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千禧年(启19:11 - 21:8)

【返回上级目录】

导言

  启示录所预言的将来的事,你可能在有生之年无法亲眼见到,但是一个与千禧年有关的事,每个人都会经验到。在千禧年结束之时,我们都要出现在审判场。

  每一个曾经活在世上的人,在那时要聚集在耶稣基督周围。我们或者作耶稣的朋友聚集在圣城内向城外看,或者作祂的仇敌在城外看城内。那时我们在何处,则在乎我们今天的选择。

  千禧年已经成为一个基督教国家大家谈论的主题。“无千禧年论者”,“复临后千禧年论者”,及“复临前千禧年论者”,已经给与它广泛不同的解释(请参考本章后的问题解答)。但是,试想一想,千禧年只有在启示录二十章提到,而它却可惊的激起了人浓厚的兴趣。“千禧年”一词,原文只是“一千年”。

  虽然,千禧年是在启示录二十章中讨论的,但启示录二十章的开头与结尾处,却并非刚好是千禧年的开始与结尾处。巴比伦倾倒了那一段的结束,与新耶路撒冷那一段的开始,刚好位于千禧年的两边。这就指出,现在我们研究的这一段是从十九章十一节开始,至二十一章八节结束。我们曾说这一段是“与圣城有关的境况”。(参见下表)

  我们在启示录全书的交错结构图表中,千禧年的那一段, 是与七印的那一段成对的列出。在这两段之间有许多类似的及对比的平行叙述。一些这种平行句,列在该表中,你或喜欢再看一看。除此之外,你可指出:(1)那十四万四千人的受印及与受撒但的印之间有着极大的不同。(2)四风与地上的四方。(3)得赎之人聚集在上帝宝座周围歌唱,与恶人聚集在上帝宝座前被定死罪。无疑地,你与你的家人可以找到更多平行的叙述。


启示录后半部:末时背逆之人的最终惩罚,
及义人的最终赏赐的双焦点

1. 惩罚

  A. 七大灾难 15:1-16:21
  B. 与七灾有关的环境:巴比伦倾倒,虚假的母亲。17:1-19:10

  一位掌管七灾的天使将那大淫妇指示约翰 17:1-19:8,之后约翰要拜那位天使 19:9,10

2. 赏赐

  B'. 与圣城有关的环境,千禧年。19:11-21:8
  A'. 圣城:羔羊的新娘,新耶路撒冷下降。21:9-22:21

  一位掌管七灾的天使将羔羊新娘指给约翰看。21:9-22:7,之后约翰要拜那位天使。22:8,9

  当然,我们一直在留意发现新的交错结构。我们没有失望。我们现在所研究的这一段的七个场景可以排列如下:

  A 基督以得胜者的身分从天而降

    B 祂的仇敌被杀

      C 撒但被捆绑,不能再欺哄万国

        D 被赎之人一千年坐在审判的宝座上

      C' 撒但被释放,再迷惑万国

    B' 复活的基督的仇敌被审判与被杀

  A' 圣城从天而降──这圣城及新地赐给与基督一同得胜的人


千禧年这一段可以列在下面三个标题的大纲之下

A.千禧年的开始

  (1)基督在复临时回来,义人在第一次复活中复活。
  (2)一切有罪的人及机构都被除灭。
  (3)撒但被捆绑。

B.千禧年

  (4)义人与基督一同作王及施行审判一千年。

C.千禧年的结束

  (5)撒但被释放,召聚恶人包围圣城并被除灭。
  (6)恶人在第二次复活中复活,跟着是最后审判及第二次的死。
  (7)圣城下降,地被更新。

D.关乎得胜者与胆怯者的教训

  在此大纲中,前三个场景构成一个单元。撒但被捆,使他不能再迷惑万国,是藉基督再来达成。基督再来除灭了一切有罪的人,并将蒙赎之人接到天上(约14:1-3)。在此一千年中,撒但无法迷惑万国,因为在此时期中,地上已不再有人。

  最后的三个场景,如同前三个场景一样,也构城一个单元,其焦点放在圣城下降,及罪人的最后被毁灭。

  在这个段落之中,几样事情不是照事情发生的次序叙述。第一次复活发生在基督复临时,在第一个场景中描写,但显然发生在第四个场景中复活的圣徒坐宝座之前。但是直到接近第四个场景的末尾才有讲到第一次复活清楚的名称。同样地,第五场景中撒但的被释放,乃是由于第二次的复活才成为可能,而第二次复活则要到第六个场景才叙述。撒但与万国能在第五场景中包围圣城,则是因为圣城已经降在地上,但是,这件事则要到第七个场景才描述。

  如同巴比伦倾倒及新耶路撒冷的段落一样,这千禧年的段落,也以教训为结束。巴比伦倾倒的一段结束时讲到接受邀请参赴羔羊婚筵的有福了。新耶路撒冷那一段结束时讲到留意启示录信息的人有福。我们现在研究的这一段结束时则讲到给得胜者的应许,及给胆怯者的警告。

启示录19:11-21

第一景:基督复临

(11) 我观看,见天开了。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诚信真实,祂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12) 祂的眼睛如火焰,祂头上戴着许多冠冕;又有写着的名字,除了祂自己没有人知道。(13) 祂穿著溅了血的衣服;祂的名称为上帝之道。(14) 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著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祂。(15) 有利剑从祂口中出来,可以击杀列国。祂必用铁杖辖管(辖管:原文是牧)他们,并要踹全能上帝烈怒的酒醡。(16) 在祂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写着说:“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第二景 罪人被除灭

(17) 我又看见一位天使站在日头中,向天空所飞的鸟大声喊着说:“你们聚集来赴上帝的大筵席,(18) 可以吃君王与将军的肉,壮士与马和骑马者的肉,并一切自主的为奴的,以及大小人民的肉。”(19) 我看见那兽和地上的君王,并他们的众军都聚集,要与骑白马的并祂的军兵争战。(20)那兽被擒拿;那在兽面前曾行奇事、迷惑受兽印记和拜兽像之人的假先知,也与兽同被擒拿。他们两个就活活地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21) 其余的被骑白马者口中出来的剑杀了;飞鸟都吃饱了他们的肉。

启示录第二十章

第三景 撒但被捆绑

(1) 我又看见一位天使从天降下,手里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一条大链子。(2) 他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绑一千年,(3) 扔在无底坑里,将无底坑关闭,用印封上,使它不得再迷惑列国。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后必须暂时释放它。

第四景 蒙赎之人施行审判一千年

(4) 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上帝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他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5) 这是头一次的复活。(其余的死人还没有复活,直等到那一千年完了。)(6) 在头一次复活有分的有福了,圣洁了!第二次的死在他们身上没有权柄。他们必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第五景 撒但被释放,召聚万国,被焚

(7) 那一千年完了,撒但必从监牢里被释放,(8) 出来要迷惑地上四方(原文是角)的列国,就是歌革和玛各,叫他们聚集争战。他们的人数多如海沙。(9) 他们上来遍满了全地,围住圣徒的营与蒙爱的城,就有火从天降下,烧灭了他们。(10) 那迷惑他们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就是兽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们必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

第六景 罪人复活,定罪,被焚

(11)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12)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13)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14)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15)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

启示录21:1-8

第七景圣城下降,大地更新

(1)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2) 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3)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4) 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教训

(5) 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 (6) 祂又对我说:“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终。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7) 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作他的上帝,他要作我的儿子。 (8)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

启示录19:11-21:8的教训

I.基督复临

  启示录已有好几次将我们带到基督复临之时,但只是追寻历史的发展。

  第一章应许我们说,耶稣会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祂(7节)。但在以后的第二章与第三章,则是主写给七教会的信。在写给非拉铁非的信中,耶稣应许说:“我必快来”(启3:11),但是在第四章至第七章,我们却在学习关乎从约翰的时候第一世纪的时候起的七印的事。

  在第六印的时候(启6:12-17),基督复临的兆头在日,月,星辰上应验。罪人呼叫岩石及山倒在他们身上,好使他们躲避羔羊的忿怒。但是在第八章至十一章中,约翰又将我们带回到他的时代,这一次则讲说七号筒的故事。

  在三位天使所传末时信息之后(启14:6-12),约翰让我们看见耶稣坐在一朵白云上,就要复临。我们听见有声音呼叫收割谷粒与葡萄(14-20)──但是那时约翰又领我们在时间上回头学习七大灾难的事。

  无疑的,基督再来是一个在启示录中一再出现的主题。在启示录第十九章中,我们有相当详尽的讲述。

  在七印那一段的一开始,约翰曾从一个开着的门,看见上帝在天上圣所中的宝座(4:1,2)。在善恶之争那一段的开始,他见到圣所内部更深的地方,见到装十诫的约柜(启11:19)。但是现在,在第十九章,天本身也开了。约翰见到耶稣以天上元帅的身分,骑在一头威武的白马上。祂雄伟地领着天上的骑兵──天军──在太空中行军。每一个兵士都穿著“光明洁白的细麻衣”,像他们的主一样,都骑着白马。(19:11-16)

  基督的五个称谓──美国士兵在制服上戴着名牌。约翰注意到耶稣戴的名牌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祂称为“上帝的道”,“诚信”,“真实”。祂称为“诚信”,“真实”,因为那是祂的本质──祂是完全可靠,真诚,守约的上帝,一个宁愿舍命,也不肯失信的朋友。祂是看顾人的上帝!

