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真实母亲与她的儿女(中)(启11:19 - 14:)

【返回上级目录】

Ⅴ.第一位天使的信息:审判的时候

  属乎基督勇敢的人在玻璃海上的场景,在善恶之争各场景结束之处出现。

  当我们在研究七印之时,曾在第六印与第七印之间,看见一个中间插入的场景。它是由我们所谓的工作指派及保证的场景所构成,为的是要领导及鼓励我们面对末时可怕的挑战。我们听见四个天使接受命令执掌四方的风云,直到那十四万四千人在额上受了印记。

  在第六与第七号筒之间,我们看见另一个插入的场景。它讲到但以理书对法国革命时期预言的新了解。

  现在在启示录第十四章一至十三节,在那两角如羔羊的兽痛苦事件(13:11-18)与人子戏剧性的驾云降临(14:14-20)之间,我们发现另一个为要提供末时鼓励与亮光的插曲。三位天使在传讲地上最后的希望与毁灭的信息(14:6-12)。那十四万四千人再度出现,这一次是在锡安山,预言他们在这场战争最后结束之时将披上胜利与荣耀。

  在锡安山的十四万四千人──在旧约圣经中,锡安山代表耶路撒冷与圣殿(诗48:1-2;俄17)。在启示录中,锡安山则代表新耶路撒冷及上帝的宝座。在启示录十四章一至五节中站在那里的十四万四千人,乃是对上帝忠贞不二的人。

  他们口中没有谎言(14:5),未沾染妇女(14:4),他们没有与淫妇巴比伦及其淫乱的女儿发生关系。他们胜过了每一样拜兽与拜兽像的试探(比较13:17;15:2)。他们是毫无瑕疵的(启14:5)。

  这在锡安山的十四万四千人应验了西番亚书三章十二至十五节所说上帝末时的百姓聚集在祂圣山的预言。

  “他们必投靠我耶和华的名。以色列所剩下的人必不作罪孽,不说谎言,口中也没有诡诈的舌头……”

  “锡安的民哪,应当歌唱!
    以色列啊,应当欢呼!……
   耶和华在你中间;
    你必不再惧怕灾祸。”

  这些奇妙的人乐意不顾任何代价保持对羔羊的忠贞。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启12:11)但是他们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他们凭着信心忍受一切,相信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在他们中间。现在他们领受永生,并获得权柄伴随羔羊旅游全宇宙。(启14:4)

  三天使的信息──瞥见了将来的喜乐之后,就被告知留给我们去做的严肃的工作。一个象征性的天使出现了。他背后衬托着天,像十二章一节那位真实的母亲一样。像她一样,这位天使虽然在天上出现,但却代表地上的一群人。

  这位天使飞在空中,带着“永远的福音”,要完成许久之前基督给祂门徒的命令,将福音传给世上每一个人。(太24:14)

  在他的声音里,表现了急迫。“应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祂!”他大声喊着说:“因祂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启14:7)

  第二位天使宣布那虚假母亲的倾倒:“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第八节)

  第三位天使也出现了。他的信息是全本圣经中一个最可怕的警告。它讲到为一些人准备的刑罚,就是为那些与十四万四千人不同的人,他们是“拜兽和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的人。

  但是,第三位天使的信息却是以希望为结束,叫人注意:“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第十二节属于九至十一节的这一段。多数现代译本都如此排列)

  那时,天上有声音,如同晚祷的钟声,宣布一项福分。它是启示录七福中的第二福:“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此处是第三福):“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

  审判与福音──第一位传讲“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的天使,传讲了永恒的福音。审判开始时,人仍有时间接受福音。

  福音的意思是好消息。一个传道人的工作就是传讲有关耶稣的好消息。

  审判本身,乃是好消息的一部分。但以理书第七章中,我们看到圣徒一再得到应许在审判中获得拯救。我们在研究启示录第六章中的第五印时,曾听见祭坛下,那在1260年大患难中遭受逼迫的灵魂,要求施行审判,为他们伸冤。第一位天使的信息是,这长久等待的审判终于来到了的好消息。

  “将荣耀归给祂,”那位天使说。赞美主!审判的时候到了,对一切为了忠于上帝,经历虐待,诱骗,讥笑,受火刑,或受到任何方式压迫的基督徒,都是好消息。

  我们在研究但以理书第九章时,曾看明上帝称最后审判的第一阶段为“赎罪日”。祂审判的一个目的,就是要除去每一样使祂亲爱的百姓彼此分离,并与祂自己分离的东西。在此第一阶段的目的是使祂的百姓合一。那是耶稣去到十字架的路上为祂的子民代求的(约17章)。一个像这样的审判,诚然是好消息。

  当我们研究但以理书第八章,第九章时,曾见到一些证据,证明最后审判的第一阶段是在那但以理书八章十四节二千三百日预言结束时开始。我们曾找出这预言的二千三百年时期,始于主前四五七年,就是但以理书九章二十四至二十七节的七十个七预言开始的时候。这样,其结束之时,也就是天上审判开始之时,是主后一八四四年。参见《但以理书研究》。

  我们已经看见但以理书封闭的部分如何在一七九零年代,法国革命的世界大改变的时代中,准时开启。那一二六零年的预言已经应验了,许多圣经学者的注意就转到二千三百日的预言上了。

  审判误以为是基督复临──我们进行研究之时,若能记得,从十分早期的时候起,许多基督徒就认为最后审判是基督复临。所谓的使徒信经如此说,一些流行的赞美诗也如此说,许多神学家及传道人更是如此说。在基督复临时有一种审判,将山羊与绵羊分开来(太25:31-46),但是关于最后的审判,圣经讲到四个阶段。基督复临时的审判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1.基督复临前的审判──人子来到那亘古常在者面前(但7:9-14,26,27),洁净圣所(但8:14)及调查案卷(但7:10),看谁的名字有资格留在生命册上。请比较但12:1,2节。

  2.基督复临时的审判──人子坐在荣耀的宝座上,将绵羊与山羊分开来。(太25:31-46)

  3.千禧年中的审判──在一千禧年中,圣徒坐在宝座上,审判的工作交给他们,审查那些不得救之人及堕落天使的记录。(启20:4;林前6:2,3 )

  4.千禧年结束时的审判──千禧年结束时,判决被执行。那些不得救的,与死亡本身都被丢进火湖里。(启20:12-15)

  但以理书第七章描写了那在二千三百日预言结束时开始的审判。这是最后审判的第一阶段。那时人子不是来到地上,而是来到那亘古常在者面前。

  因为基督徒已经这么长久认为最后审判就是基督复临,因此,当圣经学者发现第一位天使信息与二千三百日结束日子之时,他们就认为,这二千三百日所启示的日子, 就是基督复临与审判的日子。在基督复临方面,他们错了,但是他们所说审判的时候到了,却是奇妙地正确。因为那正是。预言已经预先告诉我们,审判(不是基督复临)要在一八四零年代来临。

  第一位天使的预言应验──伟大的复临觉醒。在欧洲,美洲,及世界其它许多地方,第一位天使的信息开始应验预言传讲,但常被称为伟大的复临觉醒。“复临”一词指那运动强调基督复临。我们在前面曾应许自己要对这感人的,在各教派,在各洲同时进行的感人的运动作进一步的研究。它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注二二)

  蓝功芝(anuel de Lacunza 1731-1801)是现代人中最初使人关心基督复临的人中的一位。蓝功芝属于西班牙的耶稣会,但在智利工作。1767年,当智利禁止耶稣会在智利传道时,他回到西班牙。他在意大利中部一种神秘的情况中去世。

  在他艰困人生中某一个时候,蓝功芝的心灵曾受到圣经预言的鼓励。他曾用西班牙文写了一篇洋洋大观的巨著。但是他害怕,若是让人知道作者是谁,异端裁判会将它烧掉。他就用一个犹太人名字Juan Hisafat Ben-Ezra取代自己的名字。他也用犹太人基督徒的习惯以弥赛亚代替基督。书名为“在荣耀与华美中降临的弥赛亚”。

  为人所珍爱的西班牙文手写的抄本,及意大利文,拉丁文译本,不久就秘密地在南欧及南美洲流通,激起了人对基督复临极大的兴趣。蓝功芝去世之后,异端裁判的确判定此书为异端。一八二四年,教皇利奥十二世亲自禁止其以任何语言出版。

  珥运(Edward Irving 1792-1834)在伦敦向高等社会传道,一次在苏格兰曾在户外向一万二千人讲道,他对教庭禁止行动的响应是将蓝功芝的书译为英文。不列颠的大使带了两百本到蓝功芝曾经在那里传道的智利。那时,在智利仍有为记念蓝功芝组织的俱乐部。

  身为耶稣会神父的蓝功芝依循雷贝拉神父(Francisco Ribera)脚踪行。雷贝拉神父所重新发展出来的未来派对预言的解释,是与基督教历史派对预言的解释直接反对的。(注二三)

  但是蓝功芝神父,作了一个积极的贡献,使人关心审判,基督复临,及千禧年。(注二四)

  使第一位天使信息应验的一项更充分的贡献,是由一位欧洲人,像蓝功芝一样,也是天主教徒,但却是个真正的犹太人俄尔夫(Joseph Wolff 1795-1862)所提供。他还是孩童时代,就为旧约圣经中有关耶稣诞生的预言精确的应验所吸引而加入了天主教会。当他在罗马读书,准备自己成为天主教的国外布道士时,由于各项基督复临预言的引导,他成了基督徒。

