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讲

【返回上级目录】

●确认“其余的儿女”

1.女人的后裔:

“其余的儿女”女人的后裔”

创3:15说到“女人的后裔”要与蛇彼此为仇,蛇也要与“女人的后裔”彼此为仇。尽管后来女人的后裔”——耶稣基督被提到天上,但正如耶稣曾说:“一粒麦子若不死,就不能结出许多子粒来。”现在这粒种子死了,就结出了更多的子粒、更多的后裔。可见,上帝的应许在此继续实现。

事实上,在人类的历史上,“女人的后裔”一直存在,因撒但一直和“女人的后裔”争战!

 

2.时间是在1260年之后(即1798年之后)

1798年,法国皇帝拿破仑曾将当时的罗马教皇庇护六世囚禁在法国某监狱里,第二年教皇死在监狱。

 

3.死伤的兽:

预言中把教皇被囚的经历说成是兽受了死伤,后来死伤被医好了。

预言中提到的“男孩子”后来也曾受了死伤。正如我们在启5章所见到的“象是被杀过的”羔羊。但现在他已经复活了,死伤被医好了,而且升到天上去了。

 

事实上,从旧约直到如今,一直都有所谓的“其余的儿女”。我们通常说是“余民”

在洪水时期:挪亚一家人成为洪水时期的余民。

在亚伯拉罕的时代:亚伯拉罕就是余民。

在所多玛的时代:罗得和他的两个女儿是余民。罗得的妻子因为贪恋世界,结果变成了盐柱。

在以利亚的时代:有七千人没有向巴力跪拜。

在被掳的时代:当众人跪拜金像的时候,有三个犹大国的年轻人没有拜。

在被掳回归时期:当很多人习惯在巴比伦生活,有一批人却毅然地回国,重建耶路撒冷、重修圣殿。

在耶稣的时代:当很多人忘记了弥赛亚,或是按照他们的想象来盼望弥赛亚的时候,有一批在野地的牧羊人,他们是很少的一批忠实于上帝的子民。

 

余民的概念:

赛4:4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为圣。”

这里提到的“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表明只是一部分留在那儿。就表明其余的、余剩的。

赛11:11“当那日,主必二次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余剩的,就是在亚述、埃及、巴忒罗、古实、以拦、示拿、哈马,并众海岛所剩下的。”

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上帝只救其余的儿女!

其余的儿女有些什么样的特征?

 

4.特征:

1)守上帝的诫命;2)有耶稣的见证。

其余的儿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忠实于上帝的诫命,持有耶稣的见证

 

●关于“耶稣的见证”

其实,“耶稣的见证”不只是属于1260年以后的教会。

但在这里,余民教会的时代出现在1798年之后。

1798年之后,这批人要守上帝的诫命,象既往的教会一样,有耶稣的见证。

 

· 耶稣的见证是在什么时候有的

早在使徒的时代,就有耶稣的见证!因使徒们曾将上帝的话和耶稣的教导不但写出来,而且也见证出来了。所以,使徒的时代也有耶稣的见证!

在给七教会的书信中我们发现,即或在1260年旷野时期的教会,也有耶稣的见证!

但是这里特别提到有耶稣的见证,表明在这末后的时候,特别有耶稣的见证。

 

· 耶稣的见证究竟指什么?

启19章我们还会提到。在此我们只说两件事情:上帝的道耶稣基督的见证,就是旧约新约

· 旧约和新约与耶稣的见证是不是同一回事?

我们需要考证一下,看它演进的过程。

启1:2所说的“上帝的道耶稣基督的见证”就是指的希伯来文旧约圣经和希腊文新约圣经两个部分。

启11章出现了“两个见证人”,还是指的新约与旧约。

 

· 现在神学界对于新旧约圣经的分法是否正确?

其实,新约与旧约的说法,是后来的人提出来的,不是圣经本身提出来的圣经就是一本书!

现在有人提出这样的说法:称旧约为第一约,称新约为第二约。把前面的旧约称为前约,把新约称为后约。好像在这中间有极大的不同!

事实上,现在神学界提出来的新约神学旧约神学的研究方法,其本身就是错误的。比如旧约神学,就只能用于对旧约圣经的研究,不能用新约解释旧约。其实,这是根本错误的理解!

事实上,耶稣解释旧约,完全超出旧约的解释。

所以,现在的神学界对于一些学科的分类,根本就是错误的!

