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讲 (启11:16-19)

【返回上级目录】

启11:16-18

二十四位长老 - 这里我们发现,有二十四位长老在这时俯伏在地,敬拜他们的上帝,并唱出赞美的歌声。

昔在、今在的主上帝 - 歌中一开始讲到昔在、今在的主上帝,就把我们带回到启1:4“但愿从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上帝)”。这一位既可以指父上帝,又可以指主耶稣。

所以,在这里把我们引向对父上帝的赞美

我们怎么知道这里讲的是父上帝呢?事实上,这位父上帝又在主耶稣里面。

 

全能者 - 在这段赞美词中又用了一个词全能者

全能者的称呼乃是上帝对人类最早的启示。(从始祖——对亚伯拉罕的启示)

这里提到“昔在、今在的主上帝”“全能者”,表明了父和子同摄政、同作王。世上的国不仅成了主基督的国,也是主上帝的国。正如启11:15中就说得很清楚——世上的国成了我主主基督的国”。

所以,这里父和子都是世界的王。

 

我们感谢你 - 与前面第四章中二十四位长老赞美的话进行比较,这里多了一句我们感谢你

启4:11“我们的主,我们的上帝,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

我们发现,在启4:11天上赞美中没有感谢的话。

同样,启5:12-13天使的颂赞中间也没有感谢的话。

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在当时的景况下,他们只是赞美配得展开那书卷的。

而到了启11章,不但书卷展开了,而且救赎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所以,感谢的心情就在此油然而生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救赎工作在时间上和程序上的推进

从这一句话中我们看到,这位全能者上帝,也就是打开七印封严的一位,不仅仅打开了,也成就了要成就的,以至于现在二十四位长老除了发出赞美之外,就是感谢!所以,感谢在这里出现不是偶然的!

 

审判、赏赐与惩罚 - 这里出现了一种对比的结构。

前面说,“你执掌大权……外邦发怒,你的忿怒也临到了”;紧接着说,“审判死人的时候也到了,……”

很明显,审判死人和败坏世界之人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

一边是对活着的死人审判,一边是对死了的义人审判。一边是得赏赐,一边是受惩罚

所以在结构上,这里形成了一组对比。

 

11:19 当时上帝天上的殿开了在他殿中现出他的约柜后有闪电、声音、雷轰、地震、大雹

- 启11:19回到了启11:1-2的内容,首尾形成了呼应

- 启11:19回到圣殿,使我们看见约柜。

·在启11:1-2看见上帝天上的殿,在殿里看见一根苇子量度的杖。这就把约柜量度的杖联系在一起。

因此,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启11章一开始提到的量度的杖就是上帝的诫命(上帝的律法)。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因为这里用回应的方式说到殿内显出来的就是上帝的约柜。

我们再次强调,启10章与11章是插在第六号与第七号之间的。当然,这一段时间不长,间隔非常短。

 

启9:12“第一样灾祸过去了,还有两样灾祸要来。”

到了启11:14“第二样灾祸过去,第三样灾祸快到了。”又把它接上来了。

换句话说,启10:1-11:13就是插进去的一段。

启11:14继续先前第六号的描述,和前面又连上了,连下来就是第七号。启11:15-18就是第七号的情况。

 

第三灾是什么样的灾?在以后的经文中间,我们会看到,将来有一个兽会把没有它印记的人都杀掉。

然而,至终这个兽本身也要受到惩罚。它要受痛苦——“它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这是第三灾的内容。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历史。在这个短暂的时期内,只有一个运动符合这种描述。

启10章集中讲到了复临运动。讲到这场运动是从天上获得的信息。而这信息又与七雷发声相关。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七雷”的问题。

如果说“七雷”是完全不可能知道的信息,那么它就没有必要写在这儿!

约翰在异象中听见了“七雷”的声音,基于他的感受,很愿意写下来,因他觉得写下来会对以后的教会有帮助;但是按照上帝的计划,如果他写下来,有一些事情就得提前开封了。所以不能够写下来。

我们看到,这样的笔法不只第一次出现。但以理书中也曾出现类似的情形!

