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启示录第五章

【返回上级目录】

5:1我看见坐宝座的右手中有书卷,里外都写着字,用七印封严了。

这里提到的“里外都写着字”,而且是用七印封严的“书卷”,究竟是什么?有很多的猜测!

1. 有人认为,这是羔羊生命册”因为“羔羊生命册”在启示录中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正如启3:5提到“凡得胜的…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反之,没有得胜的,他们的名字就要从生命册上被涂抹。

后来,启示录中又出现了“羔羊”、“羔羊的生命册”等说法。(参启5:720:1221:27)

20章提到的最后的审判,恐怕也是根据生命册。

所以,有人认为,这里提到的“书卷”可能是“羔羊的生命册”。

但是,我们却认为,这种说法可能没有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之前,还没有出现“羔羊”!既然“羔羊”还没来到,怎么会有“羔羊的生命册”出现呢?

 

2. 有人认为,这是代表了旧约中关于立约的祝福和咒诅书。如:摩西的律法书。

可是,我们在启四章开头就发现,这里说到的是以后必成的事

所以,我们认为,这里出现的“书卷”,可能是和“将来发生的事”相关的!

至于摩西律法书上的祝福或咒诅在过去已经发生。因此,第二种看法的可能性应该受到怀疑了。

 

3. 有人认为,这是一卷“离婚书”

两面都签有见证人的签字,表明以色列不忠于上帝,他们与上帝分离了。

我们发现,在整本圣经里,没有找到所谓“休书”的文件。尽管耶稣在太19章曾提到犹太人有“写休书”一说,但是圣经没有说到在上帝那儿有“休书”。

其实,即使在旧约里寻找,我们也找不到“休书”的文件。因此,这纯属学者们自己的猜测而已!

 

4.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双方性的合约/合同”,内外都写了字。或是指天上的救赎计划”,上帝对将来的计划都写在这“书卷”里面了。

很多福音派的学者赞成把这两个说法放在一起,认为这个合同在这里起到一种契约的关系。谁打开这个书卷,谁就和这位拿着书卷的上帝订立了一种约定。

 

5. 怀师母在《基督比喻实训》(原文294面)中有一段话隐含了对这“书卷”的解释。

她说:犹太的宗教领袖们拒绝基督的这件事,已经记载在那坐宝座的手中所拿的书卷上。

坐宝座的手中所拿的书卷,只有在51这里出现。而在《但以理书》中间只是说“有宝座设立……案卷展开了”,没有说到他拿着书卷。

所以,按照怀师母的这段暗示,这里的“书卷”上面应该记载的是人类的一些活动,而且可能都是关于人类的罪行活动。因为怀师母在这里清楚地提到了,“书卷”上记载了犹太的宗教领袖们拒绝基督的事实,而拒绝基督的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很有可能,这就是天国记载人类罪恶活动的一个“书卷”。如果的确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书卷”就决定了你我的命运!因为我们罪迹斑斑的历史都写在这个书卷上面了,谁要是能把它打开,就有可能对我们的罪恶进行涂抹。假如这书卷无人能打开,就表明我们的罪恶已经记录在案,没有办法更改或者涂抹了。

综观以上我们所谈到的关于七印封严的“书卷”的几种可能性,我们认为,最后的这种可能性大于前面其它的可能性。除非有人能够提出比这更合理的说法,否则,我们还是愿意接受最后这种可能性!

 

5:2-4我又看见一位大力的天使,大声宣传说: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能展开、能观看那书卷的。因为没有人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我就大哭。

1. 大力的天使:

我们发现,在天上的审判庭中,能够看见的只有上帝、天使、基督、二十四位长老、四活物……等等。当然,撒但也有可能在那儿!(参伯1:;亚3:)

这里出现的“大力的天使”,可能是指撒但。正如撒但曾在上帝面前控告约伯和大祭司约书亚一样,他也会指着天上的这卷记录人类罪恶的书控告我们,认为我们都应该和他得到同样的下场(结局)。他心里想,有谁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大概这是撒但向上帝发出的挑战!

其实,我们从情绪上也能发现,这个讲法的合理性。

2. 约翰大哭:

此时约翰在异象中见到“大力天使”的挑战,就在天地间到处寻找,看有谁能够来应对这样的挑战。可惜竟找不到一位能够应付挑战的。“因为没有人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约翰就不禁大哭了

其实,约翰之所以大哭,除了发现没有人能够站出来应付“大力天使”的挑战外,更是因为这个结果可能会影响整个人类的命运。

 

5:5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

很明显,这里提到长老中有一位安慰约翰说:“你不要哭!”因为“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

请注意:这里首先说到“犹大支派中的狮子,然后说到“大卫的根”。

大卫的根”意味着“作王”。正如上帝曾经应许大卫,他的子孙不断有人坐在王位上。

所以,这就再次给我们一个提示——4-5所出现的情形,恐怕就是一个王的加冕仪式

 