  俄尔夫计算出,二千三百日将在1847年结束。这位才学惊人,信奉基督教的犹太籍传道士,精通六国语言,并能以另外的八种语言与他人交谈,将这审判时刻的信息,传到远如印度的地方。一八三七年,他接受邀请,曾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合礼拜中讲道。(注二五)

  英国银行家,国会议员及皇家协会会员朱曼德(Henry Drummond,1786-1860)曾贡献许多时间与金钱,帮助基督复临的觉醒运动。他曾出资主办过五次在他华丽大厦中召开的预言会议(1826-1830)。(注二六)

  孔宁干(William Cunninghame 1776-1849)是一位参加朱曼德预言会议的苏格兰的平信徒。他写了二十一本论到预言的书(注二七)。其它参加这些预言会议的名人有我们已经介绍过的俄尔夫,珥运。珥运对基督复临的兴趣,是由蓝功芝的书所激起。那本书,他在1826年,就是第一届预言会议时翻译出来。

  珥运与另外两个传讲基督复临的传道人,费雅各(James Frere)与刘卫(Lewis Way),创立了预言研究社,其目的在于“研究我们的主的迅速复临”。他在一次去苏格兰的旅行中,使波纳家的三个弟兄接受了复临的盼望。波纳尔(Horatius Bonar)曾任职预言季刊的编辑长达二十五年之久。他所写精美的诗歌“我听耶稣慈声”仍广为人所喜爱。

  但是可悲的事打击了珥运的事业。一八三一年星期日,当他正在讲道时,为一个人讲方言的声音所打断。之后是一些不寻常的神医实验。会众中许多人因之不高兴。因为珥运是一个温柔的牧师,他盼望这种争议性的灵的表显是末日的圣灵倾降。但是,他却被解职,并接受异端审判。他还在四十几岁的英年,就心碎的死去。但是他却在一次盛大的葬礼之后,葬在有名的格莱斯哥大教堂。(注二八)

  以后我们还有机会拜访珥运的会众。

  在德国,雷洁特(Johann Richter)在其所着六卷家庭圣经注释中,强调基督复临的真理。柯尔伯(Leonard Kelber)将这项真理教导巴非利亚的小学生。天主教传道人陆兹(Johann Lutz)借着传讲基督复临的真理,将他的那充满罪恶的贫苦乡村完全改变了。(注二九)

  在瑞士的日内瓦,著名的教会历史学家奥比利(Merle d'Aubigne)亲密的朋友高森(Francois S, R. L. Gausen )因其家庭布道工作而出名。因为他在讲坛上讲基督复临太多,被国家教会解职,他就在福音会神学院找到一分工作。他的一个特别方法是在儿童主日学中讲解但以理书。当孩子们快乐地在家中报告他们所学的时,他们的父母也来听高森讲。(注三十)

  儿童在瑞典讲道──在瑞典,儿童在第一位天使的信息中更加热心。在瑞典只有官方的教牧人员才能讲道,而他们对基督复临没有兴趣。在应验第一位天使信息上一项特殊的发展是,在一八四二,一八四三年间,青年人,甚至儿童,也传讲审判时刻的信息。

  两个少年人,一名Ole Boqvist,一名Erik Walbom, 被下在监里,在冰冷的河水中被残酷地揍打。年仅六岁的儿童有时对数达几千人的群众讲道,鼓励人悔改,因为审判的时候就要到了。一些儿童讲道时似乎在异象中,或在一种梦幻的情况之下。当他们没有讲道时,他们的言行都正常。

  一个政府的医生,史可伯医生根据许多看见儿童布道的人提供了一份官方的报告。当时卫生当局曾有一段时期禁止儿童跨越国界,为了防止这种所谓“讲道病”的蔓延。

  当要求儿童们解释他们在作什么时,他们引用了两个圣经经文,约珥书二章二十八,二十九节作为回答:“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及启14:7“祂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注三一)

  还可以提出许多别的人在一八零零年代传讲第一位天使的警告:英国的律师及布道士,比克斯特(Edward Bickersteth)苏格兰自由教会牧师柯特(Alexander Keith),著名孤儿院创立人穆勒乔治(George Muller)海牙皇家博物馆馆长海英兹彼得(H. Heitzpeter)安立甘会的印度的主教威尔生(Daniel Wilson),澳洲的普雷夫德(Thomas Playford)等人。据说在一八四零年代,在英国,除了其它教会的许多传道人之外,有多至七百位的安立甘会传道人,曾传讲“祂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注三二)著名的历史家及国会议员麦考雷(Thomas B.Macaulay)在一八四四年记录说,那相信基督就要回来的人,“包括那在阶级,财富,才干上出色的人,……并贵族,”他加上说:“国会议员也在笔下为之辩护。”(注三三)

  第一位天使的信息在欧洲及其它世界地区的早期应验虽然感人,但在北美则更引起人的注意。

Ⅵ.北美洲基督复临的觉醒运动

  这伟大的对基督复临的觉醒,在美国蓬勃蔓延开来。它再从美国传输给各世界布道地区。它与浸信会的一位平信徒布道士米勒尔威廉(William Miller) 有着亲密的关联。(注三四)

  但是,米勒尔威廉曾多年不想传讲第一位天使的信息。

  米勒尔威廉(1782-1849)是一位当时几乎所有美国人都住在农庄时代的农夫。美国华盛顿与杰弗逊总统退隐时也都回到农庄。米勒尔威廉被视为一个好农夫。他也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人物,经常当选为地方官员。一八一二年的战争之时,他是以中,上尉的军阶服役。

  米勒尔威廉是一位顾家的人。他是十六位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并是八个孩子的父亲。他在一八一六年因读到一篇论到父母对儿女的责任,强调父亲要天天在家中主持家庭礼拜,并在个人灵性上作榜样的讲章而悔改(注三五)。他在晚年,因他的儿女都是基督徒而喜乐。(注三六)

  他的身材不高,略胖,圆脸,眼神仁慈,上帝赐给他好的记忆力,愉快的性情,及喜欢研读历史及圣经。他解释圣经的主要原则是,让圣经解释圣经,不用人写的注释书。

  他第一次对圣经主要的研究(1816-1818)从创世记一章一节开始,但只进行到他能了解的地方。当他发现一段难懂的经文时,他使用克鲁顿编的圣经汇编,帮助他找到圣经中能解释这段经文的其它经文。圣经汇编是一本圣经用字的索引书。多年之后,他讲到他是如何行的:

  “当我发现任何晦涩不明的地方时,我的办法是比较所有有关的经文。借着克鲁顿圣经汇编的帮助,我就考察那包括晦涩不明圣经段落中主要字词的所有其它经文。于是,每个字对经文的主题都具有适当的意义,若是我对经文的看法,与圣经中其它有关的经文都和谐一致,它就不再是难懂的经文了。我以这种方式研究圣经。我第一次的研究,约有两年之久,对圣经是它自己的解释者感到完全满意。”(注三七)

  当他研究到但以理与启示录的预言之时,他使用历史书寻找预言的应验。他训练自己尽可能在历史中找到应验预言的精确事件。(注三八)

  使用这些方法,米勒尔威廉就自己在但以理书中得到了许多我们在《但以理书研究》中所得到的结论。他将在但以理书所找到的与圣经其它地方及历史书所找到的相比较,他找出了1260日是1260年。他像我们一样得到结论说,这段时期是指从主后五三零年代到一七九零年法国革命的年代。

  他发现,但以理书八章十四节的二千三百日,也像1260日一样,是二千三百年,是从七十个七开始的主前四五七年开始,并要在一八四三年左右结束。他注意到,二千三百日以审判为结束,并且他认为──一切其它的基督徒也都同样地认为──审判是在基督复临时施行。这样,他假设二千三百日的结束就是世界的末日,他就在一八一八年作结伦说:“约在二十五年内,”那就是约在一八四三年左右,“我们今世的一切事情都将结束。”(注三九)

  基督快来对米勒尔威廉是个好消息。他已经在耶稣里面找到“他的救主与朋友”。想到只再过几年就可以看见祂,使他喜不自胜。他想这也会使他人同样的欢喜。

  但是,若是他错了呢?米勒尔威廉虽然感到一种难忍的义务要将他所学的告诉世人,但是,他踌躇了十三年未敢传讲此项信息。他有五年时间,真诚地害怕自己错了。“因此,我不敢对人讲说,”几年后他解释说:“害怕自己可能错了,而误导他人。”(注四十)

  比如,有一天,他注意到,耶稣曾在橄榄山谈话中说:“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太24:36)是否这节经文的意思是,他的结论完全错了呢?不,他经过许多思想之后决定说。耶稣只是说到祂回来的日子与时辰,而非其相近的年代,并且,祂曾在同一次谈话中说(太24:33),我们可以知道,祂回来的日子已经近了,近在门口了。(注四一)

  并且,这话是现在式。子自己永远不知道何时回来,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五年不断地研究圣经,除去了他的怀疑,但米勒尔威廉又踌躇了八年,因为十分害怕讲道。

  但是,他对讲道的恐惧却未阻止他私下对他人在口头上或在书信中讲论这事。他打开圣经与人单独的谈论领了许多当地的人看重第一位天使的信息。

  一八三一年,在他踌躇了十三年之后,米勒尔威廉对他应该传讲的信念,使他几乎忍受不住。在八月间的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他应许上帝说,他愿意出去传讲,但是唯一的条件是,必须有人实在来邀请他去讲道。那是从来还没有人做过的。

  但使他大为惊恐,不出半小时,他那住在十六英哩之外的侄儿骑马前来请他到他的浸信会去讲道。米勒尔威廉对自己与对上帝都十分气怒,冲到外面枫树林中去祷告。在那里,经过了一小时刻苦己心之后,他同意了。

