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拾珍
【彼前四1】「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武装自己」(新译)。基督在肉身受苦是除掉我们的罪,我们在肉身受苦,就会与罪断绝。我们当凡事拣选苦难,胜过拣选罪恶。―─
牛述光
『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安逸,安闲,逍遥,享乐,怎样能叫人犯罪;劳苦,负重,受压,为难,也怎样能叫人不犯罪。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神没有意思要祂的子民受苦。受苦的心志并不是受苦。受苦的心志的意思就是:我里面在神面前有一个心愿,愿意为主受苦。主不一定安排我们天天都受苦,但是所有作主工作的人,不能有一天缺少受苦的心志。―― 倪柝声《主工人的性格》
受苦的心志是比受苦深得多的;有受苦的心志,不一定就在外面受苦;在外面受苦的,也不一定有受苦的心志。这就像在物质上贫穷的人不一定灵里贫穷。人一没有受苦的心志,他在工作上就不能作到甚么地步。外面的要求越过他的能力的时候,他就立刻退缩。―― 倪柝声《主工人的性格》
受苦的心志是兵器,这是厉害的,这叫撒但没有办法得胜。受苦的心志一没有,撒但只要把你所怕的一样东西摆进来,你就落下去,你在神的工作上就退下去,你就没有用。―― 倪柝声《主工人的性格》
【彼前四1~2】我们巴不得每天都是舒服的度日,一点不受苦。当一点难处临到,就要求神把那难处除去。但这里是说,要把受苦的心志,当作一种兵器。我们想基督既在肉身受过苦,我们也应当受苦。受苦不只是本分,并且是职分。受苦是我的事,我巴不得受苦。有这样的心志当作兵器,就一切都可打倒了。不只不怕受苦,并且欢迎受苦;不只见苦难不退缩,并且让苦难来找我。能如此,我们就能『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
倪柝声
【彼前四4】「放荡,」原文是放纵情欲、淫佚任性。―─
牛述光
【彼前四7】「你们要...儆醒祷告。」
朋友,不要冒险和世界接触,如果你还没有祷告。当你晚上跪下祷告的时候,瞌睡压在你的眼皮上,一天辛苦的工作成了你的托辞,你就缩短你的祷告,从神面前退去休息了。到了早晨,因为起身迟了,一天的工作已经堆在你面前,你又向神通融一下,匆匆促促把晨间最宝贵的交通草率了事。
你一点都不儆醒祷告!你忽略了儆醒,这样的忽略能不能补救呢?不能!
你不儆醒祷告,是一件何等严重的事!魔鬼的试探,你无法对付;罪恶的引诱,你无法站住;四围的难处,你无法忍耐;和神交通,你无法维持;和同作肢体的生了隔膜;在不信的人面前失去了见证;属灵的能力消失;爱主的心冷淡;作事凭自己的喜好,不凭神的旨意;你会觉得你和神离得非常遥远。不祷告一天,等于堕落一天。 祷告的时候,如此以疲倦为借口,敷衍了事,你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这一天或许照常过去,但包含在祷告里的新鲜力量,却没有你的分了。─
劳勃生
信徒们,不要作无谓的冒险,把儆醒祷告这件事忽略了。刚强的神子耶稣基督,尚且需要天未亮即起身祷告,把祂心中的事向神倾吐出来,何况我们呢?
主耶稣如何借着祷告而充实了属灵的生命,我们不太明了,但是我们确实知道:无祷告的生命,是无能力的生命。不祷告的生命,可能在外表忙忙碌碌,但是却远离了日夜为我们向神代求的救主耶稣基督了。──
选
「你们要谨慎自守,儆醒祷告。」如果照中文的意思,就是要我们小心,保守自己,提高警觉来祷告。但是原文意思是『要想祷告,要先作到有个清楚的心志(clear
mind),而且要自我约束(self-control),然后方能祷告。』我们祷告,不是开口就可祷告;要有一个清醒的心志,不是糊里糊涂就祷告;在祷告前要先想想你这个人和主的关系是否调整好了。―─
寇世远《谨慎之道》
『万物的结局近了;…要…儆醒祷告。』今日世人所看重所倚靠的世事世物,将来都要过去,都要有一个『结局』。世事世物越近结局,迷人累人就越厉害。只有儆醒祷告,能叫我们胜过这种迷人累人的光景。
【彼前四8】「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切实相爱在希腊文可以翻译为『不失败的爱』。在主面前,爱是不失败的,谁拥有了爱,谁就永远成功。我们能够在爱里,享受主给我们的得胜。―─
寇世远《谨慎之道》
「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这句话常被人误解,在原文之意,不是说甚么罪都可以用爱遮掩,那么教会岂不成了藏污纳垢之所?神的话乃是说『爱能补救许多的过失』,有漏洞把它填住,有错误把它纠正,把失败变为成功,这是真爱。而且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补救之后要遮盖、不宣扬。只在暗中补救,不要公开宣扬。人们常把垃圾扫到地毯底下,这是遮盖污秽;垃圾是不能如此处理的,要把垃圾扫出来,经过化学处理,使之变成肥料,这才是真正挽回之道。总要给人一个新的开始,这是真正的彼此相爱。―─
寇世远《谨慎之道》
『切实相爱』的意思有二:一个是爱人的动机必须『切实』;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名誉、地位或责任才去爱别人。另一个意思是爱人必须『切实』合乎对方的需要。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童子军老师责令学生报告日行一善的成果。有四个学生一齐举手说,他们曾辛辛苦苦的合作,帮助一个老妇人安全通过交通繁忙的路口。老师诧异何以需要四个人通力合作办这件小事。他们说:『这位老妇人十分固执,就是不愿过马路,只好四个人抬她过去。』这当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也可见切实的需求,才真的是行善的关键。―─ 寇世远《谨慎之道》
In the middle of one of may
parents’ more memorable disagreements, my father jumped up from the table,
