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题 七印书卷的序幕(一)--上帝的宝座和创造颂
第一大段:七印书卷的“序幕”(启4:1-5:14)。主要是讲到羔羊基督从坐在宝座上父上帝的右手中取得七印书卷的过程。本大段又可分为为三小段: (一)上帝的宝座和创造颂(4:1-11) (二)坐宝座者右手中七印封严的书卷和大力天使的宣告: “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5:1-4) (三)羔羊取得七印的书卷和普天大地联合一致的颂赞(5:5-14) 第二大段:七印书卷的揭开(启6:1-8:1)。主要是讲到羔羊揭开七印的书卷,可分为四小段: (一)羔羊揭开第一到第六印(6:1-17) (二)第六印时期中四位天使执掌四方的风和十四万四千人接受上帝印记的工作(7:1-8) (三)展望得救的群众和十四万四千人将来在天上荣耀中颂赞上帝的情景(7:9-17) (四)羔羊揭开第七印(8:1) 现在按照以上内容的自然顺序,逐段、逐句查考和默想。先来研究七印书卷的序幕(一)上帝的宝座和创造颂(启四章)。下题再研究七印书卷的序幕(二)羔羊从上帝右手中取得七印的书卷和普天大地联合一致的颂赞(救恩颂)(启五章)。 七印书卷的序幕 七印的书卷向我们启示了从基督升天到基督复临期间,基督和祂的子民同撒但和他的工具之间的长期属灵争战的的历史。在我们开始观看七印书卷之前,圣灵先让我们来观看七印书卷的“序幕”:其中主要显示了天上坐宝座者的威荣和掌握在祂右手中的七印书卷,大力天使的宣告和使徒约翰的大哭,以及羔羊基督最后从天父的右手中取得了七印的书卷和普天大地联合一致的颂赞。在这一切过程中都充分显明了七印书卷的神圣、重要和宝贵性,以及羔羊揭开七印书卷的重大意义和所作出的无限牺牲,同时也特别显明了七印书卷的的掌管者上帝至高无上的威荣和权能,以及七印书卷的展示者羔羊基督的无限慈怜和救恩,从而必能激起我们对上帝和羔羊的更大的信靠、敬爱和颂赞之心,并使我们能有更美好的心灵准备,更清楚的属天眼光,更坚强的信心勇力,来观看并投入七印书卷中所启示的,历代以来直至末世的剧烈的属灵争战,直到最后基督复临时的凯旋。 现在让我们先来瞻仰一下天上坐宝座者的威荣和权能。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天上的宝座。 天上的宝座 当异象一开始,约翰记着说:“此后(即七封书信的启示之后),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象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我立刻被圣灵感动,见有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启4:1-2)。 此处“天上有门开了”,是指天上圣殿的门开了,因上帝的宝座是设立在祂的圣殿中。“我初次听见好象吹号的声音”,也就是指前面约翰初见异象时所听见的“大声音如吹号”的声音,也就是基督的声音(启1:10-13,19)。为什么基督以号筒般的大声音说话,前面已解释过,这里不再重复。 “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这正是启示录四章以后内容的主题,我们以前已经解释过。 “我立刻被圣灵感动,见有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这也正是本异象中要我们注意的第一点。全能的上帝借着祂的圣灵,虽是无所不在的,但祂也是坐在天上“高高的宝座上”(赛6:1)。经上说:“耶和华在祂的圣殿里,耶和华的宝座在天上,祂的慧眼察看世人。”(诗11:4;参耶17:12)上帝宝座的所在之处,也是全宇宙的统治中心,正如经上所说:“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祂的权柄统管万有。听从祂命令,成全祂旨意的有大能的天使。”(诗103:19-20)在那里,“事奉祂的有千千,在祂面前侍立的有万万。”