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题 福音胜利和罗马反扑──福音的胜利和罗马的反扑
羔羊揭开第一印书卷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的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第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启6:1-2) 七印书卷的内容向我们启示了基督借着教会同撒但借着祂所利用的政权之间的、历代以来直到末世的长期属灵争战的历史,以及最后基督复临时所带来的上帝子民蒙拯救和罪人被毁灭的结局。这一结局实际上关系到我们世上每一个人的永远得救或灭亡的极其重大严肃的问题,而且通过七印书卷的研究可以知道,基督复临已近在眼前了。 为了引起我们对七印书卷内容的极大重视和关注,上帝就在展开七印书卷内容之时,特别差派宝座前的四活物为开头各印书卷的“报幕人”,并特别发出“如雷”的大声说:“你来!”(启6:1,3,5,7) “如雷”的大声象征七印的信息是何等的重要。这些信息必须被传到“各国各方各族各民”,像雷声隆隆一样,让普世的人都听见。 “如雷”的大声也表明七印的信息是何等的严肃,而具有震撼人心的能力。在我们研读、默想并领受其中的信息时,我们务要依靠圣灵的恩助,使这些信息在我们心灵中也能成为如雷声隆隆一般,以致使我们能从各种不同程度的打盹、睡觉状态中惊醒过来,并不断督促、激动我们努力前进。同样在我们向众人传扬这些信息时,也务要依靠圣灵的能力,使这些信息在人心灵中成为巨大的感动力,并也能如雷轰一样使人从尘世的迷梦或不冷不热昏沉状态中惊醒过来,并热切预备迎见主。 七印书卷的第一卷内容,特别向我们启示了使徒时代,也就是主升天后到公元100年期间,基督和祂的教会借着主的道和主的灵在世人心灵中进行福音征服的“胜了又要胜”的情形。正如约翰所记载:“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 “马”在这里是预表战争(箴21:31;伯39:19-25;耶4:13;哈1:8)。事实上当时最快速的军队也是骑兵,他们也是优良的弓箭手。白的颜色是象征圣洁和得胜(启19:11,14;3:4-5;赛1:18)。很巧,在当时罗马人中白色也是象征胜利的意思。当罗马军兵得胜回来,举行凯旋式时,将军们都穿著白色的戎装,骑着白色的骏马,庆祝他们的胜利。但第一印中的“马”所代表的战争是属灵的,而不是属世的,这里的白马是象征这场属灵争战的神圣性和必胜性。 “骑在马上的”,是指“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基督)”(书5:14)。基督骑在白马上,是为要在人心中进行福音的征服,为要“……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上帝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它都顺服基督。”(林后10:4-5)并且基督以后复临时,在预表中祂还要骑在一匹“白马”上,进行末日的战争,以毁灭恶人,并拯救祂的子民(启19:11-16,21)。 同时,“骑在马上的”也可指基督的教会。在第一印时期是指使徒时代教会。因基督和教会原为一体,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祂的身体(弗5:23;林前12:27)。再者,基督也是和祂的教会同工,并借着祂的教会进行属灵的争战和救灵的圣工的。 “拿着弓”弓是代表上帝的话,或说上帝的道(哈3:9,11,另参:徒2:37;来4:12;弗6:17)。因为“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利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4:12)并且上帝的圣言也如弓箭一样,能直射人心,使人“觉得扎心”,觉得有罪,以致信而悔改,归顺基督(徒2:37-42;林后10:4-5)。 又因“上帝的道”也被称为“圣灵的宝剑”(弗6:17),说明上帝的道只有在圣灵的运用下,才能如两刃的利剑一样大有能力,直刺人心。所以那感动直刺人心的,不但是上帝的道,而也更是圣灵在人心中的工作。正如主耶稣所说:“祂(指圣灵)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可见这里的“弓”也是代表圣灵感动、刺透人心的能力。基督和祂的教会在使徒时代中,在五旬节灵雨沛降后,正是特别借着主的灵和主的道,在人心中进行大规模的属灵征服,以致使许多人都信而悔改,归向基督。 如上所述,上帝的道虽然如弓箭一样大有能力,能直刺人心,然而我们现在还普遍没有很好地掌握它。