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题 形状像豹的兽

【返回上级目录】

 启示录十二章大龙和妇人斗争的异象,向我们启示了人类历史上,从亚当、夏娃时起,到基督复临时止,长期以来撒但借着大龙身上的“七头”“十角”和上帝子民属灵争战的历史。“七头”,一是指古代的埃及,曾奴役上帝选民以色列人四百年之久;二是指亚述,公元前721年起曾毁灭北国以色列;三是指巴比伦,公元前605年起开始掳掠和毁灭南国犹大;四是指玛代波斯,继续统治犹太国;五是指希腊,也继续统治犹太国;六是指罗马帝国,不但压制犹太人,而且逼迫基督徒二、三百年之久;七是指罗马教廷,在中古时期就曾逼迫基督徒一千二百六十年之久,末后还要逼迫上帝余民。“十角”是指西罗马帝国所代表的原罗马国于公元476年灭亡时,所分裂、形成的十个国家(但7:24)。也就是相当于西欧的一些国家。它们在中古时期就已和罗马教权结盟,逼迫上帝子民。

  启示录十三章一至十节第一个形状像豹的兽的异象,又在十二章异象的基础上向我们进一步启示了,撒但借着形状像豹的兽和中古时期上帝子民,并特别是和末后时期上帝余民属灵争战的历史。

  此处形状像豹的兽相当于但以理七章的小角,都是指的罗马教廷,但它们启示的重点却各有不同。“小角”主要是论到罗马教皇在中古时期“一载、二载、半载”的一千二百六十年中的离道背教,迫害上帝子民的活动(从公元538到1798年);形状像豹的兽虽然也论到在中古时期的情况,但它启示的重点,却是论到罗马教廷在末后时期的离道背教和迫害上帝余民的活动。因此本段预言特别和我们末后上帝余民有关,并且也将成为基督复临前最后几大预兆之一。由于本段预言目前几乎已完全应验,可见基督复临已近在门口了。现在就让我们按着次序,分成六段来查考:

第一段 兽的来历

  预言中首先论到兽的来历,说:“我又看见一个兽从海中上来。”(启13:1上)

  “兽”在异象中一般都是预表国家的,不同形状和特征的兽,也预表了各个不同情况和特点的国家。本异象中的“兽”被用来预表罗马教廷也是很合适的,因罗马教廷不但是一个教会组织(就如启十七章的妇人所预表的),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组织(就如此处的兽所预表的)。其实早在但以理七章“小角”的预言中就已称他为“王”,只是“与先前的不同”。因先前兴起的十王,都纯粹是国王,而他却同时兼任了国家和教会权势的王,被称为教皇。

  如“中古欧洲史”上就是这样评论的,说:“中古教会不但执行国家之职务,而且有国家之组织。”“中古教会之组织,可称之为专制君主之政府,为教皇者,大权独揽,无异专制的君主。”(128页)“教会以教皇为首领而握有政权,隐然为罗马帝国之继起者。组织完备,俨然专制之王国,实可为中古时代最有势力之国家。”(何炳松著中古欧洲史128,173页)不但中古时代是这样,而现代的情况也相似。例如曾看到中国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世界知识年鉴”,关于“各国概况”的介绍中,就是把梵蒂冈的罗马教廷作为一个国家来介绍的。

  预言中论到此兽的来历说:“从海中上来”。这一点和但以理七章四个大兽的情况相同,都是“从海中上来”的。“海”象征众民、邦国集中之地。如经上所说:“多民哄嚷,好象海浪匉訇,列邦奔腾,好象猛水滔滔。”(赛17:12;耶6:22-23;50:42)启示录后面也提到:“淫妇坐的众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国、多方。”(启17:1,15)

  但有一点情况不同,四大兽从海中上来时,“天有四风陡起,刮在大海之上。”这象征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和罗马四大帝国,都是通过战争的方式而兴起的。因“风”在异象中常预表战争。这和俗语所谓“战争的风云”说法相符。如经上说:“必有一阵更大的风……刮来,……看哪,仇敌必如云上来,他的战车如旋风。”(耶4:12-13;51:1-2;25:32-33亚7:14)而此兽从海中上来时,却没有四风大刮,说明罗马教廷并不是通过战争的方式而兴起的。在但以理七章中虽然指出他曾拔除三个“角”而兴起,但那是利用别国的军队为他争战,他自己并未投入战争。而且七章中也指出,他是一个渐渐“长起”的小角。

  海莱博士著的“圣经手册”中对此也论到:“教皇职权乃是一个逐渐形成的发展,最初显为世界列强之一,是在第六世纪。”“……西方的罗马帝国告一段落的时候(主后476年),……就使教皇完全脱离了民间政权的管辖。西方帝国沦亡后就产生了许多化外人所分治的小国度,以致它们提供不少的良机与教皇而缔结互惠的联盟,于是教皇渐渐就成为西方最了不起的人物。”(979,985页)

第二段 兽的形状

  预言中接着论到此兽的形状说:“有十角七头,在十角上戴着十个冠冕,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我所看见的兽,形状像豹,脚像熊的脚,口像狮子的口。”(启13:1-2)可分四点来介绍:

  第一点,“有十角七头。”