(但7:10;启5:11)基督复临时,我们历代来一切得救的上帝子民将要被提升天,一同升到上帝宝座那里去,要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帖前4:16,17;启20:5)。而将来一千年结束,撒但恶人被毁灭,地球被火炼净后,上帝还要为我们重新创造新天新地,上帝的宝座还要设立在我们中间,直到永远(启21:3;22:1-5)。这对我们蒙赎的人类真是何等无限的荣耀恩典。 宝座上的上帝 现在让我们来瞻仰宝座上的上帝。约翰继续记着说:“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看那坐着的,好象碧玉和红宝石,又有虹围着宝座,好象绿宝石。……有闪电、声音、雷轰从宝座中发出。”(启4:2-3,5) 有一位坐在宝座上的是父上帝(启5:7)。今生虽然没有人能见上帝的面,因为人见上帝的面不能存活(参出33:20),但上帝身上的荣耀光辉,以至于模糊的形像,还是可让人隐约见到一点的(参出33:21-23;结1:26-28)。正如此处所看到的:“看那坐着的,好象碧玉和红宝石。”这是从上帝身上所发出的和环绕上帝周围的柔和美丽的荣美光辉。这些似碧玉,似红宝石的优美光辉,也向我们显示了祂那完全慈爱、公义、圣洁的荣美圣德。 怀爱伦也曾提到她在异象中所见到的情况:“我看见天父从祂的宝座上起来。天父是被一团亮光和荣耀包围着,因此祂的身体是不能见到的。然而我知道那就是天父,也知道这亮光和荣耀是由祂身上发出来的。……至于祂的形状的荣耀和优越,我却没有看到。因为没有人能见祂的面仍能存活。然而从祂的身上所发射出来的亮光和荣耀是能看到的。”(经历与目睹原文第92页,启示录之研究78页) “又有虹围着宝座,好象绿宝石。”“虹”象征上帝的“慈爱”,象征上帝和我们之间所定的“平安的约”,以及象征基督完全的义和救恩(参创9:8-17;赛54:9-10)。在此我们可以看到,那以上帝律法为根基的上帝荣耀的宝座,乃是以祂慈爱的虹为装饰的。再者,以虹围绕宝座也表明上帝的宝座是一个真正的“施恩的宝座”,正如旧约地上圣所中那约柜上的“施恩座”所象征的(来4:16;出25:21)。 怀爱伦说:“周围有虹,代表上帝的慈爱。”(教育论204-205页)“我们向人讲论律法时,也当向人提到宝座周围的虹所表示的慈爱。”(引自启示录之研究70页) 另一处说:“围绕祂宝座的虹,保证上帝是真实的,在祂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我们来到祂面前承认自己的不堪和罪恶,祂保证祂自己是注意我们的呼求的。祂用宝座的尊荣来履行祂向我们所说的话。”(教会证言卷八原文第23页,启研78页) 另一处又说:“当真理的教师将律法向人宣传的时候,他也当向人指出那围绕上帝宝座的半圆形的应许之虹,乃是基督的义。律法的荣耀就是基督,祂来为要使‘律法为大为尊’。传道士要清楚的显明,恩典与真理在基督里是连合的,是‘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云中的虹是如何由日光与阵雨组合而成,照样,环绕上帝宝座的虹也是由恩典与公义组成的。若祂只是要维持公正,就要使围绕祂宝座的虹的光影暗淡了。因为这样只能使人看见律法的惩罚。若没有公正,没有惩罚,上帝的政府也不巩固。所以上帝全备的救恩,乃是由公正与怜悯连合所组成的。”(牧师们的证言卷一原文第44,45页,启研78,79页) 而另一方面,约翰又看到:“有闪电、声音、雷轰从宝座中发出。”这又显明上帝和祂宝座的威荣可畏。再者,在地上旧约象征性的圣所中,上帝施恩的宝座是作为约柜的盖子而设置于约柜上面的,而约柜中存放着上帝在西乃山的闪电、雷轰和烈火中亲口所颁布,并亲手刻写在石版上的上帝十诫律法。照样天上上帝的宝座也是以上帝神性威荣的全备律法为根基的。因此,从宝座中发出的闪电、声音、雷轰,也同时象征了作为上帝宝座根基的上帝十诫律法的威荣可畏(启11:19)。 此处所看到的“有闪电、声音、雷轰从宝座中发出”,也正好和上面所看到的“碧玉和红宝石,又有虹围着宝座,好象绿宝石”形成显明的对照和衬托。这一切向我们启示:上帝的威严和慈爱,“公义和平安”,律法和救恩,警告和福音,刑罚和奖赏,都是相连并存的。