如:但以理书中关于末后的一些信息也被封住了,并没有被写下来。

 

保罗在希伯来书第九章写到有关“圣所”的问题时,也曾突然停下笔来,表示不能详述。尽管他很想把这些问题一一写下来,但是必须要等到振兴的时候为止”,这些问题才能被探讨。(来9:5-10)

同样,在此也出现类似的情形——约翰听见了、看见了、也了解七雷。但是他正准备写下来的时候,天上有声音说:不要写。或许这与“先甜后苦”的经历有关。倘若他把“七雷发声”写下来, 后来就不会出现“先甜后苦”的经历了。

 

那么,这里出现的先甜后苦的经历在历史上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们知道,在19世纪上半叶,以威廉·米勒耳为首的北美复临信徒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复临运动。当时他们通过对但8:14“到2300日,圣所就必洁净预言的查考,确信基督要在1843-1844年间复临。

 

最初,他们对于圣所没有仔细研究,认为圣所就是指地球而言。他们特别注意到了时间的问题。尤其看到启10:6“不再有时日了。”他们认为不会再拖延了,就只剩下“到2300日这个时间了。这个时间一到,耶稣就要复临。这是他们当时的看法。

由于他们把重心放在时间的计算上,因此,他们所发起的这场复临运动,经历了两次“大失望”的惨痛。因为没有等到基督复临,结果等来的只是世人的讥笑,等来的是没有饭吃;因为有很多人为了盼望等候基督复临,已经放下了手中一切的工作。

当时,这场运动的中心是新英格兰,正好处在美国的东北部,相当于中国的东北三省。

 

1844年10月22日大失望之后,接下来就是11-12月份,是非常寒冷的冬天,地里什么也不能种了。

所以,这个时候等待他们的是讥笑、饥饿,等待他们的是傍偟、无助,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当时他们心里的感受真的很苦!

 

据说,北京有一名教友,学历比较高,是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名副研究员。他曾预言耶稣在1986年8月28日这一天会来临。于是他领着一批人在北京的一座桥下面等着,宣称基督当天就会来到。

很明显,那天基督没有等来。从此以后,这个人再也没有去教会参加聚会了。

 

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威廉·米勒耳这批人当时的处境是多么的难堪!毕竟他们曾把基督复临的时间说得如此精确,而且还说了好几次。第一次,他们是把时间确定在1843-1844年之间。

 

请注意:米勒耳从来没有说基督是在某一天或是某一准确的时辰复临。因圣经上早已明说:“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他只是说会在某一段时间。

然而,经上又给了我们明确的说法:“只有父知道”。意味着等到复临日期靠近的时候,就会有人知道!

事实上,主耶稣也曾以无花果树发芽长叶为比方,告诉我们,只要留意兆头,就会清楚地知道人子复临的日子近了。意味着当日期靠近的时候,就会有人知道主快复临了。

 

我们知道,当1844年春天过后,主未复临。于是他们通过进一步查考圣经,发现太25:1-13记载了有关“新郎迟延”的说法。同时他们经过进一步对日子的计算,发现犹太人洁净圣所的赎罪日是在农历的七月初十日。也就是相当于公历的十月二十二日。于是出现了所谓的七月运动

这样,他们就确定了1844年10月22日将会是主复临的日子这一日相当于犹太人的赎罪日

后来,米勒耳也接受了这个日子为2300日准确的终点

所以,及至那一天来到的时候,许多人兴奋不已!他们早早地就坐在家里或是在山上等候。米勒耳是坐在家里等的;怀爱伦、怀雅各也是坐在家里等候的。当然,最后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

怀爱伦和怀雅各是在这场运动中间互相认识的。大失望失败以后,他们继续恳切祷告。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每走一步都有上帝的引导。可是,现在竟然出现如此失望的结局,又是他们搞不清、弄不明的。他们当时没有人看清楚究竟错在哪儿!