  借着将“诚信”,“真实”,与“眼目像火焰”连结在一起,约翰就提醒我们说,我们天上的战士,同时也是一位十分关心我们的牧人,祂已许多世纪,如第一章至第三章所预言的,以祂体贴的心,照顾祂那“灯光被烟所遮蔽的教会及生硬的基督徒”。耶稣在写信给祂的七个教会时,站在七个灯台之间,介绍自己是“诚信真实者”(启3:14)并“眼目如火焰”(启2:18)。

  约翰说,那骑在马上的基督,称为“上帝的道”(启19:13)。这名只出现在这里,约翰壹书(约壹1:1)及约翰福音里(约1:1)。这提醒我们写启示录书的是谁。耶稣是上帝的“道”(或上帝的“话”),因为祂以一种我们至少可以部分了解的方式,使我们知道天父上帝对我们深切慈爱的思想。

  约翰告诉我们,基督尊贵的称谓:“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是写在“祂衣服和大腿上”(启19:16)。在约翰的时代,剑是佩挂在左边大腿上,就像今天手枪佩戴在臀部一样。基督的剑,无疑的是圣灵的宝剑,就是上帝的道(来4:12)。

  基督的第五个名字没有告诉我们。约翰看见它,但却不认识那些字。他实际是说,只有耶稣知道那是什么(19:12)。我们救主圣德有一些美的神秘,或者我们永世都无法完全了解。祂如何这样忍耐与宽恕?如此仁慈?

  基督沾染血迹的衣服──虽然基督的马是白的,但祂的衣服却是红的。它曾溅满了血(启19:13)。这话引自以赛亚书六十三章一至六节。那踹酒醡的话也是一样。以赛亚书六十三章讲到上帝的衣服沾染了祂仇敌的血。那血是描写在旧式酒醡中在上帝脚下踹破的葡萄流出的汁。但是在启示录十九章,耶稣那时还没有进入酒醡之中。为何祂的衣服是红色呢?

  像平常一样,约翰不是采用,而是配合使用了旧约圣经的观念。基督的衣服是沾染了祂自己的血。在十字架上,那蛇伤了基督的脚跟。现在在基督复临之时,祂降临,要开始伤撒但的头。(创3:15)

  前面我们曾明白上帝未在善恶之争早期就除灭撒但,为的是避免不必要的误解。若是上帝迅速地将撒但除灭,许多受造之物,可能会作结论说,上帝专横急躁,正如撒但所说的。

  借着容让撒但使耶稣受苦及杀害祂,耶稣就显明了祂自己无限的善良,及撒但无比的邪恶。现在耶稣可以消灭那些迫害者,并最终除灭魔鬼,而不怕受到误解了。耶稣成为人,死在十字架上,“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5)

  在耶稣衣服上的血证明祂有权除灭那杀害祂子民的。它也证明,祂有权拯救祂的子民。祂是用自己的宝血,赎取他们。(彼前1:18,19)他们属乎祂。

  耶稣仍然是那被杀的羔羊,但是在祂复临之时,恶人要设法躲避羔羊的忿怒(启6:16)。羔羊的忿怒乃是基于祂对那受欺压的子民之无限的舍己的爱而发的神圣的忿怒。

  耶稣仍然是那位不疲倦的引领及照顾羊群的牧人(约10:10;赛40:11)。祂那象征性的铁杖(启19:15)是牧人的杖,杖上的铁是为了防御狼保护羊用的。

  耶稣与祂的冠冕──耶稣在约翰的异象之中戴着许多冠冕,或“王冕”(启19:12)。那在龙及兽头上的许多冠冕(12:3;13:1)乃是对基督王权的一项亵渎。撒但是“这世界的王”(约12:31),只是因为他从主手中,篡夺了国权。

  虽然耶稣(与祂的父一起),一直都是宇宙的君王,在启示录前面,还没有看见祂戴过王冕──除了14:14节,而那里像这里一样,祂正要来收聚蒙赎的人。祂从什么时候戴上王冕的呢?

  但以理书七章十三、十四节显明,那在一八四四年开始的最后审判中基督复临之前的阶段在耶稣就要降临之前结束。人子耶稣,要从那亘古常在者父上帝手中领受“权柄,荣耀,国度”。由于审判及三天使信息的传讲,祂的教会全是完全献身为祂服务的人,基督在地上的国就真正成了祂的国。(最终分析起来,一个国家,只在其人民选择顺从王时,才属于那国的国王)。

  基督完全领受了祂的国度之后,就立刻跳上祂的白马,动身到地上去拯救祂忠诚受苦的子民,将王权与他们分享。

  用另一种方式来讲这件事,在基督复临之前审判阶段之中,基督的教会变得“光明洁白”(19:8)“没有玷污绉纹等类的病”(弗5:26,27)。着穿上“细麻衣”(圣徒所行的义),教会就准备好了(启19:7,8),耶稣立刻迎娶那新耶路撒冷所象征的祂的教会,在婚娶之后,祂立刻回到地上那等候祂的仆人那里,邀请他们去参赴羔羊的婚筵。(启19:9)

  天使的军队──在基督复临之时跟随基督的天上的军队由天使所组成。耶稣在橄榄山谈话中说,在祂复临时,所有的天使都会伴随祂(太25:31)。天使将执行那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收聚蒙赎的人,领他们到基督跟前。“祂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祂的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太24:31)

  你现在可以在心中看到他们,在天空四方八面满天飞翔,兴奋地护送上帝的赎民,从他们家中,从躲藏的地方,从他们的坟墓,领他们到云中耶稣宝座所在之处。

  一些研读圣经的人,曾提议说,这些军兵是由那些死时升天的圣徒所组成。但是,在我们研究中其它的地方已经学到,圣经所说人死时的情形。

  象征或按字面──在千禧年这一段的第一景,是基督复临。讲到马,军队,剑的话,像许多启示录中的语言一样,乃是象征性的,甚至是印象派的笔法。在十四章十四至十七节中象征性的话描写耶稣拿着镰刀收割祂公义的庄稼。在橄榄山的谈话中耶稣曾以象征性的语言描写祂的复临是将山羊与绵羊分别开来。(太25:32)

  约翰在启1:7节中,以更接近字面的意思描写基督复临说:“看哪,祂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祂。”

  约翰曾亲自听见耶稣讲到祂会从天上驾云回来,全世界都可看见。耶稣在受审时对大祭司严肃地发誓说:“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太26:64)那个可怕的耶稣钉十字架前的星期四晚上,约翰站在大祭司的宫殿里,听见耶稣讲说这个预言。他将它写在启示录一章七节中。

  保罗也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十五至十七节中用字面的意思描写基督复临。他以“主的话”的权炳说:“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

  在新约圣经中,天使也教导人说,耶稣将以这种方式回来,是可见的,公开的,驾云回来。耶稣受死复活不久,门徒们看见耶稣离开地面,升到天上。耶稣“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祂接去,便看不见祂了。”但是,有两位天使站在他们旁边,向他们提出保证。他们看来像普通的人,但穿著白衣,像启示录第十九章中所讲那伴随耶稣的军兵穿著白衣一样。他们说:“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来。”(徒1:9-11)

  我们应该记得耶稣不仅是驾云升天,但7:9-14节也描写祂驾云而来,施行复临前的审判。诚然,祂橄榄山的谈话讲到人子复临时要驾云而来,与但以理书第七章的话完全相配合。

  云总是由一些东西组成。比如说,我们讲尘土的云,水气的云,蝗虫云等。基督旅行所驾的云,乃是天使构成的云。这些天使组成了启示录十九章十一至十六节中基督复临场景中的天军。

II.上帝摆设的大筵席

  约翰的注意力从基督复临被领到第二景──上帝摆设的大筵席及众善之敌的被除灭。(启19:17-21)

  约翰见到一位天使“站在日头中”。他曾在过去见到一个妇人,那位真实的母亲,“身披日头”,那龙曾攻击她及她的男婴。(启12:1-6)

  那位天使发出了一个可怕的邀请,“向天空所飞的鸟大声喊着说:‘你们聚集来赴上帝的大筵席,可以吃君王与将军的肉,壮士与马和骑马者的肉,并一切自主的为奴的,以及大小人民的肉。’”(启19:17,18)

  我们在前面启6:15,16节中曾读到一批类似的人。我们听见他们喊着叫岩石与山倒在他们身上,好躲避上帝的面,及羔羊的忿怒。先知以赛亚也看到这些人躲在石洞中,将他们金银偶像拋给田鼠与蝙蝠(赛2:20,21)。先知哈该警告赚钱放进“破漏的囊中”的无用(该1:6)。投资,信用卡,迁升,奢侈娱乐,名望,对那些未为基督复临准备而惊怕的人毫无意义。

  那站在日头中的天使,邀请天空的飞鸟参赴上帝的大筵席。启示录十四章六至十二节的三位天使,如同这被邀的鹰类及其它吃肉的鸟一样,也曾飞在空中。他们传关乎审判的信息,第七日的安息日,永远的福音,及耶稣的真道。这些在大筵席中被吃肉的多么盼望,他们听了那些其它天使的信息啊!