  米勒尔威廉实在不要传讲二千三百日的信息。

  使他完全惊奇的是,他第一次短期一系列的讲道具有成效。十三个家庭之中,除了两人之外,全接受了基督作他们个人的救主(注四二)。以那时家庭的大小计算,新作基督徒的人数,可能在五十以上。

  不久米勒尔威廉从浸信会,卫理公会,公理会,长老会,及其它教会传道人收到的邀请,多到他无法完全接受。他那安静的但感人的圣经信息使教堂坐满了人,导致教会奋兴,及多人悔改归主。

  那在麻省罗威尔教会的牧师柯尔(Timothy Cole)在其它牧师的推荐之下,邀请米勒尔威廉去讲道,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子。他在火车站惊奇地看见一位老农夫从火车下来。那天晚上,他连介绍米勒尔威廉与会众认识都感到难为情,柯尔牧师就也坐在会众之中。

  但是当讲道进行时,当米勒尔威廉提出基督复临的问题,并从圣经找到答案之时,那位牧师改变了他的心意。他见到米勒尔威廉庄重的打开圣经的方式,如同一个“无愧的工人”(提后2:15),十五分钟之后,柯尔牧师骄傲的走上讲台,坐在米勒尔威廉身后。会众的人数天天加增。当那一系列的讲道讲完之后,有四十位受洗。总共有六十位加入教会。(注四三)

  传道人聚集听米勒尔威廉的信息──米勒尔威廉所属的浸信会,给他一张正式讲道证书。各教派的七八十位牧师都给他讲道证书(注四四),非正式请他讲解圣经预言。

  如此的支持显然十分鼓励人。但是,约有八年之久,米勒尔威廉孤独工作,作一个游行讲道及奋兴会的讲员。一八三九年十二月,一位基督教会的牧师海姆斯(Joshua V. Himes 1805-1886)请他参加他教会的传道行列,才带来了一种使他欢喜的改变。这位海姆斯牧师在波士顿已因其反对奴隶制度,反对战争,反对酗酒,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年轻牧师。为了米勒尔威廉,他创办了“时兆”杂志。这是他为米勒尔威廉创刊的几种杂志中的第一种。他也在五年之中,出版了近四十本有关基督复临的书。

  甚至在海姆斯自动给与大力支之前,米勒尔威廉就已经从一位广为人尊敬的循理会的作家李其(Josiah Litch 1809-1886)接受大量的资助。李其第一次读了米勒尔威廉的讲章之后,不出几周,他就写了一本两百面论到基督复临预言的书。

  一位为众人所喜爱的公理会的牧师费兹(Charles Fitch 1805-1844)曾一度作过著名布道家奋尼(Charles G. Finney)的行政助手,辞去了他出名的波斯顿教区工作,为了好到处跟米勒尔威廉一同去传讲基督复临的信息。

  除了这几位出色的领班之外,还有许多人。我们特别想到原先身为船长,提倡节制的贝约瑟,想到怀雅各,他原与海姆斯牧师同属一个教会,他曾在冬天用了六周的时间,影响了一千人接受基督。

  但是没有人知道,当时帮助圣工的人有多少。当代的人估计是七百至两千人。在所知一百七十四个传讲米勒尔威廉信息的传道人之中,一半属于循理会,四分之一属于浸信会,其它的则包括公理会,长老会,圣公会,路德会,荷兰改革教会,贵格会,及几位其它教会的代表。(注四五)

  从各主要基督教派有这样多能干,有思想的人,来支持米勒尔威廉,并且其中许多所受的教育远高于他,这种情况十分感人。北美洲基督复临的觉醒乃是一个以基督为中心的改革运动,受到当时社会尊敬各教会中的领袖及平信徒们热烈欢迎,并同时感动了教会外各界数以千计的不信者,拜其它神祇,及漠不关心的人。

  激起兴趣的范围愈来愈广,直到米勒尔威廉海姆斯及其它的领袖们一直马不停蹄地在纽约州,新英格兰州,并西到伊利诺州,北到加拿大东部,南到马利兰州奔波。他们对奴隶制度的反对使他们在南部不受欢迎。而那时美国还没有将西部纳入领土。

  温特(Robert Winter)将这项信息带到英格兰。邮局将它带到美国的每一个邮局,及带到世界各地已经知道的每一个说英语的布道站。(注四六)

  群众来参加帐篷大会──想要听复临信息的群众增多到教堂及租用的大厅都无法容纳。一八四二年五月米勒尔威廉的领袖们决定在那个夏天举办三次帐篷大会。公众的兴趣如此强烈,结果举行的帐篷大会竟有三十几次之多。

  下一年则超过了五十次,再下一年则更多,至少开了一百三十次的帐篷大会,总计参加人数超过五十万人。

  名诗人惠蒂挨(John Greenleaf Whittier)在第一次帐篷大会时路过来到会场,几年之后,他仍然记得那口才折人的讲道者,那充满了圣经象征性的言词,那尼布甲尼撒大像的油画,及启示录中的各种兽。还有那森林地的弓门,帐篷白色的圆顶,那营火的烟上冒如同烧香,并那热切仰望的人脸所构成的脸海。(注四七)

  这些帐篷大会通常都由各地方自己的委员会所组成。男女老幼从各方而来,挤满了汽船,火车车箱,与驿马车。步行的人从各方的道路,不论是敬虔的,或是好奇的,都一同来参加在这复临营地举行的重要的聚会。有意义的是,几乎每个信徒都带着一本圣经。(注四八)

  这帐篷大会的大成功导致参加复临运动的人为了大帐篷奉献。不出四周,他们就有了一顶大帐篷。那是那时美国最大的帐篷,由一位复临信徒威廉斯(E. C. Williams)所制造。要支搭这个帐篷必须四个人通力合作。其中柱长55英呎,直径一百二十呎。帐篷内可以坐四千人。有时站在帐篷外面的还有数千人。(注四九)

  报纸对帐篷的折卸,由各种车船运往另一个城镇的速度感到吃惊。当帐篷支搭之时,人说它不会坐满,但聚会开始之时,他们惊奇地发现帐篷内挤满了人。铁路局加开特别班车,服务来参加大会的群众。

  在米勒尔威廉十三年(1831-1844)的复临运动之中,估计公开说自己参与这项运动的人,从米勒尔威廉保守的估计数目的五万人至学者研究估计的数目十三万五千人不等(注五十)。这些数目字使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当人记起,那位循理会的创始人卫斯理约翰,在英国工作了五十年,才不过得到七万个信徒。

  复临信息使人成为基督徒──比信徒数目更有意义的是,悔改信主之人的素质。一位经验复临信息的作家古怪的言语,显露了它的能力:

  “它的宣讲,似乎带有不可抗拒的能力。……它在各处使人在天上上帝面前自卑,深深审察己心。它使人弃绝对世界事物的爱,医治仇恨及争端,认错,在上帝面前破碎,悔罪,以破碎的心肠求祂的宽恕与接纳。它使人贬低自我,心灵谦卑,是我们从前未曾见过的。当上帝借着约珥发命,当上帝的大日就要来到之时,就会使人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在禁食,哭泣,悲哀中,归向耶和华。”(注五一)

  青年人被吸引──我们曾在前面一段讲到,在瑞典,第一位天使的信息是专由儿童与青年人所传讲。在美国,它也特别吸引了儿童与青年人。

  许多年后,当时一位十几岁的青年女子回忆说,她与她相信的朋友们,天天感到她们的“第一个责任,就是得到上帝悦纳的证据。她们的心是紧密相连的。她们曾用许多时间在一起祷告,并彼此代祷。”(注五二)她也记得,当复临运动的信徒们发现有任何误会使他们中间任何人之间有了隔阂,他们就立刻将难处解决。我们可以看见两三个人走到谷仓后面,或树林中,一会儿带着潮湿的面颊及明亮的眼睛回来,再成了忠诚的朋友(注五三)。他们不要有任何不好的感情使他们分开,在基督复临如此临近之时,是不可有的。

  一个十岁的男孩在复临信徒的聚会中因会众的歌唱受了特别的感动。他在五十几岁时说,任何听见那歌声的人,都不容易忘记。“它似乎带有一种特别严肃的刺透力,一种使听的人着迷,使人心软化的天上的甜美。许多人去参加聚会,为要听那歌声。”(注五四)

  一些人参加复临信徒的聚会是要讥笑信徒对圣经的解释,但是这位长大的男孩记得,“上帝的灵的大能,临格在他们的聚会之中,因此,许多带着好奇心及抱着讥笑态度来聚会的人,受感动将自己献给了上帝,并借着认罪,深的忏悔而自卑……然后当主倾福给他们之时,就全心喜乐。”(注五五)

  大失望──米勒尔威廉并不认为自己知道二千三百日结束的精确日期。他根据他所能找到的凭据,对二千三百日及七十个七的起点所作最早的计算是主前四五七年。他就计算出基督可能在一八四三年左右回来。以后由他的同工所作的计算显明,二千三百日不能盼望在一八四四年天之前结束。到了一八四四年夏天,那日期精确地定到那一年的赎罪日,十月二十二日。请参阅本章后的问题解答。

  那时已经是八月。不到三个月,基督就要复临。何等的快乐!在这古旧寒冷的地上不再有冬天,不再需要早晚去挤牛奶了,不再有儿童因白喉而死,不再有年轻的母亲因肺痨去世。家人要再团聚。天使,圣经的英雄们,那黄金的城,还有耶稣自己!只不到三个月了。真是何等的喜乐!

