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提要:3 两位见证人传道。 6 他们有权柄叫天闭塞不下雨.。7 那兽与他们交战,杀害了他们。 8 他们暴尸街头,11 三天半之后复活。 14 第二样灾祸过去了。15 第七枝号筒吹响。 1. 有一根苇子赐给我,当作量度的杖;且有话说:“起来!将上帝的殿和祭坛,并在殿中礼拜的人都量一量。 苇子。
用这根苇子作量度的杖。参
结 40:3,6;亚 2:1,2 的表号。 赐给我。第11章继续第10章的思路。 起来。
约翰奉命进入异象。 殿。参
启 3:12;7:15 注释;参
启 11:19)。1844年10月22日的大失望以后,复临信徒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天上的圣所和基督在天上圣所大祭司的工作。本节的殿不是耶路撒冷的圣殿,因为当约翰见异象时,圣殿已成为废墟。犹太民族已经不再是上帝所拣选在地上的代表(见
太 21:43 注释;见《SDA圣经注释》
卷
四,第 26–33 页)。圣殿也不再重建而被上帝承认为敬拜的中心了
(见
结 40:1 注释)。因此“在殿中礼拜的人”
不是指肉身的犹太人,而是那些参与天上圣所崇拜的人。在那里有基督为祂的子民服务(来 8:1,2)。
从特殊的意义上说,在这个预言的背景下,测量圣殿及其中礼拜之人发生在一个特殊的教会历史时期。 礼拜的人。指真正属灵的以色列人,就是上帝的子民,而不是“外邦人”(第 2 节)。测量礼拜的人指的是审判的工作(见本节怀爱伦注释)。 量一量。在撒迦利亚的异象中,一个人手拿准绳测量耶路撒冷,象征重建耶路撒冷的保证(见
亚 2:2 注释),因此本节测量圣殿和礼拜者的动作可以看作是复兴和保守的应许。第六印和第七印之间的一段插叙,是要向人保证,尽管在基督复临前会发生恐怖的事,上帝有一班子民将站立得住(见
启 7章;参
启6:17 注释)。现在这段第六号筒和第七号筒之间的插叙,也是要保证在第七号筒吹响后的恐怖中,上帝的圣殿,就是祂救赎计划的展示之处,以及真正敬拜祂的人将是安全的。 上帝圣殿的这次复兴和蒙保守似乎特别指1844年以后上帝的子民对基督在天上圣所的工作更全面的理解。 2. 只是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因为这是给了外邦人的;他们要践踏圣城四十二个月。 殿外的院子。在约翰所熟悉的希律圣殿中,有一个内院,分成女院,以色列院和祭司院三个部分。在内院外面,是一个留给外邦人的大外院。有一道“中间隔断的墙”(弗 2:14)把外院和内院隔开。任何外邦人都不得越过这道隔墙,否则将处以死刑(见《SDA圣经注释》
卷五,第 67 页)。
鉴于这个院子是“给了外邦人的,”约翰所想到的,似乎是这个大外院。这个院子被认为代表地球,与天上“上帝的殿”相对应(第 1 节)。 留下。约翰只测量敬拜上帝的人。他们有权进入只有以色列才能进入的隔墙之内。只有这样的人才可望在地上的最后惩罚中得蒙保守。 给了外邦人的。如同地上圣所中留给外邦人的外院。这里的“外邦人”可以理解为那些不敬拜上帝,不承认自己属于以色列上帝的人。 践踏。本段与但 7:7,23对第四兽践踏的描写相似
(见但 7:7,8,25 注释)。由于该兽的行动特别针对“至高者的圣民”
(但 7:25),我们自然可以将“圣城”理解为上帝的子民。 圣城。就是耶路撒冷(但 9:24;参
路 21:20)。把外院给了外邦人涉及圣城遭遇践踏。关于耶路撒冷的象征意义,见下面“践踏”的注释。 四十二个月。显然就是
但 7:25 的“一载,二载,半载”(见
但 7:25 注释)。 3. 我要使我那两个见证人,穿著毛衣,传道一千二百六十天。 我那两个见证人。这个表号有多种解释。有人根据第 5, 6 节的引喻认为这两个见证人是指以利亚和摩西(见