  一个象征性的天使,像鹰及那三位天使一样,曾一度飞在空中(启8:13)。他尖声叫喊说:“祸哉!祸哉!祸哉!”警告说,那三个最后的号筒,将比前面四个号筒更坏。但是,约翰对第七号筒的祸未详细叙述。他只蒙指示,在第七号筒时,外邦发怒,上帝的忿怒也临到,死人要受审判。“败坏那些败坏世界之人的时候”也到了(启11:14-18)。现在我们知道,外邦发怒以哈米吉多顿为高潮,上帝的忿怒包括七大灾难,以及。“败坏那些败坏世界之人”则关乎到火湖及上帝的大筵席。

  哈米吉多顿及其结果──“我看见那兽和地上的君王,并他们的众军都聚集,”约翰说:“要与骑白马的并他的军兵争战。”(启19:19)这就是哈米吉多顿大战,我们先在十六章十四,十六节读到,以后又在十七章十三,十四节读到。

  哈米吉多顿并非东方与西方之战。它是撒但与人类对上帝羔羊的攻击。它是以唯一的人能攻击天上生灵的方式进行,就是借着反对上帝的真理,及压迫上帝的子民而达成的。它是借着那从龙口,兽口,与假先知口中出来的好象青蛙的污秽之灵虚谎的宣传所组织。他们虚谎的宣传伴随着误导人的神迹异能与奇事,甚至可能包括看来是死人复活的奇事。显然,它也包括摹仿基督复临的假象,而实际是那不法之人的来到。(帖后2:3)

  撒但的信息,像平常一样是:上帝的律法,不必,不能,并不应该遵守。但是这项信息将由恶魔的强迫手段,从严厉的经济制裁至死刑的惩处,予以强制执行。那些不肯依从的人将不能作买卖。不久,他们将处以极刑(启13:11-17)。这项邪恶的推行,在第六灾时达于顶峰(哈米吉多顿,启16:12-16)。那时,几乎全世界都两极化,攻击一小群要藉上帝恩典遵守上帝诫命,在思想及行为上受了圣灵印记的人。

  我们对哈米吉多顿的结果毫无疑问。那“日出之地的众王”,就是圣父与圣子,那坐宝座的,及上帝的羔羊,及时到达(启16:12)。“羔羊必胜过他们,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启17:14)那白马的骑士穿著血染的衣服出现,有天军伴随。为了拯救祂的子民,祂杀灭了他们的敌人。一位站在日头中的天使呼叫飞鸟来赴上帝的大筵席,来吃仇敌的肉。

  这里就是但以理书2:34,35,44,45节所说打在大像脚上的超自然的石头。它将万国砸碎,被风吹散。

  基督以圣洁战士的姿态出现,使我们再度想起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当上帝在红海中淹没以色列人的仇敌,拯救了祂的百姓时,以色列人在感恩中跳舞歌唱说:“耶和华是战士;祂的名是耶和华。”(出15:3)

  其实耶稣是和平之君(赛9:6)。祂不喜欢战争,那挑起这善恶大斗争的不是祂,乃是撒但。

  几千年来,耶稣一直忍耐。祂曾不让撒但施行许多狠毒的恶行,但是,一般说来,祂曾容让他遂行他恶毒的心愿。在这悠长的许多世纪中看见不义,饥荒,战争,瘟疫在世上流行,祂该是何等痛苦。但是祂必须让背逆暴露出其内在的可怕之处,因为我们需要从观察学习罪是何等的可怕,及罪会引领我们到何等可怕的境地。

  现在,虽然经历了几千年上帝的慈悲,虽然有基督的爱的生与死,虽然在这末世有三天使的信息,虽然刚刚最近那些忠于上帝的人,在他们的品行上所活出的上帝的荣耀,已经照亮全地,虽然有这一切,大部分地上的居民,仍然选择撒但对上帝诫命无礼的态度,加入他的阵营,与他们的救主,羔羊相战。他们像伊甸园中的夏娃,选择相信蛇的话,相信那兽及假先知,而不相信上帝的话。

  因此,“那兽被擒拿;那在兽面前曾行奇事、迷惑受兽印记和拜兽像之人的假先知,也与兽同被擒拿。他们两个就活活地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其余的被骑白马者口中出来的剑杀了;飞鸟都吃饱了他们的肉。”(启19:20,21)

  没有一个罪人存活──我们必须清楚地讲,一切未得救的人都在基督复临之时被除灭。没有留下一个。当那兽及假先知被扔进火湖时,所有其它的罪人都被杀死。

  那不悔改的,背逆的,不肯接受上帝邀请,不要去参赴羔羊的婚筵。现在,在一个使人厌恶的写实的预言中(注一),他们的尸体成了上帝大筵席中雀鸟的食物。

  但是那位著名的基督非人的仇敌魔鬼与其大军,却仍然在那一千年中无望,无助地存活着。

  撒但被捆绑一千年──在我们现在研究的第三景中(启20:1-3)约翰见到一位天使从天上下来,“手里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一条大链子。”约翰看见“他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绑一千年,扔在无底坑里,将无底坑关闭,用印封上,使它不得再迷惑列国。”约翰又以一种奥秘的方式知道:“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后必须暂时释放它。”

  这两件事,捆绑及释放撒但,正是这一千年的起头与结束。在下一段中我们所要看的另外两件事,第一次与第二次的复活,也同样地标明了这一千年的起始与结束。

  前面我们曾在研究九章一,二节时,研究过“无底坑”一词,它代表那无生命的广大的阿拉伯沙漠。在罗10:7,这词(abyss)译为比沙漠更没有生命的坟墓。在圣经七十士译本,译创1:2节用的希腊字是abossus。中文译为渊,是形容在创造之前,我们地球空虚混沌的情形。

  耶利米书4:23-26节说,大地会在某一时间再成为“空虚混沌”。耶利米写道:“我观看,不料,无人;……肥田变为荒地;一切城邑在耶和华面前,因祂的烈怒都被拆毁。”他加上说:“我观看天,天也无光。我观看大山,不料,尽都震动。”以赛亚书24:1-3节也讲到有一个时候“耶和华使地空虚,变为荒凉。”

  现在流行的思想是千禧年会是地球的黄金时代。但是根据这些经文,这一千年,将是“世界一千年的黑夜”(注二)。

  在这黑暗的一千年中,撒但在作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作,只有因为失去了天上的地位而深感怨恨,并无用地拟定他最后夺回的计划,我想,他也在压制恶毒的内斗,及应付无数堕落天使的控告。他既然教导他的天使背叛上帝,也就无法相信他们会对他忠诚,或彼此忠诚。

  离婚的父母若教导孩子恨父母的另一方,就是冒了危险,最终自己会被恨恶。

  我曾经读到中世纪的一个罪犯,他受的刑罚是与毒蜘蛛与独蛇关锁在同一个桶里。那时我就想到撒但与他的鬼魔在这一千年中被关在一起的情形。

  圣经说,在这悠长的时期中,撒但不会迷惑万国。为什么不呢?因为那时候地上没有留下一个活的人听他。他的锁炼只是象征他的环境。我们也常常说:“我的双手被捆住了!”

  那些恶人在基督复临之时都已经被杀死,而义人都被提到云中在空中与主相遇(帖前4:17)。他们在胜利中被提到美丽的作他们家乡的城,就是耶稣在约14:1-3中所说,祂要为我们预备的。

  义人被带到天国──基督在被钉前最后的晚餐时,略略提到祂就要离开地上,使门徒感到不安。他们问祂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祂就给与他们保证。祂严肃地应许说,祂若去,必会回来接他们,同时,祂要预备一处特别的地方,接他们去。

  耶稣那时所说的话十分出名,并为人所珍爱。“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14:1)

  这些话显明,耶稣所应许为祂子民预备的地方,不在地上。它在遥远的地方,是在“父的家里”。

  当耶稣说,祂会回来,并“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时,祂岂不是已清楚地告诉我们,祂计划要带我们去到那祂所预备的地方么?

  祂若想告诉门徒,在祂回来时,祂计划与我们在这里同住,祂岂不是会这样说:“我必再来,你们在那里,我也要在那里。”但这与祂所说的正好相反。

  诚然,有一个时候,基督会将祂所预备的地方,带到地上来,但那个时候,不是在基督复临之时,而是在一千年结束之时。

  当耶稣收聚祂的子民,在那一千年开始时离开这地球之时,留下还活着的,只有一种人,就是那爱人,忠诚,宽恕人,真诚美丽的一种人。每一个像这样的人,跟耶稣在一起必会安全快乐,穿过星际的天空,唱着快乐的歌,迅速飞到父的家里。

  那时,还有谁,还有什么留在地上呢?有的是撒但与他痛苦的恶天使,及黑暗笼罩下来,与一千年黑夜中愈来愈深的寒冷。地面因地震破裂,因火烧焦。那一度是居民众多的城市,工厂,机场,已成了混凝土的碎片及弯曲的钢筋。那还有的声音是,风的叹息,恶灵的哀号,翅膀的搧动,及雀鸟在上帝大筵席上撕肉的声音。

  愿读本书的每一个人,都在伴随耶稣基督胜利回天家的快乐群众之中。

III.审判与第一次复活

  现在我们来到千禧年这一段的第四景(启20:4-6)。“我又看见几个宝座,”约翰说:“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

  好久之前,但以理也曾看见有许多宝座的审判景象(但7:9-14)。但是但以理所描写的基督复临前最后审判阶段在约翰所见千禧年的审判景象之前就已经结束。

  施行审判的两群人──约翰看见这千禧年施行审判的是谁?他提到两组人。(1)“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上帝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他印记之人的灵魂。”他又加上说:“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约翰所说的第二群人,是在基督复临时还活着,勇敢地抗拒那龙的谎言与威胁,大无畏地不肯拜兽与兽像,并真诚遵守安息日的人。

  我相信,我与我家人,你与你的家人,都属乎这第二群快乐的人群。

  约翰所见的第一群人,那复活的被杀的殉道者,似乎数目有限。它只包括殉道者,并非所有已死的信徒。并且在殉道者之中,也只提到那被斩首的。许多殉道者是被烧死,被淹死,或受苦刑而死的。甚至使徒彼得也是在十字架上殉道(注三),也不是被斩首。但是耶稣曾应许说,在祂将来的国度里,彼得及其它的门徒都会坐在审判的宝座上(路22:28-30)。保罗曾告诉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说,他们有一天会审判世界。(林前6:2)

  启示录是一本充满象征性表号的书。那被砍头的殉道者象征所有的殉道者。若是约翰只注视殉道者,而不看那千千万万在基督里睡了但有一天会复活,与主一同施行审判的众信徒,我们就可以记得,启示录,以整体说,主要关心的是遭受逼迫的基督徒,以及逼迫基督徒的国家及宗教团体。

  圣经在另外的地方让我们知道,所有的信徒(不只是殉道者)将在基督再来时复活。比如,林前15:22,23节说:“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 在他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

