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腓立比书第四章

壹、内容纲要

【基督是信徒行事的力量】

一、靠主站立得稳(1)

二、靠主同心(2~3)

三、靠主喜乐:

1.靠主常常喜乐(4~5)

2.在基督耶稣里得着神的平安:

(1)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蒙神保守心怀意念(6~7)

(2)藉着思念并实行美善的事,得着平安的神同在(8~9)

3.靠主大大的喜乐,因知信徒们思念(10)

4.基督是随事随在的力量:

(1)学会在什么景况都能知足(11)

(2)基督是我们处各种景况的秘诀(12)

(3)靠着那加给力量的,凡事都能作(13)

5.在基督耶稣里得着神的供应:

(1)工人从教会得着供给(14~16)

(2)工人为教会的心愿(17)

(3)把财物馈送当作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18)

(4)神必照祂荣耀的丰富使捐献者的需用都充足(19)

6.愿荣耀归给父神,恩典和平安归给众圣徒(20~23)

贰、逐节详解

【腓四1“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我亲爱的弟兄,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

﹝文意注解﹞保罗在本节对腓立比信徒的称呼,显示他们在保罗心目中的地位,与其他教会的信徒不同:(1)两次称呼“我所亲爱的,”此字源出神圣的爱,表明他们是保罗在主里所深爱的对象;(2)“所想念的,”表明爱之深,想念之切;(3)“弟兄们,”表明生命的关系;(4)“我的喜乐,”表明他们在主里的情形令他喜乐;(5)“我的冠冕,”冠冕代表比赛中的胜利、有价值的事物、或节日的欢乐,故指腓立比信徒是保罗劳苦所得的果效,成为他将来在主面前‘所夸的冠冕’(帖前二19)

按原文,本节最前面有‘所以’一词,意即保罗在此劝勉他们要“站立得稳”,是基于前面第三章的理由,包括有些异端已经侵入了教会。‘站稳’是属灵争战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弗六14)

﹝话中之光﹞()为主工作的果效,是工人和信徒喜乐的源头之一;但信徒若不为主作工,便无法尝到这种喜乐。

()在灵命生长与事奉上,我们要‘跑’、‘直跑’(腓三12~16);但在信仰上,我们要“站立得稳”

()魔鬼用尽千方百计,想叫神的儿女跌倒,所以我们要站立得稳。

()信徒无论怎样刚强,凭着自己决不能站立得稳,必须靠主(或说在主里)才能。

【腓四2“我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

﹝原文字义﹞“劝”请求,申诉,恳求;“友阿爹”已经达到者,获得者;“循都基”幸运,可喜悦的面孔。

﹝文意注解﹞友阿爹和循都基是腓立比教会的两位女同工,她们之间的意见不和,想必已严重到一个程度,须要在这公开的信中提及。

“同心,”这个词不单是彼此的心思、意念相同,并且是彼此达到生命里的和谐,因而产生出相同的感觉与态度。

﹝话中之光﹞()保罗处理同工之间的不和,并不定罪,而只有劝勉;他也不站在任何一边,这种态度有助于促进同工的和好。

()“友阿爹”也许已经得到了她‘所愿望的’(字义)“循都基”也许她的外貌‘和蔼可亲’(字义),但两个人却不同心,这是何等的不完全!

()“同心”必须是在主里面,在主外面不但不能同心,就算是有了世人所谓的同心,反而有害无益。

()“在主里”是解决一切隔膜的地方,任何亏欠和歧见,都应当带到主里面来。

()教会中谁是谁非是小事,不能“同心”──不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二5)──是大事。

【腓四3“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她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作工的;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原文字义﹞“帮助”借一把手,得着,捉拿;“一同劳苦”并肩作战,原文与‘齐心努力’(腓一27)同字。

﹝文意注解﹞“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以二牛同拖一犁的情形,来隐喻共同担负工作责任的人;或有可能‘同负一轭’是这个人名字的原文含意(10~11),或暗指以巴弗提(参腓二25)