因此经上劝勉我们要“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上帝的道。”(弗6:17)而使徒时代教会已在这方面为我们留下了美好的榜样。他们已“拿着弓”。这说明他们对主的话,对圣经的真道都已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体会和进入,以致他们自己的心灵首先已大受感动和激励。这样他们也就使上帝的道日益增多地成为他们手中的弓箭和心灵中的武器,以致他们在抵挡试探,战胜考验,并进行救灵的圣工时,也就能更有效地运用它们了。 同样,圣灵虽然也具有无限的能力,能使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能感化、征服人心,使人信服基督;然而我们现在还普遍没有被圣灵充满。而使徒时代教会也在这方面为我们留下了美好的榜样。他们都已“拿着弓”,他们都已领受了圣灵早雨的浇灌,以致能将福音真道大有能力地传扬出去。 “并有冠冕赐给他”,此处的“冠冕”和后面基督复临时“头上带着许多冠冕”的“冠冕”,在原文中本是不同的二个字。此处的“冠冕”不是指王冠,而是指得胜的冠冕,如普通所谓桂冠等等。后面基督复临时“头上戴着许多冠冕”,是指王冠,象征基督以“万王之王”的身份复临(参但2:9-10,13-14;启19:11-16)。而此时,在基督出来争战之前赐给他的冠冕,是为要纪念祂在世为人一生争战中所获得的胜利,和最后所完成的救赎大功(约16:33;17:4)。 而另一方面,有冠冕赐给骑马者,也是特别纪念使徒时代教会圣徒,胜利地完成了灵性上的准备工作,并接受了早雨圣灵灵的浇灌,以致可以靠着圣灵的大能,借着主的真道,开始进行属灵的争战了。 “祂便出来,胜了又要胜。”这里的“出来”,显然是指基督升天后,就已出来,在五旬节圣灵浇灌后,借着使徒时代教会开始进行属灵的争战了。“胜了又要胜”,是指使徒时代的传道救灵工作,也就是基督和使徒时代教会借着主的灵,主的道在人心灵中进行的福音征服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在新约圣经中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这方面的记载。 例如五旬节圣灵沛降的那一天,彼得和其它使徒们靠着圣灵的大能,一天讲道,就有三千人悔改受洗(徒2:41)。另一次讲道,有五千男丁信了主,而妇女和孩子的数目还未计算在内(徒4:4)。“主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他们。”(徒2:47) 经上还记载:“上帝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徒6:7)“上帝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徒12:24)“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徒19:20) 使徒保罗在书信中也提到,当时福音已“传到普天之下,并且结果增长”(西1:6,23),甚至也已传到“御营全军”和“该撒家里”(即皇宫里),并且在那里也有人归向了主(腓1:13;4:22)。 第一印中“祂便出来,胜了又胜”的情形,固然是特别应验在使徒时代中,然而却并不单单限于使徒时代。实质上从广义上来说,这种“胜了又胜”的情形,还将继续不断延续下去,直到世界末了,属灵争战结束,基督和祂的教会获得最后完全的胜利为止。这里第一印的启示只是灵战的开始,后面启示录19章关于基督复临的启示,才是灵战的最后结束。在使徒时代,福音圣工的胜利是明显的,以后的时代一度转为隐藏,在宗教改革时代,复临运动时代,以及末后的晚雨复兴时代,又将转为明显的,但不论表面的情形怎样,上帝福音的救灵大工必要不断胜利挺进,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前面提到,揭开第一印时,“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比较以下三个印中的记载可知,此处的活物必为第一个活物(启6:3,5,7),也就是脸面像狮子的活物(启4:7)。这对第一印时期中的圣徒也是特别有教训的,要他们在此时期中也要像狮子一样勇敢的,大声吼叫地将福音传给万民听。正如主吩咐门徒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关于第二至第四印书卷 以上我们已经观看了第一印书卷的内容,主要是论到使徒时代,基督和祂的教会借着主的道和主的灵在世人心灵中进行属灵征服的明显得胜的情况。第一印时期正好相当于以弗所教会的时期。