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真贫穷与真富足
“士每拿”代表使徒时代以后,康士坦丁大帝改宗基督教之前,那个时期的教会是最贴切的。这名字原文的意思是“没药”,一种苦味的芳香物。第二,三世纪的教会,在异教罗马政权之下,确是受了许多患难和逼迫,如贫穷、监禁、死亡。士每拿教会的基督徒,就如没药那样,伴随他们饱受一切痛苦忧患的主之一生。当耶稣降生在卑微贫困的家庭,又将遭受希律残杀之前,东方博士带来的礼物中有没药;在抹大拉的马利亚,预先为主安葬之日而带来的香膏中有没药,及至亚利马太的约瑟,缠裹主的尸体时再度出现没药。 教会的主,耶稣基督本是富足,却为我们成了贫穷。“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连枕头的地方也没有。”他生在马槽,死在十字架上,完全印证他的话。他两袖清风,受刑前兵士还为分他的外衣而抽签。客店没有为他预备出生之处,但他在父家,却为我们预备许多地方;他的外衣被人剥去,却将义袍赐给人,他没有金钱的储蓄,但将丰丰富富、存在他里面的真理和恩典,及天国所有福分,赐给一切信他的人。他似乎贫穷,却是样样都有。 人如果在物质上贫穷,心灵上又不富足,那倒真是一种患难。士每拿的信徒,为了信道、守道,效法主去传道,虽在肉体上堪称赤贫,但在信心、爱心、盼望、属灵的恩赐和能力上,却是富足,这样看他们还不能算作真正的患难,他们只是跟随耶稣的脚踪,成了“贫穷的”富人。 士每拿被人视作亚西亚的王冠、瑰宝。它是个航运及商业中心,在一切豪华的街道中,有一条著名的金街,从宙斯庙起到西比利安庙止,犹太人为了修饰美化这城区,曾献了一千两金子。尽管富裕,但在其中生活,街上行走的,大都是偶像崇拜者,贪婪自私,骄矜傲慢,仇恨苦毒及醉生梦死者,他们按天国的标准看,只是“富足的”穷人。 有钱不一定是坏事,也不一定是好事,就看钱财怎么来,怎么去。贫穷有时是祸患之一,有时也可能成为变相的祝福,正如富足有时是灾难,“贫穷的”士每拿,与“富足的”老底嘉适成对照,前者未受主责备,后者并无主的嘉许。今日教会何去何从,今日复临信徒又追求什么?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