grabbed two sheets of paper, and said to my mother, “Let’s make a list of
everything we don’t like about each other.” Mom started writing. Dad glowered
at her for a few minutes, and then wrote on his paper. She wrote again. He
watched her, and every time she stopped, he would start writing again. They
finally finished. “Let’s exchange complaints,” Dad said. They gave each other
their lists. “Give mine back,” Mom pleaded when she glanced at his sheet. All
down the page Dad had written: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Robert
L. Thornton
【彼前四9】「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请人吃饭是款待,但假如单是请人吃饭,可能变成酒肉朋友,基督徒应当是道义之交,而不是酒肉朋友。原文所指,并不单是款待,引伸有接待之意,更好的解释是『恩待』;你当于我有恩,我也有恩于你;我当不放过机会恩待你,你也尽一切本分恩待我,彼此都以恩慈相待(弗四12)。但人们有个毛病,恩待人时,若不谨慎就会发怨言,因为有时人会恩将仇报,反过来对付你,这时你就难免会发怨言,悔不当初了。你存着报答主恩的心恩待别人,结果无论对方有甚么反应,对你是好是坏,都无所谓了。―─
寇世远《谨慎之道》
【彼前四10】「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按原文前面是『恩赐』,后面应翻译为『恩惠』;这两者的不同是:『恩赐』是才干,如讲道、祷告、谈道、探访…等恩赐,恩赐是关乎『工作』方面,即属世所谓的才干;『恩惠』不是指才干,而是指『品德』,你可以没有恩赐,但你不可没有恩惠,品德是关乎『生活』方面。当主耶稣来的时候,主先问你的生活,然后问你的工作(太廿五21『良善』代表生活,『忠心』代表工作)。―─ 寇世远《谨慎之道》
【彼前四11】「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英国首相丘吉尔,生平两次几乎死亡,都是同一个人救他。丘吉尔出生在贵族家庭,家里有个池塘,冬天池塘结薄冰;小时候丘吉尔在冰上溜冰,冰太薄,就掉到池塘里去了,这时,家中园丁的儿子就跳下去,从池塘中把他拉上来,丘吉尔几乎得了肺炎。丘吉尔的父亲因此很欣赏这园丁的儿子,就栽培他念书,这孩子很发奋念书,结果成为一个科学家,消炎片盘尼西林,就是他发明的。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开军事会议,丘吉尔亲自飞去开会,突然间发高烧,于是用专机请来这位医生,用他发明的盘尼西林将丘吉尔治好了,全英国的人都在夸奖他,他就引用本节圣经说:『我所作的,是按着神所赐给我的力量来服事,没有可夸口的,愿一切荣耀归给神,我没有甚么。』―─
寇世远《谨慎之道》
「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言讲。」讲道的人要按神的观点讲,所谓以经解经,就是这个意思。圣经是神的话,永远不错,神学是用人的话解释神的话,人的话有时会错,是不足为训的。前几天报纸上记载有架飞机降落罗马,旅客中有个美国印地安人,一下子冲了下来,把一根长矛插在地上,宣告说:我发现义大利了。许多人说他是发疯了,有人说他是自大狂,有人说他有幽默感,也有人说他有正义感;各种反应不同。他这样作,意思是说当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的时候,新大陆上老早有印地安人在,哥伦布却说:我发现新大陆了!所以印地安人飞到罗马,他说:我发现义大利了。所以说座标不同,观点不同,利害关系不一,看法也就不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讲理大家都可以讲,惟有圣经的道,才是真正的理。―─
寇世远《谨慎之道》
【彼前四12~13】「亲爱的阿,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
大卫的遭难,使他的古琴发出更悦耳的音乐来;他的遇险,使他发出感谢和歌唱的声音(赛五十一3)来;他的诗篇,直到今天仍能叫地上的许多软弱信徒得到帮助,叫天上的父神得到快乐。
究竟甚么东西使耶西的儿子有这般属灵的修养呢?
仇敌的吼叫,逼他发出向神的呼吁来。神大能的拯救,丰富的恩慈,使他唱出感谢和欢乐的赞美来。所以,每一次的苦难,在他琴上添一根弦;每一次的拯救,给他一个赞美的新题目。
一次痛苦躲过,一次祝福扣留;一次危难避去,一次荣耀失去。平稳度日的人不懂得依靠,所以他们不会看见神的荣耀,也不会唱出赞美来。
如果我们要多明白属灵的奥秘,我们就不能惧怕在前面等候我们的苦难;因为有许多宝贝的功课,是必须在苦难中方能学到的。──
薛伯登
「祂试验我,为要派我服事祂」(提前一12韦氏译本)。
「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倒要欢喜。」意即不只是在试炼的时候要喜乐,是有试炼临到的时候就要喜乐。意即要欢迎试炼,要感谢赞美主说,又来了。有的弟兄姊妹,一见试炼来到,就皱起眉头来。―─
倪柝声《得胜的生命》
【彼前四14】「常住在你们身上,」原文是停止、安息等意思,不是荣耀逐渐离开,乃是久停的光景。―─
牛述光
【彼前四19】「一心为善,」一心是不变的意思。―─
牛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