  那夜半呼声发出了。“看哪,新郎来了!”(太25:6)

  信徒赶快为他们的灯预备丰富的油,也劝他人预备油。若要为冬天作准备,就是没有信心。为什么要割草,采收苹果,挖玉蜀黍呢?它们岂不是都要在主面前烧成灰烬吗?让那些未收割的庄稼作见证,好引领他人听见这夜半呼声吧!

  当最后的时间愈来愈少,复临信徒的商人关了他们的店,机械工人关了他们的工厂,雇工辞去了他们的工作。在那些帐篷聚会中,成百的人认错,挤到前面祷告。大量的金钱奉献了出来,好使穷人有钱还债,复临信徒的刊物得以印行──直到编辑说,他们不再需要,使那些要捐献的人伤心的离去。

  期待,出版,预备,奉献,那结束时的高潮。

  十月十九日,印刷机停止运转。那大帐篷已最后卷起。讲员们都回到他们家中与他们的家人同在。海姆斯赶到了米勒尔威廉的家中。

  复临运动之外的世人,都在悬疑中等待。那未曾参加这运动的成千上万的人,都审查他们的心,恐怕那是真的。

  十月二十二日,在纽约州及新格兰大部分地方,黎明时天气晴朗。参加复临运动的人,或多或少成群的聚集在严肃的祷告及快乐的赞美之中。他们成天儆醒,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的主何时回来。

  他们整天等待。中午过去,经过下午,当黑夜渐深时,他们停下来挤奶。黑夜慢慢过去。最后在他们的家中,他们的钟敲响了午夜十二点。十月二十二日过去,耶稣没有回来。

  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费兹,由于工作过劳,在十月二十二日前八天去世。报纸报导说,他的孤儿寡妇却满了笑容,因为知道,再过几天,他们就可再见到丈夫与父亲了。

  我们可以听见在十月二十三日,他的孩子们问道:“妈妈,为何爸爸没有来?”在成千的家中会发出类似的问题,因为在那个时代,儿童与年轻的父母去世是常有的事。无怪乎十月二十二日在历史上成了一个大失望的日子。

  但是米勒尔威廉对基督不久就要回来的信心仍然坚强。“我想到另一时候,”他说:“那就是今天,今天,今天,直到祂来,我要见那我心灵所渴慕的。”(注五六)

  米勒尔威廉于一八四九年去世。但是复临运动却未止息。将那错误的,认为审判与基督复临是同一件事的假设分开之后,再与第二位天使及第三位天使信息连结,今天上帝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的第一位天使信息,比米勒尔威廉所曾梦想的传得更加广阔,更加有力。我们将在第Ⅷ段的结尾处论到这项发展。

Ⅶ.第二位天使的信息:巴比伦倾倒了

  单纯地看到耶稣未在一八四四年降临,使许多人认为米勒尔威廉受了迷惑,错了。但是,比较恰当的说法是,他在一些地方错了。但他是世上最接近对的人。

  米勒尔威廉传讲基督再来是对的,那是新约圣经中许多次讲到的主题(有人说有几百次之多)。他传讲基督在千禧年前亲自在人人可见的情况下降临是对的。

  在米勒尔威廉的时代,大多数的传道人及作家,若是论及基督复临,都说是在千禧年之后。他们说,基督要在一段不确定的一千年的和平繁荣之后才会在人可见的情况中显现。但同时他们说,不久,基督会有一次人不能见的属灵的复临,带来这一千年的太平。

  一些反对米勒尔威廉的人,在二千三百日的预言上,同意他的说法。其中最出名的一位是纽约大学希伯来及东方文学教授布乔治(George Bush 1796-1859 )对他们说,在一八四零年代所要开始的,乃是在耶稣在可见情形下显现之前的一千年的太平与繁荣。

  这种思想是一种乐天主义的思想,感觉舒服的世代,正是那时美国流行的思想模式。它也合乎当时许多改革团体及国外宣道会希望浓厚的味口。美国人要在他们的日子为理想的世界铺路。

  美国民主与美国基督教的存在,许多基督徒说,就是人子要在荣耀中显现,得胜地上的万国,胜了又要胜之折服人的凭据。诚如毕杰( Edward Beecher)在一八三五年所说,美国教会从未如此这样受到激励,相信上帝的国的荣耀降临,已近在眉睫。但他们心中所想的这个上帝国度的荣临,并非祂那人所能见的复临,而是属灵的来到世上,改变世人,在社会制度中除去“一切腐败,……并一切虐待,”──工资,专制,战争,贫乏,醉酒等。(注五七)

  米勒尔威廉相信基督在千禧年前降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米勒尔威廉是一个相信基督在千禧年前降临之人的出色的代言人。这项圣经的观念是,耶稣必须在我们能盼望拥有真实良善世代之前实在地回来。他读到提摩太后书三章一至五节,十三节,末世的人,“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作恶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恶,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

  因此,米勒尔威廉教导人说,惟有基督亲自在荣耀与大能力中降临,才能除去罪恶,建立永久的太平。

  这伟大的基督复临运动,显然是当时相信基督千禧年前降临的运动。为此之故,受到人的讥笑与责怪。米勒尔威廉的基督在千禧年前复临的信仰与他所传最后审判日期在一八四四年的信息不被人接受,并非因为它们错了,──它们并没有错──而是因为它们是当时不流行的信仰。它们不能配合当代人对美国的未来及将来全世界要悔改的乐观主义。(注五八)

  在另一方面,不久美国的内战,让米勒尔威廉的敌人有理由相信他们错了。一八六一年,美国内战开始的一年,“浸信会基督徒评论”的编辑们,悲哀地说:“我们的异象突然,鲁莽地被夺走了。”(注五九)

  其它的失败也应该使神学家们相信,基督在千禧年后复临的信仰已经破产。举几个出名的例子看:对多数人说,“奥奈达社团(Oneida Community)”代表只是表面好看的银器。但它过去曾是一个雄心万丈的完全的社团,要为完全的地球提供范样。在这个社团里,男女是依细心发展出来的理论匹配及再匹配。但它不但未解决世界的问题,它自己不久也瓦解了。布鲁克农庄(Brooks Farm)是另一个要作为世界模式的。它有一些名人,如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布郎生(Orestes Brownson)与爱默生(Ralph Waldo Emmerson)等人的支持,但它的仓库被火焚毁之后,就尴尬的解体了。(注六十)

  今天又有大批相信基督在千禧年前回来的人出来。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达比(J. N. Darby)的被提的道理为中心。它完全否认第一位天使的信息,不认为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它也否认第三位天使的信息,我们将在底下讨论。

  这是不幸,因为米勒尔威廉在一八四四年二千三百日结束时依圣经传讲审判时候已经来到的第三位天使信息,诚然是对的。

  米勒尔威廉是在上帝的时刻的上帝的神人。他传讲了最后审判来到的真实信息。这信息讲到耶稣在天上圣所中就要开始的一项伟大的新工作。诚然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高兴地来考察他所说关于基督的话。

  米勒尔威廉本该获得的帮助──传道人与神学家,若不像他们最后那样批评他,而与他一同祷告,一同研究,利用他们所受高超的教育,或者就能从圣经指出他在什么地方错了。

  但以理书七章九至十四节,二十二节,显明那亘古常在者在审判的时刻,来到天上的一个新地方,人子驾云跟着祂。这样叫世人注意祂们所要开始的新工作。但是米勒尔威廉如此确信那是基督复临时所进行的审判,未注意到但以理书第七章审判景象中,人子不是来到地上。但以理书七章十三节说:“我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见有一位像人子的,驾着天云而来,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但7:13)接受了祂的国度。反对米勒尔威廉的人,若要帮助他,可以叫他注意这段经文精确的内容。

  基督所讲十个童女的故事说,当新郎来娶亲之时,有夜半的呼声说:“看哪,新郎来了!”(太25:6)那些预备好的童女与祂一同进去参加娶亲。不久门就关了。那些太晚来的童女敲门,而不得其门而入。米勒尔威廉相信新郎来娶亲,与但以理书第七章中所说,基督来施行审判,接受祂的国,是同一回事。他认为那是他传讲午夜呼声的时候。

  他对预言的解释到此都正确,他唯一的错是,认为基督娶亲领受祂的国,是在基督复临时发生在地上。

  那些反对他的传道人,若要帮助他,应该向他指出说,(1)在路加福音十九章十一,十二节中耶稣曾教导说,祂会在远方得国回来,就是在天国。但以理书第七章也描写祂的得国。(2)在仆人等候主人回来的比喻中(路12:35-37),耶稣说,我们必须等候,直到祂“从婚筵的筵席上回来”(可参阅本章后面的问题解答)。那时候,祂才叫我们坐席。那就是说,这娶亲的事,先借着祂在天上得国完成,并且婚礼完成之后,基督复临才会实现。

  反对米勒尔威廉的人,可以将这些事教导他,当然他们自己必须先知道。但是在这些重要之处,他们与他一样错误。他们也将娶亲,最后审判,与基督复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米勒尔威廉跑在神学家的前面,因为他的错误并不比他们的大。但是他对圣经预言的洞见,虽然并不完全正确,却远超乎他们。

  在基督第一次复临时,当代的宗教领袖们,本可借着听那年迈的日夜在圣殿中祈祷的西缅及亚那所讲的话,或从那位拿撒勒的乡下姑娘马利亚,或从那位约但河平信徒布道士施洗约翰学得不少(路2:25-38)。

  当审判时刻来到之时,当时的宗教领袖们,借着听浸信会的信徒布道士米勒尔威廉,也可以学到许多。

  第二位天使的信息──因为大多数的传道人,及神学家们硬着心不接受一八四三年夏天与秋天的第一位天使的信息,米勒尔威廉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注意到启示录第十四章八节中的第二位天使的信息:“又有第二位天使接着说:‘叫万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

