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题 基督荣耀显现的异象(一)──约翰的自荐和见异象的地点时间

【返回上级目录】

 启示录一章九至二十节记载了主耶稣基督向使徒约翰,也是向我们七教会所作的荣耀显现。使徒约翰在记述异象的内容之前,首先向七教会作了自我介绍,并叙述了见异象的地点和时间。其中对我们满有宝贵、重要的教训。

  他说:“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和你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为上帝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当主日我被圣灵感动,……”(启1:9-10)

约翰的自荐

  先让我们来看使徒约翰的自荐:使徒约翰在自我介绍中,一开始就谦卑地以普通弟兄的身份出现说:“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和你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

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

  请看,此时年老的使徒约翰和年轻时的雷子约翰已经完全变成两人。那时他被称为“雷子”,生性暴燥而又野心勃勃,当他作了主的门徒三年多时间后,还曾和他的哥哥雅各一同通过他们的母亲,要求主耶稣将来使他们兄弟俩人坐在主宝座的左右。然而此时,被“称为教会柱石”,德高望重、硕果仅存的年老使徒约翰,却早已除尽了他年少时的暴烈性情和自大野心,而完全变成了他夫子的心地柔和谦卑的样式,以致他现在甘愿和弟兄们处于同等地位,自称为“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并以能和弟兄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而感到欢喜快乐。

  但也正在这时,这位谦卑柔和、爱主爱人、服事弟兄、服事众人的主的忠仆,却已在上帝的国中被升为至高。从拔摩海岛的最后异象中可知,此时上帝已将他的名字写在天国的京都,圣城新耶路撒冷城墙的根基上,并且上帝将来也要使他和其它十一个使徒一同坐在十二个荣耀宝座上,和主一同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启21:14;另参弗2:19-20太19:28路22:29-30)。

  这正如主所教导我们的:“因为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14:11)因此,“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谁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然而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事人的。”(路22:26-27)另一次主也教导我们说:“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6-28)

  从“雷子”约翰,转变为大有爱心的心灵柔和谦卑的使徒约翰的事例上,也让我们看到了福音改变人心大能的一个伟大的例证。

  讲到这里,让我们也省察一下自己:“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是否也在我们身上完成了一番奇妙的改变?我们是否更谦卑、更温柔、更圣洁、更爱主爱人、更完全献身、更热切地服务行善和传道救灵?但愿主救赎的大能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内和身上完成这种伟大的改变。

有份于耶稣的患难

  使徒约翰接着以和弟兄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作为自荐的内容,对当时磨难中的圣徒也是一种特别的勉励。约翰要他们知道,以上这几方面经验无论对主的仆人或对主的子民来说,都是共受的、有益的,并且有极大意义的。现在分别来看一下:

  “耶稣的患难”:说明这患难的性质不是因自己的罪愆过犯而来的,而是为了主、为了真理信仰、为了传道救灵的圣工而来的(参太5:10)。“耶稣的患难”也说明这种患难是主耶稣在世时曾经受过的,并且也是跟从耶稣的人将来所要经受的(约15:18-20林后3:12)。正因此,圣徒无需害怕,因为这一切患难都早已在主的预知和掌管之中,并且主也已为我们得胜了一切。主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

  耶稣的患难是和我们有益的,它能炼净我们的品格,预备我们进入祂的国度(来12:1-17彼前4:1雅1:2-4)。因此,我们“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罗5:3)我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雅1:2-4)

  “耶稣的患难”也是我们的福惠和荣耀。我们今生若与主的患难有分,将来也必和主的国度有分(路22:28-30)。经上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主耶稣也应许我们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5:10-12)经上又说:“我们进入上帝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14:22)由以上这些经节,也可看到耶稣的患难和祂的国度之间相联而密切的关系。

有份于耶稣的国度

  再看“耶稣的……国度”:说明这国度“不属这世界”(约18:36),而是属天的,被称为“天国”,或“上帝的国”(太5:10;徒14:22)。主也要我们天天为此国的降临而祈求(太6:10)。上帝的国分两个阶段,即现在的恩典国度阶段和将来基督复临,圣徒被提后的荣耀国度阶段(太13章路17:21西1:13;以及太13:43,47-50但2:24;7:24)。主耶稣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更“不能进上帝的国”(约3:3,5)。凡蒙上帝救赎的,就已被“迁到祂爱子的国里”,并蒙“恩召和拣选”,预备进入将来那永恒荣耀的国度(西1:13;彼后1:10-11)。经上也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太11:12;彼后1:3-11腓2:12)天国也是特别赐给那些“心灵贫穷的人”“为义受逼迫的人”(太5:3,10)。因此有时上帝仆人和子民纵然在世上的国度中没有立足或生存的余地,然而他们在天上“耶稣的……国度”中,却有着极其尊荣的地位。