  我们知道七头十角原是在大龙身上的(启12:3),现在怎么转到了这一个兽身上呢?这是因为下面提到:“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座位、大权柄都给了它。”(启13:2)说明这一个兽不但是大龙身上七头中的一头,而且也拥有了大龙赐给他的全部权力,就是七头十角所象征的。

  此处的七头相当于启示录十七章的“那七头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又是七位王,五位已经倾倒了,一位还在,一位还没有来到。”(启17:9-10)“五位已经倾倒了”,是指古代埃及、亚述、巴比伦、玛代波斯和希腊五个帝国已经覆灭了;“一位还在”,是指约翰当时所处的罗马帝国还在;“一位还没有来到”,是指罗马教廷当时还没有兴起。“至于那十角,就是从这国(即罗马帝国)中必兴起的十王。”(但7:24)也就是指西罗马帝国所代表的原罗马国于公元476年灭亡时,所分割形成的西欧等十个王国。他们在中古时期曾和教廷结盟。大龙曾借着地上七头十角的这些权势迫害、辖制了古时的以色列人(上帝的选民),和新约时代的属灵以色列人(基督徒)。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这一个兽身上的“十角七头”和前面大龙身上的“七头十角”,在次序和装饰上都是有所不同的。大龙是“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而这一个兽是“在十角上戴着十个冠冕,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这是因为前面大龙开始吞吃男孩子,逼迫妇人等罪恶活动,主要都是借着“七头”进行的,当时也正是“七头”掌权作王,戴着七个冠冕的时代。而此时代表罗马教权的兽从海中上来时,七头中的六头(即从埃及到罗马帝国)都早已过去了,现在已是“十角”(代表罗马帝国分裂成的列国)头戴冠冕,作王掌权的时代了。至于“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说明他们抵挡真神、压制圣民的罪恶的历史、经验、手段、方法等等,仍被继承着、保持着。

  第二点,“形状像豹。”

  “形状”是指外表的特征,“豹”在但以理七章异象中是代表希腊帝国的。希腊亚历山大帝国的特征主要有两点:

  一是统治世界的野心。亚历山大曾宣称:“天无二日,地无二王。”一心想要“掌管天下”(但2:39)。亚历山大帝国统治世界的野心,具体表现于:(一)军事征服:如东征成功后,又准备西侵。(二)文化侵略:将希腊的言语、文化、科学等各方面知识传播于各被征服国家和地区,企图使各国各族都趋于希腊化。(三)召募和重用各国士兵和将领。(四)提倡和鼓励欧亚人种通婚,妄图使欧亚人种同化。例如他曾和其它将领带头娶亚洲女子为妻,举行婚庆大典,并鼓励本国士兵效法他们,应允欧亚人种通婚者,可免除赋税。(五)移植和交流东西方的植物,妄图将被征服地区永远联结为一。

  而罗马教廷也像希腊亚历山大帝国一样,表现了相似的统治世界的野心。如海来博士著的“圣经手册”1012页上提到:教皇“希勒德布兰(即贵钩利七世1073-1085年)自称为‘凌驾君王太子之上的主宰’。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曾以‘世界至尊无比的君王’而自称,并宣称他拥有罢免君王的特权。庇乌九世(1846-1878年)判决教会与政治的分离为不法,曾吩咐所有殷实的天主教徒务要遵从教会的元首,过于顺从地方长官。利欧十三世(1878-1903年),宣称他乃是‘所有掌权者的主脑’。在教皇接受加冕盛典中,那教皇冠冕一放在教皇头上时,就附有下列一、二句话:‘你是众王之父,世界的统治者,并基督的代表人。’”

  希腊亚历山大帝国的另一特征是:狂妄自大,把自己神化。正如预言中指出他“极其自高自大”(但8:8)。如亚历山大曾进入埃及太阳神庙内,取得“太阳神之子”的尊号;又在所铸造的大批钱币上,将自己的人头像铸成太阳神的模样;还曾妄想把亚利斯妥大山雕刻成自己的一尊大像,在山脚处建立一万居民的城市,握于大像的右手掌中,藉此为自己设想出一种神格。此外,他还采用了东方帝皇的专制礼仪,叫臣民跪拜朝见他,亲吻他的脚趾。

  而罗马教皇也曾同样地想把自己神化,如教皇曾自称为“上帝的代表”“第二位上帝”“主上帝教皇”以及“诸父之圣父”“教会的元首”“至大的祭司”“万万不能错的教皇”等等,真是“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称是上帝”(帖后2:4)。此外,教皇也曾以上帝代表自居,接受君王和万民的屈膝敬拜,甚至亲吻他的脚。

  第三点,“脚像熊的脚。”

  “熊”在但以理七章中代表玛代波斯帝国。“脚”象征践踏。“熊”的脚掌是大有力量的,象征玛代波斯帝国率领他众多的部队,践踏、征服列国。历史上提到,玛代波斯的军队原文称为“卡拉”,含有部落的意思。可见他们原来将自己整个部落都视为军队。因此一个波斯将领所率领的军队,通常都在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据古代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所记,波斯王亚哈随鲁某次远征希腊列邦时,所率领的大军和仆从,甚至多达四百几十万之众。玛代波斯就是这样借着雄厚的,如熊掌似的兵力,践踏征服了周图远近列国。