  耶稣在约翰福音六章四十节说:“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启示录二十章六节也说:“在头一次复活有分的有福了,圣洁了!”所有已死去,蒙福,圣洁的人,在基督复临时都要复活。

  例外的情形有:一些不圣洁,未蒙福的人,在那时也复活了。但以理书十二章一、二节说,末时当米迦勒站起来时,“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

  那复活“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在启示录一章七节说是“刺祂的人”。他们复活过来的时间,其长度只够应验基督在受审时向大祭司发誓说,那位大祭司要看见人子驾云降临。这些参与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人,是宁愿不要复活的。

  但以理说,此时,睡了的人,有多人醒起,因为,还有许多别的人不会复活。启示录二十章五节说:“其余的死人还没有复活,直等到那一千年完了。”这些人是在一千年完了时复活,接受审判,定罪,受刑,再死去。

  “这是头一次的复活,”约翰总括我们所读的说(启20:5)。在启示开头约翰曾经听见耶稣宣布说,祂“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1:18)耶稣将在祂复临时使用那些钥匙,作成荣耀的大事,使祂所爱的门徒享受永远的青春,使因死所分离的家人及朋友重新团聚。何等奇妙的喜乐,何等喜乐的眼泪,何等欢呼!启示录一个主要的信息是第一次复活的荣耀。

  “在头一次复活有分的有福了,圣洁了!第二次的死在他们身上没有权柄。他们必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启20:6)

  约翰讲到第一次复活,就意味着有第二次复活。

  这千禧年是以义人复活为开始,及以恶人复活为结束。那在千禧年开始时复活的是复活得永生。那在千禧年结束时复活的人,只再活一段时候,就永远死去。

  千禧年审判的意义──蒙赎之人在千禧年中所进行的审判工作,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但是这项审判并不决定,死的人谁是得救的人。那个决定已经作成。每一个在千禧年中死去的人,都是永远丧亡的人。

  这样,蒙赎之人是要审核案卷,再次审查上帝作决定所依据的证据。“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林前 6:2,3节问道:“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

  许多得救的人,失去了他们的亲人。试想像当你发现你与主同在,但失去了你所爱的亲人之时你的感觉。母亲们会屏息等候上帝告诉她们,她们的儿女真正已经得救,她们不久就会在群众中看见他们。丈夫会因为失去妻子悲伤,孩子们为父母及祖父母悲伤。在千禧年结束之前,泪水仍不会干。(启21:4)

  当我们到达天城之时,在那些使我们最感惊奇的事中的一样是,发现一些我们认为绝不会进天国的人竟在那里。另外我们相信会在天国的人,却不在那里。许多人也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居然进到天国。

  许多乐天派的人,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也到了天国。当耶稣谢谢他们在祂饥饿困难时给祂吃给祂穿时,他们会惊奇地抗议说:“什么时候我们看见你饥饿,衣衫褴褛呢?”(太25:34-40)

  信任上帝的领导──上帝要我们完全相信祂的领导。这就是祂用了几千年忍耐对待祂天上地上一切受造之物的缘故。但是还需要一千年吗?为什么不,若是那可以回答各人心中上帝如何对待我们的问题?

  在千禧年结束时,我们所认识的一些人将会被火烧灭。上帝深深关心,在这之前,我们会有足够的时间,充分了解,为何需要这样。

  在这千禧年中,义人将作祭司。祭司的特权之一是,为他人向上帝代言。显然,在这千禧年中,上帝会实际邀请祂的子民与祂谈论他们所爱之人的性情与命运。

  这是上帝用火将所多玛,蛾摩拉烧毁之前对待亚伯拉罕的方式。你可以温习一下创世记十八章的记载。

  在创世记十八章中,上帝,像普通人一样在人间行走,在亚伯拉罕没有想到的时候去看他。亚伯拉罕像他通常殷勤款待客人的情形一样,让这位不认识的朋友先休息一会,享用了一点好吃的食物。进餐之后,亚伯拉罕陪客人走了一段路。在他们来到一处较高的地方,可以俯瞰约但河谷中那即将遭受毁灭的两座城时,他们站在那里聊了一会儿。上帝将祂即将要作的事告诉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大吃一惊。但是,他至少明白了这位客人是谁。这位亲爱的老人立即为这两座邪恶的城市代求。他认识一些那里的商人及他们的家属。依照他们的情形看,这两座城似乎还不会坏到必须毁灭的程度。

  感到上帝自己也关心,就勇敢地提醒祂,祂是公平的上帝。“审判全地的主, 岂不行公义吗?”他问道,然后谦卑地,热切地,他请求上帝,说:“只要城里有五十个义人,就不除灭那两座城。”

  上帝迅速接受他的条件,使他大得鼓励。但是亚伯拉罕,再一转念,亚伯拉罕害怕城里可能连五十个义人也没有,他将他的数目减为四十五,然后成功地将数目改为四十,三十,二十,及十个,而每一次上帝都同意他的请求。

  第二天早晨,当那两座城被毁灭之时,亚伯拉罕心碎了。但是他了解。他毫无疑问地知道,上帝是慈爱公平的,祂关心人,若无足够的理由,祂不会毁灭一座城。亚伯拉罕也认识到,那两座城比他所想的坏得多。城里甚至连十个义人都没有。

  以后亚伯拉罕知道,那住在城中的三四个义人,在火焚城之前,上帝也先拯救了他们。

  在基督复临时还活着的义人,以及那在第一次复活时复活的千千万万的人,将要在这千禧年中作祭司及审判的工作。他们以双重职分,在善恶之争的过程中,就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上帝如何热切忍耐地对待罪人,会永远满意。他们会感知罪人如何顽梗,不珍惜地拒绝上帝的爱。他们会发现,甚至表面看来没有甚么大罪的人,也在心中秘密地怀着丑恶的自私,不愿接受他们的救主的价值观念。

VI. 第二次复活与火湖

  “那一千年完了,撒但必从监牢里被释放,出来要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国,就是歌革和玛各,叫他们聚集争战。他们的人数多如海沙。他们上来遍满了全地,围住圣徒的营与蒙爱的城,就有火从天降下,烧灭了他们。那迷惑他们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就是兽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们必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启20:7-10)

  “歌革和玛各”之象征性的话,源自以西结书三十八章二节古以色列人北方的仇敌,此处则代表上帝一切的敌人──东南西北各处未得救的人。

  他们以撒但为元帅,这些未得救的列国,从四方八面来包围那“蒙爱的城”。

  启示录的焦点放在两座城上,那大城,就是淫妇,虚假的母亲巴比伦;与羔羊的妻,真实的母亲,圣城新耶路撒冷。你记得在启示录十七章中,地上的君王,转身攻击那淫妇之城,恨恶她,要吃她的肉。用火将她烧尽(第十六节)。巴比伦是座受人恨恶的城。

  与之相对比的,新耶路撒冷是“蒙爱的城”,是羔羊的妻。它代表基督教会,是基督所爱的,并为它舍己。(弗5:25)

  第二次复活──我们已经看见启示录有时候提出总结性的序幕,并在之后的场景再加上细节。那介绍真实母亲的场景(启12:1-6),与豹体的兽(13:1-4)是这种情形的例子。在启示录二十章,我们读到有关撒但及列国攻击蒙爱的城,我们感到奇怪,不知道这列国从何而来。他们都已经死了。我们会希奇,他们如何能聚集那在天上新耶路撒冷城的周围。

  我们在以后更详细的场景中找到了回答。在第六景中,我们学到,在千禧年的末尾,在第二次复活中,死去的恶人都复活了。在第七景中,我们知道新耶路撒冷城从天上降到地上来。

  将各样事情按时间的先后排列,我们就看见在千禧年结束时,新耶路撒冷城从天而降,未得救的人立刻复活。之后,那些失丧的人就包围圣城,并被除灭。

  那未得救的死人,是藉耶稣的声音复活过来。耶稣应是与新耶路撒冷城及其中所有快乐有爱心的居民一同来到地上。耶稣曾在约翰福音五章二十八,二十九节中,清楚地讲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祂的声音,”“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这两群人听见祂声音的距离,则相隔了一千年之久。

  撒但周围既聚集了如此众多在第二次复活中复活的罪人,又热心愿意再度受骗,就从他象征性的捆绑中得了释放。他就立即着手说服列国,他们可以胜利地攻取新耶路撒冷,正如末时,列国曾攻克巴比伦大城一样。(启17:16)

  他们如何会如此愚昧?──我们会奇怪,为何撒但与跟随他的人会如此愚昧!