  自从路德马丁时代起,基督徒,都正确地了解巴比伦代表罗马天主教会。这个相信基督的团体的领袖们拒绝了圣经真理,并逼迫选择相信圣经真理的基督徒。到了一八四三年的后半年,许多北美洲基督教会,都在讥笑及拒绝米勒尔威廉与其同工所传的重要圣经真理。他们不以仅仅不同意为满足,也将许多选择相信的,他们教会忠心的信徒除名。

  米勒尔威廉的同工以启示录十七章五节的亮光去研究第二位天使的信息,注意到巴比伦自己是一个淫妇,并是“可憎之物”的母。行淫的女儿有她母亲的名字。米勒尔威廉的助手们感到不得不作出结论说,巴比伦的众女儿,就是那些像罗马天主教会一样拒绝圣经真理并搅扰那些接受圣经真理之人的各基督教会。

  他们的结论是个严肃的结论。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注意。米勒尔威廉所传讲的信息是圣经真理,以耶稣基督为中心,蒙赐奇妙的能力,使千千万万接受的人获得好的改变。它自己本身就是第一位天使预言的应验。但是,大多数的美国教会最后都拒绝了它。

  教会领袖们仍然不接受或忽视它──诚然,当证据继续增加,证明那二千三百日的预言确实领人知道审判开始的日期时,他们的不接受或漠视变成了一件愈来愈严重的事。

  当我们来到启示录第十八章四节时,我们将听见耶稣对那仍在巴比伦中的祂亲爱的门徒发出最后的呼召。“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就是从巴比伦出来──祂说:“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

Ⅷ.第三位天使的信息:遵守上帝诫命的人

  “邮局有钱等你去取。你为何不去领你的邮件呢?”这未讲出的话,或类似的话,感动了贝约瑟(Joseph Bates 1792-1872)。那时他坐在美国麻省两层楼的自己家中,时为1847年的秋天。他几年前从船长的职位退休之时,盖造了这栋屋子。他将他持有的船的股权以11,000美元售出。

  他将部分的钱投资在那时被人看好的丝业上,只是他在这方面的投资却未如预期。在他的故乡今天仍有一条桑树街,是因他所种养蚕的桑树而得名。贝约瑟的兴趣转到“节制”的提倡上,而他的丝业则衰微。他在帮助了许多人戒除了饮酒之后,他投身于传讲米勒尔威廉所传讲的伟大的信息。基督复临,他想,是酗酒及其它地上灾祸的最终解决。

  一八四四年大失望使他深受打击。他在社会中原是十分受人尊敬的。但在十月二十三日,他感到十分难为情,不想见人,恨不得钻进地里去。但不久他恢复了镇定。当他重新研究圣经时,发现自己进到他人生最精彩的时期,虽然那不是个最赚钱的时期。

  不久,他出版了以圣经为主题的小册子。他将这些小册子散发出去,随便人付他多少。一八四七年秋天,当他坐下来,要写一本116面阐明安息日的小书时,他的现金只剩下一先令的英国铜币了(美国要在内战之后,西部的银矿开发之后才大量制造自己的银币)。

  就在这种凄惨的情况下,贝约塞似乎听见有声音对他说,要他到邮局去取一笔捐款。他十分高兴。

  但是我们似乎超出了我们所讨论的范围。

  第二天早晨──我们刚刚曾说,在那大失望之后的早晨,贝约瑟恨不得能钻进地里去,不好意思见他的朋友们。

  但在这种窘态与失望中的不只他一人。在各基督教派的其它上千上万的基督徒都有着同样的感觉。他们都快乐地吃了但以理书预言的小书卷,感到甜如蜜,现在他们了解到约翰的预言:“吃了以后,肚子觉得发苦了。”(启10:10)

  但是上帝看顾!不久就有亮光,解释那次失望。

  曾在一八四四年之前于循理会任职执事的艾希兰(HIRAM EDSON 1806-1882)许多年之后仍然记得,基督在那期待的半夜没有来之时,他与他的家人如何哭到天亮。经过一段时期祷告之后,他对情况的感觉好了许多,像基督徒在人生黑暗之时一样,相信有一天会得到解释。他与一位朋友开始走向其它朋友的家,要去鼓励他们。当他们穿过田野之时,一段圣经经文闪现在他心中,使事情比他所期待的更快的获得澄清。

  其它失望的信徒们也在圣经中找到了解释。其中三位是米勒尔威廉刊物的编辑:远在辛辛那提西部的以诺杰克(Enoch Jacobs),东海岸的约藤纳(Joseph Turner),及在波士顿的胡勒(Apollos Hale),藤纳与胡勒可能曾在一起研究过,但以诺杰克与艾希兰则是各自单独发现真理。

  艾希兰与这三位编辑所了解的两段主要的经文,就是我们在前一段中所讨论的。他们注意到在但以理书第七章审判要施行之时,耶稣是驾着天上的云来到亘古常在者面前,不是到地上来。在路加福音十二章三十五至三十七节中,他们注意到当耶稣复临之时,祂是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这样,那以但以理书第七章审判场景所预表的祂与祂国度的结合与祂的复临并非同一件事,而是一件在祂复临之前发生的事。

  在胡勒,以诺杰克,及藤纳所编辑的刊物中,迅速出现了这幅新的图画,用圣经的话解释在十月二十二日真正发生的事。(注六一)

  “自己好象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他们一再读这段经文(见本章后的问题解答)“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必叫他们坐席,自己束上带,进前伺候他们。”(路12:36,37)

  这并非一个普通的比喻。普通的比喻用普通的事物,赋予属灵的解释。但是古时没有任何主人自己束上带,去服事顺从的仆人吃筵席,以之作为奖赏的。耶稣在另一个祂讲的故事(或一个普通的比喻)中,清楚地讲到,当仆人们从田里工作又饥又累回来之时,主人会叫仆人继续工作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路17:8)

  不是,基督所说主人从婚姻筵席上回来,束上带,伺候仆人吃饭的话,乃是一个崇高的应许,一个崇高的末时的预言。耶稣说:“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事人的。”(路22:27)

  上帝看顾!

  这个比喻式应许所指是启示录十九章九节的羔羊的婚筵。它会在祂的教会(就是祂的国度,那真实的母亲,那圣城,羔羊的妻)最后将自己预备好时实现。当新娘穿上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时它就会实现。(启19:7,8)

  跟随米勒尔威廉的人偏行己路──说来可悲,跟随米勒尔威廉的许多复临信徒不去注意那可以解释他们失望的圣经经文。成千的人反而决定说,他们完全错了。他们或完全丢弃信仰,或回到他们原来的教会,等候基督在千禧年之后,而非千禧年之前回来。

  数以千计的其它复临信徒则作结论说,他们在二千三百日预言的计算上有了错误。他们订了几个基督复临的新日子。今天仍以拥有三万信徒的复临基督徒教会的名字存在。

  但是其它的人,认识到他们对二千三百日的了解完全没有错,它是如此坚固地与七十个七的预言及基督第一次降世的事件联结在一起,是不会错的。他们这样想是对的。他们的立场与我们在卷上中考察但以理书第八章,第九章时的立场十分相似。

  在这第三组的信徒,既用心详细研究圣经,就愈来愈注意到基督大祭司的工作。米勒尔威廉的复临运动,几全集中在基督身上,集中在基督复临,基督施行审判,基督是我们的救主身上。现在人全心关切的问题是:“基督现在在作什么?”

  他们在利未记十六章及二十三章并但以理书八章十四节所找到的答案,与我们在那里所找到的相同。见《但以理书研究》。

  基督除去我们的罪──在这第三组的信徒,愈来愈被吸引到两处论到基督作大祭司工作的经文。第一个地方是利16:30节:“你们要在耶和华面前得以洁净,脱尽一切的罪愆。”大祭司在赎罪日(审判日)的工作主要是洁净人的罪。这个观念与我们刚刚所说新娘使自己预备好,穿上圣徒义行的细麻衣的话相符合。

  另一处的经文是启11:19节。那是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启11:19至14:20节场景的序幕。这节经文说:“当时,上帝天上的殿开了,在祂殿中现出祂的约柜。”那些信徒想,一八四四年基督作大祭司在天上驾云来到的地方,就是至圣所。旧约圣经中的至圣所是约柜所在之处。约柜中放有写着十诫的两块石板。

  “罪就是违背律法。”(约壹3:4)若是今天耶稣正在作一种洁除祂子民的罪的工作,他们推论说,祂就是在从事一项使我们从新关心祂律法的工作。

  然后,他们读到启12:17节,注意到上帝末世的子民,那女人后裔中真实的余民,是遵守上帝诫命的。

  第三位天使的信息──他们也以一种完全崭新的方式注意到,在头两个天使之后,有第三位天使,并且这第三位天使警告人不可受兽的印记,并描写上帝在末时的圣民,像启12:17节一样,是守上帝诫命的。

  在下一段中,我们要看兽的印记。现在我们则专心研究第三位天使信息的这一方面:“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启14:12)

  约在贝约瑟及其它的人对基督大祭司的工作获得新的了解之时,一些第七日浸信会的人,将安息日的真理告诉贝约瑟。他们说,安息日不是大多数敬虔基督徒所遵守的每周的第一日,而是十诫中所说的第七日。

