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那羔羊與衪的十四萬四千
十四章1-5節:唱天上的新歌 1-20節:第13章描述撒但和牠的爪牙控制了世界,展開了全面的攻擊。第14章讓人窺見永恆的國度,信徒如果忍耐到底,將會有甚麼等待著他們。那羔羊是彌賽亞,錫安山常常是耶路撒冷的代號,是以色列的首府,與世上的帝國不同。那十四萬四千人代表那些曾在地上忍受迫害的信徒,現在準備享用永恆的福分,永遠與神同在。那三位天使把信徒和非信徒的命運作出對比。 4節:這些人就是真正的信徒,他們的衣裳藉著基督的寶血洗得雪白潔淨(7:14)。舊約常常把拜偶像描寫為靈性的淫亂(請參考何西阿書)。這些信徒是靈性上潔淨的,他們向基督保持忠貞,單單跟從祂,並且因歸向基督而得到神的賞賜。"初熟的果子"是指把第一批收成的農作物,當為聖潔的祭物呈獻給神(參出23:19;雅1:18)。 十四章6-12節:天使傳福音 6-7節:有人相信這是最後一次向全人類的呼籲,要求他們認識那位真神。再沒有人能夠以未聽過神的真理作藉口;但另一些人卻認為這是一次宣佈審判的聲明,而不是得救的呼籲。世人都曾經有機會向神表示效忠,現在神的大審判快要開始了。當你讀到這書時,你便已經聽到神的真理了。神最後的審判不會永遠遲延,你是否已經歡喜地接受了這"永遠的福音"呢?你是否已經認罪悔改,信靠基督的拯救呢?如果是的話,你便不用懼怕神的審判。全地的審判者乃是你的救主啊! 8節:巴比倫是拜偶像的中心,以邪惡和不道德聞名於世。 巴比倫曾洗掠耶路撒冷,俘擄猶大國的百姓(參王下24:1-20;代下36:1-23)。正如巴比倫是猶太人最可惡的敵人一樣,羅馬帝國是早期基督徒最可惡的敵人。 約翰可能不敢公開攻擊羅馬,因此把巴比倫這個名字套用在神子民的仇敵(羅馬)的身上;引伸而言,巴比倫亦可指神的所有敵人。 9-11節:拜獸的人在額上蓋了印,並遵從牠的世界經濟體系,這些人最後要面對神的審判。我們的世界也是看重金錢、權力和享受過於神的領導。為了要得到世人所看重的,很多人否定神,違背基督徒的原則,因此他們必須喝神震怒的烈酒(參詩75篇;賽51:17)。 11節:罪的最終結局是永遠與神隔絕。因為人是照著神的形像被造的,與生俱來就渴望與神相交;與神隔絕乃是最痛苦的事。罪常會帶來悲慘的後果,但在今生,我們可以選擇悔改,與神恢復關係;在永恆中,便不再有悔改的機會了。倘若我們今生選擇離棄神,來生便要永遠和祂隔絕。沒有人是被迫去選擇後者的,也沒有人是意外地忍受這痛苦命運的。耶穌邀請我們向祂敞開心門(3:20),這樣便可以享受與祂永遠相交。 12節:神最終必得勝,這信息能夠鼓勵神的子民在任何試煉和迫害中站穩。神應許他們,藉著信靠耶穌、服從祂的命令,便可以站立得穩。因此堅忍的秘訣是信靠、順服。即使在每日碰上的小試煉中,也要信靠神給你耐心去堅忍;甚至當你不大願意順服、或是會引致危險的時刻,也要順服祂。 十四章13-20節:在主裏死的人有福了 13節:"生帶不來、死帶不走"的這句老話,用在金錢、名譽和家產方面實在非常合適。但是神的子民所結的果子,即使死了仍能夠存在。神會記得我們的愛心、仁慈和忠貞,而那些因我們的見證而信主的人,將會在新天新地中與我們會合。所以,請你今天就立志結出永恆的果子來。 14-16節:這是一個審判的喻象:基督正在把忠貞的信徒分別出來,好像農夫收割莊稼一般。這是那些曾被迫害和為主殉道的基督徒喜樂的時刻--他們將會得到期待已久的賞賜。基督徒不應該畏懼末日的審判,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5:24) 19節:酒醡是一個大桶或大槽,用來收集葡萄,然後壓榨,汁液從一條管道流到一個大桶中。聖經常用酒醡來象徵神的震怒和對罪惡的審判(參賽63:3-6;哀1:15;珥3:12-13)。 20節:「馬匹」,同樣的意思,在十九章有詳細的說明。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