第 5,6 节注释)。但这“两个见证人”的重要性远远不止于此。第 4 节说他们是“两棵橄榄树”和两个灯台。这个表号源于亚 4:1–6,11–14。
那里说它们代表了“两个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旁边”
(第 14 节)。橄榄枝怎样为圣所的灯盏供油(第 12 节),圣灵也藉着上帝宝座前的这些圣者供应给人类(见
亚 4:6,14 注释;见
《天路》408页;参
《给传道人的证言》第 338 页)。鉴于圣灵给人最完全的启示是在新旧约圣经里,所以新旧约圣经就被认定为这两个见证人(见
《善恶之争》267页;参
约 5:39 注释)。诗人描述上帝的话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你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诗 119:105,130;参
箴 6:23)。 穿着毛衣。穿毛衣通常是哀伤(撒下 3:31)和痛悔
(拿 3:6,8)的标志。这里描述在人的遗传占上风时,圣经处于一种悲伤的状态(参
但 7:25 的注释)。 传道。尽管在 1260 日的时期中邪恶占了上风(见
第 2 节注释),上帝的圣灵,特别是圣经所彰显的上帝之灵,依然在向那些愿意接受的人作见证着。 一千二百六十天。就是第 2 节的“四十二个月”(见该节注释)。 4. 他们就是那两棵橄榄树,两个灯台,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 两棵橄榄树。见
第 3 节注释。 两个灯台。见
启 11:3 注释。 立在世界之主面前。见
亚 4:14 ;启 11:3注释。 5. 若有人想要害他们,就有火从他们口中出来,烧灭仇敌。凡想要害他们的都必这样被杀。 想要害。就是想要伤害。 有火从…出来。就像以利亚对亚哈谢使者的惩罚那样(王下 1:10,12)。那些顽固抗拒圣灵见证的人最终将被烧死在火湖之中(见
启 20:15)。 口中。用单数形式表示复数意义。这种用法在希腊文中较为常见。如“心”(太 15:8;可 6:52),“脸”(太17:6;可6:52)。 6. 这二人有权柄,在他们传道的日子叫天闭塞不下雨;又有权柄叫水变为血,并且能随时随意用各样的灾殃攻击世界。 权柄。exousia。“权威”,“权力”。在本节中出现了两次。 叫天闭塞。和第 5 节一样,这似乎引用了以利亚的经历。以利亚曾预言以色列将三年半不下雨(王上 17:1),或如路加所记“三年零六个月”(路 4:25;参
雅 5:17)。 水变为血。前面对两个见证人的描述似乎都与以利亚的经历有关(见上文及第 5 节注释)。而这里看则似乎是引用摩西的经历和降在埃及的第一灾(出 7:19–21)。 各样的灾殃。这些见证人不但有权把从前降在埃及的灾殃降到敌人身上,还有权降下任何灾殃。 7. 他们作完见证的时候,那从无底坑里上来的兽必与他们交战,并且得胜,把他们杀了。 当他们作完见证的时候。就是 1260 日的终点
(见
启 11:3;见
但 7:25 注释)。 无底坑。见
启 9:1 注释;参上面“兽”的注释。
就法国而言,兽从无底坑上来被理解为这个民族没有根基。这是无神论的势力,是撒但权势的一种新形式(见
《善恶之争》269页)。 兽。迄今约翰还没有提到过兽。而启4:6中的四活物实际上不是兽(见该节注释)。本节的“兽”似乎是读者所认识的。有两种解释; 有些解经家认为“兽”是指以前出现过的。既然《启示录》迄今没有提到过,那它就是指《但以理书》中的兽,特别是《但以理书》第七章中的第四兽。他们还进一步指出,《但以理书》的兽是从海中上来的。而本节的兽是“从无底坑里上来的”。在《旧约》中,无底坑显然与海有联系(见
