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给七教会的信(二)(启2:12-29)

【返回上级目录】

. 别迦摩教会:启2:12-17

别迦摩教会相当于公元313-538期间的教会。

这个时期的教会出现了大背道。从公元538年以后,这种背道越走越远。

●别迦摩,是在士每拿的东北方,是“亚细亚省”政治上的首都。它本是一个大而古的城,一个文化的中心,而且是希腊文化首席的学府。它也是因着图书馆而著名,而此图书馆仅仅次于亚历山大。它也是皇帝崇拜的中心区域。曾有一个德国的远征队发掘了此地,发现了亚古士督庙的废墟并朱庇德JUPITER 神的大坛。此外,这里更有一个名叫埃司若拉皮乌(ESCULAPIUS)的庙,也是非常著名的,这是一个医病的假神。他被敬拜的样式乃是一尾蛇,来自罗马版图各地的敬拜者络续不绝。因着这三个神庙,曾令别迦摩自然而然地成为异教与邪教极显著的中心。

1. 名字的含义:

别迦摩,就是“高举”、“抬高”的意思。也有“结婚”之意

在 公 元  391 年 ,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教会从此与世俗结婚

 

2. 对基督的启示:

他是“有两刃利剑的”

 

3. 当时教会的状况:启2:12

“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处。”说明撒但的势力在这一时期相当大。

据说,在历史上,别迦摩有三个异教的庙宇被建立起来。撒但的势力在此十分盛行。

因此,主在书信中指出,别迦摩就是有撒但座位的地方。

撒但所住的地方在古列王胜过巴比伦的时候, 有迦勒底的神秘宗教领袖们离开巴比伦,辗转来到别迦摩城,复兴巴比伦的宗教制度。后来就以别迦摩的王为教长(Pontifex Maximus)到了133AD,该国王阿达鲁第三(Attalus III) 临终就留下遗命, 把全国合并于罗马。罗马的元老院也正式接受了。

迦留该撒掌权时,他将这教长(Pontifex Maximus)的名称归于自己;因为凡有这名称的, 就可以受人民的敬拜, 如同神一样。

及至教皇掌权之时,用了这个名称, 并且到如今还在沿用

这样看来,这别迦摩正是古代巴比伦与近代属灵巴比伦中间的一环;并且教皇采用这名称、占有这地位,到主后538年就成功了。这正合乎别迦摩教会的时期。

这座城也是拜罗马皇帝的像最热心的地方,甚为恰当(彼前5:13暗示巴比伦为罗马)

 

4. 主的称赞和责备:启2:13-14

·称赞:“当我忠心的见证人安提帕在你们中间被杀的时候,你还坚守我的名,没有弃绝我的道。”

这是主对他们的表扬(称赞)——就算有人殉道,但是没有放弃信仰!

安提帕 VAntipa/j anti + pas = + +

当时教会领袖被称为教父或神父。但 对 于 那 些忠于真理的人,他们仍坚持敬拜上帝

 

·责备:“然而,有几件事我要责备你,因为在你那里,有人服从了巴兰的教训。”

巴兰因为贪爱钱财,使得以色列人犯了奸淫罪。

巴兰的教训又是什么?在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到:

第一,自从罗马皇帝康斯坦丁加入基督教会之后,教会领袖们的地位随之抬高。同时,由于这些领袖们爱财,于是那些所谓的神父、主教们,可以从教会之外领受俸禄,成了“吃皇粮”的。皇帝不仅仅提供他们生活上的所需,可能远远超过他们的生活所需。在这一点上,他们很象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巴兰!

第二,他们引进了许多异教的习俗、异教的道理,导致教会在属灵上面出现了拜偶像。圣经说,拜偶像与淫乱同罪!

所以,这个时期的教会出现了属灵上的淫乱——拜偶像,如同古以色列人犯罪一样。正如主在书信中所说:“这巴兰曾教导巴勒将绊脚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们吃祭偶像之物,行奸淫的事。”

其实,这里所说的“行奸淫的事”还不仅仅只是属灵上的“奸淫”。翻开教会历史,有很多教皇、神父、主教们,他们的生活荒淫无度!