  但是所有的罪,岂不都是愚昧吗?聪明的是在每一样情况中都听从上帝的领导,接受祂的旨意。无论何时,即使在人生的小事上,我们不顾上帝的道,选择自己的路,我们就是愚昧。我们愈恶,就行动愈愚昧。撒但既曾抵挡上帝几千年之久,他就进行他最后愚昧的反抗,要顽命地抢夺上帝的宝座,代替耶稣基督作王。

  跟随他的,也同样地惯于不合乎理性的思想。他们被撒但虚假的预言所惑,参加他的行列。或者在他们顽命的挣扎之中,他们作结论说,他们再没有别的机会、没有别的盼望了。或者撒但的神迹奇事说服了他们,相信他有超自然的能力,可以胜过主的能力。

  我们可以假设,那三个青蛙的宣传,此时也加入其中。以某种意义说,最后的争战,乃是哈米吉多顿之战,就是基督与撒但之间,从古至今龙对羔羊攻击中最后大战的第二次遭遇战。

  你现在可以看见他们从各方行军前来,向那庞大荣耀的圣城进行包围。其中包括每一个曾活在世上的罪人。只有那悔改的,蒙赦免的,改变的,已安全的与基督同在的人不在其内。那在洪水前的巨人在那里,以及以后像利亚那样比别人都高的人都在。亚历山大大帝与他希腊的军队在那里。成吉思罕,阿提拉,拿破仑,希特勒,与其它与他们相似的帝王与将军,一些军事天才都在。其中许多,当他们在世时,曾打过许多战役,而从未有过重大的挫败。千千万万的人跟随着他们。撒但与他的众魔在前领导,并将各方军队连结成一体。撒但有了这样一支军队,他的宣传机构就宣称,那城必定陷落。或者他会说,上帝看见这样一支军队,就甚至会改变祂的律法,而不肯除灭这样多祂所创造的智慧的生灵。每一个生灵都是基督所替死的。

  这庞大敌军在那蒙爱之城透明的金墙之下布置好了阵地,等候命令进攻。尘埃落定了,一切都屏息以待。忽然之间,上帝再度采取主动,我们就进入了千禧年这一段的第六景。

  在白色大宝座前的审判──约翰说:“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祂面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启20:11-15)

  在这千禧年第六景,是最后审判的第四及结束的偕段。在审判的第一阶段,父与子在天上圣所中迁移到一处新地方。那压迫人的小角的行为被检视,洗雪了圣徒的冤屈。那兽被定罪丢进火湖里(但7:9-14)。在第二阶段,耶稣在祂复临之时,将山羊与绵羊分开,将绵羊带到天上,并使山羊死去(太25:31-46)。在审判的第三阶段,蒙赎之人在千禧年中,在上帝的邀请之下,审视祂对待罪人的方式,并为他们代言与上帝对话。现在在第四及最后的阶段,每一个曾活在这世上的人,都聚集在上帝的白色大宝座旁。

  这是何等的时刻。“一切凡曾活在这地上的人都将在那里。所有的君王及他们的臣民,所有的征服者及被征服的人,所有的暴君及曾施行逼迫的人,所有的教皇及神父,所有的牧师及他们的会众,所有的富户及穷人,所有残酷的及所有仁慈的,所有卑鄙的及慷慨的,所有的人──是的,所有各方各族各国各地的人。”(注四)都在那里。一些人在城内安全自在,但大多数人都在城外,在恐惧中丧亡。

  人人都要屈膝──现在腓2:10,11节的预言:“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上帝。”(腓2:10,11)就应验了。

  但是这些人如何都能在基督面前屈膝,称祂为主呢?在宝座前的许多人是在耶稣基督时代之前诞生,或一生在非基督教的地方度过。他们不知道耶稣是谁。站在宝座前许多其它的人,发现自己在城外时怒气冲冲,相信他们与城内的人同样良善。

  上帝仍然关心,祂要人人都感知祂的公正。祂要那失丧的特别要承认,祂是要拯救他们,他们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天天所作的决定所造成的。因此,显然,此时祂会提供一些办法,让人人都能认识耶稣。并能看见自己不配进入那善良,温柔,无私之人的社会。

  我们可以假设,上帝会让善恶之争从头至尾再次全盘表演出来。甚至现在我们在想象中可以看见这戏剧在那圣城的天空上面表演出来。先是罪恶之前上帝的幸福平安的天国,路锡甫在未怀有嫉妒,将自己变成魔鬼之前的喜乐,以后是天上可悲的战争,撒但与他背叛的天使被摔下去。

  这出戏转到地上来。上帝创造了一对人类的始祖,健康,快乐,圣洁。撒但利用蛇破坏了他们与我们的快乐。这出戏继续下去,直到耶稣诞生,让人看到祂无私的生活,及残酷的死亡。每一个刺祂的人都清楚记得祂受死的事。福音传遍天下,而那些相信福音的人,常常是受到蹂躏及被除灭的人。

  在这出戏剧之中,人人记得他在家中,在邻里,在他自己心中的隐秘处,所扮演的角色。每一世代每一个人,“都定睛在那白色的大宝座,这宝座在无限的荣美中如此可畏。在他们的耳中再次听见上帝重述祂奇妙的救赎计划。听见祂向丧亡的人类倾出无法测度的无限的爱。”(注五)

  上帝无限的不自私,及他们自己硬心的自私自利,使他们完全信服。每一个从前恩典仍在之时拒绝接受这些证据的人,承认现在接受,已经无用,已经太晚。甚至撒但也受到证据感动,承认基督是万王之王,承认他自己是一个可怜的问题制造者。“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

  善恶之争就要结束了。上帝的良善,公平,祂价值感的超越性与适宜性,以及祂所建议的生活方式,借着凭据,获得了完全的证实。在铁的事实面前,全宇宙,忠诚的与背叛的,都一致宣称,上帝的道是义哉,诚哉。

  请记住,你与你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在场。你若在城内,你将是何等快乐与满足。你会一再出去,与你的亲人接触,知道他们也在,欢喜地知道他们会与你永远同在。

  你的眼睛会扫视城外那些感到罪恶深重的,悲哀的,恐惧的群众,然后,转而停留在光辉的耶稣基督身上。你会比从前更加爱祂。你会不停地说:“谢谢你,谢谢你,耶稣,因为你救我脱离了罪。”

  但是若是我们有人在城外呢?我们会多么想重度我们的一生。我们会多么痛苦地回想我们在读这一面时曾想要改变我们现在所作的决定。我们对所作成的错误,所不肯悔改的愚蠢的罪,将有何等的悔恨。我们所怀有的,认为上帝的律法不能遵守,不必遵守,及不该遵守的想法,是何等愚昧。

  愿上帝帮助我们现在此时此地就决定要在城内,并同时要尽我们一切所能。帮助我们的亲人与我们一同在城内。

  火湖──“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启20:15)火湖在一千年开始时,烧过短暂的时刻,除灭了兽及假先知(19:20)。如今在千禧年结束时,它的火焰再度升起,接受撒但及在第二次复活中复活的地上的一切罪人。

  约翰熟知巴勒斯丁的河流。这些河流只有季节性的河水,一年其余时候都是干涸的。今天,住在干燥地区的人对河流也同样熟知,它们在雨季满了水,其余的时候完全干涸。这火湖似乎同样是季节性的。它以“湖”的形式存在,只是在重新点燃的时候。耶稣在祂复临时点燃了它,在千禧年结束时,天上的火再度点燃它,使它短暂燃烧。

  至于“直到永永远远”的说法,让我们感谢上帝,它只是一个表示毁灭的习惯语而已。我们在研究十四章十一节时已经讨论过。不悔改的罪人将会被火吞灭。(启20:9)

  无疑的,多数的罪人,在霎时之间就化为乌有。上帝不喜欢恶人死亡(结33:11)。一些对他们顽固自私并无隐藏的人,受苦的时间只是略微短暂。

  “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惟有那不知道的,做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12:47,48)刑罚会与罪相当,并足以迅速完成。撒但无疑地烧得最久,但是,不久他的受苦也结束了。

  死亡本身也会被除灭。不要忘记:“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启20:14)“尽末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林前15:26)

  火湖是基督一切仇敌结束其存在的地方。永远不再有与公义及善良相敌对的精神。

  此处可以完全应验拿鸿书一章九节的话:“灾难不再兴起。”

  感谢上帝赐下这样的应许。

  当最后的残火在火湖中熄灭之时,各种敌对的罪恶的势力都会消灭,永不再有。

V.新地与永乐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启21:2)

  在这第七景之中,我们第一次读到圣城从天而降。那是我们在第五景,见到列国围攻圣城时,我们作的推论(20:9)。或者圣城的下降在此叙述,是因为,它在地被火湖焚烧时,会飘浮在空中,而当地冷却下来时,又再降到地上来的缘故。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启21:3-5)

  千禧年中的第七景,是整本书向之迈进的高峰。它也是文学中一个最吸引人的篇章。

  它所描绘的是一幅何等温馨的上帝的图画。祂亲爱的将祂的手臂环绕着我们,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为我们所作的一样,擦干我们的眼泪,使事物焕然一新。上帝诚然关心我们。

  幸福新地的主题是圣经中一个常现的主题。“上帝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上帝借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林前2:9,10)它若向我们显明,它就属乎我们及我们的子孙。(申29:29)

  “我们照祂的应许,”彼后3:13说:“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以赛亚在主前七百年左右歌唱同样的主题,引用上帝的应许说:

 “看哪! 我造新天新地;
  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
  也不再追想。……
  因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
  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
  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
  因我的百姓快乐;
  其中必不再听见哭泣的声音
    和哀号的声音。”(赛65:15-17)

  这样,这一切喜乐的源头是什么呢?或应该说,是谁呢?是上帝自己。擦去我们眼泪的是上帝。那除去一切悲哀原因的是上帝,是上帝创造了一批喜乐的百姓。“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启21:3)

  我们都认识一些人,只要与他们亲近,就会觉得舒服。在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国王乔治发现,借着拜访遭受轰炸的地方,他就能大大地使受害者得到鼓励。但他无法拜访所有要去的地方。报纸报导一位家被轰炸的受害者说:“只要王能来看我们,我们就会觉得舒服多了。”

  能与万王之王亲近,上帝忠诚的子民,就必比现今快乐得多。“在你面前,”大卫在诗篇十六章十一节说:“有满足的喜乐。”

  不仅有满足的喜乐,这节经文更说有永远的福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永远有多长?──你如何看永远呢?不妨帮助你的孩子们表达他们对永远的感觉。

  几年前当我家住在加州之时,我们喜欢在约塞米蒂谷露营。那剧场的半圆顶在几乎完全垂直花岗石悬崖上我们头上四千尺的高处。有人教我们想一想,一对雀鸟若每一千年飞过那半圆顶一次, 其中一只鸟每一次都意外地让它的翅尖碰到那块巨石,“当那个半圆顶损坏了,”我的朋友快乐地笑着说:“永恒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你可能喜欢以光年与星球运行的方式去思想永恒。随你怎样想都好,

 “当我们在那里住了一万年,
  放光像日头,
  但我们对上帝的赞美,
  才不过刚刚开始。”(注六)

  一切事物都更新了──“我将一切都更新了!”上帝应许说(启21:5)。我们与祂同在的人,在火湖的火熄灭了之后,安全地住在回到地上的新耶路撒冷城,会看见上帝造新地。当祂第一次创造地球之时,“因为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33:9)看见上帝说要有瀑布,动物与树木时,看见事情在我们眼前成就,那是何等的喜乐!