  而同样在罗马教权最强大时,也曾使欧洲列国屈服于教皇的辖制之下。例如“圣经手册”上论到英诺森三世(1198-1216)说:“他是所有教皇中最有权势的一个,自称‘基督与神的代表人’‘管辖教会、世界至上无比的君王’,拥有废除、罢免君王的权柄,所有地上、天上和阴府中的事物都是受治于基督的代表的。他使教会具有管辖政治的最高权柄,所有德国、法国、英国、甚至所有欧洲的君王都要听命于他。他甚至曾使比散田的帝国归服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对君士坦丁堡所施行的虐待暴政,结果使东方教会与西方教会分裂得更厉害。……他曾命令了两次十字军的出动。他制定了那圣餐饼酒变为耶稣实在的血肉的教义。他制定了那向神甫用耳语秘密认罪的条例。他曾下谕旨,……无论如何是不能离开那公教的信仰,即‘教皇绝对无错误可能’的信仰。判决了大宪章(即英王约翰给于贵族之自由保证书)为有罪。禁止人用本土方言诵读圣经。……创始了异教徒裁判所。命令对亚勒比根斯教徒的大屠杀。在他促使之下,曾流了人许多血。”(998-999页)

  在善恶之争一书中还提到:“我们还要记着,罗马教会向来自夸说她是永不改变的。贵钩利七世和英诺森三世的政策至今还是罗马教会的政策。只要她有权在手,仍必雷厉风行,像在中古世纪一样。”(35章600页)

  第四点,“口像狮子的口。”

  狮子在但以理七章异象中代表巴比伦帝国,“口”首先是象征教训。巴比伦教训的特点就是混乱,并且严重的离经背道。因巴比伦的宗教信仰原就是由各种宗教信仰混合而成的,其中不但包含了许多异邦邪教的荒谬迷信,而也含有一些希伯来人的有关真神上帝的信仰。例如巴比伦国是信奉多神和敬拜偶像的(参但2:11;3:12,14;5:4,11,原文中神为多数)。又如尼布甲尼撒王为但以理和他三个同伴所起的名字,它们的含义依次是:太阳神巴力的太子,为太阳所造,属于“天后”月神和火神之子(但1:7;4:8)。由此可见,他们也是敬拜太阳、月亮和火神的。在他们的信仰中实搀杂了希腊人、波斯人和东方的各种异教信仰。以后又搀入了以色列人的有关真神的信仰。

  而现代巴比伦教会的信仰也像古代巴比伦一样混乱而离经背道,正如哈那克(HARNACK)所指出:“罗马天主教乃是原始的基督教加上希腊与罗马的异教信仰。”(圣经手册961页)怀爱伦也明确指出:“异教与基督教的妥协,终于产生了预言所示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上帝的‘大罪人’。”“罗马教会……把异教和基督教在形式上混合为一,并像异教一样误表上帝的品德。”“异教……的教义、仪文和迷信都搀入到教会中来了。”(善恶之争第3章37页,35章589页,36-37页)

  “口”不但象征巴比伦的信仰和教训,而且也象征巴比伦的权柄和命令。古代巴比伦帝国尼布甲尼撒王曾发布命令,以投入烈火窑中相威胁,强迫人跪拜他的金像。照样末后的巴比伦也将要以死刑相威胁,强迫人拜兽和兽像,并接受兽的印记(启14:6-12;启17章)。

  还有一点可以注意一下,上面描述这一个兽的形状时,依次提到的豹、熊、狮子,和但以理七章异象提到的狮子、熊、豹,在次序上正好相反。这是因为但以理七章是预言,而此处是回顾过去。因罗马教权出现时,那三国早就成为历史的过去了。

第三段 兽的权柄

  预言中在介绍了此兽的来历、形状之后,接着就介绍了兽的权柄,说:“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权柄都给了他。我看见兽的七头中有一个似乎受了死伤,那死伤却医好了,全地的人都希奇跟从那兽。又拜那龙,因为他将自己的权柄给了兽。也拜兽说,谁能比这兽,谁能与他交战呢?”(启13:2下-4)本段预言实际上显明了兽的权柄变化的三个过程:先是接受权柄,后是失去权柄,末后又恢复权柄。

受 权

  先看接受权柄:“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座位(宜译为宝座)和大权柄都给了他。”这明显是指公元538年罗马教皇开始掌权之事说的。这里提到的大龙含义双关,既是指大龙本身说的,也是指大龙当时利用的第六个头罗马帝国说的。因罗马教廷不但是从大龙,而也是从罗马帝国承受了能力、宝座和大权柄。如怀爱伦解释本节预言时指出:“大多数的改政教都相信这个表号是代表罗马教皇,因为他是承袭了古罗马帝国的能力、座位和权柄的。”(善恶之争第25章458页)

  历史上也是这样评论的。如“西洋古代史”上提到:“盖当西部帝国瓦解时,在罗马方面即有一教会中之皇帝兴起,握最大之权力,此实不啻西部皇帝权力之继起者。”(下册622页)

  “罗马帝国兴衰史”上也提到:“从这一年起(指公元476年西罗马皇帝被废除起),罗马皇帝统治下的罗马帝国,始渐而变为罗马教皇统治下的罗马宗教国。一言以蔽之,奥古斯多被废,教皇代兴的重要关头。”(180页中华书局出版)