 

◆ 请注意:11:2说:“两位先知听见有大声音从天上来,对他们说,上到这里来。他们就驾着云上了天。他们的仇敌也看见了。”

这两个见证人曾一度死过,现在他们听到从天上来的声音就复活了,再次被使用。当他们上来的时候,是一起上来,一起复活的。表明它们是完整统一,不能分割的

可是,到了启12章,却提出了一个单独的说法——“耶稣的见证”。这里没有把“耶稣的见证”分成新约和旧约的说法。

其实,守上帝的诫命,不等于守旧约,只是表明他们的行为

因此,这里根本不是在说圣经,而是在说听从圣经,守上帝的诫命。因为当说到圣经的时候,总是把旧约和新约放在一起说的。

因此,这里提到的他们有“耶稣的见证”不等于在说圣经,而是说圣经之外的部分。而这个部分又是来自于耶稣的

以上我们只是从启示录上下文本身所作的分析,而没有去涉及历史。

 

· 耶稣的见证究竟指什么?

后来的经文告诉我们,耶稣的见证又叫预言之灵。(参启19:10)

我们知道,上帝曾将预言的恩赐赐给了很多的先知。就像过往的历史一样,耶稣的见证表明,在这末后的余民中间,也有能够传达上帝预言和耶稣教训的。

所以,从这一点上就使我们看到,在1798年之后的余民教会,必然有两个特征。他们一定是守上帝诫命耶稣真道的。

 

说到守上帝的诫命,几乎普世的基督教会都声称自己是守上帝诫命的, 但大部分是守“十减一版本诫命。即只守九条诫命,而忽略了,甚至干脆不要第四条诫命。他们或也有 两个见证人”, 或更长时间的见证, 但他们没有耶稣的见证, 就是耶稣藉着一位先知所传达的信息

然而,在这末时出现的由一批其余的儿女组成的余民教会,他们是全守上帝诫命的;而且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能够传递上帝信息的先知。这些信息的权威是来自耶稣,但不属于两个见证人。

 

下面我们通过列表,把所代表的撒但与上帝之间进行比较,看一看这条龙究竟想要干什么?

   

父上帝

在天上。启12:3-4,7-9。

在天上。 启4-5章。

宝座。启13:2 ;2:12。

宝座。 启4-5章;7:9-15;19:4。

赐权柄给海兽。 启13:2,4。

赐权柄给基督。启2:27;3:21;4-5章。

受敬拜。 启13:4。

受敬拜。 启4-5章。

永远灭亡。 启20:9-10。

活到永远。启4:9;5:13;11:15。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龙一再模仿上帝的作为。

在启示录开篇就谈到了上帝——父上帝、耶稣、圣灵。在末时,我们也会看到假的父上帝、假的子上帝、假的圣灵。上帝在天上,龙也在天上;上帝有一个宝座,龙也有它的座位;龙把权柄赐给海中的兽,父上帝将他的权柄赐给耶稣。正如耶稣曾说:父不审判什么人,而是将审判的权柄交给子。

在启5章中,当曾经被杀的羔羊从地上升到天父的宝座前,接过七印封严的书时,就已经获得权柄。

在启4-5章,我们看到羔羊受敬拜。在启13章中,龙也受到敬拜。正如启13:3-4说:“我看见兽的七头中,有一个似乎受了死伤,那死伤却医好了。全地的人都希奇跟从那兽,又拜那龙,因为它将自己的权柄给了兽,也拜兽说:谁能比这兽,谁能与它交战呢?”

这里出现了拜龙和拜兽,而且我们发现,后面出现的口气——“谁能比这兽,谁能与它交战呢?”很像启5:2出现的一位大力天使的口气。

 

启13章

启13:1 我又看见一个兽从海中上来,有十角七头,在十角上戴着十个冠冕,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

角 – 预言中的“角”表明能力,也表明国度。

十角 表明从罗马分裂出来的十个国

在十角上戴着十个冠冕 - 表明有十个王国。因“冠冕”代表王位或国度。

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 – 这是兽的共同特征。在但7-8章的预言中我们发现,每一个都自高自大,都说夸大亵渎的话。所以,这七个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亵渎的名号”

 

亵渎 – 亵渎僭妄在新约圣经中是同一个意思 英文用的也是同一个字——blasphemous

圣经中所说的“亵渎”,就是口说僭妄的话,把自己比作神。正如有一次耶稣曾对一个从屋顶上缒下来的瘫子说:“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于是犹太人就说耶稣犯了亵渎的罪。他们认为,耶稣只是一个人,怎么能赦罪呢?只有上帝能赦罪!(参太9:2-6;2:1-12 5:17-25

可见,亵渎就是把自己比作神;或者把本来不是(不属)上帝的,说成是上帝的

同样,这七个头本来都是世上的王,但却把自己神化,硬说自己是神——以神自居。

 

约8:56-59记载了一段耶稣与犹太人的对话。耶稣说:“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I am = YHWH)