启 9:1 注释)。《但以理书》中第四兽所代表的势力,特别是它的后来阶段,就是杀害两位见证人的势力。 还有些解经家认为本节的兽是指1260日结束时,即公元1798年(见
但 7:25 注释)期间试图毁灭圣经的势力(两位见证人代表了圣经)。当时无神论在法国风行。反宗教的精神自然反对圣经的使用和圣经的信仰,所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被认定为本节的兽。安息日复临信徒一般赞同这种看法。 把他们杀了。即试图消灭上帝的道。关于法国挑战宗教的方式,见第9节注释。 8. 他们的尸首就倒在大城里的街上;这城按著灵意叫所多玛,又叫埃及,就是他们的主钉十字架之处。 他们的尸首就倒在。暴尸街头被认为是最有辱于尊严的(参
诗 79:2,3)。
见 启 11:9 注释。 大城。这座城被称为“他们的主钉十字架之处”,似乎表明它就是耶路撒冷,即第 2 节所提到的“圣城”。但许多解经家认为“他们的主钉十字架之处”应按象征意义来理解,就象所多玛和埃及一样。因此他们认为“大城”是指法国。这个国家在1260日结束似的时候,表现出上述的特点。安息日复临信徒一般赞同这种看法。 按着灵意。即按属灵的象征意义,而不是按字面来理解(参赛 1:10)。 所多玛。象征道德沦丧
(结 16:46–55),符合法国革命时的状况。 埃及。这个国家以否认真神的存在和挑衅上帝的命令而著称。法老说:“耶和华是谁,使我听他的话,… 我不认识耶和华”(出 5:2)。法国革命领袖们就是持这种态度。 钉十字架。很多基督徒在法国的逼迫中殉身。 9. 从各民、各族、各方、各国中,有人观看他们的尸首三天半,又不许把尸首放在坟墓里。 各民、各族、各方、各国。指其他国家。他们将观望法国对圣经的挑战。 三天半。按照解释预言一日顶一年的原则,“三天半”等于三年半。安息日复临信徒一般认为第 7 节的兽代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 年),特别是就它的反宗教倾向。他们认为这个预言应验在法国革命无神论的高峰期,从1793年11月10日巴黎颁发命令取消宗教起,到1797年6月17日法国政府取消宗教禁令为止。 和《启示录》的其他部分一样,解经家对与“三天半”也有不同的解释。这不仅是因为表号本身的问题,也是因为法国革命中的一些具体日期无法确定。好在确切的起止日期并不影响对圣经中重大预言时期的理解,也不影响对这段预言主题的理解。 10. 住在地上的人就为他们欢喜快乐,互相馈送礼物,因这两位先知曾叫住在地上的人受痛苦。 住在地上的人。见
启 3:10 注释。 欢喜快乐。参路12:19 。现在恶人不再因两个见证人折服人心的见证而受良心的折磨了。他们尽情快乐,以安抚自己的良心。 馈送礼物。表示快乐(见
斯 9:22)。 受痛苦。藉着他们预言折服人心的能力(参
第 3 节)而使人感到痛苦。没有什么比负疚感更折磨人的了。当真理和公义时常呈现在故意犯罪的罪人面前时,罪人往往会无法忍受。 11. 过了这三天半,有生气从上帝那里进入他们里面,他们就站起来;看见他们的人甚是害怕。 过了这三天半。即两位见证人被暴尸街头,被人观看的时期结束(参
第 9 节的注释)。 生气。即生命的气息。该词的希腊文遵七十士译本译自希伯来语
ruach chayyim(见创 6:17;创 7:15)。
在希伯来语中,气息实际上就等于生命。说气息进入了某个人身上,就是说他得到了生命(参
创 2:7)。 从上帝。
一切生命的赐予者上帝,让祂忠心的见证人复活了。 站起来。
参
王下 13:21;结 37:10。 甚是害怕。
曾在两个见证人作见证时折磨过恶人的负疚感(参