再者,上帝的宝座对于信靠敬爱祂的上帝子民,固然是一个施恩的荣耀的宝座,但对一切不愿悔改的罪人,却是一个降罚的可畏的宝座。 二十四位长老 约翰接着提到:“宝座的周围又有二十四个座位(按原文座位和宝座是用的同一个字,因此也应译为宝座),其上坐着二十四位长老,身穿白衣,头上戴着金冠冕。”(启4:4) 这二十四位长老看来是地球上第一批蒙赎的圣徒,是人间初熟的果子。他们很可能是在主耶稣从死里复活时一同复活(太27:50-53),又在主耶稣升天时和主一同升天的(诗68:18)。现在已在天上和上帝同坐宝座,承爱了君王的身份,担任了祭司的工作。当然,更早升天的以诺,以利亚,和从死里复活的摩西,也很可能列在他们中间。“他们唱新歌说,你……又叫他们成为国民(原文为国王),作祭司,归于上帝。”(启5:9-10)在原文和英文中都是用的现在完成式,因此很可能也是指着他们自己说的,并包括他们在内的。至于他们接着所唱“在地上掌王权”,原文是用的将来式,表明这一件事当时还未实现。因这一件事要等到千禧年结束后,基督带着圣城新耶路撒冷降临在地上,以及地球被重新创造后,才能实现。 还有,“这二十四位长老也可能不止二十四个人,或者他们是包括许多人,正如古时圣殿中的祭司和利未人一样,分为二十四个班次。耶稣是大祭司,他们是服务祭司的工作。……他们在查案审判中要作陪审员。”(启示录之研究70,71页) 他们“身穿白衣”,表明他们的心灵品格已蒙主的宝血和圣灵所洁净(启7:13-14;启19:8;启14:5)。这也正是主对一切因信称义和因信成义的圣徒的应许。正如主在给撒狄教会的信中所应许我们的话:“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启3:4-5)另一处又说:“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启22:14)主也特别劝告我们老底嘉教会的信徒说:“我劝你向我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启3:18) “头上带着金冠冕”,在启示录中共有十一次提到冠冕,其中只有三次提到的冠冕,在原文中是指王的冠冕(启12:3;13:1;19:12)。其中八次提到的冠冕,原文是用的另一个字,是指得胜的冠冕。此处的金冠冕,其中冠冕就是指的这种纪念胜利和成绩的冠冕。和两种收割中基督所戴的冠冕相同(启14:14)。因此二十四位长老“头上戴着金冠冕”,乃是纪念他们在主里的得胜生活。他们都已靠主得胜了撒但、罪恶、世界和自己,并都已至死忠心,得胜到底,正如主所赐给他们的应许:“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2:10) 这二十四位长老得以预先被提到天上,和上帝同坐在宝座上,乃是对我们历代以来,直到末世所有圣徒的极大的勉励,也是对普世众罪人的恩典的呼召。如果我们也能像二十四位长老一样靠赖主的宝血和恩助,在世上过成圣和得胜的生活,那么我们将来也必要像他们一样和主同穿白衣,同戴冠冕,并同坐宝座。正如主所应许我们的:“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祂同坐一般。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启3:5-6)又说:“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启3:11)并且主也应许我们每一个蒙赎的圣徒都要成为国王和祭司,正如启示录中所说:“祂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脱离有古卷作洗去),又使我们成为国民(原文为国王),作祂父上帝的祭司。但愿荣耀权能归给祂,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启1:5-6;22:5) 七盏火灯 约翰继续提到:“又有七盏火灯在宝座前点着,这七灯就是上帝的七灵。”(启4:5) 圣灵在圣经中曾以多种不同的形状向人显示。