这里主耶稣用了犹太人所忌讳的一句话:我就是那位自有永有的

接下来犹太人的反应——“于是他们拿石头要打他;耶稣却躲藏,从殿里出去了。”

在当时犹太人看来,主耶稣犯了亵渎上帝的罪,因他自称是耶和华,就是自有永有的那一位。

这里所出现的七个头,每一个都是说夸大、亵渎的话。

启13:2 我所看见的兽,形状像豹,脚像熊的脚,口像狮子的口。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权柄,都给了他。

狮子 - 在但7:3-7中我们看到,第一个兽象狮子,第二个象,第三个象,第四个象怪兽

其实,这第四兽就是。(启12:3)

为何约翰在此描述的兽的形象(豹→熊→狮子)与但以理所描述的兽的情形狮子→熊→豹→怪兽)正好相反?

因为但以理生活在狮子所预表的巴比伦时代,他是朝着历史前进的方向看的。可是启示录的作者约翰是处于第四兽,也就是启12:4提到的“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的罗马时代。他是朝历史后退的方向看的。

虽然一个是向前看,一个是向后看,但他们说的都是同样的一段历史,都是从但以理所处的巴比伦时代,一直延续到第四兽所预表的罗马帝国时代。及至到了约翰的时代,前三兽都成了过去的历史。

所以,这里只是提说“十角七头”的兽(相当于但7章中的第四兽)仍留有前三兽的历史痕迹。

 

但7:12其余的兽,权柄都被夺去说明他们的王国被夺去了),生命却仍存留。”

生命却仍存留 - 表明他们生命中间有一些特质仍存留。以什么方式存留的?

· 巴比伦的特征:自高自大,拜偶像。罗马帝国及罗马教廷,也表现了同样的特征。

· 玛代波斯的特征:加盖玉玺的禁令不可更改。表明没有错误,不需要更改。

同样,罗马教会认为他们是不会犯错误的,万万不能错的。

· 希腊的特征:希腊人求知识、求智慧、轻看十字架。同样,罗马帝国时代也是追求很多异教文化。他们对耶稣的十字架,表面上看得很重,挂在胸前。可是在他们的心里不看重十字架。

所以,前面几个兽的特征都在“十角七头”的兽身上反映出来了。

事实上,前三兽不再有生命,因它们都已成为过去的历史。所以,只是形状像豹,脚像熊的脚,口像狮子的口,生命却是罗马的生命,国度是罗马的国度。

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权柄都给了它 - 说明这只“从海中上来的兽”的能力、座位和大权,追根溯源,是出自于撒但,出自于站在海边的龙。

龙为什么要站在海边

它本来在旷野,而旷野离海是很远的。现在它来站在海边,是为了把权柄给从海中上来的兽

我们再次强调:这里“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的兽,既是政治的势力,又是宗教的势力

 

启13:3 我看见兽的七头中,有一个似乎受了死伤,那死伤却医好了。全地的人都希奇跟从那兽。

七头 - 这里约翰所见到的“七头”就是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罗马其中希腊四个头总共七头。

受了死伤 前面我们曾讲过,在预言所说的1260年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到了公元1798年,罗马教皇被法国皇帝拿破仑手下的一个将军囚禁在法国的监狱里,翌年死于狱中。这就是所谓兽受了死伤

 

死伤却医好了 什么时候被医好的呢?是在1929年2月11日,由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扶持,与当时的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所谓的“拉特兰条约”,重新恢复教皇的地位。同时将梵蒂冈划拨给教皇,教皇国从此复活。

 

令人费解的是,从1798到1929年,中间经过了130年,经历了几代人,意大利政府和法国政府都分别做了很多的工作,劝说教皇搬出梵蒂冈。可是教皇始终加以拒绝,哪儿都不去,他们就看中了梵蒂冈的这七座小山。一百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这样!这似乎有意或是无意中应验了圣经中的话。

后来我们在启17章中将会看到,这个的确建在七座山之上,也就是现在梵蒂冈所在之地

 

所以,通过研究预言,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上帝的确是全智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的上帝!他早已预言的事情,该应验的时候,就会毫厘不爽地应验!这也正象早期复临运动的信徒们,因看不明白圣所的预言所遭遇的先甜后苦的大失望的经历一样,都是让人捉摸不透的神密的事情!