5:6我又看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有七角七眼,就是上帝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

1. 羔羊

前面长老告诉约翰是“狮子”,可是等他一看,却发现是“羔羊”

我们知道,狮子象征着力量,“羔羊”象征着顺服

这里以“羔羊”的形象出现,表明这一位应对大力天使挑战的,其力量不是体现在像狮子那样体格的强壮上,而是体现在像羔羊那样品格的力量上。这就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

事实上,基督乃是靠品格得胜,而非勇力。

 

2. 像是被杀过的:

约翰在这里描述“羔羊”,用了像”--“像是被杀过的”。毕竟约翰是在异像中间看见的。

所以,约翰在启示录中用了很多的“像”

 

3. 有七角七眼:

七角 - 在圣经里面代表力量、权威,是完全数。

七眼 - 代表洞察力!亚4:10“这七眼乃是耶和华的眼睛,遍察全地……”表明他对全地的洞察和关注。

七灵 - 代表圣灵因为能够代表耶稣在地上的七灵,就是圣灵。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在天上查案审判的场景中间,我们能看到天父、看到耶稣、看到天使,但是却看不见圣灵。这是为什么?因为圣灵代表耶稣在地上工作,天地因此而相联。此前天地是通过基督来联系的,而在查案审判期间,天地靠圣灵来连接!

 

5:7-8这羔羊前来,从坐宝座的右手里拿了书卷。他既拿了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

“羔羊”来到“坐宝座的”面前接过“书卷”,相当于过去中国人常说的“揭榜”“揭榜”表明要对榜上所提出的所有要求全权负责——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

同样,“羔羊……从坐宝座的右手里拿了书卷”,相当于“揭榜”应战了;表明他要对这事全权负责。

如果说这也是象征着和上帝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那么耶稣在这里就是在接受一个“救赎的计划”。

很明显,这种说法在时间上有问题。因为耶稣和上帝所定的救赎计划早在“羔羊被杀”之前就已经拟定。

事实上,在创世之前,救赎计划就已经拟定了。

但是,这里却是发生在“羔羊被杀”之后。所以,这样的说法应当受到质疑!

因此,我们认为,这里就是讲到耶稣接受撒但的挑战!

 

与此同时,也让我们联想到启12章。

我们知道,魔鬼曾有两次被摔下去。第一次被摔下去,在天上发生叛乱之后。魔鬼再一次被摔下去,是耶稣在十字架上得胜并回到天上之后。所以,当他“揭榜”挑战以后,可能这是撒但再次被摔。

另外,我们在此发现,四活物、二十四位长老和上帝之间的距离非常亲近。表明上帝和他的创造之物非常地亲密。

 

5:9-10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上帝,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上帝,在地上执掌王权。

1. 唱新歌:

“新歌”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词语。他们为何要“唱新歌”?是什么内容?

我们知道,在旧约圣经里面曾经出现“摩西的歌”。这是他们获得了拯救之后所唱的歌。

这里出现了“唱新歌”,以后还会出现“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启15:3)。表明是在拯救完成之后唱的歌,是经历了特别拯救的“经验之歌”。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将来也可能要唱一首歌。而这支歌可能是与我们个人独特的被拯救的经历相关。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他所唱的都是一首新歌,是别人不会唱的,也是别人唱不了的。

因此,在这里出现了“唱新歌”,开启了救赎历史上新的一页。表明救赎人类的工作已经在十字架上初步完成了,献祭的工作已经结束,将来的使命和大方向已经确定。

当然,赎罪的工作还有几个步骤,需要在天上继续进行。但是,计划至终必会实现。

 

2. 耶稣复活升天后来到天父面前,接受王位加冕典礼:

看来“羔羊”是刚从地上回来,因为约翰在异象中见到的“羔羊”“像是被杀过的”而现在他是刚被杀过,但已经从死里复活,带着他的血回到天上。

那么,他的血是干什么用的?

这节经文说,他“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表明他在用自己的血救赎人类。

所以,这里应该是耶稣刚在十字架上牺牲之后,不久就复活升天,带着他的血来到上帝面前的经历。因为这里直接提到他的被杀和所流的血。

 

其实,怀师母在《使徒行述》一书中提到:耶稣升天后,便直接进入至圣所,接受王位“加冕仪式”

怀师母甚至还提到一些细节——耶稣升到天上去的时候,天使都要拜他。但他暂不接受敬拜,直等到他进到天父面前,将自己牺牲救赎的功劳献在天父面前,得到天父完全悦纳之后,他才接受他们的朝拜。

所以,这里所唱的这首歌表明,耶稣在地上的救赎工作已经结束。现在撒但作为世上的王,不仅被赶出,而且耶稣已经完全把王权夺回来了。当他回到天上,已经有宝座为他安置。他要作王,而且他也把世上的人赎买过来了,至终他要让世上一切接受他救赎的人,将来都要执掌王权。