如圣灵曾像鸽子一样降在主耶稣的身上,也曾像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众门徒的头上,结果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章)。现在异象中又以上帝宝座前的七盏火灯象征圣灵,被称为上帝的七灵。 圣灵被称为“上帝的七灵”,绝不是说圣灵有七位。因圣经上明确告诉我们:“圣灵只有一个,……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弗4:4-5)另一处又说:“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林前12:4-11)这一位圣灵在圣经中又被称为上帝的灵,或主的灵,或基督的灵等等。圣灵既是一位,那么为什么又被称为“上帝的七灵”呢? “七”在圣经中是代表一种完全的数目,有时形容或象征“完全”的意思。因此所谓“七灵”是象征圣灵为完全的灵,祂具有完全的权柄、能力、智慧、知识、启示、亮光、光照、鉴察等等,或者说祂具有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无所不在、自有永有的完全的神性,同时祂也具有无限慈爱、公义、圣洁的完全的德性。 上面的“七盏火灯”按照旧约地上圣所中的“灯台的七个灯盏”的形状来看,实是联为一个灯台的(出37:23)。因为地上圣所和其中的对象都是按照天上真圣所和其中对象的样式制造出来的(来8:5;9:23-24)。先知撒迦利亚在异象中所见到的“七盏灯”的形状,也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他详细地描述说:“我看见了一个纯金的灯台,顶上有灯盏。灯台上有七盏灯。”(亚4:2)天使也向他解释了这表号的意义,这具有“七盏灯”的灯台,是代表上帝的灵。他说:“这是耶和华指示所罗巴伯的,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依靠势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灵方能成事。……这七眼(眼字下面有虚点,原文是没有此字的,因此对照上文,应译为这七盏火灯)乃是耶和华的眼睛,偏察全地,见所罗巴伯手拿线铊(代表重建圣殿之意),就欢喜。”(亚4:6-10)因此,此处七盏火灯实际上仍是联为一个灯台的,因此它绝不是代表圣灵有七位,而恰恰是代表“圣灵却是一位”。至于一座灯台上有七盏火灯正是特别代表圣灵所具有的完全的光照、启示、监察和焚烧等等神能。圣灵也被称为“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弗1:17),“真理的圣灵”(约16:13),“焚烧的灵”(赛4:3,4;结2:3;太3:11)等等。因此圣灵不但能火热、洁净人心,而也是一切真光、启示、智慧、知识、光明、盼望和喜乐的源头。 因此,“七盏火灯在宝座前点着”,正是象征圣灵是光照“遍察全地”,并“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启4:5;5:6) 这出自一个灯台的七盏神秘的火灯,也一直是在上帝的宝座前,并也在祂众儿女心灵的殿里,长远燃点着,永不熄灭。正如自然界的乌云有时纵然可以一时遮蔽大地,但烈烈的辉阳仍高悬在太空中,永放光明。照样在属灵的黑暗笼罩在大地上和上帝子民身上时,象征上帝圣灵的七盏火灯,也仍然稳处在上帝宝座前,永远光照着天庭的众使者、宇宙的众生灵,以及地上的全人类;并仍然稳处在每一个信靠、遵从祂的上帝子民心灵的殿中,不断带给他们光照、慰勉、鼓舞、盼望、洁净、喜乐和力量。只要我们肯不断运用信心的属灵眼光,仰望祂、信靠祂、遵从祂,我们的心灵必能穿透那包围我们的重重黑暗,而直达天上的宝座前,接受七盏火灯的光照,并且我们心灵中的“上帝的七灵”之灯,也必越加光明。这样我们必能不断靠着圣灵光照、引导和保守,安然而胜利地度过试炼的黑夜,或黎明前更深的黑暗,而迎接晚雨的复兴,并主再来的黎明。 宝座前的玻璃海 约翰接着记述说:“宝座前好象一个玻璃海,如同水晶。”