  祂会创造新天新地。所说“新天”,我们多半可以了解为我们太阳系的更新,以及星空夜晚的改变。

  以前的“海”,不再有了。约翰说,它们在那使地球更新的火的雷雨中蒸发,永远不见了。天也在那白色大宝座前逃避(21:1;20:11)。“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彼后3:10)

  目前,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五是水(一些天文学家建议改称我们住的地球为海球)(注七)。据我们所了解的,如此大量的水,对维持动植物的生命,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太阳系的其它星球上,没有海洋,也没有我们所知道的动植物。

  但是我们地球上的海洋变成许多块,那就是说,目前的海洋化为无数的大小湖泊,其中点缀着微风驱动的帆船,地球表面岂不更加美丽?

  或者,这就是上帝心中新的海洋。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祂已经为我们那些古老干燥的沙漠作好计划。我们这只占地球表面百分之二十五的陆地中,三分之一为焦枯的沙漠。但是,有一天,“旷野和干旱之地必然欢喜;沙漠也必快乐;又像玫瑰开花。”(赛35:1)若是沙漠能够欢喜开花,那森林,果园,草原,河谷将会何等美丽呢!

  新的,但仍然能辨认──上帝已经应许将一切更新。但是显然所造之物却不会新到使我们对人与物都无法辨认。新车仍然是车,即使它的颜色,马力,厂牌改变了。一支金属球棒在旧的木制的球棒旁边仍然可认出是一支球棒。

  以赛亚书六十五章二十一节说,我们要盖房子自己住,栽种果园,吃其中的果子。显然,新地中有房子,有植物,有水果。但是房屋将是新的设计,用新的材料建造。植物与水果会是新品种,新的质料,新的口味。

  以赛亚书六十五章二十五节告诉我们说:“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因此,狮子无疑地已经改变,但仍然可以辨认。今天,我们还不知道任何品种的狮子是吃草的。

  人会是新人,有新的身体,新的记忆,新生命力,脱离内心罪恶倾向的新自由。“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那时,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赛35:6)

  但是, 上帝的子民虽然是新的,但却不会新到彼此不认识的程度。主耶稣从死里复活之后,马利亚听见耶稣叫她名字的声音就认出是耶稣。多马借着祂手上及肋旁的伤痕而认识祂。革流巴与他的朋友,借着所熟习的祂在饭前献上感谢的方式而认识祂。(约20:11-16;26-29;路24:30-31)

  当然,到千禧年末了,地球重造之时,蒙赎之人将有一千年的时间,熟习彼此的新面貌。

  具有能力的身体──我们的新身体不会是像一些人所想的,是摸不到的灵魂。耶稣带着复活的身体,仍然进食普通的食物。祂并且请门徒们摸祂,用以证实祂有实在的有骨有肉的身体(路24:39)。上帝的赎民不会是一股烟雾。他们盖房子,种果园,吃水果。他们要“长久享用”(赛65:22)。

  新地中的安息日──安息日的遵守,也是另一件新事,但不会是一个不熟习的要在新地中经常遵行的风俗习惯。“耶和华说,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样在我面前长存;你们的后裔和你们的名字也必照样长存。每逢月朔、安息日,凡有血气的必来在我面前下拜。这是耶和华说的。”(赛66:22,23)

  这每周的安息日,乃是上帝所赐给新造的人一样最精美的生日礼物(创2:1-3)。已有保证赐给我们,虽然我们曾举止可怕,上帝不会将它取去。

  我们可以期待何等美妙的安息日的聚会啊!在会众中,有千千万万在基督里蒙赎的弟兄姐妹。对我们任何人都是惊人的奇景,尤其是对一些过去在约翰时代只见过小型家庭教会的人(门2;西4:15)。那作分班的教员中,有彼得,保罗,以诺,以利亚轮流担任。音乐节目则是人类最好的诗班,天使诗班,甚至有四活物的四重唱。

  撒但,因为嫉妒,几千年来控诉上帝说,上帝的律法,尤其是安息日的律法,不必遵守,或不能遵守,或不该遵守。那不肯相信他,但信靠上帝的人是何等有福。

  一家人的想象──在我们家中,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快乐地猜想上帝为我们每个人可能计划了什么奇异的新东西。

  “不再有死亡。”(启21:4)花瓣是否不会掉落在地上,但发展成为果实?新地的苹果是否会产生一种酵素,保护自己不会变坏?

  我们的身体会发光吗?腓立比书三章二十一节说,上帝要赐给我们荣耀的身体,与基督荣耀的身体相似。萤火虫发光,因为它们的神经系统刺激,释放出磷火物质之时,身体中的化学物质就产生了发光的化学变化。我们的血液若经过重新设计,含有适当的化学物质,又若在我们皮肤底下的腺体,分泌出必需的磷火物质,我们也可能发光。若这种磷火物质只在情感刺激下才分泌,我们就会在快乐,爱人,或饥饿时发光。

  旅行呢?上帝会在千禧年的开始与结束时,赐给我们在地球与天国之间,在太空星际飞行能力。祂还为我们作了什么其它的旅行计划?若要到达外层空间的银河,光速太慢,祂是否会让我们在一转念之间,就到了目的地呢?(注八)

  今天下午,你是否愿到月球背面来与我相会?你是否要跟我一起到哈雷彗星的溜冰场去溜冰?我们可以坐在哈雷彗星“脏的冰帽”上(注九),感觉其暴露在日光的表面融化,看它流到一光年距离之外。

  或者玩半小时捕捉陨星的游戏,将那些陨石拋进轨道里,并在它们打到我们后脑袋之前闪开,好吗?

  你喜欢什么思想?──或者我们一家人的思想你一点也不感兴趣。好吧,作你自己的梦吧。你与你的家人如何会感到你们像奥林匹克运动员一样矫健,像儿童一样没有任何痛苦,并且知道,你会永远保持这种身心的健康呢?

  当你知道你可以研究任何你感到兴趣的东西,不管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研究彻底都无关重要时,你的感觉如何?(比如像有些科学家说的,反物质是否真的存在等)。

  与摩西,亚当,与以诺谈话,你的感觉如何?你会问保罗什么问题?你对启示录有什么问题要问约翰?让加百列讲一篇道,或导游我们在太空飞行如何?

  “不再有……疼痛,”(启21:4)这是什么意思?不再有骨折,不再有破碎的家或背信吗?我们会坦诚待人,维持终身的友谊,不害怕被卖,或有遭受误解的痛苦吗?住在一个地方,一个国家,整个世界都没有消防队,你的感觉如何?因为不再有火灾。没有一所医院,因为我们永不再生病。没有警察或军人,因为不再有罪恶与战争。

  再不需要用这样的字,如癌,车祸,饥饿,恐惧,吸毒,破产,恐怖主义者,或炸弹,你的感觉如何?

  主祷文终于荣耀的实现了:“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但以理书二章三十五节终于完全实现。“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

  “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以赛亚书六十五章二十五节应许说。其原因则记载在启示录二十一章八节:“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

  新地与新约──知道杀人的,行邪术的,及说谎话的,不能进入新地,是一件好事。但是这项资料也有使人警惕的一面。新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进去的.不是每个愿意进去的人都可以进去。新地是为了每一个如此热望进去,以致使他们先在生活中作了重大改变的人预备的。他们让上帝使他们有资格作其中的国民。“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启21:7)在给七教会的书信中,我们曾读到七次得胜的重要性。

  显然,我们最好不胆怯,或不信,或淫乱。我们最好不受任何污染。我们最好不再说谎。一切说谎的最后不会到达新地,但去到火湖里。那应许而失信的,及羞于承认是基督徒,不敢公开为正义站立的胆怯的人,他们也都不能去到那里。

  那不肯饶恕人,怀恨、一心想报仇的人,将不能进去。“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彼得后书三章十一节说:“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

  我们需要成为这样圣洁与敬虔的人,但是我们永远无法靠自己成为那样的人。我们太容易向软弱屈服了。我们一再重复作那些卑鄙低贱的事。我们自己在还没有更新之前,就不配住在新地。“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约3:3)

  但是上帝深望我们享受祂所造灿烂的新地,已经预备了一个新约,借着它,人人都可以成为新人。并且耶稣已经受死使这新约生效,显明我们在祂眼中诚然是何等宝贵。在这新约中,上帝应许,我们若与祂合作、祂就会(1)完全赦免我们的罪,(2)差遣圣灵将祂爱的律法写在我们心上,及(3)成为我们的上帝,并使我们成为祂的子民。(耶31:31-33;结36:26)

  启示录二十一章三节就是引用新约中的话说:“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

  “又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祂又对我说:‘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终。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启21:5,6)

  “我是初,我是终。”──在人类历史的起初,上帝造地是“甚好”(创1:31)。它不久就被罪恶败坏了,但是在罪恶结束时,祂会使地球更新。它会真的是“甚好”。

  “我是初,我是终。”──“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1:6)

  “我是初,我是终。”──凡藉信心,在现今的地上白白饮属灵生命之水,直到称义,成圣,得荣耀的人,将在新地饮实际的生命水,充满不死的生命。


有趣的参考研读资料

In Ellen White, The Triumph of God's Love:
〞God's People Delivered" p.555
"The Earth in Ruins p.571
In Arthur S. Maxwell, The Bible Story, Vol 8
"Signs of His Coming, " p.160
"How Jesus Will Return?" p.170
In The Bible Story, Vol. 10
"When Jesus Comes, " p.196
"Good Wins at Last, " p.210
In Bible Readings for the Home:   
"Christ Second Coming, " p. 246
"Manner of Christ Coming, " p.250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Just, " p.255
"The Millennium, " p.260 
In Arthur S. Waxwell, Your Bible and You:
"History's Glorious Climax," p.457


问题解答

(你可暂时跳过这一章,立即研读下一章)

  1.保罗是否说,基督在复临之时,要将蒙赎之人从天上一同带来?