“一同劳苦,”表示她们不但曾在福音事工上与保罗一同挣扎过,并且也一同承受了从挣扎而来的痛苦。

“生命册,”是神记录凡有分于神生命之人的名册(出卅二32;诗六十九28;启三5)

﹝话中之光﹞()“同负一轭”、“一同劳苦”“一同作工”显示:保罗视他的同工,无论男女或老少,都与他同等,而非他的下属。

()同工、同劳而不同心,这是神工人们的最大毛病。

()当同工之间发生问题时,凡是同负教会之轭的人,不是去定罪任何一方,而是去“帮助”双方和睦,这才是他们所该有的表现。

()当教会领袖不和睦时,若会众采取同情或偏袒任何一方,便会演变成更严重的后果:小者结党分争,大者造成分裂。

()名字记录在天上生命册上的人,却有可能在地上过着没有见证的生活,何等可悲!

()神真实的工人,名字都记在生命册上,都是神所知道、所记念的;别人或许不了解他们的工作,但只要神知道就够了。

【腓四4“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原文字义﹞“靠主”在主里面;“常常”总是,时常,长远。

﹝文意注解﹞“你们要...你们要...这是一个命令,是从神来的一个命令,而神总是先有供应后有要求,祂从未将不可能的事命令我们去作。

“喜乐,”是一种比快乐更深的心情和感觉。

“你们要喜乐,”喜乐既是一种的心情和感觉,怎可命令呢?原来喜乐也是一种的心态。喜乐的感觉并非源于外面环境的顺畅,乃是由里面的心态导引而产生出来的。因此,喜乐是可以用意志来决定的。在任何环境中,我们可以决定有喜乐的态度。

“要在主里常常喜乐”(原文),表明这个喜乐是一种独特的喜乐,不是触景生情的喜乐,而是在主里面的喜乐。

﹝话中之光﹞()保罗一再吩咐我们要喜乐,可见喜乐对我们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

()“要”字表明我们的顺服,也表明我们的决心;当我们下定决心去顺服神的命令时,喜乐便会油然而生。

()‘主’是喜乐的根源;“靠主”是能常常喜乐的秘诀;住“在主里面”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喜乐的要件。

()我们愈接近主,就愈有喜乐;我们与主的关系愈深,我们的喜乐也就愈深。

()当你不能感觉喜乐,没有可以喜乐的理由、安慰和鼓励时,仍该喜乐。甚至当你落在百般试炼中的时候,仍要算作喜乐。

【腓四5“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

﹝原文字义﹞“谦让的心”柔和,温文,亲切通情,宽容,镇静,豁达。

﹝文意注解﹞“当...这是一个命令,是本章的第三个命令。

“叫众人知道,”不是指故意作在人前,乃是指将内心的美德流露出来而被人知道(太五16)

“谦让,”指在不损公义的原则下,宽恕别人的错误,不求自己权利的满足,故除了谦虚、忍让之外,更含有另一种积极的涵意──能忍受低级卑贱的环境,或别人不恭敬的对待。谦让不是示弱,更不是放弃自己的立场;相反的,我们应当为主而站稳真理的立场。

“近了,”在原文既指‘时间’的近,也指‘空间’的近,前者指主来的日子近了,后者指主距我们不远,就在我们身边,也在我们的里面。

﹝话中之光﹞()一个常常喜乐的人,一定是懂得谦让的;不懂得谦让的人,抓这抓那,患得患失,必定喜乐不起来。

()信徒应处处为他人着想,做领袖的人尤其需要这种“谦让的心”(林后十1)

()里面满有基督的人,他的生活是非常沉静的(“谦让”的原文另意),无论什么环境来临,他都不受任何风浪的搅扰。

()信徒若要彼此谦让,最好的秘诀就是靠主,并想到主的再来。

【腓四6“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文意注解﹞“挂虑,”指自我中心、无建设性的忧虑,它通常是对神的照顾和保护缺乏信心的表示。

