十七岁左右的年纪。当他见到他最后的异象时,也是在他快到九十岁时。让这两个先知所见到的都是连续的、平行的、广阔的、从他们自己的时代至末时的、历史全景的预言。二者所接受的信息中,都充满了象征性的表记。二者都一再受到呼召,去注意上帝在地上完全掌权的荣耀的日子。二者都见到上帝天天在我们身边看顾我们。二者都蒙启示上帝如何关心我们。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