  贝约瑟惊得目瞪口呆,重新读第四条诫命。贝约瑟像米勒尔威廉及大多数其它复临运动的领袖一样,是个敬虔的守星期日的人。他在作船长的时候,曾要求他的船员们在星期日休息及崇拜,但是,从前,这条诫命似乎不是如此:“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出20:8-10)

  贝约瑟是个富有决断力的人。他就坚定地决心,不久就成了一小群、但人数不断增长的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的领袖。他写了一本四十八面圣经研究的小册子,名为“第七日的安息日──-永远的记号”。它于一八四六年八月出版。

  那一个月,怀雅各与怀爱伦结婚。他们是贝约瑟的朋友,也是米勒尔威廉的崇拜者。怀爱伦(Ellen G. White本名哈门爱伦)以前是循理会的教友。怀雅各(James White 1821-1881)像贝约瑟一样,是复临派信徒的领袖。怀雅各与怀爱伦仔细地考察了贝约瑟小册中的经文,不久即与他一起守第七日的安息日为圣日。

  为安息日牺牲──一年之后,贝约瑟坐下来要为安息日再写一本书,就是本段开始时所讲他正工作的一本书,那时他所有的一万一千美元只剩下一个先令了。他相信安息日如此重要,他若凭信行动,写关于安息日的书,让他人知道,上帝必会照顾他金钱上的需要。他将他的需要只告诉上帝。

  他的妻普鲁敦丝,还不知道他们的穷境。她打断他的工作,说,她需要几磅面粉作面包。他就迅速到附近的一家杂货店,用他剩下的先令买了所需的面粉带回家中。

  可怜的普鲁敦丝大为惊讶。她习惯于她作船长的丈夫成桶的购买面粉。当他解释他用了他所剩的最后一个先令时,她责备他的粗心,离开他去哭泣。

  但是不久,当贝约瑟继续写作时,他获得感动,邮局里有钱等他去拿。诚然,有一封信在那里等他,但是,他必须付五分钱的邮费,而他身无分文。邮局局长叫他将信取去,过几天再将邮费送来。但是贝约瑟拒绝,但说,要邮政局长将信折开,若里面有钱,就可扣除五分钱,再将剩的钱给他。

  邮局局长发现里面有十块钱,等于当时半个月的工资。贝约瑟不知道是谁送来的。但他存着感恩的心领受了这九块九角五分钱,到杂货店买了一桶面粉及其它食物,并到文具店买了一些纸与笔。当这些货物送到家之时,普鲁敦丝道歉,相信她对丈夫的不谨慎,现在感到好多了。

  此时,怀雅各与他的妻怀爱伦,也在作他们那充满信心的牺牲,要将那第七日安息日的喜乐的信息传播出去。为了赚取旅费去到一群对之有兴趣的人那里去,怀雅各在炎热的气候下以每亩87.5分的价钱为人在田里割草。

  在那一年怀雅各作了许多辛苦的牺牲,帮助传播安息日的信息。他最后的牺牲是他因工作过度及患染疟疾早死(六十岁)。耶稣曾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怀雅各,怀爱伦,与贝约瑟的确爱耶稣。若是祂要他们遵守安息日,他们就会不惜付上一切代价去遵守。

  怀雅各一个最令他困惑的试炼是人说,他的信仰是从他的妻子来的。二千三百日在一八四四年结束的证据是从米勒尔威廉讲解圣经而来。审判从一八四四年开始的证据乃是藉以诺杰克,约藤纳及胡勒对圣经的领悟而来。第七日的安息日则是从贝约瑟及第七日浸信会所讲圣经道理而得。

  到了一八六三年,贝约瑟,与怀氏夫妇已成了三千五百位信徒的领袖。他们大多数是各教派过去的教友。他们高兴地听见了三位天使的信息,要借着遵守父的诫命,向耶稣表达他们的爱。他们未曾想到组织新的教会。但是,教友的数目,距离,及拥有印刷机,使得组织成为不可避免。一八六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他们组织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一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是怎样的呢?一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是一个相信(1)最后的审判已在一八四四年开始。因此,我们知道基督复临的日子已经近了。

  一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也相信(2)因为耶稣已经在一八四四年进入十诫存于其中的至圣所,又因为上帝末世的余剩的圣徒是守上帝诫命的,又因为如同我们刚刚讲过的,耶稣正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洁净祂子民的罪,而罪又是违背律法,因此,每一个爱耶稣,仰望基督再来的人,都应该遵守每周第七日的安息日为圣。

  当早期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继续研究圣经时,他们找到更多指出人要遵守诫命及守安息日为圣日的圣经证据。比如,他们注意到,(1)在耶稣用自己的血所立的新约之下,圣灵来将上帝的律法写在我们心上。

  上帝在耶31:33节中说:“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结36:27)


圣经对安息日的讨论

安息日是由何人,何时,如何及为何设立的?

1.创2:1-3,谁设立安息日?
2.约1:1-3,谁与上帝一起设立安息日?
3.可2:27,安息日是为谁设立的?
4.出20:8-11,结31:17,安息日与创造有何关系?
5.出31:13,结20:12,20,当我们遵守安息日时,我们会发现什么有关上帝的真理?

安息日应如何遵守?

6.出20:8-11,安息日不止于是普通的假日吗?家中的人呢?你请的工人呢?
7.出16:22,23,如何为安息日作准备?
 注:“当记念安息日”的命令,意为我们不仅要守那一日,也要及早为那一日计画,好在安息日到达时,就可放下修理,及繁重的厨房工作儿女也可帮助准备。
8.赛58:13,14,家中各人安息日应该尽可能有何感觉?
9.路23:54,在基督的时代,星期五被称为什么日子?
10.可1:32,比较利23:32节,安息日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守安息日的家庭,发现日落是家庭崇拜的美妙时刻。
11.利23:3,对宗教聚会呢?
12.耶17:19-27,耶利米对但以理及尼布甲尼撒时代的安息日讲过什么话?(比较尼13:15-22节,150年之后,从巴比伦归回之时的情形)

耶稣与安息日

13.创2:1-3,约1:1-3,设立安息日时耶稣在那里?
14.路4:16,基督每安息日的习惯如何?
15.太12:12,由于宗教领袖,用繁琐的规则使安息日对病人成了可怕的梦魅(除非生命危殆,不予特别照顾)。耶稣怎样教导人?
16.可1:21-31;3:1-5;路13:10-17;14:1-4;约5:1-15;9:1-7,基督在安息日所行七个神迹,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在基督那么短的生平中,祂的每一动作都具有意义。借着这些安息日行的神迹,祂每安息日就在对我们说,“你要痊愈吗?”(约5)“你难道不要自由吗?”(路13)“你若对一些事不明白,我会赐光给你。”(约9)

当安息日临近时,我们可以使自己习惯看见耶稣临近,鼓励我们,像祂曾对那病了三十八年的瘫子所说的一样:“你若要强壮,就站起来,继续你放下的工作,要凭信前进。我会使你得胜。”(约5)

17.太5:17,18,耶稣对律法与先知的感觉如何?
18.太24:20,耶稣对祂在十字架去世几十年之后安息日会继续存在的情形,讲了什么话?

  他们也感知(2)在基督与撒但之间的善恶之间的大斗争中,撒但正用许多具有说服力的谎言攻击上帝的律法。他以各种狡猾的方式说:“你们不必遵守它们!”“为了你们自己的好处,你们不应该遵守律法。”以及“你没有能力遵守。”这龙,古蛇仍然十分活跃。早期的复临信徒不要受他的迷惑。

  他们对耶稣的死,也想了很多。不仅十字架使约的应许生效,它也显明(3)上帝不会改变祂的律法。

  三十三岁身强力壮的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时,并不想死。祂曾在深邃的痛苦中祷告祂的父,若父愿意,就将祂将要喝的那杯撤去(太26:36-44;路22:44)。若是除了耶稣受死之外还有别的方法救我们,上帝必然会用另外的方法。若是祂可以说:“反正我的律法并不完全,我要改变它们配合我人类的朋友,使他们不会再犯罪。”祂必定如此行了。那么耶稣就不必受死。

  将祂的律法弃置一旁赦免罪人,比叫祂的儿子受死更容易。

  但是诫命是圣洁、公义、良善的(罗7:12)。改变它,就会使它变成不圣洁,不公义,不良善。上帝的律法是爱,祂如何能改变它呢?

  耶稣的受死使新约生效,并清楚地,戏剧式地显明,律法是不能更改的。十字架坚固了律法。基督的牺牲帮助建立了第七日的安息日。

  所有这些思想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心中回旋,说服他们不计个人的方便与代价,务要遵守安息日。

  健康,教育,与布道──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看见,若是上帝的道德律是重要的,祂的健康律必定也是重要的。那要遵行上帝律法的人,也必要他的生活与上帝的健康律相和谐。因此,他们开始戒绝烟酒,肉食,强调运动,新鲜空气,及实用的信仰。这些成了美国大众所知道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的特征。这对他们是有益的。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显明,美国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心脏病患者甚少。某些癌症也少得多。平均寿命也比一般美国人长六年。(注六二)

  在旧约圣经中,但以理也曾发现,健康生活对他是有益的。(但1:8-16)

  在怀爱伦的鼓励之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于一八六六年开办第一所健康机构。现在他们办有一百五十五所医院,及二百五十所较小的诊疗所。感觉舒服的人容易行善。因此,健康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的一项重要的生活方式。他们相信上帝关心我们是否感到舒服。上帝也关心儿童,因此教导他们如何发展品格,能应付末世的危机,也成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的生活方式之一。一八七四年,他们创办了第一所大学。现在他们在全球的学校,是普世最大的教育系统。

  全世界都需要知道有关审判的事,上帝的诫命,健康律,及基督大祭司的工作,并祂不久就要回来接我们去赴婚筵。因此,一八七四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差遣出他们的第一个国外布道士。其实,他们所差遣的是个国外布道家庭。鳏居的父亲安德烈与那给他极大帮助的年方少年的马莉与查理。今天在185个国家中,有四百万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 包括中国大陆及苏联在内。教友人数,每隔几年即可增加一百万。

  他们相信复临运动乃是启示录十四章六至十二节三天使信息预言的应验,这三位天使信息会发展出遵守上帝诫命的圣徒及余民。他们邀请各地的人参加。

  他们对贝约瑟及那些在一八零零年代为了基督的缘故牺牲,推进复临运动的人,都存着感谢的心。

Ⅸ.兽的印记与上帝的印记

  “那人脸上的好玩的记号是什么,爸爸?”