现在我们接下来要观看第二印到第四印书卷的内容,其中是论到使徒时代后,撒但和他所利用的政权,借着逼迫和谬道对主的教会和福音圣工,接连进行重大反扑的情况。这二、三、四印的时期正好大致分别相当于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教会时期。现在让我们按着次序,逐一进行查考。先来观看第二印书卷的内容: 羔羊揭开第二印书卷 约翰记载说:羔羊“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启6:3-4) 第二印书卷是论到撒但借着罗马帝国逼迫教会和杀害圣徒的情况,从公元100年起到313年止,即相当于士每拿教会时期。 这里说,“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其中所用的“另”字,是有特别意义的。因羔羊揭开第三、第四印时,都未用这个“另”字。所谓“另有一匹马出来”,表明此匹红马和上述第一印中的白马是大不相同的;表明红马不是由白马演变而来,而是“另”一匹和白马相对抗的马。而红马和下面的黑马、灰马的性质与来历是相同的,不过在方法和程度上有所不同,因此就不用“另有”的字样。关于第二印时期中出来的红马,红色是象征罪和流血(赛1:18;63:1-3;王下3:22)。 骑在此匹红马上的是撒但,同时也是指他所利用的罗马帝国。撒但曾借着罗马帝国对教会圣徒进行了二百多年之久的逼迫,从公元100年到313年止。这一时期在教会历史上也被称为罗马帝国逼迫教会的时期。因在此时期中大多数的罗马皇帝都是逼迫基督教的。例如图拉真TRAJAN(98-117年在位),哈德良HADRIAN(117-138年在位),安托奈那斯·比乌ANTONINUS PIUS(138-161年在位),马可奥利流MARCUS AURELIUS(161-180年在位),塞提米亚·塞维拉斯SEPTIMIUS SEVERUS(193-211年在位),玛西民 MAXIMIN(235-238年在位),德修DECIUS(249-251年在位),法拉良VALEFIAN(253-260年在位),奥利连AURELIAN(270-275年在位),丢克利田DIOCLETIAN(284-305年在位)等等都是逼迫基督教的。 “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这是指罗马帝国逼迫教会,残杀圣徒说的。 因为当时基督徒的人数极其众多,并且遍布于罗马帝国的各处。例如罗马历史家吉本提到,在基督升天后还不到一百年,在地上各处都有基督教,当时罗马帝国境内的基督徒人数约在五百万人以上。又如公元220年去世的“特土良TERTULLIAN曾说,‘我们好象昨日才诞生出来的,但是我们却充满了你的帝国,你的城邑、市镇,你的部落,你的军营城堡、宫庭及国会议院。’到了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逼迫的末叶(313年),基督徒的人数已经达到了罗马帝国全国人口的一半。”(圣经手册965页)因此,撒但借着罗马帝国逼迫教会,残杀基督徒的行动,确已“从地上夺去太平”,并“使人彼此相杀”,意即不信主的父母和子女杀害信主的子女和父母,不信主的弟兄姐妹杀害信主的弟兄姐妹,不信主的同胞杀害信主的同胞。正如主耶稣在世时,早就向门徒发出预言说:“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10:21-22) 关于当时罗马帝国迫害教会的情况,善恶之争一书上提到:罗马“异教已看明,若是福音获得胜利,则她的庙宇和神坛势必铲除净尽,故此,她集合了她的全部势力来摧毁基督教。于是逼迫的火焰点燃起来了。基督徒的财产被夺去,并从自己家中被人赶出。他们‘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来10:32)他们‘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来11:36)无数的人用自己的血印证了自己所作的见证。贵族和奴隶,富户和穷人,智士和愚夫,一律都被无情地惨杀了。……有许多人为了财利,以告密的手段出卖无辜的人们。他们被定为叛国的匪徒,宗教的死敌,和社会的毒害。无数的人被拋给斗兽场中的野兽,或被活活烧死。有的被钉在十字架上……。基督的门徒……不得不躲避在荒凉偏僻之地,‘受穷乏、患难、苦害,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来11:37-38)千万人住在墓穴中,他们在罗马城外的山脚下,在泥土和岩石中挖了深长的地道,这些黑暗复杂的地道一直伸展到城外数哩(英里)之遥。……”(第二章25-26页) 撒但借着罗马帝国虽然已“从地上夺去太平”,但却不能夺去圣徒心灵中的平安;虽然已杀害了无数圣徒的身体,但却不能杀害圣徒的灵命(约14:27;16:33;太10:28)。那真正的得胜者不是撒但和罗马帝国,而是被他们残害的圣徒。