“一无挂虑,”并非指对自己的事、家庭的事、教会的事或神的事,都不予正常的关切和挂心(林后十一28)而是指对上述一切的事,我们都不需要凭自己来负责、来担忧。

“凡事,”包括日常生活中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

“祷告,”指一般性的祷告。

“祈求,”指专一的、恳切的特别请求。

“感谢,”是表明虽然还没有得着祷告的答应,却深信必得着的感恩,这是信心最高的表现。

﹝话中之光﹞()‘喜乐’的原因在于‘一无挂虑’;‘一无挂虑’的途径在于‘祷告交托’。这条定律够我们一生享用不尽,经历不竭。

()信徒多少的挂虑不但是没有理由根据,并且根本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挂虑于事无补。

()信徒既拥有一位看顾我们的神,就不该有丝毫挂虑;无论我们的试炼有多重,痛苦有多深,困难有多大,总不能叫我们有挂虑的理由。

()我们没有一个重担是主所不肯担当的;挂虑就是表示我们对主的不信,不肯将重担交托给主。

()我们的心中若没有‘钩’,就所有的忧虑都‘挂’不上去,就会一无挂虑。

()烦恼、挂虑、猜疑、不信,乃是基督徒最大的弱点。

()信徒不该为任何事挂虑,但该为所有事祷告。

()向神祷告乃是我们基督徒的特权;我们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凡事”都可以告诉神。

()我们应当将“凡事”带到神面前去!我们没有一件事是神认为琐碎到不应该向祂祷告的。

()挂虑与祷告,乃是信徒日常生活中的两大相反力量之源。

(十一)祷告、祈求,加上感谢,乃是信徒把忧虑交给神的绝妙方法;一个会凡事祷告的基督徒,正是没有丝毫烦恼挂虑的人。

(十二)我们若能为那些令我们挂虑的事感谢神,就会使得它们减轻了一半的压力。

(十三)为世事挂虑的人,不能喜乐;若要喜乐,便须胜过一切挂虑。

【腓四7“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原文直译﹞“神的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警戒防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原文字义﹞“保守”防卫,保护,站岗,把守(军事用词)

﹝文意注解﹞“出人意外,”表明远超过人的想像和鉴赏,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意会。

“平安,”指一种内在的安宁。

“保守,”是一种军事用语,描写卫兵站岗守卫的情形。

﹝话中之光﹞()“神...的平安”是在人的最深处,是外面的困难和骚动所不能摸到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超然的平安。

)神的意念非同我们的意念,神的道路非同我们的道路(赛五十五8);神的慈爱、眷顾和作为,远超过我们所能了解的(弗三18~20)

)当信徒藉着祷告将挂虑卸给神时,就可享受心灵深处的平安。

)挂虑是仇敌攻进了我们的意念,在我们的意念里兴风作浪,进而影响了我们的心怀。

)神所赐的平安,乃是神的平安,也就是神自己;神的平安能像军兵把守城池那样的保守我们的心,使一切的忧愁挂虑无法越雷池一步。

)神不是保守我们的环境,不是叫我们的环境无事,乃是叫我们的心里有平安。

)心中平安、平坦的人,心里没有钩,忧虑挂不上去,当然就没有了挂虑。

)我们若认主是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诗六十八19),心中就会有意外的平安,这平安足能保守我们的心,不再焦虑,不再靠自己,我们即使想要去挂虑也不可能。

【腓四8“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

﹝原文字义﹞“真实的”不藏虚假的;“可敬的”值得尊重的;“公义的”合理的;“清洁的”纯净的;“可爱的”迷人的,有吸引力的;“有美名的”有名誉声望的;“思念”考虑,逐一计算,精打细算,清点存货。

