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名存实亡的可能
今天在欧洲,特别在英国,许多高大著名的教堂建筑物,多年来早已被废弃不用作礼拜及聚会之处了;又对一些新调任的牧师来说,许多教友名册上的人士,只能在公墓中才能找到他们的下落。但比慕名快乐前往某处,却扫兴而归,或比得悉教友早已身亡更可悲的,是像撒狄教会中的大多数,他们是比名不副实更甚的名存实亡的基督徒。 经过宗教改革,破除了:靠自己苦修及善行而得救;靠软弱及同样有罪的人为中保及赎罪。突破并重新进入了:人是因信称义的亮光,并将圣经——上帝的话,用本国语言提供给人。这许多重大的改革,本应预期令教会有巨大的发展,信徒的灵命得着有力地增长。但诡计多端的撒但,在人挣脱中古时期人为的神权枷锁后,马上令人进入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信心的重要注意到了,行为的果子轻视了;圣经可供普通的人读了,妄评圣经的思潮抬头了。对这种宗教的反应,引入了唯理主义。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及科学革命之后,出现了一个高唱理智、平等、博爱、自由,看重物质与今世的历史时期。那时本当像宝石(撒狄)般晶莹发亮的教会,在主眼中竟是“按名是活,其实是死的”教会,历史是镜子、是鉴戒。 保罗提到末世的危险时,也指出人“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且不说其他,我们身为余民教会的成员如何呢?我们真相信基督复临已临近,还是竭力以自己的时间、精力、钱财,用在世上呢?还是深深感谢天父恩慈的安排,心中倍觉安息喜乐,并要在人废弃神的诫命,及接受无神、多神时,借着安息日的遵守,高举创造主、救赎主的圣命呢?我们知道上帝赐给我们预言之灵的恩赐,但怀爱伦的著作,连同圣经的扉面,是否已灰尘滚滚了呢? 从以西结三十七章的异象看,不论骸骨式的基督徒;有筋有肉有皮,但没有气息的基督徒,唯一的盼望,在于上帝所赐的生命,即圣灵的重生与复兴上。主对撒狄教会说:他是有上帝七灵的主,他能借圣灵赐生命及复活我们,同时也当知道,他是有七星的主,若不悔改,他必速速临到,挪去那衰弱无光的星星,或让它如流星坠落。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