他们确信上帝不可能搞错,圣经也不可能有错,问题肯定是他们自己搞错了。于是他们继续查考圣经,发现在时间方面找不出任何错误的地方。

怀师母在《基督徒经验谈》一书中写到了他们痛苦的经历。他们痛哭、祷告。后来他们中间有一位叫爱德生(Hiram Edson)的弟兄,在一次经过玉米地的时候,似乎受了灵感,举目望天,好像看到天上的圣所。于是,他就开始研究圣所。终于发现当时流行的观点——认为地球就是圣所的说法是错误的。

由于他们当时受到流行的错误观点影响,认为洁净圣所就是洁净地球。因此,他们认为,2300日的终点就是耶稣再来要用火洁净地球。(第一次是用水洁净地球

 

其实,当时真正的错误还不在于他们在查考圣经中间出现的错误,而是他们错误地接受了没有经过圣经检验的错误的说法!他们不加思索地相信圣所就是地球的说法

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什么时候我们不加思考地来接受某种说法,很可能在这同一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生错误!

 

自从爱德生发现圣所的题目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所谓洁净圣所的意思,不是指耶稣回到地上洁净地球,因为地球不是圣所。地球在圣所的体系下,相当于外院。耶稣在地上被钉十字架,相当于外院的祭坛。而圣所和至圣所这时在天上。

 

事实上,耶稣早已进入了天上的圣所。正如来8:1-2所说:“我们所讲的事,其中第一要紧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大祭司,已经坐在天上至大者宝座的右边,在圣所,就是真帐幕里,作执事;这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

保罗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可是保罗在写这封书信时,我们发现有很多毛病。在此,他说的第一句话就说:“第一要紧的……”

那么,“第二要紧的或第三要紧的”又是什么?他就跟不上来,不说了。

 

在希伯来书中,我们只找到这一样——就是大祭司真帐幕在天上。保罗认为,这些是最要紧的。

事实上,在地上的圣所被毁以后,我们一切的希望,都集中在这地方!这是第一要紧的,也是第二要紧的、第三要紧的!

所以,当复临信徒在失望后,其中有一小批人因看到圣所的题目,发现自己对圣所的理解有错误,于是他们的信心之火重新燃起。他们发现,原来基督这一次不是来到地上。正象但7:13-14所指出的,他是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得了国度、权柄。同时,他们也从路19:12看到基督要回来之前,必有一个得国的过程。因为只有在得国以后,他才能回来。

 

其实,在约14:1-3中耶稣也曾亲口应许门徒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

当然,他去预备地方,不是像我们这样在地上盖房子。他是去预备我们心灵的地方,在那里进行查案审判的工作,为我们代祷、为我们代赎!

 

或问:倘若复临运动是出于上帝的引领,为什么上帝让这些人经历大失望?

我们已经谈到,启10章一开始所发出的信息和第一位天使的信息相同——都是与时间相关,都是把人引向创造主,都是大声呼喊,都是管到全地。

 

上帝为什么让他们出现错误呢?

其实,问题不出在上帝身上因为上帝在圣经上早已说得很清楚——他们一定会有先甜后苦的经历。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我们不妨先看一下早期使徒们的经历

 

我们知道,在耶稣钉十字架之前,门徒们对于他们的未来,对于基督要得国,对于犹太人要摆脱罗马人的统治……还是抱着非常大的希望!他们甚至在最后的晚餐上还在争论,谁将要在基督里的国中为大?谁可以坐在基督的左边或右边?

然而,此前耶稣曾反复地提醒门徒,他将要被祭司、官长们定罪、陷害,他要被交给外邦人,被置于死地。但他在死后第三日必要复活……等等。这一切,耶稣都曾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在他带领门徒登山变像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他们他将要受难的事情了,但门徒们却置若罔闻!

可见,耶稣没有犯错!

那么,门徒为什么会出现失望呢?门徒的失望不在于他们跟耶稣查考圣经。他们的失望是在于他们轻信了一个没有经过查考和论证的信仰体系!当时流行的信念认为,弥赛亚来到世上,就是要在地上建立国度

因此,无论耶稣在讲道时作出怎样的解释,他们的心仍旧不开窍,依然接受当时错误的观念!以至于到了耶稣被抓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带了刀没有?彼得说:我这里有两把!耶稣说:“够了”

 

为什么耶稣说:“够了!”