(启4:6) 关于“玻璃海”在本书中共提到三次(启4:6;15:2)。一提到海,就会使我们连想到一片辽阔的波浪翻腾的海面;然而此处的“海”,却不是真海,而却是“好象一个玻璃海”。玻璃是透明、纯洁而平稳的,因此可以想见,此处上帝宝座前被形容为玻璃海的,必是一个极其光耀、透明纯净而平稳的平面、约翰又形容此玻璃海“如同水晶”。这再一次说明它的透明和纯净。后面约翰还形容此“……玻璃海,其中有火搀杂”(启15:2)。这实际上是上帝荣光的返照,正如以西结所说的“发光如火”之意(参结28:14)。摩西和以色列的七十个长老,也曾看见在上帝“脚下彷佛有平铺的篮宝石,如同天色明净”(出24:9-10)。这是摩西对上帝宝座前那“好象一个玻璃海”的如蔚篮色天空一样透明、纯净之平面的另一种描述。 主也特别应许我们,末后的十四万四千人将来要站在玻璃海上唱“新歌”,正如约翰所见:“我看见彷佛有玻璃海,其中有火搀杂。又看见那些胜了兽和兽的像,并他名字数目的人,都站在玻璃海上,拿着上帝的琴,唱上帝仆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启15:2-3;另参14:1-3;7:3-11)。当然历代来一切蒙赎的圣民,将来也都要站在玻璃海上,颂赞上帝(启7:9-12)。再者,将来新耶路撒冷的街道上也都要如此的透明、纯洁和光耀。正如约翰在异象中看到:“城内的街道是精金,好象明透的玻璃。”(启21:21)这一切,对我们蒙赎的上帝子民,真是何等荣耀的应许啊! 四个活物 约翰继续叙述:“宝座中和宝座周围有四个活物,前后遍体都满了眼睛。第一个活物像狮子,第二个像牛犊,第三个脸面像人,第四个像飞鹰。四活物各有六个翅膀,偏体内外都满了眼睛。他们昼夜不住的说,圣哉!圣哉!圣哉!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4:6-8) 关于此处宝座中和宝座周围的“四个活物”,和以西结在异象中所见的四个活物,虽然在脸面上似有相似之处,但却是不相同的两种灵体(结一章)。因此处四个活物各有六个翅膀,而且前后内外遍体都满了眼睛,而以西结所看见的四个活物各有四个翅膀,且各有四个脸面。再者,他们担任的工作也有不同。此处四个活物似乎经常在宝座中和宝座周围称颂上帝;而以西结所看见的四个活物却处在宝座的下面,转动着那复杂的“好象轮中套轮”的有生命的活轮,使上帝的宝座成为可以随意飞升、行走的活动的宝座。正如以西结所看到:“灵往那里去,活物就往那里去,活物上升,轮也在活物旁边上升,因为活物的灵在轮中。……活物的头以上,有穹苍的形像,看着像可畏的水晶,铺张在活物的头以上,在他们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宝座的形像,彷佛篮宝石,在宝座形像以上,有彷佛人的形状,……就是耶和华荣耀的形像。”(结1:20-28)关于这转动宝座下面活轮的四个活物,以西结在后面的异象中还再一次看到,并称呼他们为“基路伯”(结28:14,16;出25:18-22;教育论175-176页;历代愿望852页)。 至于此处的四个活物和以赛亚所看到的那持立在上帝宝座旁边的撒拉弗,看来是相同的,因他们都“各有六个翅膀”,并都用同样的话语“圣哉圣哉圣哉”称颂上帝(赛六章)。不过以赛亚并没有提到撒拉弗各自的脸面究竟怎样,也没有提到他们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这看来是因为以赛亚当时在异象中看到的撒拉弗正“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又因当时“殿(里)充满了烟云”,以致他未能看到他们的脸面,也未能看清他们偏体内外的眼睛。 总之,此处四活物很可能就是撒拉弗,和以西结看见的四活物(又称为基路伯)相似,都是上帝所特别创造的,负有神圣任务的最尊贵的天使,并且都特别事奉于上帝的宝座前。此处四活物的出现,也是和七印书卷的内容启示有关,以后再一并介绍。 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 四个活物“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显明了创造主所特别赐给他们的智慧。