另外,主又责备他们说:“你那里也有人照样服从了尼哥拉一党人的教训。”

在以弗所教会时期,“尼哥拉一党人”的势力因为被压制了,并没有得到发展。但是到了别迦摩教会时期,“尼哥拉一党人”的势力抬头了。于是,他们开始征服平信徒,因神父的地位高过平信徒的地位。

 

5. 劝勉和应许:启2:16-17

:16 “所以,你当悔改,若不悔改,我就快临到你那里,用我口中的剑攻击他们。”

耶稣说,我不审判你们,有摩西的书、上帝的话来审判你们。(约5:45-4612:47-48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那隐藏的吗哪赐给他,并赐他一块白石,石上写着新名,除了那领受的以外,没有人能认识。”(启2:17

据传说:有两个犹太人见面时,一见如故,就彼此结为兄弟;又将一块完整的石头分成两半,各自珍藏一块,藉以表明彼此约定的身份,并留作记念,而别人却浑然不知。

这就如同中国人所说的“信物”,藉以证明双方才是真兄弟!

这里也许借用了这样的说法!耶稣拿了这块“石头”的一半,教会也拿了另外一半。当这两半合在一起,就是真正的主内弟兄!耶稣是我们的长兄,而我们彼此间就是弟兄!

·“隐藏的吗哪”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把我们指向旧约存放吗哪的约柜

原来约柜里面只有两样,就是两块法板。但后来又放进去了亚伦发过芽的木杖,以及存放吗哪的金罐子。“隐藏的吗哪”由此而得名!

很明显,存放在约柜里的“隐藏的吗哪”代表了上帝的话。

可见,即使在这样一个背道的时期,上帝还是乐意把祂的话赐给愿意听的人。

事实上,耶稣就是生命的粮!凡得着隐藏的吗哪,就是得着了永恒的生命!

·“新名又是何意

上帝曾将亚伯兰改为亚伯拉罕雅各改为以色列西门改为彼得扫罗改为保罗

同样,将来凡得胜的信徒,主都要赐给他们一个新名。而 这新名只有他本人与主才能彻底了解、完全明白

 

. 推雅推喇教会:启2:18-28

推雅推喇教会相当于从公元538-1798期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1260年)的教会。

当然,也有人把它设定为从公元538-1517宗教改革开始的一段时期。

推雅推喇城在别迦摩的东南,乃由别迦摩往撒狄去的必经之路城中有一座大庙, 是奉献给太阳神亚波罗的这城所出的紫色布甚是著名,吕底亚就是推雅推喇人

1. 名字的含义:

推雅推喇,就是谦卑、牺牲、劳碌之意。也有劳苦的馨香或悔改的祭祀”之意

 

2. 关于基督的启示:启2:18

“眼目如火焰,脚像光明铜的上帝之子”

眼目如火焰”,让我们想起了摩西看到的荆棘丛中的火焰;想起了上帝神圣的临格——临格在平凡的荆棘中间,象征着谦卑。

脚象光明的铜”:圣经中第一次出现“脚”是在创3:15节——蛇“要伤你的脚跟”。

“脚”和“铜”有什么关系呢?“铜蛇”象征着耶稣。(约3:14

这里所说的“脚”是“铜”的,象征着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被撒但咬伤了脚跟。

“推雅推拉”也含有“牺牲”的意思。

耶稣基督在此用了上述两个符号启示自己,正是代表他的谦卑和他作出的巨大牺牲

可见,这个启示本身就是对教会的一个巨大的安慰!

事实上,有时候被人理解,也是非常得安慰的一件事情!尤其在被人误解时,能够获得相同经历之人的理解,那时心中带来的安慰实在是言语所不能表达的!