  对帖前4:14节流行的解释是,耶稣在复临时,要将那些脱离身体的义人的灵魂一同带来,好在复活之时,再与身体联合。

  若是(1)这段圣经真是如此说,(2)基督徒死时,他们的灵魂离开身体去到天上,这段经文的此种解释就是正确的。

  至于第一点,这节经文并未说,耶稣会带着一些离开身体的灵魂与祂同来。它是说:“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这信息是,正如上帝叫耶稣复活,将祂从坟墓里带出来一样,上帝也会借着耶稣作祂的代理人,使已经睡了的基督徒复活,也将他们从坟墓里带出来。

  上帝如何借着基督做成这事,在随后的经节里,尤其是在十六、十七节中,就描写出来。“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当基督呼召死人复活之时,上帝会将死人从坟墓里带出来。

  至于第二点,我们死时情形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启示录第一章及第六章十节时已经详细研究过,请参考。

  2.千禧年是实在一千年那么长么?

  因为启示录是一本充满象征表号的书,第二十章中的一千年就有可能只是象征性的,不是字面的意思。若是如此,对这整本书信息的熟识,就会使我们认为,它的实际时间应比一千年短,不会长于一千年。我们的研究已经指出,千禧年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地上撒但与他的叛徒的惩罚,一个是天上蒙赎之人施行的审判。上帝慈怜的性情,指出,若是可能,祂愿意撒但受捆绑的时间是个短时间,但上帝智慧的一面则说,那蒙赎的圣徒使自己获得满意的答案,不必一千年。当他们审查案卷时,将发现对地上之人全部的审判,实在是公义的。上帝的爱说,祂愿赐给祂蒙赎的子民他们所需要的全部时间,使他们的问题都获得答案。

  这一千年不该以一日当一年的方式,认为是365,000年。这项原则,主要应用在但8:14节中的2300日,及启示录与但以理书中所说的1260日。但是启示录第二十章,并未讲到一千日,并且,不会是365,000年。它讲述的是一个独特的千禧年的预言。诗篇九十篇四节也不可应用在这里。它说,在上帝眼中,千年如一日。这句话可用在所有的千年期,不单是千禧年,说明它们在上帝眼中的看法,而非它们实际的情形。自基督钉十字架至现在的两千年,对永恒的上帝说,似乎只是一两天。但是,说自基督钉十字架至今只有两天就会变成毫无意义。

  在如何解释启示录二十章的千禧年缺乏必须遵守的指导原则的情形下,我们就最好用圣经自己的说法。当千禧年来到时,上帝多半会清楚告诉我们,这段时期是否要按字面解释。

  3.千禧年有那些主要的解释?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对千禧年的解释主要有三种:无千禧年论,复临后千禧年论,及复临前千禧年论。在复临前千禧年论中的一些派别,也值得我们加以考察。(注十)

  复临前千禧年论──一般都同意,在起初三、四个世纪中,多数基督教的作家都是复临前千禧年论者(注十一)。这些基督徒相信,耶稣会很快的在千禧年之前真的回来。

  当罗马帝国由异教的君王所统治时,尤其是当其对教会持敌视态度之时,大多数基督徒都相信,只有耶稣复临亲自回来干预,才能使祂的门徒像启示录第二十章四节所应许的坐在宝座上,审判世人。因此,多数基督徒都是复临前千禧年论者。

  无千禧年论──主后三一三年,康斯坦丁皇帝发出一道命令,让教会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三二五年,他主持了重要的尼西亚会议。三三六年他受了洗。三八零及三八一年,狄奥多西一世大帝要求罗马人民成为信奉三一真神的基督徒。到了第五世纪初叶,军队只要基督徒作士兵。许多主教享有大名声与影响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先是一个多纳徒派(Donatist)的提科利亚斯(Tichonius), 以后是伟大的圣奥古斯丁(354-430)教导人说,千禧年已经开始(注十二)。奥古斯丁说,教会的主教们已经应验了启示录二十章四节所说,坐在他们主教的宝座上施行审判。因此,已不需要等候将来的千禧年。无千禧年论,意为没有将来的千禧年,只有我们目前所活在的千禧年。

  在这项理论中,奥古斯丁也教导说,那“敌基督者”是一个将来的人物。他要在千禧年结束,基督就要回来之前,施行三年半的逼迫。

  虽然复临前千禧年论常常出现,但由于奥古斯丁在其它方面具有大的影响力,这项无千禧年论的观点,就在中世纪大行其道。

  宗教改革时代的千禧年论──在宗教改革初期,虽然大多数基督教的作家还是无千禧年论者,但已经不完全是奥古斯丁的模式了。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活在靠近千禧年的末尾,并认为基督实际复临就在眼前。他们也相信,那敌基督者已经以罗马基督教会的形式出现,并且她的那以一日顶一年的1260年,已近尾声(注十三)。这一日顶一年的原则,以及相信敌基督者已在罗马教会身上应验,乃是基督教改教运动的标志。

  到了十七世纪初叶,路德马丁对圣经研究的强调,造成了复临前千禧年论的兴盛。出名改革宗神学家奥斯特德(Johann Alsted 1588-1638)开始再在德国将复临前千禧年论教导人。在英国,剑桥大学具有影响力的神学家米德约瑟(1586-1638)在未受奥斯特德的影响之下,经过多年的圣经研究及忍耐的思想之后,得到不愿意有的结论说,无千禧年论错了。(注十四)

  部分由于米德约瑟的影响,一六零零年代,英国经验了对基督复临浓厚的新兴趣。许多论到基督复临的作家,都说基督复临要在将来千禧年开始时应验。

  伴随着英国“复临前千禧年论”的兴起,是继续相信宗教改革时期所了解的一日顶一年的原则,及相信罗马教会的历史应验了但以理及启示录书的预言(注十五)。应该加上说,在一九零零年代里,英国对基督在天上圣所中的服务,发生了相当浓厚的新兴趣。除此之外,英国也经验到一种坚信,相信那讲到安息日的第四条诫命,基督徒有遵守的义务(注十六)。诚然,早在一五七零年代,许多人深受感动,“英国需要在安息日的遵守上进行改革”。这项信仰获得支持,认为遵守安息日对千禧年新耶路撒冷的实现,乃是必要的。(注十七)

  复临后千禧年论──但是,约在“复临前千禧年论”复兴一百年之后,出现了“复临后千禧年论”。惠特比(Daniel Whitby 1638-1726)之于“复临后千禧年论”,正如奥古斯丁之与“无千禧年论”的情形一样(注十八)。惠特比为一英国教会的教牧人员。他像奥古斯丁一样,将从前出现在别心中的一些思想,收集起来,系统化,并加以宣扬。

  在“复临后千禧年论”中,惠特比强调基督真实的复临是在千禧年之后发生。他在这方面同意奥古斯丁的看法。他也利用了奥古斯丁所认为的,在千禧年结束时那敌基督者要出现三年半的看法,而这项看法使他远离了基督教宗教改革的思想。

  但是惠特比也说,这一次则与复临前千禧年论相合,他说,千禧年的开始还在将来,而那是奥古斯丁所不接受的。总括起来说,他教导人,第一次的复活将在犹太人的悔改上应验(在灵性上复活了),并说,在他们悔改之后,犹太人会帮助使外邦人悔改,如此帮助基督统治人类一千禧年的来临。

  许多英国的基督徒,对惠特比的观点感到舒服。他们自然喜欢他的观点,说,不久这世界会成为一个更快乐的地方。他们就开始集中注意犹太人,及他们接受基督教的情形。

  美国的基督徒,与英国的基督徒相反,在一七零零年代,倾向于保持复临前千禧年论的看法。但是因为美国革命,以及新的美国兴起,他们就转变相信,上帝将要用美国带进一个新时代。这样,在一八零零年左右,许多美国人就改变成复临后千禧年论者了。

  但在同时,法国革命标出了1260日预言的结束,又使人增加了对一日顶一年原则的兴趣。重新研究一年顶一日的原则,又导致了一些复临后千禧年论者及在英国与美国(在别的国家也有一些)许多复临前千禧年论者盼望千禧年会在二千三百日预言结束时开始。那就是在十九世纪中叶。

  这广为传播的对基督将在十九世纪中叶降临的盼望,被称为伟大的复临信仰的觉醒。在美国,那面对广大的复临后千禧年论而倡导复临前千禧年论的主要人物,是浸信会平信徒布道士米勒尔威廉以及他的许多同道。在英国,在一八二零年代主要的复临前千禧年论者,有富有的银行家兼国会议员朱曼德,孔宁干,费伯(George Faber),一段时期还有珥运。

  但是在我们继续研究之前,让我们注意到,“无千禧年论”,“复临前千禧年论”,“复临后千禧年论”,今天也都存在。虽然他们都用千禧年这个词,但各人所指的意思则不相同。相信我们已活在千禧年的无千禧年论者说,千禧年生活方式,就是我们今天所经验的。复临后千禧年论者说,千禧年中的生活方式在许多方面,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相同,但因经济繁荣及长久的世界和平而更增强。只有复临前千禧年论者说,由于基督复临,千禧年将代表一个根本不同的时代。

  复临运动与复临后千禧年论──现在让我们回到刚才的地方。我们刚才说,那伟大的复临觉醒,发生在复临后千禧年论在美国与英国基督徒间相当盛行的时代(1820-1840)。并且此时(尤其是1830及1840年代),米勒尔威廉及其同道,是美国最著名的倡导复临前千禧年论的人。