同时他们的视力在空间方位方面,似乎是不受限制和影响的,真是四面八方,上下左右,无所不见。这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显示了创造主上帝的无所不见、无所不知的神性。他们的六个翅膀既为飞行远翔,也为遮敝己体,表示谦恭,尊崇上帝之用。 当然,偏体的眼睛,全身的六个翅膀只是约翰对他们的描述,而并非是对他们全身肢体形状的全面介绍。他们实际上是属于天使一类,并身为天使的领袖。 四种不同的脸面形像 这四个活物各不相同的四种不同的脸面形像,或可代表他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分工,也在不同方面反映了上帝创造的权能和荣耀,也象征了主耶稣基督四方面的特性,并且对我们也具有美好的属灵教训,以及宝贵的象征意义。现在分作几方面来体会: 第一,四活物的四种不同脸面形像(狮子、牛犊、人、鹰),首先可能是为反映或象征上帝的荣美圣德而造的。因上帝创造的天使的灵体中屡有这四种脸面形象。在地球上,上帝也造了这四种为首的活物。据说在以色列人的四面旗帜上,也选用了这四种活物的形像。凡此种种情况,都表明上帝乐意用这四种活物的特性来代表和显示自己的荣美圣德。例如人为万物之灵,是按照上帝形像而造的,本有着美好的灵性和智慧,确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上帝的。狮子为兽中之王,威武可畏,勇力无比,上帝在圣经中也曾用牠代表自己(何5:14;13:7)。牛为家畜中最忠实者,劳苦服役,克己牺牲,且牛犊可特别适用于献祭,也正是上帝在基督里向我们所显示的圣德。鹰是飞禽中最强有力者,并经常高飞在天上,上帝也常用牠代表自己(出19:4;申32:11)。 第二,四活物的四种不同脸面形像,也同样代表了主耶稣基督四方面的特性。基督的这四方面特性,也充分表现在四本福音的记述中。因此四活物的四种不同脸面形像也是和四福音有关系的,是代表基督的四个方面。 马太福音着重显明耶稣是犹大支派的狮子,是弥赛亚王(创49:8-9;启5:5)。马太福音第一章的家谱:“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就是一个王系后裔的家谱。第二章是讲王的诞生。东方博士特地来朝见的,就是“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第三章是讲王的开路先锋施洗约翰的工作,和王的受膏。第五到第七章是讲王的律法,或说天国的律法。作为王,自然就有国度。不过主的国度不是属地的,而是属天的。因此马太福音中充满了天国的比喻、教训和应许(太5:3,10;13章;25章)。马太福音也被称为天国的福音。“看哪,你们的王!”(太9:9)这句话是本福音的中心思想。 马可福音着重显明耶稣是牛,是仆人。作为仆人自然是没有人注意他的家谱和童年的,因此马可福音一开头,就从基督开始传道服务时叙述起。主耶稣说:“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5)这句经文可说是本福音的中心思想。 路加福音着重显明耶稣是人子,显明祂具有完全的人性。祂降生为人,特作人类的救主和中保。路加福音第三章记载的主的家谱,也是一个人类后裔的家谱,特追朔到人类始祖亚当。书中对耶稣童年事迹也记述最多。当主最后在十架上流血舍命时,“百夫长看见所成的事,就归荣耀于上帝说,这真是个义人。”(路23:47)本节经文也显明了本福音的中心思想。 约翰福音着重显明耶稣是鹰,是上帝(出19:4;申32:11)。是“道成肉身”的上帝,是上帝独生的儿子,具有完全的神性(约1:14)。因此本福音一开始就撇开主在地上的家谱不谈,而却追朔祂自有永有的神圣根源。