  “那不是个好玩的记号,孩子,它是十分严重的。”

  “但是,它是什么呀?”

  “它是三个英文字母FUG。意思是那人是个逃跑被抓回的奴隶。为了惩罚他,主人就在他脸上作了记号,使人人知道,他是个多么坏的人。”

  “他会永远带着那个记号吗,爸爸?”

  “是的,孩子,在他活着时都要带着它。”

  “啊,我为他觉得难过。”

  圣经时代的印记──使徒约翰在孩提时代,可能曾与父亲作过这样一番谈话。他年老时,对这种纹身,或在人或牲畜身上烙印的习俗已十分熟习。今天西方的牧场在他们牲畜身上烙印。在约翰的时代,农夫也如此行。他们在不驯服的奴隶身上作记号,彰显他们的罪恶。

  政府也常常在罪犯身上烙字。在罗马历史中有一个时候,军队在新兵身上烙上印记,常常烙上施行统治君王的名号的缩写。

  “奴隶的印记在额上,”新约神学字典说。士兵的记号则通常在手上。(注六三)

  在额上或在手上。这十分有趣。启示录十三章十六十七节说:“它又叫众人,无论大小、贫富、自主的、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在额上受一个印记。除了那受印记、有了兽名或有兽名数目的,都不得作买卖。”

  简单的字词研究──我们所讲一般烙在身上的印记,其希腊文原文是Stigma。其它的字有Semeion(记号),Sphragis(印记),约翰所用译为兽的印记的字是charagma,译为上帝印记的字是sphragis。但是显然,这些词是彼此通用的(注六四)。

  记号与态度──不驯服的奴隶不喜欢他的印记。但是士兵则以他的纹身为荣。而若带有崇拜某个神的记号则被视为崇高的特权。

  “在埃塞俄比亚,”我们听见说:“小孩子奉献给亚波罗时,是在膝头烙上记号。……叙利亚人将自己献给神时,将印记烙在腕上或颈上。”崇拜各种神的人将印记烙在身体不同的部位上。早期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说,一个逃跑的奴隶在埃及的神庙中受了海格立斯神的印记,就成了神的奴隶。连他过去的主人也不可碰他。(注六五)

  因此,一个印记可能是上帝仆人的记号,保证有上帝的保护。这也十分有趣。那在额上有上帝的名及印记的人,在七大灾难时将受到保护。在以西结书九章一至八节中的异象里,讲到那在尼布甲尼撒来攻击之时,人都会死,但那在额上领受了上帝保护印记的人则不在内。

  兽的印记是什么?──因此我们要知道兽的印记是什么。我们如何能避免受兽的印记?

  关于兽的印记是什么,有许多答案。其一是,不必担心,那是尼罗皇帝加在基督徒身上的。但没有人曾证明,尼罗曾将记号放在基督徒身上。但是,这个回答说,约翰所说的兽就是它。

  另一个回答是,将来罗马的统治者会将那实际666的数目,烙在人的身上。

  因此,谁对呢?

  兽是谁或是什么?──要找出这印记,我们必须先找出那兽。这应该是件容易的事。所说的那兽就是那豹体从海中上来死伤被医好的兽(启13:3,11-17)。我们曾在前面将它与但以理书中的小角比较过。

但以理书七、八章中的小角 启示录十三章中豹体的兽

他必向至高者说夸大的话
必折磨至高者的圣民
必想改变节期和律法
践踏圣所及军旅

折磨至高者的圣民,圣民交付
他手一载、二载、半载

开口向上帝说亵渎的话

亵渎上帝的名并他的帐幕
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

与圣徒争战四十二个月

  正如我们从前已经判定,其类似的情形显明,那兽就是罗马天主教会。因此,依据但以理与启示录书,什么是罗马教会的特征与记号呢?从消极方面看,(1)亵渎上帝并改变祂的律法。(2)破坏天上圣所的工作。(3)逼迫上帝的圣民。

  在启示录十二章至十四章中,那领受兽的印记的人,与遵守上帝诫命的人刚好成为对比。

  天主教会并不教导人去犯奸淫,或去杀人。她自称改变的诫命是第四诫有关安息日的诫命。

  不守星期日要构成死罪。在中世纪早期的神父们“发现了”从天上来的威胁人要守星期日,不守安息日的信。一零五四年教皇利奥九世将整个东正教会开除教籍,部分原因是东正教会遵守安息日。基督教会的各主流教派中,天主教会最反对守第七日的安息日教会。

  “教皇能修改上帝的律法,”安佳蓝诺(Petrus de Ancharano)说。

  “安息日,那律法中最荣耀的日子,已经……借着教会的权柄改变成主日。”雷杰欧大主教在重要的天特会议中说。

  “我们守星期日,不守安息日,因为天主教会已将星期六的严肃性转移到星期日,”天主教的教理问答说。

  上帝未常改变祂的律法,让耶稣免去十字架,但是一群基督教的领袖们,却竟敢改变它,并要逼迫那成千上万选择顺从律法的人,将他们开除教会。这项责任诚然重大。

  那在额上的兽的印记代表在思想上同意教会的信仰及作为。那在手上的记号代表依这项信仰所进行的活动。人的额可能并不同意他的手所做的,但人的行为比他的言语更能影响人。

  上帝的两个印记──另一个了解兽的印记的办法是看一看一些上帝特别的印记。

  在旧约时代,上帝要祂的子民接受的有两个特别的记号。其一是割礼,最先受割礼的是主前两千年犹太人的祖宗亚伯拉罕。犹太人的男婴一周大时都要依例举行这个礼节。它是种族分别的记号。但依照使徒保罗的说法,当犹太人不再是上帝特殊的选民时,它就不再具有拯救的意义。

  今天“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3:28)

  在十字架之后,割礼算不得什么,但是诫命,仍然是关系重要的。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七章十九节说:“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上帝的诫命就是了。”

  另外的翻译,使意思更加清楚:“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重要的是守上帝的诫命。”(英文NIV译本中译)

  保罗所讲有关诫命的信息与约翰所讲的相同。上帝的子民是要遵守的。

  这就使我们来到第二个记号。这一个上帝今天仍然用以区别祂的子民。它赐给人类的始祖,它是赐给每一个人,不分种族的。

  因为它是赐给全人类的,因此,它赐给犹太人时,也是赐给所有其它的人。所以,我们发现上帝在西乃山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务要守我的安息日;因为这是你我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使你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你们成为圣的。”“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远的证据;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畅。”(出31:13,17)

  安息日是一个记号,表明上帝创造我们,并且祂使我们成圣,或重造我们。

  讲这话的背景是十分感人的。上帝已经引领以色列人胜利地出了埃及。他们正在西乃山下安营。那时有光与声的展示,相形之下,现代最刺激人的摇滚乐只不过是幼儿园的哼唱罢了。上帝叫人注意十诫。那时“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遍山大大地震动。”(出19:16-18)以后摩西的助手完成了圣幕之时,上帝要摩西将一个刻着十诫的法板放在至圣所的约柜中。(见出32:15,16;25:16,21;民10:33)

  这是我们所熟习的。在那介绍善恶大斗争(启11:19-14:20)的圣所的场景中(启11:19),天上的圣殿打开了,因此约翰能够见到圣所的深处。他见到天上的“祂的约柜”。他正看的时候,就有“闪电,声音,雷轰,地震,大雹。”

  上帝正带领约翰回到西乃山。

  上帝也正呼召我们回到西乃山,回到圣所,回到耶稣,我们的大祭司身边,回归十诫与安息日。

  因为安息日并非在西乃山专为犹太人设立的。它是在创世之时设立的(创2:1-3)。它是由宇宙的创造主,我们的创造主设立的。耶稣说,它是为人设立的(可2:27),为全体人类设立的。

  作为记号的安息日,是要赐给我们所有的人的,就是一切要认识创造主,认识救赎主,认识使我们成圣的一位,使祂成为我们自己的创造主,救赎主,让祂使我们自己成圣的人。

  众先知与安息日──那对这件事不去深思的人认为,犹太人在他们的历史中都多少一直是忠心守安息日的。相反的,他们在古时,常丢弃安息日。先知以西结,耶利米及同时代的但以理,都曾热切地呼召以色列人要恢复遵守安息日。

  耶利米应许说,以色列人若恢复遵守安息日,上帝就会在他们就要面临巴比伦攻击之时保护他们。耶利米写道:“耶和华说:‘你们若留意听从我,在安息日不担什么担子进入这城的各门,只以安息日为圣日,在那日无论何工都不做;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他们与犹大人,并耶路撒冷的居民,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而且这城必存到永远。’”(耶17:25)