正如启示录中所指出:“弟兄胜过他(指撒但),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启12:11) 再者,当时逼迫越猛烈,反倒促使教会越兴旺;杀害的圣徒越多,反倒促使信主的人数越增加。如上所述,到了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康士坦丁下令停止逼迫基督教时,信徒人数已达到了罗马帝国人口的一半。 善恶之争一书上对此提到:“在最凶暴的逼迫之下,这些为耶稣作见证的人保持了他们信仰的纯洁。……他们以信心、忍耐和希望的话彼此勉励,来忍受困乏和苦难。……许多人正像古时上帝的仆人一样,‘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来11:35)这使他们回想夫子的话,就是当他们为基督的缘故受逼迫时,应当分外的欢喜快乐,因为他们在天国的赏赐是大的;因为在他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他们因自己配为真理受苦而欢喜,于是他们的凯歌从猛烈的火焰中上闻于天了。……撒但虽然用暴力来摧毁基督的教会,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然的。当这些忠心高举真理旗帜的勇士在他们的岗位上光荣牺牲时,耶稣的门徒所殉身的大战争并未就此停止。他们藉失败获得了胜利。”有一个基督徒说:“我们被杀的越多,我们的人数就越多,基督徒的血乃是福音的种子。”(第二章26-27页) “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说明这些猛烈的大逼迫虽然是由撒但借着罗马帝国所施行的,然而仍是在上帝无限权柄的掌管、控制和容许之下。若不是全能的上帝给予权柄,或说容许这些逼迫临到祂的子民身上,那么撒但和罗马帝国纵然有再大的能力,也绝不能使祂的子民受到丝毫的伤害。正如主耶稣当日在受审时,回答罗马巡抚彼拉多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约19:11) 或者有人要问:上帝为什么要赐权柄给撒但和罗马帝国,让他们去逼迫上帝子民呢?我们深信这里面必定有着上帝无穷的慈爱、智慧、权能和美意。上帝必要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也必使救灵的圣工得推进,上帝的圣名也因此得荣耀。为此,主耶稣也勉励我们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么?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髲也都被数过了。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太10:28-33) 预言中最后又进一步指出:“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刀”是指政治上的权柄(罗13:4),此处的刀和罗马书13:4中的“剑”在原文和英文圣经中都是同一个字。“大刀”是指很大的政治上的权柄。这里显然是指当时的罗马帝国政府的政权说的。在第二印时期中,撒但正是借着罗马政权的这把“大刀”对教会圣徒大施逼迫,大加杀戮。然而此处也再一次提醒我们这一真理事实:这一把“大刀”也是上帝所赐于罗马帝国的。“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上帝的。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罗13:1-7;路3:12-14)当然上帝赐人权柄,是要叫人行善,而不是作恶。凡滥用上帝所赐权柄作恶的人,到了时候必定遭受上帝严厉的刑罚(赛10:1-4;13:11)。 当羔羊揭开第二印的时候,约翰听见第二个活物,也就是脸面像牛犊的活物出来报幕说:“你来。”(启6:3;4:7)这对第二印时期遭受罗马帝国逼迫的教会圣徒,也是特别具有勉励意义的,要他们在此时期中也要像牛犊一样甘心顺从上帝的旨意,或是为主走上祭坛,被杀献上为祭,或是为主走入田地,负轭劳苦作工。 以上我们已经研究了第一、第二印书卷的内容。简单地说,第一印是讲到使徒时代基督教的胜利,第二印是讲到罗马帝国的逼迫。但愿我们都要效法使徒时代教会在艰苦危难的情况下,为主英勇传道,热心救灵的精神,靠着圣灵的大能在很短时间内,将福音迅速传遍了当时的天下。我们也要效法罗马帝国逼迫时代中的教会榜样,坚守真道,劳苦作工,至死忠心,甚至不惜为主英勇殉道。关于第三、第四印书卷的内容,我们在下一题中再研究。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