﹝文意注解﹞“真实的,”指道德上里外一致的事。

“可敬的,”指含有尊严,能引人敬重、佩服的事。

“公义的,”指对神、对人都正直合理的事。

“清洁的,”指毫无罪恶的成份和动机的事。

“可爱的,”指令人喜悦、爱慕的事。

“有美名的,”指被众人所传诵的事。

“德行,”专指道德方面超越的事。

“称赞,”指博得人赞赏的事。

﹝话中之光﹞()人的心思是撒但坚固的营垒,所以若要得着一个人归服神,必须先将他的心思夺回(林后十4~5)

)信徒应该积极、主动的运用自己的心思;如果我们的心思是消极、被动的,便会容易被魔鬼侵入并占用。

)撒但若得着我们的‘思想生活’,它就得着了我们的‘一切生活’,所以信徒必须小心地看守我们的思想。

)‘行为’孕育于‘思想’,人的思想对人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力;一个人让什么事物占据他的心思,那个事物迟早会支配他的言语和行为。

)如果我们的心思都思念所该思念的美事,就不致于有分争(2)了。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被不道德的事物所污染,他内在的平安便会消失殆尽。

)信徒若常去思想别人身上所显出基督的美德,就会被激发、受影响,使我们得到属灵的造就。

【腓四9“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赐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

﹝文意注解﹞“你们在我身上,”保罗以他自己作为信徒的榜样。

“所学习的,”重在指他的真理认识。

“所领受的,”重在指他的属灵供应。

“所听见的,”重在指他的传讲教导。

“所看见的,”重在指他的行为表现。

“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上节是要‘思念’,本节是要‘去行’。

﹝话中之光﹞()思而不行,仍与我们无益;健全的思想,必须带进健全的行为。

)保罗敢于叫人学习他,乃因他先学习了基督;一个有学习的人,才能叫别人从他身上有所学习。

)属灵的领袖,不是在后面作指挥的,乃是在前面作先锋的;只在道理教训上带领别人,自己却无实际的表现的,不能给人真实的帮助。

)一个成功的传道人,至少应具备下列四个条件:(1)丰富的真理认识──能供人‘学习’;(2)丰富的属灵供应──能供人‘领受’;(3)丰富的表达能力──能供人‘听见’;(4)正常的行为榜样──能供人‘看见’。

)我们的“行”与神的平安有分不开的关系;信徒若将那些美好的事,又思念又去行,就必有神的平安。

)神是“平安的神”(原文),祂是平安的源头;人有神的同在,就有平安。

【腓四10“我靠主大大的喜乐,因为你们思念我的心,如今又发生;你们向来就思念我,只是没得机会。”

﹝原文字义﹞“又发生”再度萌芽,又开花,又茂盛。

﹝文意注解﹞本节表明保罗的喜乐,不是因为腓立比人的馈送,而是他们对他的思念。腓立比人向来就思念保罗,只是未得着机会把他们思念的心表露出来,如今藉着以巴弗提带来的馈送和服事,犹如冒出嫩芽般地重现在保罗的眼前,令他欢欣鼓舞。

﹝话中之光﹞()向所关怀的人表达内心的思念,是最佳的激励。

)我们中国人虽拙于言词的表达,但总要以行动来表达爱心。

)信徒之间彼此顾念是一件好事,但须抓住机会展现出来。

【腓四11“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

﹝文意注解﹞保罗真诚感谢腓立比人的馈赠,但并非一心仰赖这些馈赠之物,因为他“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意即他对所持有的极为满足,无复他求。

保罗的知足,并非来自他对物质需求量的多寡,而是来自他内在的资源──基督──的供应(13);他这个“知足”,使他对外在物质环境的丰富与贫乏都不在意,都能安然处之,都不至于影响他的喜乐。

“这是我已经学会了,”表示知足并非出于乐观的天性或本能,而是经由学习得来的。

﹝话中之光﹞()信徒在缺乏时的依靠,不是富足的人,而是全丰、全足的神。

)知足的人才不至于为缺乏而说话,故他所说的话有相当的份量。

)信徒对外在物质环境的适应力,乃在于他灵命学习并长进的程度如何。

)学会了知足的人,乃是已经长进到了‘没有拣选’的地步;当一个人完全不为自己有所拣选的时候,他才能够知足。

【腓四12“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原文直译﹞...我已被介绍加入各种事物的秘密会了。”