 

3. 当时的状况:启2:19

“我知道你的行为、爱心、信心、勤劳、忍耐,又知道你末后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所行的更多。”

说明这个时期的教会在逐步地长进。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所行的善事还不如末后所行的善事更多,有可能这时的教会在末后所得到的亮光比先前多一点。

 

4. 主的责备:启2:20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容让那自称是先知的妇人耶洗别教导我的仆人,引诱他们行奸淫,吃祭偶像之物。”

如果说别迦摩教会是指的教皇时候的教会,那么推雅推喇教会就是受逼迫1260年的中古时期的基督教会(旷野教会)。但是,这时的教会开始接受天主教会的一些教训和做法。他们也开始象别迦摩教会一样——“行奸淫,吃祭偶像之物。”

如果我们把别迦摩教会比作“属灵的巴比伦”,那么推雅推喇教会正在走向巴比伦的道路。其实,它就是小巴比伦,或者说是“女儿巴比伦”。

“我曾给她悔改的机会,她却不肯悔改她的淫行。”(启2:21

换句话说,上帝藉着不同的人向他们传信息,但是这时的教会仍坚持他们从“巴比伦”(耶洗别)那里学来的教训。

17章告诉我们,这里的“耶洗别”就是“大淫妇巴比伦”。

“看哪,我要叫他病卧在床(cast her into a bed/couch/ kli,nhn)。那些与她行淫的人,若不悔改所行的,我也要叫他们同受大患难。”(启2:22

kli,nhn – 抬死人的床

这时出现了很多的大逼迫。

其实,教会只有在逼迫中,才能够长进并得胜!相反,在安逸中间,往往趋于灭亡。

因此,难怪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又要杀死她的党类……”

这就让我们想起亚哈王的儿子全都被杀的经历。

亚哈王共有七十个儿子,都被耶户派人杀死了。(王下10:6-11

前面讲到“耶洗别”,后面讲到亚哈王的儿子被人杀死……

这就让我们回想起旧约亚哈背道的时期。

同样,主在书信中提述这段历史典故,乃是叫这个时期的教会吸取教训。若是他们不悔改的话,这些教会中的人,尤其是教会中的领袖们,也会像亚哈的众子一样被杀。

“叫众教会知道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肠的,并要照你们的行为报应你们各人。” (启2:23

 

5. 劝勉与应许:2:24-29

“至于你们推雅推喇其余的人……”,

其余的人remnant church, 余民教会

这里居然在推雅推喇中间还有一个叫作“余民的教会”。

他们是推雅推喇教会中间没有被污秽的一些“其余的人”。比如:意大利的瓦典西人……

这些“其余的人,就是一切不从那教训,不晓得他们素常所说撒但深奥之理的人。”

上帝有一个深奥的道理——“上帝的奥秘”。

但这里告诉我们,撒但也有一些奥秘!正如17:5讲到,“奥秘哉,大巴比伦!”

其实,撒但深奥之理,是“不法的隐意”,就是假福音

正如耶洗别的日子,上帝的先知隐藏一样。同样,在推雅推喇教会时期,也有一些上帝的余民分散各处。其中有意大利北部的瓦典西派和分散在欧罗巴各地的忠心上帝真道的人他们根本不理会这些假教义,依然持守上帝纯正的道理。

主对这些人说:“我告诉你们,我不将别的担子放在你们身上。但你们已经有的,总要持守,直等到我来。”

这里说到,“你们已经有的,总要持守。”表明他们并没有获得完全的亮光。但是主并未因此责备他们,而是提醒他们,务要持守所得的真理,并按此实行。毕竟,这时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圣经!就连马丁·路德最初也只是见到一本被铁链锁着的隐藏的圣经。

可是,主对这个时期的教会应许说:

“那得胜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赐给他权柄制服列国。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将他们如同窑户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从我父领受的权柄一样。我又要把晨星赐给他。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这里的“列国”就是外邦。他们将来要制服列国。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宗教改革的晨星威克里夫。他翻译了英文圣经。

此后还有马丁·路德翻译了德文圣经,廷达尔翻译了英文圣经。这些圣经就如同晨星一样,不再是“隐藏的吗哪”,而直接被带到许多人的手中。

所以,有人就把前面所提到的1798,修正到改革运动的开始1517年。

这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时已经翻译了圣经。

当然还有的人把这个时间又往前推到改革的晨星威克里夫出现的时期。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段时期定得宽松一点。也许正是这一点,其它的教会批判历史派没有一定性,似乎太随意性。但我们却不这么认为!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