本福音一开始就指出主耶稣乃是“太初”就有的“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万物是借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本福音最后又申述了全书的主题:“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约20:31) 第三,四活物的四种不同脸面形像也可象征信徒在上帝面前当有的四方面美德。 狮子为兽中之王,是威武可畏,勇敢无比的。上帝的子民在属灵的战争中也要作为狮子(弥5:8;创49:8-9)。应当像狮子一样勇敢刚强,并当大声吼叫,传扬福音,将世人从撒但和罪恶的压制下抢救出来,使之归向上帝。 牛是家畜中最忠实可爱、劳苦服务,克己牺牲的。牛可以在上帝面前献为祭物,也可以为人服务(出29:36;民8:12;箴14:4)。牛也是象征上帝仆人和子民的(林前9:9;提前5:18)。因此我们都要将自己如同牛一样献在上帝的面前。主要我们到田间去作工,我们就去作工;主要我们在坛上献为祭,我们就甘心献为祭。正如主耶稣所留给我们的榜样。 人为万物之灵,是上帝按自己的形像而造的。人犯罪堕落前本有美好的灵性和超众的智慧。因此我们人真应当不辜负上帝所赐给我们的荣耀的形像,不辜负“人为万物之灵”的称号。我们应当在基督里力求恢复上帝荣美的形像,获得美好的灵性,并拥有属灵的真智慧。 鹰是飞禽中最强有力的,能以超脱尘世,高飞在天空。经上也常以鹰来象征上帝的子民。如诗篇上说:“祂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反老还童。”(诗103:5)又如经上的应许:“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赛40:30,31)是的,上帝子民应当经常依靠上帝的恩助,重新得力,以致能不断像飞鹰一样展翅上腾,远离罪恶的尘世,而高飞在天上。因我们上帝子民虽然生活在世界上,却是“不属世界”的(约17:14-17;约壹2:15-17)。我们乃是属天的(弗2:6;西3:1-5;太13:3-8)。这样我们就能在奔走天路,勤作主工,进行灵战中,“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第四,“犹太的历史家约瑟弗以为四活物是与以色列的军旗有关系的。……其中有四个是特别的,就是犹大的纛有狮子,以法莲的纛有牛犊,流便的纛有人,但的纛有大鹰。这四个是代表以色列的各族,其余的族是在这四纛的手下听令(民2章)。犹大、以萨迦和西布仑扎营在东边;流便、西缅和迦得扎营在南边;以法莲、玛拿西和便雅悯在西边;但、亚设和拿弗他利在北边。上帝的圣幕在中间。”(启示录之研究76页) 由此看来,以色列人十二营分成四大队,各在狮子旗、牛犊旗、人旗和飞鹰旗的引领下,在圣所(上帝宝座的所在)的四围安营,乃是预表和模仿了新约天上圣所(上帝宝座所在)四围的“四个活物”的形像和动态。因地上圣所及其中有关的一切布局,原是按照天上真圣所的样式制定的(来8:5;9:23-24)。 四个活物昼夜不住称颂上帝 天上上帝宝座四围的四个活物,“他们昼夜不住的说,圣哉、圣哉、圣哉,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他们这样昼夜不住的颂赞上帝,并不会感到疲倦,因那里原没有像人间的血肉之体的疲劳感觉;他们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因这正是他们最感快乐的特权;他们也绝不是在那里机械地“重弹老调”,因为在他们每一次的颂赞声中都充满了对上帝的敬爱之心,每一次称颂的话中都满含着新的感动、新的体会。新的激情。他们不断地日益深而又深地体会到上帝的无限神圣、仁爱、伟大和权能,因而使他们的赞美声中,也就能不断地日益深而又深地充满着新的感动、体会和激情。 关于他们的这种经验,我们也可从圣乐队的演唱中去加以体会。例如弥赛亚神曲中有一段哈利路亚颂,整段圣乐几乎全由“哈利路亚”(意即赞美上帝)的颂词所组成。然而在我们唱或听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感到重复或厌烦,因为在每一句“哈利路亚”的颂赞中,都含有着新的感动和激情。