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撒狄(今名撒爾特Sart)是個富有的商業城市,在推雅推喇南約45公里,為古代呂底亞的首都,以生活奢侈放縱聞名。當主前六世紀撒狄受克利薩斯(Croesus)治理時,曾為當時世界最富庶強有力的城市之一,到了羅馬時代,它仍是一個著名城市。 當該城皈依了基督教之後也曾使它在當時的那一帶地方佔有重大的地位。這些都不過是在外表名義上來說的。他們當中大多數的人仍是依戀著那些異教的習俗污行的。在其中只有少數人是真實的基督徒。 在撒狄城的教會是一個死氣沉沉的教會。名義上是活的,只有「幾名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三:4)。在天上,這教會除了那「幾名」以外,卻要從生命冊上被塗抹(三:5)。這樣的教會,主就顯現為得了權力的形像,具有「七靈」(三:1)。把他們從天上的生命冊上塗抹去。但十二:1;瑪三:16都提到天上的名錄。 「七靈」: 「七靈」是有分於問候七教會的(一:4)。 「聖靈」也是在七書信中說話(二:7),雖然基督是七書信的口授者(一:19)。 「七靈」在寶座前(四:5)。就是羔羊的七眼(五:6)。 七靈是表示聖靈的七重和完全的工作;基督的靈,神的靈,是一個靈,也是同一的靈,神能力的完全。是基督第一次來與再來之間在衪的教會中工作的形態。 主耶穌的臨到會很突然,就像賊一樣,無法預測,必須警醒。但這裏講的不是衪的再臨,而是不悔改現在就會施加的刑罰(比較太廿四:43;帖前五:2;彼後三:10),因此和十六:15講的不同。(三:3) 「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三:4)。能保持基督徒的行為標準。 「白衣」象徵得到救贖之人的純淨與聖潔,與犯罪的信徒的污穢衣服相對照。 3:1節:撒狄這個富有的城市實際上是分作兩部分的。舊城建在山上,由於人口增加,便在下面的山谷建造了一座新城。 3:1節:撒狄教會的問題不是異端,而是靈裡的死亡。撒狄雖然有充滿活力的聲譽,但內部卻是充滿罪惡。他們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會。聖靈對他們實在沒有甚麼稱許的話可說。 3:3節:耶穌極力要求撒狄教會持守他們當初信主時所聽到的真理,重新回到信仰的根基上。不斷增加對主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但絕不能放棄有關耶穌的基本真理,耶穌永遠是神的兒子,祂為我們的罪而捨身是永恆不變的,絕沒有任何從神而來的新啟示會與這些聖經教導有衝突。 3:5節:"穿白衣"的意思是:保持純潔,分別出來歸神。基督應許把未來的光榮和永遠的生命賞賜給那些在信仰上站得穩的人。所有信徒的名字都被記在生命冊上,象徵他們是屬於神的(參路18-9)。 第三章7-13節:達與非拉鐵非的信 非拉鐵非教會是一個卑微而忠誠的教會。它亳不自負,也無野心大志想在世界掌權。它只願意在一個異教腐化的社會中,能將耶穌的生活在他們身上表彰出來就好了。他們是神話語的愛慕者,並且不遺餘力的遵行它。這是一個大大蒙主寵愛的教會。 「一個敞開而無人能關的門」(三:8)。 這個教會必要得著多人歸主,是任何人都不能攔阻的。基督能令那些在世上被視為不足輕重毫無所有的人大大的興旺。衪一方面如何警戒以弗所和撒狄的教會,切勿因他們在城邑中的高位而自滿自恃,因為主有權將他們降為卑而由高處摔下去,相反的主在此對非拉鐵非的教會,是勸誡他們切勿因為他們是城中的無名小卒而灰心氣餒,因為神並毋須重視藉賴那些世俗的權勢。 「免去試煉」(三10)。 主曾告訴士每拿說,他們將要受苦。主在此地的應許乃是要保守他們免於苦難。 神對待各人並非千篇一律完全相同的,乃是按照各人的需要而定的。 有些人將這一句譯作「保守他們經過試煉的時間(或鐘點)。」 「神的名和我神的名」(三:12)。 在二:17那「新名」似乎是指著那前面來生所有神聖的喜樂說的,而此處乃是指著公民權與所有權的表記講的。那些跟從獸的人是如何標有他們主人的記號(十三:16,17),照樣我們這些天上的公民也附有相當的標誌。 非拉鐵非直到如今仍是一個擁有一萬五千居民和相當的基督教居民,而極其豐沃的城市。非拉鐵非仍然雄壯的屹立於世間,在那四周荒涼中的一枝大柱,並且更是眾教會中一個十全十美的標本模型。(節錄季本博士語Gibbon) 7節:非拉鐵非城是由別迦摩市民建造的。這個城市扼守通向亞西亞的交通要塞。非拉鐵非居民不願與當地落後的土著交往,引入了希臘的語言和文化。此城在公元17年被地震所毀。震後居民十分擔憂,以致很多人住在城外。 7節:大衛的鑰匙代表基督的權力,這權力能夠打開進入祂的未來國度的大門。當這門開啟之後,便沒有人能夠關閉--救恩必會來臨。一旦門關閉了,便沒有人能夠開啟--審判必然來到。 