  在英国,约在此时(1830-1840年代),达比(John Nelson Darby 1800-1882)开始以一个最出色的复临前千禧年论者出现。任职爱尔兰安立甘会牧师的达比,参加了都柏林的 Powerscourt 预言会议。这项会议是以较早在英格兰南部由朱曼德召开的 Albury Park 预言会议为模式。以后达比在英格兰南海岸的普利茅斯定居了一段时候。

  达比虽然一向都是复临前千禧年论者,但在他从事教牧的生涯中,却曾倡导一种具有争议性的千禧年论。他的千禧年论有其独特性,如同奥古斯丁及惠特比的千禧年论一样。

  我们在前面曾提到其著作曾激起人对基督复临新兴趣的智利传道人蓝功芝,他因属于耶稣会,其对预言的观念,就受到耶稣会的先贤雷贝拉强烈的影响。雷贝拉曾使所谓未来派复活。雷贝拉及其聪明的门徒红衣主教巴雷曼,有意地反对宗教改革所认为的但以理书中的小角,帖撒罗尼迦后书中的大罪人,启示录中的兽,都是代表罗马天主教会最坏的一面。相反的,雷贝拉与巴雷曼都说,这些表号的应验还要在将来,在一个短短的三年半之中应验在一个还没有出现的敌基督者身上。当代的一些英国作家说:“这种未来派的预言解释,乃是由耶稣会的学者所设计,是专为对抗基督徒对历史的了解的。”(注十九)

  珥运将蓝功芝的作品“弥赛亚在荣耀中降临”从西班牙文翻译成英文。在翻译的过程里,他在不经意之中,将雷贝拉及巴雷曼的反基督教的解释与基督再来的盼望一同传了出去。

  显然,达比是借着篮功芝,采纳了雷贝拉的未来派的预言解释。达比依照惠特比的复临后千禧年论,就也教导人说,千禧年将以犹太人的悔改信主为开始,这些犹太人就会立刻出去使大量的外邦人悔改。有一样他认为是自己的特别贡献(但谁是这新思想的创始人,至今仍有争议),就是他教导人说,基督复临将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教会在灾前的秘密被提。只在七年之后的第二阶段,耶稣才会在可见的情况下回来。那时耶稣将拯救刚悔改归主的犹太人及无数的外邦信徒。

  达比成了一个不停的旅行者,访问了许多不同的国家,传播他的信仰。 他几次来到美国。到他在一八八二年去世时,他计算出, 单在美国,研究他的思想的,就几近有一百个研究小组。

  但那些喜欢达比的未来派复临前千禧年论的人,并非都接受他全部的思想体系。许多保守福音派的基督徒,虽然许多年都站在他未来论的立场,但却一直坚持说,上帝特别的百姓,只有一种,就是祂的教会,并非像达比所说的教会与犹太人两种。他们引用加3:26-28节说:“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3:26-28)许多人也坚持,圣经并没有什么地方教导有复临前的秘密被提,但说,祂复临之时,“众目要看见祂。”(启1:7)(注二一)

  这样,英国的复临觉醒,导致了各种形式的未来派千禧年论。在另一方面,在北美的复临觉醒,则导致新的历史派复临前千禧年论。这美国的历史派复临前千禧年论,继续宣讲在千禧年开使时单一的基督复临。他们使用现代学术的工具,发现愈来愈多的证据,支持一日顶一年的原则,警告说,基督教会的改教者在辨认小角,及不法之人方面是对的。这种形式的复临前千禧年论,也推崇英国宗教改革所关心第四条诫命,及基督在天上圣所的服务。它根据圣经教导,在二千三百日预言结束时,基督要开始一项天上的服务,其重要性与祂在十字架上的死相同。它又唤起人深切注意第四条诫命安息日的福分。它传到世界各地,赢得了几百万的信徒。

  复临前千禧年论正是人所需要──一八八二年达比去世至一九三零年经济大衰退之间,一种有时被称为社会福音的复临后千禧年论流行在美国自由派,现代主义的神学家及传道人之间。穷苦的移民在美国大型工业城市中受着极大的苦。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有无数的讲章及书籍出版,呼吁人采取那能使美国变成上帝的国的行动及社会福利立法,创造不被人的眼泪所黯淡的“白玉城”(注二二),但那实际上则是使基督复临成为不必要。

  但是许多美国人,尤其是在小城镇,却渴慕听见及读到充满基督复临之有福指望的讲章与书籍。

  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复临前千禧年论满足他们的需要。每一种形式都是由伟大的复临觉醒衍生出来。每一种都保有一种感人的对基督复临的强调。其中之一的历史派复临前千禧年论,在其对预言的解释中,教导说,但以理与启示录在上帝对待祂教会的历史中的应验,对今天的男女充满了教训与鼓励。它使人注意到在二千三百日预言结束时耶稣在天上圣所中开始的审判。它邀请人遵守十条诫命,并因为在上帝的新约之下,圣灵能够并热望让我们受印,使我们快乐地,怀着爱心地,顺从上帝的一切要求,包括安息日的各项福分。

  但是未来派的千禧年论,尤其是达比喜欢的,则少叫人注意天上的圣所,但叫人在中东重建犹太人的圣殿,好藉此恢复从前的崇祀及割礼等礼仪,无疑地,第七日的安息日将为悔改信主的犹太人所遵守,但若要教会信徒遵守,就算可能,也是不对的。

  许多美国人,如今渴慕千禧年前的基督复临,却选择了那不讲安息日的理论。从本书的信息看,这是十分可悲的。将遵守安息日限于犹太人,这些相信复临前千禧年论的基督徒,实际是说,即使有圣灵的帮助,今天教会的信徒,不能,不必,及不该遵守第四条诫命。他们说,教会的信徒不必遵守第七日的安息日,因为它只是为犹太人的。他们不应该遵守它,因为若遵守,就是一种律法主义。又由于人有原罪,也根本不能守安息日为圣日。

  这些未来派复临前千禧年论者,将视线放在中东及未来的圣殿上,就有忽视耶稣现今在天上圣所中工作的危险。这样,他们就十分近乎中世纪基督教会的错误。或者,他们是无辜地由于达比的道理说,预言未论及中世纪的教会,因此堕入这种立场。

  本书的目的之一是让爱基督显现的人知道,复临前千禧年论并不止一种。


注一:Charles R. Erdman, the Revelation of John(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66), p.152

注二:Uriah Smith, The Prophecies of Daniel and the Revelation, rev. ed. (Mountain View, Calif.,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n.1944)p.739

注三:Tertullian, On Prescription Against Heresies, 36: ANF 3:260, 说,彼得忍受过主一般的苦难。(约21:18,19)

注四:Arthur S. Maxwell, Great Prophecies for Our Time(Mountain View,Calif: Pacific Press Publishing Assn., 1943) p.290-292

注五:同上

注六:这节诗,通常包括在John Newton的"Amazing Grace"中。经查询其作者,Wayne Hooper于1984年11月9日给本书作者的信中说,我们的资料指明,它系John P. Reese所写。

注七:Ron Miller and William K. Hartmann, The Grand Tour: A Traveler's guide to the Solar System(New York: Workman Publishing, 1981)p.43

注八:Authur Whitefield Spalding, Christ's Last Legion(Washington: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n., 1949) pp. 752, 753

注九:Miller and Hartmann, Grand Tour, p. 177

注十:两本讨论各种千禧年观点的书是:Milliard J. Erickson, Contemporary Options in Eschatology; A Study of the Millennium (Grand Rapids, Mich.: Baker Book House, 1977) 及Robert G. Clouse, ed., The Meaning of Millennium; Four Views, with contributions by George Dldon Ladd, Herman A. Hoyt, Loraine Boettner, and Anthony A. Hockema(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1977)

注十一:可参考Clouse, ed., Millennium, p.9

注十二:Leroy Edwin Froom, The Prophetic Faitrh of Our Fathers, 4 vols.(Washington, D. C.: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n., 1946-1954)1:465-489. Augustine's views are preserved in his City of God, bk. 20, esp. chs 6-9; NPNF, 2d ser., 2:425-431.

注十三:B.W. Ball, The English Connection(Cambridge, England: James Clarke, 1981),pp.202,214,215.

注十四:同上,p.214, 216; Froom, Prophetic Faith, 2:610, 611, 542-549

注十五:Ball, English Connection, p.202, Bryan W. Ball, A Great Expectation; Eschatological Thought in English Protestantism to 1660, Heiko A. Oberman, ed.,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Thought, vol.12(Leiden:E. J. Brill, 1975)

注十六:Ball, English Connection, p.102-119;138-158; Winton U. Solberg, Redeem the Tim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pp.27-80.

注十七:Solberg, Redeem the Time, pp.54, 58. 大多数英国守安息日的人所说安息日,是指星期日。但是他们的神学及行为,强调第四条诫命具有约束力,因此,为遵守第七日安息日准备了道路。

注十八:Daniel Whitby 在他的A Paraphrase and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2 vols., 2d ed., (London, 1706), 2: 715-742.

注十九:Ball, English Connection,p. 205.

注二十:Ernest R. Sandeen, The Roots of Fundamentalism, reprint(Grand Rapids, Mich: Baker Book House, 1978)pp.64-90; and Dave MacPherson, The Incredible Coverup (Plainfield, N. J.: Logos International, 1975)

注二一:比较两种形式的未来派复临前千禧年论,可参考两本畅销书:W. Graham Scroggie, The Great Unveiling(Grand Rapids, Mich: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79)支持秘密被提的说法,及George Eldon Ladd, the Last Things(Grand Rapids, Mich., :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8).则强烈反对。Sandeen, Roots of Fundamentalism, pp. 208-232, 提出其早期争论的历史。

注二二:Katharine Lee Bates, "America the Beautiful, "1904, The Church Hymnal, (Washington D.C.: Review and Herald Publishing Assn., 1941), no.503.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