第 10 节注释),现在又出现了。那些因见证人的死而欢喜快乐的人,现在看到了两位见证人复活的奇迹,就惊恐万状。 12. 两位先知听见有大声音从天上来,对他们说:“上到这里来。”他们就驾着云上了天,他们的仇敌也看见了。 有大声音从天上来。
没有说是谁说话,但可以推定是上帝。 上到这里来。
上帝不仅让这两位见证人复活,还吩咐他们到天上来。当“他们的仇敌”看见“他们”升天时,他们就完全摆脱了所遭受的逼迫。他们已向所有的人忠心地宣讲了1260日预言的真理。当着那些企图消灭他们之人的面,上帝亲自发话欢迎他们回到天庭。 有人认为两位见证人的升天代表十九世纪初以来圣经的显著普及。法国革命之后不久,各国的圣经公会纷纷成立。特别是建于1804年的英国圣经公会和建于1816年的美国圣经公会。这些公会同其他圣经公会一道将圣经翻译成 1,500 多种语言。因此在过去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圣经作为属灵的向导不仅没有被人遗忘,反而得到了最广泛的流传。 驾着云上了天。
就象耶稣同门徒们告别后,“有一朵云吧祂接去”
一样(徒 1:9),两位见证人也被云彩接到天上去了。这象征着圣经在法国遭到禁止的时期结束以后又得到了高举(参启 11:9注释;参
但 4:22)。 仇敌也看见了。
见前面“上到这里来”的注释。 13. 正在那时候,地大震动,城就倒塌了十分之一,因地震而死的有七千人;其余的都恐惧,归荣耀给天上的上帝。 正在那时候。
就是两位见证人升天之后不久。 地大震动。
圣经经常用地震来象征基督复临前夕世界的动乱和剧变(参
可 13:8;启 16:18)。有些解经家将这段预言用于法国,认为此次地震是指18世纪末法国所发生的动乱。 十分之一。
这不是最后的大地震,因为只有城的十分之一倒塌(见
第 2,8 节注释;参
启 16:18)。这只是一次短暂的惩罚,好让那些曾因见证人的死而快乐的人因恐惧而感服。有人认为城的“十分之一”是指法国,因为法国是罗马帝国衰落后所崛起十王之一(但 7:24)。也有人认为该城是指罗马教会。而法国是它的十分之一。 七千人。
人数虽然不多,却足以让那些幸存者认识到上帝的权能。他们曾藐视上帝的见证人。 天上的上帝。
《但以理书》经常采用这个称呼(见
但 2:18,19,37,44,参
拉 5:11,12;6:9;7:12)。 14. 第二样灾祸过去,第三样灾祸快到了。 第二样灾祸。
指第六号筒之下的惩罚,于1840年结束(见
启 8:13;参
启 9:12;见
第 9 章补充注释)。 第三样灾祸。
指第七号筒吹响后所发生的事(第 15–19 节)。 15. 第七位天使吹号,天上就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第七位天使。
标志着第三样灾祸的开始
(见
第 14 节注释),和第六号与第七号之间插叙的结束(启 10:1 -11:14;见
启 11:1 注释)。安息日复临信徒认为第七号筒是从1844年开始的(见
第 19 节注释)。 大声音。
可能指天上众生所发出的声音(参
启 5:11,12)。
在降下第七灾时,也有声音从天上的殿中发出来(启 16:17)。 国。
基督在复临地球前夕接受了国度(见
但 7:14 注释)。在祂复临的时候,地上一切的反对势力都将被粉碎(见
启 17:14 注释)。 主基督。
就是受膏者
(见
诗 2:2)。天上的众生并没有体验过基督的救恩。他们称基督为“主基督”。“基督”的称呼专指三一真神中的第二位。祂为救赎人类而受膏。 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见 但 2:44;7:14,27;路 1:33. 16. 在上帝面前,坐在自己位上的二十四位长老,就面伏于地,敬拜上帝, 二十四位长老。
见
启 4:4 注释。 面伏于地。