有份于耶稣的忍耐

  再看“耶稣的……忍耐”:这并不是无原则的忍耐,也不是消极的,无可奈何、愁眉苦脸的忍耐。这是积极的、坚持真理原则的、甘愿为此受苦的,凡事感恩,靠主常乐的忍耐。这种忍耐能使我们在患难中不断操练自己,推进圣工,见证主名,直到主来。因此这种“耶稣……的忍耐”是极重要的。主耶稣曾亲口勉励我们说:“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13)使徒彼得也劝勉我们说:“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彼后3:15)

  这里所说的“忍耐”显然是和“患难”联在一起的。经上说:“患难生忍耐。”(罗5:3)又说:“……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即指百般的试炼),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1:3-4)由此可见,忍耐也就是意味着我们靠主恩助,能有力量忍受更长久的患难,并战胜百般试炼,直到我们的心灵品格被炼净,而“成全完备,毫无缺欠”。

  这里的“忍耐”也显然是和“国度”联在一起的。经上劝勉我们说:“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上帝的旨意,就可以得着主所应许的。”(来10:36)经上也应许我们说:“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祂同活;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提后2:11-12)

  由此可见,耶稣的国度也是要特别赐给那些在主里“能受苦、能忍耐”的主的圣仆和圣徒的。经上劝勉我们说:“弟兄们,你们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说话的众先知,当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样。”“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雅5:10;太5:12)

为传道见证主名曾被流放

  现在接下来让我们继续默想使徒约翰的自荐,他在自荐中接着说:“为上帝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启1:9下)

  拔摩海岛本是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为当时流放犯人的地方。使徒约翰却是为了主的传道救灵圣工而被罗马帝国充军到这个荒岛上。在这之前,罗马当局曾将约翰投入滚沸的油锅中,妄图残害他。但约翰却蒙上帝神奇的救护,毫无伤害。罗马兵丁大为惊奇,就将他从油锅中拉上来。由于无法杀害约翰,但又不愿让他在弟兄姐妹和世人中间继续发挥影响力,罗马当局就下令将他放逐到拔摩海岛上。

  被流放到拔摩荒岛上,在世人看来是一种刑罚、羞辱和苦难,但约翰的心灵中却早已超脱了世界的这一切看法和影响。他怀着既谦卑,而又满有欢乐、荣耀、感恩的心情,叙述了这次经历“乃是为上帝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他在这一叙述中,甚至有意避免使用“流放”或“放逐”或“充军”这样的词汇,这既反映了他内心的谦卑,也表明了他甘愿为主受苦的欢乐、荣耀、感恩的心情,同时也是为了不给众弟兄姐妹留下任何忧伤、悲痛的荫影。这真是多么美好而圣善的心灵!

  使徒约翰的这种心灵,也正是使徒保罗或其它众使徒、众先知,并历代以来上帝的众仆人、众圣徒所共有的。例如使徒保罗在罗马监狱里的心灵情况,虽然说法不同,但却正可与此对照。他在书信中安慰勉励当时的信徒说:“因此,我保罗为你们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所以我求你们不要因我为你们所受的患难丧胆,这原是你们的荣耀。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求祂按着祂丰盛的荣耀,借着祂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上帝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弗3:1,13-20)

  但愿我们末后每一个上帝余民,也都能具有像使徒约翰和保罗那样美好的心灵。

见异象的地点

  现在让我们来看使徒约翰这次见异象的地点和时间。在上述约翰的自荐中已经提到见异象的地点,是在“拔摩的海岛上。”

  “拔摩乃是小亚细亚西方的一个小岛,长约三十里,宽约十八里,地势甚是险峻,多有岩石,少有树木,在希拉群岛中属于司颇拉底岛,距离萨摩岛南约九十里。”(启示录之研究27页)但这一个荒凉的小岛却由于使徒约翰的被流放,而成了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富有属灵诗意的境地。