﹝原文字义﹞“卑贱”卑微(腓二8),降下,被压低;“饱足”使牲畜肥胖。

﹝背景注解﹞“秘诀,”原文是个专门术语,专门指着古希腊人在加入一个神秘宗教时,必须经一种神秘的入教仪式,而这种仪式是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的。

﹝文意注解﹞“卑贱,”即在饥饿和缺乏时所遭受的屈辱。

“丰富,”即在饱足和有余时的情况。

“秘诀,”指从学习和经历得来的一种不为人知的方法。

﹝话中之光﹞()信徒处处、事事与主相联结,乃是知足的秘诀。

)遇卑贱、贫穷就发怨言,遇丰富就浪费,这都是尚未得到秘诀的人;得了秘诀的人,遇贫贱会依靠神,遇丰富会善用钱财于神的事工。

)“秘诀”得来不易,需要经过相当艰苦的过程而学到的;要找到处理一切事务的窍门,必须是一个学习好了的人。

)一般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境遇时,不知道从容应付的秘诀;但信徒只要全心倚靠基督,久而久之,自然能够学会这个秘诀。

)基督徒不刻意拣选贫贱或丰富、饥饿或饱足、缺乏或有余,总是随着神的安排,过‘两可’的生活;基督徒既不禁欲,也不放纵。

【腓四13“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原文直译﹞“我在那能力(动词)我的里面,凡事都能作。”

﹝原文字义﹞“都能作”有力量,健壮。

﹝文意注解﹞“加给我力量,”不是从外面加,乃是从里面供应。

“凡事,”指十二节的各种境遇,也指一切能讨神喜悦的事。

﹝话中之光﹞()只有里面刚强的人,才会凡事都能作。

)我们若被主‘能力’(“加给...力量”原文)一下,就凡事都能作;我们作不到的,靠着那‘能力’我的,就作得到了。

)信徒住在主里面,乃是得力并长久刚强的根源。

)主若准许有事临到我们的身上,主也必增加力量给我们。

)神是作事的神,神也是藉着我们作事的神;神既要藉着我们作事,祂自必负责加给我们作事的力量。

)神藉我们作事的先决条件,乃是要让祂先在我们身上作事;惟有肯让神在身上作事的人,才有力量为神作事。

)我们若能运用简单的信心,把自己的一切交托给主,也必在任何的景况中都能知足。

)按原文,‘在基督里’是保罗知足秘诀中最主要的关键。

【腓四14“然而你们和我同受患难,原是美事。”

﹝原文直译﹞“然而你们在我的患难里与我分担,原是美事。”

﹝原文字义﹞“同受”藉着参与成为伴侣,成为合伙人。

﹝文意注解﹞“同受患难,”是患难的同伴,患难的分享人。

腓立比信徒不因保罗的患难而轻视他,反而在物质上给他供应,藉此他们在实质上分担并参与了他的患难;这在保罗看来,乃是一件“美事”,因对他们的灵性大有助益。

﹝话中之光﹞()共享、共乐、共患难,这是在基督里的美事。

)保罗自己原可以担当得起一切的困乏,但腓立比信徒能与他一同分受窘困,却是美事。

【腓四15“腓立比人哪,你们也知道我初传福音,离了马其顿的时候,论到授受的事,除了你们以外,并没有别的教会供给我;”

﹝原文直译﹞...离了马其顿的时候,除了你们以外,并没有别的教会与我在同一个帐目上有分;”

﹝原文字义﹞“供给”(与腓一5‘同心合意’同属一个原文字系。)