  “中古欧洲史”上也提到:“教会以教皇为首领而握有政权,隐然为罗马帝国之继起者,组织完备,俨然专制之王国,实可谓中古时代最有势力之国家。”(173页)

失 权

  再看失去权柄:“我看见兽的七头中,有一个似乎受了死伤。”这一个似乎受了死伤的头,也就是指兽的本身,因后面13章12节、14节直接称他是“死伤医好的……兽”。又称他是“受刀伤还活着的兽”。其实这一个头和这一个兽都是指罗马教廷说的。“似乎受了死伤”,已指明是“刀伤”(启13:14)。“刀”代表政权(罗13:1,4启6:4),也代表军权(士7:13,14,18,20启6:8)。因此这是预言罗马教廷将受到军权、政权方面的严重伤害。后面预言中又提到:“掳掠人的,必被掳掠。”(启13:9)

  这两处预言都已获得精确应验。首先是指罗马教皇从公元538年开始掌权、迫害圣徒的一千二百六十年时期结束之年,也就是公元1798年所发生的事说的,当时教皇庇护六世因反对共和被法国军队所俘掳,囚禁于军营中,次年病逝。从此教皇权势日衰。怀爱伦也曾对此预言解释说:“这兽所受的死伤是指1798年罗马教皇的势力衰败而言。”“届时,教皇被法国军队掳去,他的权势便‘似乎受了死伤’。预言的话便应验了:‘掳掠人的必被掳掠。’”(善恶之争35章599页,25章459页)

  及至公元1870年,教皇庇护九世在位时,意大利军队进占罗马城,将教皇的领地收归国有,于是教皇的权势进一步受到打击。当时教皇自称是梵蒂冈的囚犯,不出梵蒂冈一步。“圣经手册”上提到此事说:“庇护九世曾藉赖法国军队一万人掌治罗马。当1870年法国与德国的战争爆发时,这些军队又重新被召集。意大利王威克多以马内利占据了罗马城,并将教皇的州府归并于意大利国。人民对于罗马由教皇手中移交于意大利政府的票数,是十三万三千六百四十八票对一千五百零七票。这样一来,教皇不仅失去了他属世的国度,并且他自己也作了另一政府的臣民,这对于一个自称为万王的统治者的教皇委实是一种极难堪的耻辱。”(1010页)身边现有的1959年的知识年鉴中对此事也简略提到:“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收复了教会占领的罗马及其余土地,教皇的世俗权力被剥夺,并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的梵蒂冈,仅保留了拉特兰宫和一些寺院。”

复 权

  最后再看恢复权柄:“那死伤却医好了,全地的人都希奇跟从那兽。又拜那龙,因为他将自己的权柄给了兽。也拜兽说,谁能比这兽?谁能与它交战呢?”

  这一段预言现在已经获得越来越令人惊奇的应验。早在“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定了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1959年世界知识年鉴)这样,教皇“属世的权力在1929年又被墨索里尼小规模的恢复。虽然梵蒂岗的范围不过是一百英亩,而教皇却再一次自称为君尊帝王,而不隶属于任何地上的政权。”(圣经手册613-614页)从此以后教皇的势力又日益强大,直到现在,全世界罗马天主教徒人数已多达十亿,在美国的教徒人数也已多达七千万,成为美国最大的宗教团体。

  梵蒂岗罗马天主教不但是世界各国罗马天主教会的最高领导,而且教皇的势力实际上也已控制或影响着许多国家的政权。因为现今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仍然是属于罗马天主教的国家,或是罗马天主教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家。

  早在苏联作家约.拉甫列次基所著,并于1957年出版的“梵蒂冈(宗教、财政与政治)”一书中,就已经对现代梵蒂冈罗马教廷势力之巨大,作了详细论述。此处略引几段:

  “梵蒂冈鼓舞着西欧和美洲为数众多的教权派政党(天主教民主党、天主教社会党、人民党)。‘天主教行动’这个群众性组织是受梵蒂冈领导的,其活动对于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权势有着重大影响。教廷今日的世俗权力,表现在梵蒂冈通过教会组织,在许多国家控制着分枝繁多的群众性组织,及在思想上武装教权派政党。”(179页)

  “为教廷鼓励着的有势力的教权派政党,现在在西欧活动着。其中的许多政党在最近十年间曾经或目前仍掌握着政权(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士、荷兰、卢森堡、奥地利)。天主教会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政权的同盟者和支持者。在美国天主教会愈来愈甚地得到金融寡头的支持。天主教会在拉丁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积极地扩张自己的势力。”(1页)

  “美国的天主教会由所谓‘全国天主教福利会’领导的。……”(235页)“‘全国天主教福利会’立意加强天主教在美国的势力,它使社会舆论相信,它拥有多数,在某些选区中拥有决定性多数的选票。由此可见,许多议员只有在天主教会的支持下,才能期望选举得胜,议员们有了天主教会的支持,即能稳操左券,但必须听从‘全国天主教福利会’的训令。”(237页)