  罗马帝国原想将约翰永远囚禁在这个荒芜的海岛上,限制他的行动自由;但他们永远也想不到,约翰却在拔摩海岛的荣耀异象中,被提升到天庭,游览于天地之间,往返于灵界世界,并以他的心灵参预了历代以来,直到末世的基督和撒但之间的大斗争;此外,更看到了基督的荣耀显现,以及祂将来复临时的威荣情景,和最后重新创造的新天新地及其中圣城的荣美景象。

  还有,罗马当局原想藉此使他和弟兄姐妹并世人永远隔绝,并永远封住他的声音,不再让人类听闻;但结果却适得其反,约翰却在海岛上从上天领受了那关系到历代普世教会和世人永恒命运的伟大、荣耀、辉煌的启示,并将它们写成了一本启示录,贡献于全人类,广传于全世界,直到世界的末了。

  不但使徒约翰的上述经历是这样,而历代以来,无数的上帝仆人和子民的经历也都是这样。希伯来的三个青年因被扔在火窑中,就得见神子的亲自显现和同在;但以理因被掳到巴比伦,而不断领受上天启示,写下了但以理书;摩西因在旷野牧羊四十年的磨炼生活,就得到了上帝的默示而写成了创世记和约伯记的二本伟大永恒的经卷;使徒保罗因被囚在罗马监狱中,就为我们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四封监狱书信(即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以及最后在殉道前为我们写下的伟大不朽的光辉经卷,即提摩太后书;世界末后的十四万四千人因经过大患难,就能“唱上帝仆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

见异象的时间

  现在我们接下来看,使徒约翰此次见异象的时间。约翰记载说:“当主日,我被圣灵感动。……”(启1:10)

  所谓“主日”按原文和英文的的意思,就是“主的日子”,而且是单数。有些人认为这里的“主日”就是指主复活的日子,也就是指七日的第一日,即星期日说的。但这种解释是毫无圣经根据的,也是完全错误的。星期日固然是主复活的日子,但“主复活的日子”却不等于是“主的日子”,这两个词组的含意是完全不同的。如有人硬要自作主张,把主复活的日子称为“主的日子”,那么其它人也可根据同样理由,把主被钉十字架的日子(星期五)称为“主的日子”,或把主降生的日子称为“主的日子”,或把主升天的日子(星期四)称为“主的日子”。那么主的日子就变成有几个了,但在原文中它却只能是一个日子。可见“主的日子”不可能是指星期日。

  如果我们要明白“主的日子”是指那一日,就必须从圣经中去寻找解答。其实根据以经解经的原则,我们很容易确定,“主的日子”就是指安息日,即星期六。因上帝在圣经中一贯称安息日为“我(的)圣日”或“耶和华的圣日”(赛58:13,14),或“我的安息日”(出31:13), 或“耶和华的安息日”(利23:38)等等,可见安息日就是“主的圣日”,也即“主日”。

  如上帝曾亲口吩咐我们说:“你若在安息日掉转(或作谨慎)你的脚步,在我(的)圣日不以操作为喜乐,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办自己的私事,不随自己的私意,不说自己的私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耶和华要使你乘驾地的高处,又以你祖雅各的产业养育你。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赛58:13-14)

  这里所谓“雅各的产业”,实际上就是指天国和新天新地说的。因为主耶稣亲口宣告:“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8:10-12)

  又如出埃及记31章13节,上帝也曾亲口指出:“你们务要守我的安息日,因为这是你我世世代代的证据,使你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你们成为圣的。”利未记23章38节,也曾称安息日为“耶和华的安息日”。

  此外,基督在世时也特别自称为“安息日的主”,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可2:27-28)这是因为安息日本是创这主基督亲自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设立的(创2:1-3约1:1-3西1:16)。主耶稣既自称为“安息日的主”,因此安息日也就当然成为“主的日子”,也就是中文圣经所译成的“主日”。

  再者,安息日也是上帝特别赐福的日子。经上记载说:“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创2:1-3)上帝在十条诫命的第四条中也亲口吩咐我们说:“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20:8-11)

  因此,如果我们能谨守安息日,将这一日分别为圣献给主,并在安息日多多敬拜、事奉、亲近上帝,多多祷告、读经、默想主的话语,并多多从事主的圣工,我们也必能特别蒙主赐福,正如蒙爱的使徒约翰此次在主的圣日亲近主时,蒙主特别赐福,“被圣灵感动”,得以亲眼看到主耶稣基督向他荣耀显现的异象,并从主领受了许多重大的启示。我们将要在下一题中详为查考默想。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