﹝文意注解﹞“授受的事,”指财物上的施与受,如同商业上的‘贷方’与‘借方’。

保罗并不随便接受任何教会在财务上的帮助,除非他清楚知道那个教会的帮助是出于真诚的。保罗信任腓立比教会奉献财物的动机,所以两者在此事上合作无间,宛若商业上的最佳合伙人。

﹝话中之光﹞()传道人不宜随便接受任何人或教会的资助。

)出于真诚的财物奉献,犹如与收受奉献者合伙从事属灵的事业,对方因奉献所得的益处,也得以算在自己的账上。

【腓四16“就是我在帖撒罗尼迦,你们也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我的需用。”

﹝背景注解﹞保罗在帖撒罗尼迦传道时,因当地信徒的属灵情形幼稚,为免任何人受累,保罗昼夜亲手辛劳作工(帖前二9;帖后三8);可能他的工作收入有限,故腓立比教会一、两次打发人补贴他的需用。

﹝话中之光﹞()若每个教会都只供给本地工人的需用,则不知有多少工人会挨饿,也不知会令多少主的事工受损。

)今天有许多富裕的教会,没有照圣经里所提示的榜样,顾念到在穷乡僻壤服事的工人们的需用。

)今天也有许多传道人只愿在大城市、大教会里服事,而不愿到偏远乡下小教会中服事,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学会随事随在的秘诀。

)虽然保罗已经不在腓立比服事他们,但腓立比教会仍然“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保罗的需用,这表明他们所作的,乃是出于主的负担和爱的关切,丝毫没有利害关系。

【腓四17“我并不求什么馈送,所求的就是你们的果子渐渐增多,归在你们的账上。”

﹝原文字义﹞“果子”果实,后果,收益;“账上”簿记,收支表(商业术语)

﹝文意注解﹞保罗的话指出,腓立比人在财物上的帮助,乃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可以收取属灵的利润。

﹝话中之光﹞()保罗对人“不求”,但对神却有所“求”;他为自己“不求什么”,但为别人却求多而又多。

)一个真正的主仆,从不为自己的物质需要,而向别人有所求的。

)物质的奉献,会加添属灵事工的果子;而属灵事工果子的增多,又会记在奉献物质者的账上。如此循环作用,生息不绝。

)凡是我们为神所摆上的,神都会记在我们的账上。

【腓四18“但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经充足,因我从以巴弗提受了你们的馈送,当作极美的香气,为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

﹝背景注解﹞旧约时代,神子民向神表示感谢而献的祭,称为‘馨香的祭’(创八21;出廿九182541;利一913),献祭的人希望藉此得到神的悦纳。

﹝文意注解﹞“我样样都有,”原文意即‘我已全部如数收到’。

“为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换句话说,这些礼物乃是神所定规的,并且神所以悦纳它们,因为是藉着耶稣基督献上的(彼前二5)

﹝话中之光﹞()奉献财物如同献祭,存心最为紧要(撒上十五22)

)保罗接受腓立比教会的馈送,并不看在物质的获取,乃是当作属灵的祭物,所以他感受不到财物的势力;惟有不受钱财力量霸占的人,才能闻到其中“极美的香气”

)信徒与工人之间的授受,都应当经由神而为:信徒为工人所摆上的,也就是摆上给神;工人从信徒所收取的,乃是从神而得。

【腓四19“我的神必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文意注解﹞“我的神,”保罗一再的用这片语(腓一3),表明他真正体验过神的信实和能力。

本节的“需用”“充足”二词,在原文和他自己的‘需用’(16)和‘充足’(18)同字,表明他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断定神的供应是决不会失误的。

“丰富,”原文为多数词,表明神不只在某一样丰富里供应我们,乃是在祂所有的、无法测度的丰富里供应我们。

“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意即没有一样需用,祂是不供应的。

﹝话中之光﹞()腓立比人关心保罗的需用,保罗也关心腓立比人的需用;在主里彼此关心,何等美好!

)施比受更为有福(徒廿35)

)我们要给人,就必有给我们的(路六38);凡是我们为神摆上的,神决没有不加倍偿还的!