  虽然有上帝恳切的呼召,但耶利米必须说:“他们却不听从,不侧耳而听,竟硬着颈项不听,不受教训。”(耶17:23)多么悲惨,我们知道那悲惨的结果。

  以西结为了恢复遵守安息日而努力,记起了七百年前上帝在西乃山所赐下的应许。“又将我的安息日赐给他们,好在我与他们中间为证据,使他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他们成为圣的。”(结20:12)

  “且以我的安息日为圣。这日在我与你们中间为证据,使你们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结20:20)

  但是可悲的是,以西结像耶利米一样,必须加上说:“只是他们的儿女悖逆我,不顺从我的律例,也不谨守遵行我的典章(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着),干犯我的安息日。”(结20:21)

  安息日是为每一个人的──先知以赛亚知道安息日不是专为犹太人的:“还有那些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要事奉他,要爱耶和华的名,要作他的仆人,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又持守他(原文是我)约的人。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祷告我的殿中喜乐。”(赛56:6,7)

末时的两边

上帝的子民
额上受上帝的印(7:1-3)

记号
撒但的门徒
额或手上受兽的印记(13:16;14:11)

崇拜创造主
口无谎言(14:5)
未沾染妇女(14:4)
没有瑕疵

守耶稣真道(14:12)
忍耐(13:10;14:12)

胜过过兽,兽像与兽的数目

熟透的庄稼(14:15)

品行
崇拜兽与兽像(13:12;14:9;16:2;19:20)
接受假先知的谎言(19:20)
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
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21:8)

为兽造像(13:14)

熟透的葡萄(14:18)

名字在生命册上(但12:1)
不能作买卖(13:17)
人间赎买来的(14:3)
有耶稣的见证(12:17)

上帝的仆人(7:3)
圣徒(14:12)
上帝的余民(12:17)
属于十四万四千人(7:4-8;14:1-5)

逃脱七大灾难的伤害(18:4)

羔羊婚筵上的宾客(19:9)
承受永远的国度(但7:27)

权利

惩罚

名字不在生命册上(17:8)
能作买卖(13:17)

受七大灾难之苦(14:9-11;16:2)

在上帝筵席时给飞鸟喂食(19:17-21)
接受永刑(14:9-11)

从巴比伦出来(18:4)
庆贺巴比伦的倾倒(19:1-8)
为上帝的审判赞美祂(15:3,4)
在羔羊面前歌唱(14:3)

经验
为巴比伦悲哀(18:9-19)
为审判受刑咒骂上帝(16:9-21)
在羔羊面前受永刑(14:9-11)

  试看一看以赛亚所讲的话。这些话讲到上帝的仆人们在上帝的圣山上喜乐。听起来就像那十四万四千上帝的仆人在锡安山上歌唱一样。以赛亚所说的应许是赐给外邦人的。就是那些守安息日的非犹太人。

  上帝的印记──上帝在末世的子民守上帝的诫命,并受上帝的印记。什么是上帝的印记呢?就是祂的记号。

  古时,他们在文件上盖印与今天的情形一样。他们使用指环或专制的印盖印。因此,签字,盖印是同一回事。上帝盖在我们额上的印就是祂的记号。

  现代我们在文件上签字。我们的记号及签字是我们的名字。当我们以官式的身分签字,就会在签字或盖章的地方加上我们的职位,使之成为我们签章的一部分。

  银行经理会在盖章或签字的地方加上他的职位。上帝也能加上祂是“主上帝,天地的创造主”,而这正是上帝在安息日诫命中的签章。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20:8-11)

  上帝签章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了。祂赐下安息日的权柄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祂并不强迫我们守安息日。千千万万的人忽视它,或轻看它,可以证明。但是,祂的确来到我们这里提出祂的请求,并签上章:“主上帝,天地的创造主”。

  上帝的名与羔羊的名──这十四万四千有上帝名字在他们额上的人,也说是有上帝及羔羊名字的人。(启14:1-5)

  古时崇拜神的人用神的名字纹身。启示录所提到的“名字”,不止于是纹身。在圣经时代,名字代表人的品格。当上帝将祂的名字告诉摩西时,祂将祂品格的素质列了出来:“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

  充分成熟的守安息日的人,有上帝的名在他们的额上,意思是他们容让上帝的灵改变他们的品格,直到他们的品格像上帝的品格一般。

  上帝就是爱。当人完全顺从上帝之时,他们爱。

  上帝是圣洁的。当人完全顺从上帝之时,圣灵就在他们生活之中活出纯洁,诚实,及无私等上帝自己品格的特征来。

  因此,为何上帝的名与祂的印记相同就是这个缘故。我们是罪人,我们若要守整个安息日为圣,在我们的一些基本模式上,需要清楚的深处的改革。耶稣告诉尼哥的母说,就是一个像他那么好的人,也需要重生(约3:5)。除非我们里面天天都有圣灵作工,我们就决不可能将整个安息日守为圣日。我们必须与基督有亲密的交往,我们才能在整周中活出纯洁,诚实,同情及助人的生活来。

  末时上帝的子民是毫无瑕疵的,不说谎,诚实,贞洁,仁慈,纯洁。他们即使面对饥饿与死刑,也会遵守上帝的诫命。

  但是这是如何成就的呢?他们胜过龙,是借着他们“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启12:11)

  但这绝非全部。我们的意志力常不可靠。得胜的是有羔羊之血的人,实际上,他们有羔羊。他们有天使长米迦勒(但12:1)。祂曾以某种奇妙神秘的方式来叩他们的心门,并受欢迎进入他们的心。祂带来黄金,眼药及白袍,让他们用(启3:15-22)。

  多美妙啊,祂将自己带来。歌罗西书二章九节说:“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这样,当祂以祂特别的方式响应我们的信心进入我们里面时,祂将祂的神性一同带来。那时“上帝一切所充满的”就充满了我们(弗3:17-19)。

  “你们务要守我的安息日;因为这是你我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记号),使你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你们成为圣的。”(出31:13)

  这就是这十四万四千圣徒,上帝的余民,无论老幼,如何逃避兽的印记,及如何能遵守上帝所有诫命,能纯全圣洁,成为上帝熟透庄稼的经历。

  区别何在?──但是许多人仍然不肯接受。他们问:“这有什么关系?我们是基督徒,并常常上教堂,这日子有什么关系?”

  那蛇甜蜜地笑道:“上帝就是爱。你不必守安息日!”

  “这项要求是不合理的。为了你自己的缘故,你不该遵守。”“它要求圣洁,而你是个罪人,你无法遵守。”

  那蛇喜欢我们继续敬拜上帝,只要我们只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敬拜就好。他曾说服夏娃吃了禁果,使她像他一样,能变得像上帝。“你们便如上帝,”他应许说(创3:5)。那蛇喜欢夏娃以她自己的方式敬拜上帝。

  该隐以他自己的方式,不用羔羊而用他田里的出产,敬拜上帝。中世纪的教会以她自己的方式敬拜上帝。千千万万的回教徒依他们自己的方式敬拜上帝。

  该隐与罗马教会不久就对那以上帝所定的方式敬拜祂的人发怒。气怒的行动似乎是我们许多人坚持依自己的方式敬拜上帝时的特征。

  兽印在现在或将来?──但是难道一切忽视安息日的人,现在都有了上帝的印记吗?

  一位成熟的学生最近进到我所执教的神学院就读。他一直在银行里作职员。但是在他离开银行之前,他向其它的职员解释他要离开银行到神学院读书。他也告诉他们他的救主要他守安息日的新信仰。他们的反应使他十分惊喜。他的同事们都恭喜他。并且,那最鼓励他依从他新信仰的,乃是罗马天主教徒。我不相信那些天主教徒有了兽的印记。

  那印记是在兽的死伤医好,并造好兽像之后,强加于人的。它是末世最后的一项发展。

  上帝的印记(真安息日的圣洁)代表启示录十四章十五节熟透的庄稼的品格。兽的印记(故意敌视地以遵守星期日赞成兽的法令与作为)代表启示录十四章十七至二十节中成熟的葡萄的品格。

  这兽的印记要在美国政教联合的影响之下加给全球的人。它伴随着神迹,要求死刑的立法。(启13:11-18)

  因为那印记关乎地上历史最后的大事,我们知道,它是关乎福音已传遍天下之后的一种情况(太24:14)。只在有机会听过证据之后,人才接受兽的印记。那印记是个背叛的记号,是写在那些故意从上帝面前逃离的人的记号。

  “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

  基本问题──那么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要背逆,硬着颈项,像耶利米及以西结所对待的那些人吗?

  或者,我们不那么骄傲,愿意对这事多知道一些呢?或者我们现在考虑,合上这本书说:“或者以后什么时候再说”呢?

  基本问题是什么?它诚然不是这一天或那一天的问题。

  它岂不是个敬拜的问题吗?依照三位天使的信息,人在末时,不是拜那“创造天地海”的上帝,就是拜兽。我们要拜谁呢?(有关敬拜的意义,请参阅下面的XI段)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基本问题是信与爱的问题。我们是否真的相信圣经的真实性,相信上帝是我们的创造主及救赎主?我们是否有耶稣的信心?我们是否这样爱上帝,使我们真的要顺从祂的命令?

  我们是否真要知道祂的要求?或者我们害怕知道,因为害怕我们不愿去遵行?(我有时就这样觉得)

  但是,当我们真的爱祂,感谢祂之时,我们就要知道祂要我们做什么。并且,我们会乐于去做,岂不是吗?

  耶稣也这样想:“你们若爱我,”祂说:“就必就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

  “主耶稣我爱你,因知你属我。
    我今甘心情愿,弃绝罪中乐。
   我仁慈的救主,请将我救赎,
    主耶稣我爱你,此爱永不移。”(注六六)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