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犹大书概论

一.著者

本书的作者自称为“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兄弟犹大”,但在新约中,除了主的兄弟中有雅各和犹大之外(太13:55;6:3),还有十二徒中亚勒腓的两个儿子,雅各和他的兄弟犹大(路6:15,16;参太10:3;3:18)。这样本书的作者是主的兄弟犹大,还是十二使徒中亚勒腓的儿子犹大呢?这难说。但按内容来说。本书既是一本指斥异端,为真道竭力争辩的书信,如果发书人是十二使徒之一,似乎没有理由不提到自己是使徒,反而只用“雅各的兄弟犹大”来举荐自己。彼后2章与本书的内容十分相似,彼得在后书的开端就声明他是“使徒”。保罗的书信中,除了写给马其顿教会,和写给个人的腓利门书之外,都声明自己是使徒,有些辩论教义或教会问题的书信,保罗还一再为他使徒的职分辩护(如加拉太书和哥林多前后书等),因为凭藉使徒的权威,警告信徒防备异端,在卫道的使命上是很有力而能取信于众教会的根据。但犹大却完全没有提到自己是使徒,也没有暗示是在使徒之列,这样看来,本书的作者比较可能不是作使徒的犹大写的。

但新约中还有其他的“犹大”(徒15:22,27)是否也可能是本书的作者?注意,“雅各的兄弟犹大”这句话,表示作者的兄弟“雅各”,比他自己更为著名,所以作者用“雅各”来举荐自己。在新约中只有主的兄弟雅各,是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参加1:19;2:9),也只有他有兄弟称为犹大,我们不妨假定本书的作者,就是主的兄弟,也是雅各的兄弟。

二.著书时地

本书着于何时何地,无法确定,但从内容看来,可以推断比较接近的写作时期。本书指斥假师传是混入教会的人物,不认识救主,把神的恩典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善于毁谤,又是将要与一切不敬虔的人同受审判的人(15-16,18),书中信息又与彼后2章十分相似,而保罗晚期的书信如提摩太后书也相当严厉地提醒教会要防备传异教的假师传(提后3:1-9;4:3-4),所以本书可能是写在与彼得后书或提摩太后书相近的时候。那时信徒似乎普遍地受到误解救恩和敌挡真道的假师传的搅扰,这些人都善于假装敬虔,所以不论彼得、保罗,都特别留意揭露这等假敬虔之人的行事和错谬的信仰,这样看来,本书大约写在接近主后七十年左右,也就是耶路撒冷还未被毁之前。

三.受书人

本书没有指明写给什么地方的教会,但从内容引证了许多旧约的事迹看来,可知受书人必然是对旧约圣经有相当基础的人,所以著者向他们提到所多玛、蛾摩拉、天使长米迦勒、该隐、巴兰、可拉、……等故事时,都不多加解释。

四.全书分析

第一段 引言(1-2

一.作者自称(1上)
二.受书人(
1下)
1.被召的(1下)
1下)
1下)
三.祝福(2

第二段 宗旨(3-4

一.在犹大方面的热心(3
二.在假师传方面危险(
4
1.偷着进来的(4
4
4
4
4

第三段 引证(5-11

一.以色列人(5
二.天使(
6
三.所多玛蛾摩拉(
7-8
四.摩西的尸首(
9-10
五.该隐(
11上)
六.巴兰(
11中)
七.可拉(
11下)

第四段 比喻(12-13

一.礁石(12上)
二.喂养自己的牧人(
12中)
三.无雨的云彩(
12中)
四.秋天没有果子的树(
12下)
五.海里的狂浪(
13上)
六.流荡的星(
13下)

第五段 预言(14-16

第六段 劝勉(17-23

一.记念使徒的教训(17-19
二.在真道上造就自己(
20上)
三.在圣灵里祷告(
20下)
四.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
21上)
五.仰望主的怜悯(
21下)
六.扶助软弱的人(
22-23

第七段 结语(24-25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