)神知道我们的“需用”,也使我们的一切需用都“充足”,祂的照顾极其周全;但我们往往在‘需用’之外,另有奢求。

【腓四20“愿荣耀归给我们的父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文意注解﹞“荣耀,”原文意思是‘那荣耀’,指这荣耀是属神的,是神的荣耀;神自己显出来就是荣耀。

“父,”与生命有关;“神,”与创造有关。

“直到永永远远,”一代接一代,循环不息的意思。

﹝话中之光﹞()财物授受的最终目的,是要归荣耀给神;信徒在奉献财物时,必须以荣耀神为目标。

)凡将荣耀归给神的,都该是永永远远地归给神;许多人作事,只是暂时把荣耀归给神,很快便转归给自己。

【腓四21“请问在基督耶稣里的各位圣徒安。在我这里的众弟兄都问你们安。”

﹝文意注解﹞问安在书信里的最大意义,是叫读信的人体会到自己实在是整个基督身体的一部分,因而尝到生命联系与彼此关怀的甜美,这对他们灵命的滋润,自有说不出的果效。

﹝话中之光﹞()尝过神的平安滋味的人,深愿别人也能常时享受。

)主耶稣也注重问安的事(太十12~13),可见信徒应该彼此关怀对方的平安。

【腓四22“众圣徒都问你们安。在该撒家里的人特特的问你们安。”

﹝文意注解﹞“在该撒家里的人,”可能指当时在罗马宫廷或政府里面供职的人,因保罗的见证而悔改信主;可见保罗虽身系缧绁,仍照常显大基督,使多人信服基督。

【腓四23“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你们心里。”

﹝原文直译﹞“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与你们的灵同在。”

﹝文意注解﹞本书以神的恩典起头,又以耶稣基督的恩典结束,使人有被恩典包围的感觉。

﹝话中之光﹞基督徒的人生,每时每刻都需要神的恩典。

参、灵训要义

【基督徒的喜乐】

一、以信徒为喜乐(1)

二、靠主喜乐(4)

三、由谦让而得喜乐(5)

四、因主已近了而喜乐(5)

五、因一无挂虑而喜乐(6)

六、因有神的平安而喜乐(7)

七、因众圣徒的思念而喜乐(10)

【基督徒的平安】

一、与别的基督徒平安相处(1~4)

二、与自己平安相处(5~9)

三、与环境平安相处(10~20)

【基督徒在生活中该尽的义务】

一、常常喜乐的义务(4)

二、对众人显出谦让的义务(5)

三、记住主已经近了的义务(5)

四、过一无挂虑的生活的义务(6)

五、祷告兼有感谢的义务(6)

六、思念并实行各样美事的义务(8~9)

【如何才能一无挂虑(6)

一、凡事靠神

二、凡事祷告、祈求

三、凡事感谢

四、将所要的清楚告诉神

【基督徒所当思念的事(8)

一、真实的

二、可敬的

三、公义的

四、清洁的

五、可爱的

六、有美名的

七、德行

八、值得称赞的

【信徒对奉献钱财该有的观念】

一、因神的感动,使我们思念到主的工人(10)

二、因神在环境中给予奉献的机会(10)

三、藉此与收受的人彼此联结(14)

四、奉献钱财乃是一种互通有无──“授受的事”(15)

五、对别地的工人也应供给(16)

六、必从神得到回报(19)

【主工人对金钱该有的态度】

一、不因供应中断而怪罪(10)

二、在缺乏中仍能知足(11)

三、不向人求馈送(17)

四、对馈送的人和教会心存感激(1015~16)

五、将物质的馈送当作属灵的祭物(18)

六、求神报答馈送的人和教会(1719)

【基督徒所得的供给(19~20)

一、供给的来源:神

二、供给的程度:照祂的丰富

三、供给的媒介:在基督耶稣里

四、供给的项目:一切所需用的

五、供给的分量:都充足

六、供给的目的:荣耀归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