  “英国作者阿芙乐、曼汉顿于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著的‘梵蒂冈’一书中,写道:‘实质上天主教会力图将美国变成为纯然的天主教大陆,这一大陆将抵偿它在欧洲大陆上所失去的一半势力。’我们所引述的事实指出,虽然梵蒂冈暂时还没有征服美国,然而它和美国的天主教会目前已经是影响美国统治阶级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248页)

  其实关于上述这些情况和趋势,怀爱伦早在百年前就向我们指出了:在政府中,在教会内,在人们的心里,她正暗暗地扩充势力,最后在美国复得其在旧世界所失去的至尊权力(善原文581,573页)。死伤医好了,罗马恢复了先前的权势,骑在“先前有,如今没有,以后再有”的朱红色的兽上(启13:3;17:3-6,8-11;善原文564页)。(“圣经和预言之灵集句”第四页)

  至于近年来罗马教廷的权势和影响力,已扩展到什么程度了?众所周知:现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是喜欢经常不断访问美洲、欧洲、亚洲和世界各国的教皇,每次所到地区时常都吸引了几十万上百万的人来朝见他,并参加他主持的弥撒。特别是一九九五年二月十六日在香港“南方早报”上,有关教皇访问菲律滨的报导中提到:“教皇……昨日的弥撒,吸引了他作教皇以来最多的听众。梵蒂岗发言人说,估计有二百到五百万人参加了弥撒。弥撒在一大公园举行,周围几公里的路上都挤满了人。教皇说:‘在历史的头一千年中,十字架插在了欧洲的土地上,第二个一千年是美洲,希望第三个一千年是在广阔的亚洲。’

  在菲律宾,百分之八十五的人都是天主教徒。教皇劝人不要用毒品、酒类,也不要滥交。在弥撒结束时,他用十三种不同的语言说再见: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英语,格雷西语,波兰语,俄语,朝鲜语,越南语,普通话,日语和菲律宾的主要语言。”

  由以上所述的一切情况看来,罗马教廷所受的“死伤”果真已经完全“医好了”。

  讲到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罗马教的离经背道活动,确实是应验了圣经上指着它所说的预言,过去十四到十六世纪欧洲各国所有宗教改革家,都持有这样预言解释观点,我们教会也是继承了宗教改革家的解释观点。当我们解释圣经预言的应验时,不得不指出罗马教的一些离经背道活动。但是,这绝不是说罗马天主教的信徒和神职人员都是不好的。其实天主教中也有许多信徒是很爱主的,神职人员和修女中也有很爱主的,就连教皇中也有一些人被人们认为是很好的。正如“圣经手册”上所作的评论:“教皇个人的品格:有些教皇乃是非常好的人,而有些却是不可言喻的败坏。大多数的教皇都是孳孳贪图权势财富。……那些自称为‘基督之代表’者,一点都不似圣徒。”(1011页,海莱博士著)

  预言中接下去又说:“全地的人都希奇跟从那兽。”今天罗马教廷的权势和影响的巨大,已经令人感到“希奇”了,但将来还要令人感到“希奇”,以致“全地的人都希奇跟从那兽”。这是预言美国和西欧各基督教、天主教国家,以致于世界上其它各国中一切世俗化的基督教,都要和背道的罗马天主教联合起来,并要效法罗马天主教的精神,跟从她的榜样,利用地上政权的支持,去强迫人们遵守罗马教会所制定的星期日和禁止人们遵守主所设立的安息日,或仅仅是高举星期日和禁止上帝余民遵守安息日。关于这一方面,在后面两角如同羊羔的兽的异象中还要详细讲解。

  预言中接下去还说:“也拜兽说,谁能比这兽,谁能与他交兽呢?”可见末后地上的人不但“都希奇跟从那兽”,而且还要“拜兽”。这里所谓“拜兽”的事,实质上主要也就是指上面提到的被劝说或被强迫去遵守星期日,并被禁止遵守安息日的事,或单单表现为被禁止遵守安息日。

  怀爱伦提到:“先知但以理曾预言到小角(即罗马教廷),说他‘必想改变节期和律法。’(但7:25)使徒保罗也称这同一个权力为高抬自己超过上帝的“大罪人”。这两段预言是互相辅佐,彼此补充的。教廷唯有借着改变上帝的律法,才能高抬自己超过上帝。凡是明知真相而又遵守这被更改之律法的人,便是向那更改律法的权势致敬。这种行为就是效忠教皇来代替上帝的记号了。

  罗马教廷曾企图改变上帝的律法。那禁止人拜偶像的第二条诫命已被废除了,第四条诫命也被更改了,吩咐人遵守七日的第一日来代替第七日的安息日。……”

  “这种更改安息日的事已被视为罗马教会权力的证据,罗马教的作家也说:‘把安息日改为星期日,这种行动已经得到各改正教会的承认,……他们既遵守星期日,就是承认罗马教会有权制定节期,并命令人遵守。’”

  “罗马教徒宣称:‘改正教会之遵守星期日,证明他们是自相矛盾,是向罗马教会的权威低头。’改正教会的这种强迫人守星期日的运动,乃是一种强迫人敬拜教皇(敬拜兽)的运动。凡明知第四诫的要求,而又故意遵守伪安息日来代替真安息日的人,正是向那制定这伪安息日的权力致敬。’”(善恶之争第25章465,467,468页)