10節:"我必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有人認為是指將來的大患難,而那些真正的信徒得蒙保守,免受試煉;另有些人則認為教會要經歷大患難,但神保守他們在患難中堅強;也有一些人認為這裡所指的是廣泛性的磨煉,是教會歷代以來的苦難。無論怎樣,我們的重點是:無論在任何苦難中都要耐心順服神。 11節:基督徒有不同的恩賜、才能、經驗和成熟程度。神不會期望我們都有一樣的成就,但祂期望我們"堅守"所擁有的,努力地運用我們的資源來事奉祂。 非拉鐵非人因為努力順從而被稱讚(8),神也鼓勵他們要緊緊持守所擁有的能力。你可能是初信者,覺得自己的信心和靈力微小,但只要你按著自己所有的為基督而活,就可蒙神稱讚。 12節:新耶路撒冷是神的子民未來的居所(21:2)。我們將會在神未來的國度中作新的市民,一切都是新的、潔淨的和穩固的。 第三章14-22節:達與老底嘉的教會 在七個教會中,只有老底嘉教會,復活的基督沒有向她說過一句好話。 在古代世界中,有六個地方是稱為老底嘉的;而現稱為老底嘉(LaodiceaontheLycus),以別於其他的老底嘉。她是在公元前二百五十年建立的,創始人是敘利亞的安提阿哥(AntiochusofSyria),而該城是以他的妻子老底斯(Laodice)來命名的。 14節:老底嘉是這七個城市中最富足的,以銀行業、羊毛業和製造眼藥的醫學院馳名。但這座城市水源不足,曾經建造一套輸水系統,把溫泉的水引進城裡,但被引進來的水變得既不清涼也不熱--只是溫水。老底嘉的教會也和這溫水一樣,不冷不熱。 15節:溫水是乏味且不好喝的。老底嘉教會已經變成溫水,因此是乏味的,令人厭惡的。信徒沒有甚麼立場、漠不關心以致閒散;教會忽略了為基督工作,便會變成鐵石心腸,自我滿足,甚至自我毀滅。沒有比馬馬虎虎的掛名基督徒更乏味的了,不要留連於半路途中,讓基督燃起你的信心,立刻起來行動吧! 16節:「從我口中你吐出去」這乃是一種極端憎嫌討厭的說話,竟然是出於這一位具有百般忍耐仁慈的主口中。這句話應用在個人或團體上都是適當的。老底嘉現在乃是一個無人煙的廢墟了,因它已經被主吐出了。 17節:有些信徒誤以為有了豐富的物質就表示神的祝福。老底嘉是一座富有的城市,教會也很富足。但老底嘉人看重他們可以見到和買到的東西,過於那些看不到的和永恆的屬靈恩福。財富、奢侈和安逸能夠使人產生自信、滿足並且自鳴得意。但不論你擁有多少財富,或賺了多少金錢,如果你沒有與基督建立關係,仍是一無所有。你的財富如何影響你的屬靈期望呢?不要把你的生命集中在奢華的享受上,卻要尋找在基督裡的真財寶。 18節:老底嘉以財富聞名--但基督吩咐他們要向祂買金子(真正屬靈的財富)。這座城市以織布業和漂染業出名--但基督叫他們向祂購買白衣(祂的公義)。老底嘉誇耀它那些醫治各樣眼疾的寶貴眼藥--但基督叫他們要向祂買藥,好醫治他們的眼睛,使他們能夠看見真理(參約9:39)。基督向老底嘉人表明,真正的價值並不在於物質上的豐富,而是在於和神有正確的關係。他們所有的財富和成就,與基督永恆的國度相比都是毫無價值的! 19節:神要管教這個不冷不熱的教會,祂管教的目的並不是要懲罰,而是要使人回轉歸向祂。你對神是否不冷不熱呢?神會以愛心管教你,幫助你脫離冷淡的態度。你不想被神管教,便要藉著悔改、禱告、敬拜和讀經再次親近祂。正像在婚姻中可以重燃愛火一樣,聖靈也可以在我們心中動工,重新挑旺我們的熱心。 20節:老底嘉教會自滿而富有,他們自以為有了一切,但卻沒有基督的同在。基督在叩他們的心門,他們卻忙於享受世間的宴樂,而沒有留意到祂正想進來。屬世的享受--金錢、安全感、物質財富都可能是危險的東西,因為他們所帶來的短暫的滿足,使我們忽略了神所賜的永恆的滿足。倘若你發覺自己對教會、對神、或對聖經感到冷淡,就表示你對神已經疏遠了。請把你的心門經常向神敞開吧,你就不須擔憂祂正在叩門了! 21節:「在寶座上與我同在」這意思就是說,與基督同享衪國度中的榮耀協助衪一同掌權管治。在新約中曾屢見不鮮的提及那不勝其數的天上被造者乃是井然有序有組織的,他們的地位與職責是各不相同的,他們各自都被泒定了適合的工作(路十九:17-19)。 22節:在這些給教會的信的末了都要求信徒聽從,並且把寫給他們的話牢記在心。寫給每間教會的信息雖然各有不同,但都是每個人需要留意的警告和原則。哪一封信是指著你的教會說的呢?哪一封信最能夠指出你此時的屬靈景況呢?你又如何回應? 七教會在預表上的意義七教會第一代表當時的各種教會;第二,代表教會的七個連續的時代。這兩種說法我們不能說那個對,那個錯。 按歷史時代的說法可大概分為: " 被逼迫的教會------第一到第四世紀。 " 帝王教會-------------第四到第五世紀。 " 教皇教會-------------第六到第十六世紀。 " 更正教會--------------第十六世紀到今。 七教會是否能完全放入上列四期內,我們不能勉強地決定。但就教會的全部歷史而言,大部份時間是在教皇制度之下。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