参
启 4:10。 17. 说:昔在、今在的主上帝全能者啊,我们感谢你!因你执掌大权作王了。 主上帝,全能者啊. 见
启 1:8 注释。
这个称呼特别适合于胜利者上帝。 昔在。
见
启 1:4 注释。 今在。
见
启 1:4 注释。 执掌…作王了。这一胜利的统治始于上帝对祂全能的宣告。上帝本是全能的。罪恶的统治只是在祂的许可之下,为了在受造者面前暴露罪的真面目。这个目的达到以后,祂就“执掌大权”,重新开始祂的最高统治。见
林前 15:24–28。 18. 外邦发怒,你的忿怒也临到了;审判死人的时候也到了。你的仆人众先知和众圣徒,凡敬畏你名的人,连大带小得赏赐的时候也到了。你败坏那些败坏世界之人的时候也就到了。 外邦发怒。参
诗 2:1。这是基督复临前夕各国的状况。他们将联合起来敌挡基督的工作和祂的子民(参
启 13:12;14:8 注释)。 忿怒。上帝的忿怒集中在最后的七灾里(启 15:1)。敌挡基督的工作因这些灾祸而终止。 时候。kairos 。指特定的时间。见启 1:3 注释。这是审判的时间,既有赏赐,也有毁灭。 审判…也到了. 本节同时提到奖赏和毁灭,表明约翰指的是最后的审判,发生在一千年之后(启 20:12–15)。 众先知。
上帝特殊的仆人,为祂的代言人。他们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经常为他们的主遭受大苦难。 众圣徒。指以纯洁生活为特征的基督众肢体。 得赏赐。
见
太 5:12;6:1;林前 3:8;启 22:12。这里所列的事件是按时间排列的(见
《早期著作》第 36 页),因此所说的赏赐就是一千年之后圣徒承受新的地球。 凡敬畏你名的人。在《使徒行传》中指那些虽然没有完全信仰犹太教,却敬拜真神的人(见徒 10:2 注释)。
如果本节的“敬畏”也是泛指的话,这第三等领受赏赐的人就可以被理解为那些虽未完全认识基督和祂的道,却遵循他们所有的亮光而生活的人。他们按照已有的启示敬畏上帝的名,所以也将接受赏赐(见
《历代愿望》第638页)。在另一方面,“凡敬畏你名的人”也可视为成“圣徒”的同位语,即“众圣徒,就是那些敬畏你名的人”。 连大带小。
属世的身份在最后的审判中毫无意义。 败坏那些败坏世界之人的时候也就到了。那些从物质和精神上败坏地球的人是罪有应得。他们自己也遭到了毁灭。 19. 当时,上帝天上的殿开了,在祂殿中现出祂的约柜。随后有闪电、声音、雷轰、地震、大雹。 殿。上帝天上的殿在约翰面前打开了。异象聚焦于“祂的约柜”。在作为“真圣所的影像”(来 9:24)的地上圣所里,约柜放在至圣所里的。至圣所是赎罪大日崇祀的中心。而赎罪大日则是审判的预表。在第七号筒吹响时,约翰看见了天上的圣所,尤其是“祂的约柜”。这表明赎罪日所预表的,基督在天上第二即最后阶段的工作开始了。其他地方的经文指出基督最后阶段的工作始于 1844 年(见
但 8:14 注释)。安息日复临信徒视1844年为第七号筒吹响的时间。 约柜。在地上的圣所里,约柜是存放十诫法版的地方。十诫是上帝为各世代人类所定不变的道德律。在犹太人时期,信仰上帝的人一想到约柜,就马上会想到十诫。约翰在异象中见到约柜,这有力地证明了在地上最后的时刻,上帝伟大的道德律要在那些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祂的之人的生活中占有中心的地位(见
启 12:17 ;14:12 的注释;参
《善恶之争》433页)。 闪电,声音和雷轰。就象在第七灾之下(启 16:18)。 地震。就象在第七灾之下(启 16:18,19;参
启 11:13 注释)。 大雹。 就象在第七灾之下((启 16:21)。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