  至于“拜兽”的人所说:“谁能比这兽,谁能与他交战呢?”这话既显明罗马教廷末后势力的强大,也成了许多拜兽之人的借口,认为不得不服从罗马教的权势而违犯安息日,并在不同程度上高举星期日。

  然而在一切效忠并信靠上帝的圣徒看来,这兽的权势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他们所事奉和敬拜的上帝是有无限权能的。主也勉励他们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么?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太10:28-31)因此,他们为了效忠上帝,谨守上帝的诫命,而不怕触动兽的怒气。他们乃是名录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而始终不肯敬拜兽的人(启13:8)。他们乃是完全“胜了兽和兽的像并他名字数目的人。”(启15:2)经上说:“弟兄胜过他(指撒但),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自己的性命。”(启12:11)

  预言中还提到全地的人“又拜那龙,因为他将自己的权柄给了那兽。”这里也特别是指大龙末后要通过披着基督教外衣的招魂术行奇事的能力,来加强罗马教和世俗化基督教的背道活动。并且大龙也要通过招魂术的迷惑人的活动,来直接接受人的敬拜。在“圣经和预言之灵集句”中提到:“撒但定意要使一切(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世俗的人)合为一体,以便把他们全部网罗在招魂术中,来增强自己的势力(善原文583页)。”“一切的人全部网罗在招魂术中,这样他们就是直接从事对龙的敬拜了(善原文562,588页)。”

第四段 兽的叛道

  预言中接着就论到兽的叛道活动:“又赐给他说夸大亵渎话的口。又有权柄赐给他,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个月。兽就开口向上帝说亵渎的话,亵渎上帝的名,并祂的帐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又任凭他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也把权柄赐给他,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国。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他。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启13:5-9)

  这段预言已经在中古时期罗马教廷身上获得了基本应验,但却并未完全应验。本段预言的完全应验是在末后时代,基督复临之前。现分四点讲解:

任意而行四十二个月

  第一点,“又有权柄赐给他,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个月。”这和但以理七章论到“小角”的预言时期相同:“圣民必交付他手一载、二载、半载。”由此也可证明启示录13章形状像豹的兽,也就是但以理七章的“小角”,都是预表罗马教廷和教皇。他们在中古时代掌权任意而行、逼迫圣徒的年代是“一载、二载、半载”,加起来是三年半,也就是“四十二个月”,也就是“一千二百六十天”(参启12:6,14;11:2-3)。实际上也就是代表一千二百六十年(参民14:34;结4:6;但9:25-27)。而历史上也正是这样奇妙应验的:从公元538年罗马教皇西弗流斯借着东罗马帝国的军队“拔出”三角中的最后一角(东哥特王国),而在罗马城内正式开始掌权,逼迫圣徒时起,到公元1798年罗马教皇庇乌六世被法国军队俘掳为止,前后正好为1260年。

说夸大亵渎的话

  第二点,“又赐给他说夸大亵渎话的口,……兽就开口向上帝说亵渎的话,亵渎上帝的名,并祂的帐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

  但以理七章论到小角的预言也提到:“有口说夸大的话。”“向至高者说夸大的话。”关于兽所说一般“夸大亵渎话”,我们在前面也已经提到,如教皇自称为“诸父之圣父”“至大的祭司”“教会的元首”“基督的代表”“上帝的代表”,特别是自称为“第二位上帝”“主上帝教皇”等等。但此处预言提到兽还要进一步“向上帝说亵渎的话”。表现在三方面:

  (一)“亵渎上帝的名”:如十三世纪初,教皇英诺森三世所制定的,使“弥撒祭”(一块薄薄的饼,相当于圣餐的饼)变为基督的真身、真血,而且是真活的基督,真活的天主(上帝)的异端,是对上帝圣名的极大亵渎。正如怀爱伦所指出:当时“罗马教的神父们竟伪称他们能借着他们那种无意义的画符念咒,把普通的酒和饼变成基督的真肉、真血。他们怀着亵渎僭越的心,公然宣称自己有创造万物的创造主上帝的权能。他们甚至用死刑来威胁一切基督徒,要他们承认这种可憎的,侮辱上天的异端。成千成万拒绝这种教条的人,竟被处火刑焚死。”(善恶之争第三章46页)

  在罗马教“教理详解”一书中,也可看到这一类的问答:“问:神父在什么时候用这个权柄呢?答:在弥撒当中举扬圣体的时候,神父代替吾主耶稣,一念了成圣体圣血的经,就有吾主耶稣的圣身圣血。问:成了圣体圣血,还有面酒的体么?答:没有了,只剩下面酒的形像。面酒的体全变成了吾主耶稣的圣身圣血。”“问:吾主耶稣在圣体里头,是死的,是活的?答:是活的。因为在圣体里头的吾主耶稣,就是现今在天堂上的吾主耶稣。他的身子是活的,不是死的,并且也有复活后肉身所受的光明、神透、神速、无伤四样奇恩。”“问:圣体里头,也有天主圣父、圣神(即指圣灵)么?答:也有天主圣父、圣神(即圣灵)。因为天主的本性是不能分开的,所以完全有天主三位。”(245,246页)