“够了”,原文是用的单数。耶稣的意思是说,从今以后我被抓了,你们要用圣灵的宝剑,用这一把刀来剖析你们的心灵。但彼得仍旧傻呼呼地回答,不明白耶稣说“够了”究竟是何意!

所以,无论耶稣跟他们查了多少圣经,说得明明白白——他会被祭司、官长们交在外邦人的手中,被定罪、被害死。但是门徒们却认定,弥赛亚来了肯定要得国!而耶稣就是弥赛亚,我们肯定没有搞错!

 

耶稣就是弥赛亚,固然没有搞错,可是他们却把事情搞错了!

由于门徒接受了流行的信仰、流行的信念,他们把流行的信念当成圣经的真理,因此他们经历了失望!

假如他们肯把耶稣的话听到心里去,在耶稣被钉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到耶稣的话应验了——人子果然被交在人手,而接下来就会是基督复活。他们也就不至于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地逃跑了。

 

因此,我们发现,早期门徒经历失望,乃是误解了关于弥赛亚的一段经文。

但9:26 说:“过了六十二个七,那((或作:有))受膏者必被剪除。”

预言中说得很清楚,受膏者必被剪除。但门徒不相信这一点!他们相信但9:25所预言的,受膏者要来——“直到有受膏君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

的确,当耶稣来到世上的时候,说:“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门徒们相信这一点。

至于但9:26所说的受膏君弥赛亚)将被剪除的预言,他们就视而不见了。因此,就经历了失望。

 

事实上,但9:26-27也是但8:14预言的一部分!而现在复临信徒的失望还是出在这节经文上。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把2300日终点所发生的事件弄错

同样的一段话竟然引起了两批人的失望!

 

其实,还不仅仅是两批人的失望!在这段预言中,犹太国的领袖们也失望了。在他们的想象中,弥赛亚一定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可是,当他们听说弥赛亚诞生在马槽里,完全不符合他们的信念!

因此,在耶稣还没有正式出来工作之前,他们对他降生的方式就已经大失所望了。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时的状况。

我们知道,人都是喜欢讲新闻、听新闻的。

当时,有几位东方的博士来朝拜耶稣。而这几位东方的博士相当于外国人。这样的消息在当时肯定传开了。这是头一条新闻。

其次,牧羊人因听到天使报佳音,也在到处传讲。

试想:以色列人已经有四百年的时间没有和天使沟通过,没有天使在他们中间出现,没有天使在他们中间唱歌。四百年之后,这群牧羊人突然说:我们听到天使唱歌了……这个消息肯定会传得很广!

可是,众人并没有接受,没有把这事当回事,结果他们还是很失望!

所以,后来耶稣真地来到世上时,没有人能接受他。

其实,自从他降生的那天开始,他来到世上的方式就与当时世人流行的信念不相符合!以至于他们没有办法来接受这样的事实。

 

总而言之,我们看到门徒们的失望和复临信徒的失望都因同样一段预言,只不过是失望的方向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假如说耶稣的门徒当时就看清楚耶稣一定会经历死亡这件事情,当耶稣最后荣进耶路撒冷的时候,他们就不会那么开心了,甚至不会在三年半的时间里那么热心地去传扬福音了。可能一开始他们就会撒手不干了,反正耶稣是要死的,我跟着他,什么也捞不着……

可是上帝就用了他们这股近乎错误的热情,让他们在看不清的情况下而成就了一番该成就的事。

同样,对于威廉·米勒耳和他的跟随者们,假如他们开始就看到耶稣压根就不会在1844年前后复临的事实,他们就不会信心百倍地来传讲基督复临的警告了。但是上帝通过这一件事情来唤醒人心,达到一种广传警告的目的!   

 

我看到那些相信救主要在一八四四年复临的人,失望的还比不上早期门徒的失望第一和第二位天使的信息应验了预言。这两道信息是按时发出的,并且完成了上帝所要它们完成的工作”{早期著作,02,复临运动的一个说明} 参考善恶之争 第十九章 失望中的希望”,“早期著作,02”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