约翰在此预言说:“那死伤却医好了。”

历史的确应验了这段预言!到了1929年,教皇国成立。尽管梵蒂冈占地只有0.4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足一千人,但圣经在此却发出了令人惊叹的预言!当那死伤的兽被医好后,全地的人都希奇跟从那兽

 

全地的人, 都希奇跟从那兽 这是一节非常有意思的经文。这里预言到,将来全地的人都要拜梵蒂冈所代表的势力。

自从1929年到现在,这个势力已经发展得非常庞大。中国政府虽然表面上和梵蒂冈断交,但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要干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跟教皇打招呼。就连美国想要在国际上干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跟教皇打招呼。

美国芝加哥有一所有名的大学,教皇曾经亲自光临了这所有名的大学。这是当时教皇来到美国的第一站。而芝加哥到华盛顿首府是有一段路程的。那时美国总统停下一切的公务,前去陪教皇。教皇去哪儿,他就跟着去哪儿。

可见,教皇的权威更高!

事实上,当今世界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最大的的教皇国;其次是超级大国美国。美国就是一根受梵蒂冈指挥的棒子

 

启13:4 又拜那龙,因为它将自己的权柄给了兽,也拜兽,说:谁能比这兽,谁能与他交战呢?

拜龙 拜兽 正象中国人所说的“饮水思源”!他们之所以拜这只兽——教皇,其实是在拜撒但。因为他们所有的权柄都是撒但给的!

今年(2005年4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死了,全世界有许多国家的首脑(或派代表)纷纷前去参加教皇的葬礼。就连美国总统布什也都亲临现场。

由此可见,罗马教皇不是一个简单的宗教势力,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教联合的势力。难怪全地的人都要希奇跟从他!如果有一天教皇访问中国,相信中国领导人肯定会拿出比欢迎任何一个外国使节或首脑到访的仪式来欢迎他。

谁能比这兽 使我们想到启12:7的米迦勒。 米迦勒的意思是谁像上帝这章节所夸口的,谁像这龙? 似乎与上帝相比

 

: 天主教教皇416访美 布什将亲自前往机场迎接

天主教教皇16日访美布什将亲自前往机场迎接

20080415 14: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15电 天主教教皇本笃十六世将于本周三(16)访问白宫,美国总统布什将破例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并且在白宫南草坪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预计会有1.2万人参加,这将是布什总统任内,在白宫举行的最大规模活动。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历史上只有一位天主教教皇到访过白宫,卡特总统任内,若望-保禄二世在1979106,成为第一个访问白宫的天主教教皇。

本笃十六世抵达华府的时候,布什总统将亲自前往安德鲁空军基地接机,从来没有一个外国领袖,享有过这样的招待

去年春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白宫的时候,欢迎仪式有7千人参加这一回教皇到访,白宫南草坪预计会有1.2多人,参加盛大的迎宾典礼。布什和教皇在会谈前后,将发表两次谈话。

16日也刚好是本笃教皇81岁大寿,布什将备办高规格的国宴,菜色以巴伐利亚式、也就是教皇家乡的菜式为主,不过主客不会在,因为教皇当晚要主持在华盛顿大教堂举行的弥撒,国宴将由美国的天主教领袖代表出席。

布什和本笃十六世的会晤,将是美国在位总统和天主教皇第25次会面,教皇和美国总统第一次接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威尔逊总统于1917年,在梵蒂冈拜会本笃十五世,相隔40多年后,美国总统和天主教皇第二次见面,艾森豪威尔威尔总统也是到梵蒂冈拜会若望二十三世,卡特总统任内,若望-保禄二世成为第一个拜访白宫的天主教教皇。从卡特以后,美国总统在任内参见教皇,成了不可获缺,每个人至少都有一次,目前为止,布什任内见教皇的次数已经有5次,是最高纪录。

 

罗马教皇抵达美国访问 布什偕妻女机场亲临迎接

教皇抵美布什偕妻女机场亲迎

2008041704:31

 教皇本笃十六世当地时间15日乘坐专机抵达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正式展开在美国的六天访问行程。这次是他第一次以教皇身份踏足美国土地。美国总统布什特地偕同夫人劳拉和女儿詹娜亲临迎接,教皇访美礼遇远超英国女王

 这次访问行程紧密,教皇稍后会前往纽约“911”事件世贸中心遗址祈祷,在联合国发表演说,在多个棒球场内主持多场露天弥撒及与信众见面,并与天主教代表、教师和其他宗教的领袖会面

 虽然经过长途飞行,但教皇精神奕奕,下机后与到场迎接的嘉宾逐一握手,并在布什陪同下步行入空军基地大楼,由车队护送往华盛顿市中心。这次是布什上台以来,首次亲自到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迎接到访的外国领袖。

 同场接机的还有一大批天主教学校的学生。当他们看见教皇时疯狂尖叫。当局采取空前严密的保安措施。白宫随即于16日举行正式的欢迎仪式,到时会有9000多人出席,顺道庆祝教皇81岁寿辰。

 白宫发言人佩里诺透露,教皇和布什稍后进行会谈时,将会讨论人权、伊拉克战争、死刑、美国制裁古巴等问题。(方晓)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