  又如罗马教皇庇乌九世(公元1846-1847年)“立马利亚为神”,又早已对她进行崇拜祈求,又称她是“天主(上帝)的母亲”,也是对上帝圣名的另一极大亵渎。“教理详解”中也有这一类问答。“问:圣教会为什么加这几句经(指圣母经的第二部分)?答:第一,圣教会愿意我们在一总人面前,认识圣母是天主的母亲。第二,愿意我们常常求圣母保护我们,特特在我们临终的时候。”(325页)

  其实马利亚只是一个人,而不是神,我们只能称她是耶稣肉身的母亲,却不能称她是“上帝的母亲”。从耶稣的人性来说,是马利亚生养了耶稣;但从耶稣的神性来说,却是耶稣创造了马利亚。再说马利亚和耶稣肉身上的母子关系,也并不能使她比其它上帝儿女更为有福。如有一个妇女曾大声对主耶稣说:“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耶稣说,是,却还不如听上帝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路11:27-28)另一次主耶稣的母亲和弟兄来找祂时,祂又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就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太12:48-50)

  (二)亵渎上帝的“帐幕”,也就是天上的圣所(来8:1,2)。例如罗马教删改了上帝十诫的律法,践踏了主的救恩,取消了基督的中保代求的工作,等于是破坏了神圣的约柜中的律法,践踏了主施恩的宝座,废除了中保代求的香坛,从而也亵渎了上帝的帐幕。

  又教皇自称为“至大的祭司,代基督之位者”,主教、神父也被称为祭司,听取信徒跪在自己面前的认罪,执行着僭取的“赦罪的权柄”;又以马利亚为中保,要信徒向马利亚祷告,求马利亚将自己的祈求转告于上帝;还提倡敬拜圣徒的遗像、遗物、遗骇,出售赎罪券等等,……都已亵渎了基督在天上圣所中的大祭司和中保的赎罪与代求工作。

  (三)亵渎“那些住在天上的”:例如许多教皇都曾头戴三层冠冕,表示教皇是天上的王、地上的王和炼狱的王。罗马教还宣传:“神父的地位,不但远超过教友的地位,还远远超过天神(即天使)的地位,因为天神不能成耶稣的圣体,也不能赦人的罪。”(教理详解)罗马教还宣称马利亚为“天神之母”(意即“天使的母亲”),和“造物之母”(意即“被造之物的母”)。这一切都是对那些住在天上的天使和宇宙众生灵的亵渎。

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

  第三点,“又任凭他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启13:7)但以理七章论到“小角”的预言中也提到:“观看,见这角与圣民争战,胜了他们。”他“必折磨至高者的圣民,……圣民必交付他手一载、二载、半载。”(但7:21,25)

  这些预言都已明显地获得应验。例如罗马教皇曾组织十字军一次又一次地攻打、屠杀瓦典西人、阿比尖西人等,又借着所谓“异教徒裁判所”“耶稣会”等机构杀害了无数圣徒。据统计,罗马教在中古时期于西欧各国,杀害的圣徒人数至少有五千万之多。

  “天主教说他自己可以用肉身的刑罚,以罚不守规的人(见教理详解上卷57面上)。大经士巴纳司(BARNES)的但以理第七章之注释,讲到小角折磨上帝圣民的事说,当西历1208年,罗马教皇英诺森第三命定要杀戮住在以大利北边的瓦典西派,并住法国南边的阿比尖西派,这两派是坚心遵从圣经的人,不服罗马教的道理,所以教皇一下旨意,这两派中的人舍身亡命的有一百万。自创设‘耶稣会’,从西历1540年直到1580年,他们杀了九十万不佩服天主教道理的人。在西历一千二百三、四十年间,罗马教设立异端裁判所,就捉拿那些抵当并不佩服天主教道理的人,用严刑拷问他们,只是被拷问的一百人中,有九十九个是被定死罪的。……单单在三十年之内,罗马教就这样杀害了十五万人。在1521年喀利第五(西班牙王)遂从罗马教皇下诏书,使五万不佩服罗马教道理的人被处死。……著史记的说,罗马教所杀的,至少有五千万。”(启示录之研究211-212页)

  以上提到的罗马教廷迫害圣徒的情况,似乎都属于中古时期,然而根据圣经预言,末后兽的“死伤……医好”后,他对圣徒的逼迫还会东山再起。正如怀爱伦所指出:“罗马教会永不会放弃她那‘绝无错误’的主张。她过去向那些拒绝她教义之人所施行的种种逼迫,她现在还坚持是正当合理的。况且今日如果再有机会的话,她是否还能作出同样的事呢?是的,只要除去现今世上政府的约束,并恢复罗马教先前的权势,她那种残暴和逼迫的惨剧必要迅速重演。……”(善恶之争第35章584页)

  当然,上面提到中古时期罗马教“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只是指杀害圣徒的身体方面说的。主对此早就勉励圣徒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太10:28)至于从灵性方面来说,那真正得胜的不是罗马教廷,而是圣徒。正如经上所指出:“弟兄胜过他(指大龙),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启12:11)他们将要在基督复临时被提升天,和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审判撒但、邪灵并历代来一切恶人的案件。正如启示录后面的异象中所指出:“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上帝之道被斩者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为要审判撒但和罪人(启20:4,9;林前6:2-3)。

制服各族,接受敬拜

  第四点,“也把权柄赐给他,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国。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他。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启13:7-9)