 

5:11-12我又看见,且听见宝座与活物并长老的周围,有许多天使的声音。他们的数目有千千万万,大声说: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

1.我又看见且听见:

此前我们发现,约翰在见到异象时用的都是“我(又)看见”!(启5:1-2,6)但是在这儿他却说:我又看见且听见”。很明显地,他把“看见的”“听见的”同时放在一起了。

 

2. 七重赞美:

这里出现了“七重赞美”—— “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再次表明了对上帝、对基督的一种完全的赞美。

当然,在这“七重赞美”中间也有一些变化。这里出现了几个赞美的情景:

1)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天上)

2)千千万万的天使:(天上)

3)所有得赎的受造之物:5:13-14

 

:13-14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四活物就说:阿门!众长老也俯伏敬拜。

这时候所发生的赞美,不仅仅局限在天上,还包括“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

当然,在约翰见到这幅异象的情景时并没有实现。约翰在此只是眺望将来,看到“羔羊”得胜以后,到天上手拿书卷,揭开七印,最终必会实现天地间众生发出赞美之声。

这里所说的“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

可能当时约翰找不到更好的词汇来加以说明,于是就用了这样的说法。其实就是指天地之间,凡属于上帝创造的受造之物。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地大合唱这是在整个“善恶之争”结束之后出现的情形。

5章只是对遥远未来的预先展望!

所以,我们不可以想象在地上除了人类以外,在地球表面或地表下,或在海里,还有什么其它赞美之物会唱这种歌。就算在将来的新天新地,恐怕它们也不会向上帝发出这样赞美的歌声!

因此,我们认为,约翰在此只是借用这种语言来说明,将来所有得赎的和所有没有堕落的,凡属于上帝的创造之物,他们都会一同对上帝的创造和救赎发出欢呼声和赞美声。

请大家注意:约翰所看见的,其实分为不同的阶段尽管他在短短的几行文字里面,把它们都写在一起了,可是它们在时间上,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5:6-14的经文既是这样彼此相连,因此就认为,它们在时间上是处在一条线上的。其实不是这样的!

那么,4-5章一共有几段赞美的诗歌?

 

● 五段赞美:

第一段:启4:8 上帝的赞美。(全能者

第二段:启4:11 上帝的赞美。(创造主

第三段:启5:9-10羔羊的赞美。

第四段:启5:12羔羊的赞美。

第五段:启5:13羔羊上帝的赞美!

从这里我们看到,前面是赞美上帝,接下来是赞美羔羊;再接下来是赞美羔羊和上帝。到“羔羊和上帝”的时候,基督和上帝不再分离了;而且天地之间所有的一切也都在一起了。

所以说,如果这个“书卷”没有人能够打开的话,那么天地之间恐怕就中断了。但现在因为有“羔羊”能够打开,天上的赞美将来也可以成为地上的一种现实。

 

● 如何打开“七印封严的书卷”?

我们知道,七印封严的书卷,表明是被七道印封上的。如果我们只打开“七印封严”书卷的其中一个印,甚至六个印,都不可能打开!只有把“七个印”(封条)全部打开,才可能打开“七印封严的书卷”

因此,书卷的内容只能等到七个印全部打开以后,才有可能看到里面记载的究竟是什么内容!在这之前,可能是看不见的。

因此,在接下来的内容很自然地就开始开印了。启6:1-8:1开印的过程。开完第一印,开第二印;开完第二印,开第三印……依此类推!

在开完第六印和开第七印之前有个插曲,整个过程到启8:1结束,第七印就在启8:1打开。

从启8:2开始进入了另外一个状况,不属于七印的范围了。

 

● 基督在“七印”中的位置:

现在我们大致来看一下,在这七个印相继打开以后,基督的位置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4:1-8:1是一个大的板块。

4:-5:所描写的是天上的同一个场景。

6:1-8:1开印的过程。

1)开第一印:6:1“来!”

这里说“你来”,肯定不是指约翰,因约翰当时在异象中只是观看,并没有实际参与其中!

2)开第二印:6:3 “来!”

3)开第三印:6:5“来!”

4)开四印:6:7“来!”

5)开五印:6:10“等到几时?”等多久?

6)开六印:6:17到了”“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

前面一到四印说“来”,第五印时说“等多久?”第六印时说“到了”。然后,插入一个插曲。

7)开七印:8:1“寂静”。

“羔羊揭开第七印的时候,天上寂静约有二刻。”

这个时候,天庭暂时寂静不再出现任何描述,说明基督已经来了。

 

前面我们讲过,1:7奠定了《启示录》的主题——“基督复临”;而基督复临随着历史的演进越来越近!

同样,在这“七印”揭开的过程中,每揭开一印,耶稣来临就越来越近了!到第七印时,已经来过了。

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由远及近的过程,正如前面我们在主给七教会书信中所见到的那样。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