就音乐的表达方式来说,它们乃是通过音域的变换,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以及音响的强弱等等复杂多端的变化来表达的。而就心灵的感受来说,更可以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我们的上帝是无限仁慈、伟大、崇高的,是配受无限颂赞的。 四活物昼夜不住的颂赞上帝的经验,也是我们圣徒现在在地上就应开始学习和追求的。我们每个信徒不论今生的情况怎样,都应凡事感恩,靠主常乐。正如经上所劝勉:“要常常喜乐,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又说:“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的赞美主。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上帝。”(腓4:4;弗5:19-20) “圣哉!圣哉!圣哉!”说明我们的主上帝是至圣的,是无限慈爱、公义、圣洁的。我们在祂面前也当追求圣而又圣。经上说:“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彼前1:15)又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太5:8) “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说明我们的主上帝是自有永有,无始无终,创造万有的无所不能的真神(启4:9)。也就是那永远坐在宝座上的“亘古常在者”(但7:9)。也说明主上帝的神性、圣德和旨意都是永不改变的。关于其中的教训,以前1:4;1:8中已详细体会过,这里不再多述。 二十四位长老的“创造颂” 约翰在异象中接着看到:“每逢四活物将荣耀、尊贵、感谢归给那些坐在宝座上,活到永永远远者的时候,那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坐宝座者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远远的,又把他们的冠冕放在宝座前,说:我们的主,我们的上帝,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4:9-11) 这是一篇优美的创造颂。在此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二十四位长老对上帝创造权能和慈爱的无限感谢和颂赞。这也是我们所要感谢和称颂上帝的第一方面理由。因上帝是我们的创造主,被造的生灵所得的一切荣耀、尊贵、权柄都是上帝所赐的,连受造之物本身也是上帝从虚无中创造而有的。因此,我们应当将一切的荣耀、尊贵、权柄都归与上帝。 如果我们能从上帝所造的万物中进一步体会到祂的无比大爱,和无限美好的旨意时,我们更要将一切的荣耀、尊贵、权能都归与上帝。 在接下去的第五章异象中,我们还将听到一篇伟大的救赎颂。它是我们所以要感谢和称颂上帝的第二方面理由。因上帝不但借着基督创造了我们,而又借着基督救赎了我们。祂不但是我们的创造主,而也是我们的救赎主。 从二十四位长老在上帝宝座前不断跪拜、称颂上帝的事上,我们还可得到一个宝贵的教训,二十四位长老在上帝面前所承受的地位、权柄和尊荣,虽然是极为优越的,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使他们产生丝毫的骄傲和自高的意念,却反而使他们更加虚己、谦卑地脱下自己的冠冕,俯伏在上帝的宝座前,不断献上感恩颂赞,并将一切的荣耀、尊贵和权柄,都归与上帝。我们也当这样,上帝赐给我们的恩赐、亮光、责任、尊荣,不论多么大,也不应使我们产生丝毫骄傲自高的意念,反倒更应使我们在人面前谦虚,在上帝面前降卑,并将一切荣耀、尊贵和权柄都归与上帝。 关于启示录第四章天上上帝的宝座和宝座周围的情况,就查考研究到这里。下次再研究坐宝座者右手中七印的书卷,以及大力天使的宣告。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