  本段预言的前一句,在中古时期就己获得过明显的应验。当教皇势力强大之时,确曾在欧洲“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国”。后一句预言将要在末后主来前获得完全的应验,那时“凡住在地上名字没有记在从创世以来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他”(按照圣经原文,可以重新作这样的翻译)。也许有人会认为本句预言绝不可能应验,因此预言之灵又加上一句严肃的劝告说:“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这里的所谓敬拜兽,是有着特定意义,并指着特定事件的,即我们前面已略为提到,并将在下一题两角如同羔羊的兽的异象中还要详细讲解的,是指末后美国和西欧各国,以至于世界各国的背道的基督教、披着基督教外衣的招魂术,都要和罗马天主教联合起来,并利用地上政权的支持,去强迫人们遵守罗马教所制定的星期日,或仅仅表现为尊重星期日,并禁止上帝余民遵守安息日。而这种作法等于是强迫人敬拜罗马教皇。怀爱伦在解释本节预言时也早已指出:“将来不论在旧大陆或新大陆,人们都要在尊敬星期日(完全根据罗马教的权威而创立的制度)上崇奉罗马教皇。”(善恶之争第35章599页)

  至于上面提到的“生命册”所以被称为“从创世以来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上帝借着基督救赎人类的计划,因着上帝的预知,早在创世以前就己设立了(参:弗1:4彼前1:18-20罗8:29-30)。并早在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犯罪堕落后,上帝就开始用被杀之羔羊所预表的基督的流血舍命,来为他们赎罪了(参来11:4约1:29)。因此基督确可以被称为“从创世以来被杀之羔羊”。而本节预言实际上也指出,只有那些名字“记在从创世以来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才能靠主有力量,拒绝敬拜兽。

第五段 兽的结局

  预言中最后一段是论到兽的结局:“掳掠人的必被掳掠,用刀杀人的,必被刀杀。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启13:10)

  罗马教廷在中古时期的“四十二个月”,即1260年中,曾“任意而行”,在灵性和信仰方面掳掠了无数生灵,使他们走向沦亡,而对那些在灵性和信仰方面所不能掳掠的上帝忠心子民,他就在身体和物质方面对他们大施掳掠,横加残害。在那“圣民交付他手一载二载半载”的时期中,他曾以“异教徒”的罪名,拘捕了无数上帝忠心的子民,投入牢狱,惨加杀害,并还掠夺了他们所有的家产,收归己有。然而到了1260年的定期结束之年,即公元1798年,他自己也开始遭到了初步的刑罚:“掳掠人的必被掳掠。”教皇本人也遭到了被掳掠的下场。

  “有专门论罗马教的著作家李克柏氏说:‘法国将军伯赛氏在1798年2月10日带兵攻入罗马,宣告共和。当时年老的教皇反对共和,……因此被拘到法国囚禁起来。……1799年8月19日就死在法国某处军营中。……这次拿破仑出此反对教皇的举动,欧洲大半的人都是同情他的。……’”(但以理之研究130页)从此以后教皇的权势开始衰落。

  以后到了公元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将教皇所在的罗马城和其它领地,全部收归国有,于是教皇的权力又进一步被剥夺。从此教皇自称为梵蒂岗的囚犯,不出梵蒂岗一步。不过正如预言所指出的,后来兽的“死伤却医好了”,罗马教廷的势力又将东山再起,直到基督复临之时。

  预言中接着说:“用刀杀人的,必被刀杀。”这句预言将在基督复临时,获得完全应验。正如使徒保罗在书信中所指出的:“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称是上帝。……那时这不法的人必显露出来,主耶稣要用口中的气灭绝他,用降临的荣光废掉他。”(帖后2:3-8)

第六段 末后圣徒的情况

  预言中接着又指出:“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是的,圣徒们根据圣经的启示和预言相信:我们所事奉的上帝是至圣、至义、至爱的,是全知、全能并掌管天下万事的,上帝能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上帝也终必要施行公义的审判,刑罚一切恶人,并拯救祂的子民。基督很快就要复临,施行赏罚了。正如主亲口应许我们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22:12)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心,圣徒们不论在中古时期或末后时日的一切逼迫、磨难、火炼中,仍能忍耐地坚守、传扬主的道,并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正如经上对他们的劝勉:“……你们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难中,仍旧存忍耐的心。……上帝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也必使你们这受患难的人与我们同得平安。那时,主耶稣同祂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上帝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祂全能的荣光。这正是主降临,要在祂圣徒的身上得荣耀,又在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希奇的那日子。”(帖后1:4-10)

  “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上帝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因为还有一点点的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来10:35-39)主耶稣勉励我们说:“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13)

  “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也说明查考圣经、研究预言的重要性。因为主早已在圣经的预言中,将我们历代上帝子民的经历和处境告许了我们,是为了使我们到事情发生的时候,可以信心坚固,不致摇动(参约13:19;14:29;16:1-4)。圣经的启示更能使我们看明过去、现在并将来的一切,能极大地坚固我们的信心,激发我们的爱心,热切我们的盼望,并使我们在一切考验、试炼和传道救灵工作中,产生坚忍的力量,从而能靠主得胜到底,直到迎见主的圣面!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